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教学方法 > 小学新教法专题研究

小学新教法专题研究

时间:2017-07-25   来源:教学方法   点击:

【www.gbppp.com--教学方法】

小学新教法专题研究(一):《新课改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研究》

《新课改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一是指具体的教学方法,从属于教学方法论,是教学方法论的一个层面。

(2)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是教与学两种方法的统一。

(3)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但与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实施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的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学生参与率不是很高,距离高效课堂教学的要求很大。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数学课程教材实施的质量,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一)是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屏弃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弊端,改革创新先进的教学方法,以适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是我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在教育教学改革已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我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弊端。一是重“教”,不重“学”,很多教师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上。教学活动基本上是从教师主观愿望与主观需求出发组织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学习。第二是重“知”不重“思”。教学目标只是让学生把要考的知识记住,重在训练记忆能力而不是思维能力,因此重复强化记忆成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远远不够,以

致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第三是重“苦学”不重“兴趣”。传统教学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容器”,靠外力把教学内容硬性灌注给学生。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不能生动活泼,主动的和谐发展。为克服以上弊端,我们准备开展数学教学方法研究,以体现掌握知识和发展探究能力的原则。意在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与思维的创造性。

二.理论基础:

本课题的实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实践环节上讲可为具体教学过程提供一个比较科学完整的结构,其中包括为达到某一教学目标的必备条件及实施的程序和方法,它具有典型性、参照性和系统性,对教师设计和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具有咨询服务功能。从理论意义上讲可以通过不断的实践,对教学理论的发展具有创新建构功能。

1、我们要研究的教学方法,符合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并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新课程标准》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现有的电教手段及教学用具,引发儿童兴趣。帮助他们形成丰富的表象,进而达到掌握知识、提高思维的目的。这就为“激趣—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提供了一个纲领性的理论依据。

2、我们要研究的教学方法,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儿童时期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学、好问,喜欢实践是他们的天生的特性,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独到的敏感性和认识上的积极性,而这正是主动探索问题,获得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引导他们亲自参加探索实践,使他们的多种感官都活动起来,通过感知与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这样既能使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有能产生浓厚的继续探究问题的兴趣与继续研究的动力。

3、我们要研究的教学方法,符合儿童的认识特征。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必须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提高。即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认识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在理论与实践联系过程中提高认识能力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4、我们要研究的教学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伟人毛泽东曾说:“认识来源于实践”。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要把前人的知识转化为自

己的知识。知识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亲自参加课内外的实践活动,通过操作和主动探索,才能有利于把早已定论的间接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直接体验和个体的知识。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通过参与式的学习交流,培养探究科学的能力,学会与人交往,形成团队合作精神。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交流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及交流质量,从而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

2、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索式学习重视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 ,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规律方法,培养自主创新的意识。不仅培养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 还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 , 特别是从中体验和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3、研究改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四.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题研究的是教学方法而不是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则应是:

伴随着新的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呈现了新的特点。我们将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逐步深化对以下几方面的阶段研究。 第一,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为基本特征,力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把上课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提出并解释他们自己的想法,通过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学会数学的交流和交流地学习数学,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力、语言对思维的表达能力和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

第二,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教师将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设计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感受数学的力量,体会数学的美妙,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第三,注重因材施教,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多样化。 第四,着重研究学生,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会学。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过程中所采取的、基本活动方式和基本思想方法,学法的研究和指导,是保证现代教法实施的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第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强调师生双方的感情交流,充分利用情感的作用去开启学生认知结构的大门。

第六,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交叉使用和互相配合。重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结合形象的画面来讲解,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验对象:

1、研究思路:

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切实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力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使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通过学生的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积极探求如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总的研究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挖掘新课改中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好新旧方法的交汇点去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病。具体方法大致有: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

3.实验对象:包括一年级一班、三年级一班、五年级一班、五年级三班、六年级一班、六年级二班。

六、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成果预测: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数学课程教材实施的质量,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论文、课件、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反思和典型课例等多种形式。

五、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本课题自2009年9月算起,研究时间约为两年半左右。于2012年1月结题。【小学新教法专题研究】

(1)准备阶段:

① 课题的选题、申报:

在经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新课改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研究》这个课题。于2009年5月上报。

② 制定方案,成立课题组,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学习研究课题方案,明确研究方向,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

(2)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1年2月)

① 课题组按课题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计划,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按课题组要求学习、积累材料。

② 课题组成员相互协助,每周两次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研中出现的问题及需要,帮助解决。

③ 组织协调课题组实验教师相互听课,并交流研讨。及时把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中的案例、反思积累。

④ 实验教师每学期上交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定期召开实验交流会,交流研讨课题进展情况,汇报阶段研究成果,收集优秀教学设计、典型案例、研究论文、教学课件、阶段性研究报告等。

⑤ 进行课题中期评估,收集优秀研究成果,进行中期阶段性总结并撰写中期研究报告,参与研究成果评选活动。

⑥ 组织召开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研讨会,推广中期研究成果。

(3)总结阶段:(2011年3月--2012年1月)

① 课题组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整理能反映完整的课题实验过程的详实资料。如课题组人员工作分工、课题立项申请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课题实验报告及案例、反思、

小学新教法专题研究(二):学习新理念尝试新教法

学习新理念,浅谈新教法

丘北县官寨中学 孟远快

关键词:新课改 角色 新教法

摘要:要实现数学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理念。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就必须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联系生活,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还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创造,求得新的发现。 新课改的滚滚洪流,势如破竹,强势推进,优化课堂结构,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减负已成为现在课改中的最响词。2012年我校开也展了高效课堂的培训,教师学习高效课堂理论,大胆借鉴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的教学模式,帮助教师编制导学案,在导学案中体现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学习,关注学法。经过一年多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积累经验,初步形成“预习—反馈—展示—小结”的高效教学模式,学生初步形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2013年我又积极参加“国培计划”培训学习,学习了专题1:《数学教学的发展》,专题2:《中学数学新教材教学建议》,专题3:《数学7-9年级教材内容解析》,专题4:《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以及上课基本功等。通过多次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也对自己以前的教学做出了深刻的反思和改进。

