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健身运动 > 形式与政策作业

形式与政策作业

时间:2017-06-22   来源:健身运动   点击:

【www.gbppp.com--健身运动】

形式与政策作业(一):形势与政策作业

当前国际形势综述

【引言】 当前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但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不是直线前进的,前面充满着不确定性。

【正文】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模式大发展的新阶段。

一、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在世界经济中心——美国华尔街。国际舆论把它形容为世界经济的一场大地震、大海啸。这场金融领域里的大海啸。2009年11月25日,迪拜债务危机。迪拜债务危机未过,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又出现粮食价格大涨、通货膨胀严峻的新问题。发达经济体的巨额赤字、新兴经济体的通胀隐忧,以及被视为第二次“雷曼事件”的迪拜债务危机,警示着刺激政策后遗症已逐渐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很不稳固,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不排除出现新的动荡和反复的可能。

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空前突出

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以来就逐步上升,以金融危机为导火索,包括核扩散、恐怖主义、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疾病蔓延、自然灾害-等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在各国内政外交议事日程上占据重要甚至主导地位。核安全问题在国际议程中的位置也显著前移。恐怖主义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势力继续坐大,不断制造恐怖爆炸袭击。另一方面,索马里海域并不平静, 索马里海盗兴风作浪,不断袭击绑架来往船只和人员。国际海盗继续威胁着国际和地区的安宁与发展。甲型H1N1流感从美国和墨西哥爆发并很快蔓延至全球。

三、各大国纷纷调整对外政策,大国关系频繁互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时着眼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各大国加紧调整各自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抢抓战略制高点。先看美国。打着“变革”旗帜上台的奥巴马政府,执政后对美国对外政策进行了冷战结束以来最大幅度调整。美国外交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关系中的紧张状态,有利于大国加强沟通协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奥巴马调整战略,主要动因是不得已而为之,是看清了国际格局大变革的趋势,美国战略的主要目标仍然是防范遏制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千方百计维护自己的一超独霸地位。

其他大国也都认识到当今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都怀有强烈的紧迫感,都在加紧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和对外战略,谋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总体上看,大国纷纷调整各自的外交政策,互动更趋频繁,维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框架,同时利益联系更加紧密,合作、协调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四、新兴大国整体崛起势头强劲,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使新兴大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新的消长变化。美国国债和财政赤字屡创新高,以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拖累,软硬实力都明显受挫。欧盟、日本也困难重重。新兴大国虽然也受到一定冲击,但总体上仍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在本轮世界力量调整过程中,新兴大国崛起成为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新兴大国凭借后发优势,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驱动力和增长点。有代表性的是“3”、“4”、“5”三个机制。“3”是中国、俄罗斯、印度。“4”是“金砖四国”。“5”是指“展望五国”,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

除了内部协调之外,新兴大国崛起更多是来自外部的挑战。新兴大国是相对于传统大国而言的,新兴大国的崛起直接冲击的是西方传统大国的利益,必然会引起其反弹和防范,西方传统大国不愿看到新兴大国后来居上,千方百计加以牵制。

五、国际体系继续深刻调整,国际金融体系变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下降,加速了世界力量转移的过程,从而推动国际体系深刻调整。广大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要求日益强烈,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持续高涨。“金砖四国”等新兴国家加强协调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国际经济体系改革起步,世界经济治理结构出现新变化。作为此轮国际体系变革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二十国集团(G20)金融峰会在危机中应运而生,作用不断提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迅速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平台。

