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私藏美文 > 江苏异地高考

江苏异地高考

时间:2018-04-23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私藏美文】

江苏异地高考 第一篇_异地高考真的遇冷了吗

今年高考中,在江苏、浙江、湖北等12省份参加异地高考的考生只有4000多名,不到符合报考条件者的一成

异地高考真的遇冷了吗

《 中国教育报 》 2013 年 6 月 13 日 4 版

6月9日下午5点,江苏省南京市某考点,随着最后一门选修科目考试的结束,户籍在福建莆田的考生伍艳群如释重负地走出考场,跟旁边的同学有说有笑,谁也看不出来,她是个外地姑娘。

当日,2013年全国高考落下帷幕。912万名考生当中,江苏、浙江、湖北、湖南、重庆等12省份“试水”异地高考的4000多名考生备受瞩目。尽管有很多媒体报道,异地高考“首秀遇冷”,实际报名人数只占符合条件者一成不到,但是对于这些考生而言,他们是见证历史的“幸运儿”。

异地高考,这项意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民生政策,终于迈出艰难而又宝贵的第一步。异地高考“破冰”,对随迁子女有什么实质意义,又带来了哪些影响?首批放开的12个省份,对于其他尚未放开异地高考的省份,尤其是北上广地区,有何启示?高考期间,本报记者分赴各地进行了调查采访。

4000多名考生“试水”异地高考

“第一次感觉跟这个城市如此息息相关”

江苏、浙江、湖北、湖南、重庆、安徽、河南、云南、吉林、辽宁、河北、黑龙江等12个省份打开异地高考之门,4000多名随迁子女报名参考。对于这些学生及家长而言,异地高考政策是便民之举,也是公平之举,更意味着城市对他们的认可和接纳。

6月8日下午,重庆七中考点,看着儿子殷荣顺利走出考场,户籍四川邻水、已到重庆做生意近20年的殷妈妈终于松了口气,困扰这个家庭多年的高考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殷妈妈告诉记者,2009年,女儿参加高考,由于户籍在老家,按照国家政策,只能回原籍考试。本来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女儿,因为四川的题型和考点都跟重庆不一样,第一年考试失利,补习一年后再次回乡赶考,才勉强考上一所学校。 去年年底,儿子殷荣又面临高考。原来没想到重庆会放开异地高考,殷荣就依照姐姐那样,早早地回到四川邻水,在原籍报名高考。‚当时心里还是压力蛮大的,怕重蹈姐姐的覆辙。‛殷荣说,‚从熟悉的学校、同学、课本转换为完全陌生的环境,心里肯定会有很多不适应,忐忑那是必然的。‛

不过,这次殷荣的命运发生了转机。2012年年底,重庆出台异地高考政策,生于重庆、学于重庆的殷荣符合条件。消息传来,全家人欢欣鼓舞。今年年初,按照政策,殷荣准备了相关材料,在学校补报了名。

殷荣是体育特长生,曾在全国足球锦标赛上获奖,他报考了重庆文理学院,通过了资格测试,并与学校签订了合同,只要文化课过关,他就能顺利进入重庆文理学院。‚今年恰逢好政策,我对自己有信心。‛殷荣说,一家人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感觉跟这个城市如此息息相关。

2013年,江苏、浙江、湖北、湖南、重庆、安徽、河南、云南、吉林、辽宁、河北、黑龙江等12个省份打开异地高考之门,4000多名像殷荣这样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得到了异地高考的机会,能够跟他们的同学一样,无差别地就地参加高考。

