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2016年幸福感调查报告

2016年幸福感调查报告

时间:2017-03-15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2016年幸福感调查报告(一):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湖北商贸学院

社会调查报告

二级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 财务管理

学生班级 本科三班

学生学号 1415124309

学生姓名 郑晓荷

团队成员 方高芹 陈慧 王梦昕 张珍禹 郑晓荷

指导教师 邹莹

教务处制

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序言

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2012年央视就对幸福指数展开过特别调查行动,‚‘你幸福吗?’‘我姓曾!’‛这样的对话曾在网络上风靡一时。现如今GDP的增长已不再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把幸福指数引入经济增长的评估体系渐成趋势,这也显示了我国经济追求科学发展、提高幸福指数的新信号。为了全面掌握浠水人民幸福指数,我们分小组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并对调查结果做了一份报告。

正文

一、调查范围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凤栖山社区;

二、调查对象

凤栖山社区内15至85岁居民;

三、调查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之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四、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参考问卷网相关问卷问题制作,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问卷大致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浠水县有关方面的评价,包括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交通便利程度、自然环境、教育发展状况、受尊重度等;第二部分是对自身及家庭的评价,包括就业状况、收入状况、社会地位、事业发展前途、居住状况、家庭和谐度等;第三部分是接受调查的居民对自己生活幸福度的评价以及对影响幸福的因素的主观看法。

五、调查结果

52%的居民表示自己是比较幸福的;39%的居民表示幸福感一般;9%的居民表示自己不幸福。

六、结果分析

1、不同年龄层的幸福感不同

31至50岁年龄层的幸福感与其他年龄层的差别最大。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居民中仅有两人选择‚非常幸福‛,分别是82岁的老爷爷和76岁的老奶奶。‚比较幸福‛一项中占比例最高的是60岁以上年龄层,达到84%,最低的是31至40岁年龄层,比例为34.3%;41至50岁年龄层占37.5%;15至30岁年龄层占76%;51至60岁年龄层占79.8%。选择‚比较不幸福‛和‚很不幸福‛则分布在31至50岁年龄层。

2、男性比女性的幸福感要高

男性选择‚比较幸福‛的有63%,选择‚还可以‛的有35%,选择‚比较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各占1%;而女性选择‚比较幸福‛的仅有49%,选择‚还可以‛的有36%,选择‚比较不幸福‛的有3%,选择‚很不幸福‛的有2%。

3、在校学生比已参加工作的人幸福感要高

有89%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幸福,其余的人则认为还可以。在已参加工作的人中,只有一半的人认为自己比较幸福,38%的人认为幸福感一般,22%的人认为自己不太幸福。

学生只需要管好自己的学习,在生活上没有什么是需要他们担心的。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所以相较于其他居民,学生更容易感到幸福。参加工作的人由于工作压力、收入水平、事业发展前途、社会地位种种因素而缺乏幸福感。

4、收入水平与幸福感强烈程度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在接受调查的83中,有37人(44.6%)表示对自己的收入状况比较满意,但这37人中只有27人认为自己生活幸福,其余10人认为自己生活一般。41人(49.4%)表示对自己的收入状况感觉一般或不满意,但有16人评价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或还可以,25人认为自己生活不太幸福。

因此,收入水平与幸福感之间虽然存在着一些联系但是并非正相关,其中还是受到家庭因素、对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5、城市的发展状况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39%的人认为浠水县近年发展状况一般(包括经济、交通、治安、生活便利程度、环境、教育及医疗卫生),或对此表示不满意。这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幸福的感受。大多数人表示对生活在这里感觉一般,或不幸福。

6、休闲生活的多样性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15%的居民有着比较丰富的业余活动(比如打游戏、唱卡拉ok、爬山、骑行、结伴出游等),他们大多数表示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20%的居民表示自己业余生活单一(主要活动是打麻将),对生活幸福度感觉一般。

7、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1)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83%的居民表示身心健康极大影响着他们对幸福的感受。其中,身体健康最为重要,心理健康次之。

