首页 > 生活百科 > 健身运动 >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表述属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表述属正确的是

时间:2016-04-04   来源:健身运动   点击:

【www.gbppp.com--健身运动】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表述属正确的是【一】:近代史多项选择题

17.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点是( ABCD )

A.帝国主义主义操纵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

C.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E.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

18.《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 ABCDE )

A.广州 B.厦门 C.福州 D.宁波 E.上海

19.《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其内容包括( ABCDE )

A.强调中央集权 B.奖励科技发明

C.提倡兴办学校 D.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

E.禁止鸦片输入

20.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ABCE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打倒军阀 E.平均地权

21.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四大家族是( ABCE )

A.蒋介石 B.宋子文 C.孔祥熙 D.陈果夫 E.陈立夫

22.下列属于李大钊在五四运动前发表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CD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庶民的胜利》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E.《敬告青年》

23.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是( ABCD )

A.溶共 B.防共 C.限共. D.反共 E.剿共 2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DE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E.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17.19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 AB )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勘分西北界约记》

D.《改订伊犁条约》

E.《天津条约》

18.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表述属正确的是( ABCE )

A.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的

B.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D.洋务派兴办洋务目的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E.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规定( ACD )

A.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

C.国民享有结社、言论等自由

D.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E.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利

2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的主要阻碍是( ABCD )

A.外国资本压迫

B.官僚资本排挤

C.封建生产关系束缚

D.军阀官僚政府压榨

E.工人罢工

21.国民党一大确定的三大革命政策是( ABE )

A.联俄

B.联共

C.除军阀

D.打倒列强

E.扶助农工

22.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创刊词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8年来的历史经验,指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BC )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独立自主

E.实事求是

23.构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政策基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的重要文献是( DE )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五四指示》

C.《国内和平协定》

D.《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E.《论人民民主专政》

24.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02年十六大召开,我国历史经历了( ABCDE )等阶段。

A.过渡时期

B.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E.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7.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点是( ABC )

A.帝国主义主义操纵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

C.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E.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

18.《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 ABCDE )

A.广州 B.厦门 C.福州 D.宁波 E.上海

19.《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其内容包括( ABCD )

A.强调中央集权 B.奖励科技发明

C.提倡兴办学校 D.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 E.禁止鸦片输入

20.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ABCE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打倒军阀 E.平均地权

21.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四大家族是( ABCE )

A.蒋介石 B.宋子文 C.孔祥熙 D.陈果夫 E.陈立夫

22.下列属于李大钊在五四运动前发表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CD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庶民的胜利》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E.《敬告青年》 23.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是( ABCD )

A.溶共 B.防共 C.限共. D.反共 E.剿共 2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DE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E.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17.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AC )

A.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学习西方,推动工业和科学发展

C.实现国家富强和人的富裕 D.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E.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18.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外国侵略军,其中击毙或击伤的外国侵略军头目有( ACD )

A法国侵华海军司令卜罗德 B.“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

C.“常胜军”统领华尔 D.“常捷军” 统领勒伯勒东

E.德国元帅瓦德西

19.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论战的内容包括( ABD )

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废八股、设议院和兴西学

C.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D.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E.要不要发展实业

20.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政治纲领概括为( ABD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E.民众主义

21.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是( ABC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官僚资产阶级 E.民族资产阶级

22.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BC )

A.工人阶级力量成长 B.新文化运动兴起

C.俄国十月革命革命的影响 D.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表述属正确的是。

E.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著作是( ABC )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E.《论十大关系》

24. 抗日战争前后建立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的社会基础主要是( ABCE )

A.民族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 D.农民阶级

E.其他爱国民主人士

17.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 ABCD )

A.领土主权 B.领海主权

C.关税主权 D.司法主权 E.军事主权

18.殖民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所采取的手段有( ABCDE )

A.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B.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实行商品倾销 D.实行资本输出

E.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19.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ABCD )

A.是最能体现天平天国社会理想的纲领性文件

B.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C.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D.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地主土地所有制

E.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资政新篇)

20.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 ABC )

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有效

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

D.没有保障言论出版自由

E.不敢依靠和发动群众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 ABD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E.买办主义

2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科学地预测中国持久抗战将经历三个阶段,即( ABC )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进攻阶段

E.战略决战阶段

23.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主要内容是( ABC )

A.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C.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统一平均分配

D.对于违抗或破坏土地法的人由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E.在全国停止没收地主土地

24.1951年底开始的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三反”是( BCD )

A.反偷税漏税 B.反贪污 C.反浪费 D.反官僚主义 E.反贿赂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表述属正确的是【二】:题目cd25c57931b765ce05081431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表述属正确的是【三】:华南理工大学《近代史》考试真题6

华工近代史历年答案6-6

试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的〇涂黑。)

1.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是( C )

A.振兴实业 B.政体变革

C.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改革教育制度

2.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 C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 B )

A.郑观应 B.林则徐 C.魏源 D.严复

4.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的最大的兵工厂是( C )

A.金陵机器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局

5.1895年,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的事件,史称( B )

A.戊戌变法 B.公车上书 C.戊戌政变 D.勤王运动

6.对“民权主义”理解正确的是( A )

A.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C.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D.实行君主立宪

7.1912年8月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了( A )

A.国民党 B.中华革命党 C.进步党 D.中国青年党

8.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 C )

A.封建地租 B.民族资本 C.官僚资本 D.发行外债

9.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其主要创立者是 ( B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董必武

10.在北伐战争中赢得“铁军”称号的是( A )

A.叶挺独立团 B.中央独立师 C.八路军115师 D.新编第1军 1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C ),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A.皇姑屯事件 B.万宝山事件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2.194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全面体现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的文献是(A )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关于深入群众工作的决定》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表述属正确的是。

C.《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D.《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

13.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的时间是( B )

A.1946年6底 B.1947年6底 C.1948年秋 D.1949年4月

14.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 D ),描绘了即将建立的新中国蓝图。

A.《论联合政府》 B.《将革命进行到底》

C.《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D.《论人民民主专政》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表述属正确的是。

1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223016/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