就异地高考‚试水‛,媒体关注的焦点多聚集在实际报名人数大大少于预期。例如,外来人口众多的浙江,摸底调研时有一万多名学生符合条件,最终报名参考的只有984人;高考竞争激烈的湖北摸底有2000多人符合条件,最终报名的只有219人;辽宁符合条件的考生有5000多人,实际报名的只有552人。 ‚数据的确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例如绝大多数地方政策出台都比较晚,很多学生都已回家乡报名,还有就是湖北、河南等地高考竞争激烈,分数线高、录取率低,很多中西部考生宁愿回原籍考试,也不愿意留在迁入地考试。‛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表示,‚但是我们不能只把眼光盯在冷冰冰的数据上,而要看异地高考‘破冰’,对那些享有机会的考生及家长的意义和影响。‛ 异地高考给考生及家长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成本。户籍在江西上饶的考生家长徐小荣告诉记者:‚孩子在湖南参加异地高考,很方便,程序很简单,跟本地考生没什么差别。‛

徐小荣还说,如果没有异地高考,那就麻烦了,除开路上来回的花费不说,光高考报名各种手续就会非常麻烦,像办学籍证明、体检等,得来回跑很多趟,这会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肯定会对孩子复习产生影响,‚在湖南就地参加高考,那就方便多了,异地高考政策是项便民政策,很好‛。

在范先佐看来,异地高考‚破冰‛的意义,除了带给随迁子女方便,更重要的是这种升学考试权利的回归,对考生带来的心灵安慰及对社会公平的矫正。 ‚高中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思考能力,如果在升学考试这个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环节上,他从小随父母生活的城市不接纳他,而要他回到原籍考试,他的内心会滋生强烈的不公平感,滋生对整个城市的反感和抵触。他们长大以后,就有可能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威胁。‛范先佐表示。

如今,12个省份率先放开异地高考,让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无论随迁子女是不是享有这种权利和机会,城市表现出来的开放态度和包容精神,会让学生和家长产生强烈的公平感和归宿感,这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范先佐说。 这一点,记者在湖南、江苏、重庆等地采访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感触。尽管惠及的人群并不多,但是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对这项政策的评价都非常积极、正面。

徐小荣告诉记者,儿子徐宇从小在长沙长大、读书,对长沙远比江西老家熟悉,甚至还会说一口流利的长沙话,‚儿子更认同他是个长沙人,异地高考让他能跟同学一样参加高考,他更有归宿感了‛。

上万名考生放弃机会、回乡赶考

“权衡更多的还是考上的几率”

12个省份中,九成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选择回乡赶考,这充分说明,异地高考并非洪水猛兽,放开之后并不会导致人口大量涌入,每个家庭及考生都会根据自身的现实利益作出理性选择。

尽管能够在湖南参加异地高考,但是长沙市稻田中学高三文科班学生赵玉明还是选择回到老家青海省青东地区化隆县参加高考。

赵玉明的父母在长沙开了个拉面馆,读初一时,赵玉明跟随父母到长沙上学,一直读到高三。他告诉记者,长沙老师负责任,教育资源好,但是要上好大学太难了。青海的录取线则要低很多,考上好大学的几率大。‚另外,我的爷爷奶奶和其他亲人都在老家,在长沙还是会很想念家乡。‛

稻田中学高三年级组长陈拥军老师告诉记者,赵玉明回到青海老家高考有优势,按他的成绩,在湖南只能考个三本,但在青海则能上一本,‚他还是想考到

长沙上大学,因为他的父母都在这边‛。

陈拥军表示,在高考报名时,学校摸了一次底,征求了学生的意愿,想在湖南参加高考的就报名,留下来的大多是和湖南差别不大的省份的学生。‚今年,稻田中学外省籍学生在湖南参加高考的有11人,大部分来自湖北、江西等高考大省,与湖南差别不大‛。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告诉记者,今年江苏异地高考报名的学生并不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江苏的基础教育实力较强,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较高,竞争比较激烈。外省籍考生认为留在江苏高考不占优势,相反还有很多人认为,在江苏接受了好的教育,回去考试说不定反而更有优势。

‚异地高考‘破冰’遇冷,这并不足为奇。‛厦门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海峰表示,‚除了哪里可以考、方便考,考生及家长权衡更多的是考不考得好,考上大学的几率。先期放开的12个省份,绝大部分基础教育水平较高,竞争激烈,与其留在迁入地考试,倒不如在这些地方上学、回乡赶考实在,家长及考生会根据现实利益作出理性选择。‛

