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私藏美文 > 大学领导建立高效意识

大学领导建立高效意识

时间:2018-04-11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私藏美文】

大学领导建立高效意识 第一篇_中共中央办公厅高校宣传工作意见2015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我要评论

2015年01月19日 19:04:36 来源: 新华网 我有话要说(1人参与) 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意见》分七个部分:一、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三、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四、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五、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六、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七、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

《意见》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校宣传思想战线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新进展,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不断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宣传思想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广大师生对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充分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党性原则、强化责任。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提高领导水平,增强驾驭能力,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3)坚持标本兼治、重在建设。强化依法管理,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4)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准确把握师生思想状况,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5)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动校内外协同配合、全社会支持参与,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加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2)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3)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加强国家观【大学领导建立高效意识】

和民族团结教育,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4)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5)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意见》指出,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调要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把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纳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把工程重点教材作为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把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划,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岗位聘用(职务评聘)等方面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做好就业指导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哲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启动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

计划,深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价方式,重点建好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创新基地,编写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核心教材,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重点建设一批有示范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意见》指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强调要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行学术安全培训制度,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要扎实推进师德建设,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办法,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要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探索教师定期注册制度。

《意见》指出,要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强调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理论建设,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重点基地建设,建设和创办一批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期刊,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培养一大批政治骨干,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学养深厚、有重要影响的思想理论建设队伍。要提升研究回答重大问题的能力,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定期开展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建立健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分类评价体系,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高校名师大讲堂、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支持中外学者围绕中国发展和全球性重大问题开展合作研究。要切实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完善新闻信息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改进高校新闻宣传的文风作风,建立高校、宣传部门、新闻媒体三方联动宣传机制,为高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校报校刊数字

【大学领导建立高效意识】

化建设,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立足校园网站建设开办一批贴近师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名站名栏,建设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大学领导建立高效意识】

《意见》指出,要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强调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要强化高校课堂教学纪律,制定加强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要完善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管理,建立高校出版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制定大学生社团的成立和年度检查制度,加强宗教学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机构管理,加强校园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

《意见》最后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要完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机制,高校党委要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党委书记、校长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加强高校共青团建设,加快推进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要配齐建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统筹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宣传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坚持高标准选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干部,高校党委宣传部长由学校党委常委兼任,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人才培养。要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把这项工作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

大学领导建立高效意识 第二篇_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今世界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交流交融交锋异常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多变、斗争尖锐严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高校是知识和思想的创造源和集散地,也是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争夺的前沿。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多种思潮交织和交锋的新特征,对高校的办学方向、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形势紧迫、意义重大。

一、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经过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加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央的要求、形势的发展和学生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在教育实效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

1.教育模式存在弊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国际化及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落后于发展的现实需求,特别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各种意识形态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错中复杂。然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却未能与时俱进、及时转型。意识形态教育内涵更为全面、更为广泛,而许多教师更为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以

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关注不足。一方面,青年学生对意识形态理论课的认同的程度较低,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上课仅仅是为了拿学分。另一方面,授课老师的教学内容过于固定,对现代新现象、新问题、新科技、新观念反映得不够,使得意识形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离,变成远离生活的理论说教,降低了理论课的教育实效,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

2.教育理念认识缺失。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理念方面,部分任课教师存在着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价值教育的现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部分教师没能正确地认识学生的思想动态,没能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真正的价值目标所在,仅仅将课程教学内容当作理论体系加以灌输,只注重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掌握,而没有对理论体系本身所蕴含的价值目标分析和解读,从而无法实现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目的。在其它非意识形态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任课教师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往往否认意识形态教育在高校教学和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没有甚至排斥意识形态的渗透教育,在个别学科科学领域中,部分教师无视我国的国情、社情,总是不加分析地运用西方的学术观点批判当下的中国实际,极大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力,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教育合力不足。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

