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私藏美文 > 存在与现象

存在与现象

时间:2018-02-09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私藏美文】

存在与现象 第一篇_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剥削现象和贫富差距

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剥削现象和贫富差距

作为一个经济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变迁也正在印证库兹涅茨“倒U 型曲线”假说。问题在于,中国人对贫富差距的容忍力本来就较小,而我们在市场转型过程中各项改革措施又不甚配套,以至于近10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度扩大,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且可能呈现继续加大的趋势。过大的贫富差距,目前已引起一部分人的“仇富”心理。人们对富人的不满情绪在逐渐滋长,也容易使人们在评判贫富差距问有失偏颇。

其实,在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形成之前,贫富差距的存在是一种社会常态,甚至是保证社会前进的动力。从理论上说,平等(不平等)可分为机会的平等(不平等)和结果的平(不平等)两大类。从结果的平等而言,存在着“效率与平等替换”规律(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所提出的原理)。至于机会上的平等,则大体是同效率相互促进的。贫富差距的扩大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是市场经济富有效率的表现。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贫富差距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从正面效应来看,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能力的高低、投入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因此,合理的贫富差距既能激发人们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又能激发人们为创造社会财富而奉献自己的体能和智能。从负面效应来看,由于机会的不平等,贫富差距有时并不完全是人们的主观努力和贡献大小所致,在导致这种差距的众多因素中,如果客观的自然或社会因素所占比重较大或过大,那么由此而产生的贫富差

距,不仅不能激发人们去自我提高和自我奉献,反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贫富差距的正面效应表明了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因而我们只能对其进行调控而不是将其完全消除;贫富差距的负面效应表明它的存在有时也有其不合理性,因而我们要积极创造让大部分人都能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平等机会。

当然,如果贫富差距过大而出现两极分化,在道义上,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有悖于人道主义精神;在政治上,容易使社会不稳定因素滋生蔓延,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在经济上,财富的过分集中可能妨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经济均衡而高效地成长。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完全消除贫富差距,但必须把这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以保证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在2003年2月25日举办的“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论坛上,行为金融学的奠基人,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罗伯特·希勒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阐述了一个相同的观点:国家最大的风险来自于贫富分化,政府应当想方设法通过调节收入和加强社会保障来化解风险 当前中国出现的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贫富悬殊的现象,主要不是由结果的不平等造成,而是由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如一些掌有权力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搞权钱交易而暴富、一些垄断部门职工的收入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收入、城市居民的生存条件天生就比农村居民优越等)。对于机会不平等造成的贫富悬殊,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以及加强各项改革措施的配套来解决,即用更为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去创造机会平等,并以此进一步提

高经济运行效率。

缩小过大的贫富差距也绝不是重蹈共同贫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式的绝对平均主义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我们不能因为强调缩小贫富差距而搞体制复归,不能用行政手段直接或变相地“杀富济贫”,不能把合法致富的富人拉入穷人的行列,反而应该继续鼓励他们创造更多的财富,并通过经济手段大幅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利用富人勤劳致富的示范效应激励低收入群体为自己“造饭碗”和积累财富,另一方面保护富人们扩大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存在与现象 第二篇_区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现象与对策

区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现象与对策

【摘要】

区域评价在区域活动中尤为重要,它在区域活动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但它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在评价中的理念、目的以及评价的方法和技巧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不当的评价,不仅不利于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还可能阻碍幼儿的发展。本文意义是通过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剖析,思考对策来解决在区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有效的评价,使幼儿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区域活动有效性。

【关键词】 区域评价

【正文】

一、区域评价价值所在

区域活动评价环节需要吗?这毋庸置疑是需要的,因为它拥有很多的价值,如:

引发兴趣:孩子们从小就爱模仿,他们喜欢什么也会什么,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也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能使个别孩子们的兴趣带动更多孩子的兴趣。而且,孩子们对材料的无意识的操作和摆弄经过交流分享后会对这些材料有新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交流经验:孩子们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各自都拥有着自己的想法,通过评价这一交流的平台,孩子们之间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思路一一碰撞在一起后就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在这些智慧的火花中,他们互相借鉴着、互相启发着、互相感受着。

解决困惑:在孩子们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同伴交往方面的、操作技能方面的、材料的冲突、游戏规则问题,等等。通过在评价环节的交流分享,充分的呈现问题,引发孩子们讨论思考,可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明晰后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共享:在区域游戏过程中,有孩子获得了成功并且也体验到了成功后的

