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私藏美文 > 移风易俗的易

移风易俗的易

时间:2018-04-12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私藏美文】

移风易俗的易 第一篇_全市移风易俗会议发言材料

以点带面 整体推进

全面加快移风易俗工作步伐

中共xx镇委 xx镇人民政府

近年来,我镇按照“以点带面,全面启动”的原则,移风易俗已全面覆盖全镇73个村。为确保推行移风易俗深化婚葬改革工作顺利实施,镇党委政府成立推行移风易俗深化婚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镇移风易俗婚葬改革工作办公室,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2015年4月28日,我镇召开移风易俗动员大会,大会颁布《xx镇关于推行移风易俗深化婚葬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各村支部书记签订《移风易俗树新风责任书》。具体工作中: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端正村干部和红白理事会的态度,把婚葬改革作为一项“必须做好,没有特殊”的工作去执行,党员群众严格落实《党员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食药所规定的大型集体聚餐申报备案制度。进一步简化丧葬程序,规范办丧行为,取缔旧俗陋习,严格执行“十不准”。同时,镇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争做移风易俗的模范。

二是理顺工作流程。要求各村必须健全红白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必须威信高、责任心强,会长由村干部或村内德高望重

的人担任,理事会成员如有变动,需在社会事务办报备。婚事办理方面:提前向村委会汇报,由村红白理事会做好指导。丧事办理方面:村委会负责通知红白理事会办理丧葬事宜,同时到所在工作区填写《xx镇农村丧事备案登记表》;由工作区通知镇纪委和镇移风易俗婚葬改革工作办公室。工作区牵头,组织镇纪委、镇移风易俗婚葬改革工作办公室人员和村红白理事会成员于丧事当天到现场监督丧事办理情况,严格按照“十不准”要求,现场填写《xx镇农村移风易俗考核表》。同时放假期间由值班人员开展工作,确保工作的持续性。

三是严格考核奖惩。镇政府将推行移风易俗深化婚葬改革工作落实情况列入村级千分制考核,年内出现违反有关规定办理婚丧事宜的,一经查实将取消该村评先树优资格,扣发红白理事会全年误工补助,同时在年终村级千分制考核中按照每发现一次扣50分的标准扣分。

从2015年5月至今,我镇共去世243人,有240起丧葬活动通过了移风易俗婚葬改革工作办公室的考核。通过考核的,镇党委、政府对红白理事会成员进行误工补助,年底一次性发放,2015年度共发放误工补助82800元。移风易俗婚丧改革行动破除了婚事活动中各类低俗陋习;规范了丧葬礼仪标准和流程,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社会风气得到有效净化。我镇移风易俗殡葬改革行动可以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移风易俗的易】

随着移风易俗婚葬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逐步出现。有的群众思想较为保守,封建迷信思想严重,有的移风易俗理会成员在执行上口径还不够统一,甚至有的村“两委”成员还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依然存在着进展不平衡、执行标准不统一、安排部署不全面、宣传工作不到位等问题。 移风易俗婚葬改革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持之以恒,立足长远,攻坚克难,常抓不懈。

一是健全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红白理事会结合本村实际,科学制定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内容,明确违约责任等,加强红白理事会的威信,提高红白理事会的责任心,让移风易俗成为广大群众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遵照有关规定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切实担负起移风易俗深化婚葬改革的宣传和推进,具体负责管理本村群众的婚丧嫁娶事宜,规范引导农村群众移风易俗。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平台,将移风易俗纳入教育培训内容,重点宣传《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同时,利用文化教育阵地,积极面向群众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总结挖掘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脑、入耳、入心。

三是丰富创建载体。以省级文明镇为契机,从移风易俗婚

葬改革这一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抓起,从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入手,在全镇兴起“文明有我、全民动员”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的生活观念;进一步完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把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引进农村、送到基层,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继续抓好“十佳文明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评选工作,深入推进农村广场舞、百姓大舞台、xx好声音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在寓教于乐中形成与新农村要求相适应的文明风尚。

