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私藏美文 > 米粉节直播

米粉节直播

时间:2018-03-27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私藏美文】

米粉节直播 第一篇_浅析“双十一”晚会的多屏传播

浅析“双十一”晚会的多屏传播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现代意义上的信息传播利用模式在实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多样化的现代经济发展中采取有效的技术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因此要在实践中借助更为有效的现代意义上的信息利用发展,能够避免在使用中遇到的负面性问题,从而构建一个多样化的信息利用媒体,避免在无效的开发中带来的消极性影响,实现信息技术利用多样化发展的目的。多屏时代给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品牌的广告营销带来了新的启示。传播易认为,多个屏幕的同时应用降低了消费者对单一媒体的注意力,这启示我们,在投放广告的时候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信息传递,应该创意创新,从不同的切入口突破。除了要让消费者接受广告传递,更重要的让他们成为广告营销的一环,成为广告传递的载体。

关键词:双十一;多屏传播;发展趋势

新媒体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让电视媒体养尊处优、钟鸣鼎食的幸福生活走到了尽头。今天,电视内容已不再局限于电视机终端的屏幕上,而是通过互联网络或移动互联网络,长驱直入电脑、iPad、手机等大小屏幕终端,天女散花般地在各个时空和各类人群中传播。电视毫无疑问已从一个单屏传播的垄断时代进入到了一个多屏传播的竞争时代,本文将从受众的角度分析,在未来多样化的视屏市场上电视媒体的位置和发展趋势。阿里巴巴为了巩固自己在双11欢庆中的主导地位,每年都会精心策划新的玩法与爆点,引导消费趋势与潮流,今年也不例外。不但早早提出将在11月10日召开双11晚会,以消费者互动、多屏的体验等元素为核心,将这个节点渲染成堪比春晚的年度盛事,马云更拉来多国使节站台造势,让双11冲出国门成为全世界的网购节!

1. 绪论

随着3G技术的大面积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上网本、电子书或者平板电脑等终端上网获取信息,途径日益多样化,而且各个终端的功能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各个移动电子终端功能越来越强,随便用哪个移动媒介都可以方便地上网,越来越多的媒介消费者早已习惯畅游于各个屏幕之中,通过电脑、手机随时随地收发邮件、聊天,甚至可以一边收看电视一边与好友沟通互动。如2013年12月,为了让用户感受多屏合一的极致观看体验,社交化移动视频平台100tv

发布全新安卓3.3版本客户端,新增加了“电视看”“魔法盒子”等一系列实用功能,全面覆盖手机、电视、PC、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用户只需将没看完的视频添加至“电视看”,并使用同一账号登录100tv电视版,即可在电视中继续观看,实现不同设备上同步播放视频。除了对交互UI的全面升级,100tv3.0版还新增了众多的社交元素,开启移动视频社交的全新模式。用户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视频上传至全新开放的“我的空间”,打造极富个性的专属影音库。凡是用户赞过以及上传的视频都将以时间轴的方式集中展现,从兴趣维度展现不一样的自己。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附近的人”查看周围用户喜欢的内容,并在“评论大厅”浏览时下热议的影片,获取最新鲜、最真实的一手影评。多屏联动,使受众互动性更强、更具分享精神,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种渠道,不仅影响和改变着更广范围的人群,而且扩大了信息传播覆盖面,提升了信息传播精准度。

事实证明,未来不只是“移动互联”的舞台,而是电视、PC、平板电脑、手机等多屏互联的舞台,完美实现高清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数字多媒体内容的互动操控、内容分享和功能融合,人们的生活和沟通才会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方便快捷,受众可以足不出户尽情享受多媒体娱乐分享及互动带来的无限乐趣。

2. 受众选择触发多屏传播

在多块屏幕中,电视媒体凭借多年累积的影响力与公信力,依然是受众最为信任的信息渠道;凭借强大的视听内容制作能力,成为多种媒体的内容提供商以及整个社交媒体整合传播的引爆点。从各块屏幕的覆盖率来看,传统电视媒体在家庭中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8.4%,我国的电视观众数量累计12.8亿。值得注意的是,根据CNNIC调查数据,截止到2014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6.32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达到5.27亿,不过从数值看,从网络(包括手机)在线观看网络视频与下载网络视频的用户分别占到19.3%与10.7%,网络视频用户与传统电视的受众规模还存在不小差距;电视的覆盖率仅有1.8%,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明朗成为手机电视发展的绊脚石,导致该项业务很难在用户中快速推广。可见,从影响力到公信力,从覆盖率到受众规模,其他屏幕都难以与传统的家庭电视屏幕匹敌,电视屏幕仍然主导着大众传播。