喜悦之情。当他们在区域评价环节中分享着自己的成功时,其他孩子们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他人成功的喜悦,体验他们克服困难时的坚持,同时当他们在介绍自己通过坚持而获得成功的这一过程中,得到同伴们和教师的肯定,他们的内心就变得越加的愉悦和满足。

孩子们区域游戏后的交流评价是为了导向、为了鼓励、为了互动。在具体的交流评价中它则表现问师幼共同参与,汇集了游戏中的典型信息,在共享快乐、交流经验、解决困惑中进一步引发区域游戏活动的兴趣。它更承担着孩子们建构个体经验与游戏后与群体共同发展的桥梁作用。

二、区域评价的现状及原因

(一)区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现象

区域活动评价是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通过观察、记录、交流等多种方式对活动区幼儿的表现进行信息搜集、分析、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对区域活动进行有效评价不仅能给予幼儿经验交流、作品展示、分享快乐等机会,而且有助于教师发现幼儿的兴趣特点,了解其身心发展水平,更高质量地开展区域活动。然而,笔者在组织开展过程中,发现自己对区域活动评价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现象。

现象一:浮于表面的无意义评价

重逢久别了的区域活动,当结束音乐响起久久后孩子们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座位上。“今天,你们玩的开心吗?”“开心。”活动室内顿时充满了孩子们带着笑意的声音,“你们玩了什么这么开心呀?”男孩XX站起来说道:“放假这么长时间没玩,现在玩就觉得很开心。”一说完另一小男孩立刻说着:“我去了我爱玩的建构区。”“哦哦,还有吗?谁来说说你为什么玩的很开心。”一位女孩站了起来说:“我又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了,很开心。”„„“好的,接下来我们要出去玩了,把小椅子轻轻地抱下去吧。”

现象二: 针对个别的消极评价

区域游戏开始后,男孩XXX快速的搬起自己的小椅子来到了建构区,拿出一筐木头积木开始在桌面上拼搭着。在结束音乐响起的时候,发现男孩才搭了四层楼,感到疑惑的我问着:“XXX,你从游戏开始一直在这里玩吗?”“是的呀,我一直在这里玩啊。”小男孩带着疑惑的眼神看着我回答着。随后,他指了指自己

面前的搭建品笑眯眯的和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搭好的房子。”“XXX,这么长的时间你房子怎么就搭了四层啊?速度有点慢的哦,下次可以再快一点,看看能不能搭的再高一点。”就此结束了对他这次搭建活动的评价。

现象三:面对问题的“指令性”评价

“今天玩区域活动,老师要批评XXX、XXX、XX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一位小男孩绕绕头说道:“我知道,因为他们刚才在玩区域游戏的时候大声说话了。”“XX小朋友他一直在走来走去,没有认真的在玩。”“是的,你们觉得这样大声说话,好吗?”“不好。”“下次玩区域活动的时候,我会看的,还有哪些小朋友玩区域要大声说话的。以后玩区域活动不要大声说话,要大声说话的以后就不要玩这个区域游戏了,知道了吗?”“知道了。”就此结束了本次的区域活动评价环节。

现象四:一言堂的“汇报性”评价

“今天玩区域活动,老师要表扬XXX,他一直在图书角里看图书,不仅看的很认真而且还很安静。”“表扬XXX小朋友,结束音乐一响美术区的其他小朋友放好自己玩过的东西后就离开去卫生间洗手了,只有她一个人在收拾桌上的垃圾和掉在地上的垃圾,把材料整整齐齐的理好放在柜子里。”“还要表扬XX小朋友,他在玩游戏时,发现科探区的胸牌有好些掉在地上了,他放下自己手上的东西把它们捡起来理整齐挂在柜子上。”“还有XX也要表扬,他今天在建构区一直很认真的在玩搭建,没有向以前一样这里走走,那里弄弄,也没有抢小朋友的材料。”„„

(二)“追因”——现象背后的剖析

区域活动开展三个星期之后,孩子们的游戏水平未能得到一点点的提高,有些小朋友区域时甚至是走马观花,在区域评价的时候孩子们注意力都不在其中,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边窃窃私语„„这种种情况无一不说明区域评价存在着许多问题并开始自我反思,通过案例记录、分析反思,一一剖析了笔者在区域评价中存在问题现象的背后原因。

