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知识 > 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传

时间:2018-09-07   来源:时尚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时尚知识】

六一居士传 第一篇_六一居士传归纳

《六一居士传》归纳

一、重点实词

1.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改变 .

2.子欲逃名者乎 ……的人 .

3.而屡易其号 改变 .

4.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讥讽 .

5.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本来 .

6.聊以志吾之乐尔 聊:姑且 志:记 ..

7.吾之乐可胜道哉 尽 .

8.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方:当 其:自己 ..

9.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忧虑 .

10.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身体 .

11.尚何暇于五物哉 空闲 .

12.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请求 .

13.偿其夙愿焉 庶几:大概 夙:素来的 .

14.此吾之志也 ……的原因

15.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置:放下 区区:区区小事 较:比较 ..

16..叹曰 不久之后

17.夫士少而仕 少:年轻 仕:做官 ..

18.而讫无称焉 最终 .

19.乃以难疆之贪过分之荣禄 身体

20.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是:这 其:自己 素:一向 ...

21.吾负三宜去 具备 .

二、通假字

1.是为五一尔 尔通耳,罢了

2.太山在前而不见 太通泰

3.累于此者既佚矣 佚通逸,安逸

4.乃以难疆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疆通强

三、古今异义

1.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退休,古:辞退官职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走,古:跑

3. 过分,古:过多

4.为其得意于五物也 得意:浸沉┉之中

四、词类活用

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副作动,尽情享受 .

2.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 使……劳累 .

3.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名作动,生病 .

4.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 使……劳累 .

5.累于彼者已劳矣 形作动,拖累 .

五、特殊句式

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被动句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状后

3.六一,何谓也? 宾语前置

4.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 定语后置

5.老于此五物之间 状后

6.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状后,判断句

7.聊以(之)志吾之乐尔 省略句

8.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状后【六一居士传,】

9.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状后

10.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定语后置

11.使(吾)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 省略句

12.累于彼者已劳矣 被动句

13.吾其何择哉? 宾语前置

14.吾尝用于时矣 被动句

15.复何道哉! 宾语前置

六、句子翻译

1.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2.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3.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多了。

4.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

5.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6.

【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传 第二篇_六一居士传教学设计

六一居士传教学设计 07.10.2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和虚词“以”“之”的用法,理解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

【六一居士传,】

2、 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3、 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 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 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教学难点】 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生共同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直接引入:昨天我们已经借助课本注解和工具书翻译了课文,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对一些重点词语掌握了没有。

二、检查重点字词句翻译:

(投影:

六一居士初谪浒州:贬职

则又更号六一居士:更改

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快速;跑

吾之乐可胜道哉:尽

聊以志吾之乐尔:姑且

累于此者既佚矣:通“逸”,安逸

翻译重点句子

1、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2、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译文:

1、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2、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三、课文学习:

问:1、谁为欧阳修命名为“六一居士”?在此之前他有别的名号吗?

明确:其本人。初谪滁山时之时他自号为“醉翁”,后退休于颖水之上时又自更号为六一居士。

2、欧阳修为什么要更号?

课文为何要引用《庄子•渔父》中的典故?

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既为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亦为引出居士的态度——深知名不可逃,也并不想逃名,取名“六一”并非矫情的表现,仅仅是“聊以志吾之乐尔”。

3、“六一居士”中的“六一”何所指?

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醉翁。

▲这让我们想起——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不管是爱琴、棋、书、酒、金石,还是爱柳树,都是从正面反映了这些文人雅士的高雅的艺术情趣,从侧面也反映出他们对功名利禄的淡薄。

4、“六一”给了居士怎样的快乐?

A、“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

B、“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5、沉醉于五物的好处是什么?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说明官场事物不仅劳形,常有不测之祸,十分令人担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

6、文中居士得到“六一”之乐没有?为什么?

