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美文 > 原创精选 > 张思德观后感

张思德观后感

时间:2018-06-01   来源:原创精选   点击:

【www.gbppp.com--原创精选】

张思德观后感 第一篇_影片《张思德》观后感

精选范文:影片《张思德》观后感(共2篇)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影片《张思德》观后感影片《张思德》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热闹的场面,黑白胶片折射

平实的瞬间,带着一种久违的纯粹,慢慢地印入我们的心里。《张思德》以全新的视角,刻画

了张思德这个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兵的不平凡的革命历程。打过仗,负过伤,在大生产运动

中纺过线、烧过炭;从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干

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语言。然而,

正是在这种平凡中产生了伟大。他诠释着崇高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张思德,用质朴和纯粹

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0年后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我们生活的社会,绝大多

数是平凡的人,干着平凡的事,平凡成了许多人平庸的借口。的确,我们也应清醒看到,随

着形式的发展,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构成发生了变化,也存在着与新形式需要不相适应和与党

员先进性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工作中,有的不思进取,因循守旧,工作得过且过,有的办

事拖拉,不讲效率,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这些问题的

存在,说明我们一些党员在党的宗旨、党员意识等方面淡漠,党的组织观念不强,先锋模范

作风弱化,不能客观的审视自己自身的能力。我们要向张思德学习,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

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

实际行动来鼓舞和感染周围的群众。通过观看影片,我感性、直观的体会到了一名普通共产

党员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诞生的缘由和深刻意义。张思德同志虽然已

经牺牲60年了,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

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和绚丽多彩的人文环境,更需要伟大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在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面对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现状,尤其在当前开展共产党员先

进性教育活动中,作为一名党员,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学习张思

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精神,牢固树立党员意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税收业务水平,自

觉地把党员先进性体现到本职工作中。要把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作为税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和落脚点。在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上作表率,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作表率,在作风、

廉洁自律上作表率。 我们要学习张思德同志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作风。要以张思德同志为榜样,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立足本

职工作,踏实敬业,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好。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为纳税人办实事、办好事。

在税法宣传上,动脑筋、想办法,将税收政策、法律、法规以多种形式及时、全面、准确地

传达到每一个纳税人;在区局督办工作上,多担担子、多下工夫,搞好督办工作;在大要案

的审理上,积极参与、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办事,按时高质完成上级交办的

任务;在执法检查工作上,规范执法,做到程序要规范,法律适用要正确,文书使用要当,

加强执法责任意识,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充分发挥日常税收执法的监督作用;在对待职务、

工作、同志、地位与荣誉、以及对待成功与挫折上,要时时刻刻牢记党员身份,以共产党员

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影片《张思德》观后感(共2篇)]篇一:电影《张思德》观后感

电影《张思德》观后感

看过《张思德》这部

点影后,我对张思德有了更多了解,又重新感悟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电影大概讲

述了张思德参军十几年,经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但仍然只是一个勤务兵。但他为人憨厚朴

【张思德观后感】

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这些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利益和解放全中国默默的奉

献。而张思德在一次烧炭事故中光荣牺牲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分,心潮澎湃,被他的

这种精神深深的吸引!

“有思想的思,有道

德的德”

“有思想,有道德,

就是少张嘴,话都让别的同志给说了”

“作战勇敢,团结同

志,办事认真”

“不抽烟,识百草”

“办事不吭声”??

这些质朴真实的话

语都是毛泽东主席对他的警卫员张思德的高度评价。张思德一直在他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

业,从不懈怠,除在警卫班给毛主席当警卫这项工作重要特殊外,其他岗位工作都很平常。

甚至没有英俊潇洒的外貌,没有耀眼的职务,没有显赫的地位。照他老乡说:年跟他一起参

加革命的老乡都是团级以上的干部,而他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革命老战士。做的事都很平常:

站岗放哨、修轮胎、打水、编草鞋,甚至抱小孩拉稀,等等,看不出什么是惊天动地的事业,

也不见引人关注、轰轰烈烈的行为。张思德是个凡人,可他却在平常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

