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资讯 > 武松打虎文学欣赏

武松打虎文学欣赏

时间:2018-11-20   来源:活动资讯   点击:

【www.gbppp.com--活动资讯】

第一篇:武松打虎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

【摘要】文学欣赏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体验、鉴赏和鉴别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本文主要阐述了文学欣赏的四个主要特征,说明了文学欣赏是一种伴随感情活动的形象思维活动。

【关键词】文学欣赏;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特征

所谓文学欣赏就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包含感受艺术形象,体味艺术境界,领会思想内容,激起情感反应,玩赏艺术魅力,鉴别作品质量。文学欣赏既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又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文学欣赏是一种借助形象与感情的审美享受活动,它始终离不开艺术形象的诱导和强烈情感的激发。

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被作品中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所吸引,所感染,以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现实面貌,并进而理解它的本质意义,引起情感上的反应。所以说形象所唤起的欣赏者的情感反映,是审美享受的重要标志,是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人们在欣赏《保卫延安》、《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等作品时,就会特别喜欢作品所表现的可歌可泣的斗争生活,喜爱那些鲜明生动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作品中了解过去的革命斗争历史,学习先辈的革命传统与斗争精神,并陶冶自己的情操与坚定自己的革命意志。在阅读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等作品时,作品所展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以及从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坚强的革命战士的形象,不管在任何时期,对广大读者都具有巨大的教育、鼓舞力量。这种感情上的反应是很强烈的。总之,欣赏者的情感反映,以文学作品的形象系统为基础,以作家在作品中所灌注的情感为动力。

二、文学欣赏是感觉与理解相统一的审美认识活动,在欣赏过程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伴而行。

文学欣赏不是简单地复现现象,而是对形象意蕴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又不是抽象的认识,而是形象的意会,是在感觉中理解,在审美过程中认识。文学欣赏以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为基础,读者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在文学欣赏中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的感觉它”。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只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深刻的感受。例如,宋代诗人苏轼,在读了陶渊

明的《饮酒》诗以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望”和“见”一字之差,意境全非。这是因为,陶渊明要表达的是自己辞官以后的喜悦,因而用“见”字,传达出悠然自得的情怀,确有“境与意会”的效果;若改为“望”字,变成主动寻求,不仅破坏了全诗的意境,且亦不符合陶潜的节操。所以,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陶诗的意境以及陶潜的为人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当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还停留在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时,他们是不可能对作品的内容有全面的、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当读者经过深思,把那些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印象集中起来,加上自己想象的补充和丰富,在自己的头脑里获得形象的再现时,他才能对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有比较全面、深刻的感受,达到感受和理解的有机统一,才能透彻地领会其中的意味,得到思想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鉴赏上的愉悦。

三、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艺术的想象在文学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学欣赏离不开形象,但也不是简单的复映现象,再现形象,而是在作品形象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欣赏者的想象、联想,通过欣赏者的感受、理解,重新创造形象。在艺术欣赏中,读者要为情所感,就得依靠形象所给予的具体生动的感受,以及随之而来的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特别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由于其形象的间接性,读者对它的欣赏,与对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等的欣赏相比,更有待于形象的再创造,更需要形象思维的能力。它要求读者善于通过语言的媒介,想象出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境界,并进而领会其思想内容。例如:没有参加过战斗的读者,能够体验、领略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并非由于他们头脑里有多少关于战争的概念,而是因为作家的形象描绘提供了具体可感的生动材料,它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体验和认识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战争生活;而亲自经历过战争生活的读者,对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往往倍感亲切,有更多的体会,这是因为他们能够以自己关于战争生活的经验,来感受、想象,以至丰富、补充作品里关于战争的描写。要是读者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和联想,或缺乏必要的生活感受,那么,再美的文学形象对他也没有多大意义。“孤帆远景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诗中这些脍炙人口、富有表现力的诗句所勾画的种种意境,在感受、想象能力较差的读者眼里,也可能是平淡无奇的。又如,在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戏剧语言来表现,然而由于剧中特有的规定场景,人物通常都不需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盘托出。他有时讲得少而想得多,有时言在此而意在彼,有时说的则恰恰同想的相反,要是鉴赏剧本时,

读者不能根据剧情展开积极的思维,就不可能正确地感受和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剧本内容。如《雷雨》第四幕里,侍萍得知四凤和周萍的关系后,悲愤地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啊,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他们是我的干净孩子,他们应当好好地活着。

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应当我一个人尝。今天晚上,是我让他们一块儿走的。这罪过我知道,我都替他们担戴了;要是真有什么,也就让我一个人担待吧。”

这是对自己的谴责吗?罪孽真是侍萍造成的吗?绝对不是。这是对周朴园的血泪控诉,这是对周公馆为代表的封建黑暗势力的猛烈抨击。侍萍和他的“可怜的孩子”,都被这个万恶的社会吞噬了——这就是《雷雨》通过艺术形象所显示的真理。因此,不依靠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不经过自己积极的形象思维,读者就不可能对作品的意境有深切的感受,不可能发现和了解作品中那些弦外之音、韵外之致;而读者能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反复地品味,积极地思考,也就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感受和更深的认识。当然,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个性特点的差异,对于同一作品中的形象,也很可能得到的印象不一样,认识不一样。鲁迅曾说过:现代的读者看《红楼梦》,对于林黛玉这个人物,“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总之,和三四十年前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是截然两样的。”正是由于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对于作品形象的想象,总不免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等而有所加工改造,于是所得的印象也就往往带有个人特点。因此人们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即欣赏者头脑里再现的形象,既有作品中形象的确定性与规定性,又有欣赏者的独创性、新颖性。

