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知识 > 饮食常识 >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时间:2018-02-22   来源:饮食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饮食常识】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第一篇_对中国饮食的认识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识

1. 中国饮食民俗的概念: 一、饮食民俗的概念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中的广大人民群众用特殊的技术、程序加工制作而成的具有民族性、地方性和特色性的食物、饮料等及其食用方式的总称。 二、饮食民俗基本构成 饮食民俗的内容包括主食、菜肴和饮食方式。其中饮食方式包括:饮食姿式、饮食用具、饮食礼仪。 三、饮食民俗的功能分类日常饮食特殊节庆、祭祀、待客饮食 2. 我国区域饮食文化圈 : 一、东北饮食文化圈 炖菜 生肉、冻食、腌菜与酸菜 口味咸重、辛辣(葱蒜) 二、中北饮食文化圈 肉制品与奶制品(奶 茶、奶油与奶酪等); 喜饮烈酒,蔬菜少; 口味咸重。 三、西北饮食文化圈 烤肉 饼类与面条 瓜果丰富 喜用孜然、辣椒粉等辛料,口味咸重。 四、黄河中游饮食文化圈 以面食为主。山西的“一 面百样吃”。 口味酸辣,味稍重。 陕西“十大怪” 五、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 层次性明显。 食料以周边地区为主, 辅以全国各地精华特产。 菜式多元化(以“满汉全席”为极致)。 六、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圈 文化味浓,“平和正 统”。 大味必淡。 日常生活中以煎饼、玉米 饼等为主食,菜类少。 口味特点:葱、酱用量 大,咸鲜。 七、长江中游饮食文化圈 口味以辣为主,辅以酸; 善制河鲜; 菜式丰富(湘菜) 八、长江下游饮食文化圈 喜食甜食; 菜式丰富,作法强调精致 细腻(苏菜、浙菜); 注重色形味质和饮食环境 的韵味; 口味咸甜适中,清淡。 九、西南饮食文化圈爱吃辛辣刺激之物;菜式丰富,饮食的原料禁忌少(川菜);麻辣与酸辣。 3.八大菜系:

川菜、鲁菜、苏菜、粤菜、闽菜、浙菜、徽菜、湘菜 4.中国饮食民俗的意义: 中国饮食成果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纵横天下绘宏图”,中国饮食的概念很广可以说它有很宽泛的意义。中国的饮食文化时代悠久,渊源流长。从中我们能看得到历史的痕迹,可以了解中国各数民族的饮食风俗,传统的烹调特色,中国的传统食礼,中国的茶文化,酒文化以及中国民族筷子文化等。 我认为学习中国的饮食文化可以增进我们的阅历,更多的了解中国,包括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 作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具有其在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因为它早已超越了维持生存的本能,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个体生命的存在,而且还升华到满足人精神的境地,成为人们积极地充实人生提高人生体验的表现。中国的饮食,正是在某种意义上寄予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伦理概念和艺术理想。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第二篇_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感悟

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感悟

今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了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

素质,今年继续开设了很多选修课程,供全校的学生的进行选择。当

看到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的时候,我就毫无犹豫的选择了它。因为我

想通过这门选修课程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想更好的理解中

国文化精神。当这门课程行将结束的时候,我发现通过这门课程的学

习我确实了解了更多的中国传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理解。我不

禁感叹中国文化之丰富、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在这门课程里老师通

过专题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几大方面内容。例如中国思想

专题主要是通过孔子、老子、孟子的思想与观点的讲解让我们窥视到

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随后又讲了《易经》中的神秘之阴阳术数;在

中国饮食方面讲了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重点讲解

了中国的八大菜系及其代表菜肴等。这篇文章主要是谈一下对中国饮

食文化方面的感悟。

众所周知,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没有食物,人

类就无法生存。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在满足

生存需要的前提下,逐渐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饮食习惯进而演变成

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

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

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

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

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

颗璀璨的明珠。

一、饮食结构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

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础。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

