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知识 > 饮食常识 >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时间:2018-03-18   来源:饮食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饮食常识】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第一篇_中国饮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第一章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第一节 绪论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

(一) 中国饮食

饮食体系包括:饮(茶、酒、奶、其他);食(主食、副食)

中国饮食文化: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饮食是文化的原因:

1与人的生存同步

2每种菜系都是一种文化

3饮食现象有一种丰富的结构

4包含着哲学思想

三饮食文化研究内容

内容:食生产、食生活、食事象、食思想、食惯制

四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现状

1历史上的滞后的饮食文化研究(秦始皇专政,汉独尊儒术)食天求饱,居天求安

2近代至20世纪中叶的国内饮食文化研究(孙中山)烹调之术蕴育在文化中

3海外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热潮。

4方兴未艾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

5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趋势

五课程专业地位与学习方法

饮食文化:专业与修养,修养,知识,管理,技能,就业点,未来发展前景,应用研究 学习方法:1积累广博的知识2掌握学科信息3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节 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

重点难点:四大原则,五大特点

一饮食文化理论的四大原则

(一) 医食合一

1神农尝百草 《齐民要术》贾思勰,李时珍《本草纲目》

2周代食医

3《千金食治》孙思邈

(二) 饮食养生

1预防重于防治2黄帝内经3饮膳正要,忽思慧(元):食疗、保健思想

(三) 本味原则

1滋味美味:味感、触感、嗅感

2作用功能 辛:发散作用,酸:收敛作用,苦:清热解暑,甘、咸:补身体

(四)孔孟食道

体现道德规范:孔子饮食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唯酒无量,不及乱”“食于表者之侧,未尝饱也”

孟子饮食观:(1)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2)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而尔予人,行道之人弗受,蹴而尔予之,乞人不屑也 二饮食文化的五大特征

1悠久的饮食文化

2浓厚的文化内涵:重食,重养,重味,重利,重理(道德规范,哲学思辨)

3精湛的制作工艺:刀工精细,调味多样,制熟技术先进,美食美名美器,造型美化

4原料选取的广泛性:自然地理条件

5进食选择的丰富性:上层社会选择,下层社会的选择

第三节 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一) 张骞“凿空”与丝绸之路上的饮食文化

汉带去丝绸、茶叶,引进葡萄、胡桃、胡蒜、西瓜等水果

(二)释教弘法与求法事业中的中外饮食交流

鉴真东渡带给日本制做豆腐的方法,日本“干光法师”荣西传去菜文化

(三)“贡使”与商人

西欧与北美国家中餐馆的开设

(四) 郑和下西洋

(五) 传教士:沟通中西饮食文化的桥梁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

文化观念:中国饮食文化:美性(悟性),西方饮食文化:理性;饮食核心:中(重味),西(营养);饮食行为:中(合)

西(分)原料使用:中(植物性)西(动物性);分解工艺:中(精细)西(简单)火候方法:中(复杂)西(单一)饮食器具:中(筷子)西(刀叉)饮食制作:中(随意)西(规范)

第二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源流

1生产力烹饪水平:史前熟食,瓷器,青铜,铁器

2以历史朝代划分: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三代时期,春秋战国,汉魏,唐宋,元明清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3以饮食发展的进程划分:中国饮食文化的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成熟阶段,繁荣阶段

第一节 中国饮食文化的萌芽时期

一人类饮食的起源

饮食起源:生食(茹毛饮血),熟食(自然火的利用与保存,人工取火阶段)

用火熟食的意义:把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

(1) 代表人类饮食历史的开端,摩擦生火在解放人类的作用上,甚至还超过蒸汽机的作用

(2) 结束人类生食的生存状况,使身体素质和智力得到更迅速提高

(3) 孕育原始的烹饪,奠定了人类饮食史上的第一次伟大飞跃物质基础

二中国饮食文化萌芽产生的条件

1火的使用 2食物原料来源相对稳定 3陶器的产生与使用

三中国饮食文化萌芽时期的特点

1炊餐器具基本齐备

2采集渔猎与农耕畜牧原料使用

3烹饪技艺与饮食品初步发展

4调味出现,筵宴产生

第二节 中国饮食文化初步形成时期

一初步形成的历史背景

1夏商周的农业 2夏商周手工业的发展

二初步形成时期的特点

1炊餐器具种类多样

(1) 烹饪食器(2)酒食器(3)辅助器

2烹饪原料品种繁多

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调味品

3烹饪工艺形成初步格局

(1) 对烹饪原料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使用(2)对烹饪方法及手段有一定进步

4周八珍及南北食风(南甜北盐)