的成绩。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凡人一个,要取得丰功伟绩不太可能,但我想,只要我们

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用心办事,真心奉献,就一定能干出不同寻常的成绩。

“为人民服务”其实

很简单,它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从点滴小事入手,去做好自己的事,去爱自己

周围的人。影片中的张思德对待同志如春风化雨,爱他们像兄弟姐妹一样;对老红军就像儿

子一样;对孩子就像父亲一样;对待自己的工作更是尽职尽责,干一样爱一样。在我们周围

也有很多这样的党员,他们工作上“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张思德观后感】

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千千万万个像张思德那样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带领兰考人

民战天斗地的焦裕禄,心系西藏的孔繁森,

带领湘西人民

致富的郑培民,保一方平安英勇献身的任长霞??.他们都用自身行动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诺言,

【张思德观后感】

我在也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身为一名党员的职责所在!

[影片《张思德》观后感(共2篇)]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觉得我要学习张思德,以苦为乐,勇于平凡,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自己来

到艰苦的环境;学习张思德甘于艰苦、勤于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以艰苦为乐,以寂寞为

伴,以学习为友,多思考、多总结、多探索;学习张

思德,注重细节,脚

踏实地,始终如一的去奉献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今天,在前进的道路上,“张

思德”是生动的,为人民服务是具体的。有人说把公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只要需要不

管大小就去做,这是为人民服务;有人说,为他人做有利的事情就是为人民服务;还有人说,

在本职之外做有利于社会的事情是为人民服务。我认为除此之外,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工

作中,有很多需要去做但又是很平凡的小事情,如果看到了又默默地去做了,并且坚持做下

去几十年如一日,这就是为人民服!

篇二:电影《张思德》

观后感

电影《张思德》观后感

风雨交加,泥石混杂,半边山坡随着轰隆隆的声音整片塌下,一个年轻而伟大的生命瞬间消失在风雨之中。这是观看了影片《张思德》给我最震撼的地方,虽然它是一部党性教育的宣传片,但是它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和启示。

影片讲述了张思德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在延安艰苦的日子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日常的生活中的表现,突出了张思德同志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体现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怎样去为人民服务。比如: 对孤独老人,他像儿子一般,对孤僻小孩,他又如同父亲一样。两个不幸的人,被他真切的装在了心底,他像儿子般抚慰了老人那可孤独的心,找寻了活的希望,他又像父亲般将那个孩子捧在手里,用父亲般慈爱的心呵护那颗脆弱的心。在自己的同志因为错误的问题被禁闭的时候,以平凡的方式,晓之以理,要求他好好反思,做好改造工作,争取早日得到组织的认可,从而体现出张思德关心同志的优良品质。有一次,主席去开会,车胎坏了,他[影片《张思德》观后感(共2篇)]跑着回去拿轮胎,鞋子掉了也不知道,可是,当他看着毛主席工作没有因为车子的问题而受到影响的时候,他会心地笑了。这一点反映出张思德工作细心、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最后烧炭的工作期间,小白在 - 1 -

工作中出现了错误,情急之下,张思德把他的口琴掉到了池塘里,过后自己又亲自到池塘打捞,并向小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做法,争取了小白的谅解,这一点也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能够做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高尚品德。还有,由于下暴雨,山体塌方,危难时刻,张思德把身边的战友小白推出窑外,自己却被压在窑内不幸牺牲,表现出张思德同志舍己救人的共产主义精神。他的牺牲使毛主席非常难过,对他的后事安排多次作出指示。其中,毛主席说:“他平时笑起来的时候像个孩子。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这些话,虽然阐述简单,却讲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在场的同志无不受到深刻的教育和鼓舞。

这样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少说多干的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的崇高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却永放光芒,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学习和工作。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有一些年轻人为了职位或者某些利益,有三分本事就说成十分,有十分就说成百分的虚假和浮夸的现象。但我认为,我们可以平凡,但不可以没有意义。在我的工作中,我应该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服务于人民群众,在学习生活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给别人帮助。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看到自己的不足,认真对待。在平凡的人生中,发挥张 - 2 -