四、文学欣赏是以“通感”和“共鸣”为重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的心理感应活动。

在文学欣赏中,由于欣赏者的生活、欣赏经验,由于各种感觉器官的暂时联系,视觉和听觉之间;视觉、听觉和触觉、嗅觉、味觉之间往往可以相互作用而彼此沟通,从而唤起艺术形象原来不一定具有的另一种或另几种感觉形象。这种“通感”现象是在艺术欣赏中的独特现象。文学欣赏中的另一种心理活动—共鸣,是一种复杂而常见的现象。当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作家通过作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操,强烈地打动了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他们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作品中正面人物的胜利而欢乐,为反面人物的溃灭而称快;或者为正面人物的失败而悲痛,为反面人物的得势而愤慨,象喜亦喜,象忧亦忧。他们为黛玉葬花而潜然泪下,

为武松打虎而慷慨击节;冉阿让的命运,引起他们深切的关注与同情;盖拉辛的遭遇,则使人们对万恶的农奴制度切齿痛恨。凡此种种,是“通感”与“共鸣”现象在文学欣赏活动中的突出特点。 可见,文学欣赏是伴随感情活动的形象思维活动,文学欣赏中的认识活动主要是一种感受体验,而不是评论,但是,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及其所包含的意蕴,只有在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全面的、深刻的感受。因此,文学欣赏是感性和理性或感受、体验和理解、鉴别的有机统一。

【摘要】文学名著总是不断被人欣赏的,欣赏者一方面在前人评价的影响下阅读欣赏,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社会的原因,欣赏者对前人的看法会补充、批判、纠正:欣赏是纠正误差的过程。读者一次次欣赏过程是一次次审美感受、经验的积累过程,它不断改进欣赏者的素质,使其欣赏愈敏锐、愈精细:欣赏是创造欣赏者的过程。

【关键词】欣赏纠正误差创造

一、文学欣赏:纠正误差的过程

凡属文学名著总是不断被人欣赏的:如果不能被人不断地欣赏,它早已被遗忘、淘汰,也就无人知晓,自然也人不了“名著”之列。

但是文学名著在完成之后,在不同的年代里被欣赏的程度经常起变化。有时被人欣赏,有时不被人欣赏;有时被欣赏的是这一方面,有时被欣赏的是另一方面。所以,对某一位读者来说,读一次,就是一个独立的欣赏过程,但从名著的存在来看,这个过程又是一个片段。

我们作为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中的读者,是在前代种种定论、种种评价的影响下阅读名著的,在阅读时,我们作为一个特定的欣赏主体,对前人的讨论,对传统的看法,会有所同意:有所补充,也会有所批判,有所纠正。所以说,对文学名著的欣赏也是一个纠正误差的过程(这是任何名著被人认识的历史过程,一代一代“纠正”下去。当然这也是任何名著的真正生命力:后一代人总能从中发现新的内容,产生新的兴趣。

从大的方面说,欣赏者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产生不同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妇对

文学名著的兴趣。鲁迅说到他在日本留学时期读了拜伦的诗而“心神俱旺”。那原因就是:“时当清的末年,在一部分中国青年的心中,革命思潮正盛,凡有叫喊复仇和反抗的,便名易惹起感应。”(鲁迅《杂怀》)而这时候,易卜生在世界上正负盛名,却不为人注意。到了“五四”运动时,易卜生成为特别引人注意的作家,因为他“敢于攻击社会,敢于独战多数”。“五四”时,由于青年们争取婚姻自由,所以“输人易卜生的《娜拉》机运,这时候也恰恰成熟了。”(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我们欣赏文学名著不可能完全排除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且社会思潮的影响也并不是全无益处的。只是当我们觉察到一种思潮的偏颇、错误时,应当予以克服,予以纠正。我们可以举对明代小品的看法为例。大家都知道明代散文是很有成就的,它的代表作家袁中郎、张岱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在30年代,林语堂曾经提倡这种风格的散文,即所谓“幽默”、“性灵”,受到鲁迅的反对。不过鲁迅反对的是林语堂(以及周作人)在那个时代引人们走向消沉,忘记战斗,他反对的不是明代小品,他也不低估袁中郎、张岱的文学价值。他说:“明末的小品文虽然比较颓放,却并非全是吟风弄月,其中有不平,有讽刺,有攻击,有破坏。

这种作风,也触着了满洲君臣的心病”(鲁迅(小品文的危机))。这是指的张岱。而对袁中郎,鲁迅则重视他除了写小品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在”,那就是“关心世道”,鲁迅认为这就决定了“中郎之不能被骂倒,正如他这不能被画歪”(鲁迅(“招贴即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对同一位作家的不同方面,各有侧重。而在袁中郎、张岱这些散文大家那里,吟风月、弄花草的文章和关心世道的文章,其实都存在;幽默和讽刺,也都存在。在我们现在比较平静的历史时代里,我们就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欣赏袁中郎和张岱的散文了。

以上说到的都是一些学者专家的意见,他们同时也是文学名著的欣赏者,所以也仍然是欣赏者的意见。他们的意见可以代表并影响一个时期的欣赏者。不过这种作用只存在于欣赏的大趋势上、总体意见上,到了具体的阅读欣赏中,每一位读者又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欣赏文学名著的各个方面。读者欣赏文学名著时不可能完全依照前人的意见、感受。他必然有自己的再创造,他的再创造也就纠正任何传统的偏见,获得自己的艺术享受。以前有人说过: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哈姆雷特。我们也可以说,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林黛玉。这还是只就名著中的一个形象来说的。读者的欣赏就是一面在多种理论的影响下,一面在作家的直接形象引导下,去进行再创造。再创造的活动也即欣赏的活动,是按照读者个人的社会体验、审美经验、知识结构来进行的。欣赏者不但可以纠正前人对名著的某些定见、偏见,而且也可以纠正(包括补充)作家个人的见解。

