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阅读题 > 《论美》的写作背景

《论美》的写作背景

时间:2018-08-02   来源:阅读题   点击:

【www.gbppp.com--阅读题】

《论美》的写作背景 第一篇_由《艺术的起源》论美的本质

由《艺术的起源》论美的本质

几千年来,无数哲人、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形成了不同的美的本质学说,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我们知道影响较大的有: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倡的“美的形式”说;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美在理念”说;黑格尔提出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示”;法国启蒙主义者狄德罗“美在关系”说等等。那么,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艺术的起源》的作者格罗塞也提出了他对美的本质的理解。

读完《艺术的起源》,我个人认为,可将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阐述格罗塞对艺术的目的,价值,探究方法,研究对象和范围的认识为第一部份,主要是书的前四章;展现大量原始民族相关装饰与活动的材料来验证他的观点主要在书的第五章至第十章;最后一章,即第十一章则是作者对全书观点的总结。

那么,格罗塞究竟秉持者什么样的观点呢?我摘录了他在第十一章的总结中的两段话:

原始民族的大半艺术作品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而是同时想使它在世纪的目的上有用的,而且后者往往还是主要的动机,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①

各种艺术除出音乐当初就有一种特殊地位的而外,在最低文化阶段里,都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明白地显出直接或间接受着那些简陋无定的狩猎生活的断然影响。

有这两段话,我们可以推断出,格罗塞认为:原始艺术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要同社会经济组织和精神生活联系起来。由此可知,格罗塞的观点与我们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一致的。教材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在美学研究中,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就不会像旧唯物主义那样,纯粹从感性直观方面去研究美,也不会像唯心主义那样,只是“抽象地”从“能动方面”去研究美,而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从人的生存状态和对于周围世界的感悟中,去研究美、考察美,把美学研究纳入正确的轨道。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格罗塞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在美的本质上见地相似,那我们不妨从《艺术的起源》中去验证马克思主义美学——美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强调: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得事物总是形象的、具体的,可以拼着欣赏者的感官直接欣赏到。在《艺术的起源·人体装饰》的章节中,格罗塞列举了用绘画来装饰身体,原始民族的一些少女忍受可怕的痛苦,在身上留下劙痕,通过她们或同伴的眼睛,可以欣赏到在她们看来是美丽的印记。

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可以再现人的本质力量。《艺术的起源·装潢》这一章节,格罗塞在搜集了大量不同种族的原始人类使用的工具中,发现一个共性:一族中重要的人物和最精干的猎者武器上的装饰,比旁人更加富丽堂皇而精致。虽然,作者也承认,这些装潢并不绝对可以代表是有威望的人的装饰,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由社会现象带来的审美,这可以再现人的本质力量。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起初,某个北极民族的人在箭擦子上刻了六头鹿,是用来表明自己所杀的鹿的数目;某个澳洲人发现了一个蜂窝,就在树皮上划一个特有的专属记号,这样蜂窝就成了他的个人产业;诸如此类的现象不胜枚举,慢慢地就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有更多的人为自己设计专属的艺术装潢,有更多的勇士愿意把自己的“战利品”的数量在装潢上显示出来。最后发展成一个种族的专有装潢花纹,图形。这样,毋庸置疑,这种社会现象就推动了装潢艺术的发展,而他们也可以在这些图案中感受 1 ③②

到自己的本质力量。

美具有令人动情的感染力。我想,在感染力方面,自然要以动的艺术形式更具有感染力与表现力。在《艺术的起源·舞蹈》中,格罗塞介绍了好几个原始民族的舞蹈场面,这里,我以他记叙的爱斯基摩人的舞蹈场面为例:

一个个的姑娘连续着走进圆圈中央的时候,其余的人手携手得围着她跳舞唱歌,以最激烈的动作波的最强大的喝彩。

原始人类用剧烈的动作和节奏来演绎他们情绪中的快感,这种快感,首先直接得到体验的是舞者自己,他们在舞蹈中释放情绪,而充溢于舞蹈者之间的快感也同样传递给了观众。

美有其特定的价值本质。

《艺术的起源》中多个章节的实例证明了这一点。如:特定的刺纹或劙痕不仅具有装饰的作用,也成为种族的标志;两个民族如果交好,就会聚在一起跳相同的舞蹈;这就证明了原始民族的许多艺术品乃至艺术的产生,并不一定都是从纯粹审美的动机出发的,这些艺术一定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再举几个实例来证明格罗塞最重要的观点:

《艺术的起源·装潢》中,格罗塞在最后探讨了装潢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经济事业是文化的基本因素,„„能左右一个社会集群的一切生活表现的确定性格”,在他看来,题材和形式上的缺乏和简陋,是他们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精神及物质缺乏的结果和反映。接着格罗塞又提出一个重要观点,他认为从动物装潢变迁到植物装潢,实在是一种文化史上一种重要进步的象征——也就是从狩猎变迁到农耕的象征。

大多数的原始诗歌,它的内容和原始人类的生活一样浅薄而粗野;原始叙事诗多取材自最接近的人及动物的生活圈子。同样的,在原始人类身上的画身,装饰的工具上的图形,一些工艺品的造型艺术也都取决于自然界。

综上,《艺术的起源》用丰富的材料向我们证明了马克思美学对美的本质的定义: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而这些,必须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联系起来。

①【德】格罗塞 《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 第234页

②【德】格罗塞 《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 第238页

③刘叔成 夏之放 《美学基本原理》第四版 第29页

④【德】格罗塞 《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 第163页

2

《论美》的写作背景 第二篇_《论美》教案

《论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懂得美德是美的最高境界。

2.学习杂感的写法,联系生活实际和相关知识,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认识并正确理解作者“美”的观点,形成个人对于“美”的独特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观,并激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个人美德。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品味作者格言式的语言,学习作者惜墨如金的写法。

2.教学难点: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美的认识。

教学要点

在学习活动中,理解作者观点,感悟精美语言,发表个人见解,激发赏美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究竟什么是美?究竟什么是美的最高境界?让我们听听17世纪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是怎么说的。

二、课堂活动

活动一、走近作者,积累常识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17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是西方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论人生》《论说随笔文集》是他重要的著作。【《论美》的写作背景,】

活动二、细心听读,提炼主旨

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在字里行间圈点培根关于美的主要观点,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然后提炼本文的中心论点。

培根在本文的主要观点(可参看“探究·练习”一)如下:

1.美德最美。

2.行为之美最美,形体之美次之,颜色之美又次之。

3.老人因作风优雅而美。

4.形貌美+德行美=真美。

可见,美德最美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活动三、梳理结构,分析论证

“美德最美”这一观点是怎么被作者展示出来的?又是怎样被论述的?

培根是哲学家,本文是杂感,他的论说常常是断想式的,有跳跃性,看上去似乎是不连贯的,因而在梳理结构时会感到很困难,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

第一部分(第1段),以一个比喻、一个实例,提出全文的中心意思:美德最美。

第二部分(第2~4段),具体论述美德最美。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2段),以两种人为例,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性。

第二层(第3段),通过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优雅行为之美的比较,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 第三层(第4段),通过某些老人和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

第三部分(第5段),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活动四、引领探究,理解文本

本文共运用了哪几个实例?分别用来说明什么观点?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1.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属概括实例,直接说明不要一味追求华贵外表,美德最美。

2.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属具体实例,用来与“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结果“一无作为”的人形成对比,论述外在美与内在美可以统一起来,为下文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作铺垫。

3.两位画家——阿皮雷斯、丢勒认为几何作画可得最美人像。属具体实例,用来类比论证“最高的美”即美德的难于直观性。

4.朴素的老人作风优雅而可敬,一些美貌的年轻人因缺乏修养而不可爱。属概括实例,对比论证,进一步说明唯有美德最美。

活动五、七嘴八舌,品味语言

【《论美》的写作背景,】

这是一篇杂感,这就决定本文的语言颇具特色,一方面,作者重在谈“感”,论述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另一方面,既然是杂感,写作时又是比较自由灵活,语言更能彰显作者的个性。

