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主席考察西柏坡

主席考察西柏坡

时间:2014-10-21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主席考察西柏坡(一):西柏坡红色之旅考察报告

西柏坡红色之旅考察报告

2011年7月9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自己很荣幸同党员老师们一同参观访问西柏坡这一神圣的革命胜地,使我无论是从身心上还是精神上都经受了一次洗礼,使自己更加感觉到今天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来之不易,这些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先辈们的努力换来的,同时自己的肩上也同样感觉沉甸甸的,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以后都要我们这一代来担负,责任和使命在我心心里油然而生。

在两天的行程中,我们参观了:西柏坡革命纪念馆、党中央的驻地等。此次考察让我充分感觉到,党性修养的提高,贵在一种自觉,无时无刻的牢记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在无形中,在平凡的生活中,都要融入到社会中去,从北京再到西柏坡的这一路,我仿佛看到了在我党28年的武装斗争中,革命精神的永驻和历史的升华。我们在党校学了理论知识仅仅是不够的,我们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切身的感受到我们党的光辉历程,这次的考察对我们的意义是深远的,这次教育对我来说是一生难忘记的。

下面,我就分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我们这次考察中,给我留下触动较大的地方和革命史迹,希望和老师们共同提高,使自己的思想离党组织更近一步。

1、西柏坡的历史与简介

西柏坡村始建于唐代,是平山县中部低山区的一个村庄,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原称柏卜村。因村北坡岭上翠苍郁且与东柏卜村苇地相对居西,取名西柏卜。民国时,始称西柏坡。西柏坡距平山县城5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90公里。。抗日战争时期属晋察冀边区。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坐落在位于太行山中的平山县。从这里,中国共产党走出深山,走向全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这里是闻名中外的三大战役的作战中心,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4个月又19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生存的精锐部队基本上归于消灭。

毛泽东旧居紧靠小山南端。原为农民住宅,曾被日寇烧得残破不堪,后经多次修补。该房分为前后两个小院。前院设有警卫室,甬道西边有磨盘和猪圈。夏日里,毛泽东同其他领导,经常围坐在磨盘旁、楸树下,商讨军国大事。北院西房三间,两间为家属住房,一间为书房兼资料室。北房两间分别是毛泽东的办公室和卧室。办公室内现陈设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等,都是当年毛泽东使用过的原物。在这里三百多个日夜里,毛泽东写下了许多著作,仅收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多篇。《人民日报》的报头也是在这里题写的。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党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描绘的人民共和国的宏伟蓝图已经成为现实。重温毛主席、党中央在西柏坡创下的丰功伟绩,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将激励着我们自觉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万众一心,矢志拼搏,把老一辈开创的事业引向更加持久的辉煌!

2、西柏坡革命纪念馆

西柏坡陈列馆以时间为序,分为5个展室。在陈列馆里可以看到40年代破败荒凉的西柏坡,让人不由感叹短短五十年内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看完丰富的图片资料和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我们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那就是我党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击败掌握国家机器和大量军队的国民党,极为重要的一点是

共产党执行了一条正确的土地改革路线,从而取得拥有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在西柏坡短短的日子里,我们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农民的关系可以说是鱼水情深。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做出最大贡献的是农民,付出最大牺牲的也是农民。而今天,虽然他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但是不少农民的生存条件仍然非常艰苦。

来到领袖们的故居群,第一感觉是他们的简朴,一道矮矮的土墙与其说是起保护作用,倒不如说是用来装饰。这些开国元勋的房屋都是普普通通的小院落,三两间房子往往既是卧室也是办公室。院子里栽的树木、修竹显示出主人在工作之余的生活情趣。较为特别的是朱总司令的故居,是河北农村所罕见的窑洞式建筑,似乎默默地诉说着领袖们对于延安的怀念。经过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的得知这原本是为毛主席建造的,但是毛主席认为朱总年龄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就让给他居住。小小一件事,不难推想他们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

最后我们来到七届二中全会旧址。这是一座外表看来毫不起眼的房子,屋子正面墙上挂着两面鲜红的党旗和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照片,房间的陈设极为简单,只有十几张条长凳和木桌。然而就是在这里,我党做出工作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的决定,中国革命的果实终于成熟了。