是何种力量驱动了媒介形态的变迁,在媒介革命中开启了多屏时代?又是何种力量把电视媒体推上“第一屏幕”的宝座?毫无疑问,从表层看,传媒机构的

媒介行为决定着多屏传播格局走向,而主宰传媒机构行为的核心力量则是受众的选择,这也是多屏传播的“源头活水”。受众是大众传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基点和立足点,在由传媒、社会与人的复杂关系建构起来的大众传播理论中,受众是一切问题的交叉点。

第三方收视率监测公司酷云发布的数据显现,湖南卫视在北京水立方现场直播的“天猫双11狂欢夜”商场占有率高达28.3866%,占有全国一切同时段播出节目内容的第一。而同时段在央视三套播出的“京喜夜-2015”商场占有率仅有

2.5887%。天猫晚会的高收视率,究竟带来多少用户和流量呢?双十一晚会,带来数百万互动,新增用户注册数是平时的20倍以上,构成多屏互动;31分钟完成190亿,到达三年曾经全天的量。尽管现已举行7年的双十一,即使一二线城市的人现已对这种节日型促销现已“审美疲劳”,可是对于我国广阔的三四线、四五线城市仍是有广阔的商场有待开掘。而这次阿里则是电视直播晚会,成功撬动了这一商场。没有节操的天猫晚会,不只赢了收视率,收获了网民的重视度,还将制造出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状——电视购物晚会。在天猫晚会今后,估量在京东618、苏宁818,乃至4月8日的米粉节、919乐迷节,都会在电视台或许视频平台播出深度定制的“电商购物晚会”,催生电视购物和晚会交融的新形式。

在受众与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构成的传播机制中,尽管置于传播链条的末端,受众却是牵引整个传播活动的关键环节。对于媒介而言,满足受众接触并使用媒介的心理需求,是媒介传播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建构传者与受者之间顺畅的信息流,是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媒介传播活动满足受众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满足受众获得信息的需求,二是满足受众诠释、展示信息的需求。第一个层面,赋予了媒介提供多元化的信息产品以满足受众需求的职能,正如丹尼斯·麦奎尔所描述的,媒介产品具有“转移”和“个人身份认同”两大功能,“帮助受众逃避日常生活的烦恼和难题的重负,带来情感的释放”,“建立起个人身份的认同”,从而满足受众使用媒介的需求。受众只有触达媒介才能获得信息,这对媒介能否提供确保信息顺畅抵达受众的技术支持提出考验。第二个层面,随着新媒介时代到来,受众使用媒介时产生新需求,受众借助新媒介的技术平台重新解读信息,并直接参与信息生产,比如通过论坛、播客、博客、微博等技术产品发布的消息、图片或者视频。

因此,可以说,受众的需求推动着媒介技术的革新,驱动着媒介形态的变迁,决定着媒介内容的配置,决定着媒介在传媒大格局中的位置与份量。

3. 多屏传播助推受众角色转换

在以往的传播链条上,受众角色总是被动的、被媒介经营与管理慕玲:多屏传播背景下的受众收视研究人建构的,在多屏传播的环境中,这些典型的受众角色将会终止,取而代之的将是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

3.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

在传统的电视媒介传播模式中,媒介内容通过“一对多”的单向扩散形式传播至受众,受众是模糊、被动、缺乏选择性的。近几年,电视媒体面临着竞争加剧、势力范围缩小的尴尬。为了满足受众需求、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电视媒体不断调整策略,从频道定位到资源配置,从机制创新再到技术改革,电视媒体的努力和成效有目共睹。在这一过程中,电视媒体的传播意识以及传者、受者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界定:从传播内容看,电视媒体契合频道定位面向受众进行传播,电视内容的对象化程度以及传播效度日益提高,受众使用媒介的心理动机和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从传受者关系看,“受众仿佛以一只无形的上帝之手,控制着节目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看电视媒介似乎已经告别了以传者为中心的时代。受众主体地位提升这一事实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电视媒介面对的仍然是群体规模缩小了的大众,一对多的换播模式没有得到扭转,一种受众对个性化产品的选择与控制模式尚未建构。