1.教师抓不住活动的价值核心

在现象一中,只是以“今天玩得开心吗?”“今天你去哪里玩了?”简单地与幼儿进行了交流,这些几乎只是游戏的面上。通过这样的评价,对于游戏中发

生的新点子、新困惑不能给予互动,就无法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水平。有时仅仅短短2~3分钟就草草的结束了整一区域活动评价。

2.教师忽略幼儿的个体差异

现象二此案例中,不清楚该孩子在搭建过程中搭了什么、怎么搭的,便简单的以层数高低来判断孩子的游戏水平,只是关注到了游戏活动的结果而整一游戏过程给轻视了,没有很好的捕捉到在这过程中的精彩瞬间,没有关注到孩子们在活动过程所显露出来的“坚持”“不气馁”“创新”“小手肌肉灵活”等等一些优点。而且在评价中,未能倾听了解、不清楚孩子具体在玩什么?玩的是什么?使得在评价时显得无的放矢,甚至还严重的打击到了孩子的积极性。

3.教师片面理解“常规”培养

最近都提倡自主,但是在自主的游戏过程中也是需要一定的规则,而且规则应是基于孩子们游戏需要以及在又孩子们商量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的。但是,在游戏中时时会用自己的想法一味地来要求孩子们。就像现象三案例中要么是在游戏中不能大声说话,直觉这会影响他们的游戏,要么不能经常在区域间走来走去。简单的以自身角度进行了评价假如换一个角度思考:为什么他们在游戏的同时还能如此大声的说话?他们交流的话题是什么?为什么他们经常在区域间走来走去?通过转换角度进而思考游戏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果带着这些进行评价寻找调整和优化的措施,评价也许就会变得更加的有效。

4.教师没有评价的多主体意识

在现象四的案例中,区域游戏活动结束组织好孩子们之后,就开始对部分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了评价,然而在评价过程中孩子们只是当了听众,被动的接受着,没有得到分享自己的活动成果和评价自己与同伴的权利,使得绝大部分的孩子没有参与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孩子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很难得到促进。

区域游戏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他们对自己和同伴的表现十分的了解,在评价中应给与孩子们自己向同伴介绍自己自哪里玩?和谁一起玩的?我们是怎么玩的?在自评和互评中,孩子们通过回忆所经历过的过程,并用语言和动作联系在一起,使其对自己的行动更有意识,并用语言来描述这些动作,使这些动作经验得到更好的储存和运用

5.教师缺乏教育契机的把控能力

在区域评价环节中,孩子们经常会冒出许多的新点子,也有部分孩子对同伴的想法提出质疑和困惑。教师对如何推进和支持孩子们的游戏,缺乏方法,不知如何抛接球,有时只能以“哦”“这样的啊”“好的”来简单回应,错失促进孩子们发展的良机。

三、区域活动评价策略

(一)师幼互动式评价

1.围绕作品的互动评价——找亮点

在一些区域活动中(比如:建构区、美工区),孩子们会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呈现一些作品,教师就可借助于作品来引发孩子们进行观察思考:他搭的建构作品像什么?他是怎么来搭的?如果换成是你,你会有些什么不同的想法呢?„„通过作品的展示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提升了孩子们后期继续操作的经验。再如,评价中同时呈现两个作品,通过引导让孩子们寻找这两作品之间的差异,从中可引导孩子们领悟在游戏中“坚持”和“细心”的重要性。

案例:

“你们看,这个是坤刚才搭的建构作品,你们觉得像什么?”“我觉得它像一座房子。”“我看着像是一个飞碟。”“有点像咬了一口的大饼。”“我看着挺像一艘船的。”“有点像房子有点像汽车。”……“看出来他是怎么搭的吗?”“一块一块往上面搭。”“第二层最边上的地方,他往外面搭了一点,这个东西就大起来了。”“他搭的时候有几块没有连在一起,就有洞了。”……“看,这两个除了造型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的?”“这个积木都没有按到最下面,很容易倒掉的。”“我看见他刚才在搭的时候经常这边弄弄,那边弄弄,就没搭好。”……“在搭建的过程中要怎样?”“遇到困难不要怕。”“倒了就再来,搭的时候仔细一点、小心一点。”“小心一点,不要碰到自己搭的作品也不要碰到其他小朋友搭的。”