第二篇:武松打虎文学欣赏

水浒传赏析

《水浒传》文学赏析

内容摘要: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由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在梁山泊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它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一部《水浒传》话尽了世间的悲欢离合,水浒传是一曲造反失败的悲歌,是一曲招安错误的悲歌。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书中人物众多,描绘了108将。但每个人性格迥异,特点鲜明。在语言方面也颇具特色,明快生动口语化。 关键词: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 语言特色 宋江 武松 林冲 在《中国古典文学欣赏》这门选修课上,我学习了诸多的古典文学。有《西厢记》、《汉宫秋》、《牡丹亭》、《三国》、《儒林外史》、《桃花扇》、《三言两拍》等。很多耳熟能详的人物都出自于这些古典名著,足以证明了古典文学的魅力经久不衰。在这些大作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水浒传》,一方面是因为曾经看过由该书改变的电视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是因为老师从古典文学的角度给我们评析了这部名著,老师引人入境的讲述以及《水浒传》本身的艺术魅力令我叹服。

一:人物形象

书中的人物颇多,在这里我就只着重下面着重分析在这种生存博弈中梁山英雄的领袖宋江、林冲、武松的人物形象。

宋江在《水浒传》中是个不一般的人物。他的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义英雄,再是梁山首领,到招安后成为朝廷忠臣,最后却是悲惨的结局。他是人称的孝义黑三郎,他也是及时雨宋江。他是仗义英雄,讲究一个义字。他又想报效朝廷——可以认为这是他的初衷,正所谓忠义两难全。宋江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谦虚谨慎,疏财仗义;他任人为才,具有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军事才能,创造了梁山泊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宋江的性格是矛盾的,忠义是他的本色,报君是他的信念,他把起义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政治手段,将招安视为义军最完满的归宿,其思想直接关系着梁山的成败,他是《水浒》的灵魂,是主题思想的体现者。

武松应该是《水浒传》中最广为人知的形象,武松打虎是妇孺皆知。景阳冈打虎,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立时光彩起来,转眼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而景阳冈打虎一节也将前文武松外形描写所作的铺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其间体现了武松刚勇豪爽,毫无畏惧的英雄气概。 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武松灵台前愤

斩潘金莲,狮子楼怒杀西门庆. 报恩义助施恩,武松知恩图报,疾恶如仇。 看透世事黑暗,武松走上反抗之路。 他的身上集中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双重色彩,每一个方面都闪现着耀眼的光芒,在无数读者的心中留下了一幅光辉的英雄形象。甚至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将行为举止英勇的人称为武松 。

外柔内刚是形容林冲最贴切的词汇。他虽然外表上显得柔弱,但是内心里却隐伏着刚强柔弱与刚强,本来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但这一矛盾的概念的性格特征却融合在林冲的整体性格中,使林冲在社会活动中处理具体的人和事时,时而表现出柔弱,时而表现出刚强。《水浒传》里最能表现林冲的外柔内刚的整体性格特征的事例是三个公案,这三个公案是误入白虎堂公案、大闹野猪林公案和火烧草料场公案。林冲可以说是一个由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而投奔到农民队伍中的人物,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的性格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不敢反抗。作者在塑造林冲这一典型形象时,突出了林冲从懦弱到彻底反抗的过程,以自身的遭遇展现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林冲的第一个特点是重情重义。主要体现在他的“五义”上,一是他对江湖好汉的讲义气;二是他对弱者和穷苦人的仗义;三是他的不为私利心系梁山事业的大义;四是他的身在官场身怀抱负不与同僚同流合污的正义感;五是他虽身陷囹圄仍怜惜妻子的情义,这“五义”充分表明了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英雄男儿。第二个特点是委曲求全,这主要表现在对高俅等人的“四忍”上,一忍高衙内对妻子的侮辱;二忍陆谦和高衙内对自己的诱骗;三忍高俅对自己的迫害;四忍解差、管营等人对自己的虐待。最后被逼入绝境,忍无可忍,手刃仇人,走上反抗道路,这充分体现了小说“逼上梁山”这一主题,也表现了林冲的性格具有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发展性特点。第三个特点是勇猛冷酷,表现之一是他武功盖世、作战勇猛;表现之二是杀人手段狠毒、血腥、冷酷;表现之三是他做事果敢冷静,胆识过人,使得他的“狠”比起李逵、武松等人的“狠”来,更为大气,更为透彻,更富有张力。

二:语言特色 《水浒传》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而创造的文学语言。它的语言特色是明快生动。无论是作者的描述语言,还是作品人物的语言,许多地方都惟妙惟肖,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不论是写景描物、叙事谈情,都极为灵动传神。《水浒传》叙事,善于白描,简洁明快,没有冗长的叙事和繁琐的景物描写。少有的写景文字,也非常精彩。如在高中时就已经学习过的《水浒传》中的经典章节“武松打虎”。武松不听酒家劝告,乘着酒兴单身上山,看了庙门上的告示,才知真的有虎,他稍为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岗子。这里作者只用了两句话衬托此时的气氛和心情:“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描绘的淋漓尽致,让人感到此时此地老虎突然跳出来的可能性之大。《水浒传》的叙事,绘声绘色,鲜明生动。“武松打虎”是历来传诵的好文章,妇孺皆知。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几经搏斗,老虎威风渐减,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挣