在新媒介环境之下,受众摆脱了媒介在传播维度上的宰制,在“信息高速公路”里极目驰骋,自由便捷地选择媒介内容,而非消极地等待被电视媒介垂青与选择。受众还可以根据媒介提供的“超链接”延展收视范围。可以说,新媒介使得以往通往信源的“天堑”变成“通途”,跨地域、跨时间的搜索、浏览与保存媒介内容已成为新媒体最基础的属性。除此之外,作为传者,新媒介利用受众以往的cookie碎片主动向受众推送信息,进一步提高了传播的精准度,从另一个层面满足了受众使用媒介的心理需求。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内容的生产者,媒介自身生产的海量内容资源以及传播优势极大地丰富了受众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媒介即将穷途末路,退出历史舞台。电视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

【米粉节直播】

是网络媒体目前无法替代的,网络平台中热播的电视剧、综艺节目仍然源自于电视媒体,围绕各类节目尤其是综艺节目网络播放权的争夺更为激烈,各热播节目频繁易主,电视媒体与新媒体沟通渠道始终保持开放与通畅。因此,在媒体竞争中,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已经发展成融合共赢的状态,传统电视收视向网络领域的蔓延,网络平台成为传统电视媒体再次传播的渠道和平台,网络受众也成为传统电视观众的延伸和补充。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媒体受众已经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选择者,受众在网络构成的“信息超市”中选择喜欢的个性化产品。

3.2打破传者受者界限

在旧有的大众传播模式中,电视媒介传播方式的单向性决定了传者与受者严格的界限。网络媒介“交互性”的属性则打破了这种界限,传者与受者之间频繁地发生角色互置,使得传播渠道由单向变为双向,传者主导传播,受者反过来影响传者的意志,传者根据反馈信息启动再次传播,这种传播模式伴随的传播效果比电视媒介单向传播效果更理想,纽曼将此描述为“发送者与接受者对传播过程的控制增加了”。受众在网络平台收看并评议节目的行为是对传播活动“交互性”的直观反映。受众的评议包含了对节目的观感、由热点话题和人物引发的讨论以及对节目生产制作的建议,这些评议相对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受众的态度。受众参与的解读与评议,扩大了节目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吸引到尚未观看节目的受众,同时也有可能引发受众的多次观看。门户网站、论坛、微博是受众评议网络内容的阵地,其中又以微博最为活跃,目前多数媒体选择借助受众的微博评价指导内容生产,这不仅包括新浪、腾讯等提供微型博客的网站,传统电视媒体中的湖南、江苏、浙江等卫星频道也早已在这一领域发力。在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一季第五期中,微博受众对于“齐秦的表现”和“齐秦是否该离开”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欣赏齐秦表演”排在评议首位,认为“齐秦早该离开”的评议数量位居第二,频道依托微博建构的数据,分析研究受众的兴趣点与需求,总结节目制作的得失成败,从而为下一轮的节目生产提供指导。鉴于受众评议和内容生产的密切关系,多数频道也已经将受众微博评议纳入节目评估系统,并结合传统评估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节目,这也是多屏收视背景之下媒体评估的大势所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0月末,阿里发出通告函,称阿里集团已经取得了“双十一”注册商标,经阿里巴巴集团授权,天猫就“双十一”商标享有专

米粉节直播 第二篇_天猫用11.49小时成交额571亿,带来了“电视购物晚会”的新玩法

2015天猫双十一用11.49小时成交额571亿,

还带来“电视购物晚会”的新玩法

2015年11月11日,第N个光棍节,是第七个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2013年天猫双十一清晨开闸55秒交易额过亿,6分钟过10亿;

2014年天猫双十一开闸3分钟破了10亿;38分28秒,交易额冲过了100亿;

