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减肥方法 > 军队装备动用管理

军队装备动用管理

时间:2018-09-18   来源:减肥方法   点击:

【www.gbppp.com--减肥方法】

军队装备动用管理 第一篇_在部队装备质量管理中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应用

在部队装备质量管理中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应用

摘要:从构建部队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框架、建立部队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入手,针对部队装备质量管理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使之应用到部队装备质量管理的实践中去,形成能够适应部队实际的质量管理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TQM);装备质量管理;方法策略

引言

装备使用阶段作为装备全寿命周期的重要部分,是装备质量全面发挥的阶段。目前部队装备使用质量管理还很不完善,许多单位对如何开展装备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故针对当前部队装备质量管理的现状,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提出相对具体、系统的方法策略,从而有效解决目前部队装备质量管理中的相关问题。

1 部队装备质量管理现状

部队的装备管理,其核心是装备的质量管理,这也是军队质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备的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并在部队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发挥出来。长久以来,只重视设计和生产阶段的装备质量管理,受历史观念和技术条件等的影响,装备列装到部队以后的质量管理存在氛围不浓厚、管理方法不科学、不系统、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2 TQM 在部队装备质量管理应用中的内涵

全面质量管理(TQM)指为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在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中,由组织的全体人员综合应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对影响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管理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全面质量、全过程、全员参加、全面综合运用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的“四全管理”是其核心。

TQM 主要思想

在近半个世纪的实践应用中,全面质量管理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

4 个核心理念:消费者满意、全员参与、质量的持续改善和依据事实进行管理。“四种观点”,即预防、改进、管理因素为主,不排斥严格质量检验,防检结合、综合治理的观点;一切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观点;下道工序是用户,过程控制一次成功的观点;用最为经济的方法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观点。“四大支柱”,即 PDCA 循环科学工作程序、QC 小组活动、标准化和质量教育培训工作。全体人员要有质量意识、问题意识和改善意识,部门之间要有配合意识,领导要有以身作则的意识。

吸收借鉴这些思想方法,使之应用到部队装备质量管理活动中去,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部队装备质量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而是要结合部队装备质量管理的实际,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引入,并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建立有部队特色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

“四全管理”的内涵

在部队装备质量管理中,“四全管理”体现为:

全面质量就是装备动用使用质量、存储质量、维修保养质量和退役报废质量

的综合;

全过程就是从部队接装到装备退役报废的整个装备使用过程,包括装备接装、部署、使用、保养、存储、维修、退役报废;

全员参加就是要求部队装备质量管理的主要人员全体参与,包括部队首长、装备部门领导、装备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专业分队各级领导、各级专业技术干部和专业技术兵、装备使用保管人员;

全面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就是在部队装备质量管理中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包括责任制管理、目标管理、标准化管理、计划管理、法规管理、规范化管理、定额与指标管理、PDCA 循环工作法、ABC 法、因果分析法等。

3 推行 TQM 的方法策略

针对目前部队装备使用质量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推行已经日臻成熟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方法,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良策。

构建部队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框架

(1) 树立全新的装备质量观念

所谓质量观念,是指人们对质量的认识、理解和态度。提高装备使用质量管理水平,必须转变观念,做到“用管结合,管用并举”。要提高对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认识,充分认识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军队装备使用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要求,对装备建设效益和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实施全程的装备质量监控

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坚持质量管理的全程性,包括装备接装、部署、使用、保养、存储、维修、退役报废等使用阶段的每个环节。在接装、部署阶段,重点要进行装备技术资料的准备,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保障机构的设立,组织新装备的动用,对使用试验进行质量管理;在存储阶段应当按照规定对存储装备进行技术检查、维护和修理,监控存储环境,定期评估装备的质量;在动用使用阶段,部队严格按照装备的技术说明书、使用规程、手册等使用装备,定期进行维护,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质量教育、训练,保证装备质量的发挥;在维修阶段,部队自修的要严格按照装备维修手册和维修规程要求正确维修装备,送修的在维修完成后要做好检验验收工作;在退役报废阶段,要做好退役装备的资料、文件和质量信息的归档。在每个环节,都要设置质量监控点,收集分析质量信息,及时反馈和共享。

(3) 进行全员的装备质量管理

全员质量管理要求摒弃过去那种认为装备质量管理是某机关或某些人的事的观念,在部队中形成人人参与质量管理的局面。尤其发挥好基层官兵作为装备使用管理主体的作用,增强责任意识。全员的质量管理还要制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以形成高效、协调、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