2.借助视频的互动评价——聚经验

以视频的形式回放能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出孩子们当时游戏时的具体场景,通过“时光倒回”就可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捕捉。如:区域游戏结束后,某一个游戏区材料的收放情况。在看了视频后,引导孩子们观察哪些小朋友是认真的在收拾材料?他们用了什么方法?这些材料分别收放到了哪里?哪些小朋友在收拾

存在与现象 第三篇_用存在的动态特质把握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

龙源期刊网 .cn

用存在的动态特质把握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

作者:陈竹影

来源:《新一代》2015年第03期

摘 要:心理现象的动态特质既是区别于物理现象的一个指标,也是把握意向性的一个工具;“动态”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强调状态的鲜活性、具体性和不可替代性,体会这一动态特质,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领会心理现象的含义。

关键词:表象;心理现象;动态;意向性

准确区别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有助于我们确定何为真知,这一区别既是心理学上的区分,也是哲学上的区分,它能够增强我们对自我把握能力的认识。关于这一问题,布伦塔诺做了全面而透彻的论述,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一思想,关键在于领会心理现象的动态特质。

与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物理现象,他们共同构成了我们意识材料的一个整体,但是二者对我们的认识却起着不同的作用。可以说,只有心理现象才能形成知识,而物理现象则不能。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区分清二者,这样的区分最大的意义在于使人更深刻地领会心理现象的作用,它是我们人类认识活动的基础和源泉。

长期以来,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的界限都不够分明,或者存在很大争议,鉴于此,布伦塔诺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比较和阐释。他首先以实例来明确了二者的不同性质,其次给他们分别做了定义,即,心理现象是表象以及建立在表象基础上的现象,物理现象则是不属于这一范围的所有现象。接下来,讨论了通常人们用以区分二者的“广延性”标准,进而否定了这一标准。之后,谈到心理现象的一大区别性特征——意向性的内存在,这是心理现象的特有性质。继而,又将心理现象定义为内知觉的唯一对象,只有它才是直接的、自明的、无谬的知觉,这样,就得出了心理现象的进一步定义:唯有心理现象既是意向性的存在又是实际的存在。最后,还指出了心理现象的一大区别性特征:尽管心理现象是多重的、复杂的,但他们总是以统一整体的面目呈现于人的内知觉。

在罗列了这些特征之后,布伦塔诺明确指出,只有意向性的内存在才是心理现象最显著的特征。由此,他把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区别开来。我们知道,对物理现象的研究形成了自然科学,它探讨的是事实、现象,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它通过采用一些纯粹抽象的方法——如恒温、真空——研究事物,进而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方便。而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则形成人文科学,它追问的是存在、意义、价值,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帮助形成道德。心理现象的这一显著特征表明了它既是实际的存在,同时又是意向性的存在。

存在与现象 第四篇_儒学与生活考试答案94分

儒学与生活 (94.0 分) 选择题(60 分) 1、儒家认为“立于礼”的前提是:() (2.00 分)     A.仁 B.爱 C.义 D.情 2、“人是五毛两足的动物”是出自哪国哲学中的一个说法:() (2.00 分)     A.希腊 B.埃及 C.德国 D.法国 3、中国古人建造房子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什么? (2.00 分)     A.立极 B.奠基 C.砌筑 D.装修 4、孔子所说的“四十而不惑”的“不惑”指的是什么? (2.00 分)     A.知识 B.智慧 C.技术 D.因果 正确答案: B 、 5、在某种情况下,礼可以: (2.00 分)  A.损益

   B.改变 C.推翻 D.以上都可以 6、关于“明明德”,以下错误的是: (2.00 分)     A.先验主义 B.“明德”是名词 C.第一个“明”为动词 D.两个“明”都是形容词 7、在儒家的思想当中认为我们人类一切行为的本源是什么? (2.00 分)     A.本性 B.本心 C.本真的仁爱 D.本质 8、古代女子祭祀的高禖神其实是什么? (2.00 分)     A.燕子 B.喜鹊 C.黄鹂 D.夜莺 9、所谓伦理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它的规范对象是:() (2.00 分)     A.所有人 B.动物 C.统治者 D.老百姓 10、20 世纪语言学基本泛的开创者是谁? (2.00 分)  A.笛卡尔

