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私藏美文 > 陕西省扶贫办

陕西省扶贫办

时间:2018-04-16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私藏美文】

陕西省扶贫办 第一篇_陕西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名单

陕西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名单(50个)

宝鸡市:太白县、麟游县、陇县

咸阳市:永寿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

铜川市:耀州区、印台区、宜君县

渭南市:澄城县、合阳县、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

延安市:延川县、延长县、宜川县

榆林市:定边县、横山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清涧县、吴堡县、子洲县

汉中市: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

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

商洛市:商州区、柞水县、镇安县、山阳县、商南县、丹凤县、洛南县

陕西省扶贫办 第二篇_陕西省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回头看”九退出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中

不符合条件的在库贫困户退出标准

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2950元的贫困户,作为脱贫户予以认定,其中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按退出贫困户认定。

1.在集镇、县城或其它地建(购)商品房或现有住房装修豪华的、家用电器市场价格在5000元以上的、在本村以外拥有商铺的贫困户;

2.家庭有私家车、大型农用车、工程机械的贫困户;

3.家中有现任村三委会成员的贫困户(系统内需保留的村级党员干部,原则上由县级扶贫部门核实备案);

4.家庭成员中有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由财政部门统发工资,或在国营大中型企业工作,收入较稳定的贫困户;

5.家庭成员有担任私营企业及各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长期从事各类工程承包、发包等盈利性活动的,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贫困户;

6.家中长期无人,无法提供其实际居住证明的,或长期在外打工,人户分离的贫困户;

7.家庭成员中有自费出国留学的、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贫困户;

8.因赌博、吸毒、打架斗殴、寻衅滋事、长期从事邪教活动等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处理且拒不改正的贫困户;

9.对举报或质疑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贫困户。

陕西省扶贫办 第三篇_陕西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名单(50个)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陕西省扶贫办】

陕西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名单(50个)

2015陕西政法干警考试公告已发布,招录培养干警195名,报名时间为:8月25日-8月28日,报名网址:陕西人事考试网。网上资格审查时间:8月25日8:00-8月29日18:00,笔试于9月19日、20日进行,为大家更好通关笔试,陕西中公教育特开展系列助考活动,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宝鸡市:太白县、麟游县、陇县

咸阳市:永寿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

铜川市:耀州区、印台区、宜君县

渭南市:澄城县、合阳县、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

延安市:延川县、延长县、宜川县

榆林市:定边县、横山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清涧县、吴堡县、子洲县

汉中市: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

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

商洛市:商州区、柞水县、镇安县、山阳县、商南县、丹凤县、洛南县

“各位考生如在公告阅读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在今晚19点进入19课堂听中公名师为大家带来的公告解析讲座,由于每个人的自身条件有所不同,所以考生在判断自己是否能报考会出现一定误区,为此,讲座后会安排专门的答疑时间用来解答大家不同的问题;后期关于政策提问和备考技巧方面的问题可加入QQ群160704927进行咨询”

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

陕西省扶贫办 第四篇_陕西省扶贫贫困大学生申请表

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申请表

填表说明:

1、家庭详细住址要具体的村、组,如:**县(区)**乡(镇)**村**组。

2、家庭成员职业一栏,可填写工人、农民、干部、学生、退休职工、下岗职工。

3、照片处粘贴本人近期免冠2寸彩色照片。 4、此表由县扶贫部门存档。

5、高考准考证、高考成绩单、录取学校通知书、身份证(户口本),所在村(社区)贫困家庭证明。

陕西省扶贫办 第五篇_陕西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陕西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2014-10-30 8:46:00 陕西统计局

贫困既是一个普通常见的经济现象,又是一个内涵复杂的社会问题,由于自然禀赋、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目前在我省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特困连片地区在内,涉及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多达97个。截止2013年底,按照我省2500元的扶贫标准计算,仍有贫困人口574.53万,占全省农村人口的31.4%,和全国其他省份比较,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非常艰巨,贫困问题成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软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总体目标条件下,分析和研究陕西的贫困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陕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历程

