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文化 > 传统节日 > 彝族的节日

彝族的节日

时间:2018-06-14   来源:传统节日   点击:

【www.gbppp.com--传统节日】

彝族的节日 第一篇_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

[1] 2014年7月18日至7月27日,云南民族村将举办为期十天的“天下火把节——最牛民族村”为主题的原生态火把节狂欢活动,市民不用长途跋涉就能感受到原生态的彝族风情,参与到精彩纷呈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中。[2]

中文名

彝族火把节

别 称

火把节

节日时间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流行地区

云南、贵州、四川

节日起源

祭祀

节日活动

摔跤、斗牛、赛马

彝族的节日 第二篇_楚雄彝族传统节日

纵横楚雄彝族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楚雄市环城小学 李恒才

一、教学目标:

1.运用纵横输入法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识字的能力。

2.提高纵横码输入汉字的速度。

3.了解楚雄彝族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热爱各民族的思想感情。

4.从小树立民族大团结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复习单字、两字词组、三字词组和四字词组的输入方法以及短文的输入。

教学重点:认识楚雄彝族传统节日,用纵横输入自己最熟悉的节日简介。

教学难点:用纵横输入取码法圈出自己最熟悉的节日简介中两字词组、三字词组和四字词组以及输入自己最熟悉的节日简介。

三、教学对象:

该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学习纵横码有近半年的时间,已经掌握纵横码单字和词组输入的方法,能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并借助软件进行学习。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在学习时适合生动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活动。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

本节课采用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语文学科整合,纵横码作为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工具得以发挥,在教学中提高纵横输入。利用学生相互合作、自主学习的机会。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学习的环境与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起着引导作用;运用竞赛式教学法让学生在竞赛中培养竞争意识,激励学习,充分发挥潜能。

五、教学媒体

1、教具准备:

2、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房(学生一人一机)

六、课前准备

通过向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咨询、借助书籍、网络查找楚雄彝族传统节日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播放:马樱花节斗牛场面图片。这是什么节日?(马樱花节、火把节……

(2)、师:马樱花节是我们楚雄彝族传统节日,除了马樱花节你还知道我们楚雄还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吗?(板书课题:楚雄彝族传统节日)

<二>、新授课:

(1)、师设问: 1)楚雄彝族有那些传统节日? 2)你们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吗?

(2)、学生: 1)简单汇报。2)师播放视频并小结:二月八、马樱花节(插花节)、牟定三月会、虎节、赛装节、火把节等

(3)、师设问:谁还知道这些节日都有些什么习俗?

(4)、学生:讲述。

(5)、教师:课件出示

(6)、老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过哪一个传统节日?【彝族的节日】

(7)、学生:二月八、马樱花节(插花节)、牟定三月会、虎节、赛装节、火把节。

(8)、老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彝族传统节日的知识。 第一关:我会记 复习词组编码规则

出示二字、三字、四字词组让学生复习33规则、222规则以及2112规则写出纵横码。

彝族( ) 元谋( )楚雄市( ) 大姚县( ) 传统节日 ( )

第二关:我知道 给短文编输入码

(1)、学生:展示楚雄彝族传统节日的资料

(2)、老师:选择一个节日的相关资料

(3)、学生:在电脑上找出二字、三字、四字词组并标识出来。 如:火把节

六月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族都要过火把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举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火把节期间,还要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这些活动,来源于一个有关英雄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这位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保护了村寨和庄稼。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第三关:我能行 输入比赛

(1)、老师:我们认识了这些传统节日,现在我们用纵横输入法输入这些节日(二月八、马樱花节(插花节)、牟定三月会、虎节、赛装节、火把节)的名称,比一比谁最快!

(2)、学生输入。

(3)、评一评、比一比。

(4)、教师把这些节日的相关知识传到学生机上。

(5)、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读一读。

(6)、老师:请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输入其简介。比一比,谁输入的字最多、速度最快?