5烹饪名家纷纷涌现

6饮食著作开始问世:《黄帝内经》“四大医术之一”,《吕氏春秋》“本味学说

7水果用于充饥,在周朝起作为休闲食品

第三节 中国饮食文化的蓬勃发展时期

一中国饮食法杖时期的历史背景

(一) 农业的发展:水利建设,温室

(二) 手工业的发展:铁器冶炼,漆器的产生,大陶器,瓷器

(三) 商业的发展:长安,贸易往来,丝绸之路,重农抑商

二中国饮食蓬勃发展时期特点

1能源出现新突破(煤的利用)

2炊餐具的革新(地灶台,铁“五熟釜”诸葛亮发明)

3食物原料来源更加丰富

传统原料发生变化,豆腐发明,异域菜种传入,植物油应用,茶成为主要饮品

4烹饪工艺不断革新

(1) 烹饪环节分工细化(炉案分工,红白分工)

(2) 烹饪技艺不断创新(炸、煎、炒)

5荤素菜系形成流派

6烹饪饮食名家与饮食著作

《茶经》“茶圣”陆羽 “茶仙”“茶神”

《金匮要略》孙思邈

7饮食市场逐渐兴盛

(1)经营档次齐全(2)经营方式灵活多样(3)服务周到,分工细致

第四节 中国饮食文化成熟时期(定型)

一历史背景

(一) 发展:岭南出现三季稻,引进番薯等品种

(二) 手工业的发展:景德镇瓷器,红曲霉酿酒,茶叶“炒青”

(三) 商业的发展:都市食肆发展

二时期特点

1餐饮器具精美绝伦

(1) 瓷器餐饮器具,中国瓷器鼎盛时期,“景德镇瓷器”青花瓷

(2) 金属餐饮器具,金银器

2食物原料十分广阔

(1) 新原料的开发:新的野生动植物品种的开发与利用;持续利用不断提高的各种技术培

育和创新品种

(2) 新原料的引进:番薯、番茄、辣椒、马铃薯、洋葱

(3) 已有原料的巧妙利用

一物多用—综合利用—废物利用

3烹饪工艺拥有较完整的体系

(1) 对原料选取和加工有了较为科学的总结

(2) 刀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3) 制熟技术发展

(4) 火候与调味颇有建树(文火与武火的划分,十层油温判断,复合味定型)

4地方风味流派形成稳定格局

5饮食消费空前繁荣

(1)专业的饮食行增多(2)综合性的饮食店不断完善(3)饮食奢华,场面盛大(满汉全席代表)

6饮食著述完善体系—袁枚《随园食单》

特点:(1)注重原料选择(2)注重原料搭配(3)强调烹调诸要素的作用及相互制约的关系(4)主张破除陈规陋习(5)讲究装盘上菜及进食艺术

第五节 中国饮食的繁荣创新时期(民国—改革开放—至今)

一繁荣时期的特点

(一) 烹饪工具与生产方式逐步趋于现代化

1烹饪工具的现代化:能源(汽、电、太阳能、沼气),烹饪设备(电磁炉、微波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2生产方式现代化:(1)代替手工操作(2)食品工厂出现,自动化生产食品

(二) 优质原料品种增加

1新型的优质原料品种的引进与开发

2珍稀原料的种植与养殖

3传统优质原料的品种增多

(三) 国内外饮食文化与烹饪技艺广泛交流

1国内饮食的交流:沙琪玛、羊肉串、竹筒饮

2国外饮食的交流:肯德基、麦当劳

(四) 创新筵席大量涌现与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1创新筵席:新奇宴、文化宴、生态宴

2饮食市场繁荣

第三章 中国饮食思想

第一节 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

一“甘”、“美”、“善”—饮食审美思想的萌芽

1羊在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

2《说文》释云: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善也,美与善同意

3美是感官的舒服感,是人的需求被满足

二“五味调和”—和谐美的探求

1从“和”的思想来源上看

2从“和”的内容上看:(1)物有先天(原料选择的自然和谐) (2)水火相济(食物烹调物性和谐) (3)适口者珍(饮食过程的审美过程)