户籍在安徽省无为县的邹孟婷从小就在江苏盐城上学,去年读完高二之后,她放弃在江苏异地高考的机会,选择回老家报名参考,不过报了名的她并没有急着回老家就读高三。‚全家人都坚持让我到高三下学期再转回去,就是为了能在江苏的学校多学一段时间,毕竟江苏基础教育质量更高,回老家考上好大学的几率更高。‛邹孟婷说。

不过,有专家分析指出,在当前分省命题考试的背景下,选择回乡赶考的学生也面临很多风险,如课程、难度都不一样,给复习备考造成很大难度,另外从熟悉的环境转到陌生的环境,很多考生都可能因为不适应而导致成绩下降。这是考生及家长回乡赶考不得不考虑到的因素。

‚总的来说,异地高考报考人数远远少于预期,其传递出来的信号是,在绝大部分省份,关于异地高考可能导致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抢占本地生源入学机会的担忧是不必要的,放开异地高考具有可行性。‛范先佐指出。

早前的2011年,湖北省就曾出台放开异地高考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实现异地自由报考,推进高考公平‛,却因为本地居民担心这将加剧湖北本就非常激烈的高考竞争而不幸‚夭折‛,直到2012年年底,才随着全国的大潮放开异地高考。

‚现在看来,符合条件有2000多人,实际报名才200多人,这说明,湖北居民原来的担心都是不必要的。‛范先佐说,‚家长和学生都会根据现实利益进行理性选择,异地高考不是洪水猛兽,在绝大部分地区,不会导致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放开异地高考,这是大势所趋,很有必要也可行。‛

数以十万计的考生仍翘首以盼,苦等全面放开

“只有经过试点和实践,政策才能完善”【江苏异地高考】

全国异地高考时间表:2013年,江苏、浙江等12省份率先破冰;2014年,山东、福建等10多个省份相继实施;2015年以后,广东、陕西等省份逐步实施;京津沪等地的时间表,至今仍不明朗。有专家表示,先行放开的省份,可给后来者提供很多思路和借鉴。

17岁的小佳(化名)因为今年北京异地高考政策没有完全放开,不得已,在北京读了8年书之后,今年又回到长沙参加高考。

高三这一年的经历,让小佳完全体会到政策对于人生的影响。她告诉记者,今年北京还只允许异地考生参加中职考试和录取,所以只好回到长沙读高三,这

中间经历了种种麻烦。由于在北京读高一、高二,学籍要调回长沙很困难,所以在长沙读高三只能以借读生的身份,但是长沙很多学校不愿意接受插班生,为此,小佳的父母找了很多学校,甚至托了关系才找到现在的学校。

这还只是麻烦的开始。小佳说,由于北京的高中毕业会考高三学年还安排了科目,因此要拿到高中毕业证,还得从长沙跑到北京去参加毕业会考,这一年,她至少在长沙和北京之间跑了4个来回。长沙高中的体育考试比北京要早一些,所以当同学都在复习时,她却不得不练跑步。

由于学籍不在长沙,小佳是以社会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的。她告诉记者,在北京生活了8年,都已经习惯了,回到长沙反而水土不服,‚鼻子一年都没通过‛。她还表示,北京的教材与湖南的有差异,像物理,在北京要比湖南多学两本教材,因此,知识面会广一些,但却没有湖南这边学得深,‚虽然在湖南学习了一年,但高考还是有一些影响‛。

与小佳有着相似命运的,是数以十万计的居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他们在这些城市生活、读书,却因为异地高考政策并未放开,不能在这里参加升学考试,被迫回到那个并不熟悉的老家复习备考。对于这些考生而言,异地高考是翘首以盼的梦想。

梦想何时才能照进现实?根据全国各地公布的异地高考时间表,2013年,江苏、浙江等12个省份率先放开异地高考;2014年,宁夏、四川、贵州、海南、山东、江西、福建、内蒙古、山西等11个省份将相继实施;2015年以后,广东、陕西、甘肃等省份也将放开;只有京津沪等地的时间表,至今仍不明朗。