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

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随着中国

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膳食结构所涉及的食物种类繁多,天上地

下水生陆长和各种生物几乎无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饮食构

成。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国的主食以稻

米和小麦为主,另外小米、玉米、麦荞、土豆、红薯和各种苕类也占

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线之外,各种面食,如馒头、面条、油条以及各

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类使得人们的餐桌丰富多彩。

二、食物制作 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

法有:煮、蒸、烧、炖、烤、烹、煎、炒、炸、烩、爆、溜、卤、扒、

酥、焖、拌等。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饮食

习惯和品味爱好迥然不同,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

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闽菜、川菜、粤菜、京菜、鲁菜、

苏菜、湘菜、徽菜、沪菜、鄂菜、辽菜、豫菜等。各菜系在制作方法

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

以味多、味广、味厚、味道多变而著称,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的佳话。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口味精

美。而美味的产生,主要在于五味调和。同时,追求色、香、味、形、

艺的有机统一。在色的配制上,以辅助的色彩来衬托、突出、点缀和

适应主料,形成菜肴色彩的均匀柔和、主次分明、浓淡相宜、相映成

趣、和谐悦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强调香气,突出主味,并辅佐调料,

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制上,注重造型艺术,运用点缀、嵌酿等手

法,融雕刻和菜肴于一体,形成和谐美观的造型。中国饮食将色,形,

香,味,滋,养六者融于一体,使人们得到了视觉,触觉,味觉的综

合享受,构成了以美味为核心,以养身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特色。它选

料谨慎,刀工精细,造型逼真,色彩鲜艳,拼配巧妙,有着无可争辩

的历史地位。

三、食物器皿 饮食用具的多样性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特别用竹筷进食,运用自如,经济方便,被欧美人士赞为是艺术的创

造。中国饮食用具从用途上来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

瓮、壶、甑、盘等等;从材料上来分,有陶制品、瓷制品、金属制品

和竹木制品等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饮

食用具在材料、质量、形态等诸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从隋唐开始,

已大量使用了金银等贵金属所制的饮食用具,在民间,陶瓷用具大量

使用,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瓷器享誉海外。直到现代,陶瓷食具美不

胜收,灿烂辉煌,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和特色。

四、营养保健 以谷物为主,注重饮食保健。就是以谷物为主,肉

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

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中国人很注重饮食的营养保健,主张营养

成份合理搭配,平衡饮食,通过调配食用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气味、功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补精益气、养身健体的目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同时还概括了十条“不食”以及注重卫生,遵守时节,讲究营养,有节制不过量的科学饮食法则。

五、饮食审美 中国饮食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十美风格”:讲究味、色、香、质、形、序、器、适、境、趣的和谐统一。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换的加快,中国的饮食文化受了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例如在城市里各种式样快餐店、西餐店随处可见。在当今社会中国的饮食可以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出现了中西饮食文化交融的新趋势。在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的今天,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到饮食安全的重要性,因为饮食安全是饮食文化的应有之义。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第三篇_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在中国传统饮食结构、食物制作、器皿、营养保健、饮食审美观、饮食礼仪等各个方面均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特色,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将从中国传统饮食结构、食物传统制作方法、中国饮食审美观以及饮食礼仪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中国传统饮食结构

我国的饮食结构是由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所决定,同时也是由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饮食经验积淀而成。我国传统饮食结构有以下几点特点:首先,讲究主副食分明。中国人认为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食五谷治百病。中国传统饮食以谷物为主,副食主要是新鲜的天然食物。其次,我们国家非常重视蔬菜的作用。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三天不吃青,俩眼冒金星。” 从秦汉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植物性食料为基础,比如粮、豆、蔬、果、谷类等。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正如孔子在《论语•乡党》篇中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实际上是我国传统膳食结构理论最早的文字记载,即指日常饮食应当以食谷为主,即使肉多时,也不可超过食谷。此外,我们几乎所有饮食都是低温烹饪。蒸馒头,下面条,煮饺子全是在水中,都是100度以下。