3从“和”的效果上看(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浓而不薄,肥而不腻) 4从“和”的思想之辩证关系与深刻性是看

三“五世长者知饮食”—高层次的审美

1“三世长者之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

2“知味者”王小余

3上层社会定势、定向对饮食文化起着制约和导向作用

四十美风格—系统完善的审美原则

1“质”:原料和成品的品质、营养。它贯穿于饮食活动的始终,是美食的前提、基础和目的 2“香”:闻香是食物美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鉴别美质、预测美味的关键审美环节和检验烹调技艺的重要感官指标

3“色”:悦目爽神的颜色润泽,指原料自然美质的本色

4“形”体现美食效果,服务于食用目的的富于艺术性和美感的造型。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中对于肴馔形美的理解与追求,是在原料美的基础上并充分体现质美的自然形态美与意境美的结合

5“器”精美适宜的炊饮器具,以饮食器具为主。饮食器具不仅包括常人所理解的肴馔盛器、茶饮器、箸匙等器具,而且包括专用的餐桌椅等配备使用的饮食用具

6“味”:饱口福、振食欲的滋味,也指美味。它强调原料的“先天”自然质味之美和“五味调和”的复合美味两个宗旨,这是进食过程中美食效果的关键

7“适”:舒适的口感,是齿舌触感的惬意效果。对于“适”的理解与追求,“滑”“脆”是两个最常用的词,在很早的古代便留下了大量文录

8“序”:指一台席面或整个筵宴肴馔在原料、温度、色泽、味型、浓淡等方面的合理搭配,上菜的科学顺序,宴饮设计和饮食过程的和谐与节奏化程序等。“序”的注重,是把饮食作为享乐之事,并在饮食过程中寻求美的享受的必然结果

9“境”:优雅和谐陶情冶性的宴饮环境。宴饮环境有自然、人工、内、外、大、小等区别

10“趣”:愉快的情趣和高雅的格调,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求精神享受,最终达到二者结合通恰的人生享乐目的和境地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不同人群的饮食思想

一饕餮贵族的食思想

二庶民大众的食思想

1果腹知足 2备荒防饥 3节俭持家 4安贫自慰 5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三清正之士的食思想—比较简单

秉承“孔孟食道”,崇重食道、恪寻食礼、耻于味欲、安于检食、养生为度

四本草家的食思想(基于中华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的食养、食治思想)

“食—养—医”结合的思想

五素食者的食思想

1准素食者群—“雚食者”(由成员的个人经济实力与社会经济地位所决定)

2方士、道家的冀长生食观(服饵辟谷、长生成仙)

3佛教戒律的素食思想(“积善”、“断恶”、“免业报”)

4其他素食者群—“示孝”“明教”“白莲教”

六美食家的食思想

1关于茶饮的思想 2关于酒饮的思想 3关于膳食的思想

第三节 当代饮食思想特征

一由单调转向丰富:离析变革中的传统饮食观念

二口与腹敌:“吃好”欣慰中的迷失(营养不良、营养过剩)

三从文化向文明:进步、安全、科学的广泛认同(绿色)

为活着而吃,生活之本能;为口服而吃,生活之享役;为健康而吃,“吃”的智慧,“吃”的艺术,食物改变人生!

第四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层次性

第一节 中国饮食史上的层次性结构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第二篇_中国饮食文化概论1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闭卷考试)

一、名词解释

1、饮食文化: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合。

2、食医合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其标志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

3、饮食养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4、孔孟食道: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5、果腹线: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一般表现为简单再生产)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量质食物的社会性极限标准。

6、果腹层:中国历史上饮食文化的社会基础层次,由社会广大最底层民众构成,是反映民族食生活基本水平的社会层次。该层次的食生活基本水准经常在“果腹线”上下波动。

7、饮食文化创造线: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标准。

8、饮食文化圈:是由于地域(最主要的)、民族、风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位。

9、中华饮食文化圈:以历史上中国版图为传播中心,以相邻或相近受中华饮食文化影响较深、彼此关系紧密的广大周边地区连接而成的饮食文化地域空间的历史存在。

10、饮食文化层:中国饮食史上,由于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饮食生活的不同社会层次。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11、满汉全席:中国清代光绪初期形成的官场筵式,又称满汉大席或满汉酒席,是康熙年间满席-汉席、道光时期满汉席的承续发展。其基本特征是燕翅等海珍与烧烤菜肴的组合。