思德同志不图功名利禄,少说多干,敢于担当和牺牲的精神,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实现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3 -

张思德观后感 第二篇_2张思德观后感

张思德观后感

我是噙着热泪看完《张思德》这部影片的。张思德,憨厚纯朴,呐呐无言,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1年后银幕下的我肃然起敬,久久回味。

张思德是一个平凡的人。他1933年参军入伍,当过勤务员、通信兵、警卫员,最高职务是个班长。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搞过生产,烧过木炭。生命历程中,他没有惊人的事迹,也没有动听的话语,“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张思德是不平凡的。毛泽东评价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 他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寡言的他一旦开口,让人再难忘记:“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却那样淡泊。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从不声不响的举止和点点滴滴的真情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高尚的灵魂。张思德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着不平凡的贡献,在他牺牲后回想起来才能用“伟大”来形容他的一生。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是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这种震撼力来自心灵深处的向往和追求。张思德,以他的行动诠释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人民服务的诗歌。

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而将两者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的,正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他朴实得像延河边的一粒砂,千万粒细砂聚在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他微小如清凉山上一株草,千万棵小草共同摇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机。于是,窑洞里出了马列主义,黄土地哺育着一个政党,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张思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他身上聚集了许多普通中国人身上的美德——朴实、善良、助人为乐,他就是这样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英雄。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东西:集体主义者的道德感,儒家传统的光芒,信徒的献身精神……。当年延安物质并不富裕,但人们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张思德就是那个年代的代表,民族的生命力也恰恰就在这个地方。但张思德不过是这伟大队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从打江山到掌政权,从改革攻坚到加快发展,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延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我们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今天,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都不能忘记这个本,丢了这个根。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曾经成就我们事业的精神动力,还将辉映着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

张思德观后感 第三篇_张思德观后感

范文一:

在读完了《张思德传》后,我又找来了《张思德》观看,让自己对张思德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识。

《张思德》这部电影没有绚丽的色彩,但是正是那黑白分明的画面,那充满历史沧桑感的画面,以一种平实朴素纯粹的方式,把张思德平凡而又伟大的革命历程印入了我们心里。影片以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庆祝晚会为起点,主要讲述了张思德在延安的生活历程,当时的延安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展大生产运动,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冬季将近,为了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1944年他带领一班人到安塞县烧木炭,在完成任务后,他为了多烧点炭,又新开了一个新窑,就在一天,张思德和一名战友在修新窑,天降大雨,新窑突然崩塌,他在最后一刻将战友推出后,自己不幸牺牲。最后毛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做了著名的讲演《为人民服务》,评价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张思德是不平凡的。毛泽东评价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 他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寡言的他一旦开口,让人再难忘记: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却那样淡泊。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他诠释了崇高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张思德观后感】

通过观看影片,我感性、直观的体会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诞生的缘由和深刻意义。张思德同志虽然已经牺牲60年了,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我们作为军校学员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生。

范文二:

张思德是一个平凡的人。他1933年参军入伍,当过勤务员、通信兵、警卫员,最高职务是个班长。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搞过生产,烧过木炭。生命历程中,他没有惊人的事迹,也没有动听的话语,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张思德是不平凡的。毛泽东评价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他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寡言的他一旦开口,让人再难忘记: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

善尽美。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却那样淡泊。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从不声不响的举止和点点滴滴的真情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高尚的灵魂。张思德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着不平凡的贡献,在他牺牲后回想起来才能用伟大来形容他的一生。张思德,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带给我们的却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是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这种震撼力来自心灵深处的向往和追求。张思德,以他的行动诠释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人民服务的诗歌。 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而将两者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的,正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他朴实得像延河边的一粒砂,千万粒细砂聚在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他微小如清凉山上一株草,千万棵小草共同摇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机。于是,窑洞里出了马列主义,黄土地哺育着一个政党,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张思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他身上聚集了许多普通中国人身上的美德――朴实、善良、助人为乐,他就是这样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英雄。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东西:集体主义者的道德感,儒家传统的光芒,信徒的献身精神&&。

