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健身运动 > 风筝贴吧

风筝贴吧

时间:2015-11-15   来源:健身运动   点击:

【www.gbppp.com--健身运动】

风筝贴吧(一):玩风筝有什么技巧

玩风筝有什么技巧

一:选择风筝

玩风筝是一项常见的户外运动,坚持玩风筝,既锻炼身体、有利于身体健康,又能增加亲情、友情,是一项绿色环保的健身运动和休闲娱乐的活动。如果想从新手迅速脱离菜鸟、成为半个内行,就耐心看完下面的内容吧!想成为专家就得多泡贴吧了,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实践了!

第一步 如何挑选风筝

风筝按大小可分为大型风筝 中型风筝和小型风筝。一般大型风筝的宽度300厘米以上,中型风筝宽度在200-300厘米之间,小型风筝宽度200厘米以下。

一般初学者尽量买简单的玻璃钢(或者螺纹树脂杆)骨架的中小型三角风筝,宽度在150-250厘米之间为宜。如果给孩子放,则最好选择100-180厘米宽接近三角形的玻璃钢骨架小型风筝,这类风筝易飞、不容易损伤,即经济又实惠。宽度太大和太小、立体风筝还有蜈蚣对于新手来说都不容易放飞。等到技术熟练了再换好看的或者高档碳杆风筝。

第二步 如何挑选风筝线和轮子

根据风筝大小选择线轮(不包括微型风筝、大于五米的特大风筝、各种盘鹰和(龙头)蜈蚣风筝!)

放飞器材有各种握把放飞轮,中心握式放飞轮,简单易携带的塑料放飞线板,还有专门 为盘鹰风筝制作的高档专用盘鹰轮,特技风筝放飞工具,每个人喜好不同,对于一 般放飞者选购放飞工具可以本着“手感舒适,结实耐用,价格适中”来选择,象初学 者可以选择小红

轮和工程塑料轮、较小的不锈钢手握轮即可,对于风筝玩家也可选择一些高档的放飞 轮,如大号的不锈钢手握轮、背带轮,但是价格相对贵一些。 一般应把线绕到轮子里再放飞风筝,线与轮子的连接必须保证牢固。避免拿着线轴直接放,以免线放完后拴线困难或者风筝飞走。为了安全不应用金属线或者导电材料的线。

市面上常见的风筝线:一般常用线有尼龙线,南韩丝线,马克线,多股轮胎线,透明盘鹰线,各种编织线等。还有高强度大力马凯芙拉特多纶:

单股细尼龙线 20磅左右 适合宽度80-120厘米的小型风筝

0.5毫米尼龙线 20磅左右 适合宽度80-150厘米的小型风筝

南韩丝线:线比较轻,一般粗细的适合放120-180厘米的小型风筝

粗编织线(线径1.2毫米左右)适合宽度200-250厘米的中型三角风筝或者其他同等拉力的风筝

马克线 20-40磅 细的适合宽度80-150厘米的小型风筝

比较粗的适合宽度120-200厘米的小型风筝

0.8毫米普通白线(飞鱼线)25磅左右 不耐切割 适合宽度120-180厘米的小风筝 1毫米普通白线(飞鱼线)30磅左右 不耐切割 适合宽度120-200厘米的小风筝 轮胎线 细二股轮胎线 35磅左右 适合宽度120-200厘米的小型风筝

粗二股轮胎线 45磅左右 适合宽度150-230厘米的中小型风筝

三股轮胎线 60磅左右 适合宽度200-300厘米的中型三角风筝或者其他同等拉力的风筝 四股轮胎线 80磅左右 适合宽度280-350厘米的中大型三角风筝或者其他同等拉力的风筝 八股编织轮胎线 150磅左右 适合宽度350-450厘米的大三角风筝或者其他同等拉力的风筝,也可用于1.8米的特技风筝或者2.5米以下的软体降落伞.

白色编织线 120磅左右 适合宽度300-400厘米的三角风筝或者其他同等拉力的风筝,也

可用于1.8米的特技风筝或者2.5米以下的软体降落伞.