3.2 建立部队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

建立部队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形成“三个体系”和“两种机制”

(1) 高效的领导决策体系。

管理 5 大职能中,指挥是管理工作的中枢,因此建立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条件。全面质量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高层领导带头,部队决策层必须贯彻“质量建军”的方针,完成装备质量管理方针、目标的制定

和质量管理组织的建立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并抓好落实。

(2) 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虽然要求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但要有特定的组织或个人专门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承担相应职责。各级装备机关应安排专人负责质量管理,部队依托装备修理所、修配厂建立装备质量管理小组,合理划分质量管理的职能,保证装备质量管理的计划、领导、协调活动顺利进行。建立装备使用质量管理联络小组,充分利用装备科研所、装备生产厂家的装备科研、生产的技术优势与质量信息,搞好装备全面质量管理。

(3) 灵活的信息反馈体系

装备质量信息是进行装备管理的必需,是决策层进行质量调控的重要依据。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以事实为依据,只有对使用质量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发现装备质量的变化规律,装备管理上的不足和缺陷,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发挥武器装备的最大效能。真正实现质量信息在使用单位、修理单位、科研单位之间及时有效的交流,以达到为装备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服务的目的。

(4) 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实行责任制管理和落实好奖惩制度是有效的措施。把物质利益和政治利益与全面质量管理目的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全体人员的责任感。

(5) 长效的质量管理教育培训机制

要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 TQM 系统教育培训,这是各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显著特点,也是我国成功的经验。因此,要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教育培训,要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针对装备管理部门人员、技术保障人员、使用人员等各层次人员的工作特点,选择重点内容,反复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教育培训,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效。【军队装备动用管理,】

4 结束语

部队装备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装备使用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制度完善、标准规范、全员参与、全程实施、信息反馈、过程监控、体系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将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应用到部队装备质量管理中,可达到保持、恢复和改进装备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松林, 赵湘, 吴建明, 等. 装备管理学[M]. 北京: 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2.

[2] 王汉功, 甘茂治, 陈学楚, 等. 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M]. 北京: 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3.

[3] 宋太亮. 装备使用阶段质量管理初探[J]. 北京: 装备质量, 2004.

[4] 高铁路, 陈炜刚, 等. 浅谈部队装备质量管理方法策略[J]. 四川兵工学报, 2008.

[5] 王开余. 关于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探讨[J]. 建筑经济与管理, 2007.

[6] 房海 . 高校本科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07.

军队装备动用管理 第二篇_军队强化通信装备管理研究

龙源期刊网 .cn

军队强化通信装备管理研究

作者:田硕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4年第23期

【摘要】 通信设备是目前国际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军用通信装备也不例外。各大国间的军备竞赛由来已久,其也是彰显国力的措施之一,因此随之而来的通信装备的管理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针对我国目前通信装备的特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强化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军队 通信装备 强化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军事发展力度,向世界各国展示了我国的姿态,各种军事装备制造业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通信装备也不例外。通信装备作为作战时用来协调各部队动向,沟通各行动单位具体活动的作战装备,其对战争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军队通信装备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军队通信装备的特征

随着现代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其正在全面迈向现代化、规模化以及智能化的道路。在军队用所使用的通信装备是具有高度集成化系统的特征,同时,在装备应用时需要具备高效的稳定性。目前,通信装备在技术层面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并能够具备智能化的程序运算。而在装备的操作方法层面则日趋便捷化、简单化、高效化、及时化。伴随着现代通信科技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得军用通信装备的性能日趋完善,各通信装备之间形成了的网络化特征,大大增强了不同型号通信装备之间的联系,使我国军队通信装备不断朝着科学化的方向稳步发展。

二、军队通信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通信装备规模加大,增加维护管理难度

最近几年,尤其是军队将数字化电子技术引入装备制造业之后,我国军队就逐渐组建了一只以高新科技作为生产核心的装备产业链,大量更新了各类军用装备,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大多数空白。也使得我国的军用通信装备具有了高度的自动化、科学化、稳定化、标准化、微型化等优势特征,但随之而来的维护管理问题也同样给相关人员提出了挑战。维护的经费问题,因保密原则而导致的维护困难,返厂维修后的测试问题等都加大了装备的管理难度。