面对张思德,面对这种十年如一日仍默默坚持的伟大精神,我深感愧疚。在当年那个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张思德尚且能够宽容生活,乐观待人,相比我们呢?当代的我们生活是多么得幸福,不用担心没有下一餐,不用担心没有地方住,不用担心下一秒就摧毁的家园···但即使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中的有些人还是那么的骄纵:对小事情斤斤计较、牢骚不断,抱怨身边的任何事,一副怨妇的样子。事实上这是不敢面对自己,缺乏坚持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学习张思德同志那种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伟大精神。努力把学习搞好,踏踏实实的学习技能,感恩这个社会,感恩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范文三:

1915年,张思德出生于贫农之家。1933年参加红军。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中国xxxx。他在红军长征中曾三过草地,到达陕北后,调至军委警卫营通讯班任班长,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任务均准确无误地完成。1940年夏,他带领一班人到延安以南的土黄沟的深山老林中烧木炭,为中央机关冬季采暖作准备工作。经三个月苦战,经过数道繁重的工序,终于把八万斤烧炭运到了延安。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他响应xxxx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随警卫营来到南泥湾开荒。张思德不仅要带领全班战士完成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还要担负起通讯工作,白天劳动,夜里长距离送信,积极完成了通讯任务。1943年初夏,张思德被调到枣园内卫班,在毛主席身边当警卫战士。1944年,组织再次派他到安塞县烧木炭。9月5日,张思德在炭窑内工作时,炭窑突然崩塌,不幸牺牲。1944年9月8日下午,xxxx中央直属机关举行了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xxxx主席参加了张思德同志的追悼大会。在这个追悼大会上,xxxx主席做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给予张思德同志很高的评价。

张思德观后感 第四篇_《张思德》观后感

《张思德》观后感

xxxx年x月x日,我在党课培训中观看了《张思德》这部影片的。电影中张思德是一个憨厚老实,朴实无华且淳朴忠诚的一个人,他不善于说话,不善于与人交往,但是说起话来确让人刻骨铭记!“走进革命的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了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跟多的人吃饱肚子!”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平凡的话语,却赋予人不平凡的思想理念与道德情操!这是人生观与价值观更高层次的升华——解决自己温饱的同时,为更多的人民服务!

“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 ,“为人民利益而死,死的比泰山还重”是他最真实的评价! 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一个朴实的农民,一个普通的战士,是那样的平凡。张思德最高的职位无非是个班长。他没有惊人的事迹,也没有动听的话语,“我们不注意到他,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即便在大街上遇见了他,也未必认识他!”,就这样的一个平凡的人物,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搞过生产,烧过木炭,怀着一颗为人名服务的心,一颗让更多的人民填饱肚子的心!他是那样的高尚,他是人民的楷模,是人民心中的好儿子。

张思德是平凡的,因为他没有惊人的事迹,做着别人不想做的事情,也是最普通的事情。但张思德也是不平凡的,因为他把最平凡的事情做的如此的不平凡,普通和平常,支撑着他全部的事业,他走进了革命的队伍,怀着解放人民的思想,不声不响为大家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功名职位对他来说是那样淡泊,张思德仅有29岁的短暂人生,其中13年是艰苦的,更是卓越的。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从不声不响的举止和点点滴滴的真情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高尚的灵魂。

一个人的一生该怎样的度过呢?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总结张思德平凡的一生,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因为他向往和追求的,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像张思德这样的人物不过是这伟大队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正是这些人,微小的如清凉山上一株草,千万棵小草共同摇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机。于是,窑洞里出了马列主义,黄土地哺育着一个政党,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

今天,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都不能忘记这个本,丢了这个根。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曾经成就我们事业的精神动力,还将辉映着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

向张思德同志学习!

向张思德同志致敬!!