【江苏异地高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我国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地区,这些地区外来人口集中,随迁子女所占比例最大,可以说,他们的异地高考问题不解决,我国整体的异地高考问题就没有得到解决。 在熊丙奇看来,这次部分地区放开异地高考‚遇冷‛,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开放异地高考,利益考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每个家庭及考生都会根据自身的现实利益作出最佳选择,这也给北上广地区的异地高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长期为异地高考政策奔走呼吁的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告诉记者,这次12个省份率先‚破冰‛异地高考,并没有带来预想的冲击,这至少从实践上证明,放开异地高考,不会造成人满为患,不会造成过于严重的后果。‚北京、上海没有理由不放开,也不应当谈虎色变,中央应当发挥更积极的作为,督促北京、上海落实异地高考政策。‛

范先佐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2个省份的经验,从实践上告诉我们,全面放开异地高考并不是很难的问题,关键在政府有没有决心,城市居民有没有包容精神。‛

范先佐分析指出,当前,很多大城市的高职高专、三本招生都不太景气,甚至出现‚零志愿‛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放开异地高考,有助于缓解高职高专的生源荒。北上广地区放开异地高考的最大难度在于,放开后,有可能降低当地生源的二本以上大学的录取率。但是,这完全可以通过教育部统一调配重点大学的招生计划来予以缓解。

‚我的想法是,京津沪地区可采取试点的方式,选取一两个区县先行放开,看看放开之后,到底会对当地户籍生源产生多大冲击,降低他们考入重点大学多少百分比,然后由国家适当增加部分重点大学招生计划,保护当地考生的利益。‛范先佐说,‚只有通过试点,经过实践,才能够积累经验、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异地高考政策。‛

江苏异地高考 第二篇_2012 年底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进一步保障了来苏务工就业

一、整体解读【江苏异地高考】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江苏异地高考 第三篇_2016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异地高考任重而道远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2016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异地高考任重而道远

更多请关注:南通公务员考试网

辅导简章:2015江苏公务员面试辅导简章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认为,热点知识在申论考试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总的来说,热点有利于我们提高阅读材料的速度,有利于我们让文章更加生动,有利于提高文章的理论深度。为帮助考生做好申论备考工作,本站将提供精选的申论热点问题,并从公务员角度进行分析,供考生参考。

申论热点:异地高考任重而道远

【背景链接】

中国的高考、高招、高教制度从中国的计划经济跨入市场经济,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走到了今天,不断引起社会各界跌宕起伏的理论纷争,甚至成为上层决策的焦点问题。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异地高考”成为一个焦点话题。一方面,“异地高考”关涉教育公平,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其推进又涉及诸多阻力,异地高考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异地高考,即考生在本人户口所在地区以外的地区参加高考,习惯上是指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动地参加高考,在2010年12月启动的国家教改试点中,人们发现,解决异地高考列入了试点,但遗憾的是,进行试点的地区,却不是大家期待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是山东、湖南、重庆三个地区。不少人由此疑虑,选择这些本地高考竞争本来就十分激烈、人口流入并不密集的地区试点,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异地高考的突出矛盾,集中在流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换言之,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无法绕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这些大城市正是异地学生聚焦的场所,异地人口聚集的城市。

[权威论述]

我们鼓励各省市结合实际,尽快推出异地高考方案,有些省市确实存在难度的,教育部将具体协调。同时,异地高考也不意味着完全开放,而是存在“条件准入”:一方面要考虑城市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长满足在当地工作等条件。

——教育部长袁贵仁

解决异地高考这一问题非常困难:一是难在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统筹,二是难在学校布局与城市人口管理的统筹,三是难在当地居民升学利益和流入人员升学利益的统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天山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利]

1、现实背景下开放异地高考,有利于解决现实背景下的矛盾和需求。我们来看当下的现实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涌向城市,时间的推移使其子女受教育问题突显。(异地考生应该平等对待,该政策可解决此问题)如果不开放异地高考,那平等受教育很难保证不变成一张空头支票。

