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私藏美文 > 中国全面放开二孩

中国全面放开二孩

时间:2018-05-02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私藏美文】

中国全面放开二孩 第一篇_中国十三五或全面放开二孩

中国十三五或全面放开二孩

承担国家发改委“十三五”人口政策课题研究的专家,湘潭大学副校长、商学院院长刘长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鉴于符合条件的“单独二孩”生育意愿低于预期,建议加快实施全面放开二孩的步伐。

刘长庚与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的湘潭市“普遍允许二孩软着陆”生育意愿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湘潭市“普遍二孩”的生育意愿并不是很强烈,主要原因在于成本太高,负担不起。据数据测算,现阶段若放开“普遍二孩”,并不会造成人口扎堆现象。

上述调研报告是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人口政策研究项目的内容之一。

单独二孩政策从2014年3月份开始陆续启动实施,国家卫计委2015年1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大概有100万对的单独夫妇提出了申请。目前新增出生人口低于官方预测。 近期,2014年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将公布。没有意外的话,2014年劳动年龄人口还将延续前两年的下降趋势,而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步伐也有望加快。2012和2013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分别比上一年下降了345万、244万。

承担国家发改委“十三五”人口政策课题研究的专家,湘潭大学副校长、商学院院长刘长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鉴于符合条件的“单独二孩”生育意愿低于预期,建议加快实施全面放开二孩的步伐。

刘长庚与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的湘潭市“普遍允许二孩软着陆”生育意愿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湘潭市“普遍二孩”的生育意愿并不是很强烈,主要原因在于成本太高,负担不起。据数据测算,现阶段若放开“普遍二孩”,并不会造成人口扎堆现象。

上述调研报告是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人口政策研究项目的内容之一。

单独二孩政策从2014年3月份开始陆续启动实施,国家卫计委2015年1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大概有100万对的单独夫妇提出了申请。目前新增出生人口低于官方预测。 刘长庚1月13日对记者表示,建议尽快试点,然后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此前,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在《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也撰文呼吁,尽快从“单独二孩”向“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过渡。

期待“十三五”实现全面放开

地方卫计委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单独二孩生育意愿比预期要低。 根据北京卫生部门1月12日发布数据,截至2014年12月30日,北京共收到单独夫妇再生育申请30305例,审批28778例。

目前,北京每月申请生育二孩的家庭在2000-3000例之间,基本趋于稳定,申请对象集中于26-40岁育龄群体,占总申请量的97%,41岁以上人群仅占2.5%左右。

单独二孩政策启动之初,北京预期每年将新增5万出生人口,而实际情况显然相去甚远。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研究员马小红估算,北京市因单独二孩政策实际新增出生人口数大约1万多,这在北京每年的新增出生人口中的占比是比较少的。

在北京市新增出生人口的高峰期,每年大概增加五六十万人,近几年一直控制在十一二万人的水平。“考虑到单独子女家庭承担的风险较大,可能会出现失独家庭,我认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越早越好。”马小红说。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金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目前实际申请单独二孩的情况看,预计“十三五”后半期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可能性比较大。主要原因是,实际生育意愿比较低。与单独二孩由各地自主实施类似,届时全面放开二孩也可能由各地自主实施。

生育意愿地方差异大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在2015年就实施的可能性并不大。

刘长庚表示,目前符合单独二孩生育条件的家庭普遍再生育的意愿不强,主要原因在于成本太高,负担不起。

据刘长庚的课题组测算,现阶段若放开“普遍二孩”,并不会造成人口扎堆现象。刘长庚建议,“在全国范围先找几个县市试点,看情况如何。然后可以考虑推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湖北人口学会副秘书长石智雷表示,各地生育二孩的意愿有差异。目前,湖北省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人群中只有21.5%的人明确会申请。而50%左右的符合条件的人表示因为经济压力过大,不要二胎。

其次就是无人照顾孩子等原因。类似的还有四川、重庆等地,单独二孩申请率较低。但对江西的调查显示,有超过90%的符合条件的家庭,有生二胎的意愿,而且实际申请率也较高。

刘长庚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和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不排除生育意愿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中国全面放开二孩 第二篇_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中国人却不爱生孩子了?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中国人却不爱生孩子了?

