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中国文科前十

中国文科前十

时间:2018-04-19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中国文科前十 第一篇_中国文科高校排行榜

中国文科高校排行榜

高考中所指的文科,既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的科学,一个国家的社会科学水平决定了这个国家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的能力。社会科学类专业包含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学科门,本科专业授予的是文科学士学位。

社会科学在教师人数、学生毕业人数等方面占总学科较少。社会科学(文科)共有7个学科门,19个学科类、120个本科目录内专业。截止2004年,全国高校中设立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的大学共597所, 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强

(本十强榜,依据《中国大学评价》之大学排行榜整理,综合了各高校资讯榜,且文理科榜不再重复排名)

NO.1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大学、国家重点大学、211工程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

北京大学建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接受近现代文明的高等学府之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决定以5月4日为校庆纪念日。

北京大学地处北京西郊海淀区,北依圆明园,西临颐和园,校内湖光塔影,风景秀丽。 北京大学校园又称燕园,与圆明园、颐和园相毗邻,在明清两代曾是皇家的“赐园”。未名湖区湖光塔影,飞阁流丹,题词碑刻随处可见;教学区端宁恢弘,林荫大道和爬满常春藤的建筑山墙让人难以忘怀。“槛外山光,窗中云影”,这里正是读书学习之佳处。

北京大学与清华在综合学科排行榜中分列第一、二名,较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北大更胜一筹。

社会科学类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文科居全国高校第1名。在文科的7个学科中,哲学第3名,经济学第7名,法学第1名,文学第2名,历史学第2名,管理学第13名;北京大学没有教育学本科专业。

哲学:哲学、逻辑学、宗教学

经济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

法学:法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

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古典文献、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菲律宾语、梵语巴利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缅甸语、蒙古语、泰语、乌尔都语、希伯莱语、越南语、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

历史学: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

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图书馆学

北大名师风采:

◆ 季羡林:国学大师,北大外国语学院教授。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 张岱年:哲学家,北大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中国哲学发微》,《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等

◆ 林庚:语言文学家,北大中文系教授

◆ 李赋宁:外国语言文学家,北大外国语学院教授

◆ 宿白:考古学家,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 黄楠森:哲学家,北大哲学系教授

◆ 胡代光:经济学家,北大经济学院教授

◆ 王铁崖:国际法学家,联合国前南国际刑事法庭法官,北大法学院教授

◆ 肖蔚云:法学家,北大法学院教授

◆ 费孝通:社会学家,北大社会学教授

◆ 雷洁琼:社会学家,北大社会学系教授

◆ 汤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 杨辛: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周一良:北京大学历史教授

◆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北大名士:

☆济济多士,名家风流☆

北大为全国最高学府,开办迄今,四方来学者,日益以众。夫以济济多士,萃集一堂,研究学术,砥砺德业,本互助之精神,作他山之攻错,彼此情宜,实有联结之必要。 ――蔡元培

北大百年,拥有无数优秀学子。从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革命先烈到各类学术奠基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获得人、教育界/外交界/司法界/金融界/新闻传媒界各界名士、遍布北大校友身影。

NO.2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经济和管理科学,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成立于1950年,其前身是1937年在延安创建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大学致力办学,现已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和高层次建设人才的摇篮。

重点学科及专业:

哲学类:哲学 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原理 中共党史 中国革命史 政治学

经济管理学类:经济学 国际经济 国际贸易 国名经济管理学 统计学 工业经济 贸易经济 企业管理 市场营销 房地产经营管理 国际企业管理 土地管理 投资经济 农业经济 环境经济和管理商品学 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金融 保险 货币银行学 财政学 会计学 国际会计 经济信息管理 行政管理学 文学类: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 广告学 人口学 汉语言学 历史学 档案学 科技档案 社会学 英语 日语 俄语

人大名士:

从陕北公学至今培育了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政治学家、法学家、企业家、哲学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各级党和政府重要管理干部以及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工作者和其他优秀人才。

如:吴玉章 范文澜 艾青

NO.3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 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学校迁回上海江湾原址。鲁迅、郭沫若、邹韬奋、老舍、竺可桢、马寅初等著名学者曾到校演讲或任教。复旦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几次分离、再组合,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发展成为了一所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管理科学在内的多科性研究型综合大学。