扶贫开发是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专门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扶贫开发工作和全国一样,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农村贫困标准由100元增加到200元。

改革开放初期,根据中央政府确定的贫困统计标准,陕西共有农村贫困人口1200万人,约占农村总人口的50.7%。导致这一阶段农村地区大范围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体制不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较低。从1978年开始,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被家庭联产承包制取代,放开农产品价格和市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生产关系得到根本性改变。通过多种途径,农村贫困问题得到极大缓解,陕西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到1985年底,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1200万人减少到60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0.7%下降到24.6%。

第二阶段:专项计划推动扶贫阶段(1986—2007年)农村贫困标准由206元增加到785元。

从1986年起,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地理历史等方面原因,国家实施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经过8年的努力,到1993年底,按照新标准计算,陕西贫困人口下降到500万人,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994年,我省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陕西省“五七”扶贫攻坚计划》和《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扶贫方针,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第三阶段:两轮驱动推动扶贫阶段(2008—2010年)。

2008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安排,扶贫工作进入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2009年,陕西创新扶贫模式,制定实施了“两联一包”、千企千村扶助等新的定点扶贫开发措施,扶贫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仅2010年底,就向贫困地区直接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200多万元,引进项目资金2.2亿多元,实施扶贫项目1300多个,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按照人均1196元新的扶贫标准,当年我省贫困人口减少到246万人。

第四阶段:扶贫开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2011年--)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陕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大减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11年,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并召开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将扶贫标准大幅度提高到2300元。我省也召开了扶贫工作会议,在国家基础上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500元,自此,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过全省上下两年不懈的努力,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按照我省2500元的标准计算,全省扶贫人数由2011年的775万人减少到2013年的575万人。 按照新阶段陕西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步实现“两不愁、四保障”和“五大要求”,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使贫困地区生产条件有大改变、生活条件有大改善、社会事业有大发展、社会保证水平有大提高、生态环境有大改观,为全面建设“三强一富一美”的西部强省和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二、陕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自2011年实施新十年扶贫纲要以来,陕西扶贫开发工作模式呈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大、进展快、成效显著。据贫困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到2013年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按国家规定的2300元标准计算为410万人,较2011年减少182万人,下降了30.7%,贫困发生率为15.1%。随着各项扶贫开发政策措施的积极实施,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一)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状况得到改善

贫困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时因地而异的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衡量和判断标准。在这个标准中定义的人口就视为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多少是反映当地贫困状况是否改善的主要指标。按照我省规定的2500元标准计算,2013年末,全省贫困人口为574.5万人,较2011年减少200.5万人,下降了25.8%。贫困发生率也由2011年的28.2%下降到2013年21.3%,减少了6.9个百分点。

两年来,贫困人口减少超过20万的地区有:渭南、汉中、咸阳和安康,分别为36.59万人、25.04万人、22.88万人和21.27万人;贫困人口减少速度最快的分别是西安38.2%、延安32.8%和铜川31.0%;贫困发生率的下降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分别是汉中、宝鸡、商洛和榆林。近年来,各地有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认真实施各项扶贫开发政策和措施,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农村贫困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再创新高,工资和家庭经营是增收的主要来源

据监测调查资料测算,2013年,陕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439.08元,比2011年增加1932.98元,年均增长19.5%,增幅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5.8个百分点,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由2011年的521.9元缩小到64元。从农民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增收的主要来源渠道。也是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1、工资性收入再迎新高。2013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实施,陕西经济较快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外出务工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据调查数据显示,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610.41元,较2011年增加639.1元,年均增长15.1%,比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高出0.1百分点,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0.5%,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再创历史新高。

2、家庭经营性收入仍占重要地位。据测算,2013年,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2949.38元,比2011年增加746.18元,年均增长15.7%,比全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速度高出4.7个百分点,占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45.8%,在农民收入结构中仍处重要位置。