移风易俗的易 第二篇_移风易俗 管理制度

XXX关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实 施 方 案

为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禁止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执行移风易俗,规范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建立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中心文明程度,现就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按照县委文明行动安排部署,以维护干部职工的根本利益,弘扬先进文化、传播科学知识为出发点,保持社会稳定为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移风易俗,使红白喜事中存在的低俗、铺张浪费和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破除封建迷信,摒弃陈规陋习,逐步实现移风易俗经常化、婚丧事务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形成全社会崇尚文明、节俭、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提升全中心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二、工作任务【移风易俗的易】

(一)加强相关文件学习

1、完善组织管理制度

(1)基本要求:中心职工的红白事宜由中心党支部书记亲自过问、组织协调帮忙和慰问,负责职工以及家庭成员的吊唁问候,防止大操大办现象发生。

(2)成立登记和备案。在中心党支部的指导下,要求需要办红白之事的职工提前到书记办公室登记备案、必要时要公开公示。

(3)管理职责。积极向干部职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引导职工移风易俗,耐心做好职工的思想疏导工作,主动热情地为婚丧事主做好必要的服务指导。

目的是要进一步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倡导干部职工破旧俗、树新风,厚养薄葬,孝敬老人,促进社会稳定、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办事原则:要求红白之事要坚持一切从简、文明办事的原则,坚决禁止大操大办借机敛财行为,反对铺张浪费和各种形式的封建迷信活动。不得跨区域、超范围。

(4)丧事简办具体办法

凡职工办丧事,全体职工一律要参加调研和慰问,有必要时参加追悼会;去掉过去繁琐且时间拖沓的磕头、作揖、摆祭等祭奠仪式,改为三鞠躬;除至亲属外,其他旁氏亲属一律戴白花或者黑纱,不披麻戴孝;对来宾热情接待,取消花圈回礼,不大办宴席,尽可能缩小宴席规模和档次;不搞泼汤路祭,提倡放哀乐,取消吹鼓手;节日提倡文明祭祀,取消扎纸人、纸马等封建迷信活动,提倡通过家庭追思会、网络祭祀、鲜花等替代焚纸烧香;党员干部带头简办丧事,引领节俭风尚;中心依据实际对丧事简办情况提出奖惩办法,鼓励引导干部职工自觉执行。【移风易俗的易】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中心要把移风易俗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重点部署,积极推进,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立足实际,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抓好落实。党员

干部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要求,带头移风易俗,拒绝一切形式上的浪费和思想上的迷信活动。

(二)建立长效机制。移风易俗具有复杂、艰巨而又长期的特性,不会一蹴而就。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使移风易俗制度化、常态化。干部职工要把移风易俗情况纳入日常事务管理。

移风易俗的易 第三篇_移风易俗 从我做起

移风易俗 从我做起

崇尚礼仪、重视人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社会上滋生了讲排场、比阔气、慕虚荣等铺张浪费行为。城乡居民婚庆事宜大操大办、高额彩礼、婚庆闹婚低级粗俗、操办丧事搭台唱戏鼓号喧天、车辆成串影响交通、鞭炮烟花污染环境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还存在借子女升学、参军、生子(女)、乔迁、祝寿之机,设宴请客收受钱财等不良风气,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人际关系、浪费了社会财富,有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影响社会文明进程,广大人民群众不胜其烦、反应强烈。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树立正风正气,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婚事新办。提倡举办庄重俭朴、温馨祥和的新式婚礼,以参加公益活动、文明旅游等方式纪念新婚。自觉抵制高额彩礼、滥发请柬、大办宴席、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反对办婚礼讲奢华、讲排场、互攀比,避免婚车堵路、炮声扰民。

二、倡导喜事小办。提倡订婚、满月、生日、乔迁、升学、入伍、晋职晋级等喜事小办,在亲戚间通过一束鲜花、一条短信、一杯清茶、一句问候等文明方式,表

达贺意,增进感情;反对大摆宴席、铺张浪费办喜事,自觉抵制讲排场、讲阔气、互攀比的不良习气。

三、倡导丧事简办。崇尚尊老孝老爱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倡导文明简朴的丧葬礼俗,停棺时间不宜超过三天,杜绝在街道、广场、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搭建灵棚、吹奏鼓乐、高音播放哀乐等,不在公共场所焚烧纸钱和鸣放烟花爆竹,不在出殡沿线散撒纸钱,不影响他人正常生产生活,自觉维护良好的人居生活环境。倡导形成不大摆宴席、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