2015年天猫双十一,仅仅只用了1分钟12秒,天猫的交易额破10亿;12分28秒,超越100亿元。

【米粉节直播】

下面咱们比照上一年数据,能够看出2015年天猫双十一购物节成交额破了不少纪录。

本年1分12秒,2015天猫双11的交易额超10亿元。

本年5分45秒,2015天猫双11的交易额超50亿元,上一年用时15分钟。 本年12分28秒,天猫交易额打破100亿元,上一年用时38分钟。

本年33分53秒,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超200亿元,其间无线交易额占比 74%,上一年用时7小时17分钟。

01:12:59: 2015天猫双11交易额破300亿元。

9小时52分22秒,天猫双11交易额已超越500亿。

本年是阿里巴巴集团全球化元年,天猫双11也进行了全部晋级。天猫供给的数据显现,本年双十一将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0多海外知名品牌正全力参战双十一。

谈双十一的七年之痒:电商到今日才刚刚开始

我国经济到现在为止真正的内需并没有开掘出来,强壮的内需潜力是咱们我国今日面临巨大的经济的机会所在。“七年之痒”我以为电商到今日为止仍是刚刚开始,事实上来讲今后电子商务“电子”两个字现已不存在着网上和网下之说了。一切的网上网下在将来的7年到10年以内怎么把它交融在一起,这是最大的关键。

第二,双十一今日现已不只仅成为全部我国的双十一,正在延伸成为一个全球的双十一。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双十一今日现已不是一个促销活动,它是一种

文明的沟通,一种高兴的分享,是成为了一种文明的一种节日。所以咱们不只这“七年之痒”要跨过,咱们还想做100年呢!所以双十一我觉得最少还有93年要做,每年做,而且每年做得好。本年在北京,过几年咱们可能在纽约,可能在东京,可能在巴黎。咱们将会一站站做下去,做得把它成为一个全国际的一个节日。

为何同是双十一晚会,天猫和京东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直播晚会这东西,就好像办婚事,并不请求你节目多么美观、艺术性多高,而是要把节目搞得热热烈闹,让网友觉得好玩,主要是要把网友注意力吸引过来。而天猫晚会比京东晚会重视度高,并不是天猫晚会比京东晚会艺术水平高,而是天猫比京东的晚会愈加热烈,愈加具有娱乐性。这其间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1、天猫渠道的势能本来占上风。现已办了7次的双十一,在网友之间的确有很高的认知度,衍生很多的双十一文明。而且,在每年黑夜双十一十二点之前,本来也都在微信群或许QQ群里互动,沟通究竟要买啥。而天猫晚会,则是正巧抓住了这么一个空档,终究收视率和重视度上都到达共赢。按说,本年双十一京东有时机跟天猫扳扳手腕,在前期的电视广告宣传上,京东也略占上风,可是没想到天猫又整出一个直播晚会来,让仓促应对的京东措手不及。

2、芒果台比央3愈加有娱乐性。央3的渠道不可谓不强,覆盖率不可谓不广,可是跟芒果台比起来,即是缺少娱乐性。芒果台主办的天猫晚会能够每30秒口播提及一次“天猫”,能够把不是最大牌但最具娱乐性的明星会聚在一起,能够把晚会搞的愈加“没节操”和“娱乐化”,能够跟网民的兴趣融为一体。而央3必定没有芒果台更接地气、更灵敏,在广告植入上也更彻底。因此在合作伙伴挑选上,天猫并没有挑选最强的央3,而是挑选了最适合网民的芒果台,在制造方挑选上天猫又占了上风。

3、天猫晚会比京东晚会定制化更深度。看了昨夜天猫晚会的人必定会有这个感受,晚会本来还能够这么玩,这个天猫晚会完全是芒果台为天猫深度定制的“商品”,无论是直播现场的安置、艺人挑选、互动游戏,仍是中心交叉的游戏环节,以及每一个论题和槽点的开释,都跟天猫的双十一促销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而反观京东晚会,节目跟京东的双十一基本上是“脱节”的,形似仅仅京东资助了一场晚会,东哥仅仅顺便来露个脸罢了,并没有为京东的双十一造多少势。

说了这么多,究竟收视率如何呢?