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天闭幕,全会公报允许普通二孩政策。

【中国全面放开二孩】

2013年,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二胎政策”率先出台,却在大城市遇冷。全国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夫妇不及预期的一半。如今二胎全面放开,情况会有所不同吗?

放开二胎,对应对老龄化有何作用?

单独二孩政策在上海也遇冷了。上海市卫计委统计,目前上海进入婚育年龄的女性,有90%符合双独或单独的政策,但是申请二孩的比例不足5%。

2015年1月25日,上海市卫计委的官员发出了罕见的呼吁: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上海家庭要多多生育,“因为对于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发展而言,两个孩子更适宜”。搞计划生育的反过来大声疾呼“多生育”,实在是太违和,太不符合大家的习惯了。 事实上,上海双独二孩的申请也远低于预期。上海有200万个双独家庭。卫计委调查显示,40%-50%的双独家庭有生二孩意愿,但过去5年,只收到1.5万个申请。

再看全国。2013年12月,在单独二孩政策颁布之初,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提到:单独二孩政策施行后,“近几年出生人口会有所增加,大概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但日前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表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有近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不及预期的一半。

2014年11月,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在全国范围内针对2052名居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符合单独二孩申请条件的受访者中,仅24.9%的人提出了申请。这个数据意味着,即使改行自主生育甚至鼓励生育,愿意生孩子的家庭比例也不高。

在许多媒体的妖魔化描述中,中国人一直是生育狂的形象,但冷冰冰的数据给出了相反的事实。中国人为什么突然不爱生孩子了?

1

“突然”当然只是印象。如果把生不生、生几个看成投资行为,那从成本与收益的变动就不难窥见生育行为变化的轨迹。

先看妇女的生育成本,主要由两块构成。

一是在工业与城市的时代,重智力、轻体力的白领工作大量涌现,男女同台竞争就业机会,妇女几乎能顶家庭收入的半边天。妇女从怀孕到哺乳,至少需要一年半时间;如果小孩满三周岁才上幼儿园,那就至少需要三年时间。职业女性休产假一般为三四个月,上班后的工作外时间亦不得主要用于照料幼儿而非充电提高专业水平,为此妇女不得不放弃相当的收入与职业晋升机会。

二是养育一个小孩的直接费用也不菲。上海的调查显示,一个家庭养育一个0~3岁孩子的直接费用为32719.5元,4~6岁孩子的养育费平均为31943元,7~12岁的为31226元,35%

的父母认为“养孩子是沉重负担”。有人估算,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连吃带用加上读书、找工作与结婚,要花100多万元。

男耕女织的农业时代,承担体力活的男人是家庭收入的主力,生育成本的第一块(妇女放弃的收入)很低,生育率就很高,一个家庭生四五个孩子很常见,在养育模式上势必是重数量、轻质量,导致生育成本的第二块(直接费用)也不高。

但在工业与城市的时代,生育成本的第一块剧增,一个家庭生一个孩子都是重大决策,在养育模式上势必改为重质量,导致生育成本的第二块也上升。如此情势之下,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家庭只有1/4愿意再生一个也就不足为怪了。

中国城市化率2012年为52.57%,并且这是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率增长。2012年上海的城市化率为89%。城市化内蕴的生育成本上升对生育率的压制所用非常大。这非中国独有,乃是所有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都发生过与发生着的现象。生育成本上升之后,也很难再降下来,西方国家补贴生育的措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扭转不了趋势。

2

当孩子不再是资本品

在家庭养老之下,年富力强时父母生养孩子付出艰辛,而不是及时行乐,年老体衰失去工作能力时由子女支付至少一部分赡养费用。子女比其他任何人更关心自己父母的生活与福利,这是写入基因的人性。养育孩子体现出资本品的特点:投资是未来消费,以放弃现在消费为代价。

不过,在现收现支的社保制度之下,雇员和雇主均被要求每月按照该雇员基本工资的一个百分比来强制缴纳社保税,一直缴到该雇员退休为止。以雇员与雇主名义缴纳的部分,其实均是公司用工成本的一部分。现收现支的本质,是强制工作者、年轻人与下一代集体养老年人、退休者与上一代。

