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模板 > 高尔基体的蛋白运输作用

高尔基体的蛋白运输作用

时间:2016-10-30   来源:写作模板   点击:

【www.gbppp.com--写作模板】

篇一:《高尔基体的功能》

高尔基体的功能

关键词:细胞 atcc 北纳创联

关于高尔基体功能的两个模型阐述了高尔基体合成和遗传机制。第一,“稳定的区室模型”,高尔基体包含稳定的潴泡和其中的囊泡携带蛋白。在这个模型中,高尔基体是一个独立的实体,通过模板依赖或者非依赖的过程产生。第

二.“潴泡渐进模型”,高尔基体是一个动态的膜系统,它可以通过内质网膜的融合从新生成。它通过膜由顺面向反面的持续运动介导蛋白质运输。

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这种模型。结果表明后高尔基体膜是在tER和内质网亚结构域形成之后才形成的。内质网亚结构域是COP Ⅱ运输囊泡形成的位点,与内质网的其他部分在形态和功能上均不相同。在这些研究中,分别使用sec7-DsRed和Sec13p-GFP检测到了tER和后高尔基体的明显形成。与此一致的是,在毕赤酵母中,tER位于与高尔基体堆叠十分接近的区域。这些观察为一个精简的高尔基体遗传模型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在这个模型中COPⅡ囊泡融合导致了高尔基体潴泡的从新合成。

在酿酒酵母中没有检测到tER。实际上,芽殖酵母中的高尔基体似乎不是以高尔基体堆叠形式组装的。恰恰相反,它们分散在整个细胞质中。然而,高尔基体遗传被认为是一个细胞周期依赖的非随机的过程。使用Sec7p-GFP融合蛋白作为标记,在初始出芽位点检测到了后高尔基体膜,这种膜系统分布在整个芽中。而且,已有文献报道了Sec7p-GFP由芽颈向芽尖的运动。由于Myo2p马达蛋白结构域的突变导致后高尔基体定位受阻,所以很有可能在遗传过程中后高尔基体的运动是由Myo2p驱动的过程介导的。

在芽殖酵母的后高尔基体遗传中,检测到一个与首次在线粒体遗传中观察到的相似的捕获机制。那就是后高尔基体元件在芽顶端积累,并在细胞分裂之前从芽顶端的滞留位点释放。最后,在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潴泡与分泌囊泡在细胞壁合成的位点组合在一起,以便累积或存放细胞表面物质。由于F肌动蛋白的去稳定作用会降低Sec7p-GFP在芽顶端的积累量,后高尔基体在芽顶端的滞留,正如线粒体在那个位点的滞留一样,似乎是依赖肌动蛋白。与此一致的是,Cdc1p的突变会导致芽殖酵母中肌动蛋白骨架的去极化,也会使后高尔基体元件在芽顶端的滞留受到影响,但对早期高尔基体的遗传没有影响。

高尔基体的分泌囊泡与极性生长的关系是当前研究高尔基体功能的一个重要领域。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是由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开始的,核糖体只是初步合成了多肽链,之后运送到粗面内质网中进行折叠,翻转,加糖基等,初步加工高尔基体的蛋白运输作用

后运送到高尔基体内进行进一步糖基化修饰,完善基本蛋白质的形成。新合成的蛋白质被高尔基体以分泌囊泡的形式运送出来,一部分运送到溶酶体中,一部分运动到了细胞膜。分泌囊泡首先与细胞膜融合,然后释放出囊泡内的蛋白质,而分泌囊泡的膜成分就形成了新的细胞膜,这样就在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的同时,不断地对细胞膜和细胞壁进行更新,最终完成菌丝顶端的极性生长。

菌丝顶端的极性生长位点是由皮层标记蛋白特异性标记的。在这些标记位点,Cdc42 GTPase被鸟苷酸交换因子(GEF)Cdc24所激活。Cdc42蛋白作为主要的调节因子,在许多过程,如细胞生长、形态发生中发挥作用。Cdc42的效应之一是通过表面蛋白复合物(极体),使肌动蛋白骨架在极性生长位点集结,高尔基体的分泌囊泡沿肌动蛋白骨架运动,并在次级蛋白复合物,即胞吐体复合物上定位,最后与质膜发生融合。分泌囊泡沿肌动蛋白骨架运动的驱动力由V型肌球蛋白Myo2提供,后者与其调节轻链Mlc1形成复合物。Myo2和Mlc1均朝向生长位点进行极性定位。一旦囊泡锚定在胞吐体,囊泡将与质膜发生融合。因此,囊泡融合被认为发生于囊泡定位之后。

在皮层标记指示的极性生长位点上,Cdc42发生定位,并被Cdc24转化为活性的GTP结合状态Cdc42-GTP。Cdc42-GTP促进Bnil、极体、胞吐体复合物的定位并被激活一Bnil聚集肌动蛋白束,肌动蛋白束为Myo2/Mlc1马达蛋白介导转运的分泌囊泡提供轨道,而分泌囊泡通过高尔基体的出泡形成并沿肌动蛋白束轨道到达极性生长位点后,锚定在胞吐体上,并与质膜发生融合,从而发生极性生长。在Orlando等的综述中进一步描述了分泌囊泡在酿酒酵母细胞通过由分泌途径介导的胞吐作用、胞吞作用及胞裂蛋白形成的扩散屏障,使Cdc42得以在子细胞中维持极性定位。

篇二:《细胞生物学课后习题》高尔基体的蛋白运输作用

细胞生物学课后习题整理

1、 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答: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特点:

(1) 浓度梯度:主动运输是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跨膜转运的方

式;而被动运输是物质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

(2) 是否需能:主动运输需要代谢能(由ATP水解直接提供能量)或与释放能量的过程相偶联(协

高尔基体的蛋白运输作用

同运输);而被动运输不需要提供能量。

(3) 膜转运蛋白: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介导;被动运输有些需要载体介导(协助扩散、水孔蛋白),

有的不需要(简单扩散)。

被动运输意义:

保证细胞或细胞器从周围环境中或表面摄取必要的营养物质及将分泌物、代谢物以及一些离子排到细胞外。

主动运输意义:

(1)保证细胞或细胞器从周围环境中或表面摄取必要的营养物质,即使这些营养物质在周围环境中或表面的浓度低;

(2)能够将细胞内的各种物质,如分泌物、代谢物以及一些离子排到细胞外,即使这些营养物质在细胞外的浓度比细胞内的浓度高得多;

(3)能够维持一些无机离子在细胞内恒定和最适的浓度,特别是K+、Ca2+和H+的浓度。

2.比较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异同。

(1)胞吞泡的大小不同,胞质泡直径一般小于150nm,而吞噬泡的资金往往大于250nm

(2)所有真核细胞都能通过胞饮作用连续摄入溶液及其可溶性分子,而较大的颗粒性物质则主要是由特殊的吞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摄入的。

(3)胞吞泡的形成机制不同。胞饮泡的形成需要网格蛋白,吞噬泡的形成则需要有微丝及其结合蛋白的帮助。

3、简述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过程

大致分为四个基本过程∶①配体与膜受体结合形成一个小窝(pit);

② 小窝逐渐向内凹陷,然后同质膜脱离形成一个被膜小泡;

③ 被膜小泡的外被很快解聚, 形成无被小泡, 即初级内体;

高尔基体的蛋白运输作用

④ 初级内体与溶酶体融合,吞噬的物质被溶酶体的酶水解

4、简述cAMP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功能

1、cAMP信号的组分

①.激活型激素受体(Rs)或抑制型激素受体(Ri);

②.活化型调节蛋白(Gs)或抑制型调节蛋白(Gi);

③.腺苷酸环化酶:是相对分子量为150KD的糖蛋白,跨膜12次。在Mg2+或Mn2+的存在下,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

④.蛋白激酶A:由两个催化亚基和两个调节亚基组成,在没有cAMP时,以钝化复合体形式存在。 ⑤.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可降解cAMP生成5’-AMP,起终止信号的作用。

2、转导过程:Gs调节模型:激素—G蛋白偶联型蛋白—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

5、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主要形态差异和功能差异分别是

粗面型内质网大多为扁平的囊,少数为球形或管泡状的囊。在靠近核的部分,囊泡可以与核的外膜连接。

滑面型内质网又称为非颗粒性内质网。滑面型内质网的囊壁表面光滑,没有核糖体附着。

功能:

粗面内质网:1、蛋白质合成

2、蛋白质的加工与修饰高尔基体的蛋白运输作用

3、新生多肽的折叠与装配

4、含分子伴侣,可以识别和结合没有折叠或折叠错误的蛋白质并

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三维结构

滑面内质网:1、脂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2、合成外输性蛋白颗粒的基地

3、有解毒功能

4、合成类固醇激素、提供葡萄糖酶-6-磷酸去除磷酸基地场所

5、回收钙离子高尔基体的蛋白运输作用

6、 已知膜泡运输有哪几种类型?各自主要功能如何?

类型:网格蛋白有被小泡,COPI和COPII有被小泡。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介导高尔基体与质膜间的膜泡运输;后两者介导由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的膜泡运输。

功能:

网格蛋白有被小泡: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TGN向质膜、胞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运输。在细胞内吞途径中,负责将物质从质膜运往细胞质,以及从胞内体到溶酶体的运输。

COPII有被小泡:主要介导细胞内顺向运输,即负责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由5种蛋白亚基组成。Sec13p、sec31p、sec23p、sec24p、sarlp

COPI有被小泡:介导细胞内膜泡逆向运输,负责从顺面高尔基体网状区到内质网膜泡转运

7、试比较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与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的异同点 相同点: 1、都传递了电子 一次都传递一对电子

2、都偶联ATP的合成

3、就电子传递过程而言 基本都有跨膜的蛋白复合体

4、都有质体醌类似物

5、PC和CytC都是水溶性小分子蛋白且可以泵质子

6、都在传递电子的过程中泵质子

7、就产生ATP的机制而言都是由质子穿过膜产生ATP ATP合酶相同

不同点:1、 一个是光合 另一个是氧化(这是废话)2、发生场所不同(也是废话)

3、光合磷酸化有2条途径(循环和非循环)氧化磷酸化只有1条

4、(NADH也要过FADH2的)

5、非循环光合磷酸化伴随水光解产生O2 氧化磷酸化消耗O2

6、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过程的每一步都是顺电势梯度的

7、光合磷酸化电子传递过程有两步是逆电势梯度的(P680和P700)

8、氧化磷酸化不需外界供能 光合磷酸化需要

9、氧化磷酸化随时可以发生 光合磷酸化只能有光才发生

8、怎样理解染色体上3种重要功能元件

其功能为:(略)

高尔基体的蛋白运输作用

① DNA复制起点,至少一个,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维持染色体在细胞世代传递中的连续性

②着丝粒,一个,使细胞分裂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③端粒,两个,在染色体末端,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起细胞分裂计时器的作用,正常体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DNA重复序列就缩短一些,与细胞的衰老有关

篇三:《题目15916b7f5acfa1c7aa00ccda》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283474/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