   B.特斯拉 C.索绪尔 D.马歇尔 11、“存在论区别”是由下列哪位人物提出的:() (2.00 分)     A.歌德 B.胡塞尔 C.康德 D.海德格尔 12、关于后原创的性情观念哪位哲学家的表述最为典型? (2.00 分)     A.王阳明 B.程颐 C.朱熹 D.陆九渊 正确答案: C 、 13、孟子认为“行王道”的根本是:() (2.00 分)     A.德治 B.专制 C.法政 D.仁政 14、最早的富可敌国的儒商是谁? (2.00 分)     A.子贡 B.子路 C.子夏 D.彦回 15、根据现象学,母爱的本质是: (2.00 分)

    A.爱 B.母性 C.母爱 D.利益 16、二十世纪中西方哲学的现象学创立者是: (2.00 分)     A.笛卡尔 B.黑格尔 C.胡塞尔 D.海德格尔 17、我国古代第一篇自觉的文论是什么? (2.00 分)     A.《天涯论》 B.《典论论文》 C.《国语》 D.《警世恒言》 18、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体现了两种精神,即:() (2.00 分)     A.洋务精神和创新精神 B.维新精神和创新精神 C.洋务精神和维新精神 D.改革精神和创新精神 19、所谓《诗经》,通俗地可以理解为:() (2.00 分)     A.叙事诗 B.爱情诗 C.风景诗 D.人物诗 20、“不偏不倚”中的“不偏”指的是什么? (2.00 分)【存在与现象】

    A.不偏袒 B.不偏向任何一方 C.不偏离本性 D.不偏向有利益一方 21、下面属于《周易》中卦辞的一项是:() (2.00 分)     A.屯 B.坤 C.乾 D.元亨利贞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下列哪位先哲提出来的:() (2.00 分)   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荀子 2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出自:() (2.00 分)     A.《道德经》 B.《庄子》 C.《易传》 D.《中庸》 24、所谓比喻,即本体和语体之间要有:() (2.00 分)     A.相反性 B.相似性 C.绝对性 D.同一性 25、《周易》中只有哪两卦谈到了龙? (2.00 分)

存在与现象 第五篇_统计学复习题 答案七

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填空题

1、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概括为和种类型。

2、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程度不同分为 完全不相关 。

3、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方向不同分为 和

4、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不同分为和关 。

5、判断现象之间相关关系表现形式的方法是;测定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方法是 计算相关系数 。

6、相关系数R的值介于之间,当它为正值时,表示现象之间存在着相关 ;当它为负值时,表示现象之间存在着 负相关 。

7、进行分析时,首先要确定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在这一点上与关 分析不同。

8、客观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的但的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称为相关关系;与相关关系对应的是 函数关系 ,反映现象之间存在的严格的依存关系。

9、用直线方程来表明两个变量间的变动关系,并进行估计和推算的分析方法称为性回归分析 。

10判断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形式的方法是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相关系数 ,确定现象之间相关变量之间的一般关系式的方法是 回归分析 。

11、直线回归方程y=a+bx中参数a、b的数值用 a= ,

二、是非题

1、判断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必须计算相关系数。 F

2、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一定都是随机变量。 F

3、当直线相关系数R=0时,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F

4、回归系数b的符号与相关系数r的符号一般相同,但有时也不同。 F

5、相关系数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系数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 F

6、回归分析中计算的估计标准误就是因变量的标准差。 T

7、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着的关系值固定的依存关系是相关关系。 F

8、按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不同,相关关系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F

【存在与现象】

9、计算相关系数时,应首先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F

10、相关系数是直线相关条件下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 T

11、相关与回归分析是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定量分析。 T

1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b大于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T

三、单项选择题

1、相关关系是( B )

A、现象间客观存在的依存关系 B、现象间的一种非确定性的数量关系

C、现象间的一种确定性的数量关系 D、现象间存在的函数关系

2、当自变量x的值增加,因变量y的值也随之增加,两变量之间存在着( B )

A、曲线相关 B、正相关 C、负相关 D、无相关【存在与现象】

3、当自变量x的值增加,因变量y的值也随之减少,两变量之间存在着( C )

A、曲线相关 B、正相关 C、负相关 D、无相关

4、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 C )