在这种模式下,家庭的考虑就变了:既然政府保证我们将来退休后的生活待遇,等我们退休时,别人家的孩子在工作并缴纳社保税,养老金能确保退休后的生活无虞,那现在就没有必要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多生养个孩子。节省下来的钱和时间可以买更好的车子、更大的房子,可以到处旅游,可以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人生苦短,如果不是为了将来的考虑,谁愿意现在过苦日子?由是,从意愿的角度,孩子就被削弱甚至剥离了养老投资品的功能。 同等重要的是,在投资意愿被削弱甚至剥离之外,现在的工作者把生孩子作为养老投资的能力也被削弱了。在家庭养老之下,每一个家庭的工作者能在与父母协商在代际恰当地分配自己的收入,以确定多少给父母养老,多少自己消费和投资,多少用于养育孩子。父母和子女之间有爱,父母不会侵夺子女和孙子女的生活资源。这就能确保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投资份额,也能确保在代际之间,资源能稳定地向下一代转移。

但在现收现支之下,所有工作者被强制将自己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所有退休者的养老,没得商量;所有退休者也有动机向政府施压提高自己的退休待遇,从而进一步加重所有工作者

(别人家的孩子)的负担。这就必然削弱所有家庭对孩子的投资能力,还导致资源在代际之间的流向出现了逆转,整体上不是向下一代转移,而是向上一代转移。

由此,生养孩子作为养老投资品的意愿和能力都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为了享受天伦之乐或对热切希望抱孙的老人有个交代,生养个把孩子就行了。甚至丁克家庭也大量涌现,将来有别人家的孩子为自己的养老金添砖加瓦,何苦费心一把屎一把尿地养孩子?浪漫、逍遥和自在的两人世界多好啊!

1970年代以来,西欧与日本的生育率稳定地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单单靠生育成本上升不足以解释,孩子的资本品属性被削弱导致生育收益的下降,亦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从安排上,中国的社保是大统筹、小账户,大统筹就是以现收现支为主,再加上个人账户不断累积的空账,整体上与现收现支无多大差别了,在“养老靠政府”的观念之下,只有不高比例的人愿意生二胎,也就不奇怪了。

3

重质量的传统

上述两个因素还不足以充分解释中国人的生育意愿为何如此之低。新加坡几乎是一个华人社会,其城市化率是100%,不过没有实行现收现支的社保制度、而是实行纯个人账户性质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也就是说上述两个因素只占了一个,但新加坡的生育率也很低,只有

1.2(2010、2011年)。

再看其他华人社会。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2012年的总和生育率,澳门分别为1.0、1.0与1.1,香港分别为1.1、1.2与1.3。台湾与在美国的华裔生育率都很低。其他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社会也是如此,如韩国的生育率只有1.2,日本的生育率只有1.4。

照道理说,儒家文化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鼓励生育的,不过一千多年来“学而优则仕”令华人与儒家文化圈的尤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在传统社会,考取功名有各种好处,可以免税,可以入仕,可以在当地提升社会地位,由此导致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心理取向。经过N代人的传承与加强,这已经成为了Meme。

1976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新造了Meme 一词,含义为:“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及行为模式等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相类似的东西。”是说,如果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Gene(基因),那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就是Meme(谜米或文化基因)。Gene通过遗传传承,Meme通过模仿。

哪怕后来科举制度消失了,这个Meme就像病毒一样仍有独立的生命力。由此导致进入现代社会,华人及儒家文化圈的社会比其他社会更重视子女的教育,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会更高。这是一种重子女质量的模式,对质量的投入与对数量的投入之间有替代关系,势必会压抑生育子女的数量。

现在中国城市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普遍从娃娃抓起,自己宁愿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多一门才艺,多亲炙一位名师的教诲。许多课外培训机构因此大发其财。大家都这么重视质量,谁

也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给孩子的教育培训是层层加码。这会反映在生育成本第二块的构成上,华人社会的教育支出要明显高过其他社会。

4

低生育率陷阱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和生育率为1.1811,上海只有0.73665。其中城市人口全国总和生育率为0.88210,上海只有0.7133。城市人口中,一对夫妇只生育0.88个孩子,下一代人口规模以44%的速率指数级衰减。

