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健身运动 > 地理知识网络构建

地理知识网络构建

时间:2014-04-18   来源:健身运动   点击:

【www.gbppp.com--健身运动】

地理知识网络构建(一):分析中学地理教学中空间概念知识网络构建的策略

分析中学地理教学中空间概念知识网络构建的策略

空间概念知识网络是按由低到高的“五个地球”层级来构建的。即由经纬线构成“骨架地球”;添加海陆分布成为“平面地球”;增加山脉等地形成为“立体地球”;地球运动、大气变化、地壳运动以及水热运动等构成“动态地球”;千变万化的地表事物(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构成“多彩地球”。随着这“五个地球”的内容逐渐丰富,可以整合中学阶段的主干知识,使学生拥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知识网络,从而达到奠定和培养学生具有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目的,最终实现构建学生全球尺度的脑中“数字地球”的目标。 建立脑中“数字地球”要求做到三点:一是必须通过观察、思考与理解后,绘制出一个“地球”;二是对图上的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和多层次地分析;三是运用掌握的“地球”基础,进行相应的专题训练,以达到灵活运用的水平。

一、骨架地球——经纬网地球 1.以经纬度的划分,建立立体骨架地球 设计四个步骤(如图1所示):①绘制表示经纬线和经纬度概念的立体地球:经度是用二面角确定的,纬度是用线面角确定的;②画立体经纬网图;③在立体经纬网图上标注经纬度,明确经纬度的划分;④对跖点是过地心的直线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即一对纬度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相差180度、东西经相反的两个点。例如,图中A(40°S,40°W)与A′(40°N,140°E)是对跖点。 2.绘制东西半球经纬网展开图 如图2所示,如果左边是东半球,每隔20度画一条经线、每隔30度画一条纬线,并标注度数。 3.绘制极地俯视图 体会角度的变化对图形的影响:以极点为中心,经线呈放射状,纬线呈同心圆状(如图3所示)。 4.分析经纬线的意义 (1)精确定位:地表上任意一点,只有唯一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相交于此。 (2)确定方向:在地球仪上,沿经线向北极为正北,相反为正南;沿纬线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为正东,相反为正西。 (3)估算距离:赤道长约4万千米,则:①1个经度的赤道长“4万千米/360度”,即约111千米;②一个纬度的经线长度为111千米;③各纬线长度不等,60°纬线长度约为赤道的一半;④任意1个经度的纬线长度约是111·cosΦ千米。 (4)最短距离: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 5.专题训练 例1:读三幅经纬网示意图(图4),回答相关问题。 (1)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⑤ (2)一架飞机从M(30°S,30°W)点至N(30°S,0°)点,最近距离的飞行方向为() A.向正东B.向正西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解析:(1)①②在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中,则两点坐标分别为(30°S,30°W),(30°S,0°);③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中,其坐标为(30°N,30°E);④⑤两点坐标分别为(30°S,30°W),(60°N,90°E)。则坐标相同的是①④,正确答案为B。(2)地球上最近距离为经过两点大圆的劣弧。找到南半球上的M、N两点大圆的劣弧,M至N的方向就可确定为先向东南,再向东北,正确答案为D。 例2:我国自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西端的海岸线近似于一条圆弧。读图5,此圆弧的半径约为() A.500千米 B.800千米 C.1000千米 D.1300千米 解析:圆弧半径可依据同一经线上所跨纬度数来计算,以110°E经线为依据,半径大致跨了9个纬度,则半径长度约为1000千米,正确答案为C。 二、平面地球——世界、中国政区图 在上述的东西半球经纬网地图上,利用经纬网格画图法画出七大洲轮廓。绘制的过程中,注意穿过各大洲中部和四端的经纬线(如图6所示)。 中国政区地图则要注意80°E、90°E、100°E、110°E、120°E和23°26′N、30°N、40°N八条经纬线(如图7所示)。 三、立体地球——世界、中国地形图 画出世界和中国的主要山脉(如图8、图9所示),注意上述经纬线穿过的地形和地形区,建议画各条经纬线的剖面草图加深记忆。 四、动态地球——规律原理及运用 自然界一系列的无穷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其规律原理的。我们逐一有序地通过画图构建一个清晰的动态地球,就可以很好地掌握地球的运动及其意义、大气的运动及其结果、水循环及其重要环节(如河流的分析、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重难点知识。 1.自转、公转运动 (1)理解原理①地方时差原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总是东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进入新的时刻;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日期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子夜位置