二、食物传统制作方法

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不仅注重烹,更注重调,常见的方法有:蒸、煮、烧、炖、烤、烹、炒、炸、拌、扒、酥、焖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人们的生活习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不同,在饮食烹调和菜肴品类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地方风味,如鲁菜、川菜、苏菜、闽菜、粤菜、京菜、湘菜、徽菜等。

中国饮食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美。而美味的产生,主要在于五味调和。同时,追求色、香、味、形的有机统一。在色的配制上,以辅助的色彩来衬托、突出、点缀和适应主料,形成菜肴色彩的均匀柔和、主次分明、浓淡相宜、和谐悦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强调香气,突出主味,并辅佐调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制上,注重造型艺术,运用点缀、嵌酿等手法,融雕刻和菜肴于一体,形成和谐美观的造型。中国饮食将色,形,香,味,滋,养六者融于一体,使人们得到了视觉,触觉,味觉的全方位享受,构成了以美味为核心,以养身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特色。

三、中国饮食审美观

中国饮食在发展中形成了“十美风格”,讲究味、色、香、质、形、序、器、适、境、趣的和谐统一。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饮食文化本来属于形而下的活动领域,但要对此深入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就必须从形而上的哲学角度入手。中国传统旨学重视阴阳相配,强调宇宙大化的和谐统一,它是中国人看待万事万物的根本指导思想。对于作为生存之本的饮食活动,中国人也讲究“配菜之道,需所配备物融洽调合,如夫妻、如兄弟,斯可配合。”

孔子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言论,尽管是基于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但也有相当高的科学价值。同时,这一观点又蕴含着一种朴素的审美要求。

“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中国饮食文化特点的极好概括,即其精神实质在于以饮食为媒介,寻求一种更高的精神领域的满足。从美食、美味、美器,美境的和谐统一所给人的愉悦,进入自由、充实、审美的理想境界,从中体会人生的乐趣和美妙。

四、中国饮食礼仪

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礼俗和风俗习惯的文明古国,这在人们的饮食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中国饮食礼俗和习俗已成为中国悠久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崇尚礼仪的国家,无论从古代的“饮和食德”,还是到如今的现代饮食文明,都充分体现了文化古国的文明饮食风貌。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包括了宴饮之礼、待客之礼、进食之礼、餐桌礼仪等诸方面,是较发达、完善的,并有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之说。在中国,至迟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中国传统饮食礼仪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对现代社会仍产生着深远影响,成为文明时代重要的行为规范。 总之,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整个世界都是享有盛誉的,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我们积累下的属于我们炎黄子孙的宝贵物质及精神财富。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第四篇_中国饮食文化对国民性格的影响

中国饮食文化对国民性格的影响 时间:2016-03-04 作者:王雨

摘要:从古至今文化主宰着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家庭,甚至是每个人的命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同的文化对于各民族、国家、家庭以及个人的影响有所不同。今天世界各地对所属文化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并且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比如,我国从不同角度、不同专业对文化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其中,饮食文化是众多分支学科之一。它通过对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饮食礼仪、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性格特征。本文通过介绍独具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说明它在塑造国民性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文化,饮食文化,饮食文化观,国民性格

一、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概念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和复杂的现象,不仅人文社会学科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而且许多其它学科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文化”的概念。由于学科体系、方法论、政治观点、和语言表述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对“文化”的界定莫衷一是,至今争论不休。1952年美国的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调查和总结了从1871年到1951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数量多达164种,可谓“百家争鸣”。现在又过了几十年,可能又有若干个定义出现了。这就说明好多人从不同的角度给文化下了定义。将这些定义大体上归纳起来无非就是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是生活方式,这句话包括了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等,这些方面的观念以及由这些观念所形成的一些制度。

饮食文化处于文化的基础部分,在文化的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人类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首要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就是饮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加上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类的饮食由最初的“茹毛饮血”逐步发展到今天枝繁叶茂、异彩纷呈的饮食文化之林。当今世界大致包括东方饮食文化、西方饮食文化以及清真饮食文化三种最著名、最有影响的饮食流派。其中,中国作为东方饮食文化的中心,一直都以灿烂辉煌的中国饮食文化而自豪不已。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等方面创造积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然,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甚至是同一个民族的不同区域间饮食文化有所不同。中国饮食文化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对形成“以和为贵、高雅闲逸、和蔼可亲、淡泊旷达、重礼仪讲人伦”等的国民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观