六、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升 、中国外交越来越活跃

2009年以新中国外交60周年为契机,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主线,以多边峰会为重要平台,以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为动力,大力统筹国别和各领域外交,各项外交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成绩显著,亮点突出。首先,大力开展峰会外交,推动国际体系改革进程。其次,全力开展经济外交,服务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推动中国与其他大国、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整体迈上新台阶。第四,大力加强安全、公共、人文等领域外交。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日益从国际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国际社会对中国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注,而是对一种新的大国崛起方式和新的发展道路的审视和思考。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一是中国力量明显上升。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出现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采取了果断有效的措施,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跃居世界主要经济体首位,全年经济达到8.7%的增长。中国进出口和外汇储备继续上升,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并有望在明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中国声音明显响亮、话语权显著提高。在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的背景下,中国日益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公开发文要求改革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出建立超主权货币储备的建议。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中国主动提出GDP单位能耗到2020年削减40%-45%的目标,并毫不客气地批评发达国家在大气减排上虚伪和不道德行为。中国政府越来越注意在各种国际和地区场合阐述自身的主张立场,发出自己的声音,捍卫中国自身利益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积极推动建立更加合理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三是中国模式吸引力明显增强。中国的发展成就和经验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把眼睛从西方转向东方,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中国模式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明显增强。但要看到,中国经济总量虽然可能很快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但经济质量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是“世界工厂”,但自己的世界品牌少得可怜。中国要真正赶上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语】 总的看,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但这一变化仍处于阶段性过程中。西方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这一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国际体系的调整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各方反复博弈的过程,将是长期的和复杂的。国际形势有望保持总体稳定,但各种风险因素仍将存在,新问题、新挑战依然不少,最主要的有三点:一是世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二是国际体系变革进入落实阶段,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三是许多热点问题进入关键阶段,可能出现新的起伏。

形式与政策作业(二):形势与政策作业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与以后的发展问题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已经有了飞跃的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奠定了。在2011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我国工农业生产总产值将比1949年增长四点三倍,其中工业产值将增长十点七倍,农业产值将增长一点五倍。我国的钢产量将从1949年的十五万八千吨上升到今年计划数的一千二百万吨,增长七十四倍;煤产量将从三千二百多万吨上升到三亿三千五百万吨,增长九点三倍;粮食产量将从1949年的二千一百六十二亿斤上升到今年的五千五百亿斤,增长一点五倍;棉花将从八百八十九万担上升到四千六百二十万担,增长四点二倍。

失业和就业是宏观经济非常重要的指标。中国是全世界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我们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大约有9亿多。在西方国家,年增长率只要达到2%—3%,就业就不会出现大问题。因为每年退休下来的人和新就业的人数基本上是相符的。如果说他们就业有问题,主要是外来移民难以找到工作。中国的就业问题和西方国家不一样。西方国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农村人口只有5%,农村劳动力基本上都被释放出来了,而且在西方发达国家,城乡的社会保障是一样的,农村人干吗还要进城呢?而中国不一样,还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农民的收入比城里人少,城乡之间的社会福利待遇不一样, 而且差距很大。农村户口的人,不管经济情况怎么样,总想进城。所以,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再说一下年轻人的就业压力,2009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11万,2010年比2009年增加20万,达到630万。大学每年招生都在600万以上,但是高考升学率不到50%,这意味著每年有600多万高中生成为大学生,同时还有600多万高中生没考上大学。这两类人加在一起就是1200万,他们需要工作,一年的就业需求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的人口,如捷克,全国人口1020万。

所以,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是中国最重要的国情。西方用机器代替劳动力,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可我们都追求机器代替劳动力,就业怎么办?比如说,公共汽车实行无人售票,表面上省了人力,实际上降低了就业。一辆公共汽车无人售票,两个就业岗位没了,100万辆公共汽车,200万个就业岗位没了。当然,我们搞工业化,确实应该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创新,但也要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2008年底,成千上万的农民工被迫回到家乡。前段时间,有关部门调查了全国15000家企业,49%的企业反映用工有难了,特别是在珠三角、长三角。据广东省调查的结果,96%被迫返乡的农民工又回去了。这说明我们遏制了经济不行,保持整个经济平稳回升,关注民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解决了全世界想都不敢想的问题。