(部分摘自《人名日报》2009年9月13日第四版)【张思德观后感】

《结束》

后面摘自《人民日报》 (2004年09月13日 第四版)

“去看看电影《张思德》吧!”一声声热切的推荐,催人走向影院。没有曲折的情节、热闹的场面,黑白胶片牵出平实瞬间。穿越60载岁月,挟一种久违的纯粹,闯进心田。 一名普通的士兵。

警卫———开荒———烧炭,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他那样淡泊。三过草地的老红军,班长一当7年,一整编,又成了战士。

一颗高尚的灵魂。

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他认保育院不幸失语的孤儿做儿子,用心血催开朗朗童音;他拜炊事班精简下来的老兵当父亲,让真诚抚慰一抹晚晴。

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寡言的他一旦开口,让人再难忘记:“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不声不响中,那泓心泉明澈、灵动、深邃!

【张思德观后感】

一个少说多干的张思德,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0年后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

真正的崇高,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冲淡。真正的美善,只会因朴素的质地更生光辉。凝望这个普通的背影,感受到一种永恒: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而将两者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的,正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1944年9月,张思德在安塞县石峡峪烧炭时被崩塌的炭窑掩埋。这个普通士兵的牺牲,让一代伟人毛泽东悲伤、沉思。9月8日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那篇著名讲话。这五个字,被中国共产党人写入党章,奉为宗旨,数十年回响不绝。

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他朴实得像延河边的一粒砂,千万粒细砂聚在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他微小如清凉山上一株草,千万棵小草共同摇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机。于是,窑洞里出了马列主义,黄土地哺育着一个政党,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

影片中有个镜头耐人寻味。延安的窑洞前,毛泽东对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不屑地一笑:“中国的命运,不在他蒋介石嘴上。那是中国百姓一步一个脚印,流着汗淌着血踏出来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

国历史上,不乏察民情、谋民生的明君贤相,而惟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才真正把阶级的、民族的、人民的使命统一起来,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忠实实践。

张思德不过是这伟大队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从打江山到掌政权,从改革攻坚到加快发展,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延长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我们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今天,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都不能忘记这个本,丢了这个根。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曾经成就我们事业的精神动力,还将辉映着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

走出影院,车水马龙。真想对匆匆前行的人们说一声:“请慢下脚步,去看看《张思德》吧!”花上90分钟,回望一段远去的往昔,端详一下平凡而光荣的前辈,相信你必有收获。

《人民日报》 (2004年09月13日 第四版)