12、食医:见于《周礼》记载的周王廷职官,其职司是负责周天子、后和世子的膳事营养。是见于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营养师。

13、《茶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成书于758年,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七千余字,著者陆羽。《茶经》是中国茶文化成熟的标志,体现了系统的茶学思想和完备的茶道程序,对中国和世界饮茶风气与茶学发展影响重大深远。

14、酒道:中国酒道源于上古时代形成的酒礼,体现敬、欢、宜的精神,根本要求是“中和”,即孔子所说的“惟酒无量,不及乱。”

15、茶德:中国儒学传统君子完美人格修养对茶的比德思想,是传统茶人对茶与茶事的道德和哲学认识的升华,主要理解为:诚、清、真——“茶德三昧”,即:诚—诚厚、诚明、诚信、诚敬;清—清真、清俭、清正、清明;真—真情、真性、悟真、归真。

16、民俗: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17、饮食民俗:是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也称饮食风俗、食俗。

18、酒圣:中国历史上传统酒文化人中的上上品,他们凭借酒力实现了情感、思想的超越发展和超常的文化创造,李白等人是典型代表。

19、小康层:中国历史上的一种饮食文化社会性层次,位于果腹层与富家层之间,大体上由城镇中的一般市民、农村中中小地主、下级胥吏,以及经济、政治地位相应的其他民众所组成。

20、“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释义: 此诗为唐代一首著名的《新嫁娘词》,中国历史传统是家中饮食事务由妇女负责,礼俗新妇结婚三日即要承担起厨事工作。新妇为讨得婆母的欢心认可,先要从小姑处了解婆母的口味爱好。

2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语,典出《论语·乡党》。本意为祭祀用的饭要尽可能做到每一粒米都完整,作脍的肉料要切的尽可能均匀适度。

二、填空题

1、英国人类学家E·B· Tylor 在1865年的《人类早期历史与文化发展之研究》一书中最早对“文

化”的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现象。”

2、公元7世纪中叶, 孙思邈 (581~682)所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千金食治》,是我国

历史上现存最早的饮食疗疾专篇。

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语,见于 《论语》 一书的“乡党”篇中。

4、“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语见于中国先秦典籍“三礼”中的 《礼记》 一书中。

5、“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是《论语》一书中记录的 孔子 所说的话。

6、汉代时期,各种面食品都笼统地被称为 “ 饼 ” 。

7、中国人用筷子为助食具的历史已经有6000年之久,据《菽园杂记》等文献记载,“筷子”名称出现在明代。

答:食疗是针对目标进食者的已发疾病,以特选食料的计划进食为手段的医治行为;饮食养生则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与实践。二者形似而实异,原则和目的均不同。但两者都源于“食医合一”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都是科学合理的进食。

3、 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文献中“羊大为美”的意义?

答:《说文解字》段玉裁注:“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美从羊。”“羊大则肥美”。羊在古代是黄河流域先民最主要的肉源;羊的行走、产乳、繁殖、增肥加重诸特点为一切人所需要依赖,是最重要的财富与食料;是最普泛的一般等价物;祭祀和会盟时最重要的牺牲;人际交往中的最重要礼物。

4、 迄止19世纪时,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类别怎样?

答:迄止19世纪时,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特征如下: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内是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长江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东南地区饮食文化圈、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青藏高原地区饮食文化圈、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圈、中北地区饮食文化圈和素食文化圈等12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紧密相连的子文化区位并存的民族饮食文化区域形态。

5、 “满汉全席”演化的历史阶段性、基本特征与原因是什么?