不过即便生育自主甚至鼓励生育,由于上述三个原因导致的中国人生育意愿超低,中国的生育率也不可能大幅度回弹了。考虑到符合单独二胎政策的家庭只有约25%会真正申请,而生育会分摊到几年之内进行;参考上海一年的申请率不到5%,不妨假设单独二孩政策每年可将总和生育率提高5%,那全国生育率也不过1.24;就算可提高10%,那全国生育率也不过1.3,仍处于超低生育率的范畴。

一个孩子的家庭大概占62%。双独二孩、单独二孩放开之后,意味着大部分生育潜能已经放开了。即使放开自主生育,低生育率陷阱也很难走出来了。

中国全面放开二孩 第三篇_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一:“低生育陷阱”——总和生育率远低于更替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虽然也有专家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陷阱”没有根据,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没了人口红利,在竞争力上就少了一枚盾牌。(“人口红利”简单通俗地理解为: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

深入的经济学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在扣除技术进步和城镇化的作用外,人口衰减带来的将是人均GDP下降。如果不信的话,看看邻国——日本:长期低生育率被认为是日本经济长达20多年的停滞的根本原因。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二:“银发危机”——老年人养老成问题 从人口结构上看,现在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2010年13.3%提高到2014年的15.5%。目前,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人生活旅居问题也在不断凸显出来。

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这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出生率降低,年轻人越来越少,今后谁来工作、谁来纳税、谁来养活数以亿计的老年人?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三:“刘易斯拐点”隐忧——劳动力过剩向短缺转折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低生育率和老龄化是中国经济刘易斯拐点提前出现的关键诱因。(“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在1968年提出。它指的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人口红利慢慢消失,最终枯竭。)

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大量的富余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催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目前农村问题频发。以“老弱病残”为主的农村人口结构已逐步凸显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乏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2014年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4年开始民工荒,从沿海城市迅速蔓延到内地,此后再没有停止过,工资从那个时候开始上涨,也没有再停止过,而且是低端劳动者工资上涨。所以2004年肯定是一个起点。如果说区间的话,我们可以看到,2010年开始,中国15岁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不是减慢了,而是一路负增长下去了,所以让我说一个区间,就是从2004年到2010年,

这个区间总共才6年,但是这个区间在日本走了30年,在韩国走了40年,中国还是很快的。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四:“失独”社会之殇——独生子女家庭丧子之痛令人深思

近些年来,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从1982年的4.43人缩减至2010年的

3.10人,独生子女家庭超过1.5亿户,家庭的生育、养老等基本功能有所弱化。许多独生子女面对沉重的养老负担,常感到有心无力、独木难支,而老人“失独”不仅是家庭灾难,也是社会之殇。

今年7月19日,杭州失独老夫妻在女儿去世百日祭双双自杀的消息令大家心痛不已,同时也不禁深思: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政策家庭逐渐步入老年,失独家庭成为一类社会创伤。失独家庭所经历的心理创伤、经济压力、医疗养老问题超过一般家庭丧子后承受的痛苦,而这份痛苦谁能解?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五:男女比例失衡——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图为《中国历年男女出生比例》表。按照该图,我们可以将1950到2014的64年时间划分为4个时期,而每个时期的男女出生比例都与背后的经济社会和政策因素变化相符。

计划生育政策自1980年开始强化,这分别体现为城市的普遍“一胎”和农村的普遍“一胎半”政策。在重男轻女思想依然普遍和B超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可能促使男女出生比例节节升高,从1980年的107.4上升到2004年的121.1。

政府自2002年开始“治理”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具体措施包括明文严格禁止使用B超等技术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此外,随着城市化的提升和农村生育观念的改变,对男孩的偏好也可能进一步淡化。与之对应,男女出生比例自2004年达到峰值的121.1之后,整体上开始下降,但到2014年依然处于115.9的超高位。

男女比例失调是性别偏好、生育数量限制和胎儿性别鉴定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重男轻女的观念虽然已经淡化,但依然会长期存在;禁止胎儿性别鉴定技术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此,要使男女比例恢复正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全面取消生育限制政策。

以上几个原因迫在眉睫,促使着二胎政策能够全面放开!