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看法,深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尤其是哲学的影响较深。哲学思想的不同导致中国人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有别于其它国家。

世界各地都将中国的餐饮称为“中餐”,其突出特点是以大米和面食为主食,讲究食物的“色、香、味”。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国的饮食具有审美的意识,与西方只注重食物营养的摄取量相比,中国食物的悦心、悦目对于饮食者来说更为重要。这种感性的饮食习惯要求食物的色泽是否赏心悦目,是否能通过人们的味觉和视觉引起食欲。除此之外,中国人饮食时还很注重情调,也就是周围的环境。在一个好的环境中用餐不只是促进食欲,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长此以往人们就会有种高雅的气质和温文尔雅的性格。

中国人在食物的制作方面很讲究刀工,火候。《老子》中有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虽然这句话是借助饮食来解释高深的治国哲学。但反过来看,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小到制作餐饮,大则治国之策有时是同出一辙。由此可知,中国的饮食文化精神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活细胞之中,注重天人合一,强调整体观。这种观念对国民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国民性格在中国特色饮食中的体现

⑴素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

“素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伐檀》的“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诗经》中的农事诗篇不仅记载了周人注重农事的精神,而且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寓于农事中,深刻地体现出那时人们已经形成“以和为贵”的性格特征。今天,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素食在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号称农业大国,礼仪之邦。中国农业的发展为素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地貌复杂、气候多变,因此,南北方各自开发和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资源。以山水著称于世的中国南方,气温偏高、空气潮湿、雨水充足,适于水稻生长。而北方相对来说则比较干旱、四季分明、寒温交替,需要冬眠的小麦在这里生长良好。总之,无论南方的稻米还是北方的小麦都隶属于素食文化。相对于西方国家长期的食肉习性,中国人民的素食特性体现出本国人民亲近自然,与万事之中、万物之间求和谐的性格特征。 也许人们最初的食素生活是迫于客观环境的压力。面对地广人稀,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客观条件,人们只能积极倡导种植五谷以便于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随着文明的发生与发展,人们在素食方面由被动而转向主动,开始对各种动物有怜悯之情,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伤害某种活生生的小动物。尤其是上层社会更加知晓食素的益处。他们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得以快乐而健康生活的首要基础。久而久之这种“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中国人民“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性格。中国是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这众多的礼仪体现于人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尤其是精神理念的高度统一。“天人合一”是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来在生产与生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的思想理念的精华。表现在人们的具体性格当中就是与人为善、与万物求和谐、无过之而又无不及的“中庸”性情。尤其是当今世界民众特别崇尚素食生活,提倡融入大自然,远离喧嚣的城市,在空旷的野外充分的呼吸新鲜空气,调适疲惫的身心,真正地享受生命赋予我们的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人们在饮食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周围的饮食环境,更注重所享用的食物是否保持了其本身的味性。具体到每一种食物的烹调过程,尽量在不违背本味原则的条件下进行加工制作。中国饮食文化中蕴含的这一切思想理念与坚持的各种原则充分体现出本国人民所具有的“贵和尚中”“以和为贵”的性格特征。

⑵茶文化中的“和谐宁静”

“饮食”一词起初分开使用,“饮”用于动词,理解为“喝”,《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后又引申为“饮料”,即喝的东西,贾思勰《齐民要术·煮溟》:“折米白煮,取汁为白饮”。如果说上面是对中国民众日常所吃的主食的介绍,下面则是对饮料方面的了解。在饮料方面最具中国特色要属各色各样的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发乎神州,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中国的饮茶之风始于何时,众说不一。按照文献记载,魏晋时饮茶已成风气,据此可推测最初的饮茶之风当早于此时。并且开始时人们并未将茶作为饮料使用而是作为药用。随着对茶的不断应用人们逐渐了解了其味性,并且赋予饮茶活动特有的文化意义。茶文化的兴起使得人们对饮茶活动崇尚不一。儒、释、道三家在茶道上的互补足以体现出茶的意蕴。 茶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体构成的具有中国传统意味的特色文化之一。总体基调高雅而深沉、博大而精深。然而,三家既有共同点又有独到之处。