(7)、学生:输入。

<三>、学习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入成绩排名,为优胜者颁奖)

<四>、课堂小结

老师:今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学到了有关彝族传统节日的知识并用纵横输入法输入了节日简介。纵横输入法里还有许多知识和乐趣等待我们今后去探讨! 请同学们下去后用纵横输入法打一打其他的节日,下次带来展示。

<五>、课后拓展

课后收集资料(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地方名胜古迹、旅游景点以

及选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知识)利用纵横输入法进行输入训练,不但可以增长知识还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纵横输入速度。

<六>、板书设计

马樱花节(插花节) 二月八

牟定三月会 虎节 赛装节

火把节

楚雄彝族传统节日

附:相关资料

六月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哈尼拉祜普米等族人民共同的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间,一至三天不等。节日活动内容应民族而不尽相同,但点火把则无一列外。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兴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火把节期间,还要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这些活动,来源于一个有关英雄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这位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保护了村寨和庄稼。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彝族的节日】

虎节

双柏县小麦地冲一代的彝族,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过虎节,彝语称为“罗麻”。是日,全村成年男人于村后祭拜土主后,经巫师占卜择出8人。这8人披上画有虎斑纹的披毡,脸、脚、手上绘上虎纹,化妆为虎,在黑虎头率领下跳各种摩拟生产、生活、生殖的舞蹈,到全村为各家各户驱鬼除祟,彝族语称为“罗麻乃轰”。

居住在双柏县小麦地冲一代的彝族属罗罗濮支系,自称“阿罗”。据说阿罗人的祖选居住再生山密林中,常被豺豹蟒蛇惊扰,阿罗人防不胜防。后来阿罗人把猎到的虎皮剥下来,套在身上跳起“虎舞”,以守卫寨子,并表示阿罗人都像虎一样勇猛,不惧怕任何邪恶,阿罗人得到动物之王的守护,寨子安宁了,庄稼有了好收成,牛羊也平安了,寨子中出现一片吉祥景象。从此他们就把跳虎作为节日固定下来,并伴以乐曲和大锣笙,使之更生动活跃。

虎舞(又称老虎笙)从正月初八开始,每日增一虎(伊始为8虎)增至15虎,即到正月

【彝族的节日】

十五日。虎舞中以手执以“崩咚”铃的长者作前导(也称垛西)伴虎者都作全身虎纹,披虎皮。如一时难得众多虎皮,就用毡子代替。跳虎节时,前村户户敬香供“虎神”,每户从门前到屋里都要跳一场虎舞,以驱邪除祟,求虎神守卫。夜晚,田间村寨置起火堆,虎笙绕寨而舞。15只虎都出场后,雌雄老小一应俱全(喻后又来着)全村为来日的兴旺景象摆酒庆祝,狂欢一夜。

彝族虎节属虎图腾的遗风,作为民族民间活动,跳虎笙受到群众喜爱。

赛装节(服装节)

是云南大姚县三台山彝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届时,妇女们穿上各种艳丽的服装前来参加。服装节上,刺绣珍品琳琅满目,飞禽走兽、流水行云、山花野草都被融入彝族妇女们巧夺天工的刺绣中。传说很久以前,三台有一位聪明美丽的姑娘叫阿米尼,她仿照锦鸡的羽毛制成一件衣服,图案精巧、色彩奇物质,胜过了土官头人请来的九十九个裁缝、七十七个银匠制作的衣服。阿米尼被土官逼成一只锦鸡飞走了。人们便以举行服装节的形式纪念她。节日上,姑娘们为了赢得赞誉,要换好几套漂亮的衣服。入夜,跳舞欢歌,小伙子们前来寻找白天相中的心灵手巧的姑娘。

大姚彝族的赛衣节又叫服装节,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传说是纪念一位叫米波龙的彝族姑娘。她舍身除霸,死后变为美丽的小鸟。节日期间,当地彝族姑娘们身带数套花衣,齐聚在三台区跳歌场,围成圆圈,撒上松毛在小伙子的月琴、唢呐伴奏下挽手起舞。跳一会,退出跳舞场,换套新装,又来跳,以此比试姑娘的灵巧、富足和美丽。

到彝族赛装节会上观光,是一次赏心悦目的享受。赛装场上,色彩缤纷,满眼都是花花绿绿的鲜艳服饰,令你目不暇接。彝族妇女不光是在帽子、衣服、围腰上绣花,而且还在挎包、鞋子鞋垫上绣满了各种图案。并且各人的工艺、构图、用色都互不相同,各有千秋。风雨雷电,日夜星辰,山水木石,花鸟禽兽,各种人物都可以入绣。其构图上的繁简虚实,形象的夸张变形,色调上的对比反差,令人叹为观止。