2、开放异地高考,有利于解决户籍制度的弊病,并且推动人力资源的流动,促进经济发展。近几年我国沿海发达省市相继出现用工荒现象,而开放异地高考无疑对那些望子成龙的外来务工父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对缓解年甚一年的用工荒现象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3、缓解家长孩子压力:学生回原籍考试,这在各省自主命题的今天必然引发新的不公平,考生不得不面临考题与所学不相符的尴尬境地,未考先输。况且回原籍的费用与安全问题对于外来务工家庭来说也将是沉重的。更有甚者,由于害怕出现上述现象而将孩子留在原籍,这会使他们成为缺失父母爱的留守儿童,引发更加深刻的社会问题。

[弊]

1、对于人口流入多、高考竞争不激烈的地区,当地政府和户籍人口会担心开放会导致人口涌入、本地人的高考利益被侵占、城市不堪重负。

2、对于教育基础薄弱、享有国家高考录取政策倾斜的地区,当地政府和户籍人口会担心开放导致高考移民。

[原因]

一是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家族、宗族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不利于我国农业人口城市化顺利进行。我国城市发展步伐缓慢,城市在户口管理制度保障下通过人口控制实现社会需求,使城市自我调节控制的功能弱化,市政及城市管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城乡统筹,加剧了社会分化。与教育利益直接挂钩,不同的户籍有不同待遇,不仅人为地把本应平等的身份划分为三六九等。

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让所有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是亿万家庭的殷切期盼,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但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不均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国家曾经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建设重点学校,这是出于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了学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初、中、后教育”等,还没有可供依据的法律和制度规范。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在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都相差甚远。即使在一个城市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三是招生制度的不合理。京沪考生不仅更容易考进大学,而且能更轻易踏入名校的有关于教育公平的“历史遗留问题”。

[措施]

1、政府高度重视,推动政策落实。

开放异地高考应该由国家层面主导,由国家层面制订开放的门槛,并根据门槛高低,在全国范围内协调高考录取指标。国家主导原则不确立,教育主管部门把开放的权限交给地方,地方很可能随意对待“交差应付”,在现行高考制度框架下,由地方政府自设门槛。

2、打破地域差距, 推动资源公平。

党和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子女就读难的问题。但有些地方仍存在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学质量低等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尽可能多地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在经费和师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促进其办学质量的提高;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3、改善户籍制度,完善招生制度。

我国大学可实行分类考试、招生,全国重点大学不再把招生名额投放给各省,而实行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招生,具体采取的方式,可以是“全国统一测试+自主招生”,如此,考生可在任何地方报考,平等录取,避免因高考录取而引发的高考移民、人口流动;只有推行高考制度改革,打破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才能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平等的升学考试机会。

4、合理确定标准, 进行科学设计。

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必须在增进非户籍考生公平权利的同时,确保户籍考生的利益不受损。对符合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净流入数量较大的省份,教育部、发改委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保障当地高考录取比例不因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当地高考而受到影响。一是以省为单位,全国按统一比例分配招生名额,二是继续实施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政策。

[开头示例]

异地高考是一个“知易行难”的问题,理论和实际存在一定落差,应该积极稳妥、合理有序地突破解决。

[结尾示例]

异地高考作为一个微观改革,属于社会系统性改革中的一环,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应该去粗取精、弃其糟粕,不以一叶障目,以偏概全,也不因噎废食,也许大有裨益。

【历年真题库】【成绩查询入口】【免费讲座】【面试免费测评】【面试课程】

【省考QQ交流群:134883187】【资格复审】【面试名单】【省考晒分赢优惠】

江苏异地高考 第四篇_军转论坛:黑龙江、江苏首开2013年异地高考

军转论坛:黑龙江、江苏首开2013年异地高考

【关键词】军转网 军转论坛 军转 军转干 转业干部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部安置 军转待遇 军转干考试公告 军转干考试大纲 军转干考试成绩