线,即旧一天的终点24点,新一天的起点0点;另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即大约沿180°经线,此线以东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新一天的地方。②五带划分原理:有太阳光直射,昼夜长短差别较小的区域,即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地区为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极圈至极点之间的地区为寒带(南、北寒带);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南、北温带)。③四季划分原理:一年中,昼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从夏季到冬季变凉爽的季节为秋季;从冬季到夏季变温暖的季节为春季。 (2)运用原理判读下列7组不同角度的光照图,指出二分二至时的太阳直射点位置,此时,北京时间是几月几日几时。 ①侧视图(见图10、图11) ②俯视图(见图12、图13) ③侧视展开—变形图(见图14) ④俯视展开—组合图(见图15) ⑤立体图(见图16) ⑥整体与局部的转换(见图17) ⑦局部图与整体的转换(见图18) 设计上述步骤进行讲解和训练,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设想:①符合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知心理和教学规律。学生更容易接受简单图像,由简单图到复杂图,由立体实物到平面图,再到立体图,最后无图进行空间想象。②培养能力,提升层次。通过上述设计,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而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的特色能力,也是初、高中全部教材的基础,特别是在高中地理必修1中的地位极为突出。③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特别是无图考图),会采用不同方法行解题。 2.地壳运动——板块、地形和地震火山分布及成因关联 利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世界大地形单元的形成,构建“板块山脉地图”(见图19及右表)。 3.大气运动——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图20是把大气运动的原因、类型、联系、过程、演化等巧妙地呈现出来,直观方便地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大气运动的机制和规律。它展现了一些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太阳对地表加热不均匀→气流升降→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风向垂直等压线(风向平行等压线、风向斜穿等压线);单圈环流→三圈环流→七压六风带→季风的形成等。 4.水循环运动——河流及海陆风 海上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汇入海洋。通过这种循环运动,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其中,人类能够影响的环节为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的水文特点分析是很重要的一个能力。要求学会综合分析以下几方面特征:水量(主要受流域面积和补给影响)、汛期(主要受补给的特点和植被的影响)、流速(主要受地形影响)、含沙量(主要受植被和流速影响)、冰期以及凌汛(主要受气温和流向影响)。 5.海水运动——洋流及其影响 推导出世界主要洋流的形成过程,找到洋流的分布规律与盛行风带的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即信风影响形成南、北赤道暖流,西风吹拂形成西风漂流及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真正理解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度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度环流:北逆南无,东暖西寒;南极大陆外围,形成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如图22所示)。 如果上述绘图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那么,下面综合动态地球的绘制则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下页图23就是学生在深刻理解了大气结构、运动、气候的形成与分布以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意义等多个规律和原理的前提下,进行创造性的谋篇布局,呈现出知识结构新颖的简要图表。此图全面地层现了自然地理中的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它们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同一时刻全球区时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对流层特征、平流层特征、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温室效应、三圈环流的形成与分布、季风的形成与分布、气压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以及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等等。 五、多彩地球——区域特点及成因 我们不可能细致到每一点小区域都逐一学习,但是,策略上可以按照四个步骤依次推导宏观区域特征来解析微观区域特征,即空间信息的提取和定位→自然地理条件的认定和自然地理原理方法的运用(地形、气候、自然带、河湖和资源等)→自然地理原理方法的运用与人文地理观点、分析方法的运用(工业区位、农业区位、交通、城市以及商业点的区位分析等,资源、环境、粮食、能源和人口问题的解决等)→历史的发展与反思。运用这种区域地理综合分析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当然要注意特殊性。例如,我们在全面掌握南亚的自然地理特点(位置范围、气候、地形、河湖、植被、土壤以及矿产)和社会经济特点(农业、工业、交通、贸

易、城市、人口、市场、科技以及资金)后,就能完成例3。 例3:读下页图24回答问题。 (1)该国南部海域属于________洋。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6分) (2)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于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7分) (3)该国人口稠密,在地形、气候条件下,大部分地区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2分) (4)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不利影响。(6分)(答案略) 通过以上“五个地球”的构建,学生脑海中形成了地球仪上覆盖了经纬网、政区、地形、气候、洋流以及自然带等多种专题地图,以及区域地理系统知识,特别是自然条件分析、交通线点、农业区以及工业区的区位分析等,此时,学生脑海中的地球仪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地球”,提起哪里都可以如数家珍。

地理知识网络构建(二):高中地理知识结构

地球仪与地图

[考纲原文]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网络构建

]

地球的运动规律

[考纲原文] 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网络构建

]

大气运动规律

[考纲原文] 1.大气受热过程。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网络构建

]

水体与地壳运动规律

[考纲原文]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地壳物质循环。4.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网络构建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纲原文]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网络构建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纲原文]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网络构建

]

人口、城市与交通

[考纲原文]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2.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网络构建

]

农业区位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考纲原文] 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网络构建

]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

[考纲原文] 1.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网络构建【地理知识网络构建】

]

区域特征分析、差异比较与地理信息技术

[考纲原文] 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数字地球的含义。 [网络构建

]

地理知识网络构建(三):2015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RS)

⑴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⑵应用: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3、全球定位系统(GPS)

⑴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统。

⑵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⑶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

⑴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⑵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5、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西北地区概况

⑴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⑵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⑶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⑷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

⑴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⑵表现: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我国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⑶原因:

自然因素:①气候干旱,多戈壁荒漠;②植被稀疏,多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人为因素:

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地理知识网络构建】

②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⑴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⑵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⑶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地理知识网络构建】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资源现状

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热带雨林

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⑶雨林生态

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⑷热带雨林破坏

①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②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

保护放在第一位。①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③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④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3、能源基地建设:

⑴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⑵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

⑴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⑵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

煤铁钢、煤焦化。

⑶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⑵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⑶“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⑴重要性: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⑵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⑶开发注意:①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②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③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⑷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②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④矿产:煤铁铜等丰富。

2、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⑴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⑵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16729/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