张思德观后感 第五篇_《张思德》观后感

张思德》观后感最近观看了电影《张思德》,又重新感悟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每一个中国人对“为人民服务”这5个大字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可以说这5个字几乎贯穿了每一个人成长、受教育的全过程。出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很多人至今都能流畅地背诵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 在二十世纪中前期,由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比较单纯,人们的思想很朴实,价值观念单一,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教育的口号,一种精神的提倡,深入人心,人们很习惯地认为那是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教育和要求,也自愿自觉地贯穿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实际行动就是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和认识,但对其核心精神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思考和讨论的比较有限。 到了二十一世纪国门打开的今天,社会前进,经济发展,信息繁杂,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也极为多彩。思想活跃,价值观念多元。因此当我们今天再来看电影《张思德》,重温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似乎有了不同于上个世纪的感受和思考,有了不同的价值观念的碰撞,因此也更加有讨论、思考的价值。 思考一如何认识个人价值的体现 在张扬个性、提倡实现自我的今天,似乎每个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伟业,希望成为时代的英雄。在观看电影《张思德》的过程中,可以强烈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周围一些同志眼里表达的信息:“张思德明明可以争做排长、连长,甚至更高的职位,可以对革命事业有更大的贡献,但是偏偏要让他去烧炭。这样就埋没了个人的价值,妨碍了个人能量的发挥。你看人家美国大片,提倡的是要做英雄,宣扬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精神,鼓励的是极大发挥每一个人存在的价值。”这种想法反映的是当今一部分人的一种价值取向。它和传统教育所告诉我们的价值观似乎产生了强烈的碰撞。 是啊,张思德不过是给不愿离队的老人送去了关爱和温暖;只不过干些跑腿儿、给汽车换换轮胎的活儿;只不过是给犯错误的老乡刘秉钟多一些关心和鼓励。这能算是英雄吗?这能充分体现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在电影中找到的答案是,影片中的刘秉钟从看不上张思德,到他真诚地对张思德说,“我只佩服你一人,以后我就跟着你!”这不就是对张思德个人价值的认同吗!这不就是张思德存在的个人价值吗!那位被张思德称为老革命的哑巴老人之所以不愿意离开部队,是因为他把部队当作自己的家,他不愿意离开这个革命的家。后来在张思德的关爱中,他又找到了家的感觉。当刘秉钟说1933年一起入伍的革命战士有的当了团长、政委,就连他自己最起码也是个主任时,张思德却如数家珍地报出了一连串的名字,在他的脑海里铭记的都是为革命抛投入洒热血牺牲的烈士的名字。我接触到的看过这部电影的几个学生真诚地说:“这部影片好几个地方都让人热泪盈眶。”他们说,以前也看过不少关于父子情和亲情的电影,但没有像这样被感动得落泪。这说明他们认同了张思德。 时代需要英雄,需要有人做出一番事业。同时,时代也需要像张思德这样的人在默默无闻、点点滴滴不起眼的平凡小事中,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这个价值不亚于英雄的价值,他们正是用自己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行动感染、团结,带动了一批人,共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想做英雄和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为人民做小事情其实是不矛盾的,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个人存在的价值。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愿意做为人民服务的小事情的人,是做不了英雄的。 思考二如何认识伟大与平凡 张思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但是在他牺牲之后,毛主席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他。张思德是伟大的!张思德所做的都是一些很不起眼的平凡小事,但这些平凡的小事中有着伟大的闪光点。他把公众的事情、别人的事情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只要他看到别人需要,他就会积极主动去关心,去做。上前线跟日本鬼子真刀真枪地打仗,是英雄;张思德在后方做着非常平凡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小事,也是英雄。他说,不管在哪里,前线就在脚底下。是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需要做的事情做好,把前线放在自己脚下,就能在平凡中做出伟大。张思德是平凡的,但是谁又能说他不伟大呢! 为人民服务是具体的。有人说把公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只要需要不管大小就去做,这是为人民服务;有人说,为他人做有利的事情就是为人民服务;还有人说,在本职之外做有利于社会的事情是为人民服务。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

多需要去做,但又是很平凡的小事情。如果看到了,又默默地去做了,并且坚持做下去,几十年如一日,他就是一个伟大的人。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观后感 第六篇_张思德观后感

张思德观后感 “为人民服务”,这是毛主席为一位伟大的解放军战士张思德的题字。 张思德其实只是一位平凡的普通人,为何用“伟大”来形容他?这,可以从电影中找到答案。 “‘你来帮我一下吧,晚了解就赶不上看亲嘴了。’听到战友的话,张思德毫不犹豫地上去帮助他放映电影。影院里观看的人已是哄堂大笑。”在张思德的时代里,电影可以说是“稀有资源”,放映电影不是他的责任,但他仍“毫不犹豫”地上前帮忙。他,不仅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战友帮忙。“影院里观看的人已是哄堂大笑”,这电影该多有趣啊!张思德难道不想看吗?他一定想。看电影是有趣的,放映电影是看不到有趣的电影的。也许,张思德的心里也会有一番小小的斗争,不知该不该帮忙,但在顷刻间,他已作出决定:帮! “你最大的缺点是不爱说话,最大的优点也是不爱说话。”电影中,张思德做了许多类似的好事,又有谁知道?其实,正是他的“不爱说话”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形象。他不是为了表扬而做好事,也不是为了私人利益做好事,他是真正地为了群众做好事。“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张思德把有限的生命都投入到奉献中去,他就是那种难得的、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更可贵的是,他做了好事还不说话,使这种奉献变得默默无闻。 在军营之外的群众队伍里,也有许许多多像张思德一样的人。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岗位,从世界500强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到汶川地震中为灾区捐款的老乞丐。他们处于不同的年龄段,也许是年过八旬的老爷爷老奶奶,也许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愿意为大家做好事,你都会成为这个日益壮大的队伍中的一员。 在我们班级里,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同学,他叫邹佳栋。邹佳栋平时很调皮,老爱闹事,放学时,经常被老师在办公室留上几小时。他也有优点,他和其他男同学一样,喜好为班级做好事:扫地、排课桌、拖地„„样样抢着干。做完事后和张思德有一模一样的反应,不吭声。也就是说,他不会做完后就大声说:“这是我干的,你要表扬我!” 前一阵子,一封大红的信寄到了我们班级。不知为什么,班主任贺老师看过信后高兴得眉飞色舞,让我把信送给大队辅导员。辅导员老师看过后,只是淡淡地说:“我知道了。”