程,需要高校各个部门和教师的相互配合与密切协作。但当前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普遍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在课程设臵上,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设臵比例不合理,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忽视甚至以实用课程代替政治教育、人文教育,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和精神价值所求,导致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边缘化;在日常管理中,有些高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只关注业务工作,重视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效益,而忽视了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这大大削弱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4.教育环境复杂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不仅来自其内部,还来自其外部社会环境的挑战和压力。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在相互冲击与碰撞,高校作为教育基地,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之地,青年学生受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的影响更为激烈,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先进网络技术的掌握,使他们更容易掌握和了解全球化过程中呈现的多元思想。然而一些国家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载体、各种文化产品等渠道公开或隐蔽地传播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或刻意放大和攻击我国当前的党风问题和社会问题,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对不良的社会意识形态缺乏科学理性的判断,容易盲从,从而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多样、

【大学领导建立高效意识】

多变的价值观念不断地投射和渗透进高校,“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和价值观念在高校潜滋暗长,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言论以及鼓吹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的思潮在校园里不时泛起,个别教师缺乏职业自律,以学术自由为由,突破政治、法律、道德底线,滥用课堂话语权,在课堂上公然发出“抹黑中国”、“扭曲历史”、“美化西方”的言论。

二、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成因分析

1.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尚不到位。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业务工作辩证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尚未形成学校各部门协同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

2.对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关键作用认识不到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专业能力而忽视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素质,缺乏对教师进行法律、政治、道德底线教育。

3.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力军,在部分高校实际处于弱势地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意识形态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双轨制”,即思政课强调意识形态教育,个别专业课则有意无意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唱反调。

4.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思潮和错误言论缺乏有力有

效的回应和反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不够,对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不足,对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认识不清,对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和规律把握不足,未能在重大问题上占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发声不够,影响有限。

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策

高校是理论研究创新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活跃的大讲堂,是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和新理念新思潮的策源地,比其他任何领域都更直接、更系统、更深入地接触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体系,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斗争和冲突在此表现得更加直接和尖锐。高校只有掌控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引领权、管理权、话语权,才能守住宣传思想阵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使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新时期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主流,才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和凝聚全社会团结奋进。

1.强化认识,转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理念

面对国际和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的局面,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的极端重要性,要正确认识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坚持理论创新,讲究方法策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教

大学领导建立高效意识 第三篇_以人为本,切实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刘苏敏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33800)

摘 要: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高校改革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推进工作作风建设,促进学风教风建设,抓好生活作风建设,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切实转变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领导干部;反腐倡廉;以人为本;作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7-0088-0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讲话从维护党的执政基础和党的形象的高度,深刻指出了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方向。高等学校如何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的实际,以人为本,增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是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以人为本,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抓好党的作风建设,解决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带动和促进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具有重要意义。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必须重视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首要的问题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思想作风是树立良好作风的根本,对高校领导作风、工作作风、教风学风和生活作风等起着支配作用。只有思想作风端正,整个作风建设才有好的基础,才不会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

以人为本,端正思想作风,关键是高校的领导同志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弘扬我们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务人民群众利益之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重要思想武器。目前教育事业日益国际化,高校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如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领导干部要对党的教育方针和办学指导思想,对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达到认识上的一致;要坚持一切从高校工作的实际出发,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更新观念,全力推进高校的改革。做到不管政策体制如何变化,不管形式任务如何变化,不管工作具体情况有什么变化,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为人民办教育,为人民办实事的原则不变。目前高校的一些党员干部对高校改革和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心中无数,对社会环境的新变化缺乏认识,思想上不能跟紧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有的不思进取,思维僵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不能结合实际发展教育事业;有的热衷于照抄照搬西方的教育规律,凭主观意志办事,随意性、片面性严重,不习惯尊重客观规律。这些不良作风,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真正把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作为衡量教育事业发展的最高标准。

以人为本,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把思想改造纳入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中心组学习、自学等形式,引导各级干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加强党性锻炼,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其次,形成调研机制,引导领导干部深入实际,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改革和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另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高高校领导干部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使我们的干部真正成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

二、以人为本,推进工作作风建设

以人为本,切实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工作作风建设中,牢固树立真抓实干、勤政为民的良好风尚。目前有些高校的领导干部作风漂浮不实,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敷衍了事,庸碌无为;有的兼职过多,无法集中精力干

事业、抓管理;还有的急功近利,调研蜻蜓点水,身子沉不下去,随心所欲。以人为本,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把治理慵懒散作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突破口,推进精细化管理,促进工作作风转变。