中国全面放开二孩 第四篇_中国宣布放开生育二胎 各种段子在网上乱飞...

中国宣布放开生育二胎 各种段子在网上乱飞...

"前一段'单独二孩'放开后,我身边太多生二胎的了。本来一个小孩子太孤单,一直没有这个政策。放开以后,我身边,符合政策的,年龄不是太大的,条件还好的都生了。全国现在都放开了,这挺好的。"来自江苏的刘洁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这样表示。之前"单独二孩"政策推行后,她生了第二个孩子。

独生子女政策将成历史, 二胎时代即将到来: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中国在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后,不仅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口萎缩的现象也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今年7月,人口问题专家黄文政在腾讯新闻访谈中说,目前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但年出生人口仅占世界12%。这还是中国生育高峰期。

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原来多子多福的文化现在转为一种不生的文化:"许多人崇尚二人世界双倍收入,尽享人生,丁克家庭,过完就死。"他说:"我们现在有一代独生子女,许多人格和心理都有一定的问题,中国变成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去年,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1,今年可能1.1都到不了。学术上叫TFR,可以把它理解为生育速度,生育水平。照着这个低生育率发展,我们一代人之后,人口就变成7个亿,再过一代人3.5亿,这么一个大国,再过一代人只有1.75亿,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人口颓势难改

在全面放开二胎之前,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所谓"单独二孩"的政策。它的含义是,父母中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但这个政策贯彻一年多后的今天,据《南华早报》的

报道,效果不甚理想,截至今年7月末,申请再生育的夫妻比例仅为13%。有许多家庭表示,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养不起,所以不敢再要第二胎。全面放开二胎的消息一出,新浪就发表了一篇名为"12道题测一测你是否有能力养二胎"的文章。

刘洁表示,选择生二胎的那些夫妻,除了年龄合适,还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人带,第二经济条件可以,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才会生。"

周孝正认为,现在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不见得会刺激人口的迅速增长:"前几年单独放了也没有那么多人生,现在城里绝大多数适龄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想生,前几年就可以生,原来没生,现在全放了,对于城市人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全面开放二胎的消息在网络上也引起了热议,有网民幽默的表示:"今晚是建国以来男士最累的一晚,各位都早点打烊吧,时间紧,任务重,大家洗洗睡吧!上半年为国接盘;下半年为国生娃!"

"@春季的雪山"表示:"不需要摇号吗?"

"@Arrow0713"表示:"这让刚罚钱的人哭晕在厕所。"

网民"颜c橙子"表示:"就是,想生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生不生是我的事,很讨厌生个孩子还被管着的感觉!"

网民"乐遥503" 说:"今日头条,放开二胎!只能呵呵,作为双独家庭,放下我们对养育孩子的艰辛的恐惧不谈,也且不论经济压力,我只是问自己,难道再生一个和我一起呼吸雾霾鼻炎咳嗽?吃着转基因的食品安危难测?接受功利化的教育扭曲心灵?进行不公平的社会竞争听天由命?现在觉得,生一个都后悔,这真的与孩子无关…..."

网名为"得了黑色素瘤的孕妈"说:"不久的将来,城市农村将遍地是这样的标语: 1.怀上来生出来养起来,就是不能打下来。 2.经济搞上去,人口跟上来。 3.二胎奖,一胎罚,丁克不育都该抓。 4.该生不生,后悔一生。该养不养,老无所养。 5.生男生女都一样,不然儿子没对象。

6.农村要想富,多生孩子能种树。"

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表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了三十几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人们充分看到了它的弊端:"最近这个政策终于改了,这是好事,我们叫它与时俱进,但是我估计,该生的早生了,没生的还是不生,以后的方向,政府会鼓励,不是生两个的问题,必须鼓励生三个,我想,中国今后应该是这个趋势。

中国全面放开二孩 第五篇_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讲稿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尽管自70年代初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我国在50年代和1962~1972年间先后出现了两次生育高峰,使得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始终没有改变。进入80年代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每5~7年即可增长1亿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将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1982年十二大,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中国全面放开二孩】

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也并非一成不变,正所谓“文章因时而著,政策因时而易”。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4年提出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两孩的条件,然后是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通过,再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在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

为何全面放开二孩

1、单独两孩实践遇冷 生育率低到危险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虽然也有专家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陷阱”没有根据,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没了人口红利,在竞争力上就少了一枚盾牌。

2、“银发危机”

从人口结构上看,现在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2010年13.3%提高到2014年的15.5%。目前,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人生活旅居问题也在不断凸显出来。

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

这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出生率降低,年轻人越来越少,今后谁来工作、谁来纳税、谁来养活数以亿计的老年人?