2012年10月31日,黑龙江率先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成为第一个明确“异地高考”具体门槛的省份。

据黑龙江教育厅公布的文件,“须具有我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在我省连续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我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的外省籍随迁子女可在当地报名就地高考,这项政策自2013年高考开始实施。

继黑龙江之后,江苏也明确表示,将在2013年开放随迁子女就地高考,不过目前尚未公布就地高考的具体门槛。

近日已进行2013年高考网上报名的江苏省,在报名通知明确,非本省户籍的考生暂不得在江苏参加高考报名,待江苏省有关政策在年底前明晰之后,符合2013年报考条件的考生,省教育考试院再安排集中办理相关补报名手续。

而于今年2月29日,率先宣布突破高考户籍限制的山东省,则从2014年起才将允许非户籍考生异地高考。

福建省也在早前明确,从2014年起,凡在福建高中有三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都可在福建就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允许参加本科、专科层次录取,并与福建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此外,其他各省也均在积极谋划中,安徽省教育厅表示,目前异地高考方案已进入专家论证阶段,12月份将出台。浙江省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则透露,浙江异地高考方案已初步拟定,本周内部提交讨论。

专家:少数利益受损人群应选择让渡

2003年,相关文件出台允许随迁子女在当地进行义务教育。近10年过去了,当时就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正面临或者即将面临高考。依照教育部日前公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260.97万人。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社会学家关信平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异地高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京津沪等地区的市民已经习惯享受比外地更加优越的高考资源,当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公平、平等的重新分配资源时就产生了矛盾。

关信平认为公平意识是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关键。人们关心的“不在于个人获得的机会多大,而是在于与别人的机会是否一样”。所以他建议可以把报考放开,根据报名情况调节名额,让各地的录取比例接近,各级学校的录取比例也接近。

但调节录取名额有待中央政府统筹安排,关信平称,异地高考政策的制定符合我国制定公共政策的共同特点:先地方,后中央。

“各地方政府做到一定程度,中央才能出台统一方案。”由于各地高考资源、教育水平、流动人口数量等因素差异较大,各地方政府需要先根据自身情况对异地高考事项作出调整方案,随后中央才能统筹安排。

关信平表示,少数利益受损的人群应该在社会公平的基础上让渡一些利益。并且提出,由于扩招等因素,京津沪等地区的考生是在总量增加的情况下,增加的幅度相对少一些。

江苏异地高考 第五篇_异地高考放开时间一览表

异地高考放开时间一览表

中国教育在线讯 备受关注的“异地高考”将在今年“破冰”。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

截至目前已公布省份:北京、上海、广东、天津、重庆、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西、湖南、山东、新疆、河北、陕西、河南、云南、湖北、甘肃、贵州、四川;未公布省份:西藏、海南、内蒙古、山西、青海和宁夏。北京、广东方案【江苏异地高考】

江苏异地高考 第六篇_江苏高一新生高考模式确定不改了

江苏高一新生高考模式确定不改了

总成绩=语数外(外语可两考)+3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自主招生延迟到高考后,“北约”“华约”将解体

昨天,《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全新设计和部署,其中不分文理科、取消艺体特长生加分、自主招生延迟到高考后、逐渐取消录取批次等变化备受关注。

根据这份意见,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2014年入学的上海和浙江高一新生将开始试点新高考模式,而江苏未进入首批试点范围,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还是用原来的方案,新方案的实施暂无时间表。

【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高考计分3+3,自选科目看特长】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分值不变。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科目中选择。

【学业水平要测试,综合素质入档案】学业水平考试是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

【取消艺体特长加分,省级加分不通行】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回归全国统一卷,异地高考更有戏】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自主招生后进行,联考培训要取消】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

【高职院校搞“特招”,职业技能是必考】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录取不再按批次,双向选择机会多】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校长签发通知书,录取结果可申诉】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绿色通道再拓宽,寒门学子不用愁】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招生;部属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安排一定比例名额,专门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

文理不分,外语两考,总成绩“3+3”