现今的复旦大学,已是上海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强强合并的一所综合型大学。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位列中国高校前五名。

重点专业:

哲学类: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世界经济、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

文学类: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传播学、历史地理学、

理工科: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态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医学类: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肾病、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普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复旦名人录:

复旦历史上曾经拥有一大批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周谷城、陈望道、颜福庆、苏

步青、谭其骧、周予同、陈建功、朱东润、胡曲园、严北溟、张世禄、伍蠡甫、卢鹤绂、谢希德等著名学者长期在校执教,为复旦奠定了雄厚的学术传统和基础。谈家桢、吴浩青、谷超豪、胡和生、王迅、陈中伟、杨雄里、杨福家、汤钊猷、顾玉东、李大潜、陈灏珠、沈自尹、闻玉梅、王威琪、陆谷孙、章培恒等一大批知名专家,仍活跃在国内外学术舞台上,成为复旦当代学术精神的代表。建校以来复旦大学共培养了18万余名各类毕业生,涌现出包括于右任、邵力子、陈寅恪、竺可桢、张志让、李岚清等校友在内的众多杰出人才,为国家的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NO.4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是直属国家教育部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六朝古都南京。南京大学先后经历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后于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后按教育部规定,去掉“国立”二字,更名南京大学。

今天的南京大学包括鼓楼、浦口两个校区。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逐步形成了人文、社会、自然、技术、生命、现代工程和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南京大学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南大的毕业生以“基础厚、后劲足、能力强、素质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2002年,南京大学以111.60分在全国600所本科大学中位居第5名;其中人才培养总分第8名;科学研究总分第5名。科学研究中,理科第6名,文科第4名。

社会学科著名专业:

南京大学文科居全国高校第4名。在文科的7个学科中,哲学第1名,经济学第8名,法学第7名,文学第3名,历史学第1名,管理学第8名;南京大学没有教育学本科专业。

南大名人:

在南京大学百年辉煌的办学历程中,其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优良学风,承袭着百年积淀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精英人才。这其中,有孜孜以求的科学家,有经国济世的政治家,有广育英才的教育家,也有激扬文字的文学家和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如陶行知、李四光、竺可桢、徐悲鸿、吴有训、吴健雄、茅以升、罗家伦、******等。

中国文科前十 第二篇_中国文科大学排名及TOP10重点专业

中国文科大学排名及TOP10重点专业

(2011-04-27 12:32:22)

名次 等级 单位

1A++北京大学

2A++北京师范大学

3A++南京大学

4A++复旦大学

5A++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文科前十】

6A++四川大学

7A+浙江大学

8A+清华大学

9A+中国传媒大学

10A+暨南大学

11A+中山大学

12A+华东师范大学

13A+山东大学

14A+武汉大学

15A南开大学

16A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科前十】

17A北京外国语大学

18A中央音乐学院

19A福建师范大学

20A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1A华中师范大学

22A上海外国语大学

23A苏州大学

24A厦门大学

25A北京语言大学

26A湖南师范大学

27A西南大学

28A上海大学

29A首都师范大学

30A河南大学

31A吉林大学

32A华南师范大学

33A上海音乐学院

34B+东北师范大学

35B+山东师范大学

36B+上海师范大学

37B+陕西师范大学

38B+黑龙江大学

39B+中央民族大学

40B+华中科技大学

41B+上海戏剧学院

42B+北京电影学院

43B+中国美术学院

45B+徐州师范大学

46B+上海交通大学

47B+中南大学

48B+浙江师范大学

49B+深圳大学

50B+四川外语学院

51B+西北师范大学

52B+中央美术学院

53B+安徽大学

54B+兰州大学

55B+湖南大学

56B+河北大学

57B+内蒙古大学

58B+扬州大学

59B+山西大学

60B+中国音乐学院

61B+南昌大学

62B郑州大学

63B湘潭大学

64B四川师范大学

65B中国海洋大学

66B青岛大学

68B江西师范大学

69B杭州师范大学

70B西安外国语大学

71B汕头大学

72B宁波大学

73B同济大学

74B广州大学

75B安徽师范大学

76B南京艺术学院

77B曲阜师范大学

78B天津师范大学

79B中南民族大学

80B辽宁师范大学

81B新疆大学

82B山西师范大学

83B聊城大学

84B温州大学

85B广西师范大学

86B河北师范大学

87B广西民族大学

88B哈尔滨师范大学

89B武汉音乐学院

91B湖南科技大学

92B天津大学

93B绍兴文理学院

94B宁夏大学

95B上海财经大学

96B华南理工大学

97B沈阳师范大学

98B西安交通大学

99C+中央戏剧学院

100C+天津外国语学院

文科排名前十大学及重点学科

NO.1 北京大学

重点学科专业:

哲学:哲学、逻辑学、宗教学

经济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

法学:法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

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古典文献、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菲律宾语、梵语巴利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缅甸语、蒙古语、泰语、乌尔都语、希伯莱语、越南语、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

历史学: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

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图书馆学

NO.2 中国人民大学

重点学科专业:

哲学类:哲学 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原理 中共党史 中国革命史 政治学

经济管理学类:经济学 国际经济 国际贸易 国名经济管理学 统计学 工业经济

中国文科前十 第三篇_中国大学文科前50名

中国大学文科前50名

1 北京大学

2 复旦大学

3 中国人民大学

4 南京大学

5 武汉大学

6 浙江大学

7 北京师范大学

8 华东师范大学

9 南开大学

10 厦门大学

11 中山大学

12 吉林大学

13 山东大学

14 四川大学

15 西安交通大学

16 清华大学

17 上海财经大学

18 华中师范大学

19 南京师范大学

20 东北师范大学

21 暨南大学

2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3 西北大学

24 福建师范大学

25 华中科技大学

26 苏州大学

27 陕西师范大学

28 湖南师范大学

29 华南师范大学

30 河北大学

31 安徽大学

32 西南师范大学

33 兰州大学

34 湖北大学

35 中央民族大学

36 郑州大学

37 湖南大学

38 首都师范大学

39 山东师范大学

40 中国政法大学

41 上海师范大学

42 云南大学

43 西北师范大学

44 上海交通大学

45 西南财经大学

46 河北师范大学

47 黑龙江大学

4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9 天津大学

50 湘潭大学

1A++北京大学

2A++北京师范大学 3A++南京大学

4A++复旦大学

5A++中国人民大学 6A++四川大学

7A+浙江大学

8A+清华大学

9A+中国传媒大学 10A+暨南大学

11A+中山大学

12A+华东师范大学 13A+山东大学

14A+武汉大学

15A南开大学

16A南京师范大学 17A北京外国语大学

18A中央音乐学院 19A福建师范大学 20A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1A华中师范大学 22A上海外国语大学 23A苏州大学 24A厦门大学

25A北京语言大学 26A湖南师范大学 27A西南大学 28A上海大学

29A首都师范大学 30A河南大学 31A吉林大学 32A华南师范大学 33A上海音乐学院

34B+东北师范大学 35B+山东师范大学 36B+上海师范大学 37B+陕西师范大学 38B+黑龙江大学 39B+中央民族大学 40B+华中科技大学

41B+上海戏剧学院 42B+北京电影学院 43B+中国美术学院 44B+东南大学 45B+徐州师范大学 46B+上海交通大学 47B+中南大学

48B+浙江师范大学 49B+深圳大学

50B+四川外语学院 51B+西北师范大学 52B+中央美术学院 53B+安徽大学 54B+兰州大学 55B+湖南大学 56B+河北大学 57B+内蒙古大学 58B+扬州大学

《文科二本院校排名》简介: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大连外国语学院

3、南京邮电大学

4、西北政法大学【中国文科前十】

5、天津财经大学

6、上海金融学院 7、上海理工大学 8、上海大学 9、上海大学 10、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11、天津外国语学院 12、北京工商大学 13、南京财经大学 14、上海政法学院 15、上海电力学院 1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7、大连医科大学 18、南京工业大学 19、浙江工商大学 20、浙江财经学院 21、四川外语学院 22、北方工业大学 23、扬州大学 24、南京审计学院 25、云南财经大学 26、中国民航大学 27、江西财经大学

中国文科前十 第四篇_2015年文科生十大热门专业

2015年文科生十大热门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以及高考专业的选择以及将来的就业问题又成为学生和家长热点关注的问题。大家总结归纳了2015高考文科类热门专业前十名,下面对十个文科类专业做了详细介绍和就业前景已经开设院校推荐。这文科生十大热门专业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新闻学、法学、国际政、英语、物流管理治、工商管理、广告学、 中医学。

一 会计学

青睐指数:★★★★★

主要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

就业前景

会计学专业在全国多数省份都是志愿填报的热门专业之一。考生报考会计学的主要理由是“好就业,待遇高”。然而,四年后的就业状况是否与期待相符呢?