怀着深深的敬意,瞻仰伟人的遗迹,我深深体会到,西柏坡精神是一种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在西柏坡,我们党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村土地革命运动”,斗倒了一批批恶霸“黄世仁”,救出了一批批“白毛女”,使耕者有其田,人民更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我们国家的国体、政体建设方针。毛主席谆谆告诫全党要坚持“两个务必”,遵守“六项规定”纪律。西柏坡是我党“农村包围城市”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共产党走出西柏坡进京,新中国迎着曙光从这里走来、新中国迎着朝阳从这里诞生。西柏坡、延安、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夺取全国胜利的斗争中,各个时期的党的领导核心地,它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直至夺取全国胜利。每一次的胜利都是正确决策的结果,一次一次胜利的取得,说明我们的党是一个光荣的、伟大的、正确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是勇于进取敢于胜利的党。她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先进方向的领路人,正如歌中唱到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要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回想当年我们的党就是在这里做出改变中国命运的无数重大的决定,其效率之高,其决策之英明,真是让人瞠目结舌。这不仅仅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而今天,我们拥有相对安定的社会局面,拥有蒸蒸日上的综合国力。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今天,没有理由不用我们全部的力量,从自己做起,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自己的汗水和努力。

以上就是这两天的西柏坡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和感触,回来后自己总在想一个问题:到底西柏坡给我们年青人留下的这么多的精神该怎样去用文字表达呢?到底这种精神我们有多少同学呢真真正正的体会到呢?什么是真正的西柏坡精神?首先是蕴含着优良的革命传统。西柏坡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55年前,党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规划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这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奠定和培育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两个务必”又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发展形成的,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的有机传承。“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色,是保证我党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思想武器,因而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其次,西柏坡精神,还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营养。它是我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在当时有力地保证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可靠坚实的精神基础,而且还滋养培育了几代共产党人,使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最后,西柏坡精神,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无不如此;因而,惟有艰苦奋斗,开拓前进,才能克服一切困难,从崎岖小道走上胜利坦途,即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而在胜利后,只有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居安思危,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才能不犯胜利后骄傲自满的错误,不当虎头蛇尾的李自成,“赶考”考出好成绩,答好人生答卷。总之,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无论个人还是团体,学习发扬西柏坡精神,戒骄戒躁,艰苦奋斗,都会受益无穷,不断进步。

通过这次考察,我深深感觉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到“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的角色转换。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整装待发、以“进城赶考”的心态开始了新中国的创建和治理工作。在新中国成立的革命历史进程中,西柏坡充满了神秘和崇敬色彩。

虽然这次考察是短暂的,但留给我的印象是难忘的,我以后会牢记历史,从点滴做起,身为一线教师,一定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与其他教师一起共同进步,为青龙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一党小组:陈立珠

2011年7月11日

主席考察西柏坡(二):西柏坡考察报告

学习“西柏坡”精神,立足岗位做

——西柏坡考察报告

这次组织我们去西柏坡学习考察,就是要让我们切身感受西柏坡精神的震撼力,接受直观的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党性原则修养,增强继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

我们怀着一种朝圣般的虔诚开始了这段难忘的红色之旅。西柏坡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55年前,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指挥了震撼世界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规划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我们一行逐一参观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同志旧居、军委作战室旧址、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九月会议会址、新华社总编室旧址,防空洞等。曾经是中共中央机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统帅部的作战室里,三张长条桌,一幅地图,十几个工作人员指挥全国各个战场上的千军万马,这里不发粮饷不发枪弹,只发电报。确切地说这里曾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小的指挥所,指挥着世界战争史上最壮观、最宏大的战争,而唯一行之有效的是电报。指挥千军万马的是电报,打败了蒋介石的800万正规军的也是电报……

在西柏坡陈列展览馆里,我们参观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陈列,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资料,使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毛主席土屋里不熄的灯光,又听到了三大战役隆隆的炮声,看到了领袖们从西柏坡走向北京城的光辉背影。在中共中央旧址,我们瞻仰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同志的旧居和军委作战室、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在当时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身