考生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科目成绩组成。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教育部:避免严重偏科,又减轻集中备考的负担

对此,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解释,此次改革强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是为引导学生认真地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

“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的方式呈现。除了进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科目以外,其他学科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记录高校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高校的要求自主选择,能扬长避短。“每门课程学完即考,同时我们鼓励为学生提供每一个科目两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就可以减轻学生集中备考和一次考试所产生的心理焦虑和精神负担。”

高校:有利于平衡考生兴趣与学校特色

有高校资深教育专家说,文理分科的做法曾一度遭受诟病,“学理工科缺乏最基本的人文情怀,学文科的人一点点自然常识都不懂。”他表示,现在通过三年高中要求学生将所有科目都学好,达到最基本的考试合格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将大有好处。

南京一所高校招办主任说,根据目前的实施意见,三门计入总成绩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高校将对其中不超过两门提出要求,而另一门则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这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高考不再文理分科,但学校的专业都有文理科特色,所以,届时会根据理科、工科、文科、医学、农科等学科大类制定选考科目,例如理科可能要求物理、化学组合,医学可能侧重看化学、生物的成绩。

中学:估计仍有文理科倾向,分班可能提前

由于此前已有江苏高考新方案的酝酿情况传出,模式也是“3+3”,所以江苏的师生对这个模式都有准备。一位高中老师说,毕竟是要多一门计成绩,还是会对高中教学安排有影响,会增加一些学习难度。而且,文理科倾向预计还会有。

一位四星级中学的校长表示,新政虽然不分文理科,但只要想考一流高校,高校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选科目有要求,肯定还是会有文科或理科倾向。

据悉,目前江苏的高中生,多在高一下学期进行选科分班,比较多的是五种模式,即物化组合、物生组合、物地组合、史政组合、史地组合。一位校长说,实行“3+3”模式,学校预计会把分班从高一结束时提前到高一上学期结束时。因为有6门要重点保证,要提前学起来。

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新政中有这样的表述: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高校:办学水平一般的院校招生更难了

南京某高校招办主任透露,全国高校未来是否全部统一在一个批次招生还需要等细则颁发后确定,但此前业界曾有一种声音,表示未来可能只划定本科和高职(专科)高校两类招生批次。“如果本科批次全部合并,本一批次高校因为办学实力强,社会美誉度较高,影响不是很大,但本二本三批次高校压力可能大一些,如果办学特色不明显,得不到认可,那很可能招不满学生。”

有专家表示,新政对于学生是个福音。以往,江苏每个招生批次都有省控线和志愿资格填报线,如果考试没达线,就不能填报心仪的高校和专业。南京一所省属重点高校招办主任称,该校在本一、本二批次都有招生专业,但本一专业是学校的优势学科,分数要求也更高,“如果将来打破批次的录取界限,即使考生分数低,但对所谓的本一专业感兴趣,就完全可以冲一下,被录取的机会也更多。”

专家:取消批次更公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取消录取批次表示赞成,“我国高校按批次录取,导致学校被分为三六九等,学校追逐一本率、二本率,学生则追逐上一本的名校,这是严重的教育不公平,影响各类学校的平等竞争和发展。但在集中录取制度之下,录取批次很难被

取消,最可能的是取消二本和三本批次,融合为一个批次,原因在于,在集中录取中,要通过批次控制线,来保障高校的录取秩序。”

自主招生延迟到高考后

新政中提到: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高校:学生选择大学,将更有针对性

每年春节后,“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自主招生联盟上演“三国杀”,众多考生为了取得各校降分录取的“优惠券”,奔波各地赶考。对此,南京某重点高校招办主任表示,“以前为了更高效地选拔人才,以联盟的形式命题考试,而且在各地安排考点,考生可以就近参加考试。但如果打破联盟制,考生可能为了拿到不同层次高校的优录资格四处奔波。”

但也有专家分析,将自主招生放在高考后进行,有利于考生理性选择,“高考结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挥,决定考什么层次的学校,更有针对性。”