A、从0到1 B、从-1到0 C、从-1到1 D、无范围限制

5、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比,对变量的性质要求是不同的,回归分析中要求( A )

A、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B、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

C、两个变量都是非随机的 D、因变量是给定的,自变量是随机的

6、一般来说,当居民收入减少时,居民储蓄存款也会相应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B )

A、负相关 B、正相关 C、零相关 D曲线相关【存在与现象】

7、配合回归方程比较合理的方法是( D )

A、移动平均法 B、半数平均法 C、散点法 D、最小平方法

8、价格愈低,商品需求量愈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B )

A、复相关 B、不相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

9、判断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方法是( C )

A、作定性分析 B、制作相关图 C、计算相关系数 D、计算回归系数

10、配合直线回归方程比较合理的方法是( D )

A、散点图法 B、半数平均法 C、移动平均法 D、最小平方法

11、已知某产品产量与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件时,其生产成本为5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12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D )

A、Y=12000+38X B、Y=50000+12000X

C、Y=38000+12X D、Y=12000+50000X

12、相关图又称( A )

A、散布表 B、折线图 C、散点图 D、曲线图

13、工人的出勤率与产品合格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如果等于0.85,可以断定两者是( C )

A、显著相关 B、高度相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

14、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A )

A、前者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后者研究变量间的变动关系,并用方程式表示

B、前者研究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后者研究变量间的密切程度

C、两者都研究变量间的变动关系 D、两者都不研究变量间的变动关系

15、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A )

A、1 B、-1 C、+1或-1 D、大于-1,小于+1

16、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中,b表示( C )

A、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y增加的数量

B、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y平均增加或减少的数量

C、自变量x每减少一个单位,因变量y减少的数量

D、自变量x每减少一个单位,因变量y增加的数量

四、多项选择题

1、相关分析( AC )

A、分析对象是相关关系 B、分析方法是配合回归方程

C、分析方法主要是绘制相关图和计算相关系数

D、分析目的是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E、分析目的是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并配合相应的回归方程以便进行推算和预测

2、下列现象中存在相关关系的有( ABE )

A、职工家庭收入不断增长,消费支出也相应增长

B、产量大幅度增加,单位成本相应下降

C、税率一定,纳税额随销售收入增加而增加

D、商品价格一定,销售额随销量增加而增加

E、农作物收获率随着耕作深度的加深而提高

3、商品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关系是( ADE )

A、相关关系 B、函数关系 C、正相关 D、负相关 E、单相关

4、相关系数( BCDE )

A、是测定两个变量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指标

【存在与现象】

B、是在线形相关条件下测定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

C、也能表明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

D、其数值大小决定有无必要配合回归方程

E、与回归系数密切相关

5、直线回归方程( ABCD )

A、建立前提条件是现象之间具有较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

B、关键在于确定方程中的参数a和b

C、表明两个相关变量间的数量变动关系

D、可用来根据自变量值推算因变量值,并可进行回归预测

E、回归系数b=0时,相关系数r=0

6、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元)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件/人)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Y=50-0.5X,则( ABD )

A、0.5为回归系数 B、50为回归直线的起点值

C、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提高0.5元

D、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下降0.5元

E、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减少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提高50元

7、相关关系的特点是( AC )

A、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B、现象之间不确定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C、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是不确定的 D、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是确定的 E、现象之间不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8、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为了( ABE )

A、说明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动关系

B、通过给定自变量数值来估计因变量的可能值

C、确定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D、用两个变量相互推算

E、用给定的因变量数值推算自变量的可能值

9、在直线回归方程中,两个变量x和y( ABE )

A、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B、一个是给定的变量,一个是随机变量

C、两个都是随机变量 D、两个都是给定的变量

E、两个是相关的变量

10、在直线回归方程中( ACE )

A、在两个变量中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

C、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

D、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

E、要求因变量是随机的,而自变量是给定的

11、现象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形式分为( CD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直线相关

D、曲线相关 E、不相关

12、配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须具备下列前提条件( ABCD )

A、现象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B、现象间的关系是直线关系,这种直线关系可用散点图来表示

C、具备一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资料,且能明确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D、两个变量之间不是对等关系 E、自变量是随机的,因变量是给定的值

13、由直线回归方程y=a+bx所推算出来的y值( ACD )

A、是一组估计值 B、是一组平均值 C、是一个等差级数

D、可能等于实际值 E、与实际值的离差平方和等于0

存在与现象 第六篇_高中数学教学中文化存在的现象与本质

龙源期刊网 .cn

高中数学教学中文化存在的现象与本质 作者:陈江洪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2013年第12期

摘 要:文化的现象与实质相统一,意味着数学教学就不再是纯粹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而是一种文化滋养下的数学知识的生成.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收获的也不只是数学知识,更有数学文化.