二月八

是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节期三天。相传节日是纪念在发危急的关头智斗强敌的民族英雄密枯。届时,全村男子来到寨旁最高最古的树――密枯树前,各户向此树供祭一碗米、一块盐及茶、酒等。毕摩开祭,杀猪祭祀密枯。祭毕,参祭者共食烧猪肉和狸血稀饭。剩余猪肉分给各户以祭祖先和阿儒比女神。节日期间,人们还举行踏歌、摔跤、打秋千等娱乐活动。【彝族的节日】

牟定三月会

【彝族的节日】

是云南楚雄彝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节日期间,除楚雄各地的彝族到会外,附近的白、回、藏、苗、汉等民族也跋山涉水,前来牟定参加节日。每年的三月会,牟定县城锣鼓喧天、爆竹齐鸣,热闹非凡。人们手拉着手围成圆圈跳着彝族民间的“左脚舞”。三月会的来历,有说为纪念哀牢山的彝起义领袖李文学;还有说牟定城外有一龙潭,潭内有一条蛟龙,每年三、四月份便兴风作浪、淹没庄稼、吞噬人畜。知县长官告诉百姓,在三月二十八日,每户出几斤栗炭,鸽以龙潭边燃烧,等知县一下令,便将烧红的炭倒进龙潭,然后用泥石将潭填平。人们在填好的龙潭上跳舞唱歌,庆祝和纪念那次制服蛟龙的胜利。

火把节

彝族的节日 第三篇_火把节是中国少数民族彝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中国少数民族彝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中国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不仅彝族过火把节,其他一些中国少数民族如纳西族、白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都要过火把节。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路南一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迫害百姓,群众无可忍受,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即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乃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白族传说与此不同,光绪《昆明县志》载:“汉之时有夷妇阿南,其夫为人所杀,南誓不从贼,即以是日(六月二十四日)赴火死,国人哀之,因此为会。

火把节期间另一项重要比赛是摔跤。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很久很久以前,大姚县赵家店红山脚下彝族寨子有个聪明美丽、贤惠善良的姑娘诺娜和打苴基地方英俊勇敢的小伙子阿查倾心相爱着。这一年,阴险狠毒的山官头人魔哈选女作怒妃,妄想霸占山茶般秀美的诺娜为妾。在魔哈的淫威下,英勇的阿查,以弱胜强,以精湛的技艺战胜了险恶的魔哈老爷,魔哈恼羞成怒,用巫术轰裂了土猪梁子,阿查不幸堕落深渊。后经众乡亲搭救才脱险。

在阿查遇难的时候,诺娜姑娘险遭魔哈魔掌。魔哈带领兵丁把诺娜的家团团围住,要抢诺娜成亲。为了免遭贱踏,诺娜越悬崖绝壁,离家逃走,寻找阿查,在红山悬崖,她终因气力耗尽累死在悬崖之下,诺娜的身影永远显映在悬崖上,故有“白人崖”之称。

阿查被众乡亲救出了裂山,情知中计直奔诺娜家;只见诺娜的父母被魔哈所杀。阿查怀着悲痛埋葬了岳父岳母,找遍了丛山峻岭,最后才发同诺娜留在红崖上的白色身影。阿查痛不欲生,想跳崖与诺娜同归。众乡亲前往劝阻,从崖边拉回了阿查,并和他一起商量复仇的办法。次日(六月二十五日),阿查和四山八里,三村五寨的乡亲们高举着上千火把直奔魔哈家,焚烧了魔哈宫殿,烧死了罪恶的魔哈。为诺娜报了仇,为众乡亲解了恨。

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每年六月二十五日这天下午,彝族村寨的人们都要点燃起松明火把,用这熊熊燃烧的火把去照耀四壁,烧死蚊虫;驱邪除恶,以示吉祥幸福;同辈人互敬火把,烧掉“祝崇”,以示清洁平安。然后举着火把把田间地头,挥舞引蛾,扑灭害虫。巡游之后,将火把插在田头地角,村前开阔地带,男女青年就围着火把跳起欢快的“左脚 ”,老人们围着坐火塘,打开醇香的火酒,互相敬酒,互祝吉祥。

人们还早早将出嫁的女儿接回家来。节日这天杀猪宰羊,同吃同住以示亲人团聚。这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虽与其它传说大同小异,但却体现了当地彝族百姓的习俗。按理“火把节”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可这里却过“六月二十五”。因为它是为了纪念这一天英勇的阿查和四山八寨的乡亲们报仇血恨的日子。

