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私藏美文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时间:2018-04-25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私藏美文】

  钟和表的统称。钟和表都是计量和指示时间的精密仪器。 钟和表通常是以内机的大小来区别的。按国际惯例,机心直径超过80毫米、厚度超过30毫米的为钟;直径37~50毫米、厚度4~6毫米者,称为怀表;直径37毫米以下为手表;直径不大于20毫米或机心面积不大于314平方毫米的,称为女表。手表是人类所发明的最小、最坚固、最精密的机械之一。下面是烟花美文网www.39394.com 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小明的一天”主要让学生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小朋友平时对时间的关注很少,也没有什么时间概念。就好比在上课前,我问小朋友: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间吗?很多小朋友心里其实是没底气的,有说10点,有说1点,可见小朋友的时间观念还是比较薄弱的。而且大部分小朋友对钟表的了解还是很少的。

  所以在本节课上,我首先让小朋友欣赏了一些各种类型的钟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以“与钟表交朋友”的方式来认识钟面,让小朋友自己观察学具钟上都有些什么。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说出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还有两根针。但是对于区分时针和分针却不是很清晰。于是我便拿出自己做好的分针和时针,让小朋友先来说一说这两根针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说一根长,一根短,然后我做动作给学生看,并补充到那一根又长又细是分针,另一根又短又粗(胖)的是时针,为的是便于学生区分和记忆。并把这两根针贴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贴出3时整的样子。(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认识了钟面后就要来认识整时了。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中之重。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我顺势将之前贴在小黑板上钟表时刻拿出来,请小朋友说说看这是什么时候,很多小朋友都能说出这是3点,但当我进一步问他:你是怎么认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沉默了,于是,我但引导他们,看看钟的时针指着谁,分针指着谁。这个时候小朋友们就马上明白怎么来认识整时了:当时针指着几,分针正好指着12的时候,它就是几时。已经认识了3时,于是我又让小朋友们认一认4时,并说一说是怎么认的。因为只有会说了才说明学生是真正掌握了,所以这里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同桌互说、小组说、男女生说等)让小朋友们说一说是几时,是怎么认的,接着根据书中的情境图进一步加深认识。

  最后,教学两种时间的写法,由于要照顾所有的学生都认识整时,到后面时间不够用了,只好放到下一节课了。

  反思:

  一、孩子是第一次接触写时间,而且还要用两种方法来写,我应该在黑板上多写例子,告诉小朋友应该怎么写。不然,问题就出现了,有些小朋友不知道写在哪里,有些小朋友对“:”已经写好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等,或者把这一内容放到下一节课。

  二、一节课的内容不能太多,要多多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才能上好一堂课。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明白了,孩子们在课堂的40分钟的时间是多么宝贵。因为是低段一年级的小朋友,所以课堂纪律还是很重要的。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和分析,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他们在这种动态的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促进可持续性学习素养的形成与积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一)及教学反思

  瓯北五小 潘伯旺

  【设计理念】:

  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共同构造一个具有生成性、积累个人经验的知识。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于新事物总是爱不释手,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充分去操作、去观察,在脑中形成钟表的直观模型,同时通过个人思考所得的结果进行交流,运用新知,触类旁通。

  【教材分析】:

  这一内容在学生的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于学习这一课有一定的帮助。因此这一节课的操作、观察、思考、交流都要建立在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但是对于生活经验的笼统要加以细化,即对新知识的细化:时针及其特点,分针及其特点,12个数字及其走向,读时与写时等等。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与写整时。

  2、 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生成的过程性以及活用知识的能力。

  3、 培养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如何看钟表的整时

  2、 如何去写整时

  【教学准备】:

  课件,钟表学具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猜谜导入:

  T: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让你们猜猜它是什么?

  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出示课件)

  S:钟表

  T:真聪明,一猜就猜中了。那钟表里有哪些秘密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认识钟表,去探寻它的秘密。

  二、 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感知钟表

  T:每位同学手里都有一个钟表,现在让我们拿起钟表,来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钟表的钟面上有什么?

  预设:

  指针

  1、 S:我看到了两枚指针。

  T:哦!两枚指针,这两枚指针长的都一样吗?