(范文 )

从她湖水般平静的眼神中,我没有发现任何异样。这到底是封怎样的信? 一星期后,答案揭晓:表扬信!原来,在商场购物的张阿婆扭伤了脚,多亏了邹佳栋帮她拎包,感觉到

把她送回了家。所以张阿婆给学校寄来了感谢信。老师把邹佳栋连着表扬了好几个星期。 邹佳栋和张思德一样,具有助人为乐的品质,所以才会有这一连串的好事光顾他。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学习张思德的品质,世界就会更美好。张思德的品质就是电影给我们的最美好的纪念品。 这多么象电影中的场景: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太太的家畜丢了,张思德立刻去追。在生活中,这事带着同样的身躯,穿着不同的衣服来了:同样是需要帮助的老太太,也同样是个热心的人。

张思德观后感 今天妈妈带我和表哥、表妹一起看了花季雨季电影展的一部电影《张思德》。 张思德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他为人憨厚老实,嘴巴很笨,话非常少。他做事非常认真踏实,从不跟战友计较。他曾经在毛主席身边做过一段时间贴身卫士,从来都是叫干啥就干啥,从不多说一句话。毛主席说他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爱说话,同时认为他最大的优点也是不爱说话。因为张思德从不计较,嘴巴又比较笨,不会为自己争取任何利益,因为跟他一起战士很多都当上了大官,可他还仅仅是一个班长。 因为他烧炭的技术非常好,后来又被安排去山上烧炭。烧炭是一件很辛苦,又脏又累的活,他最好的战友劝他不要去。可张思德认为能为老百姓烧炭取暖是一件非常值得非常有意义的事,他一点都没有推辞就去了。一天在一座山上烧炭时,因为山土土质松软,又连夜暴雨。张思德在抢险过程中因山体滑坡发生特大泥石流而牺牲了。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牺牲的,司马迁曾说过:人总是要死的,但有些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些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张思德的死就是比泰山还重。毛主席特

别为他召开了追悼会,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张思德观后感 第七篇_张思德观后感

电影《张思德》以全新的视角刻画了张思德这个革命队伍中普通士兵的不平凡的革命历程以及一代伟人毛泽东和这个平凡士兵之间的深厚感情。

通过影片,我们看到了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那种憨厚淳朴,对党一贯忠心耿耿,对革命工作始终勤勤恳恳,为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出“为人民服务”最朴素的实践和最宝贵的精神内涵。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张思德在一次烧木炭中,因炭窑突然崩塌而不幸牺牲。毛泽东在他的追悼会上对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作了高度的评价,说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我体会到张思德的品质:

一是“常”字。张思德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从不懈怠,除在警卫班给毛主席当警卫这项工作重要特殊外,其他岗位工作都很平常。他人也很平常,没有英俊潇洒的外貌,没有耀眼的职务,没有显赫的地位。。