四、移风易俗,从我做起。自觉做到婚事新办、喜事小办、丧事简办,不参与非亲人员的婚丧喜庆事宜,并教育提醒亲朋好友和身边工作人员抵制大操大办,做践行文明新风带头人。

移风易俗的易 第四篇_移风易俗表态发言

移风易俗 倡树新风

我镇将以长抓不懈、持之以恒的韧劲和坚强有力的举措,以三个强化为统领,着力营造强势推进的浓厚氛围,切实把移风易俗活动抓紧抓好。

一是强化教育引导。一如既往的在全镇上下利用《移风易俗倡议书》、明白纸以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宣传教育。

二是强化典型推动。在全镇范围内选树一批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加强对各村红白理事会的管理,打造工作样板,抓好辐射带动。

三是强化制度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良好的运行机制,用制度来规范约束,用制度来管事管人,达到以制度促规范提升的目标,真正使文明新风在辛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移风易俗的易 第五篇_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移風易俗 莫善于樂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是《孝经》里面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治国平天下的大道,应以救化为先。教民相亲相爱,莫有比孝道再好的了。教民恭敬和顺,莫有比悌道更好的了,要想转移社会风气,改变民闻习俗,莫有比音乐更好的了。要想安定长官的身心,治理一国的人民,莫有比礼法再好的了。” 乐团要有品牌意识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乐者,德之华也!”听音乐也能提起人的德行!其实在我们的古乐中蕴含着五伦大道和天地万物的真理!

中国的音乐只有五个音符:宮、商、角、徵、羽,分別对应着君、臣、民、事、物,有素养的乐師能听出一首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即君臣民是否和谐,人与万事万物是否和谐,不和谐的音乐被推崇、流行,

将是国之不祥!真的很佩服我们的老祖宗真有智慧!

中国音符为什么只有五个?宮、商、角、徵、羽,相当于西方音符的1、2、3、5、6,这些音符是全音,沒有4和7音符,这两个音符是半音,在音乐中表达一种追求人生境界的完美!多少智慧哲理蕴含其中!

老师教大家学唱《七劝行孝歌》,以及多年前流行的歌曲《小草》、《妈妈的吻》、《大海呀故乡》„„这些歌曲脍炙人口,寓意深刻,《小草》告訴我们要安分守己,不要好高骛远,做好自己的本分!《妈妈的吻》表达了对母亲无限的思念和感恩!《大海呀故乡》一唱起来就会让人想到大海,胸襟也会象大海般开阔!其间又有两位老师演唱了《父亲》、《母亲》把整个气氛推向高潮,而当《父母恩重难报经》歌剧版播放到末尾时,所有的人都流下行行热泪,深刻体会到音乐教化之震撼的力量!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弊之,曰思无邪!”时下文艺作品的思想对社会风气的导向实在堪忧,当下流行的音乐多为靡靡之音,对人的影响不可轻视,尤其是对青少年影响巨大,作为父母老师又该怎样引导孩子? 仅追求物质生活而不注重文化,只能成长为跛腿巨人,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文明礼貌,是公民社会公共生活的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所必须遵守的言语行为准则,并认为作为大学生应该更快跟早的将文明礼貌渗于思想道德的重要观念。

移风易俗的易 第六篇_开展移风易俗实施方案

XX村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实施方案 为推动我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引领全村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根据市、区文明委文件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省市文明委的要求,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要求,扎实深入开展创建移风易俗示范村活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我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目标任务

【移风易俗的易】

1、创建标准。村规民约完善,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健全,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孝老爱亲、男女平等、诚实守信,计划生育政策落实较好,婚丧事不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之风基本杜绝,各种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新风大力弘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及文体活动场所齐全,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2、领导体制。成立移风易俗示范村创建活动领导组织,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各相关成员具体抓,各司其职。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协会等群众组织,并正常开展工作,村建立科普组织、开展科普活动。

3、工作机制。有办公场所,机构制度上墙,明确专人负责;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查找问题、分解任务;通过广播会、党员干部会、议事代表会等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有移风易俗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计划、总结,有会议、宣传、检查、考核、评比等文字、图片、影音资料。