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写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通过这些描写也就更好地突出了武松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人物语言的性格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通过人物的语言不仅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对其出身、地位以及所受文化教养而形成的思想习惯有时也能准确地表现出来。如李逵第一次见宋江,就问戴宗:“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责备他粗鲁,他不服,等戴宗向他介绍了情况,他还说:“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他心里怎么想,口里就怎么说,他是个粗人,见人不懂得什么客套和应酬之事,不受礼节的约束,他刚上梁山便大发狂言:“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作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作小宋皇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像大宋皇帝、小宋皇帝等话,只有李逵才说得出,是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另外如阮小七的心直性急,吴用的足智多谋,宋江的谦虚下人,通过他们的对话,无不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武松打虎文学欣赏】

三:艺术特色

不可否认,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首先是在结构上,首尾完整的总体与局部有机结合。全书起义的全过程构成总体,使读者清晰地看到梁山泊的来龙去脉;同时又把108位好汉各自走上梁山当作独立局部,使每个人的局部反抗成为总体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从官逼民反、百川归海的革命史诗中感到愤怒,也从招安失败的英雄悲剧中产生哀怨,从而接受了全书主题。其次,塑造出众多的、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全书有姓名的800多,包括了全社会的各种人。作者不仅写出他们阶级、阶层的特点,而且能同中见异地写出个性,表现出塑造典型的艺术能力。像鲁智深、林冲、杨志,都是有武艺的军官,依附官府,也都凭自己本事谋职,不与贪官污吏同流,但在逼上梁山中,作者写出他们的个性差异。鲁智深的正义感强,林冲忍无可忍,杨志功名绝望,显示出三人性格的同中之异。其他如李逵、鲁智深两人,同是粗中有细,但一个细得天真烂漫,有如赤子,一个细得豪中见智,老练成熟,各成典型。另外,人物语言切合其身分、地位和性格特点。如在江州酒楼上,戴宗初见宋江口称“仁兄”,李逵称“黑宋江”,宋江则对戴

宗称“院长”,对李逵称“大哥”,都从人物说话上看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三篇:武松打虎文学欣赏

武松打虎教案

《武松打虎》教学设计

服先镇中学 乔沐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并积累《水浒传》的相关知识,感受分析武松的形象特点,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与赏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武松打虎一段的片段赏析以及关于武松情节的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武松的形象,训练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同时借助文本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及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赏析武松打虎一段,品味赏析动词运用及细节描写的妙处,从而把握武松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文章内容,认识喝酒与武松打虎之间的关系;结合整个作品,分析武松打虎情节的意义所在。

课时安排:【武松打虎文学欣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播放武松打虎视频片段)

武松打虎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深深烙印在每个读者心中。明代学者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时说,《武松打虎》这一篇“人

是神人,虎是怒虎”。这就是说老虎是发怒的老虎,而打虎的人是个神勇之人。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品味这节课,看看老虎是怎样的怒虎,武松又是如何的神勇。

二、目标展示

1.分析武松这一人物形象,把握武松的性格特点。

2.学会如何阅读名著,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

三、合作交流

(一)整体感知:用一句话概括课文所述内容。你认为本文最精彩的是哪部分?(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理清结构思路并概括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

1.阅读遇虎及打虎一段文字,思考武松是如何打死老虎的?

明确:在描写打虎过程中,武松和老虎各有怎样的表现?使用了那些动词?有何好处?(学生分组分角色研讨,找出打虎过程中虎的表现和武松的表现。)

2.阅读文章中遇虎之前的段落,说一说武松为何要上山打虎?

【武松打虎文学欣赏】

明确:①喝醉酒——武松醉酒与武松打虎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这对于展现武松的性格有何作用?(学生分析讨论,联系“醉打蒋门神”这一情节认识武松的“非凡、酒壮英雄胆”。)

②好面子——文章中哪些细节描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武松好面子?(学生结合文中细节分析)

3.联系《水浒传》中其他关于武松的情节,你认为打虎一事对于武松有着怎样的意义?

明确:①武松打虎前后人生命运有何不同?——身份地位的转变,打虎前受人冷眼鄙视,打虎后成了英雄,受人敬重。(学生对比武松打虎前后描写,探讨分析。)

②纵观武松整个人生命运,打虎一节与后面的情节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安排——人生命运的预示,杀西门庆,杀张都监等人都与打虎相似,是一种被逼无奈的举动。(学生联系怒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等情节感受武松形象特点。“不受压迫,敢于反抗”)

四、拓展迁移

在《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十分精彩,但作品中有关李逵杀虎的情节同样极富艺术魅力。阅读相关内容,对比武松和李逵,你认为两个人相比有何不同?(学生对比两人杀虎情节,分析找出不同。)

明确:①方式不同,武松赤手空拳,李逵有刀在手。②处境不同,武松被动无准备,李逵有准备。③状态不同,武松饮酒醉酒,李逵清醒。 ④形象不同 武松打虎展现了其机智神勇,李逵打虎展现了其鲁莽简单。

五、当堂训练

感受了武松打虎过程之后,你想对武松说些什么呢?请以“武松,我想对你说„„”为话题,说一两句话。(学生结合作品相关内容评价武松这一人物。)

六、总结反思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穿越时空,来到了景阳冈,目睹了武松打虎的全过程,品味了作品语言的魅力,初步学习了评价一个人物。让

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次回味武松打虎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好汉歌》再次响起)

的确,《水浒传》是一部不朽的宏篇巨著,108位好汉,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等待着你去阅读呢!