2.2通信队伍建设不稳,管理训练需要优化

虽然军队有着较为完善的预备队伍培养制度,能够及时提供后补团队,但团队内成员的训练周期短,而军用通信系统又比较复杂,各类型通信装备技术含量较高,人员对知识的掌握率

军队装备动用管理 第三篇_基于物联网的部队装备管理技术探讨

基于物联网的部队装备管理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我军装备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装备体系结构发生重大改善,急需把握新时期装备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树立管理创新意识,探索管理创新途径,实现部队装备管理的不断创新。故深入思考加强部队装备管理创新的有关问题,以推动部队装备管理不断创新。本文将探讨物联网技术及其在部队装备管理中的应用。

【军队装备动用管理,】

关键词:物联网 部队装备 管理 创新

装备管理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础,是部队装备建设中带有全局性、基础性和经常性的重要工作。部队装备管理创新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为提升部队装备管理效益,进而实施有效装备保障,对部队装备管理活动各个环节的思想、理论、体制、手段等方面进行革命性扬弃的过程[1]。

1物联网技术

【军队装备动用管理,】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感知世界、物物互联的综合信息系统。移动通信网络连接的是人与人,是网络中的“客流系统”;物联网连接的是物与物,是网络中的“物流系统”。通信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社会生活面貌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可以更加快捷地沟通,信息的交流更顺畅。但是目前仅仅是计算机和其他一些IT类设备具备这种通信和网络能力。众多的普通机器设备几乎不具备联网和通信能力。物联网技术的目标就是使所有机器设备都具备连网和通信能力,其核心理念就是网络一切(Network Everything)o物联网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应用,推动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新一轮的变革,将成为继计算机、通信网络之后的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2部队装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部队装备管理涉及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涉及到部队建设管理的各个领域,具有环节多、内容复杂的特点。认真研究部队装备管理的特点与规律,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部队装备管理的主要环节管理活动依据时间和内容不同,客观上可以划分为若干不同的阶段环节。部队装备管理大体可分为五个主要阶段环节[2]。

2.1调配补充

调配补充环节的主要工作包括:根据上级下达的装备调配补充的预先号令,制定接装运输方案计划;组织接装人员或建制部(分)队进行预先培训或应急培训;请领有关资料、保养器材和特种油、液;提前筹建装备保养工作间和库室、场所等。

2.2接装

军队装备动用管理 第四篇_浅谈如何加强基层部队装备经常性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基层部队装备经常性管理

“兵无完利,与无操者同实!”战士离不开武器装备,只有装备处于良好的状态,才能发挥其效能,形成战斗力。装备管理是基层部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和物质基础。

在对装备经常性管理中要强化官兵管装爱装的意识,加强官兵对现有器材装备经常性管理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提高部分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法制观念,严格遵守现有装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制度不落实等问题的出现;领导机关要树立齐抓共管的思想,摆正现有器材装备管理工作的位置;个别单位存在重突击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缺乏常抓不懈的干劲。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全员管装爱装的良好氛围。

下面就加强基层装备经常性管理谈几点认识:

一、 装备经常性管理工作,关键在人

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管装用装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核心的问题是教育启发人。

首先,要搞好经常性思想教育,增强全员管装爱装意识。只有寓教于管,以教促管,管教结合,才会使现有器材装备经常性管理工作

事半功倍,收效明显。在教育的形式上,通过黑板报,录象,演讲,专题辅导等宣传形式,大力表彰现有器材装备经常性管理工作中的好人好事,提倡‘会管会用的指挥员才是合格的指挥员,会管会用的兵才是合格兵’的风气,形成浓厚的管装爱装氛围。

其次,要加强‘三熟悉。四会’训练,提高官兵管装爱装能力。在训练内容上,要突出对现有器材装备管理的‘多面手’和‘一专多能’知识,在训练程序上,要采取先干部后战士,先简单后复杂,有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普及‘三熟悉。四会’知识。

再次,要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培养,使用和保留,保持管装人员相对稳定。在选拔上,要真正把那些思想稳定,作风正派,技术过硬,乐于奉献的人员选拔到技术岗位上来;在培养上,要通过培训,代训和在职训练,确实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在使用上,要强调专业对口,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其技术专长;在保留上,要从严控制,关心爱护,营造,营造栓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二、 确立依法管装的思想,在维护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上下工夫。