  S:不一样,他们有粗有细,有长有短

  T:是呀!他们有粗有细,有长有短,那他们分别有代表什么意思呢?

  S:最粗最短的叫做时针(T:是啊,它叫时针,它代表小时,指向几就代表几时)

  S:稍微短一点的叫做分针。(T:嗯!你找到了分针,它代表分)

  2、 S:我看到12个数字

  T:哟,你真能数。大家来看,12个数字围成了一个圆圈,他们排的非常的有秩序,从数字的顺序我们可以看到,它是顺着走还是逆着走的呢?

  S: 顺着走

  T: 对呀,顺着走了一圈后,又回到了12,它又开始绕新的一圈了。所以,这个12我们可以看作是起点,我们来观察一下他们的位置:12的对面是—— 3的对面是——(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钟表的钟面上的事物,然后分别对观察到的事物给以 概 念,既可以充分体现知识的生成性,又可以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理念。

  三、 统整新知,运用新知。

  T:看来我们的同学非常的细心,既然认识了这些新朋友,那我们必须要学会用他们,那怎么用呢?我们用来看时间。(出示课件)

  S:7时(7点)

  T:都知道啦!那你是怎么知道这是7时的?

  S:时针指7代表7时

  T:我们仅仅只看时针吗?

  S: 还有分针

  T:此时分针指着12这个起点,代表0分

  所以这一个时间我们读作——(生:7时)(板书)

  T: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时间怎么读?(出示课件)

  S:——

  T:对,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代表0分

  T:刚刚我们读的这两个时间都是整时,我们来观察一下,整时的分针与时针有什么特点?

  S:分针都指向12,而时针————

  T:对,像这样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老师说几个整时,学生来拨)

  写时间

  T: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见到过另外一种钟表:看(出示课件),是什么——(生:电子钟表) 那现在是几时呢?

  S:12时。

  T:这一个钟表呢?(出示课件)

  S:12时。

  T:两个不同的钟表都是12时,你是怎么看的呢?谁先来说说第二个钟表

  S: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12,代表12时。

  T:是啊!这里有时针与分针来区别小时和分,那第二个呢?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看的。

  S:两个点的前面是12(T:就是前面的时针),两个点的后面是0(T:就是前面的分针)

  T:观察的真仔细,这里有两个点(板书:__:__)两个点的前面是时,代表12时,两个点的后面是分代表0分(板书),要写几个0?

  S:两个

  T:对,这个时间的表示方法,我们就写出来了。那这种方法你会了吗?

  【设计意图】:读时间到写时间,这里蕴含着知识难度的提升。这个环节是对零散的知识加以整合,加以运用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去表达相应的时间,通过传授新知识后,让学生动手去运用新知识的手段达到相应的目的。

  四、练习,巩固新知

  完成练习纸第2题,练习纸第3题,

  五、 拓展、延伸

  T:现在老师想调查一下:你们在8时的时候都在做什么事吗?

  S:睡觉、上课…………

  T:还有吗(引出晚上的8时)老师8时的时候在逛街

  看来一天有几个8:00?

  S:两个

  T:两个8:00看来时针一天要走几圈呢?

  S:两圈

  T: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图(出示课件)

  第一幅是早上的8点,上课

  第二幅是晚上的8点,睡觉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反思】:

  这堂课对于整体的内容关联性来讲,都是层层递进的。但是如何抓住细节问题并且让这些细节问题让学生接受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对于知识的生成过程也体现在这些细节中。但是本着“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并没有充分让学生去操作、去观察、去表达、去思考而得出相应的结论,这里牵涉到了课堂时间与众多知识点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一直很纠结:感觉讲少了,怕学生不懂;讲多了,学生没有充裕的思维时间。如何才能在规定的课堂内把相应的细节有效地插入到相应的环节,使得学生对于相应环节的接收程度的提升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需要时时尝试。

  另外,对于直观教具的准备上还是非常欠缺的,直观教具是学生形象思维形成的必要基础,是学生向抽象思维过度必不可少的工具。丰富的直观教具给学生带来的直观感知是思维发展的前提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39501/

推荐访问:人教 钟表 年级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