答:满汉全席是清代光绪年间流行的官场筵式模式。但其在清代的发展演变却经历了满席—汉席分立、满汉席、满汉全席三个不同形态的阶段。康熙皇帝为了永固爱新觉罗皇朝政权统治的政治目的,不断强化满族的文化优势地位,于康熙二十三年对宫廷宴事礼制实行“满席—汉席”分立的改革。“满席”名目正式出现,获得了“国宴”的尊贵名分,并且一直严格维系到清帝国的最后岁月。但满席—汉席分立的习尚在朝廷以外的官场维系到道光初年便逐渐被合一的“满汉席”筵式所代替。光绪初期,满汉席又被规模更大的满汉全席筵式所逐渐取代。这既反映了满族饮食文化再造与维系的发生演变历史,也同时表明满、汉民族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并最终融汇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整体的必然结局。

6、“满汉全席”的相对稳定模式和不可或缺的品种是什么?

答:“满汉全席”的相对稳定模式是指燕翅加烧烤的基本格局。不可或缺的品种是指烤猪、烤鸭、烤排子和燕窝、鱼翅、海参等所谓“海八珍”类肴品。

7、 “十美原则” 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十美原则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重要的思想结晶。其具体内容是:

质:原料和成品品质与营养的严格要求,是美食的前提、基础和目的。

香:鼓诱情绪、刺激食欲的气味。

色:悦目爽神的色泽。

形:体现美食效果,服务于食用目的的富于艺术性和美感的膳品形态。

器:精美适宜的炊饮器具。

味:饱口福、振食欲的滋味。

适:舒适的口感。

序:一台席面或整个筵宴肴馔在原料、温度、色泽、味型、浓淡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宴饮设计和饮食过程的和谐与节奏化程序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境:优雅和谐又陶清怡性的宴饮环境。

趣:愉快的情趣和高雅的格调。

8、 中国传统酒人文化品位界定的原则是什么?

答:中国传统酒人是指历史上的文化酒人,即有学养的酒文化人。界定的原则是:依照酒德、饮行、风藻的高低,分为雅清、俗浊、恶污三大等级九种类型。

9、孔孟食道的内容与意义是什么?

答:孔孟食道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孔孟食道同时是孔、孟二人对其先优秀饮食文化传统和其时饮食文化优秀成果的总结,它同时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的主体食文化思想观念,而且是其后二千余年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主体思想与观念。

10、“五味调和”认识形成的依据是什么?

答:“五味调和”原则是中国传统烹调术的根本要求和古代美食审鉴的最高境界。“五味调和”理论至迟距今约3000年左右已初步形成,其认识形成的依据是:

1)认识来源于传统的“和”的思想;2)是烹调经验的历史性总结;3)是人们对和谐味追求的结果;4) “和”思想体现了无止境发展的辩证关系。“五味调和”理论的形成,是先秦时代人们对长期饮食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先秦诸子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饮食审美意识的反映。

11、怎样认识“七夕”节庆重新热起的现象?

七夕节,又名七夕、乞巧节等,本源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故事,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民间有妇女乞求智巧之事,故名。七夕节的主要饮食活动是在农历七月初七日晚,家家陈瓜果食品,焚香于庭以祭祀牵牛、织女二星。相当长时间以来,七夕节在大陆地区已经被人们淡忘。但近年来由台北等一些城市酒店业的率导“中国情人节”的营销活动,使这一中华传统节日又得以焕发新的生机,七夕节已经开始再次被炎黄子孙所心仪,开始重新回到民族大众(首先是青年群体)的现实生活中来。

12、如何理解中国饮食史上“文化创造线”的意义?

文化创造线位于果腹线之上,即居于果腹层与小康层的分界线与果腹线之间。所谓“饮食文化创造线”,应当理解为是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标准。只有长期相对稳定地超出果腹性纯生理活动线之上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水准,才能使文化创造具有充分保证。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第三篇_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课程论文: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舌尖上的蒿子粑粑

舌尖上的蒿子粑粑

摘要:蒿子粑粑,也叫蒿子粑。是安徽江淮,江南地区(六安、桐城、安庆、含山、宣城、南陵,等地)流传的一种特色食品,主要以蒿子、米粉、腊肉为原料精制而成。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鲜色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流动,由于有很多舒城人和霍山人定居合肥,安徽省省会合肥也受此影响,蒿子粑粑在合肥也有所传承。在大别山腹地的霍山、舒城地区,传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吃蒿子粑粑可以“巴魂”。2014年5月30日安徽特色美食蒿子粑粑出现在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第七集《三餐》中,这种由蒿子、腊肉、米粉做成的特色美味得到了广泛关注。