3、“刘易斯拐点”隐忧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在1968年提出。它指的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人口红利慢慢消失,最终枯竭。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低生育率和老龄化是中国经济刘易斯拐点提前出现的关键诱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大量的富余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催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目前农村问题频发。以“老弱病残”为主的农村人口结构已逐步凸显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乏力。

【中国全面放开二孩】

4、“失独”社会之殇

近些年来,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从1982年的4.43人缩减至2010年的3.10人,独生子女家庭超过1.5亿户,家庭的生育、养老等基本功能有所弱化。许多独生子女面对沉重的养老负担,常感到有心无力、独木难支,而老人“失独”不仅是家庭灾难,也是社会之殇。

今年7月19日,杭州失独老夫妻在女儿去世百日祭双双自杀的消息令大家心痛不已,同时也不禁深思: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政策家庭逐渐步入老年,失独家庭成为一类社会创伤。失独家庭所经历的心理创伤、经济压力、医疗养老问题超过一般家庭丧子后承受的痛苦,而这份痛苦谁能解?

5、男女比例失衡

【中国全面放开二孩】

计划生育政策自1980年开始强化,这分别体现为城市的普遍“一胎”和农村的普遍“一胎半”政策。在重男轻女思想依然普遍和B超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可能促使男女出生比例节节升高,从1980年的107.4上升到2004年的121.1。

男女比例失调是性别偏好、生育数量限制和胎儿性别鉴定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重男轻女的观念虽然已经淡化,但依然会长期存在;禁止胎儿性别鉴定技术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此,要使男女比例恢复正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全面取消生育限制政策。 至少经历4个关键程序,抢生属违法要罚款

以“单独二孩”政策的推出为参照系,全面放开二孩要落地,恐怕至少要经历4个关键程序:第1关:中共中央的决定;第2关: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第3关:各地实施方案报批;第4关: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

开放二孩要先修法

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落实应该是参照“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全面放开二孩依旧需要依法落实,首先有个修法的过程。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当年12月国务院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议案”,12月末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

该《意见》明确了各地落实“单独二孩”的实施方案。首先,各省(区市)的政府制定实施方案,接着报国务院主管部门(即国家卫计委)备案。之后,各省人大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性法规。

抢生属违法要罚款

目前,根据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各省份计划生育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国家仅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原则性的规定,而具体的生育政策在省级层面制定。我国正式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多地相应地修改了计划与生育条例。这导致了各地政策的落地出现了时间差。

如2014年1月,浙江、安徽、江西三省率先启动“单独二孩“政策,3月至6月多数省份集中实施,9月政策全面落地。地方政策的出台时间决定了新生儿的身份是否合法。

对于政策落地之前“抢生”单独二孩者的处理,各地也有不同。 此前媒体曾统计,江西、浙江、天津、北京、陕西、上海、四川、甘肃、重庆、广东、辽宁、湖南、云南、福建、内蒙古、黑龙江、贵州等17个省市自治区明确规定在政策落地之前“抢生”单独二孩者属违法,仍需按规定进行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也就是说,允许“二孩”而不是“二胎”,例如第一胎生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家庭,那该家庭就不再适用“全面二孩”的新政了。

据了解,之所以称“二孩”而非“二胎”,是因为“二孩”所强调的是生育“数量”,并非“胎次”。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七大焦点问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30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全国多数省(区、市)都能够具体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按照中央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的部署,我们已经在全国实行了一孩生育登记。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我们将进一步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准确掌握生育信息,重点加强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妇幼健康的咨询指导,落实免费的卫生计生服务项目。

1、谁能享受全面二孩政策?

王培安副主任:全面二孩政策,是指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全面二孩政策何时开始实施?