“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形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思考:苏轼认为欧阳修是“有道之人”,有人则认为他需要借助“五物”来让自己快乐,所以还是为物所累。你认为呢?(结合课后“资料信息”苏轼的话回答。)

明确:“今居士自谓六一,是其身均与五物为一也,不知其有物邪?物有之也?居士与物均为不能有,其孰能置得丧于其间?”由此可见,欧阳修的乐,是“六一”,把自身也容于这“五物”之中,就无所谓为物所累了。【六一居士传,】

7、 (1)问:本段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

明确:本段作者在主客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隐退的三条理由:

A、少而仕,老而休。是必然规律。

B、用于时而讫无称。表面上谦虚,骨子里是牢骚,是对“受侮于群小”的不满。

C、 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想的必然结果。

8、 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 明确:虽无五物,其去宜矣。

四、 小结:

文章主旨

本文反映了欧阳修晚年厌倦官场生活,想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泊明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主题)

2、传记形式别具一格。(主客问答)便于直接且逐层推进阐述作者的思想和情趣,使行文宕起伏、情感真切。

3、 语言平易晓畅又形象深刻。

五、巩固练习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聊以志吾之乐尔: 志:记,记述 尔:通“耳”,罢了。

2、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使„„劳累

3、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名词作动词,生病

4、置之,区区不足较也:置:停止

5、累于彼者已劳矣:形容词作动词,被拖累

6、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古:辞官归隐

解释下列的多义词:

1、 以吾一翁:把,介词

乃以难疆之筋骸:凭,用,介词

聊以志吾之乐尔:用,介词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的,结构助词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无实义,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日天子恻然哀之一:代“我”,第一人称代词

指出下列句式的类型

(1)六一,何谓也? (宾语前置,应“六一,谓何也?”)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也,表判断)

(3)方得意于五物也 (状语后置,“于五物”应在“得意”前)

(4)虽响九秦于洞庭之野 (状语后置,“于洞庭之野”应在“响九秦”之前)

(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定语后置,应“吾累者之世事”)

(6)此吾之所以志也 („„也,表判断)【六一居士传,】

请翻译下列句子

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2.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3.吾其何择哉?

(译)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译)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退休已有三年了,一旦天子发出恻隐之心怜悯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

(译)我将选择哪方面呢?

六、探究拓展

讨论:对比欧阳修、苏轼、苏辙、范仲淹这几位文人的快乐观,谈谈你自己的快乐观。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黄州快哉亭记》: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者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吾安往而不乐?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六一居士传 第三篇_六一居士传 学案

六一居士传 导学案

整体探究

1.欧阳修为何自命为“六一居士”?作者定名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主旨“三宜去”为什么要放在文章结尾才点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善于谋篇的作家,都重视文章的结尾。全文的主旨,精辟的议论,乃至警策的语言,往往安排在结尾处,使人读完全文,或留下深刻的印象,或产生无穷的感慨,或引起联翩的浮想。所谓掩卷沉思,低回击节,起坐彷徨,种种艺术效果的取得,虽不能说完全归于结尾,但那精辟的点睛之笔却起了重要的作用。像这篇文章,以“六一”命题,而文章的主旨则是表现作者“三宜去”的思想。前面写的种种乐趣,只是作者向往的,这种乐趣也只有在辞官归隐之后才能实现。这样把“三宜去”这一主旨安排在结尾处,才能感动人心,引起同情,求得天子“恻然哀之”,以达到自已归去的目的。

4.欧阳修沉醉于五物之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先说明沉醉于这五物之中,可以做到“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专心至极,能不受任何外物干扰;(2)接着说明“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真可以说其乐无穷;(3)再接下去,作者又申说,世事之中有两种累赘,使他不能“极吾乐于其间”,“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分别看来,欧阳修对五物的沉醉只是一种寄托而已,并不是本性。

但问题尚未最后解决,客人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官场事务固然能劳累其形,琴棋书酒金石难道不会劳累其心吗?作者的回答是:“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官场事物不仅劳形,而且常有不测之祸,令人十分担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看来这才是欧阳修一再要求隐退的真正原因,也是他沉醉于五物、取号六一居士的真正原因。

表面原因⇒专心至极、其乐无穷五物之乐 真实原因⇒淡泊明志、明哲保身

局部探究

阅读课文第二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固:本来 .

B.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幸:幸好 .

C.是为五一尔,奈何 尔:罢了 .

D.聊以志吾之乐尔 聊:依靠,依赖 .