火把节这天,周边元谋、永仁、龙街等地的山民都挑着自己的山货、土货,赶着骡马,跋山涉水来到赵家店,他们搭起帐篷,支起锅灶,一串串山货和一碗碗香气扑鼻的牛羊汤锅让过往的人们流连忘返。中午,在山上坡上,彝家人民支起磨秋,只见一对对青年男女在磨秋两头你上我下,人群中传出一阵阵喝彩声、欢笑声。夜晚,在稍有平坦的山坡上,一堆堆篝火燃了起来,彝家小伙拨弄着三弦月琴,姑娘们手牵手围着火堆随一阵阵弦声跳了起来,烈烈的火焰窜得老高老高,映红了年青人的面孔。尊敬的客人,如果你在场的话,你一定会不顾一切地挤进人群,牵起彝家姑娘的手,围着篝火,跳到天亮。

彝族的节日 第四篇_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一览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一览

民 族 节日名称 主要活动内容 时间(农历)

彝族 火把节 耍火把、摔交、斗牛、歌舞表演 六月二十四日

插花节 插花、对歌 二月初八

彝族赛衣节 歌舞、鲜艳服饰 三月二十八日

彝族虎节 跳虎笙、虎舞 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彝族密枝节 祭神仪式

牟定“三月会”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白族 大理三月街 物资交流、赛马、歌舞表演 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白族青姑娘节 歌舞 正月十五日

白族绕三灵 祭祀、栽秧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白族栽秧会 祭祀、栽秧、对歌 芒种节令

白族火把节 树火把、赛龙舟、唱大本曲 六月二十五日

白族石宝山歌会 庙会、对歌 七月底

白族梨花会 梨园里野餐 每年梨花盛开时节

白族本主会 祭祀、歌舞、洞经音乐 各村寨不同

傣族 傣族泼水节 赛龙舟、泼水、歌舞 阳历四月中旬

傣族送龙节 祭祀、歌舞 公历一月

傣族关门节 琰佛塔、歌舞 阳历七月中旬

傣族开门节 串寨、放高升、歌舞 阳历10月中旬

哈尼族 哈尼族阿玛突 祭祀、歌舞、摆街宴 农历二月属龙日

“苦扎扎”(六月年节) 打秋千、摔交、歌舞 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里玛主”节 歌舞、摔交 阳春三月

哈尼族捉蚂蚱节 捉蚂蚱来食用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姑娘节 秋千、歌舞 农历二月初四