【大学领导建立高效意识】

首先,要着力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决策机制。高校领导干部做决策、定政策必须充分考虑师生利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对于高校来说,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是加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的需要,也是改进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一环。高校党委进一步规范党委议事和决策程序,讨论重大问题要做到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广泛听取意见;要做到会议与执行相结合,克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等涣散现象;要做到坚决制止和纠正损害师生员工利益的政策程序和政策措施。高校党组织和行政领导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保证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的完善和渠道的畅通。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校务公开制度,保证教职工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党建工作等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贯彻党委对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决定,齐心协力推进高校的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

其次,加强管理,牢固树立真抓实干、勤政廉政为民的良好风尚。可以通过问责、考核等管理方法,进一步增强高校领导干部公仆意识、忧患意识,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真正地使他们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把工夫下到抓落实上,做到艰苦奋斗、勤政廉洁,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广大师生员工,带好班子建设,抓好学校管理。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建设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决损害人民利益的教育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高校领导干部要真抓实干,关注困难师生,加强与困难教职工的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关心、帮助困难教职工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抓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学生做好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培训、引导大学生创业,切实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统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文化和人才支撑,促进地方经济的科学发展,使教育服务人民得到具体落实。

三、以人为本,促进学风教风建设

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学风教风建设之中,牢固树立严谨治学、敬岗爱业的良好风尚。工作的热情源于对岗位的热爱,严谨的态度出于对职业的敬意,校风是校园精神的集中体现,一所学校是否具有优良的校风,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优良的教风和学风。以人为本,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加强对学风教风建设的领导。

不断推进师德建设,以培育爱岗敬业精神为核心,以强化教书育人职责为根本,以树立师表意识为重点,积极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爱岗敬业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首先应该培养的意识。要改进内容,丰富教育方式,通过开展爱岗敬业专题教育等,引导教育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伟大使命,崇教厚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意识,求实求真,敬业奉献。要切实加强各项管理,引导师生员工严谨治学。制定高校学术道德规范并严格遵守,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加强对学术带头人、科研项目负责人、评审专家的管理和监督,严禁弄虚作假。要研究建立师德师风考评制度,评定结果和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挂钩,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使教师增强爱岗敬业意识,坚持和发扬“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职业精神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大学领导建立高效意识】

四、以人为本,抓好生活作风建设

生活作风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知识水平、性格品质的综合体现,党员领导干部要养成优良作风,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生活作风建设中,真正树立起健康文明的良

好风尚。胡锦涛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当前,高校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物质生活享乐化,吃喝、铺张浪费;精神生活颓废化,轻浮、情趣低下;社会生活庸俗化,奢华、讲排场等。这些风气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改革发展,是关系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重大而严肃的政治问题。

以人为本,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领导干部要强化执政为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和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依法用权,切实抓好学校的各项管理。高校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改善办学和教师工作条件, 关心群众生活,提高职工待遇;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深入第一线,倾听师生意见,解决好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地推动高校的科学发展。领导干部要保持正派的生活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领导干部的作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作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是加强干部党性教育和修养,要廉洁奉公,真正做到不贪图享乐,不好逸恶劳,讲操守,重品行,做表率,以严格的党性知所爱、知所拒、知荣辱、懂廉耻,正确对待权力、荣誉、业绩,严于律己,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社会氛围。

培养健康的个人情趣。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不是个人小事,关系到党风,反映人的境界。高校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融于领导干部性情之中的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风尚。当前高等教育事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克服困难,务求实效,敢于开拓探索,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发展。要发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在个人的权、位、名、利方面计较得失,绝不给别有用心的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净化灵魂,提高境界,正气在身,以政为廉。

高校领导干部的作风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学校学风、教风的健康发展,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必须深刻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解决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推动高校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大学领导建立高效意识 第四篇_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在队伍建设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在队伍建设