共同点首先表现在务必于其中求和谐、求宁静。用比喻的方式将中、西方人的性格加以比较,可谓西方人的性格像酒,热烈、奔放、好动,容易激动,甚至好走极端,遇到矛盾往往针锋相对以至于水火不容。中国人的性格则像茶,总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强调和睦、友好、理解与秩序,讲中庸,遇事沉稳,遇到矛盾不好斗,而是主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妥善地解决问题。“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如一杯清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透彻而明朗。三家者中儒家将“中庸之道”引入茶文化,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谊,通过饮茶自省,从而既能严格地要求自己又能宽容地对待他人。与儒家的“中庸”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道家主张人与物质、物质与精神不可分割、互相包容。自然而然中国的茶文化吸收了老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物质与精神统一。佛教禅宗主张“顿悟”,内心清静无杂念。茶性之柔,茶的宁静与清醒地品味正应其求。再者国人所具有的淡泊旷达、高雅闲逸,举手投足间所表现出的和蔼可亲的性情在茶文化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文人儒士是茶文化的倡导者,他们借茶修身养性、磨砺匡世治国之志,知足常乐,以天下为己任。茶文化在他们当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儒家在茶文化中的独有特点是讲雅致、注重欢乐情调。儒家历来主张积极入世,不论何时何地念念不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时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为主体。饮茶之时更是雅兴高涨、文武张弛、有所作为成为主情调。虽然身处高雅闲逸的饮茶氛围之中,但是儒士内心却是“念念有如临敌日”、“居安思危”、“战战兢

兢,如临深渊、如薄冰”。这种喜怒不形于色,外在雅致、闲逸,时时刻刻防患于未然的心态是儒士所独有的。自然饮茶便成为他们协调内外、凝神思考的时刻。如此更显示出他们遇事沉稳,讲道德,重人伦的性格特征。 道家在茶文化中融入了明显的超尘思想。道家强调“无为”,与儒家积极入世思想正好相反,避世思想浓重,对儒家思想是个补充。中国许多著名的茶人都有浓重的退隐思想,他们并非逃避责任,而是不苟同于庸碌之人,洁身自好。即使是功成名就者也依然保持雅洁自爱。如果说儒家文化适合贵族士人的口味,那么道家文化则更接近于文人寒士和普通百姓的思想。所以,今天许多高雅之士将由品茶而体味出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相揉合,成为真正的内儒外道之士。

佛家茶文化具有“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以助“顿悟”的特点。虽说求“静”、求豁达、理智方面三家趋于一致,但道人过于闲逸散漫,儒者是有时十分失意时想从中得到片刻的宁静以便达到忘我的境界。只有禅僧在追求静悟方面最为执著。

所以中国茶文化兼容释的静悟、道的驰纵、儒的雅逸,是三家的融合体。今天中华民族的成员所拥有的优良品性,茶文化在其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茶性柔和,清香飘溢,凝神降火正与中国人遇事冷静,闲逸高雅的品性相得益彰。

⑶筷子文化中的“质朴尚实”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不止于食源的开发,更在于食具的研制。筷子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在食具研制方面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筷”字是由“竹”和“快”两部分组成。如果按照汉字的构造分类属于“上形下声”,由形会意,我们可知制作筷子的主要材料是竹子。今天随着物质材料的不断丰富、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有效提高,其加工材料也就不仅仅限于竹子,象牙、玉石、金属以及其它稀有材料应有尽有。看着不同材质的筷子,也许人们最想知道的就是筷子的起始纪年。