居陋室,决胜千里,奏出了中国几千年革命史中最波澜壮阔的一章。在革命即将胜利前夕,毛泽东以一个伟大革命家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谆谆告诫党的干部:“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的时候,毛泽东站在高高的柏坡岭上朗声说道:“我们决不做李自成!”这个声音如警钟长鸣,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作为一个党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应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主动自觉地学习,在紧密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学习,静下心来思考,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新性的科学监管的理念,努力掌握和运用科学监管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为食药监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其实,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个人生目标,总得有个发展方向,说得再朴实点,就是总该有个谋生的依托。既然把食药监管作为终身职业,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才智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庄严的选择,就要像鱼儿爱大海,就要像蜜蜂爱鲜花,就要像万物爱太阳!怎样才能体现这份无反顾的选择:坚定信念跟党走,奉献岗位争创一流。

奉献在岗位、工作争一流,说得具体点就是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抓紧每分每秒,脚踏实地做实事,写好每一篇文稿,统计好每一份表格,接待好每一位来访者。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就是爱岗,这就是敬业。

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全体党员在鲜艳的党旗前,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了入党誓词,表达了党员要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忠诚于党的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主席考察西柏坡(三):2015革命军人要永保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总结报告

第一篇:革命军人要永保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革命军人要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同志们,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探讨新时期如何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问题。上课前,请大家先听一首歌。课件演示《艰苦奋斗歌》-

讲到艰苦奋斗,你可能会觉得缺乏新鲜感,是的,自从踏入警营的第一天起,艰苦奋斗这个话题就时常与我们为伴。正因为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传家宝,所以是它我们每个军人的必修课和常修课。

早在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谆谆教导我们:“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又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全军:“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今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参加讨论时,提出了以坚持“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下面请哪位同志回答一下“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

好!回答的非常正确。胡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的内容中也提到一条“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主席还深刻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艰苦奋斗呢,也许有人会说,这个问题谁不知道,不就是要求人们吃苦耐劳、省吃俭用吗?这种说法很正确,但这只说对了一半,只是物质层面来理解的。艰苦奋斗还包括精神层面的涵义,它是一种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不懈拼搏进取、不断开拓前进的无私奉献精神。而要做到这后一半,比前一半更难。

下面请大家看几张图片,图片二:延安精神;(图片字目:自已动手,丰衣足食)延安精神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精髓。

图片三:井冈山精神;“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分外香、战士听得精打光”

图片四:上甘岭精神;志愿军“一把炒面一把雪”,用劣势装备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

讲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感慨之余,兴许还会生出一些不解。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必要再叨叨这些“老黄历”吗?的确,现在的警营已经被现代生活的气息所包围,透过时代的玻璃门,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目睹和感受着这个时代的繁华和时尚。这是一个进步的时代,也是一个文明的时代,追求生活的高质量是每个人的合理愿望。你也许会说,面对这些,豆蔻年华的我们怎能无动于衷?当兵尽义务已经是一种奉献和牺牲,难道还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个名副其实的“苦行僧”吗?

在这个繁花似锦,精彩纷呈的时代背景下,究竟该怎样认识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精神到底该怎样发扬下去?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每个官兵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新一代的革命军人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树立艰苦创业思想,就要用我们双手去改造和改变艰苦的环境。我支队地处偏僻,冬季寒冷,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体现我支队条件坚苦的图片)当前,地方经济又比较落后,当地政府和目标单位又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帮助我们改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不叫苦、不畏难、不等不靠不伸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美化我们的“家园”。有的同志说,我在这里又干不了几年,操这个心、出这个力干什么?这样说是很不应该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思想和胸怀。就像跑接力赛一样,尽管大家在部队、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间有长有短,但每个同志都应自觉地跑好属于自己的一棒。回顾我支队的发展变化,(反映支队新旧面貌的图片)现在我们有这样舒适的环境,不正是一代代官兵艰苦奋斗的结果吗?树立艰苦创业思想,还要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在本职岗位上努力争创第一流的工作成绩。那种“不争先、不落后,保持中游悠着走”的思想是要不得的。新形势下,我们在部队建功立业,不管在哪个岗位,都要兢兢业业地把工作做好,做到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为我们的集体增添新的荣誉,把支队建设不断推向前进。我们大家大多来自四川、河南、贵州等地,虽然近几年来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经济还比较落后。有些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几千元,还远没有脱离贫穷。即便是家庭条件好的也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有的同志认为艰苦朴素是“生活小事,无足挂齿”,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古人讲“俭以养德,奢必丧志”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个一味地去追求吃好、穿好、玩好、用好,就容易消磨革命意志,失掉革命精神,甚至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因此,每名同志都要树立艰苦朴素的作风,自觉做到“四不一有”。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反对讲排场、摆阔气、盲目攀比,要处处精打细算,事事量入为出,不随便向家里要钱要物,养成不乱花一分钱的良好习惯。