作者:张小锋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29日 14版)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于旗帜,关于道路,关于国家政治安全。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领域。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它犹如在人的头脑中搞工程,在人的心田上做绿化,其要求之高,任务之艰,可想而知。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党中央从顶层设计,综合施策,先后出台了多项举措,各高校积极响应,齐抓共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2015年下半年,中央印发《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就各级党委(党组)如何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出了新的决策部署和制度安排,成为当前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遵循。任何一项制度设计无论多么完美科学,倘若找不准着力点、选不对突破口,实际操作中就难免有一头雾水、无处下手之感。高校要贯彻落实好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战斗”,除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文件精神要求,不折不扣地抓好各个环节、抓实各项任务外,特别要注意抓好队伍建设这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选优配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同于其他任何部门和领域,不仅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而且具有任务异常繁重、工作难以量化、政策不易把握、永远没有终点等特点,没有忠诚于党、乐于奉献、勤勉务实、业务精湛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有人认为,只要在学校的几个关键岗位上,选善于做意识形态工作的优秀干部就可以了,而其他岗位没有这个必要,这种认识和想法是短视的。“意识形态工作不是宣传部门一家之事,不能让宣传部门‘单打独斗’,必须坚持‘一盘棋’,形成‘大合唱’。”大学党委系统的各个职能部门,学工和群团系统,行政系统的校办、教务、科研、研究生院、国际处、人力资源、留学生部、出版社、期刊部、各教学单位的学院院长、书记等,都是做

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岗位,都要选优配强,要特别注重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不能仅仅将专业水平高和业务能力强作为选配的唯一标准。

二、持之以恒抓党员培养教育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广大党员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力军和先锋队。高校的广大党员,必须强化主人翁意识,不仅要信仰坚定,坚守“六大纪律”,对党的事业高度认同,而且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做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路人。当前,一些高校中党员培养和教育工作还比较薄弱,不少党员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质还存在盲点;有的党员组织意识淡漠,学习的主动和自觉性不强;有的党员对意识形态工作心存芥蒂,将自己置身事外。如果说广大党员都没有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自信,那么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就只能是油浮于水,很难收到明显效果。

三、把好选人用人关,做好教师思想引领工作。高校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目的,归根结底,是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而培养人的工作最终要落实到全体教师身上,所以,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言行举措,就显得格外重要。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两句很经典的话,道出了教师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教师,其道德情操、学识视野、言行举止均要超出其他职业人;只有如此,才能诲人不倦、垂范后昆;这种职业要求和期待,是对全体教师而言,任何教师都不能例外。

点墨入池,池水尽黑。如果高校中存在政治素质低、品德修养差的教师,如果有教师缺乏“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就会在学生中制造思想混乱,就会影响人才培养大业。所以,高校一方面要把好选人用人关,让那些政治素质不过关的人,难以混入高校校园、走上高校讲坛;另一方面要抓好现有教师的思想引领和教育培训工作,不断用新理论、新思想武装教师的头脑,让全体教师始终保持政治的先进性。

四、打造一支高素质宣传工作队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高标准选配高校宣传思

想工作干部,把政治坚定和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有专长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宣传思想工作部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作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人。高校要坚持高标准选优、配足宣传思想部门的专职队伍,做到队伍有人管、阵地有人守、工作有人干、舆情有人察。

网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大变量,要“过好互联网这一关”,高素质的人才是关键。所以,要下大力气建设一支忠于职守、严于律己、业务精湛、熟悉现代传媒技术的专兼职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按照分领域、分类型、分层次原则,建好网宣、网管、应急和网评等团队,并且分层次、分领域的开展网络宣传专业培训,帮助每一个网上思政工作者成为专家中的专家、行家中的行家。让他们不断“充电”、不断学习,保持对形势任务的深刻认识和对热点问题的高度敏感,形成更加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对理论进行精准权威的阐述,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

五、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形成良好激励机制。高校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健全网上舆情分析制度,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积极稳妥地引导社会舆论;要紧紧围绕高校的改革发展大局,积极宣传好新思路、新举措和取得的新成效。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为出发点,以有助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为目的,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努力提高监督实效,凝聚师生,激励师生,达成共识,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倾向的出现,建立两种工作机制,一是正向激励机制,让敢抓敢管、敢于用错误倾向做斗争的同志腰板挺起来;让善管善管,为意识形态工作付出辛劳的同志,能到更多的认可和尊重。二是责任追究机制,让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导,让督查、考核常态化、制度化,严格问责制度,既查失职、渎职,也治“庸、懒、散”。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党委宣传部)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35513/

推荐访问:高效领导力 领导安全意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