(三)片区县紧抓机遇,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我省连片特困地区覆盖60个县区,涉及贫困人口401.7人,占全省69.9%。其中:国家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片区”)包括秦巴山区29个县区、六盘山区7个县区、吕梁山区7县,共43个县区,贫困人口308.35万人。省级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省级片区”)包括白于山区6个县、黄河沿岸土石山区11个县区共17个县区,贫困人口93.35万人。

“十二五”期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把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积极推行连片开发、整村推进、扶贫到户三大战略,大力实施“六大扶贫工程”。为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又相继出台了《五大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和《创新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1、片区县争先恐后求发展,你追我赶创优先

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加上对扶贫工作的考核,各片区县变压力为动力,加快发展步伐,经济呈现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2013年,在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争先进位排名中,前十位均为片区贫困县,分别是:秦巴山区5个、吕梁山区2个、黄河沿岸3个,较2011年增加4个。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速度超过15%的有6个片区县,分别是秦巴山区的平利县和白河县、六盘山区的千阳县、麟游县和长武县、白于山区的子长县,分别增长16.0%、15.0%、17.2%、21.2%、16.8%和15.5%,均明显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的速度;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长速度超过20%的有12个片区县,分别是秦巴山区的留坝县、佛坪县、汉阴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和周至县、吕梁山区的清涧县、白于山区的定边县、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的黄龙县、大荔县和浦城县,其中周至县增长速度高达48.2%,位列全省各县区之首,礼泉县、黄龙县、佛坪县和清涧县,分别达到35.0%、36.0%、31.4%和39.1%,远远高于全省财政总收入增长11.4%的速度。

2、社会保障日趋完善,卫生队伍逐步壮大

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体现的是社会公平,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好的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以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基本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项,其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最为重要。2013年,我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全覆盖,五大片区有四个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超过了90%,分别是秦巴山区95.3%,六盘山区98%,白于山区91.1%,黄河沿岸土石山区91.6%,吕梁山区覆盖率虽然较低,但也达到了83.2%。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片区贫困县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卫生技术人员不断增加。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我省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数为63.52人,较2011年增加10.78人。五大片区医疗卫生队伍也得到长足发展和壮大,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数分别是:秦巴山区47.84人、六盘山区50.15人、吕梁山区51.81人、白于山区45.67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50.64人,分别较2011年增加9.22人、10.53人、13.17人、9.74人和12.25人。

3、片区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基础逐步增强

近年来,为了提高片区贫困县自我发展能力,我省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村一品”、“千村互助资金项目”等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全省以苹果、梨、猕猴桃、葡萄、烤烟等产业为发展特色的县区65个,其中片区贫困县34个,占54.0%,以关中为主要产区的苹果基地县多达15个,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40.6%和44.9%;烤烟主产县13个,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半数以上,分别达到59.1%和61.4%。 通过多年的扶贫支持,目前,关中果业、蔬菜,陕南烤烟、茶叶、药材,陕北大枣、小杂粮等已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成为农民群众稳定增收的主要来源。

三、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挑战

(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值得关注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农民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但由于近年来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人们在看病就医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农村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以勉县杜寨村为例,全村有贫困户55户,因病致贫的就有18户,占全村贫困户32.7%。主要原因:一是按照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保大病和住院报销比例高,轻小病与门诊报销比例低。与大病相比,对农民健康威胁更大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此项规定将增加酿成大病的潜在风险。二是为了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医,越是基层报销比例越高,越是更高级别医院报销比例越低,然而村、镇、县医院医疗水平无法满足病患就医需要,病情越危重的大病更需到高级别医院治疗,但报销比例又很低,导致虽参加合疗,大病患者家庭的负担仍然沉重。

(二)贫困地区升学率较低,为脱贫埋下隐患

贫困地区大部分家庭由于经济基础较差,加上交通等地理条件制约,青少年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据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初中毕业升学率不到80%的有13个县,其中9个是片区贫困县,升学率最低的为吕梁山区的佳县仅为33%。初中升学率不高说明青少年失学人口多,受教育程度低的失学者就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贫困人口。由于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其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进而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三)对贫困户缺乏精准识别,为帮扶工作带来难度