对于筷子起始的确切纪年至今尚不可而知,专家学者通过研究调查仅能划定先民发明筷子的大致时间。需要是发明之母,可以肯定地说筷子的起源是由中国的饮食需要而决定的。肉食相对贫乏的客观生存环境使得中国先民以素食为主。与西方食肉国家所使用的餐叉相比,中国人饮食时使用的筷子构造简单,功能繁多,应用灵活。筷子的构造十分简单,是由两根粗细、长短、材质相同的物体组成。但是,构造简单并不是说使用也同样简单。与其它餐具相比,筷子的使用更具技巧性,难度较大。许多刚到中国的外国人士对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赞叹不已。

筷子从构造到使用体现出中国人民质朴尚实的性格特征。它的简单构造象征着人们的外表的朴实无华,内心却蕴含深意,求实精神深寓其中。

四、中国人性格的塑造特色

每个中国人从开始懂事之时起,长辈就要用礼仪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可以说,人生礼仪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形成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伴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国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饮食礼仪,或者说中国礼仪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由餐桌而来。中国人围桌而餐时讲秩序、重人伦、别主客、分长幼。

这些看似简单的礼仪在塑造人的性格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礼仪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最基本的条件。长辈在教导子女时,也总是选择在一起用餐的时候,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最恰当,“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即使有一两句批评、教导的话,也是比较容易接受。这样伴随着家长的循循善诱,青少年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塑造了良好的性格。

五、结语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虽然饮食文化处于文化的基础部分,但是它在人类社会形成后的礼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礼仪塑造了人的性格,尤其是中国的饮食文化更是如此。所以说,中国饮食文化影响着国民性格的塑造,在国民性格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成鸢《 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2]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朱永和《中国饮食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5]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胡小毅《传统文化与现代养生》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7]欧阳仑《中国人的性格》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第五篇_中国饮食文化对国民性格塑造探析

中国饮食文化对国民性格塑造探析

M14841 陶然

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饮食文化研究的焦点逐渐由物质需求转移到精神提升。在长期的饮食生活中,中国人总结出一套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观,这种观念塑造了独特的国民性格。

一、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观

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看法,深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哲学思想的不同导致中国人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有别于其他国家。世界各地都把中国餐饮称为“中餐”。它的突出特点是将大米和面食作为主食,讲究食物的色、香、味。确切地说,中国饮食渗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与西方人只注重食物营养的摄取量相比,中国人更喜欢赏心悦目的餐饮和有情调的饮食环境。好的饮食环境不仅能促进食欲,而且陶冶情操,长此以往人们就会有种高雅的气质和温文尔雅的性格。

二、特色饮食塑造的国民性格

(一)素食文化中的 “以和为贵”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素食文化的形成。中国南方以山水著称于世,气温偏高、空气潮湿、雨水充足、适于水稻生长。相对来说,北方则比较干旱、四季分明、寒温交替,需要冬眠的小麦在这里生长良好。但是,无论稻米还是小麦都属于素食。相对于西方国家长期的食肉习性,中国人的素食特性体现出本国人民亲近自然,与万事之中、万物之间求和谐的性格。中国是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这众多的礼仪体现于人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尤其是精神理念的高度统

一。“天人合一”是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来在生产与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的思想精华。表现在人们的性格当中就是与人为善、与万物求和谐、无过之而又无不及的“中庸”性情。

(二)茶文化中的“和谐宁静”

“茶发乎神州,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如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茶文化的兴盛引起人们的崇尚。儒、释、道三家在茶文化上的互补足以体现出茶

的意蕴。

在茶文化上,儒、释、道三家的总体基调是高雅深沉、博大精深,不过三家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处。共同点表现在务必于其中求和谐、求宁静。中国人的性格则像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强调和睦、友好、理解与秩序。“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如一杯清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透彻而明朗,三家中儒家将“中庸之道”引入茶文化,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增进彼此友谊,通过饮茶自省。可见,中国的茶文化吸收了老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物质与精神统一。

在茶文化中,儒家的独有特点是讲雅致、注重欢乐情调。儒家历来主张积极入世,不论何时何地念念不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时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为主体。饮茶之时雅兴高涨、文武张弛、有所作为成为主情调。虽然身处高雅闲逸的饮茶氛围之中,但是儒士内心却是“念念有如临敌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喜怒不形于色,外在雅致、闲逸、时时刻刻防患于未然的心态是儒士所独有的。自然饮茶便成为他们协调内外、凝神思考的方式。如此更显示出他们遇事沉稳、讲道德、重人伦的性格特征。