二是个“跑”字。在影片中,我们经常看到张思德跑来跑去。一开始,张思德一路劲跑,一身黄土,为了赶回来参加唱歌演出。照他战友说:少他一人也无所谓;在小河边,猛跑追一只小猪,被主席问起,从此,张思德的名字留在了主席的记忆深处;中间一段,张思德给主席打水,跑来跑去,以至于忘记用水给自己洗个脸;最后,主席的汽车轮胎瘪了,张思德在黄土田埂上跑了两次,拿了两次轮胎。跑,意味着抓紧时间,提高效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时光流逝一去不返,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太多太多,我们能不抓紧时间,能不跑吗? 三是“忙”字。影片当中,张思德没有空余时间,一闲下来,就站岗放哨,就编草鞋,与战友谈心,关心他人,他把时间填得满满的,不浪费一分一秒。在今天,问一些人忙不?忙啊!他们忙什么?忙应酬,忙交际,忙跑官,忙娱乐,即使有空余时间,也不静下心来读点书,也不去关心他人,关心弱势群体,他们忙得无怨无悔?忙得踏实?忙得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应该忙些什么,答案显而易见。

四是“急”字。急别人所急,急群众所急,这是多么崇高的品质啊!战士们演出时灯坏了,要找梯子,那个急啊!张思德便成了梯子,让战友站在他肩膀上装好了灯。过后,主席笑着说:我想这么快就找到了梯子,哦,原来他成了梯子。老百姓丢了一头小猪,张思德急忙去追,在水中奋力游泳,把小猪捧到老百姓怀中。看到老乡被抓了,他心急如焚,自己找战友谈心,找战友昔日恋人去做工作。

五是“苦”字。张思德生活的年代,是中国最困难的时期,是共产党最艰苦的岁月,共产党被迫二万五千里长征,到了陕甘宁边区——延安。吃只有窝窝头,住只有窑洞、土屋,穿单衣单裤,饥寒交迫,生病受伤难以医治。苦,真苦!苦也是一种良药,苦能磨练人的意志,苦能修炼人的品行,苦能让人懂得珍惜,能理解宝贵的含义。我们的时代,物质比较丰富,可精神却比较贫乏。今天,我们仍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

六是“纯”字。张思德那个年代,大家的思想都非常纯洁,一心想干革命,一心想上前线。而张思德更纯,他没有一点私心杂念,从来不想到自己该获取什么,也从不求任何报酬,只知道奉献。毛主席给他总结,最大的缺点就是做事不吭声,最大的优点也是做事不吭声。张思德像一名永不生锈的机器,为革命耗尽了自己的生命。当今社会,有许多人认为,张思德是个傻子,脑子“进水”了,而我想,我们的时代需要这种纯洁,尤其是共产党人要纯洁自己的思想,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七是“死”字。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要死,这是生命规律,这是自然法则。谁又能长生不老,超凡成仙呢?自然不容,人类也将没有历史。张思德牺牲了,他没有痛苦,没有遗憾,带着踏实,带着笑容,满脸春风走了,可他留下的是多么宝贵的精神财福,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今天的我们仍然会死,我认为,我们的死不要说重于泰山,留芳百世,就留芳一世吧;不要

说千古,就让世人有所怀念,掉几滴真心的眼泪吧

在张扬个性、提倡实现自我的今天,似乎每个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伟业,希望成为时代的英雄。在观看电影《张思德》的过程中,可以强烈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周围一些同志眼里表达的信息:“张思德明明可以争做排长、连长,甚至更高的职位,可以对革命事业有更大的贡献,但是偏偏要让他去烧炭。这样就埋没了个人的价值,妨碍了个人能量的发挥。你看人家美国大片,提倡的是要做英雄,宣扬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精神,鼓励的是极大发挥每一个人存在的价值。”这种想法反映的是当今一部分人的一种价值取向。它和传统教育所告诉我们的价值观似乎产生了强烈的碰撞。

时代需要英雄,需要有人做出一番事业。同时,时代也需要像张思德这样的人在默默无闻、点点滴滴不起眼的平凡小事中,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这个价值不亚于英雄的价值,他们正是用自己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行动感染、团结,带动了一批人,共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想做英雄和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为人民做小事情其实是不矛盾的,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个人存在的价值。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愿意做为人民服务的小事情的人,是做不了英雄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c/449951/

推荐访问:观看张思德观后感 影片张思德观后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