条令、条例和法规即是部队装备经常性管理工作的依据,又是目标。规矩是行业之本,无规矩不成方圆。现有装备经常性管理工作的任务,就是用条令条例规范装备管理工作秩序,约束广大官兵自觉维护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并且明确学习法规责任。要在在广大官兵

开展学法、知法、用法活动,使各级各类人员熟悉现有器材装备管理法规的基本内容,把握现有器材装备管理法规的精神实质,明确现有器材装备管理的责任,达到人人都做依法管装的“明白人”。

三、 确立齐抓共管的思想,把装备经常性管理渗透到连队各项工作中去。

现有装备经常性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作,以其他工作有十分密确的联系,单靠一个部门,工作难以全面开展,因此,首先要统一思想,摆正现有器材装备管理工作的位置;其次要搞好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再次,要狠抓落实,把现有器材装备经常性管理渗透到连队的各项工作中去,现有装备管理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动态过程,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必须在经常性、打基础、求实效上下工夫。要克服“重突击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容”、“重试点轻普及”等问题。真正把现有器材装备经常性管理工作贯穿于部队教育、训练、管理、保障等各项工作任务的全过程。

四、 确立常抓不懈的思想,用持之以恒的干劲抓管理。

首先要强化经常性管理意识,注重点滴养成。现有器材装备经常性管理从时间概念上讲是全时辰的,一年365天,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必须按有关规章制度运转,在经常上求巩固,在巩固上求发展,强化管理经常性意识,只有注重日常养成,从点滴培养,不厌其烦的抓,持之以恒的做,才能出长效。

其次要在勤检查常督促中求落实。抓好现有器材装备经常性管理工作,贵在经常,难在落实。管理者要经常组织力量对基层落实管装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帮助基层发现和解决问题;

最后要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激发官兵的荣誉感和内动力,使这项工作层层有人抓,经常有人抓,经常有人管,事事有人问,人人有责任,确保部队武器装备经常性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军队装备动用管理 第五篇_装备管理

装备管理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础,是部队装备建设中带有全局性、基础性和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武器装备管理,要以胡主席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立足现有装备、 现有条件和自身力量,着眼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和武器装备发展,坚持落实武器装备管理的法规制度,切实解决好经常爱护武器装备、熟练掌握武器装备、严格管理武器装备、精心维护武器装备的问题,努力提高武器装备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管理水平,促进入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提高部队战 斗力。

一、贯彻新的装备管理思想

随着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面对日益增长的维修费用,我们应该重视发展新的武器装备管理思想,从更新管理观念上寻找解决办法。

一是注重武器装备的系统管理。所谓武器装备的系统管理,就是从保证部队整体作战能力出发,把武器装备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管理。贯彻这一思想,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把每个基层单位编配的所有武器装备看成一个系统,并着眼于对这个系统实施有效的管理。因为基层单位的武器装备都不是孤立的、单个的,而是整个部队武器装备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现代战争中,只有充分发挥每个单件装备的技术性能,才能形成整体战斗力,保证基层单位完成战时或平时的各项任务。另一方面,还要把每一件装备、每一个装备单元也作为一个系统,来较好的实施管理。因为基层单位的任何一件现代化装备、任何一个装备单元,都是由若干零部件组成的,其中任何一个零部件失灵,都会影响整个装备系统的功能发挥。所以,基层单位对每一件装备、每一个装备单元的管理,都应该确立系统观念,重视根据装备每一部分的性能、使用要求、易损程度等情况,切实解决好各种具体的管理问题。

二是注重武器装备的全程管理。武器装备的全程管理是指从装备列编并配发到基层分队开始,到退役或报废为止的整个期限内,基层分队必须掌握武器装备的验收、交接、保管、使用、维护、修理直到

退役的全过程管理的规律性,并实施有效的管理。因为在这个全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的管理不善,都会严重影响整个装备管理的效果。

三是注重依靠基层实施全员管理。随着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武器装备变得日益复杂,不同岗位上的官兵都有一定的专业范围、承担着武器装备管理的一定责任,而且很难相互代替。只有实施全员管理,才能提高武器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进而提高基层单位武器装备的完好率,保证基层战斗力的充分发挥。