多项统计调查显示,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以上,大大高出全国同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会计学同时也是失业量最大的专业之一。

这种现象说明,劳动力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但由于设置该专业的学校太多、招生规模太大,其毕业生供给量已经持续性超出市场需求。也就是说,选读会计学专业,毕业后就业机会较多,但竞争也更激烈。

在会计行业中,注册会计师是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职位,如果能取得这个资格,那在人才市场上就游刃有余了。

就业目标

会计师: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注册会计师: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证券分析师:在债券股份公司工作;银行职员:在一些金融机构工作。

院校推荐(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重点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湖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一般高校:北京工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金融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金陵科技学院、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贵州财经大学院、云南财经大学、兰州商学院、新疆财经大学、长春税务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广东商学院、重庆理工大学、西藏民族学院、西安财经学院、嘉兴学院、铜陵学院。

提示

1.会计学专业文理科考生兼招,对数学成绩有一定的要求。

2.做事细心、谨慎的人适宜报考该专业。

二 国际经济与贸易

青睐指数:★★★★★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等。

就业前景

它曾经是一个热得发烫的专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外商引资、中外合资等项目的不断扩大,懂国际贸易的人才成了许多大公司的“抢手货”。那时候,每年高考时,各高校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往往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上个世纪末,国贸人才在市场上就出现了“滞销”的迹象。所幸的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贸易组织的接轨,国贸专业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当你看到商场里琳琅满目的货品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外文商标时,当你看到大街上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名车奔跑时,当你看到你周围出现越来越多的洋面孔时,你就知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还会继续热下去。

本科毕业时许多学生把出国留学[微博]作为首选。愿意就业的同学也不愁出路,涉及国际商务的各个领域都是本专业毕业生所选择的对象,外资企业、私营、国企、国家研究机构、事业机关,都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其中外企一般都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在这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过硬的外语水平加上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计算机技能,自然可以获得一份优越的工作。

该专业就业分布最多的地域是: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

就业目标

销售业务人员:在各类涉外企业从事国际国内市场销售工作;公务员[微博]:在各级政府部门国际贸易方面的工作。

院校推荐(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重点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南大学。

一般高校:河北经贸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杉达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湖南商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山西财经大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吉林财经大学、浙江树人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梧州学院、红河学院、铜陵学院、九江学院、邢台学院。

提示

1.外语和数学成绩优秀者适宜报考。在一些重点院校,大学英语只有考过了公共六级才有可能获得学士学位证。

2.该专业无论搞研究还是做销售业务,都需要掌握外语和营销、财会、金融等相关知识。几乎所有招聘国贸方面人才的企事业单位都提出要求;有英语四六级证书,口语表达能力强;

专业知识精通,知道做国际贸易的流程,能独立发盘、跟单、制单、结汇。有的企业还要求有报关员、报检员、制单员资格证。

三 新闻学

青睐指数:★★★★☆

主要课程

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业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写作、新闻评论)、中外文学史、世界文化史、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等。

就业前景

新闻学是文科专业中开设最多的专业之一。

以往只有老牌的综合性大学中文系开办,现在则是遍地开花。不少高校认为设置新闻专业是“投资小、见效快”,相继增设新闻传播专业,一些新办的民营高校、独立学院,也纷纷设立,导致新闻专业毕业生规模空前庞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中开设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的有400多个,在校就读人数超过10万人。新闻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热门专业。 然而,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为了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整顿新闻出版秩序,削减停办了一批报刊。据2003年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停办报刊共677种,其中削减、停办的多以行业报、地市报、县报为主。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新闻媒体将维持现有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长。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体上控制在:报纸2200多种;期刊8000多种;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个。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新闻专业出现了两个就业新方向。一是舆情分析,各级政府部门对网络舆论很重视,不少部门和企业都需要招聘舆情分析的学生;二是政务微博,目前政务微博号有近10万个,今后数量会更大,新增岗位很可观。另外,企业微博也需要部分毕业生。