2)物质条件

收入水平是影响幸福感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近一半的居民希望自己的收入能够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及收入状况,也是主要因素。生活便利程度主要是指人们的购物、出行等方面。凤栖山社区距离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地带较近,有两个大超市和一个大型菜市场,购物便利。但交通状况一般,在过节的时候经常会堵塞,许多居民表示交通仍需改善。除以上几种因素以外,医疗卫生条件等因素也会影响幸福感,有居民表示生病后医疗保险报销的比例太低。

3)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在此主要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受尊重程度和人际关系,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第四层。学生主要是在学校与同学的关系,参加工作的人则是在工作单位中与同事及上司之间的关系。关系好或受到的尊重多则幸福感较强;没有工作的人则表示自己受到的尊重一般或不受尊重,幸福感一般或不太幸福。

4)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是影响家庭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幸福的家庭生活有一个稳定的家及

【2016年幸福感调查报告】

理解支持自己的家人,家庭给予的归属感和安定感会促进幸福感的提高。其中,居住条件的好坏是影响人们归属感的主要因素,住房条件好的居民要比住房条件差的居民幸福感强。凤栖山社区近些年一直在重新盖房,有一栋新房遮挡住了另一栋房的阳光,那栋住房的居民十分抗议,一时间大家都闹得很不愉快。这就表明了住房环境的好坏也是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另外,家庭和睦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如果产生家庭矛盾或与家人关系不融洽就会使他们感到不幸福。由此可见,家庭和睦在居民的幸福感因素中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自我价值的实现影响居民的幸福感

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后一层。对实现自己的目标感到很有信心、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优势、对未来有较好的预期、对在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十分有信心等都是影响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居民的幸福感。居民对实现目标充满信心或有较高预期,说明对未来是积极乐观的,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自然会提高幸福感。另外,自身的优势多、能力得到发挥,内心的满足感会增加,幸福感也会提高。

8、对调查分析结果的建议

1)继续促进浠水县的经济发展,为居民提供更为便利的生活条件和设施。幸福感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社会的发展应该以社会均衡发展为目标,致力于使浠水县的经济均衡发展,提高所有居民的整体幸福感。

2)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并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许多研究发现,在较低经济收入阶段,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是有正相关的。本市还处于经济收入较低阶段,增加收入依然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3)不断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使人人都住得舒适。在住房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如商店、市场、休闲娱乐设施等,提高居民的居住愉悦感。

4)提倡建设和谐家庭。家庭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提倡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尽量避免矛盾冲突。家庭和谐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2016年幸福感调查报告(二):调查报告

临沂市“美丽村镇 青春先行”

社会调查活动调查报告

调研城市

调研时间

团队队长

联系电话 团队成员许德莹、王静文、刘炳娣、秦昊、 吕盟、李志豪、尹燕举、房晓磊、

指导老师 徐兴奎

目 录【2016年幸福感调查报告】

摘 要

临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地级市,总面积17191.2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地近黄海,东连日照,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南邻江苏。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点,位于鲁南临港产业带、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东陇海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和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叠加区域。临沂因临沂河得名,古称“琅琊”。临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乡村建设是强农、富农、惠农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临沂市住建局把乡村建设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坚持以“沂蒙美丽乡村”创建为统领,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规范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保护发展传统村落,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着力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走 出校门,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把所学知识奉献给人民、服务于社会,在实践中成长成才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高校加速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当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人才背景下,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是很好的第二课堂,可以锻炼和提高多层次的能力。

一 调研背景

(一) 调研时间

2016年7月14日到2016年7月23日

(二) 调研目的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天蓝水清空气好本该是中国乡村的本色,但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农村陷入环境困局。农村环境问题困在何处,如何突围?在读者的来稿中,讲述了他们亲历亲闻的乡村环境,并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农村建设中不容回避的难题。笔者在湖北省首批小康县(市)宜城市农村调查走访发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垃圾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成为影响农村人口健康的隐形杀手。因此,对农村垃圾的处理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至关重要。本文以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内几个农村为例,探讨农村环境的相关问题。