1.请学生以个人喜欢的方式美读课文,细心体会语言的妙处所在,并随手圈画出自己认为特别精妙之处。

2.再读自己画出的精妙佳句,选择一处加以欣赏。(可结合“探究·练习”二进行)如: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这句话把“美德”比作“宝石”,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在朴素的衬托下会更显高贵。这就把美德与朴素联系起来,区分了内在与外在的两种不同的美,突出了内在美的意义。

2.“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这里的“此”指代的是“容颜俊秀”,“彼”指代的是“才能”“作为”和“美德”。作者借“造物”之说,幽默地指出,人的美貌如果说是与生俱来的,“才能”“作为”“美德”却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而形成的,不是“造物”给予不给予的问题。

3.“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作者用谚语为喻说明某些老人美在优雅。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面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

4.“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这句话以“盛夏的水果”为喻,指出外在美“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特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涵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

5.“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飞才能。”“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但这话也不全对。”

“并不都有”“也不全对”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论述的严密。

最后小结:本文语言准确,论述严密,而且精练、隽永、形象。善用比喻,善引谚语,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六、迁移拓展,放飞思想

《论美》选自《培根论人生》,今天离培根生活的时代已过去了三四百年,我们用新世纪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他的这些见解,能否受到启迪?

提出问题,合作交流。

1. “才德与美貌”可以和谐地表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作者列举的六个人物中有五个国王,另一个还是古希腊著名的美男子,是不是只有大人物才能实现“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的完美统一呢?你怎么看电视剧《丑女无敌》受热捧这一现象?(反映了草根情结:凡人也渴望成功;丑女也希望成才)

2.作者再强调“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还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难道说外貌美有罪吗?你对“人造美女”怎么看?(开心自己,愉悦别人,无可厚非;费钱误事担风险,得不偿失;与其费时费钱耽误事,不如充实内心,美化内在)

3.日本一项调研报告认为美女不容易成才,你觉得有没有道理,为什么?你认为美女怎样才能成才?(甘于平淡,耐住寂寞,注重内美,不断充实自己)

三、课堂小结

我们常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外在的美是靠不住的,只有心灵美,才是一种纯真、成熟、永恒的美。它越是经受风雨的考验,越能光彩夺目。愿我们都拥有真正的美——美德,做一个内外兼美的人。

四、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或自拟关于美的言论,与同学一起交流。

《论美》的写作背景 第三篇_九年级语文论美

论美(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记住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2.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积累量,培养表达能力。

3.讨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懂得把美好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相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章中有关“美”的论述。

【《论美》的写作背景,】

2.体会形象、深刻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美》,品一品培根所谓的美。

二、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旨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明确:本文着重论述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作者认为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三、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学生讨论。)

明确:作者首先说到美德是最为重要的,但外形美和内在美往往不能统一,不能兼得,这时,作者提出不要因为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像作者所举的这些人都是内外皆美的,但毕竟是少数)。为什么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呢?作者在第三、第四节中作了回答。作者将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进行比较,说明形体之美胜于颜色之美,优美的修养胜于形体之美。培根所说的有些老人显得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有些年轻人虽然美貌,但缺乏修养,正是为了证明内在修养胜于外在美。最后,总结出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四、积累名言警句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找出课文的名言警句。)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明确:把美德比作宝石非常形象。这句话很有哲理,说明不要用一些华丽的无用的东西淹没了宝石的光辉。以此类比,美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姣丽,然而形体闲雅、气质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不要因为外在的美而影响了内在的美。

2.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明确:作者把美从低级到高级排列,颜色美、形体美、行动美、美之上者„„德行美,由外在而内在,使人一目了然。

3.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

明确:美不可能有统一的规范,个体与一定的机遇和环境相适应,整体和谐,那就是美。

4.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明确: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

5.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

明确:这里的美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涵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

五、再读课文,选做下面三题

1.在文中找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观点或言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古今中外皆可)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的理解。