就业目标

编辑记者:在各级传媒机构如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网络等从事新闻工作;公务员[微博]:在各级政府机关从事文秘、宣传工作。

院校推荐(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重点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微博、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安徽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一般高校: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三江学院、浙江万里学院。

提示

1.新闻学专业文理科考生兼招,以文科考生居多。

2.不同院校开办的新闻学专业有不同的侧重方向,如外语类院校的国际新闻、财经院校的财经新闻、农业院校的农村新闻、政法院校的法制新闻以及各体育院校的体育新闻专业等。

四 法学

青睐指数:★★★★★【中国文科前十】

主要课程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司法、国际经济法等。

就业前景

十多年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是到公、检、法、司部门工作,而现在,由于法学专业在高校“一窝蜂”上马,该专业的就业去向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除了极少数人通过公务员考试或司法考试,走向与专业对口的岗位外,绝大部分毕业生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法学无关的工作。

该专业的就业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甚至有人在网上把法学专业列入“最难就业的十大专业”之列。

不过,从社会的发展趋势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为后盾,就没有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据统计,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仅为0.8个,这个比例不但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就企业方面讲,我国现有企业5000万多家,仅有4万余家聘请了律师当法律顾问。这些信息表明,我国巨大的法律市场需求尚未开发。广大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法律需求和服务还没有启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法治环境的改善,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从律师的地区分布情况看,发展极不平衡。广州、北京的律师都在万人以上,大约占到全国律师总数的17%,而青海省只有400多名律师,部分省份个别县只有一名律师。

法学界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都说法学专业不好就业,而每年又有众多的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考研[微博]时转到法学方向。另外还有许多在职人员,放弃原有的工作,加入司法考试大军。

就业目标

公务员:在相关政府部门任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职;法律顾问:在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律师:在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其他:到各类企业做一般性事务工作。

院校推荐(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重点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海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湘潭大学、辽宁大学。

一般高校: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上海海关学院、河北经贸大学、烟台大学、广东商学院、汕头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甘肃政法学院、黑龙江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

提示

1.读大四时,最好能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如果达到了分数线,意味着在毕业之前就能拿到《法律执业资格证书》,等于直接进入了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环节。

2.该专业由于近年来扩招得很厉害,自2013年起已被列入控制布点专业。

五 国际政治

青睐指数:★★★★☆

主要课程

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概论、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当代国际关系、近现代中国外交、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外交政策、各国政治与经济等。

就业前景

每天的《新闻联播》快要结束时,播的都是国际新闻。作为普通观众,对天下事的了解止于皮毛,而专业人士则会对这些国际时事评头论足。这个专业就是“国际政治”。

由此可以看出,国际政治专业主要研究的是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各种关系,对一些国际政治事件进行科学分析,并通过种种现象总结规律,给人们提供预测未来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理论基础。

这是一个比较值得期待的专业,当然它不属于一个赚钱赚到手抽筋的专业。从目前来看,设有国际政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不多,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全国著名学府。由于“名牌效应”的作用,该专业的毕业生大多选择继续深造,或考研,或出国。直接就业则首选公务员。公务员考试科目有很多与国际政治专业课的内容相似,所以很多人能够如愿以偿。当然,到事业单位任职的人数也占一定的比例。就业地域分布最多的有五个省市:北京、山东、广东、天津和陕西。

如果是在二本院校或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的院校学这个专业,本科毕业后前景并不美妙,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需要你付出艰辛的代价。

就业目标

公务员:在各级政府机关任涉外工作;编辑记者:在各类传媒机构任国际时事评论工作。 院校推荐(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重点高校: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

(一般高校有十多所学校开设这个专业,但都没有评上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提示

1.国际政治专业主要招收文科考生,对考生的外语成绩有一定要求。

2. 喜欢写作和理论性研究,口才较好的考生适合报考。

六 英语

青睐指数:★★★★★

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37582/

推荐访问:中国排名前十文科大学 中国文科十大名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