目前农村贫困户数的确定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采取上级层层分配到村的方式,因各村情况不一,在贫困户多、但指标少的村里,有部分确实贫困的家庭可能无法享受到扶贫政策,在情况相对较好的乡、村,拿到分配指标却没那么多贫困户;二是目前农村多采取的自下而上申报贫困户方式,源头数据真实性不能准确把握,某些‘优亲厚友’现象,容易造成不公平,产生新矛盾。缺乏精准识别贫困户的手段,给帮扶工作带来阻力,为扶贫埋下隐患。

四、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虽然成效显著,但与全国其他省份比较,差距仍然较大。从目前情况看,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基本省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13年,按国家2300元的标准计算,全省仍有410万的贫困人口,农村贫困发生率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6百分点。

(一)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贫困地区农村的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实现自我发展可能性小。而包扶单位选择并坚持走产业扶贫路子,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方面的支持。一是

需要舆论支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各种有效途径,广泛宣传产业扶贫的意义,号召社会各界及仁人志士关注产业扶贫开发工作;二是需要政府支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按照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制定有利于扶贫产业开发的政策规定,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这一“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当中来;三是需要资金支持,实践表明,制约产业扶贫开发的主要瓶颈还是资金,而一般包扶单位的财力又极其有限。所以,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对于确有开发前景的产业项目,政府应给予必要的资金补助、甚至是倾斜性扶持;在解决产业项目的启动资金和生产性流动资金方面,银行应给予贷款扶持。同时,产业项目实施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社会融资渠道来吸纳产业开发资金。

(二)创新农村医疗体制机制,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一是增加预防性医疗服务。将体检等预防性服务纳入新农合的保证范畴,可有效促进参合者对预防性医疗服务的利用,提高参合者的健康水平。对农村参保人员鼓励定期体检,做好预防、提早发现、及时治疗,减少未来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

二是试点引入商业大病保险。针对农村大病负担过重的情况,试点通过政府招标方式选定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并以新农合经办机构向全体参保(合)人员推荐购买商业保险机构推出的大病保险等险种,减轻未来可能出现的大病负担。

三是改进因病致贫返贫群众的医疗救助方式。民政部门、红十字会尝试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疗费用服务平台,对于符合救助标准的农村重、大病患者,在新农合或商业大病保险的基础上,民政部门、红十字会可以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医疗救助,给予一定的报销补偿。 四是尽快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对于村级卫生室、镇、县的医护人员,应建立一套系统的医疗技能培训、医德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着重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人员对一般疾病的诊断和治愈率。其次对医疗机构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放开对医疗机构准入的限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服务价格的降低。

(三)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培养新型技能农民

一是完善教育政策,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把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作为扶贫工作的根本性、长期性任务抓紧抓好,努力通过提高连片特困地区群众受教育的水平带动劳动力向外转移。在目前义务教育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对家庭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学生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实行财政补贴政策,以减轻家庭负担,使贫困学生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个人脱贫、家庭脱贫。 二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青壮年综合素质。支持组建跨区域的职业教育集团,以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为基础,发展若干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继续整合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科技培训等重点项目,鼓励职业教育集团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面向青壮年劳动力,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使他们成为“经纪人”、“土专家”,为乡村劳动力创业和外出就业创造条件。

三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新型职业农民体现出的是“新型”、“职业”,即接受过一定培训或学习,具有较高素质、以农民为职业的,集经营管理、生产示范、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新一代农田管理者和经营者。基于对未来“无人种田”的思考,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的问题,只有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让越来越多的有知识、懂科技、能创业的中青年劳动力重新回到广阔的农村来,让他们真正发展成为有作为的新型职业农

陕西省扶贫办 第六篇_精准扶贫

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公告已出,报名时间:3月18日,笔试时间:4月12日。各位考生可加入陕西公务员考试QQ交流群373226277,与群内好友一起备战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也可以微信添加“sxoffcn”为好友,我们将第一时间推送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3月22日免费模考火热报名中