【解析】 聊:姑且、暂且。

【答案】 D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能说明作者退休原因的一组是( )

①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②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③夫士少而仕,老而休

④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

⑤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⑥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解析】 ①是议论名声的问题,④是说被官场繁杂事务所累所忧,⑤表达客人对作者的理解,排除这三项即可。

【答案】 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作者对“客”说明更名“六一居士”的含义后,“客”指出他企图“逃名”,并引《庄子·渔父》的话,讥诮他这样做是“畏影而走乎日中”,将“疾走大喘渴死”,而名终不可逃。

B.第二段以主客对答的形式说明作者晚年内心追求的变化——变得消沉、畏祸、明哲保身。

C.从全文来看,文中的客人是一个虚拟的人物,作者借以展开文章,表达观点。

D.辞官归隐这话虽从客人引述道家之言中隐约其辞地泄露出来,其实就是欧阳修对人生哲理的清醒体认。这段客主问答,是十分含蓄的悟道之言,妙在引而不发,言而未尽,特别耐人咀嚼。

【解析】 错在“变得消沉、畏祸、明哲保身”。

【答案】 B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

(2)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活学活用

运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简洁凝练地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3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一天,苏格拉底和弟子们聚在一起聊天。一位其父相当富有的学生,趾高气扬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

当他口若悬河大肆吹嘘的时候,一直在其身旁不动声色的苏格拉底拿出了一张世界地图,然后说:“麻烦你指给我看看,亚细亚在哪里?”

“这一大片全是。”学生指着地图洋洋得意地回答。

“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苏格拉底又问。

学生好不容易在地图上将希腊找出来,但和亚细亚相比,的确是太小了。

“雅典在哪儿?”苏格拉底又问。

“雅典,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学生指着地图上一个小点说。

最后,苏格拉底看着他说:“现在,请你再指给我看看,你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哪里?”

学生急得满头大汗,当然还是找不到。他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子也没有。他很尴尬又很觉悟地回答到:“对不起,我找不到!”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这恰恰说明了他们某些方面的贫乏。这就像是警钟敲醒了我们,不要做井底之蛙。其实世界真的很大,我们真的很渺小。

课后知能检测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迁谪(zé) 佚名(yì) 讫(qì) 号哭(háo) ....

B.相称(chèn) 牵累(lěi) 灾难(nàn) 骸骨(hái) ....

C.轩辕(xuān) 珪石(ɡuī) 憔悴(cuì) 恻然(cè) ....

D.涿鹿(zhuó) 讥诮(qiào) 颍水(yǐnɡ) 夙愿(sù) ....

【解析】 “谪”读“zhé”。

【答案】 A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组:印绶 .

B.是岂不为六一乎 岂:难道 .

C.子欲逃名者乎 名:名声 .

D.吾负三宜去 负:负责 .

【解析】 负:担负,引申为具备。

【答案】 D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日中者也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A.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固知名之不可逃.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志吾之乐尔吾为此名,聊以.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何择哉吾其.D. 能久乎国无主,其.

【解析】 D项,其:副词,表反问语气。A项,乎:前一个为介词,表处所;后一个

为介词,表比较。B项,之:前一个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为助词,相当于“的”。C项,以:前一个是连词,表目的;后一个是介词,表原因,相当于“由于”。

【答案】 D

4.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A.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B.吾其何择哉

C.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D.此吾之所以志也

【解析】 例句与C项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宾语前置句;D项,是判断句。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

……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

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却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谪:被贬官 .

B.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更:更换 .

C.吾素慕之 素:本来 .

D.而讫无称焉 讫:最终 .

【解析】 素:常常。

【答案】 C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病既老而衰且.A.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仕夫士少而.B. 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C. 盘盘焉,囷囷焉.

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乃.D. 而陋者乃以斧斤求之.

【解析】 D项,乃:表转折,却。A项,且:表并列/况且;B项,而:表修饰/表并列;C项,焉:语气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答案】 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作者谪居滁山,改号为“六一居士”的情况,直接点题。

B.作者把“三宜去”放到结尾,感动人心,引起同情,求得宋神宗“恻然哀之”,从而能够得到皇帝的怜悯,重新启用他。

C.全文的主旨,其实就是文章的结尾,这篇文章的结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D.文章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不贪恋富贵,向往隐居生活的愿望。

【解析】 “重新启用他”错,文章没有此意。

【答案】 B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

(2)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三、语言表达

9.下面是一副写在江苏省扬州市平山堂的对联,请你根据上下联的关系,补出对联中缺少的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解析】 对联的特点是字数相同,句式两两相对。根据所给的上下联,可知其中的空缺部分是名句,其实是考察我们对学过的知识的熟悉程度。

【答案】 衔远山,吞长江(《岳阳楼记》),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记》)

10.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 800万人,他们中大多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接受良好的教育。请你拟写一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语言简明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18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为留守儿童撑起爱的蓝天

(2)雪中送炭三春暖,留守儿童盼关爱

(3)温暖孩子的心灵,让留守之地阳光普照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s/478396/

推荐访问:六一居士传翻译 六一居士传知识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