对于物价的问题,现在什么商品价格涨得快?排第一的肯定是房子。在北京、上海买房子,已经没有看房的环节了,都是抢房。买房子这种经济行为在经济学和统计学上都算投资,不算消费,全世界都是这样。什么叫消费,经过商品和货币的交换,商品的价格不存在了。举一个例子,我们到饭店吃一桌酒席,经过消费以后,这桌酒席的使用价值哪儿去了,都到大家胃里去了,它的价值不存在了。但是买房子,几十年使用价值都存在,更重要的是,价值不但存在,而且还要发生变化。所以,有一大批人骂房价高,还有一些人挺高兴,我100万元买的房,现在200万了。现实中,房价确实很难降下来。房价的价格弹性大,现在三万元一平方米,太贵了,你可能买个小点的;如果说是一万元一平方米,你可能就会买大一点的。只要价格一下来,需求就上去,又会冲高价格。

理论上,住房价格上涨幅度应当跟房屋租金的上涨幅度一致。可现在北京的

住房价格长了30%—50%,有的甚至翻了一番,但是房屋租金却上不去,什么原因呢?有不少人买房子的目的是为了投资和投机,我们采取措施目的就是要遏制投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有关部门加大了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力度:一是个人住房转让税免征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二是加强土地收支管理,土地首付提高到50%;三是银监会重申要严格“二套房政策”;四是各地陆续公布了2010年房地产供给计划,如北京市明确提出2010年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用地将超过总供地的50%。

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和调控政策正处于一个颇为微妙的关键时刻,何去何从,众目所瞩。 如同为温家宝总理“最困难的一年”的判断作注脚,中国经济的总体环境正在不断趋于恶化,经济基本面的悲观气氛日益浓郁。去年以来国际金融无休止的动荡引致外需放缓,国内信贷紧缩,能源及其他投入品的成本不断攀高。至今年,这些不利因素非但丝毫不减,还增加了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企业利润回落、股市深度回调、房地产不景气以及近来“大量企业破产”的传言,更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氛,使人难免忧心忡忡,备感压抑。

或许是由于多时以来人们听到的几乎都是“坏消息”,因而对“好消息”的期待便愈加强烈。外生变量不可改,内部我们如何积极应对? 从绝对数值看,上半年是10.4%的GDP增长率,7.9%的CPI增幅。但GDP增速的确在逐步下行:今年一季度增长10.6%,比去年四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今年二季度增长10.1%,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

在当前的形势下,怎么办?

一种看法是,既然经济已经没有“过热”风险,而且美国经济衰退、全球经济滑落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国内CPI也已经从高位不断回落到6月的7.1%,为什么还要继续紧缩?

另一种看法是,经济适度减速本是宏观调控的目标;目前反弹的因素还在,不能因为经济有所放缓就放松紧缩,否则将前功尽弃。

毫无疑问,经济放缓是宏观调控的一个自然结果,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所说,“整个宏观经济正向着调控政策的方向发展。”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7月17日在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时亦称,“经济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但问题在于,经济放慢只是适度放慢,还是会出现可怕的大“滑坡”? 对这个问题的判断,直接决定下半年国家的经济政策取向。近几月中央银行和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已陆续组织了多批次人员到各地考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王岐山以及各相关部委的负责人7月分赴江苏、浙江、山东等地调研,以掌握可作决策依据的一手资料。 7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总结前半年经济工作,并研究下半年经济工作安排和宏观调控政策。会议的基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此前强调严控通胀是首要任务,但此次强调后半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同时也要保持控制通胀的政策力度。任务的优先序,已经悄然改变。事实上,温家宝7月5日在江苏考察时即已释放了这个信息。 不但如此,有消息称由于上半年贸易顺差下降,升值压力有所缓解,同时出口企业形势恶化,下半年人民币升值进程将会放缓。更有传言称,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将有所上调。

然而,维持信心仍然是形势判断的主基调和决策依据。专家普遍主张,下半年的经济政策或有微调,但“不会大变”。原因在于“综合中央多次到各地共上百家企业调查的结果,既要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更应对中国经济保持