关键词:高中数学;文化;现象;本质

应试氛围中的高中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常常是绝缘的,尽管数学文化其实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数学知识当中. 近年来,有教育媒体开始关注数学文化的现象,与此同时也有数学教育专家以数学文化作为研究主线,推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这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好事.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地看,我们就会发现文化其实与数学是一对姻亲,彼此谁也离不开谁,翻开数学发展史,我们发现在数学概念的建立、在数学规律的得出过程中,文化的作用无处不在. 数学家们自身的文化素养对于数学的发展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仔细品味这些作用,有助于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和润. 在这些宏大叙事的背景下,我们来看看自己的数学课堂,笔者以为有必要从现象与本质两个方面反思现有的高中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文化存在的现象与实质理论阐述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文化存在的现象与本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学者引述美国著名杂志《科学》主编的一句话说,“数学是看不见的文化”;也有国内学者说:“最说不清的东西很多,譬如文化.”文化是什么?还真是一言难尽,但就数学发展来看,我们认为数学文化就是能够引领、驱动数学向前发展的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不同于数学自身的力量,因为数学自身的力量往往是一种外力,而文化却是一种内力,是数学自身发展的一种驱动力. 在这种引领与驱动的过程中,数学又能给数学之外的其他领域带来思考与启迪,有时甚至是直接的推动. 我们认为这也是数学文化的一种体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应当适当介绍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这一表述,我们可以发现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定位,是以数学史、数学应用、数学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来体现的. 尽管我们认为这不是数学文化的全部,但从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来看,我们认为是较为恰当的.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至少从现象上来看,文化存在得并不是很明显. 因为中国数学教学的评价体制及传统指导思想,使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课堂的主要内容,知识与技能基本上都是指向一种知识积累与技能形成的,对于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为什么要形成这样的技能往往不予考虑——要考虑也可能只是解说为数学考试的需要. 而这正是数学文化所强调的内容,从最简单的“数的诞生”,到“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再到“概率”、“拓扑学”,其中无不蕴涵

存在与现象 第七篇_物理与人类生活(倪牟翠)第4章答案

1

【单选题】(10分)

下列哪种温标不属于与测温物质无关的理想温标?

A. 热力学温标

B. 摄氏温标

C.

国际温标 D.

理想气体温标

2

【单选题】(10分)

下列关于温度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自然界存在的最低温度是1开尔文左右 B.

目前实验室能达到的最低温度是pK数量级 C.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是36~37.2摄氏度

D.

原子弹爆炸的温度约为百万摄氏度 3

【单选题】(10分) 下列叙述不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是

A.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其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B.

只要是符合能量守恒的功能转换过程就一定能实现

C.

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D.

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4

【单选题】(10分)

关于水在0~4摄氏度之间出现的“热缩冷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这种现象违反现有的物理理论,是难以解释的

B.

在这一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热运动速度变慢

C.

在这一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降低

水的这一反常性质对江河湖泊中动植物的生命有着重要意义 5

【单选题】(10分)

关于气体中的输运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输运过程中会表现出粘性、热传导和扩散的性质

B. 输运过程的微观机制是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C.

当气体的某种物理量的宏观分布不均匀时就发生输运过程

D.

输运过程的发生必须有宏观外力的作用

6

【单选题】(10分)

天空中的云阶、岩石的花纹、松花蛋中的松花这些现象都属于

A.

凝结现象 B.

自组织现象

C.

热缩冷胀现象 D.

毛细现象 7

【单选题】(10分)

地球大气层的上层温度约为摄氏零下二十度,而地表温度约摄氏零上十五度,维持这一温度差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存在的

A.

稀有气体

B. 水和二氧化碳

C. 氮气

D.

氧气

8

【单选题】(10分)

用毛笔蘸墨汁、植物的根从土壤吸收水分,这些过程都是利用了液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17732/

推荐访问:不该存在的现象 文山会海现象依然存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