关键字:蒿子、米粉、腊肉、地域风俗

起源传说: 起源于安徽舒城县和霍山县,流传于安徽江淮、江南地区。说起蒿子粑粑来历,霍山民间流传一种说法。据传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晚上,阴间的街市披红挂绿,张灯结彩,大街小巷挤满衣着华丽的鬼魂,舞狮、高跷、唱戏、龙灯,其热闹非人间的春节可比,因而活人的魂魄受不了阴间的诱惑,纷纷去鬼市游玩。有的喝酒听曲,有的观灯看戏,待到雄鸡报晓鬼魂收市时,一些乐而忘返的游魂就被阎王收去留在阴间了。翌日,阳间一片哭,他们为那些魂魄不归的亲人请来和尚道士念经画符招魂。因此,农历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间恐怖不安的日子,被称为“鬼节”。

不管人们如何恐惧,每年的三月三“鬼节”还是照常光临。为保平安,“鬼节”前夕,人们纷纷拥到庙里烧香磕头,祈求神灵保佑。人间浓烈的香火,直冲莲花座上的观音菩萨,观音掐指一算,知道了人们烧香的原委。一天晚上,观音托梦给南岳山(位于霍山县城)下的一位老奶奶:“我是南海观音菩萨,知道人间有难,特来拯救你们。赠你蒿草一株,用它和面做粑粑吃下可以巴魂,三月初三保管无恙。”

老奶奶醒来,发现手里果然拿着一珠青茸茸的蒿草,于是赶紧把观音托梦赠蒿的事告诉乡亲,大家听后忙去地里采摘青蒿,磨面做粑粑吃。说也奇怪,凡是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平平安安地过了鬼节。这个消息很快传开,每到三月初三,姑娘媳妇就成群结队去地里采摘青蒿做粑粑巴魂。直到现在,这种古老的习俗仍在霍山一带民间盛行。当然,随着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播,今天做蒿子粑粑已不是以往的“敬神消灾”,而是作为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美味食品。

特点与做法:

蒿子粑粑一直是家乡人民的热爱,每逢开春之后,待蒿子从野外间长出来之后,农活也不忙的时候,你就会看见很多妇女拎个篮子,徘徊在田野间,那么她们很可能就是在寻找一种美味——蒿子。蒿子的生命力极强,田埂上,地头边,马路边,只要有草生长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而且在采摘的时候也很有讲究,选择根部以上的部分,要选择上好的蒿子,嫩度是必须的,鲜嫩的蒿子味清香,稍微老点就味苦,另外,还有一种蒿子当地称之为“大头蒿”,这种大头蒿跟蒿子很相似,不注意看经常看错,但是大头蒿很苦,不适合做蒿子粑粑,所以在采摘的时候要注意。

首先,蒿子的种类有很多种,但是用于制作蒿子粑粑的蒿子为香蒿,不是大家常见的艾蒿,其叶表面为绿色,叶背面为白灰色,生长在野外,最佳采摘时期在二三月份,在野外采摘可闻见有股特殊的清香味,是绝对的绿色无公害的健康保健养生食品。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2》第七集《三餐》播出后,对于自己家乡的美食似乎更多了一份的热爱,一直陪伴着我从小到大的美食,在我的记忆里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我是安徽舒城人,是蒿子粑粑的起源地之一,一直陪伴着我从小到大的美食,现在经过媒体平台,一下子就发扬光大,感觉似乎自己都有一种自豪,接下来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蒿子粑粑的制作流程。

制作流程:

(1) 将蒿叶洗净,用质嫩味鲜的蒿叶尖,切碎;咸肉切成丁,放在一旁备用。

(2) 将咸肉放锅中干炒,待熟了之后,将先准备好的蒿子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

煮沸。

(3) 待煮沸后,加入事先准备好的米面粉,根据自己的感觉加入适量的米粉,加入

太少导致面粉团太软,捏不成型,加入太多,容易导致面粉团太干,容易散。

(4) 将弄好的面团捏成大小差不多的圆形扁扁状。

(5) 根据个人的口味不同,蒿子粑粑可炸,可煎,可蒸。拿炸来说,炸至边缘泛出

金黄色即可,外面的皮香酥无比,里面的味道很绵长,清香扑鼻,回味无穷,

让人爱不释口。【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在没有开播《舌尖上的中国2》的时候,蒿子粑粑其实已经传播很广泛了,不仅仅是安徽六安地区,像合肥、安庆、池州、宣城、芜湖等地也较为广泛,还有湖北河南与安徽接壤的鄂东南豫东南地区也较作兴,既《舌尖2》开播之后,又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和接受这一美食,我想在不久之后,蒿子粑粑将不仅仅在农村中流行开来,估计在只要有蒿子生长的地方,人们都会接受它的,用它来制作美食,既简单又方便,更重要的是吃的是健康,还有现在交通的便捷,以后城市的饭桌上也将会出现这种美食的。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地域风俗,更是人们对美食的热爱,“蒿子粑粑”这种美食将会一直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舌尖上的中国2》第七集《三餐》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第四篇_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考试题库(闭卷考试)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闭卷考试)

一、名词解释

1、饮食文化: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合。

2、食医合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其标志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

3、饮食养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4、孔孟食道: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5、果腹线: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一般表现为简单再生产)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量质食物的社会性极限标准。

6、果腹层:中国历史上饮食文化的社会基础层次,由社会广大最底层民众构成,是反映民族食生活基本水平的社会层次。该层次的食生活基本水准经常在“果腹线”上下波动。

7、饮食文化创造线: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标准。

8、饮食文化圈:是由于地域(最主要的)、民族、风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位。

9、“五世长者知饮食”:语见魏文帝曹丕《诏群臣》,全句是:“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意即只有那些历代为官的贵富之家的上层社会成员,才可能对高层次的穿衣吃饭一类生活之事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10、仪狄:中国古史传说夏禹时期的女性酿酒师,是见于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酿酒师,事见《战国策》等先秦典籍。

11、陆羽:陆羽(733~804)唐中叶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中国古代茶学奠基人、茶道创始人,民间称其为“茶圣”、“茶神”、“茶仙”。所著《茶经》为中国、亦为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也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茶学巨著。

12、中华饮食文化圈:以历史上中国版图为传播中心,以相邻或相近受中华饮食文化影响较深、彼此关系紧密的广大周边地区连接而成的饮食文化地域空间的历史存在。

13、袁枚:袁枚清代中叶钱塘(今杭州)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三月初三日

(1716.3.25)、逝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1798.1.3),著名诗人、文学家,中国古代食学的集大成者,有“食圣”之誉。所著《随园食单》是中国古代食学著作的典范。

14、饮食文化层:中国饮食史上,由于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饮食生活的不同社会层次。

15、灶君:中国历史上普遍祭祀的家庭保护神,即俗称“一家之主”的灶王或灶王爷。形制有两种:一是家庭祭祀的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两位神主的坐像,一是用于商家店铺祭祀的灶君单人立像。灶君祭祀起源于上古的“先炊老妇”之祭,入汉以后逐渐转化为男性崇拜。民间俗传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君要上天向玉帝汇报人间所见善恶,故有以灶糖、灶果等祭灶的民俗。

16、满汉全席:中国清代光绪初期形成的官场筵式,又称满汉大席或满汉酒席,是康熙年间满席-汉席、道光时期满汉席的承续发展。其基本特征是燕翅等海珍与烧烤菜肴的组合。

17、食医:见于《周礼》记载的周王廷职官,其职司是负责周天子、后和世子的膳事营养。是见于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营养师。

18、茶人:中国历史上有茶学文化修养的嗜茶者,士是其主群体。

19、《茶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成书于758年,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七千余字,著者陆羽。《茶经》是中国茶文化成熟的标志,体现了系统的茶学思想和完备的茶道程序,对中国和世界饮茶风气与茶学发展影响重大深远。

20、《随园食单》:1792年出版的中国历史上成熟典范的食学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食经”,著者袁枚。该书约二万字,由十四单和一序组成,记载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个别食品上溯至元明时代)的326种肴馔茶酒等名食,系统的食学理论和详确可行的烹调方法。该书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并有相当的国际影响。

21、普劳:又作“朴劳”,我国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的风味名食,汉语名为“羊肉抓饭”,由羊肉、稻米、胡萝卜、元葱等原料焖制而成。传统食法是手食。中亚地区普遍食用。

22、酒道: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s/428418/

推荐访问:饮食文化概论论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