七、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武松打虎过程讲给父母听。

2.阅读《水浒传》中的其它故事。

八、板书设计

武松打虎【武松打虎文学欣赏】

施耐庵

凡人 神人 害怕 (机智谨慎)守:闪 躲 闪

好面子 (神勇有力)攻:棒打 脚踢拳打怒虎 扑 掀 剪 扒土 毙命 咆哮

第四篇:武松打虎文学欣赏

发扬武松打虎的精神

发扬武松打虎的精神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章回小说,也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作者施耐庵以鲜明的爱憎感情,描绘了惊心动魄的农民反抗封建王朝的斗争,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其中,我最欣赏嫉恶如仇的江湖行者武松。

武松是山东清河县人,人称二郎。他“身长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的男子汉”。在景阳冈,武松遇到一只吊睛白额大虎,他临危不惧,一把抓住大虎的头按下黄坑里,然后用左手紧紧揪住虎的顶花皮,右手握成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猛打六七十下,直到大虎气绝。景阳冈打虎这一壮举,显示了武松无比神威的英雄气概。

武松是《水浒传》中杰出的人物,在他身上寄托了人民战胜恶势力的理想。我要学习武松那种敢于斗争、勇往直前的精神。

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勇猛过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碰到一些“拦路虎”,要发扬武松打虎的精神,不慌张、不退缩,敢于挑战,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解决难题,努力成为学习上的“打虎英雄”。

第五篇:武松打虎文学欣赏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 期末考试

1评价《三国演义》的语言特点为“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是()。1.0 分A、毛宗岗B、蒋大器C、张尚德D、金圣叹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2武松打虎主要用的是什么手法?()0.0 分A、白描B、比喻C、

细节描写D、环境描写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C3人物对话的功能不包括()。1.0 分A、塑造人物形象B、推进情节发展C、展示作者个性D、烘托场面气氛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晁盖为了感谢宋江的救命之恩让谁给宋江送去感谢信和黄金的?()1.0 分A、吴用

B、杨志C、刘唐D、林冲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5作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原始素材的是()。1.0 分A、李存孝B、韩世忠C、郭威D、李继韬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6曹雪芹的逝世时间是()。

1.0 分A、1780 年B、1774 年C、1864 年D、1764 年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祭魏太祖文》的作者是()。1.0 分A、陈寿B、司马光C、李世民D、郭沫若

8《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作者是()。1.0 分A、玄奘B、慧立C、卞机D、慧聪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9最初把《水浒传》定义为英雄传奇小说的是()。1.0 分A、鲁迅B、

第六篇:武松打虎文学欣赏

谈谈想象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

谈谈想象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

汉语言文学2008届 孙琼

【内容摘要】想象在文学欣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

欣赏,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活动。是否能创造出引发读者诸多心理因素的和谐自由运动的艺术形象

是文学创作成败的关键所在。而艺术形象能够作用于人的思维,是离不开想象这一重要媒介的。本文拟就想象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 键 词】想象 诗歌 散文 小说 戏剧 文学创作

有位作家说过:“生活的真实,唯有借助创造性的想象,才能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作者只有依靠想象,才能把社会生活中得来的感性材料化为内涵丰富、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所以说没有想象,作者就无法以形象的方式概括生活,创造不出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1]。所以,不仅作者需要想象,而且欣赏者也同样需要想象。下面从不同的文学体裁入手进行分析想象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

一、诗歌的欣赏需要想象

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可是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却往往仅局限于对主题、思想内容的分析和对字词的解释,忽略了以想象为重点的艺术分析[2]。诗歌是一种最自由地抒发个体心灵的艺术形式,是一种用最简洁、凝练的语言形式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样式。在诗歌这一文学体裁中,语言的含蓄、凝练,意象的多解、思维的跳跃等因素影响着诗歌的鉴赏效果。相当多的学生提起诗歌鉴赏,往往是一头雾水。诗歌鉴赏成了难以把握、人见人怵的头痛事。司空图引过一句名言:“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它说明欣赏者只有通过语言中的中介,进行想象、揣摩、体会,才能转化为视觉形象。这个间接性特点,要求欣赏者的想象能力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想象的根据是欣赏者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各种感觉经验。各种感觉经验的相互作用,是欣赏者对于形象的概括性感知的条件。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欣赏者的各种感觉经验,欣赏者的想象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诗歌中的形象才能逼真、全面地浮现在欣赏者的头脑中,进而才能感知和理解艺术形象。

所以说,想象的突出作用在于再造或创造,鉴赏者生活感知经验积累的丰富与否,决定着想象而想象和联想与联想质量的高下。而想象是进入鉴赏的必经之路。现行中学课本在《谈谈诗歌》一文中,也忽视了诗歌这个突出特点,更是不应有的疏漏。我认为,惟有结合诗歌本身的艺术特点进行诗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朗读理解,体会诗歌中的意境,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受到美的熏陶。才能其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吴世昌先生曾说:“文艺和别的作品不同,一个作家不会把所有的话都说完。”诗歌更是如此。它要讲究以少胜多、从无见有,一唱三叹、余音袅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要把“言不尽意”这一语言表达的缺憾,化为“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抒情技巧,读来如品香茗,似饮佳酿,回味无穷。我们在欣赏诗歌时,只凭几个有限的字句,神游冥索,去迎寻作者所暗示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就非借助于想象不可。如欣赏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如果不通过想象,就无法看到这是幅什么样的画面。只有展开想象,欣赏者才能在脑海里浮现出黄河远去,白云低垂,大漠连山,残照中孤城紧闭,如怨如诉的羌笛声中,戍边士卒遥望乡关等画面。由此,才能进而领略作者所要抒发的戍边战士思乡判归的愁怨之情,并与作者同悲戚、共怨恨。倘使没有想象,咱们在读《鸟鸣涧》时便不克不及感触感染到那种春山夜静,惊鸟鸣月的安谧之美;没有想象也就没有办法理解《兵车行》所揭破的,因为唐玄宗的穷兵膝武而给人平易近酿成的伟大灾祸;没有想象,咱们也没有办法领会诸葛亮运筹帷握决胜千里的智慧美;也没有办法感触感染黛玉葬花的幽凄美;感天动地的窦娥奇冤和秋丽凄清的离魂倩女,也都是路程经过过程想象,才给咱们留下了云云深刻的印象。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短短两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了一幅瑰丽的图景。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简笔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有画的形象美,想象诗的画面。这样不仅会增强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他们对色彩的喜爱[3]。所以,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用图文结合,驰骋想象,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一位在诗歌欣赏方面颇有造诣的人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总之,就欣赏途径方法来说,能驰骋想象,展开