(三)要保持勤学苦练的劲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也是艰苦奋斗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创造美好的人生,没有知识和本领是不行的。在现代条件下,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财富,就是生产力和战斗力。人才是建国、建军之本,成才是革命军人在警营建功立业的阶梯,也是将来立足社会的“本钱”。而掌握知识和本领,使自己成为对部队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必须下真功夫、苦功夫。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自古以来,凡是卓有成就的人,没有一个不是靠勤学苦钻的。英国科学家牛顿曾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我们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学习专业技术,更要吃苦,不仅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还要“苦其心志。”我们每个同志都要珍惜在部队的大好时光,抓住点滴时间,刻苦学习政治理论,学习现代军事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专业技能。“学习不怕根基浅,而今迈步总不迟”。只要我们长期坚持,锲而不舍,就一定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同志们,当今社会,人才辈出,竞争激烈。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使自已立于不败之地,除客观条件外,个人素质将起着决定作用。而在个人素质中,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因素。它是衡量一个人生存能力、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代名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艰苦奋斗的精神犹如细碎的珍珠,散布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用心拣拾吧,那将是一笔人生最大的财富。

我的授课完了,谢谢大家!

讨论题:

1、新形势下为什么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2、联系部队建设实际,谈谈自已对艰苦奋斗的看法?

《革命军人要永保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革命军人要永保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二篇: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艰苦奋斗,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又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永恒话题.建国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胡锦涛总书记上任初到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全党同志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胡主席又强调:要大力倡导艰苦奋斗,躬身实践"两个务必".

我们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艰苦奋斗精神,我们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中我们该如何支做呢?这些疑问,我想我们能从下面三个方面找到答案.

一,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华夏文明.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我党我军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发展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党我军是在艰苦奋斗中发展壮大,并在长期的苦命实践中进一步发扬光大了艰苦奋斗精神,创造了我们特有的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上甘岭精神等,那么下面我就分别讲一讲这些精神的形成历史过程. 秋收起义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开赴井冈山,开创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在白色区域的包围之中,物资奇缺,每天每人只有五分钱的菜金;寒冬腊月,战士们还穿着两层单衣打仗.但他们坚信,星星之火,可心燎原.从军官到士兵,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浴血奋战,粉碎了敌人数次"围剿".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爬雪山,过草地,嚼树根,吃树皮,历尽艰万苦,克服了人间罕见的困难,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成为中外战争史上的伟大壮举.据统计,中央红军一年中长驱2.5万里,纵横11个省,翻越了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占领过大小62个城镇,突破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和10个地方军阀的围追堵截.<<长征组歌>>中这样唱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就是靠着这种精神取得了长征胜利的.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延安.在这块贫瘠的黄土高坡的日伪军的经济封锁加上自然灾害,陕甘宁边区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恶劣的物质条件没有吓倒抗日军民,在毛泽东同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边区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垦荒种地,纺线织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不毛之地的南泥弯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当年,爱国将领续范亭到延安见到朱德时,不胜惊讶.他万万没想到,身经百战,威震敌胆的八路军总司令,竟穿着粗布衣衫,像个普通的庄稼汉.续范亭被感动得挥毫赋诗曰:"敌后撑持不世功,金刚百炼一英雄,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

建国初期,国内战争还未结束,美帝主义就把点火烧到了我国边境,党中央毛主席决定出兵朝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凭着“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艰苦奋斗精神,用劣势装备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向我军某部坚守的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多。坚守坑道的指战员们,没有饭吃,没有水喝,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动摇,坚持战斗43昼夜,打退敌人900多次进攻,歼敌2。5万人,直至把胜利的旗帜插上峰顶。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将军们这样哀叹,我们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二)艰苦奋斗是我军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重要条件

我军这所以能艰苦奋战面不溃散,一个重要原因是全军上下同甘共苦,战友之间同舟共济。 在井冈山,朱德军长与战士一齐下山挑粮食,“朱德的扁担”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70356/

推荐访问: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