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汇总

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职位报名统计情况(截至3月19)

【陕西公务员】购图书教材免费赠YY同步讲解课程

【公告】2014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公告

【大纲】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大纲

【职位表】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职位表汇总

【陕西省扶贫办】

【报告摘要】

要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OOO万人以上。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报告解读】

当前农村扶贫进入了新的攻坚期,扶贫工作存在着扶贫退出机制缺失、扶贫手段单一、扶贫资金监管弱化、现行的贫困地区考核机制对减贫的正向激励不足等问题,部分地区“年年扶贫年年贫”,扶贫资源精确瞄准不够,工作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足。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扶贫的体制和机制,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标准表述】

[内容]

所谓精准扶贫主要包括3个内容:

一是精准识别。对于谁是贫困人口,将制定一个识别办法,通过有效的程序识别出来。 二是精准帮扶。针对每家每户的贫困情况,确定帮扶的责任人和具体措施,确保帮扶效果。

三是精准管理。要建立起扶贫对象信息管理系统,把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帮扶情况录入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确保扶贫信息真实、可用。【陕西省扶贫办】

[措施]

第一,要“扶真贫”,“真扶贫”,提高扶贫精准性,建立扶贫退出机制,实行扶贫的动态管理,构建新型“滴灌”式的“到人到户”扶贫模式。首先,精准扶贫要精准识别,瞄准扶贫对象,实现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其次,精确扶贫应做到扶贫“到人到户”?熏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最后,要将扶贫工作纳入地方官员考核范围。

第二,要不断完善金融扶贫机制,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将金融服务和职业培训拓展到贫困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和贫困地区,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第三,要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重点帮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在重视贫困地区的“硬件”开发的同时,更加重视贫困地区等“软环境”建设和人才开发,使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扶贫”走向“造血式扶贫”。

第四,要改变资源分散、体制分割、管理分治等“多龙治水”的碎片化现象,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整合扶贫资金,尽可能“打捆”统筹使用,形成扶贫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要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压线”,治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问题。

第五,要加大对贫困地区低保的转移支付力度,在贫困地区将低保和扶贫政策相衔接,着眼于消除和预防贫困,使极端贫困、一般贫困和贫困边缘群体,都能享受低保和各类公共支持项目的阳光。

第六,要完善扶贫规划与城镇化规划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发展小城镇,对不具生存条件的地方进行整体搬迁,使搬迁的群众享受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

陕西省扶贫办 第七篇_陕西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试行)

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陕西省财政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省扶贫办】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陕西监管局

关于印发《陕西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

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陕扶办发〔2009〕3号)

各设区市、县(市、区)扶贫办、财政局,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陕西省内中心支行,各银监分局:

2006年以来,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在全国28个省(区)138个国定贫困县1081个贫困村开展了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我省先后在淳化、商南,安塞、蒲城,耀州、横山等6县(区)40个贫困村安排中央财政扶贫资金 600万元,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得到了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贫困农户的欢迎,也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陕西省扶贫办】

在国家试点基础上,我省今年又在蓝田、太白、永寿、澄城、洛川、洛南、柞水、紫阳、洋县、西乡等人均纯收入相对排后的10个县、100个贫困村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根据省政府领导指示,2009年省上将在1000个低收入村扩大试点规模。

为了稳步推进全省试点工作,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安全、有效、规范运作,向更多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提供资金保

障,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2006年以来关于做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相关文件及《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指导手册(试行)》,制订了《陕西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试行)》。这个《指导意见》是在广泛征求我省各市及试点(县)扶贫部门意见基础上形成了初稿,并分别征询了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银监局、财政厅、法制办、金融办、信用联社、邮政银行等省级相关部门意见,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完成的。 现将《指导意见》印发各市、县,请遵照执行。

附:《陕西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试行)》

陕西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

指导意见(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积极探索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新机制、经济运行新模式,缓解贫困村、户生产资金缺乏和贷款难的问题,安全、有效、规范地搞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依据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关于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相关文件及《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指导手册(试行)》,结合本省试点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 宗旨:

1、将财政投资的互助资金,以小额扶贫借款形式周转使用发展生产,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拓展扶贫到户范围,增加

贫困群众收入。

2、完善村民‚自主组织管理、自主资本运行、自主选择项目、自主生产经营‛,互助互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

第三条 目标:

1、通过建立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以下简称‘互助协会’)作为经济运行载体和农村金融体系的补充,放大扶贫资金投入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2、在全省有条件、有需要的贫困村逐步探索建立互助协会与生产、技术、营销相互结合的有效机制,提高贫困村、户生产经营水平、自主管理能力,培养专业合作组织和培植农产品区域经济市场竞争能力。

3、培育懂管理、有技能、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四条 原则:

1、以县为单位,对具备条件、积极性高、有需求的贫困村实行竞选互助资金试点村,村民民主选举组建互助资金监事委员会和互助协会,竞选监事会主任、会长及监、管成员,组织管理运行和监测互助资金。各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需在本辖区县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非盈利性社团组织。

2、农户可自愿加入和自由退出互助协会,加入协会需缴纳‚基准互助金‛(以下简称‚互助金‛)。

3、加入互助协会以户为单位,每户加入一人,实行一人一票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原始投票作为法律依据由村监事会存档。

4、互助资金在互助协会内封闭运行,坚持‚有借有还,周转使用、滚动发展、不得私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

5、坚持贫困户优先扶持原则:A、贫困户加入互助协会缴纳的基准互助金,从财政投入试点村的互助资金中,通过赠、配互助资金形式实现入会,享有借款、收益等同等权利;B、互助资金优先支持有发展生产和偿还能力的贫困户和妇女会员。【陕西省扶贫办】

6、互助协会服务对象为本会会员,以贫困户为主体开展生产性项目借款服务。不得办理任何存款和负债业务,不得向外村村民和组织办理借款及其他业务,不得以该协会资产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和非法金融经营活动。

7、坚持先选举组建监事会,再民主竞选产生协会的原则,以便自始自终履行监管职责。

8、坚持先培训后实施原则,以便规范程序,有效运行。

第二章 建立互助组织

第五条 互助资金协会是由贫困村村民自愿参加成立的非盈利性互助资金组织。其性质为村社团法人,业务上接受各级扶贫部门的指导及监督,市、县指导部门应设立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

第六条 互助资金协会是互助资金的执行组织和日常管理机构。协会管理成员一般由5-7名成员组成,设会长、副会长(兼)、会计、出纳等职位。根据各村大小和农户集中等情况设立联保中心组。

第七条 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县条件:

1、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有扶贫任务的县;

2、县域经济发展突出,主导产业明晰;

3、县级领导重视,对试点工作积极性高、组织机构健全,并配套相应的人力、物力和培训指导费用。

第八条 互助资金试点村竞选条件:

1、已经实施、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整村推进规划的贫困村和低收入村;

2、村民有发展愿望、积极性高,村风民风淳朴的贫困村;

3、村级班子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强的贫困村;

4、村有产业发展潜力、社团活动场所、信用等级高的贫困村;

5、入会农户达到村总户数80%以上,让多数村民得到扶持;

6、村内具有群众信任,为大多数村民服务,组织能力强的产业带头人。

7、履行本试点村协会章程。

第九条 以行政村为单位采取竞争入围方式,开展试点村资格竞选。其程序:

1、在具备试点村条件的情况下,由乡(镇)政府、村‚两委‛组建筹备组,向县扶贫、财政部门申请;

2、以县为单位组织预选村竞选,由村代表演讲竞选试点村,各预选村陈述答辩完毕后,经评审组打分,评审复议,公布入选村结果;

3、评审组由县扶贫、财政部门和预选村所在乡(镇)人员或聘相关专家、学者组成。

第十条 村民向互助协会申请入会应符合以下条件:

1、户口所在地行政村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村民;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36853/

推荐访问:陕西省扶贫办网站 陕西省扶贫办官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