联想,不断思索,才能一层一层增添感受,一步一步加深认识,作品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及独特的艺术特色,能给欣赏者更多的审美愉悦与享受。文学形象是用语言塑造的,它更具有间接性,因此,对于文学欣赏,想象显得尤为重要。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它“具有一种独特的力量,这种想象力不仅能创造,而且能洞见。它是一种强化剂,因之,哪怕是平常普通的日常事物,一经想象渲染,也具有了力量和重要性,变得更加真实,更富于内在的现实性。

二、散文的欣赏离不开想象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外,还有美丽的意境,而这美丽的意境必须辅以想象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想象是通往美的散文的桥梁,可见,散文的创作和欣赏都离不开想象[4]。想象不满足像知觉那样只反映事物外部的和表面的联系,也不满足像记忆那样只再现过去的认识,而是人脑对已有的感知材料经过加工改造后进一步深化的认识。读《长城》,假如能联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能想象到长城上狼烟四起,民族斗争的惨烈,想象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程,就不难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滚烫的心。当你读到“船”时,你就不能不想到大海,海上的风暴、海边的沙滩,以及赶海的渔民或游览的人群;当你读到“山”时,你就不能不想到盛开的鲜花,扑鼻的花香、林中的清风、百鸟的歌唱[5]。只有当欣赏者将主观感受作用于客观物体,并融情于欣赏客体所呈现的氛围之中,用想象激活优美的诗歌意境,才能完成欣赏过程的主客体转换。

【武松打虎文学欣赏】

散文家黑陶谈到自己的散文,这样说:“我喜欢用文字创造主观画面,喜欢用我的想象力,去接受来临的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和考验。一个人,能够最大限度地解放他的想象力,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对于散文,就其本义来说应该是“想出一个象”——“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通过真切感受生活中不经意的事物来寻找精神表现的源泉,灌注日常之物,使之成为作者笔下的文学意象。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

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6]。欣赏者必须对欣赏客体进行多角度的扫描,并通过合理想象和缜密的思维过程,创造出新奇而鲜活的优美意境来。对一个没有想象能力,欣赏水平偏低的人来说,再美的散文也只能是一些无生命文字的机械排列。随着人们精神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文学的天地,涉身散文写作和欣赏散文的人逐渐增多,但记住,散文欣赏也需要想象,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再造想象。

三、戏剧需要想象

戏剧的欣赏离不开形象,但也不是简单的复映现象,再现形象,而是在作品形象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欣赏者的想象、感受、理解,重新创造形象。在艺术欣赏中,欣赏者要为情所感,就得依靠形象所给予的具体生动的感受,以及随之而来的想象,想象出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境界,并进而领会其思想内容。在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戏剧语言来表现,然而由于剧中特有的规定场景,人物通常都不需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盘托出[7]。他有时讲得少而想得多,有时言在此而意在彼,有时说的则恰恰同想的相反,要是鉴赏剧本时,读者不能根据剧情展开积极的思维,就不可能正确地感受和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剧本内容。如《雷雨》第四幕里,侍萍得知四凤和周萍的关系后,悲愤地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啊,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他们是我的干净孩子,他们应当好好地活着。 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应当我一个人尝。今天晚上,是我让他们一块儿走的。这罪过我知道,我都替他们担戴了;要是真有什么,也就让我一个人担待吧。”

这是对自己的谴责吗?罪孽真是侍萍造成的吗?绝对不是。这是对周朴园的血泪控诉,这是对周公馆为代表的封建黑暗势力的猛烈抨击。侍萍和他的“可怜的孩子”,都被这个万恶的社会吞噬了—这就是《雷雨》通过艺术形象所显示的真理。随着想象的继续发展,人的理解力也逐渐渗入想象中来,在不很自觉地规范着想象的进展,并暗暗地影响着想象内容的形式。因此,不依靠自己的想象,不经过自己积极的形象思维,读者就不可能对作品的意境有深切的感受,不可能发现和了解作品中那些弦外之音、韵外之致;而读者能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反复地品味,积极地思考,也就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感受和更深的认识。当然,不同的

读者,由于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个性特点的差异,对于同一作品中的形象,也很可能得到的印象不一样,认识不一样。

四、小说需要想象

小说的创作,需要的是作家的虚构能力,作家必须找到与自己塑造的人物之间的“共感点”——你可以是她,她可以是你,你可以作为任何一个小说中的人物来思考和感受,把这种能力称为“共感力”。其实作家对任何一个小说的人物都不熟悉,但读者可以依赖自己的想象力,并发挥到极致的程度,这个时候读者唯一能够相信的就是我。所以创作一部小说需要想象力,也需要“共感力”。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诸如景物、人物、生活画面等,虽是具体、生动、可感的,但不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即没有直观性。如描写人物、事物时,只抓住其极具特征性的部分进行描写的方式。欣赏者要抓住这样的形象,就更需要想象,而且是较为复杂的想象,去补充那“意到笔不到”的部分,从而创造出一个清晰完整的形象。这种想象启动更高一层的思维,这样一层一层,最终把握住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题。作家通过作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操,强烈地打动了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8]。他们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作品中正面人物的胜利而欢乐,为反面人物的溃灭而称快;或者为正面人物的失败而悲痛,为反面人物的得势而愤慨,象喜亦喜,象忧亦忧。他们为黛玉葬花而潜然泪下,为武松打虎而慷慨击节;冉阿让的命运,引起他们深切的关注与同情;盖拉辛的遭遇,则使人们对万恶的农奴制度切齿痛恨。如《红楼梦》中“风尾森森,龙吟细细,湘帘垂地,悄无人声”的潇湘馆和《三国演义》中“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的卧龙岗草庐都让人产生一种向往感,都使人产生远离喧嚣尘世而向往这种物我两忘境界的无限快慰之感。