2.在日常生活中“缺陷美”往往更真实可信,请你列举一个破碎的美丽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3.请用一句名言的形式说说自己对美的看法。

六、小结

再美的鲜花总会有凋谢的时候,形貌之美难以恒久不变,而内在美好比是钻石,是永不凋谢的花朵,如果两者不可兼得时,我们应该选择的是内在美。

七、布置作业

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请你列举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外表或者内心的美或丑,去证明文中作者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参考篇【《论美》的写作背景,】

目:《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后一课》。【《论美》的写作背景,】

【资料宝藏】

1.作者生平

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信奉英国国教,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部事务。母亲安尼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娴熟地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12岁时,培根被送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在校学习期间,他对传统的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在剑桥大学学习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来到了法国,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这对他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他要为培根准备日后瞻养之资的计划破灭,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在回国奔父丧之后,培根住进了葛莱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求职位。1582年,他终于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589年,成为法院候补书记,然而这一-职位竟长达20年之久没有出现空缺。他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职位。此时,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人认识论。这一伟大抱负是他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 1597年,培根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论说随笔文集》。他在书中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 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在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四万英镑,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1626年3月底,培根经过伦敦北郊。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当

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做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弗兰西斯•培根作为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曾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2.有关《人生论》

《人生论》是弗兰西斯•培根留给后人的一部杰作,也是英国散文的代表作。这部集子先后两次出版,共收入58篇短文。探讨了包括哲学、伦理学、做官秘诀、处世之道、治家准则、对艺术和对大自然欣赏等方面的问题,充分显示了英国人特有的睿智、敦厚和严谨而富有想象力的审美情趣。全书见解独到,文笔洗练,是英国随笔文体的开山之作。

3. 写作特点与写作借鉴

(1)技法应用:本文是一篇杂感。杂感不受论述形式束缚,比较自由,文章的论说是断想式的,有很大跳跃性,但是始终围绕“美”展开论说。

(2)语言欣赏:语言准确、精炼、隽永、形象。

(3)文章注意数量和程度等方面的准确表达。如“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不都有”三字既精当,又符合实际。在表达上,文章有丰富的想象力,善用比喻。如述及要珍视才德时,说“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论及美貌难以保持时,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这样的比喻,令人过目不忘,有些已经成为警句格言。

(4)写作借鉴:运用比喻说理。

运用比喻说理就是用一种或几种具体事物作比喻,说明及论证一些抽象、深奥的论点,使人易于认同作者的观点。如本文将“美德”比作“宝石”,把“容貌美”比作“盛夏的水果”,这些比喻形象生动,让人易于理解。

【教学目标】

1.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和写法:赅、焚、兀、晷。同时学习本文结合实例逐一剖析的写法。

2.理解作者引用的典故和语句的意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3.明白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自身努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逐一剖析的写法。

2.难点:语言亲切自然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成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渴望的,然而通往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创造机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季羡林先生的谆谆教诲吧。

二、作者简介

季羡林 1911生,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入德国格延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时注意以下要求:

(1)将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书加上拼音。

(2)作者是怎样谈成功的?请找出作者的观点。

读完教师强调赅(ɡā¡)、焚(fén)、兀(wù)、晷(guǐ)等字的读音和写法。同时让同学们明确作者的观点:成功=天资+勤奋+机遇的观点。

2.把握观点,小组讨论,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理清作者论证的思路,讨论并归纳: 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提出成功=天资+勤奋+机遇的观点。

第1层(1):借助字典,诠释“成功”,引出论题。

第2层(2-4):用公式提出自己的见解。成功=天资+勤奋+机遇。

第二部分(5-10):作者承认“天资”、“机遇”的作用,但更强调“勤奋”是决定因素。 第1层(5-8):具体分析公式中的“天资”、“机遇”、“勤奋”三个因素。

第2层(9-10):强调勤奋是最根本的条件,希望人们能以勤奋的精神治学、工作,走向成功。

本文层次清晰、表达周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注意前后照应。所以学生们在列段落层次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67839/

推荐访问:论美 论美阅读答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