哈尼族祭龙日/新米节 鋩锣、牛皮鼓,巴乌、四弦琴 农历二月二日

哈尼族米索扎节 秋千、歌舞

哈尼族苗爱拿节 篝火、歌舞 五月上旬

苗族 苗族花山节 爬花杆、芦笙、歌舞 正月

傈僳族 傈僳族澡堂会 温泉沐浴、赛歌 正月初二

傈僳族“盍什”节 吃团圆饭、射弩比赛 正月初一至十五

傈僳族刀杆节 爬刀杆、下火海、丢包、歌舞 二月初八

纳西族 纳西族米拉会/棒棒会 野炊、赛马、歌舞、农具交易 二月初八 纳西族三多节 祭祀、对歌、斗牛 六月二十五日

纳西族骡马大会 物质交流、文体表演 农历三月中旬/七月中下旬

纳西族祭天 祭祀

春祭在正月/秋祭在七月

纳西族七月会 物质交流、文体表演 夏历七月中旬

纳西族祭龙节 物资交流、文体表演 正月十五

拉库族 拉祜族库扎节(年节) 象脚鼓舞、对歌 傣历三月底或四月初 拉祜族葫芦节 篝火、歌舞 农历的十月初十

拉祜族祭太阳神 祭祀、歌舞 立夏日

佤族 佤族拉木鼓节 祭祀、歌舞 佤历“格瑞月”/公历12月

布朗族 布朗族冈永节 祭祀、歌舞 四月和九月

独龙族 独龙族卡雀哇(年节) 祭祀、剽牛、歌舞 冬月或正月

景颇族 景颇族目脑纵歌 祭祀、歌舞 农历正月

怒族 怒族年节 敬祖、祭土、歌舞 十二月至次年正月十日

怒族鲜花节 采集鲜花、歌舞 农历三月十五日

阿昌族 阿昌族会街 耍白象、跳象脚鼓舞 农历九月中旬

普米族 普米族“大年”节 荡秋千、赛马、歌舞 腊月初六

普米族转山会 游山、歌舞 五月五日

藏族 藏族草地藏民节/藏历年 赛马、野餐、跳锅庄 农历正月

藏族“花儿”会 对歌 农历六月十四

藏族跳神法会 祭祀、歌舞 藏历除夕

藏族赛马会 赛马 农历五月初五

回族 回族古尔帮节 团拜、宰牲 回历十月

回族开斋节 礼拜、颂经、歌舞 六月

回族肉孜节 减食 五月二十三日

回族宰牲节 宰杀一些牛羊、祭祀 回历的+月十二月

回族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

基诺族 基诺族特懋克节 歌舞、串寨、打陀螺 基诺历法一月

瑶族 瑶族盘王节 祭祀、歌舞 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干巴”节 跳铜鼓舞 十二月下旬

瑶族“夕九节” 歌舞 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达努”节 歌舞、武术、球赛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歌堂”节 男女谈情说爱、唱歌求偶 农历十月十六

瑶族倒稿节 斗牛赛 农历十月十六日

瑶族掌肉待客节 纪念始母密洛院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赶鸟”节 对歌 二月初一

瑶族姑娘街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街

壮族 壮族陇端节 戏剧、杂耍、歌舞 六月

壮族六郎节 表达的意思和春节差不多 农历六月初一或七月初一(根据地域不同) 布依族 布依族跳月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二月十三日至十五日

布依族三月三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每年三月初三

布依族“六月六”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六月初六

布依族跳花会 吹嘞友、弹月琴、吹木叶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十一 水族 水族节日 表达的意思和春节差不多 农历6月初一

德昂族 德昂族泼水节 泼水、歌舞 清明节后7天

德昂族节日

满族 满族颁金节 祭祖、歌舞 十月十三日

蒙古族 蒙古族鲁班节 祭祀、歌舞 四月初二

维吾尔族 萨依勒节 游玩 五月间;六、七月间;八月

白雪节 娱乐活动 每年入冬第一次降雪

彝族的节日 第五篇_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傣族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云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泼水”的形式来庆祝,所以傣历新年,又称“泼水节”。“泼水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数百种节日中,影响最广,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区,全州各地都有“泼水节”,其中尤以景洪市每年举办的“泼水节”规模最大,盛况空前。

“泼水节”一般从傣历新年的第3天(4月15日)开始。这一天彬彬有礼的傣家儿女,取来清洁的水,用树枝蘸取,互相泼洒,以示为您洗去一年的尘垢,祝福您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平安。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水花放,傣家狂”,人们提桶端盆取得水来,见面就迎头盖睑地泼下,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男女手中相互泼出晶莹明亮的水珠,还混合甜蜜的爱情。街市里、广场上到处见人们在相互追逐泼浇。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唱,空中朵朵水花四溅,大地一片欢声笑语,“泼水节”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景洪市的泼水节期间,还举行极富民族特色的斗鸡、跳孔雀舞、傣族青年男女掷彩绣荷包、放高升以及在澜沧江里进行划龙舟比赛,放孔明灯等民族娱乐活动。

彝族火把节 云南的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共同的节日--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人数

最多、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同时也是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火把节古代又称星回节。关于星回节的起源,其说法各不相同:纳西族是为纪念一位保护人间五谷丰收而牺牲的天将;傈僳族是为欢迎诸葛亮南征而点燃火把前去驱散前进路上的瘴气,赶走猛兽;彝族是为除虫害、庆丰收;彝族支系撒尼人则是为庆贺撒尼英雄用羊角火烧死欺压撒尼人的魔王。 每年农历6月24日至25日(阳历7月8日-9日),彝族人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弹着月琴、大三弦,吹着芦笙来参加火把节。

火把节的内容程序是:白天人们饮酒祝贺节日并进行摔跤、斗牛活动。武定县、禄劝告县等地的彝族还开展射箭、赛马、打秋千等活动。到了晚上日落夜黑,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就把事先做好的长约2米、直径约20-30公分的干松柱火把点燃。人们高举火把汇集在村头、寨边或广场上,然后在松林、田间奔驰,表示驱除虫害邪恶,以求丰收幸福。

每年逢火把节的晚上,从昆明到路南县石林风景区的中外游客有数万人至十几万人,每个人手持火把,与彝族人民汇集在石林风景区,把整个大地照得通红,形成灿烂耀目的火海。为给旅游者助兴,当地政府还在石林风景区组织放礼花,整个夜空五彩缤纷,使观者目不暇接。