专家:建议借鉴香港高校做法,考试和招生分离

另有业内教育专家分析,自主招生最初实行时,有高校为了抢生源,在春节前就考试,后来为了不扰乱正常的学习秩序,教育部要求考试统一放在春节后,“现在统一放在高考后,不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如果高考后的自主招生,能借鉴香港高校招内地学生的方式,由学校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要求的学生,自主申请若干所学校,学校独立进行录取,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这就实现了考试招生分离,既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又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

【江苏异地高考】

不高考读高职将占总人数一半

江苏异地高考 第七篇_14省份出台异地高考方案

14省份出台异地高考方案 京沪粤门槛高

中新网12月31日电 在公众的翘首期盼下,官方划定的异地高考方案公布期限进入“最后一天”。截至目前,包括京沪粤在内的14省区市已先后划定各自的“门槛”。其它省份的相关政策仍在制定中。

在已经公布方案的省份中,黑龙江、安徽、重庆、河北、湖南、吉林、辽宁、浙江8省市将在2013年正式实施异地高考方案,而上海、山东、福建、江西四省市将在2014年开始实施。北京、广东方案则采用过渡和渐近的方式。

京沪粤方案同日出炉 比其它省份“门槛”高

北京、上海和广东经济发达、人口流入量大、教育资源丰富,异地高考政策何时破冰倍受关注。多方期待下,三省市终于在岁末先后公布了各自的异地高考政策。

与其它省份相比,京沪粤三地的异地高考“门槛”明显更高。其中,北京和广东的方案都强调过渡和渐进。而上海,则一如此前多方预料,将异地高考与居住证制度挂钩。

北京的“过渡方案”规定,符合条件的外地户籍学生明年开始可以参加中职考试录取,2014年开始可以参加高职考试录取。大学本科部分的录取则尚未公布放开的时间表。此外,符合条件的外地考生还可在京借考,回原籍录取。

在广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从2014年开始可以报考高等职业学院,2016年可以报名参加高考。而广东和上海的另一项政策,都是针对积分入户或者取得工作居住证的外来人员的子女。

2013年起,通过积分入户广东的异地务工人员、高技能人才,其随迁子女不受入户年限、就学年限等限制,可在广东报名参加高考,并可与该省入户地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在上海,根据该市此前公开征求意见的《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持居住证A证的人员子女按照规定可在上海参加中高考。而外来人员如想办理A证,需要在上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参加上海市社会保险、且积分达到规定分值。

在京沪粤之外,同为人口流入大省,且教育资源丰富的浙江划定的异地高考“门槛”相对较低,仅要求考生拥有该省内高中三年连续学习经历和完整学籍,未对其父母的工作、住所及社保等条件做出任何限定。 人口输出大省“低门槛”特征明显

与京沪粤三地相比,一些人口流出大省因政策推行压力较轻,推出的异地高考方案通常未对家长的住所、收入、社保提出要求,“低门槛”的特点显著。

譬如,劳动力流出大省的江西,仅要求随迁子女具有高中阶段一年以上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且未对家长工作、社保等提出任何要求,系已知条件门槛最低的方案。

河北省的异地高考方案“低门槛”特征亦十分明显,仅要求考生在流入地具有两年高中学籍,家长也不需要提供社保缴纳证明。

此外,山东、福建、安徽三省的异地高考方案也仅要求考生拥有当地高中三年连续学习经历和完整学籍,未对父母的条件做出要求。

而黑龙江、辽宁、重庆三地除要求考生具有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外,还提出“父母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的条件。吉林则在上述条件之外,还要求提供父母在当地三年以上的社保缴纳证明。

湖南则要求考生自高中一年级起(含高一的第二学期)在流入地普通高中学校就读,取得就读学校学籍,且需要提供父母在当地的居住证。

多省份方案仍在制定 如何落实受关注

目前,官方要求的公布时限将至,但除上述省份外,多地异地高考方案仍在制定中。其中天津、内蒙古、江苏、云南、广西、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38772/

推荐访问:异地高考 异地高考的最新政策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