第三方收视率监测公司酷云发布的数据显现,湖南卫视在北京水立方现场直播的“天猫双11狂欢夜”商场占有率高达28.3866%,占有全国一切同时段播出节目内容的第一。而同时段在央视三套播出的“京喜夜-2015”商场占有率仅有

2.5887%。

天猫晚会的高收视率,究竟带来多少用户和流量呢?双十一晚会,带来数百万互动,新增用户注册数是平时的20倍以上,构成多屏互动;31分钟完成190亿,到达三年曾经全天的量。【米粉节直播】

尽管现已举行7年的双十一,即使一二线城市的人现已对这种节日型促销现已“审美疲劳”,可是对于我国广阔的三四线、四五线城市仍是有广阔的商场有待开掘。而这次阿里则是电视直播晚会,成功撬动了这一商场。

没有节操的天猫晚会,不只赢了收视率,收获了网民的重视度,还将制造出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状——电视购物晚会。在天猫晚会今后,估量在京东618、苏宁818,乃至4月8日的米粉节、919乐迷节,都会在电视台或许视频平台播出深度定制的“电商购物晚会”,催生电视购物和晚会交融的新形式。

米粉节直播 第三篇_小米方法论

记得去年的一篇文章当中推荐过一本书,叫做《失去乔布斯,苹果会怎样》,作者迪尔克•拜克曼(Dirk Beckmann)是德国出名的苹果分析师。这本书其实很浅显,但它试着回答那一个有趣的命题:一旦苹果决定生产一款新产品,进入一个新领域,哪怕是苹果马桶,都会被赋予与众不同的魔力,都会引发粉丝的抢购。用户被吸引的原因在哪里?苹果因何连续成功?

迪尔克•拜克曼在书的第三章写下这样的题目“乔布斯战略:苹果会怎么做”,他做了一些设想,比如苹果会如何来做苹果汽车、厨房、电视以及电子学习平台,在他看来,乔布斯和苹果之所以拥有看上去所向披靡的魔力,在于找到了一套共通的苹果方法论。

这些的事情正在小米身上上演。我听到了一个段子:在9月5日小米手机3和小米电视发布的当晚,诸多手机、电视乃至互联网公司彻夜开会,商讨应对策略。毕竟,这两款小米的新产品要到十月份才会真正推向市场,他们还有时间扭转注意力走向,于是,也就是有了乐视电视2999元版本的推出。

一位传统手机制造领域浸淫多年的老总在跟我聊小米时,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除了做硬件,小米已经进入另外一个境界(大致是指移互联网与电商平台),大家已经不是在一个平台竞争了。

为何小米能够给其所进入领域的既有占领者如此压力?这引发了我的兴趣,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题目“雷军方法论:每进入一个新领域,小米会怎么做”。

雷军方法论(上篇):产品要让用户尖叫

如果你仔细分析雷军在近三年中的所有演讲PPT,其中有两个词是最不应该被忽略的,一是“顶配”,二是“首发”。归结起来说,这两个关键词就如同一个锲子,在小米发布新品时,可以深深植入用户的脑海当中。

9月5日当天,NVIDIA创始人&CEO黄仁勋受邀为雷军站台,介绍小米3采用的Tegra4处理器,在这场五分钟的登台秀中,黄仁勋非常善于调动现场的气氛,不过,最后看看,只有两句话含金量最高:一是Tegra4是目前全球最快的四核处理器,二是选择小米首发。【米粉节直播】

在随后对高通的介绍中,雷军一开始就拿出了三星的galaxy note3作为靶子,对方采用了高通的骁龙8974处理器,小米不会与之相同,而是要一个更快的、能够首发的产品,于是就出现了8974AB版本的骁龙处理器。

除了定位,另外一柄让用户尖叫的利器是定价。据称,一到要开会讨论新产品的定价时,雷军会先提出一个价格,然后仔细观察与会者的脸色变化。最初,

小米电视的定价在3999,很多员工觉得这个价格很有诚意,也足够吸引人,但雷军看完众人反应之后,觉得还不够能够引发尖叫,最终又降了1000元。

“把自己逼疯”,也许是对这种定价策略最有煽情力的描述。能做到如此境界, 首先是要有足够的胆量,不算短期帐,不计短期成本。这就如同当年的淘宝与易趣之战,易趣认定淘宝的免费是短期行为,结果没成想淘宝会在免费基础上衍生出新的盈利模式。可谓是一念之差,谬以千里。