白族三月街 云南大理三月街,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历时一周左右的三月街,不仅是大理白族人民的

物资交流盛会,而且是白族人民一年一度欢聚的节日。三月街每年都按时在苍山东麓、大理城西举行。这期间诸商云集,环货山积。各族人民都要把好的工艺品、土特产拿到三月街出售,把最优秀的文艺节目搬到三月街上演出,选最好的骑手参加赛马。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三月街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几十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参加这一盛会,在全国或云南亦属少见。

哈尼族长街宴 每年农历12月初(阳历10月10日左右),是元阳县俄扎乡哈播村哈尼族的春节--昂玛突节。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每当节日的头天,村中龙头就到村头的龙树林中央摆设祭桌,宰杀无杂色毛的龙猪,敬请龙来和大家共度佳节。请龙完毕,龙头就把龙猪肉切成与全村户数相等的块数分给各家各户吃。

昂玛突节的第二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700米多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

景颇族目脑纵歌 目脑纵歌是德宏景颇族的传统节日,意思是“大伙跳舞”。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地点主要在德宏州潞西市,节

【彝族的节日】

期四到五天。这个节日以规模盛大的歌舞为主要内容。

傈僳族刀杆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傈僳族传统的刀杆节。在刀杆节上,最吸引入的是所谓“上刀山,下火海”的表演。此外,当然也少不了大规模的歌舞。刀杆节在傈僳族聚居的地区都能见到,规模比较大的要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六库和保山地区的腾冲。

彝族插花节 插花节是云南楚雄大姚县境内彝族的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一般要举行3天,地点在大姚县昙华山。顾名思义,这个节日当然是以花为主。当地彝族同胞都会带上美酒佳肴,穿上节日盛装,手捧鲜花,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昙华山,兴高采烈地唱起山歌,跳起左脚舞,尽情欢乐,互祝吉祥。

苗族花山节 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东北、滇南-带苗族的传统佳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七举行。云南永善县和屏边苗族自治县等地比较隆重,有时甚至达数万人。花山节以苗族的各种歌舞和其他游戏、娱乐为主。花山节也是苗族男女青年寻偶恋爱的重要机会。

瑶族盘王节 瑶族的主要节日“盘王节”,意在纪念敬献瑶族的始祖盘瓠以及喜庆丰收。逢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人民皆着节日盛装,敲响节日长鼓、吹起长笛、唱起山歌,欢庆三天三夜。节日期间

主要活动项目有祭祀、对歌、击鼓等。

三朵节 这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保护神“三朵”而举行的盛大节庆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举行。节日期间,除在北岳庙举行节庆活动、纳西族都要在自家举行隆重的祭祀“三朵”仪式。此外,纳西族群众还要举行多顶文娱活动,到野外进行野餐等。

棒棒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棒棒会”,这是一个竹、木、铁农具交流盛会,品种繁多,热闹异常。邻近各县的农民,乃至大理、保山、西藏一带的农民和商人,都携带本地特产到集会上出售,然后购买所需物品,而丽江一带的农民也为备春耕购买农具和所需用品。

骡马会 于每年农历七月中旬举行,会期为一周,以交易骡、马、牛、羊等牲畜为主,还交流各地土产。大理、剑川、鹤庆、中甸、永胜等一带的农民都前来买骡马和丽江铜器,上市骡马上万头。会期举行的各种文娱活动,赛马、演戏等是最受欢迎的节日内容。

浴牛节 在云南省兰坪县的傈僳族中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古代时,牛生活在天上,过得十分舒适。后来它见到地上人间傈僳族吃苦涩的野果为生,。心中十分不忍。于是在一年春天,背着天神,将藏在葫芦里的五谷种子洒向了人间,使人间开始有了五谷成长,傈僳族摆脱

彝族的节日 第六篇_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空间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空间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彝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其活的文化体现之一,它体现了独特的民族个性和审美习惯,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同时活的文化也是彝族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在彝族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之提供了保护和传承的新思路和新契机。