4、道德建设。普遍开展“文明信用户”、“孝老爱亲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农户参与比例占总户数的90%以上,农户创评意识强,当选户数不低于总户数的20%,且质量较高;有公益宣传标语牌和宣传栏,且宣传内容经常更新;群众知晓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无道德失范言行。

5、社会风尚。制定村规民约,下发到户,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或悬挂;村民家中卫生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无婚丧大操大办和盲目攀比现象;无封建迷信、非法传教和邪教活动;无聚众赌博、打架斗殴和宗族派别势力;倡导婚育新风,无性别歧视和计划外生育现象。

6、公益事业。文化、卫生、体育、教育等公益事业稳步发展,有农家书屋或图书阅览室,有农村文化墙,有广播定,有卫生室,有计划生育服务室,有文体活动场所;群众性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开展经常,丰富多彩,有计划、有方案、有记录;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移风易俗的易】

三、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移风易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认识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群众,大力倡导婚事、丧事简办 ,反对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革除陈规陋习,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平等、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2、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利用广播、横幅、标语、宣传栏、文化墙等形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活动的重大意义,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认真做好移风易俗的宣传工作,引导干部群众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移风易俗、倡导新风,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先进经验,使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3、加强领导,务求实效

移风易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高度重视,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到目标管理范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制定完善移风易俗工作的规章制度,使移风易俗工作有章可循,切实抓好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严厉打击算命,看风水等各种封建迷信活动,打击邪教活动以及“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积极引导群众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移风易俗的易 第七篇_移风易俗 文明祭祀

移风易俗 文明祭祀

洪家嘴中小五(3)班 章小雪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要到了,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做了一一调查,讲解。

每到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祭奠逝者、悼念先人、缅怀英烈、寄托哀思的重要日子。每到清明等祭祀时节,人们就会上坟烧纸、烧冥物、燃放鞭炮,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情。这种祭扫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火险,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隐患。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深化文明创建内涵,营造良好的社区形象,我们向广大居民发出以下倡议:

一、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祭奠陋习。树立文明祭祀观念,倡导绿色祭祀新风,做到理性祭奠、节俭祭奠,破除焚烧纸钱等陈规陋习,以献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营造文明祭祀社会氛围。

二、倡导环保,选择文明祭奠方式。树立环保意识,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大力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大力提倡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家庭追思会、社会集体公祭等文明祭奠方式,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以及清扫墓碑、颂读祭文等方式寄托哀思,提升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三、提倡节俭,崇尚尊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多关心老人,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

四、率先垂范,做文明祭祀先行者。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要以身作则,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带头践行荣辱观,崇尚科学,倡导文明祭奠,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缅怀、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为建设和谐美好家园作出积极贡献。

【移风易俗的易】

洪家嘴中小 五年级(3) 童若凡

移风易俗文明祭祀从我做起,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对迷信也是一种美好品德。

清明节是我国祭奠先人、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我们都会以各种方式祭奠逝者、祭扫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但是,还有大多数人仍然延续传统习俗,采用烧纸钱、燃蜡烛、放鞭炮等方式进行祭扫活动,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森林火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为有效防止清明节期间因人为祭祀用火引发森林火灾,确保清明平安,我们向全体师生倡议:

一、增强防火意识,维护生态安全。近年来,我国林业生态效益日渐显现。然而由于用火不慎而引发的森林火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保护林业生态成果需要我们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让我们切实增强森林防火意识,争做护绿使者,用实际行动为打造绿色人居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自觉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祭扫。上坟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钱香烛等违规用火行为已成为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在尊重祭祖习俗的同时,更呼唤文明祭祀新风。积极倡导用植树、献花、清扫墓碑、诵读祭文、网上祭奠等科学健康文明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坚决反对用上坟烧纸钱、燃香烛、放鞭炮等陈规陋习祭奠先人。

三、加强自律管理,消除火险隐患。我们在祭扫活动中要切实增强森林防火意识,自觉遵守森林防火有关规定,不携带任何火种进入林区,绝对服从森林防火人员的管理,不在林区吸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行动,移风易俗,保护生态环境,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来引领时代文明新风。