二、增强基层官兵管好武器装备的责任感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干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管好用好现有武器装备的思想基础。基层领导和全体官兵都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增强做好武器装备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一是加强教育,提高认识。一些单位武器装备管理工作搞不上去,在低层次上徘徊不前,首要原因是部分官兵对武器装备管理的地位与作用认识模糊、思想态度和工作指导不够端正。有的存在居安忘危的麻痹思想,把相对和平的环境看成是绝对的、永久的;把战略上大仗一下子打不起来的判断,看成是局部地区某一部队也没有参战的可能;有的存在精神万能的极“左”思想,忽视物质因素在战争中的基础作用,看不到技术革命的浪潮带出了武器装备发展的新纪元;有的存在妄自菲薄的悲观思想,认为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比相差甚远,缺乏立足现有武器装备战胜敌人的信心。对此,必须树立以教为先的思想,从意义、职责、常识、传统、教训、形势、国情等方面,引导官兵充分认识人与武器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加强武器装备管理与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关系,充分认识管好用好武器装备是每个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牢固树立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信心,以对国家安危、军队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武器装备管理工作。管装爱装教育要注重效果,做到组织上有人管,内容上有教材,时间上有保障,教育后有验收。

明确职责,全员参管。有的单位群众性爱装管装活动开展得不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官兵装备管理的职责不明确。《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管理工作条例》中对各级首长、机关及全体军人在武器装备管理中的职责作出了明确、具体、详细的规定。全体军人都必须熟悉职责,履行职责,把职责中的条款变为自觉行动。加强武器装备管理,不仅仅是领导机关的事,也不仅仅是基层干部的事,必须人人动手,全员参管。不论是行政干部还是技术干部,不论是普通兵还是技术兵,不论是战斗员还是勤务保障人员,都应在各自的岗位上把手中的武器装备管理好,确保武器装备经常处于良好的 技术状态。全员参管,对基层官兵来说,决不是只把自己使用的武器装备存 好放好就行了,而是人人都要学习武器装备管理常识,人人都要熟练掌握手 中武器装备,人人都要精心维护武器装备,人人都要为搞好武器装备管理, 实现人装最佳结合,提高部队战斗力献计出力、做贡献。

干部带头,率先垂范。基层干部在各项工作中都处于主导地位,负有组织领导、率先垂范的双重责任。在武器装备管理工作中,基层干部不仅要精心计划安排,具体组织实施,而且要带头爱护武器装备,带头开展“三熟悉”、“四会”训练,带头擦拭保养和维护修理武器装备,带头开展武器装备技术革新等等。干部如果不熟悉武器装备,特别是新型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 就会变成外行,管理中往往容易出现“瞎”指挥,“乱”指挥的现象,虽然用了心思,也管不到点子上。如果不熟悉武器装备日常管理的规定和要求, 就会使管理工作形下成条理,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现象,影响武器装备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如果不熟悉武器装备的数质量情况,抓工 作就缺乏针对性,不仅影响作战、训练等任务的完成,还会给武器装备的损 坏、丢失、被盗等造成可乘之机。因此,基层干部在武器装备管理中,一定要发挥好组织领导和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战士管好装备、 用好装备、修好装备。只要领导重视,干部带头,就能充分调动广大战士的 积极性,武器装备管理工作也就一定能够出效益、上水平。

三、必须严格落实武器装备管理的法规制度

法规制度是基层实施武器装备管理的基本依据,严格落实法规制度是做好武器装备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相应的规定、要求和尺度,否则就不可能得到圆满的结局。 武器装备管理的条例及有关规定,就是实施武器装备管理的“规”和 “矩”,必须认真遵守,严格落实。

增强依法管装意识。过去,有的单位在武器装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随意变通、降低标准、以罚代管、时紧时松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官兵法规观念淡薄,依法施管的意识差。强化依法管装意识,就是要通过教育 引导,使广大基层官兵充分认识到法规在武器装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依法 管装是武器装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的客观要求。无论是干部还是 战士,都必须用法规制度规范言行,任何人不得有“例外”,部队各行各业, 执行各种任务,部必须依法管装,科学用装,任何方面不得有“特殊”,要 把严格落实法规制度贯穿于管装用装工作的始终,任何时候不得有“间歇”。 同时也应看到,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带来了武器装备的飞速发展,其系统更加复杂,结构更加精密,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迫切需要我们运用法规手段来维护武器装备管理的严肃性、规范性、准确性,以建立周密科学、高效运作的武器装备管理机制。

