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减肥方法 > 最新个税计算器

最新个税计算器

时间:2018-04-30   来源:减肥方法   点击:

【www.gbppp.com--减肥方法】

最新个税计算器 第一篇_2016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9种特殊计算方法及案例,附个税计算器

2016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9种特殊计算方法及案例,附个税计算器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35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则个税起征点应设为4800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举例】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2016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税率表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注:

1、表中含税级距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最新个税计算器】

普通案例分享

小明在2016年一月份税前工资10000元,他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那么他的税后工资是多少呢?

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社保金)-3500 =10000 - 1100 - 3500 = 5400元,参照上面的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555。

缴费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5400*20% -555= 525元。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社保金-缴税 = 10000 -1100-525 = 8375元

【最新个税计算器】

9种特殊计算方法及案例

1.全年一次性奖金

(1)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界定。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全年经济效益和对职工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职工个人发放的一次性奖金。该项奖励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2)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对于职工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但考虑到该项收入与年度工作业绩相关且数额往往比较大,在计算税款时采用“按年平均取低税率”的方法,降低税额、减轻个人负担。具体分两个步骤进行计算:

【最新个税计算器】

第一步,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减除标准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方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第二步,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上一步确定出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 A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的,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B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的,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减除标准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注意事项。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方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上述计税方法执行;个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案例】中国公民王某2012年1月自单位取得当月工资3000元,同时领取全年考核奖金20000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计算王某该笔奖金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款。

案例分析:

该笔奖金是单位对王某全年工作情况的考核奖励,属全年一次性奖金。因此,需要首先确定该笔奖金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之后再计算其应纳税款。

第一,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王某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的费用减除标准,故其每月平均奖金=[20000-(3500-3000)]÷12=1625元,对照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5。

第二,计算应纳税款

王某应纳税额=[20000-(3500-3000)]×10%-105=19500×10%-105=1845(元)

2.职工低价购房的差价收入

单位按低于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出售住房给职工,职工因此而少支出的差价部分,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比照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征税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职工因单位低价售房而少支出的差价部分,是指职工实际支付的购房价款低于该房屋的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的差额,但不包含住房制度改革期间免税的差价收益()。

3.年薪制企业薪金收入

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金收入由基薪、绩效薪金和任期奖励构成,其中基薪和绩效薪金的60%在当年度发放,绩效薪金的40%和任期奖励于任期结束后发放。对于当年度发放的薪酬,依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按月计征个人所得税。

中央企业负责人于任期结束后取得的绩效薪金和任期奖励收入,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方法,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适用这一规定的企业负责人范围较窄,仅为《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名单》中的下列人员,除此之外,其他人员不得比照上述规定执行。

(1)国有独资企业和未设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的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

(2)设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国资委确定的董事会试点企业除外)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

(3)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股权代表出任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总裁),列入国资委党委管理的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

(4)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党委(党组)书记、副书记、常委(党组成员)、纪委书记(纪检组长)。

最新个税计算器 第二篇_2015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2015个税计算方法【最新个税计算器】

步骤一:

算出自己的应纳税额=本人月收入-个税“起征点”3500元(这里的应纳税额为)

步骤二:

在下表列示的7级中,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税率及对速算扣除数【最新个税计算器】

步骤三:

算出自己的个税=应纳税额×对应的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子:某公司职员在扣除三险一金后的月收入为10000元,位于上表中的第3档。 对应的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525。

则应纳税额为(10000元-个税起征点3500元)=6500元 个税=6500×20%-555元=745元。

补充: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

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其它所得。

工资薪金,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扣除标准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从2011年9月1日起,起征点为3500元)。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3%至45%)计缴个人所得税。

三费一金是指社保费、医保费、养老费和住房公积金

含税级距和不含税级距的区别,适用范围以及换算的问题!最好能举例!

通俗点说,如果公司发给你的是没扣税的工资(即税前工资、含税收入额),税由你自己承担的话,那你就要对照税率表中含税级距下相应的税率计算应该交的个税。不考虑社保等因素的情况下你实际到手的工资=税前工资-缴纳的个税。公式: 应纳税所

得额=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如果公司发给你的工资是纯收入(即税后工资、实际到手的工资、不含税收入额),个税由公司来承担,那么公司在帮你计算应该承担的个税时,先要将税后工资反推回税前工资,反推时用的税率是不含税级距下的税率。推算回税前工资后再对照税率表中含税级距相应的税率计算个税。

公式:公司全额全额负担税款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注:此公式中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税率表中不含税级距所对应的税率。 税前工资=应纳税所得额+费用扣除标准

。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此公式中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含税级距所对应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不考虑社保因素)

还有公司只负担部分税款得情况,也要反推回去计算个税,公式比较麻烦,就不列举。

反正你记得不含税级距只在税后工资推算回税前工资的时候用,计算个人应纳税额时用的是含税级距税率。

最新个税计算器 第三篇_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含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一、工资、薪金个人所得, 7级超额累进税率表,税率为3%--45%(专职)(个税免征额3500元)【最新个税计算器】

  

应纳税额T=(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半年奖金法T=(工资薪金所得+半年奖金-“五险一金”-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一年奖金法T=(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个月奖金(年终奖摊每月=年终奖金额÷12月×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工资低于3500时,应从奖金里抵足免征额后再计算)

二、个体(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所得,适用的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表。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 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 –800费用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速算扣除数 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 –(1-20%)费用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速算扣除数 四、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 –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劳动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税率为20%--40%(兼职)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40761/

推荐访问:2016最新个税计算器 最新个税计算器下载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