一、教学中要了解数学的发展,深刻意识数学的发展史对教学中的激励作用。比如在学习实数前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有理数为基础解释整个宇宙,并认为已经达到了和谐与统一。可是当他的同伙希伯索斯发现单位正方形的对角线不能用有理数表示时,他们就惊慌失措了。为了维护其完整和谐的有理数体系,就把发现这一现象的希伯索斯抛到大海淹死以示处罚。但真理是扑灭不了的,根号2毕竟是客观存在的,后来数学家建立了实数系。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数学家的故事,能够使学生从数学家身上学习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学习中鞭策自己。

二、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活动,教师一上讲台就把所要讲的内容滔滔不绝地灌输给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为:一讲一听;一问一答的被动接受。在整堂课堂上,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主体,学生是跟随者,最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的很痛苦。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因此,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一是积极地旁观。使学

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教师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养成遵守纪律、友好合作的精神。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是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者。作为参与者,教师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构建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学生一道去寻求真理,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并且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导演”和“主演”,而要参与到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如学习一次函数时,我把对数学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召集起来,让他们为班级联欢会买贺卡出主意,叫他们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星期天去市场上了解售价。星期一上数学课时,我先用几分钟讲清一次函数概念,然后请各小组把调查的情况编成问题到课堂上介绍。有一个小组了解的是这样:甲、乙两店卖的贺年卡都很漂亮,都是每张一元,并拿来了样品,甲店对多买者可八折;乙店买10张以上的七五折,我们班买52张,八(2)班要买50张,八(5)班要买48张,怎么办才好呢?(可以几个人一组讨论,教师适时参与探讨)同学们很快就结合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列出了解析式,有的组还画出了图象。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教学实践中,正是由于问题或困难的存在才使得合作学习显得更为必要.每节新课前教师要求学生依据导学目标预习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课前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中解决,课堂中未弄明白的问题课后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没有问题就寻找问题,鼓励学生在同桌、组内之间相互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审题,把问题分析留给自己,这种做法可以避免学生对组长和教师的过分依赖,当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时施以援手,加入到遇到困难的小组中合作探讨。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若一张纸的厚度为0.1毫米,对折27次后,它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将这个高度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比较,哪个更高?”,各小组成员有折纸的,有测量的,有估算的,各抒己见!最后,将小组意见汇总,大部分无法想象一张纸对折后的总高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最后解决了疑问,感受数学的神奇和应用价值。

4、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树立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更应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同时得到提高。比如在学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结合现在“黄金周”旅游的比较多,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例题:今年十一,父母打算带你和几个亲戚家的孩子一起去某地旅游,在咨询价格时,甲旅行社说:“如果你们买一张全票,其余人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

说:“你们可以购买团体票,按原价的2/3。”而两家旅行社一张全票的价格均为120元。你能用小孩的人数来表示两家旅行社的价格吗?你能算出选择哪家旅行社合算吗?该例题采用切合实际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引起他们极大的探索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消费需要精打细算,应用所学知识可以帮自己选择适合的消费方式。

三、新课程下的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的建议。

1.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与数学课上的“知识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在教材中挖掘生活内容,就可以把许多生活实际引用到数学的学习中来,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联系已知生活经验的基础,学数学就会轻松、亲切、自然。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可以提问:你知道的字母有多少个?(26个,A,B,C,D等)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字母,扑克牌(j,q,k,a)、故事片、小说中的人物、地点的代号(A点,H城市)等,教师接着引导,除了可以代替人、城市、地点,还可以表示数(像扑克牌中的J、Q、K分别表示11、12、13),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字母表示的数。这样的实际引入在学生原有的关于字母的经验基础上,引出“用字母表示的数”,降低了难度,加深了理解。 例如:在本学期“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人中,我设计了以下情景:如图,A、B两校要在公路旁合建一所少年文化宫,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上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A校人希望建在C处,B校人希望建在D处,同学们请你们给予调解一下,应建在何处,到两镇距离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听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教师因通过学生身边的事物来提出数学的疑问,无疑学生是很想知道的,这样就打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乐于自主学习。

2、教师应采用多样性教学方法。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笔者在教学概率时找了这样一个实例:深夜,一辆出租车被牵涉进一起交通事故,该市有两家出租车公司,红色出租车公司和绿色出租车公司,其中红色出租车公司和蓝色出租车公司分别占整个城市出租车的15%和85%。据现场目击证人说,事故现场的出租车是红色的,并对证人的辨别能力做了测试,测得他辨认的正确率80%,于是警察就认定红色出租车具有较大嫌疑。你觉得警察的这种判断对红色出租车公平吗? 再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事先让学生准备长度分别为5cm、10cm、13cm、15 cm的小棒,三段三段的做一组,一共有多少组?能拼接成三角形有几种?都是三段为什么有的组能拼成三角形?而有的组就不能呢?让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结论。像这样采用多样性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完全营造了一种我要学氛围。

3、教师不但要掌握教材的内容,更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数学课本,不仅要通读,还要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要在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提炼,化难为易,化繁

为简;教学内容的呈现应直观、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应思考课本中所蕴含的教育内涵和教育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向导,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60402/

推荐访问:小学英语教法研究 小学古诗新教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