高档线

特多纶 三股拧制 220-300磅(估计)耐切割 不易老化 。适合各种宽度2.8-5米之间的各种单线风筝

凯夫拉(不包括毛线和小于6号的线) 60-350磅 耐切割 易老化 。可根据实际风筝大小选择相应拉力的线。

大力马或者丝百克 40-200磅 不耐切割 不易老化 。光滑拉力大于等于100磅的价格较贵! 其中八股编织的凯夫拉和大力马(斯百克)一般用于特技风筝。

场地的选择 :

风筝的升放除选择适宜的风力外,尚须选择宜的场地。选择场地原则,最主要的是宽阔,其次是远离高层建筑物及高大的树木。【风筝贴吧】

施放风筝也要注意安全性,譬如避免在高压电线及飞机场附近升放,国外若干大都市有禁止在市区或距离飞机场几公里内施放风筝的规定。最适宜的场地为大型运动场、海边沙滩、郊外草原等,在屋顶平台上施放也未尝不可,但四周必须有足够高且牢固的栏杆等安全设置,否则失足跌落不堪设想。

升放技术 :

(一)起飞

起飞前先要弄清风的方向,附近如有炊烟或旗帜视其飘浮方向即可知悉,否则随地拾起细土或枯草屑向空中抛出,亦可测出风正确方向,然而在高大建筑物附近所测风向不准。在整个升放风筝过程中,起飞比较艰难,有时高空的风力非常适合施放风筝形态,而低空风力较弱,此时必须使技巧飞升。(须以逆风方式升放风筝)

【风筝贴吧】

1.等待合宜时机——在较弱二级风的天气施放小型风筝,或在三级风力时升放较大型风

筝,皆会遭遇起飞困难的情况,所必须把握合适的时机,等待有一阵风吹来时赶紧升放,如果风力不够强则必须耐心等候,否则有时难免遭受挫败。

2.跑步与放线——对风筝升放有经验的人,除巨大巨长的风筝以外,无论任何形态,都可不必请人帮忙而自行升放,经验稍欠者,最好有一人帮忙高举风筝,并且拖长风筝线十公尺至二三十公尺之间,等待阵风一至,迅速招举筝伙伴将风筝松开(不必向上掷出),施放者边跑看风筝起飞情形加控制,有很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不管不顾闷头向前奔跑最为不智,因有时风筝猛起时最易倾斜跌落,尤其是软面多及长尾巴的风筝必须徐徐奔跑,使风筝慢慢升起。风筝稍升起后,如果场地宽敞,可边跑边放线,直至风筝升起相当高度而无下坠趋向,起飞过程方告成功。但在风力强劲情况下,施放者无须在开始时奔跑数步风筝便可扶摇直上。

3.把握放线机宜——有时在风力弱的天气中施放风筝,在起飞时已奔跑至场尽端或余地不多的情况下,当风力不继必须频频快速用力向后撤线,给予人的加风,如感觉风筝线稍重即刻把握时机放线,如感觉减轻则应停止放线,如风筝有下降的趋势,有时尚须迅速收回一部分风筝线,直至风筝能在天空托住不坠,起飞工作方算圆满达成。

放风筝时不一定要跑(见过专门放风筝的老人在广场上东奔西跑吗?跑的一般都是毛手毛脚的小孩),如果真的有风、适合放风筝,那么稍稍紧走十几米,然后逆风施放就可以了。无风时一定要使风筝线处于微微绷紧的状态(可收一些线),有风时在尽量保持线绷紧的情况下放线。至于风筝的性能如何,不是线越长越远越好,而是以线长一定时放飞线与地面的垂

直角度论高 低。 风筝的放飞高度,对于180厘米左右的小风筝,以 200~300 米为最好;240-300厘米的以500-800米为宜。一般不宜超过1000米。线太长反 而适得其反:最直接的影响是当收线的时候,会让你累得够呛;其次飞得太高就看不见了。还可能引起其他不希望发生的副作用,如容易与别人绕线、拉力太大、拉坏塑料轮子、角度偏低等。