信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与跟踪课题组近日发布《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5年展望》报告。该研究报告显示,今年1至10月份,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基本平稳,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与亮点。但投资增长后劲不足、融资瓶颈约束明显、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依然较大。

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复苏态势,国内基本面和改革因素仍可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但一些短期、结构性与长期性因素将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和制约。要把2015年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要继续实施和完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好改革和各类政策的合力。

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在结构调整、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经济运行中不乏亮点。

一是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二是就业与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三是消费热点继续保持热度。

四是化解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在充分肯定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风险不容忽视。

一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二是融资瓶颈约束凸显。

三是企业经营依然困难。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快落实已出台的各类政策,及早发挥政策效力。

1) 是适当扩大中央财政支出与赤字规模,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

求中央财政应承担更大的支出责任,加大对结构调整、节能环保和改善民生的支持,建议明年中央政府预算赤字率扩大至2.5%。

2) 是通过改革加快盘活国有资产存量,置换资源用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具

体措施有加快推进国有资产退出竞争性领域、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策体系等。

3) 是实现地方政府债务与融资体制平稳转换,避免出现政策空窗期,以保障地

方公共服务的合理投入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稳定。

二、适时适度微调货币金融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三、挖掘消费增长潜力,促进消费平稳增长。

四、完善政策体系,更为有效地化解产能过剩。

五、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尽快释放改革红利。

形式与政策作业(三):形式与政策作业

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和措施。为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带来的挑战,我国应提高工业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去。

一、"再工业化"提出的背景

要想知晓何谓“再工业化”,应先了解“工业化”、“去工业化”的概念。"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以及工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去工业化"则可以理解为与"工业化"相反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发达国家经历了个“去工业化”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发达国家汽车、钢铁、消费类电子等以往具有优势的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从1980年的27900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2000亿美元。期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从5840亿美元增加到1856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93%降低到18.20%。德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490亿美元增加到614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8.91%降低到6.02%。法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400亿美元增加到2680亿美元,占世界 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5.02%降低到2.63%。英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260亿美元增加到231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52%降低到2.26%。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330亿美元增加到1923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78%增加到 18.85%。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一个在规模上赶超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过程,198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远远低于美国和德国,与法国、英国相当。但199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较快,制造业增加值先后超过德国、美国等世界制造业强国201年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去工业化"不仅削弱了一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对国内就业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1980年至2010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1.1%降低到11.7%,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从21.6%降低到8.9%。最近几年,虽然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大体稳定在11%以上,但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仍然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10年,美国总就业人数为12982万人,制造业就业人数仅为1152万人。由于欧盟大部分成员国或多或少存在"去工业化"现象,主要涉及纺织与服装业、汽车等行业,欧盟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从1996年到2007年,工业占欧盟GDP的比重从21%降至18%,工业部门吸收的就业人数从 20.9%降至17.9%,这意味着欧洲人因为"去工业化"失去了28万个就业岗位。

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使美欧等发达国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市场大幅萎缩。2009年我参观了英国诺丁汉大学一个新校区,据介绍这个新校区以前是一个自行车厂房,现在牌子还是英国的,但是生产环节全部在中国。英国"去工业化"后剩下来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呢?是金融、教育、文化产业。但金融危机爆发,财富就缩水了。现在它们重新提出“再工业化”,说明它们确实感受到了危机,觉得在这特殊时期,没有实体经济还是很危险的,容易受到很大的冲击。美国的情况也类似,所以同样提出要“再工业化”。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去工业化”致使发达国家抗危机能力不足这一弱点充分暴露,因而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被发达国家提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上来。

今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强调为了让美国经济“基业长青”,美国需要重振制造业,并表示将调整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家把制造业工作岗位重新带回美国。日本财务省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日本出现自1980年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虽然出现逆差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地震海啸等临时性因素,但从长远来看,产业转移造成的制造业空心化是日本出现贸易赤字的趋势性因素。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350988/

推荐访问:形势与政策作业答案 形势与政策ppt作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