(三) 调研内容

1 时间安排

2016年7月14日,山东建筑大学三下乡千村行动之“扬帆启航”正式踏上前往兰陵县上午路途并大体的了解了情况。

2016年7月15日,上午队长召开了实践策划会议,晚上八点,在张学岭书记的带领下召开了正式会议。

2016年7月16日,队员们对实践内容进行了实地走访,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2016年7月17日,采取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2016年7月18日,进行普法宣传,对村民进行详细的法律讲解。

2016年7月19日,对村民进行一对一的法律宣传讲解。

2016年7月20日,在付增国书记的带领下,对晒钱阜村进行环境调研。

2016年7月21日,在第一书记张杰的带领下对水泥路建设,文化广场的建设进行了调研。

2016年7月22日,在第一书记张杰的带领下来到了帮扶项目基地,自此,社会实践结束。

山东省千名大学生“美丽村镇 青春先行”社会调查活动报告----临沂市

2、调研具体内容

(1)当地的环境保护。

由于是在乡村的地方,焚烧秸秆、乱扔垃圾等现象比较严重,所以要对当地的环境保护进行具体的调研。

(2)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问题

当地是贫困县,所以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对当地的此问题进行深度调研。

(3)进行普法宣传活动

由于当地的法律文化较低,所以要对当地进行具体的普法活动。

(四)调研方法

1 问卷调查法

运用统一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以青年人、老年人以及镇委、镇政府人员、村委人员等为主体)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问卷调查法是标准化的、书面的、抽样的。由于老年人等特殊情况此次问卷调查分为自填式问卷(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和代填式问卷(调查人员根据问卷对被调查者进行询问并代其填写问卷)。

2 访谈法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做细致周密的调查工作。”社会调查众多方法中访谈法就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它是运用科学方法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主要方法。通过与镇上及村里的居民进行沟通与交流,对我们的实践调查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团队的成员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把握调研地点的民俗风情等实况。

二 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1、农村环境问题现状

一、该区域农村环境问题现状

1、目前该市大部分畜牧业污染得到了有效防治,但仍有一部分粪污未经过无害化处理,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农村散养户的环境卫生意识不强,畜牧业污染监管的不力;屠宰场(户)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较大,部分屠宰场(户)无力负担高额的污水处理投资;部分

2016年幸福感调查报告(三):2016幸福感调查报告

幸福感调查报告(一)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瘦西湖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更好的学习生活,能否很好的为将来奠定基础,据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总体感觉。1.就总体感觉来说,8.25%的人选择了对生活质量非常满意,非常幸福,47.42%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39.18%的人选择了一般幸福,5.16%的人选择了不幸福2.就学校和专业的满意程度来说,3.09%的人选择了非常满意,38.14%的人选择了比较满意,19.59%的人选择了无所谓,34.02%的人选择了比较不满意,6.19%的人选择了很不满意,3.就人际交往环境来说,6.19%的人选择了比较不融洽,16.50%的人选择了一般融洽,75.26%的人选择了比较融洽,12.37%的人选择了很融洽。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幸福状态,值得我们关注。

(二)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纪50年代初,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观幸福感在美国兴起,一直无法量化的幸福感成为一个可操作、评估、实证研究的科学指标体系。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研究检视人们在情意与生活品质方面的整体评价,探讨包括正向情意、负向情感以及生活满意的认知评价。关于主观幸福感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对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而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根据此次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状况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见当前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这跟现在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时代特征有关。

(三)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校大学生幸福快乐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家庭情况、心理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约着我们的心理状况,对我们的幸福指数产生一定影响。1就业压力方面,11.34%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很大,因为感到前途渺茫,55.67%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大,因为担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20.62%的人觉得就业压力不大,因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12.37%的人觉得没什么就业压力,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2恋爱问题方面,20.6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34.0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27.84%的人认为还可以,17.53%的人认为不能3心理问题方面,就对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评价来说,3.09%的人很满意,43.30%的人比较满意,29.90%的人一般满意,22.68%的人不满意。可见就业压力对大学生来说是主要的,因为这是大家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恋爱等问题只是附加因素,个人观点不一。

三、建议

针对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变自己,有目标,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学习,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个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寻找生活激情,充实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强与人沟通能力,保持心态年轻……总的来说,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322414/

推荐访问:世界幸福感调查2016 2016年最具幸福感城市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