2、文化空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文化空间为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是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文化空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动词,它生产出了诸如象征、符号、价值观、叙事行为、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之类的要素,同时为这些要素之间发生各种关系而提供场所、条件和背景,也为不同的文化提供了可能性。彝族传统节日是彝族人民数千年的集体记忆,它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3、凉山四合乡彝族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合乡地处凉山州府所在地西昌市城郊结合部,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乡。四合乡具有三大研究优势:一是彝族文化优势,乡内汇集了凉山四大方言的彝族人民,具有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底蕴和彝族风情;二是区位优势,位于城郊结合部,交通、通讯十分便利;三是村民商品意识强,大多数村民都利用农闲时间进城做生意,因此四合乡适宜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业和绿色畜牧业。因为地处城郊所以受商业化信息化的影响较大,民族文化的冲击更明显,所以选择其为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彝族传统的节日有火把节、 彝族年、密枝节、跳宫节、岁时年节等。

二、研究现状和方法

纵观整个学术研究,彝族文化的学科建设已经基本形成了,彝族的语言、文字、民族风俗、宗教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彝族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民族记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特殊历史,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以凉山彝族为例,从微观的角度主要研究宗教节日文化,以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民族学等相关理论为依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为主线。

三、文化空间下彝族宗教节日的探析

1. 凉山彝族传统节日及问题以火把节为例

彝族是一个崇尚火的民族,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也最独特的文化传统,祭火神是彝族宗教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一年一度传统的重大祭祀性节日,其根源是火崇拜。1994年,凉山州州委、州政府立足于将凉山彝族火文化推向世界,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并确定每三年举办一届,从而赋予了凉山彝族火把节新的内涵和时代与国际特征,吸引了不少中外游人和客商,使火把节成为宣传展示凉山的最好载体,对凉山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这一举措的实施,作为城郊结合部的四合乡必然被纳入这一决策。州政府将其定为火把节的一个分会场,在其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如:摔跤、斗牛、赛马及毕摩绝技表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火把节最初只是通过打火把的形式来驱虫辟邪、期盼丰收,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民间节日。

在商业化和政府的参与下,火把节文化不断扩散,被世界所知晓。但是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商业化的运作与现实的农业生产之间的冲突;彝族是一个传统农业型经济的民族,农业生产是其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化的进入使农业经济逐渐被商业利益所击败,越来越多的彝族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弃农田而奔商业,使传统的农业经济收到威胁,逐渐失去了承载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2)原始宗教地位的衰落与危机;毕摩是彝族宗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彝族社会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商业化的操作下神圣的毕摩开始走向经济的舞台,舌舔烧红的铁块、口喷火焰、赤脚走火炭等节目被搬上舞台供人们欣赏,满足现代观众的猎奇感和刺激感,这样的运作使原始神圣的毕摩受到严重的威胁。

(3)文化保护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减弱;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市场经济巨大经济利益的吸引使文化的保护主体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仰逐渐减弱,文化保护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受到冲击和威胁;

2. 意见和措施

(1)在文化再生产过程中寻求文化空间的平衡点,经济化全球化的强大力量无法抗拒,社会化的渗透势不可挡。顺势而行,在经济化全球化的视角下保留传统的最精髓,利用其力量保留传统精华,祛其文化糟粕。通过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利用文化再生产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和传承;

(2)众所周知,毕摩宗教文化是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相联系的产物,毕摩文化虽然具有众多的巫术或落后的成分,但它却始终围绕人的幸福、安康这个主题,施以相应的救赎救治,其远古历史文化的讲演也好,鬼怪神灵形象的塑造也好,人死归宗的观念演绎也罢,都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图式的展现,其间也包含着复杂而深邃的伦理规范。所以,城市化、全球化虽然在经济社会打发展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作为一种古老的信仰宗教,它凝结了一个少数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它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医学价值、天文历法价值、宗教价值、哲学价值、语言价值等众多宝贵的价值,我们应该对它进行保护,将其优秀性传承下去,为我们现代科学技术所用,也为我们心灵涤荡所用。

(3)人是一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人,一旦与周围的环境结成了密切的关系,便在这种环境中创造出相应的文化,给自然社会打上自己的烙印。居住的自然环境的改变也使彝族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相当多的彝族少年儿童从田野走进学堂接受现代文明教育,对原始彝族固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冲击,弱化了传统宗教信仰的作用。于此应对社会的主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4)彝族传统节日是节日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拥有古老而神秘的色彩,寄托了人们的希望,延续着节日的生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树立文化保护的意志,发挥社会各种力量的作用,使传统的文化不致流失、淡化和雷同,对于丰富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swh/453788/

推荐访问:彝族的节日风俗 罗平的彝族的节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