“小米不是一个强KPI的公司,我们对KPI看得很淡,换一句话讲就是能卖多少算多少。”雷军说,自己不会要强加类似今年卖500万台明年卖2000万台的目标,“小米第一年最早的规划是卖30万台,后来是被市场推到了70万台、200万台、400万台,销量是这样上来的。”

换句话说,小米的定价策略是有其底气的,其一就是把控好卖货的节奏,其二就是利用电商方式,削减中间渠道,直达最终用户。如果有其三,那就是利用硬件微利,靠软件和服务来获得多元化营收,但这一点还不够明显。

说完定位与定价,另外最值得一提的秘籍是“可感知体验”。据称,为了测试米3的高灵敏触摸屏,小米的产品团队从市场上成打成打买回手套,包含了各种薄厚度和材质。

另外一个故事是,为了凸显小米电视的外观色彩设计,曾是摄影深度爱好者的小米副总裁黎万强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发布会的体验区专门进行了装潢,按照不同的使用场景设计了八种色调,以让用户有身临其境之感。

实际上,这些故事往往都隐藏在光鲜亮丽的发布会背后,不为人知,但这些尝试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可以给用户可触控的、可感知的使用体验,它的杀伤力也远高于强调多少个核、性能跑分等冷冰冰的指标。

新媒体“移动吐槽”曾经发过一篇名为“摩尔定律与消费主义”的文章,作者下了这样一个判断:在摩尔定律失效之后,IT业前行的主要驱动力已不再是技术发展形成的推力,而是消费主义盛行形成的拉力。而消费主义的特征就在于,个性化的体验需求逐渐成为消费者们的关键兴趣点。

总结一下小米做产品的方法论,一是作为锲子的清晰定位(比如顶配、首发、最快等),二是作为锚点的疯狂定价策略(比如把自己逼疯),三是黏住用户的可感知体验。如此,才能有尖叫。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产品的品控确实足够好。

雷军方法论(中篇):小米新营销三板斧

今年上半年的某个深夜,刚刚加完班的小米副总裁黎万强突然来了兴致,遂把团队的几个成员拉到办公室,说:外界一直都说小米的营销做得好,说实话,我们自己还这的没有总结过,要不要一起总结下?

于是,就有了一份有关小米新营销的“九字真经”,即“定战略”、“做服务”以及“涨粉丝”。

这对小米进入新的领域会有帮助吗?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新营销也是生产力,而且拥有瞬间引爆影响力的效果。

不过,这里有一个前提:强大的粉丝群、所谓的粉丝管理或粉丝经济,其实只是一个结果,真正的关键在于执行和运营。

先说“定战略”。

大部分人都知道小米是从最初级的互联网交互产品——论坛,开始做粉丝积累的,随后延展到了微博、微信、百度知道、QQ空间等新媒体阵地。少有人知的事情在于,小米做新媒体不是蜻蜓点水,而是放在战略层面来做。

这个战略就是“新媒体是主战场,不是试验田”。截至目前,整个小米公司有一个百人团队在负责新媒体的运营,大致来说,论坛30人、微博30人、微信20人、知道10人、QQ空间5人。(备注:数据并未核对)

这是一个罕见的现象。几乎很少有企业的新媒体负责人可以拍着胸脯说,在见不到真金白银、难以考核ROI指标的情况下,老板会允许去建立一个百人规模的新营销团队,并持续提供足够的弹药支持。

因果循环,“小米粉丝”能成为一种现象,能成为诸多企业羡慕的差异化能力,恰恰是始于小米在战略层面的大胆与笃行。

再说“做服务”。

是否还记得雷军在发布米1的PPT中有一个图片,他是小米客服的001号,而整个小米是全员客服,这是一种组织架构的扁平化表现。传统的企业做法是管理团队下设产品团队和客户团队,后两者不定期进行用户调研,与用户的接触与【米粉节直播】

交互总是隔着一层,也不够实时;小米则是管理、产品和客服团队同时通过新媒体接触用户。

提升客户反应速度也很关键,小米的微博客服团队有一条硬性规定,在用户@小米之后,必须在15分钟之内做出反应。要知道,小米的新浪微博自2011年8月上线以来,@小米手机拥有217万粉丝,@小米公司拥有159万粉丝。