洪家嘴中小 五年级(3) 章文贤

清明时节,思念亲人,怀念故人,是平常事。清明节是中国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炎黄子孙的传统习俗。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中国从思念故人,要扫墓,但是清明节扫墓带来一系列困难重重的问题也是久天长。关于文明祭祀的呼吁也越来越高。

清明已变得不再清明,不再文明,不再干净。

记得4月4日,爸爸妈妈与我去祭祀,看见别人又是念纪布道,又是烧冥币,那些冥币漫天飞舞,掉在头上,太脏了,烧的火把他们呛得直流眼泪。我心想:他们把那些冥人的地盘弄得怎么脏兮兮,他们一定不高兴。接着,他们又是献祭品,放鞭炮,都要把我耳朵吵聋了,靠近那鞭炮的人,就是引火上身,自找苦吃......

当公车扫墓滋生腐败的时候,当车水马龙影响交通的时候,当烟尘缭绕污染环境的时候,当顶礼膜拜助长迷信的时候,这些都是因不文明的祭祀而产生的,会影响社会风貌,这犹如是闹剧,而非是隆重的纪念活动。祭奠先有的习俗无可厚非,但需要指出的是“清明习俗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明,也积淀了许多陈规陋习。”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今天,现代文明要求人们革除陋习,改革摒弃清明祭祀的旧方式、旧习惯,弘扬倡导新礼仪、新风尚,提倡祭奠习俗的文明。祭奠仪式不必拘泥于一种,更不必囿于陈规陋习,随着人们文明祭奠亡者观念的变化,新近出现的许多文明祭奠形式,用植树、种花以及在祖先墓前献一束献花、放一曲音乐等方式来祭奠先人,都值得借鉴。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今天,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的文明祭祀方式很多。如植树、种花、以及在祖先碑前献一束花,放一首曲,点一支短蜡烛......

人人祭祀要安全、要绿色、要环保、都不失为很好的祭扫方式 。

洪家嘴中小 五年级(3) 洪璐

在清明节来临的一天,我们都怀着敬意,参加了一项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的活动---去烈士陵园扫墓。来到烈士陵园,同学们都穿着整齐、干净的校服,戴着那鲜艳的红领巾,每个人都是那么专业,没有一个人嬉皮笑脸,都很严肃的面对。每人那嫩嫩的小手上,都捧着自己精心自制,关怀备至的小花,列队在高大的纪念碑下,唱着那鼓足万千人勇气的国歌,讲述着新四军、红军、八路军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我们都竖起耳朵听,那里安静地出奇,我们一丝都没有马虎,总是静静地听着......

通过了这堂有意义的教育课,在我永远充满幼稚的心灵中种下了一个种子,渐渐地明白着革命都是伟大的,无私的,使我总想着穿越时空,去参加抗日。革命者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日本人在我们中国烧杀抢掠,毁灭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圆明园,他们强盗般的罪行,应该是每个中国人都就憎恨的,不是吗?不知道有多少英勇奋战的无名英雄,在战场中牺牲了,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自己敬爱的亲人,甘愿付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那比金钱都要宝贵的生命。例如邱少云,他为革命的胜利,烈火烧身一动不动,用生命换来了胜利的欢呼,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战斗到最后一刻,最后,毅然跳下危险的悬崖,壮烈牺牲,令敌人胆颤心惊,夏明翰烈士英勇就义前,面对敌人嚣张的的气焰,大义凛然地写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壮丽诗篇,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面不改色心不跳,从容就义,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他人的平安;还有黄继光、董存瑞、方志敏等等,正是这无数先烈对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英勇牺牲,才换来了我们幸福美好的今天。

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多姿多彩的、和平幸福的年代里,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无数先烈用生命给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牢记烈士的遗愿,踏着烈士的足迹,用自己的生

命和才智去创造共和国无限美好的明天!因此在这清明节里,我们是有责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那就是: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记住我们的青春誓言:努力学习,知荣明耻,追求真知,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不要辜负家长和老师的期望,更不要辜负祖国的期望。

夕阳西下,鲜红的少先队旗在春风里飘扬。走在回家路上,我想,这次扫墓活动虽然结束了,但革命者的精神将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上,勇往直前。我们要珍惜这金色的童年,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九泉之下的烈士安息。希望这精神永垂为朽!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35826/

推荐访问:移风易俗倡议书 移风易俗手抄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