(二)操纵

如果风筝结构好,受力和风力平衡时,风筝在空中纹丝不动稳如泰山,此时把风筝线系在树干上或不动的沉重物体上可任其自由飘浮,然而在风向及风力不稳定情况下则必须随机操纵。

1.风力突然变化——当风力突然转强风筝摇摆而倾斜度过大时,将有翻转栽落的危险,此时有两种控制方法,其一是迅速放线,其二是迅速向前奔跑数步,均可缓和其情势。但有时风力突然停顿风筝向下坠落,却应该用相反的方式处理,即刻向后迅速奔跑,如果后退无,则可用迅速收线的方法处理。

2.场地的运用——风力弱施放风筝或起飞困难的时候,应该尽量节省场地,能不后退则不退,以便在必要时向后奔跑。反之,风力强劲施放风筝又必须尽量退至最后端,以便有需要时向前奔跑,同时在场地宽阔的情况下,如果风筝不慎栽落将不致挂在树梢。

3.不良气象——有时低空气流极端不稳,涡流漩力过大,则风筝起飞后尽向一边倾斜;有时风向突然变化无常风筝东摇西晃,此种气候最好停止升放,因为这并不是风筝本身的问题。 (三

)收回风筝

收回风筝比较容易,只要避免收线过急即可,因为当收线时,风筝线与地面所呈角度愈来愈大,收线过急风筝则有向前俯冲跌落之危险。其次在收线时要尽量退至距离高有树木远

的地方,以免风筝降下挂在树梢尖端。

风筝贴吧(二):风筝

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风筝》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

家庭、亲情为主题。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

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它讲述的是“我”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

的自省精神,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所以本文的重点难点定为多角度、有

创意地理解课文。

二、学生学情分析:

《风筝》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们认为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是鼓励与支持,是牵挂与思念;再说,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

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

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学习疲劳,且

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

安排教学过程。

三、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因而我从三方面拟定了本文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风筝贴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了解科学的儿

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2.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放在对“精神虐杀”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体验文章主旨上;将有创意地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悲

哀”之情作为教学的难点。

3.课时安排及目标内容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艺术功力,需

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时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疑难问题和理解主旨。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并制成问题卡片。

②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制成卡片,准备交流。

③预习课后练习一、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包括风筝的图片、歌曲。

②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及疑难问题,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③问题情境的设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四、选择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及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

五、选择教学策略:

1、整体设计思想:依总-分-总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先整体感知课文,再探究一个个局部性的疑难问

题,最后进一步理解全文主旨。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

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

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

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变一言堂为众言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等。

2、教学方法的确定:针对本篇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激情引趣,朗读法感知文本,圈画法品味重要词句,创设问题情境法来启迪思考;“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讨论表演”等多种训练手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从质疑开始。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正是探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画

出来,先把问题统统提出来,再整理一下,有步骤地探究。

【风筝贴吧】

其次,引导学生联系语境探究疑难。有些句子之所以难懂,是因为跟常情不合,但是联系语境便能解读。

最后,设置一个典型环节——合作表演。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

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与人物对话

的活动。

4、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1)新课的导入:如歌曲导入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开放

性、体现层次性,采用整体分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础上归纳主旨。

(3)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或完成角色互换,直白内心。如合作表演时,要创

设一种生动活泼、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走入情境,体验情感,采取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表演

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

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风筝贴吧】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1)播放歌曲:由歌曲《三月三》引入:“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

童年„„”电脑课件展示,有声有形,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2)互谈感受:前后左右自由互谈儿时放风筝或玩其它游戏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课:风筝或其它游戏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如果有人剥夺你游戏的权利,你会有什

么感受呢?今天我们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误解

与冲突。那么,就先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吧。(投影课

题并出示目标:见课件)

(4)了解鲁迅及作品:课件展示鲁迅生平、作品;学生自由朗读,并对照卡片做笔记。

(二)整体感知,朗读思考。

【风筝贴吧】

(1)检查预习,订正字词。(见课件)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182648/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