此外,小米还对进入的新媒体阵地进行了定位划分,除了共同承担客服的任务以外,基本形成了“微博拉新、社区沉淀、微信客服”等体系化运营架构,以此将每个阵地的属性效果发挥到最大值。

最后三个字是“涨粉丝”。

需要把握的一条原则是“粉丝是朋友,不是上帝,也不是工具”。

这句话估计很多人都听过,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如何进行多样化的营销创新和体系化运营,比如小米会将米粉送来的各种礼物进行传播展示,在不同场合感谢米粉的支持;结合热门电影与小米手机青春版发布,制作了《我们的150克青春》系列微电影和漫画,七个联合创始人还一起客串了海报宣传图片的拍摄;小米的发布会开始卖门票的时候,曾经遭遇一些诟病,但后来证明小米的回赠很慷慨,比如赠送一部红米手机、F码等,这甚至让场外的黄牛急红了眼……

这里还要讲到一个小米经营粉丝的特别之处,在小米内部,并不将粉丝视为宣传企业或者扮演水军的工具,而是鼓励米粉与小米以及米粉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小米运营粉丝的主体是互动而非灌输,在此基础上培育整个公司的营销敏感性,继而才有了类似红米捧红QQ空间的故事,将这些新媒体阵地原本被漠视的价值挖掘出来。

估计看到此处,很多朋友心中似乎颇有所悟了,但小米新营销“九字真经”还有额外的一条附注说明:没有执行力,以上都无效。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条关于小米青春版手机的微博,曾经获得了203万次转发、涨粉丝41万的辉煌战绩,而这背后是包括雷军、黎万强等管理团队成员超过50次的文案修改。

此外,再说说小米发布会的演讲PPT,它甚至已被视为小米新营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所不为人知的是,小米的管理团队中有一位人称老潘的视觉设计总监,他是国内屈指可数的PPT牛人,更关键的是一份PPT要历经无数次的修改。

据闻,小米3和小米电视的发布会PPT刚开始准备了有1000多页,雷军等人修改了上百遍,才有了那个213页的最终版PPT。

不过,依然要回到问题的初点,为何新营销能可以成为一种生产力?我的回答是,现在的小米更像是软硬一体化新浪潮中的另一个“聚划算”,这就是生产力。

比如,它的小米手机官网是国内最标准的垂直电商样本,而它所合作的淘宝、新浪微博、QQ空间、易迅网、凡客、微信等网站,一旦有小米开卖的活动,几乎都是在短瞬之间涌入超过数百万的流量,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宕机事件。

今年4月9日的米粉节,小米策划了一场直播活动,只要用户关注“小米手机”公众号,回复“GO”参与抢答,每隔十分钟就送一台小米。最终,几十万微信粉丝发送的信息瞬间蜂拥而至,并刷宕了小米的微信公众号。在此之前,微信官方提前做了隔离措施,只允许在小米自己的后台服务器上进行此次活动,如此躲过一次峰值流量的冲击。

言归正传,任何事情都是要“以奇胜,以正合”,小米将新媒体营销放到战略层面,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才走出了一条低成本、海量覆盖、黏性交互的新营销路线,但其背后踏实的成体系运营才是根本。

昨天也有朋友在微信朋友圈中问我,能否写写小米的粉丝管理,我想上述的论述基本算清晰了,“小米粉丝”现象只是一个结果。

雷军方法论(下篇):新估值模式与不对称战争

这一次谈谈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硬件新势力,其背后的估值模式,这是一切颠覆变革开始的源头,也以此作为观察雷军方法论的终结篇。

不久前,受邀前往华为终端参观,发现这家手机制造巨头正在发生一些静悄悄的变化,一改我对华为终端的印象。

其一是华为消费者BG已成立一个消费者研究室,它有点类似于情报部门或智囊团,会从全球采购最前沿的智能硬件设备,拿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报告。在我看到的一份关于2013年新业务趋势报告中,量化自我、多屏协同、感应技术、移动社交以及移动购物等均在华为关注的视野之内。

其二是华为终端专设了一位主管战略的副总裁芮斌,主抓消费者洞察。这位副总裁带领团队进行了一些有趣的实验,比如给华为主打户外防水的荣耀3手机添加了一些新程序,在手机入水受压之后,屏保图像会切换为一群自由游动的热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30996/

推荐访问:小米米粉节 2017米粉节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