鲁迅曾说过:现代的读者看《红楼梦》,对于林黛玉这个人物,“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总之,和三四十年前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是截然两样的。同是一部《红楼梦》,却“经学家瞅见《易》,道学家瞅见淫,才子瞅见缱绻,革命家瞅见排满,蜚语家瞅见宫闹秘事……”(鲁迅《〈绛洞花主〉短序》),足见创造想象在文学赏识中的重要效用。正是由于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对于作品形象的想象,总不免要根据自己

第七篇:武松打虎文学欣赏

1、赏析题

赏析题型

【知识点总结】

鉴赏人物、文章主旨、优美又富有哲理的句子、有特点的语言等等。

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赏析要建立在整体感知和阅读的基础上,不是摘字摘句,断章取义,脱离文本,而是要充分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联系人物形象,结合作者的思想,结合上下文来品评。

二、句子赏析 (一)格式 :

(二)角度: 1、从词语妙用入手:

(1)抓文中具体形象富有表现力的动词:

运用恰到好处的动词能够把事物的本质特征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如《春》中侧面描写春花盛开、色艳味浓的句子:“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抓文中具体形象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 (3)文中出现的拟声词和叠音词 2、从修辞手法入手:

(1)文中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 (2)排比、反问: (3)反复、对比: (4)夸张 3、从结构作用角度入手: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4.从表达方式入手:

不同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描写的角度(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侧面描写的好处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重点:赏析题出现在分值较高处,往往是多个角度并用。

【例题剖析】

回家过年真好(2013东城一模)

林少华

①回家过年,回老家过年,回家乡过年。对于远方游子,老家才是家,家乡才是家。家可以幻化为老屋门外招来喜鹊的粉红色杏花,幻化为井栏旁边披满夕晖的歪脖子柳树,幻化为木篱笆上爬的长豆角和葫芦瓜,幻化为雪地里通往茅屋的一行孤独的脚印,甚至幻化为土墙上挂的一把二胡或牧笛„„但无论怎样幻化,最后都一定幻化出母亲的身影。母亲才是家乡星空中的月亮,才是家乡岗顶上的晚霞。可以说,家乡因母亲而温暖,因母亲而让人梦绕魂牵。想家意味想母亲,回家过年意味回家看母亲,看母亲慈祥而苍老的面容,听母亲呼唤自己乳名的语声,吃母亲亲手做的年饭„„

②回家过年,今年我是多么想回家过年,从来没有这般归心似箭。往年从报纸电视上看到汽车站火车站挤满回家过年的人们,看到无数焦急的双眼,心里很不以为然。然而,此刻我多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多么想在冰天雪地中扑向小山村里一灯如豆的家门,多么想说一声“妈,我回来啦”,多么想听那句“孩子,你可回来了„„”

③回家过年真好!能回家过年真好!

④有多少年没回家过年了呢?我1982年研究生毕业,那年就没在家过年,直到今年2008年!我在广州过年,在上海过年,在北京过年,在大阪过年,在长崎过年,在东京过年,在青岛过年,惟独没在家过年,没回家过年,没回母亲身边过年。简直难以置信,28年时间里我居然一次也没回家过年!我怎么会那样?我怎么会是那样的一个人?

⑤忙吗?忙。大年初一都几乎伏案忙碌。但我毕竟不身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不身在抗洪救灾的前线,不身为日理万机的一国总理。所谓忙,无非是忙着写论文写这个写那个,以便早点提职称提这个提那个罢了。可那东西有回家过年重要吗?世上难道还有比突然出现在望眼欲穿的年迈母亲面前更让人激动的场景吗?如果可能,我真想不要教授,不要论文,不要名声,什么都不要,只要回家过年,回老家过年,回到母亲膝下一起度过除夕那个一年只有一次的夜晚„„

⑥不错,28年里有三个年是和母亲一起过的。但都不是我回老家母亲膝下,而是母亲来我身边。第一次在广州,差不多20年前的事了。对母亲来说,广州这个城市实在太大了,似乎总在提醒她千万别忘记乡下人身份。母亲怯生生打量整街整巷的花市,怯生生注视手拿一束束鲜花的红男绿女,怯生生听着她根本听不懂的喜洋洋的广东方言。那怯生生的样子让我有些不忍,于是我带她去比广州小得多的肇庆七星岩游玩,在几乎没有人影的湖心路上,满目青山绿水似乎唤起了她似曾相识的归属感,露出少见的舒展的笑。第二天中午要退房时,我走进她和父亲住的房间,发现香皂、牙具和毛巾好端端放在那里没动,一问,母亲又恢复了怯生生的神情,反问那东西是随便用的么„„

汗血诗人

①在北师大念书时,我听过著名“七月派”诗人牛汉的演讲。他对诗歌的解读生动形象,内容鲜活,能把人一下子带回文学历史的“现场”。牛汉的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材高大的他,笑起来极天真,满脸的灿烂,简直就像个孩子。