熟悉法规制度内容。熟悉法规制度,掌握标准要求,是依法管装的前提。法规制度不落实,管理工作不正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规章制度的内容不 熟悉。我军在几十年的作战和建设实践中,不断总结形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一系列武器装备管理制度。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武器装备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交接制度、保管制度、检查点验制度、登记统计制空、动用和封存制度、维护保养制度、退役报废制度、安全保密制度、评比奖惩制度等十个方面。 这些制度涉及武器装备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武器装备管理的全过 程。每个基层单位应把条令条例和装备管理十项制度的学习训练作为干部战 士的必修课,采取通读精讲、知识竞赛、考核提问等办法,使每个官兵都成 为“条令通”、“制度通”。

依据法规严格施管。依据法规严格施管,就是在武器装备管理过程中,切实按法规制度办事,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纠。只有执法严明,赏罚公正,才能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保证法规制度的有效实施。落实武器装备管理法规,必须做到严格、公正、准确。对所有人员,包括各级军官,都要用法规来严格要求,不能有的严,有的标准高,有的标准低。要把落实法规制度贯穿到部队装备管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经常,注重养成,不能有时严,有时松,实施赏罚,要严格按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做到论功行赏,恰如其分,依过施罚,不枉不纵,绝不感情用事,亲疏有别。对那些与条令条例和有关规定相悖的“土政策”,要坚决予以废除,维护武器装备法规制度的严肃性。以权代法,以罚代管,长官意志,个人说了算,或者违反法规另搞一套,不仅不能促进法规制度的有效落实,有时甚至还会起到削弱管理、扰乱秩序的消极作用。

四、重视基层维修力量建设【军队装备动用管理,】

维修力量是完成维修任务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技术保障能力的关键因素。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没有一支很强的基层武器装备维修队伍,要完成复杂的武器装备维修任务,提高部队武器装备的完好率,保证作战的胜利,是绝不可能的。维修力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才,二是设备。这两项缺一不可,但是人才更为重要。但从目前情况看,一些部队对人才培养重视不够,技术素质差的问题普遍存在,与高技术战争的要求差距较大。要加强基层武器装备管理,就必须下决心解决这一影响战斗力的“瓶颈”问题。

技术队伍是武器装备技术保障和管理的骨干,如军械员、仓库保管员、业务干部、技术装备操作者及武器装备修理人员等。 他们是武器装备管理工作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 直接影响武器装备管理的水平,影响武器装备技术状况的好坏。随着武器装 备的“优生”,使技术队伍的“优化”、“优育”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各国军队普遍关注的热点。优化技术队伍,首先要把好选配关。采取群众推荐、连队把关、营团审查的程序,切实把思想品德好、文化程度高、知识面宽、 组织管理能力强的

军队装备动用管理 第六篇_装备调配保障和日常管理

装备调配保障和日常管理

一、装备调配保障和日常管理在条例中的定位

《装备条例》第六、七两章分别规范了装备调配保障和日常管理。装备调配保障和日常管理工作是装备工作的重要环节;其主要调整对象是部队,属于装备从部队接收到退役报废阶段的装备管理工作。与其它章节内容比较,装备调配保障和日常管理工作,一是涉及面广,既涉及到部队各级各层次;也涉及机关部门;二是工作内容多,既包括计划性工作,又包括组织管理工作;三是任务重,既包括装备资源的配置,又包括装备的使用和管理;四是要求高,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部队能否随时遂行各项任务,能否形成和提高部队战斗力。

装备调配保障一章,从装备调配保障计划的拟制到组织实施,规范了装备的申请、补充、调拨供应、换装、调整、交接、退役、报废和储备等内容;装备日常管理一章,规范的是部队装备日常性管理工作,包括装备的动用、使用、保养、保管、封存、启封、定级、登记、统计、点验、配套设施建设、爱装管装教育、安全管理、检查、评比与总结等内容。

考虑到《装备条例》本身的法规层次和容量,条例中对这两章内容规范得比较概括和原则。有关具体的工作内容,将在重新制订的忡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管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武器装备管理工作条例》)双其配套规章中予以进一步充实、细化、完善。

二、装备调配保障

组织良好的装备调配保障,是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我军建设、训练和作战的客观要求,对保持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装备调配保障的基本原则