王培安副主任: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决策部署,需要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依法组织实施。预计明年一季度前各地将陆续开始实施。

3、生育还要不要审批?

王培安副主任:按照部署,我们已经在全国实行了一孩生育登记。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我们将进一步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可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或现居住地办理登记。具体登记办法由各省(区、市)制订。符合规定条件要求再生育的,仍需要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卫生计生部门将进一步简化程序,做好服务,方便群众。【中国全面放开二孩】

4、如果只生一孩,还奖励吗?

中国全面放开二孩 第六篇_“二孩”不是“二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些概念你必须了解

“二孩”不是“二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

些概念你必须了解

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啦!!这几天大家都被这个重磅消息刷屏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八卦下二孩政策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日报》的相关报道:

China further relaxed its more than three-decade-old family planning policy, according to a statement issued on Thursday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 The statement said the country's aging trend would be actively addressed by 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29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发布公报称,中国将进一步放开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公报指出,“全面二孩政策”将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

►“全面二孩政策”(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即允许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two-child fertility policy for couples where either the husband or the wife is from a single child family)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有一个概念需要注意

“二孩”不等于“二胎”!

如果你第一胎生的是——

双胞胎twins

三胞胎triplets

四胞胎quadruplets

五胞胎quintuplets

龙凤胎pigeon pair

那么你就不符合这个二孩政策了。

为什么全面放开二孩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

而随着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红利(demographic dividend)逐渐消失。

所以,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是国家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aging of population)行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improv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的一项举措。

有哪些好处

✓优化人口结构;

Optimize the demographic structure;

✓增加劳动力供给,

increase labor supply;

✓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

ease pressure from the ageing population;

✓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help 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 economy. 知识贴

附上一些相关概念的英文表述,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新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

family planning policy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在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经历了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4年提出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两孩的条件,然后是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通过,再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二孩。

媒体经常用one-child policy(独生子女政策)来指代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红利

demographic dividend

人口红利,指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fertility rate)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labor force)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目前,我国正面临aging of population(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将面临剩余劳动力短缺(labor shortage)的重大转折。

▌刘易斯拐点

Lewis Turning Point

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在1968年提出。它指的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人口红利慢慢消失,最终枯竭。【中国全面放开二孩】

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

▌老龄化社会

aging society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按照新标准,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我国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已经把老龄人口(aging population / graying population)问题作为长期国策(long-term national strategy)的一部分来应对。

▌低生育陷阱

low fertility trap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所谓的“低生育陷阱”是由于消费欲望

(consuming desires)的提升导致的育儿意愿(willingness to have babies)降低。

随着社会文明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快速发展(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生育意愿不断降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正因为如此,很多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人口都出现负增长(negative growth)的趋势。

一旦一个国家陷入低生育陷阱,三个自我强化的机制

(self-reinforcing mechanisms)——人口、社会以及经济将共同作用,使生育率保持一种螺旋式下跌的趋势(maintaining a downward spiral in fertility),并难以恢复。

低生育率会引发shortage in the labor force (劳动力短缺)、aging society(老龄化社会)导致的经济负担等问题。

▌失独家庭

parents who have lost their only child

失独者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

失独家庭在生活保障(basic living condition)、养老照料(elderly care)、大病医疗(critical illness medical care)、精神慰藉(mental support)等方面都面临一些问题。

▌空巢家庭

empty-nest family

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而empty-nester(空巢老人)因为过于孤独,有可能患上empty nest syndrome(空巢综合症)。

目前我国城乡老年家庭空巢率(rate of empty nest)超过50%以上,许多老年人独居空巢。

▌丁克家庭

DINK family

即夫妻双收入而无子女的家庭。

▌选择性堕胎

sex-selective abortion

我国在2014年已出台政策,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sex-selective testing)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

根据规定,性别鉴定只能用于legitimate medical purposes(合理的医学目的),只有在胎儿有genetic disease(基因遗传病)或serious defect(严重缺陷),或者继续妊娠将危及母亲生命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堕胎。这一规定是为了平衡国内的sex ratio at birth(出生人口性别比)。

▌以房养老

house-for-pension scheme

也称reverse mortgage loan(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倒按揭),即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41516/

推荐访问: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全面放开二孩的影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