道家在茶文化中融入了明显的超尘思想,强调“无为”,与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正好相反,避世思想浓重。中国许多著名的茶人都有浓重的退隐思想,他们并非逃避责任,而是不苟同于庸碌之人。如果说儒家文化适合贵族士人的口味,那么道家文化则更接近于文人寒士和普通百姓的思想。佛家具有“苦寂”、以茶助禅,以助“顿悟”的特点。虽说在求静、求豁达、求理智等方面三家趋于一致,但道家过于闲逸散漫,而儒者只是十分失意时想从中得到片刻宁静以便达到忘我的境界。只有禅僧在追求静悟方面最为执著。所以,中国茶文化兼容释的静悟、道的驰纵、儒的雅逸,是三家的融合体。今天中华民族的成员所拥有的优良品性,茶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三)筷子文化中的“质朴尚实”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不止于食源开发,更在于食具研制方面。 筷子是中国饮食文化在食具研制方面的代表。虽对于筷子确切的纪年至今尚不知,专家学者通过研究调查也仅能划定先民发明筷子的大致时间。但可以肯定地说,筷子的起源决定于中国的饮食需要。肉食相对贫乏的客观生存环境使得中国先民以素食为主。与西方人使用的餐叉相比,中国人使用的筷子构造简单、功能繁多、应用灵

活。但是,构造简单并不说明使用起来也同样简单。与其他餐具相比,筷子的使用更具技巧性,难度较大。筷子从构造到使用体现出中国人民质朴尚实的性格。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三、国民性格的塑造特色

每个中国人从懂事之日起,长辈就用礼仪来规范他们的行为。文化源自生活,反过来又指导生活。可以说,文化的形成促进了礼仪的完善。伴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中国饮食礼仪。中国人围桌而餐时讲秩序、重人伦、别主客、分长幼。在塑造人的性格方面,这些看似简单的礼仪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形成良好的习惯靠礼仪的约束,“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条件。长辈教导子女时,总是选择一起用餐的时间,也许只有这个时候最恰当,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即使有一两句批评、教导,也较容易接受。如此,伴随着家长的循循善诱,青少年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观念塑造了人们的性格。

四、结语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虽然饮食文化处于文化的基础部分,但是它在人类社会形成后的礼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礼仪塑造了人的性格,所以说,中国饮食文化塑造了国民性格。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第六篇_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综述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综述

姓名: 周源

学号: 08011405

指导老师: 张小强

日期: 2013年4月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综述

周源

摘要: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统计、收集与分析, 从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主要表现出发, 以饮食和文化的互融关系为主线,对饮食文化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基本状况、饮食文化的区域性、饮食文化的层次性、中国饮食民俗、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学术界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层次性、饮食民俗、文化差异 1 饮食文化概述

1.1 饮食文化概念

“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普泛的概念,是介于狭义和广义的“文化”二者之间而又融合两者的一个边缘不十分清晰的文化范畴。普遍理解为: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饮食生产和饮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1 ]。

总言之, 它一般具有人类共通性、民族性、阶级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变异性、集中性等特点

[ 2 ]。周全霞认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具有明显的继

承性、层次性、地域性和宗教性特征

1.2 饮食文化研究内容及现状 [3 ]。

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有:饮食文化是关于人类(或一个民族)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等的学问。因而它由食物原料(生产、开发、选择、分类等)、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保藏、保鲜、饮食商业和服务、加工工具和饮食器具,以及有关习俗、制度、心理、思想等构成了特定的学科领域。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总结起来分为以下几个历史时期概括[ 4 ]:

(1) 历史上滞后的饮食文化研究:纵观历史,一方面有不断发展的"吃"的文

化,另一方面却是相时落后的研究和很少的关于饮食文化研究的记录文字。即使是明中叶以后,饮食文化的研究开始深化和系统化,专著增多且富于实践性,但仍然停留在叫浮浅的层面,研究成果基本上是是实录性的文字,缺少分析综合,仍属于一种文学知识的余暇笔墨。

(2) 近代至20世纪中叶的国内饮食文化研究:中国人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深

刻反思,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科学研究也如同历史文化其他专项研究一样蓬勃开展。孙中山先生首先明确指出其为文化之后,人们开始科学地认识民族饮食文化,并借助西方文化带来的新方法、新力量。

(3) 海外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热潮:严格的说,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在近现代

的兴起,是由日本学者率先开始并以该国学者为主力队伍研究的。

(4) 方兴未艾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饮食文化的

研究,进入了以中国人自己的研究为重心的深化阶段。对饮食的研究是以烹饪为中心进行的,许多意见都是在"烹饪王国"的旗帜和弘扬意识下发表的。菜谱类书和烹饪技术普及读物的大量出版是研究的基本特色和主要成果。

2 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

2.1 菜系区划与研究

菜系是指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风味菜肴体系,是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影响。中

国幅员辽阔, 自然环境千差万别, 且历史悠久, 民族众多[5] , 各地社会文化习俗差异大, 从而形成了众多的地方风味和民族饮食。研究饮食文化地理时, 人们习惯用八大菜系或四大菜系来分析, 其划分标准包括烹饪手段、口味、饮食方式、食用原料等多方面因素。目前有“四大菜系说”、“八大菜系说”、“十二大菜系说”、“十六大菜系说”等多种提法, 其中最通用的是“四大菜系”和“八大菜系”两个说法。“四大菜系”是指黄河流域的鲁菜、长江中上游的川菜、长江下游的淮扬菜和珠江流域的粤菜[6]。“八大菜系”除鲁菜、淮扬菜、川菜、粤菜外, 还有湘菜、徽菜、闽菜、浙菜几大菜系。

菜系风味是饮食文化的基础,中国菜系各有自己的分布区域,各菜系的特点均与其相应区域环境和历史发展有关 。菜系除了独立发展形成纯风味菜系外,在交流过程中也会发生融合,形成综合风味。如历史上的满汉全席,便是因满族入关、康熙和乾隆多次南巡,为适应帝王和达官贵人的高层次要求,融合了满族风味、京味、鲁味和淮扬菜的高级宴席菜系【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2.2 基于味觉的饮食文化研究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在辛辣口味研究上,蓝勇通过统计各地食谱中的辛辣指数,将中国的饮食文化地理划分为长江上中游重辣区、北方微辣区、东南沿海淡味区3个大区[8]【7】。 。“南甜北咸, 东辣西酸”,这是中国民众中流传甚广的饮食口味地理方位观,人们普遍接受这种观念并习以为常。李自然对这种传统的观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甜、咸、辣、酸”的口味与地理方位的对应关系并不完全成立, 中华传统饮食口味地理方位观的实质是阴阳五行学说的衍生物,只因历史发展的时空变化, 出现历史记忆的重组与编排而遮掩了其本来面目,最终形成今天这个认知模式[9]。

2.3 同一地理区域不同饮食文化特点研究

在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菜已有将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南方菜和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菜来区分。赵荣光先生在《赵荣光食文化论集》[10]中提出“饮食文化圈”概念, 否定“菜系说”, 从全国、全民族的视野把中国分为“东

北地区”、“京津地区”、“黄河下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东南地区”、“中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区”等11个饮食文化圈。各区域的饮食都以一定历史文化为依托, 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长期演变发展起来。

2.4 特殊饮食文化研究

有些如食花文化、食虫文化、生食文化等独特的饮食文化在中国十分少见, 但这些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关于食虫文化, 杨世诚认为[11], 昆虫是重要的食物资源, 具有营养价值高、繁殖速度快、食用方法多样特点。目前中国食用昆虫开发利用主要在于昆虫菜肴和昆虫蛋白这两个方面。食花文化是中国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s/421578/

推荐访问:中国饮食文化ppt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