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健身运动 > 会议时间重要

会议时间重要

时间:2018-04-13   来源:健身运动   点击:

【www.gbppp.com--健身运动】

会议时间重要 第一篇_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简版)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

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党的生日为7月1日)上海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 上海

内容: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

内容: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 汉口

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 ——1935年 遵义

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 ——1935年 瓦窑堡

内容: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7、洛川会议 ——1937年 洛川

内容: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 延安

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9、全国土地会议——1947年

内容: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0、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内容:①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时期;

②指出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发展生产,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 北平

参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的代表。

内容: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③确定了国旗(五星红旗)、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首都(北京)、

纪年方法(公元纪年)。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 北京

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1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 北京

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

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③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4、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北京

内容:①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讨论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④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1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 北京

大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国内形势,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力,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确定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工作的一系列方针;

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

16、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北京

在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全会取得一系列具有决定意义的成果:

恢复和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

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提出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方针。

意义:这次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 北京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党的十二大对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18、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 北京

大会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完整地概括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大会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大会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新道路的历史经验作了初步概括,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

19、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 北京

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江泽民在报告中回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4年来的实践,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和依靠力量、实现祖国统一九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大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四大和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20、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 北京

大会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为主题,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并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江泽民在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大会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及其相互关系。大会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大会。

会议时间重要 第二篇_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

【会议时间重要】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专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党的生日为7月1日)上海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 上海

内容: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

内容: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 汉口

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 ——1935年 遵义

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 ——1935年 瓦窑堡

内容: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7、洛川会议 ——1937年 洛川

内容: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 延安

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9、全国土地会议——1947年

内容: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0、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内容:①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时期;

②指出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发展生产,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 北平

参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的代表。

内容: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③确定了国旗(五星红旗)、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首都(北京)、

纪年方法(公元纪年)。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 北京

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1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 北京

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

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③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4、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北京

内容:①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讨论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④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1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 北京

大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国内形势,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力,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确定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工作的一系列方针;

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

16、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北京

在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全会取得一系列具有决定意义的成果:

恢复和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

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提出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方针。

意义:这次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 北京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党的十二大对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18、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 北京

大会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完整地概括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会议时间重要】

大会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大会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新道路的历史经验作了初步概括,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

19、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 北京

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江泽民在报告中回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4年来的实践,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和依靠力量、实现祖国统一九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大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四大和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20、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 北京

大会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为主题,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并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江泽民在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大会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及其相互关系。大会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大会。

2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

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22、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2003年10月在北京举行。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五个统筹”:(1)统筹城乡发展;(2)统筹区域发展;(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23、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点解析: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三个关系”)。

党执政五十五年的主要经验(“六条基本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四个‘执政党’”):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五种能力”):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4、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共分十部分(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

25、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全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

会议时间重要 第三篇_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及召开的时间地点

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及召开的时间地点

1.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

2.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

3.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4.中共四大

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

5.中共五大

1927年4月27日到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6.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7.中共六大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8.三湾改编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

9.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

10.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11.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12.洛川会议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召开扩大会议

13.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1945年4月20日,历时长达11个月的中共中央六届七中全会胜利闭幕了

14.中共七大

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历时50天

1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

16.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7.中共八大

1956年9月15日~27日在北京召开

18.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9年4月1~24日在北京召开

19.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3年8月24~28日在北京召开

20.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18日在北京召开

2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22日北京

2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年6月27--29日北京

23.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1~11日北京

24.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在北京召开

25.中国共产党十二届六中全会

1986年9月28日在北京召开

26.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在北京召开

27.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召开

28.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四中全会

1994年9月25~28日在北京召开

29.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25~28日在北京召开

30.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

1996年10月7~10日在北京召开

31.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12~18日在北京召开

32.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33.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

34.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

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

35.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

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36.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2006年10月8—11日,在北京召开

37.中共十七大

2007年10月15日—21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时间重要 第四篇_党的几大会时间及意义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BY 记忆中的落雪 baidu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

1922 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 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 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会议总结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经验,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会议强调了要以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统治、发动广大农民进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会议时间重要】

1928 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遵义会议(1935年1月)

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六届七中全会(1945年4月)

充分肯定了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决议》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 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94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全会,也是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极为重要的一次中央全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 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7 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和实践。直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历史意义: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

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决议》充分肯定了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2《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3《决议》指出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 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 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十三届四中全会(1989年9月)

1、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进行了调整,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2、全会指出,要继续坚决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继续坚决执行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 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 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35932/

推荐访问:2017国家重要会议时间 2017年重要会议时间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