《装备条例》第79条规定:“组织装备调配保障应当坚持统一计划、突出重点、合理配备、系统配套的原则。”这四条原则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装备调配保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统一计划原则。装备调配保障是一项有标准、有秩序的活动,在组织装备调配保障时,要把各类装备作为一个整体,实施统一计划,统一协调,通盘考虑,这样才能确保部队形成综合、整体的装备保障效能,才能确保保障需求与保障可能之间的总体平衡。

突出重点原则。装备调配保障在统一计划的前提下必须分清主次、轻重、缓急,突出保障重点部队、主要方向、重

【军队装备动用管理,】

大村动对装备的需求。在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保障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更应如此。在确保重点的前提下,兼顾一般部队、机关、院校等单位的训练、执勤、试验、生活等需要。

合理配备原则。装备配备必须从提高军事经济效益出发,根据任务需求和保障能力科学、合理配备装备。在装备调配保障过程中,要注重各种装备品种齐全、性能匹配、比例适当、功能互补、系列配套,建立新、老装备结合,不同型号合理搭配的梯次结构,以产生最佳的作战效能。

系统配套原则。要按照各类装备的系列配套要求和标准,科学计划和组织调配保障,做到各类装备及其相应的物资器材齐全配套,品种、规格、性能等方面供需对路、规范适用。作战装备和保障装备之间达到系统配套,作战装备和保障装备本身也要系统配套,有重点、分层次搞好系统配套建设,积极推进现有装备成系统、成建制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军队装备动用管理,】

(二)装备调配计划的编制

装备调配保障计划,是一项极其科学、非常严肃、非常严格的工作。拟制计划,必须符合集中统一、重点突出、调配合理、系统配套的原则,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随意性。《装备条例》第八十条对拟制装备调配保障计划作出明确规定:“装备调配保障计划依据装备建设五年计划、当年装备订货计划、装备体制、实际保障能力、部队编制和担负的任务等情况拟制,按照规定的权限报批后执行”。这里,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严格按照装备体制和编制配备装备。装备体制是军队在一定时期内装备总体结构制式化的体现,在总体上规定了装备编配的种类及相互之间的比例构成。装备调配保障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我军的装备体制。装备编制就是法规,是部队装备需求的客观反映,也是组织装备保障的基本依据。一旦编制确定,装备调配应当严格按照编制执行。

二是必须根据部队完成任务需要碉配装备。部队担负什么任务,就配备什么装备。同时,应充分考虑所配备的装备与部队作战、训练、执勤、技术保障及驻地、战区地理环境诸因素的适应程度。

三是必须根据实际保障能力调配装备。装备实际保障能力是装备调配的基本依据,受军费投入水平和装备研制。生产能力制约。因此,必须根据保障条件,量力而行,使装备编配与保障能力相适应。

在编制装备调配保障计划时,各级装备机关和分管有关装备的部门,应当按照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使拟制的计划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三)装备调配保障的组织实施

装备调配保障计划拟制完成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计划的组织实施和贯彻落实问题。做好装备调配保障计划的落实,是各级装备部门的共同职责。

《装备条例》第八十一条至第九十条分别对装备的申请、补充、调拨供应、换装、调整、交接、退役、报废和储备等工作进行了规定。做好这些工作,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加强对装备调配保障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特别是装备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对本单位装备的编制、型号、数质量分布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这是做好装备调配保障工作的前提。《装备条例》第八十一条规定:“部队请领装备时,应当根据本级部队的编制、现有装备的数量、质量和执行任务的需要等情况拟制装备申请计划,并按照隶属关系逐级上报。”如果对本单位装备情况不熟悉,就很难做好这一点。同时,要主动做好装备调配保障工作,凡属于职责权限范围内的,要不等、不靠,积极开展工作;不是职责权限内的,要主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二是各级装备机关、部门要做到密切配合。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开展装备调配保障工作。各级装备机关和分管有关装备的部门应根据条例规定抓好组织协调,集思广益,上下结合,齐心协力,不断提高装备调配保障计划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三是要确保装备调配保障计划的严肃性。要严格办事程序,切实按照条例规定的权限开展装备调配保障工作。《装备条例》第八十二条规定:“装备的补充应当依据装备调配保障计划逐级组织实施,只有遇到特殊情况时,才可以越级实施”。在这方面反映比较多的问题就是越级补充,特别是有些单位,不经主管部门同意,直接向下级部门补充装备。这种做法给主管部门的工作造成了被动,是违规行为,必须杜绝这类情况的发生。