②在一个天色晦暗的下午,我在北京图书馆看书,默诵着牛汉的长诗《鄂尔多斯草原》,想象着十八岁的牛汉,满怀青春的梦想,投身革命。他被军警 用枪托砸伤过头部,坐过国民党的监狱,但他的《鄂尔多斯草原》却饱蘸青春的激情,让你分明感到,作为蒙古族后裔,他体内流淌的,是强悍野性、豪迈奔腾的血液。 ③很凑巧,我毕业后,幸运地成了牛汉的同事,对他的人生遭际与诗歌创作,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④文革一开始,牛汉就被关进了“牛棚”,在湖北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军代表看他人高马大,就让他干拉车运输等最繁重、最辛苦的活儿。在阴冷的雨季,他佝偻着高大的身躯,拉着装载千斤以上的板车,艰难地挣扎在崎岖颠簸的山路上,嶙峋的瘦骨如蒙古骑士的一张弓,负担起压在身上的全部苦难。三四年之后,绝大多数人都奉命返回了京城,牛汉与少数人却仍然被留下来,与他相依为命的,只是两条狗。他陷入了精神苦闷中,几乎绝望。万幸的是,久违的诗神,眷顾并拯救了他!他发现苦难的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诗意。他寻觅,为萧索的枯草中繁星般开放的野菊花;他狂奔,为日渐空茫的山林里那一嘟噜一嘟噜的红果子;他战栗,为那参天大树扭曲了的坚硬的树根;他激动,为蚯蚓的血液、云雀的飞翔„„他又开始了创作,像一匹蒸腾出血气的汗血宝马,翻越雪封的山坡,冲击凝冻的云天。诗人在苦难中“再生”!在暴雨将临之际,牛汉听到天空传来鹰的叫声,写下了《鹰的诞生》:在雷鸣电闪的交响乐中,可以听见雏鹰激越而悠长的歌声。

⑤面对着生活的苦难,诗人和诗一起振奋和勇敢起来,诗带着他从政治压迫、精神屈辱,甚至失语状态之中超拔出来。他郑重地以“汗血斋”未自己的陋室命名。就在“汗血斋”里,他创作了几十首诗歌。在那些最没有诗意的日子里,在一个最没有诗意的地方,他却用生命在创作,在歌唱„„

⑥在度过了战乱、流亡、迫害、囚禁之后,在经历了种地、建房、养猪、拉车的劳改岁月之后,在苦难锤砧的击打下,他的人与诗,都日益成熟起来,愈加沉实而美丽。八六年,牛汉写出了那首著名的《汗血马》。该诗的最后一节这样描写汗血马: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用筋骨还能飞奔一千里汗血马扑倒在生命的顶点焚化成了一朵雪白的花 ⑦汗血马就是这样超越生命的极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和辉煌的。人如其诗,诗如其人。对于牛汉来讲,被称为“汗血诗人”再恰当不过了。

⑧在以后共事的十多年间,我们保持着忘年之交。在某个特殊时期,我曾陷入一场精神危机之中,极度颓唐、苦闷。牛汉察觉了,每次见面,都关切地问我最近在干什么。我回答:“我在混„„”他马上严肃起来,盯着我,认真地说:“我可不混!”我立刻感到羞愧,低下头,不敢看他的眼睛。我明白他是希望我振作起来,做有意义的事。他的话,他的经历,不禁使我增添了振拔的勇气。

⑨九九年十月中旬,北京秋意渐深,我到牛汉的寓所去看他。我对他说:“我特喜欢您的那首《酷夏,一个人在北京自言自语》。”他听了非常兴奋,马上从书架上取下《牛汉诗选》,翻开,大声朗读起来。他的眼睛在那一瞬间明亮了起来,神情像个孩子。这个经历了那么多生活摧折的诗人,仍然以这样激昂的姿态诠释着对诗歌、对生命的最质朴的热爱。我也和他一起,放声诵读着。读完,我们两个人快意地相视,开怀大笑。 ⑩这,就是诗人牛汉,蒸腾着“汗血气”、被称为“汗血诗人”的牛汉! 14.根据文章内容,说明第⑧段的人物对话中两处标点的作用。(4分) (1)我在混„„答: (2)我可不混!答:

我记忆中的父亲

许燕吉

①父亲只活了49岁,我今年已57岁了,50年前,父亲和我们在一起的一些情景,我仍感到清晰如昨。 ②父亲非常爱孩子,还爱和孩子们玩,那时候他已四十开外,混在孩子群中,谁都不觉得拘束。家里来往的客人较多,有时小客人也跟着来几个,我们便成了伙,玩藏猫,玩捉贼,父亲总是自告奋勇当捉人的,我们藏得严严实实的,大气都不敢出。一会儿,父亲来了,故意转上两圈,然后冷不防地把我们其中的一个捉出来,“小俘虏”被举得高高的,其余的孩子也都跑出来,围着父亲又喊又叫又哈哈大笑。那种又紧张又快乐的情绪,至今还能令我激动。父亲总能和孩子们玩到一起,有时我们跟父亲到他朋友家去,大人们在一起谈什么事我们不知道,但知道父亲总会抽出身来跟我们玩上一阵的。

③父亲又很诙谐,还常常跟孩子们开玩笑,他捉住“小俘虏”后要亲吻个够,由于他留胡须,很扎脸,我们都捂着腮帮子抵御。

④父亲喜爱大自然,假日里常和朋友们去郊游,野餐,有时也带上哥哥和我去。我常会在半路上就赖在地下说走不动了,知道父亲一定会来驮我,父亲总是把我驮在他的肩上,两手还抓住我的腿怕我摔下来,我又不费力,又看得远,高兴地一路唱呀笑呀的,父亲也不嫌我重,一直驮我到达目的地。有一次,父亲还带回来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儿,给他洗干净后,送他到一个收养学校读书去了。那个学校,父亲带我去过,孩子很多,都穿着一样的蓝色衣裳。他们看见我们来,欢呼着一拥而上,围了个水泄不通。看来,父亲是他们的老朋友了。暑假时父亲总是住到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hd/499744/

推荐访问: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剧本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