装备调配保障计划批准生效后,要采取得力的措施,加强检查,确保计划落实。

三、装备日常管理

(一)装备日常管理在部队装备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装备条例》第九十二条明确指出,“装备日常管理是部 队全面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这充分反映了装备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装备日常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平时直接关系到部队的训练、执勤、战备和部队建设,战时则直接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做好装备日常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军事经济效益。

(二)装备日常管理的基本要求

装备日常管理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特点不同,具体要求也有所不同。但从整体和全过程看,其基本要求又是一致的。《装备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装备日常管理“应当实行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管理,保证装备达到规定的完好率(在航率),始终保持应有的配备水平和良好的技术状态,保障部队随时执行各项任务。”这既是对装备日常管理的基本要求,又是检验部队装备日常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其核心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装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经常化。有关装备管理的“三化”标准,将在重新制定的帕器装备管理工作条例》中作为附录进一步明确,并授权制定“三化”标准实施细则,使之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更便于施行。

(三)装备日常管理的组织实施

装备日常管理业务多,技术繁杂,领域广泛,必须做到科学组织,严格实施。《装备条例》第九十三条至第一百0六条对装备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装备动用、使用、保管、封存、启封、定级,新型装备的试验试用,装备的登记、统计,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爱装管装教育、安全管理和检查评比等工作及相关活动作出了规定。在具体组织实施装备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领导,常抓不懈。《装备条例》第一百0六条规定:“各级首长和装备机关应当加强对部队装备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组织对部队装备日常管理情况的考核和评比,总结装备管理经验,提高装备管理水平”。对装备日常管理,要做到各级党委(支部)经常议,各级主官亲自抓,机关部门协力办,要把装备日常管理作为部队建设经常性工作抓好、抓实。做到部署工作有装备日常管理,检查部队有装备日常管理,总结评比有装备日常管理。

二是搞好爱装管装教育。通过教育增强装备管理人员 的责任感,培养装备是军人第二生命的意识,形成爱装管装的良好风尚。爱装管装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经常化和有针对 性,《装备条例》第一百0四条规定:“部队应当坚持经常性的爱装管装教育,提高官兵爱护装备的自觉性”。在新兵入伍、新装备补充、换装、战备行动、大型演习等时节,均应及时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三是认真落实日常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应认真对照条例找工作差距,搞清楚哪些条款在工作中执行得比较好,哪些条款在工作中做得还不到位。做到动用装备执行规定严格,使用装备符合编配用途,操作装备遵守操作规程,封存装备质量完好,保管装备安全规范,登记统计及时准确,质量定级符合标准。

四是注重提高人员素质。《装备条例》第九十二条对各级首长、装备操作人员分别规范了“三熟悉”、“四会”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提高人员素质,使装备管理人员达到精通业务、善于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正确、熟练的操作、使用、检测、调试本专业装备,提高广大官兵“三熟悉”、“四会”的水平。

五是加强安全管理。《装备条例》第一百0五条规定:“部队应当加强装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装备使用和保管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在装备安全管理工作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首长要把安全管理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组织预防事政教育,便装备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

四、贯彻警实条例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贯彻落实《装备条例》关于装备调配保障和日常管理工作,应注意把握以下两点:

一是要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由于《装备条例》对装备调配保障和日常管理规范得比较概括和原则,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按照全系统、全寿命管理思想,落实“三化”管理要求,具体做好装备调配保障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是要紧密结合部队装备管理工作实际,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装备条例》在第六、七两章,对装备退役报废审批权限(第八十七条),弹药的停用、禁用或者限用的审批权限(第八十八条),装备的价拨、馈赠、交换的管理办法(第九十条),部队日常动用装备的比例、数量、审批办法(第九十三条)和装备定级技术标准的拟制(第九十八条)等都留出了接口,这些规定、标准等,将在帕器装备管理工作条例》及其配套规章中补充、完善。同时,要紧密结合部队装备管理工作实际,按照立法权限,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制度,逐步建立健全装备管理工作法规体系。

军队装备动用管理 第七篇_信息化条件下部队装备管理教学训练系统功能设计

信息化条件下部队装备管理教学训练系统功能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81424/

推荐访问:军队应急管理 军队公寓住房管理规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