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研究生个人研究计划

研究生个人研究计划

时间:2016-11-14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研究生个人研究计划(一):研究生个人规划

硕士研究生个人规划

对于我来说,习惯与按计划行事,之前每个人生阶段都进行了提前规划,做好计划来指导我前进。研究生阶段相当短暂,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提前做好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的研究生生活,我将进行一下规划。

一、硕士1年级

第1学期入学后按计划填写培养计划。本学年需完成全部课程,包括基础课可专业课,对部分跨专业的学生还应该补修现专业的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好上述课程,拿到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部分学分。 第2学期完成剩余课程学习,专业课的学习以自学为主。在这一学年,我知道研究生的学习有越来越多的自由度。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我发挥自己的才能提供了空间,同时也对我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考验。因此我将计划做以下细分:

1、第1学期:看书、读论文,对专业体系有一定认识

除了以课程学习为主外,可在开始博览群书,在大体上形成一定的专业概念,还应该积极阅读文献,如各种期刊的相关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之后开始系统地读书,可以根据专业的体系和结构去看书,补充以前所欠缺的知识,然后通过对不同书中知识的总结,在自己的大脑中从知识结构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由于算是跨专业考研,本科没有学过交通规划方面的课程,所以我的任务很重,首先要从基础课程学起,然后循序渐进,慢慢深入学习,通过看书做笔记,

然后系统的整理,进而对交通规划这个专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2、 第2学期:看书、学习相关软件、准备二级建造师的考试 针对一些以后需要用到的专业相关软件和数据平台进行学习、练习、熟悉,以便研究工作的需要时不至于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工具。交通规划会用到的软件有TransCAD、Vissim等,对于本科是交通运输专业的我,没有任何基础,因此买了教材和专门学软件的书籍,先入门,然后进行深入学习,最终达到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方法。

由于了解了二级建造师的情况,本科毕业两年后可以参加二级建造师的认证,也了解了过级后可以挂靠在施工单位从而得到一些薪酬,觉得是个不错的事情,就决定考二建。这个学期除了要把常规课程学好,还要自学关于二建的课程。

二、硕士2年级

由于结束了所有硕士课程的学习,研二这年就是综合能力的应用和锻炼。看书对于每个学期都是需要的,多看多学才能拓宽知识面,才能增加认识的深度,也可以巩固一下已学到的知识。然后就是通过做课题来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然后就是写小论文的问题,因为是毕业所需,也是自己能力的体现。

1、第1学期:看书、做课题

对于这个学期,由于研一年级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有了相对具体的知识体系,这个时候可以跟着课题组参与导师的课题,逐步了

解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便逐步适应研究工作。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项目中来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知识,也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同时也能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通过看书和实践慢慢纠正错误,修正方向,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能力,保证能力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不堪一击的。

2、第2学期:看书,发表小论文,构思毕业论文

这个学期内,首先要开始的就是小论文的写作和发表。文章是个人思维规范性的表达,是个人学习成果的表达方式之一,更是社会评价一个研究生的最快捷方式。众所周知,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必须要发表一篇双刊号的文章,才能有资格毕业。针对小论文的写作,需要以前面对于专业相关论文和研究成果的阅读为基础,因此只有前面的基础打好了,打扎实了,后面的小论文的写作才会得心应手。小论文的选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自己选题,也可以让导师帮忙选题,根据导师所给的备选题目进行选题。选题完毕后就是认真写作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查阅资料并进行整合分析,同时需要进行实验来验证或者测量得到相应的数据,从而完成小论文。

之后就是毕业论文的构思和开题报告的答辩。由于毕业论文的答辩需要在开题报告答辩通过后的一年才可以,因此必须在研二第二学期结束之前完成开题报告并通过答辩。写小论文也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打好了基础,对毕业论文有一定的启发。相对来说不是特别难。

与论文写作同时进行的就是实习。研究生阶段要进行至少半年的实习,因此研二下学期开始实习是很合理的安排,既不会像研一那样

什么都不懂,也不会像研三那么忙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通过自己投简历或者导师帮忙联系单位进行实习。提前适应社会和检验学识。

三、硕士3年级

研三是硕士生活的最后一年,也是最重要的一年,这个学年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毕业论文的写作和就业或者考博的相关事情。

1、第1学期:构思毕业论文、准备就业相关内容

这个学期的首要任务就是准备好毕业论文写作的相关材料,大量的阅读文献,来对毕业论文的结构有清晰的概念,针对每一部分查阅文献,进行调查,来得到所需的数据和资料,完成文献综述等材料,开始着手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完善论文大纲。

然后就是就业,就业是我读研的终极目标,读研就是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我肯定会准备充分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首先,前两年就要了解师兄师姐的就业情况和就业单位,对这些单位进行对比和每年招人人数的计划进行了解。然后加入自己了解的其他单位进行共同对比,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单位进行应聘。当然一个重要的筹码就是自己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成果,最直观的就是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争取在这个学期签到自己理想的单位。

2、第2学期:完成毕业论文

这个学期的主要的任务就是毕业论文的写作。由于上个学期对毕业论文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这个学期写起来会比较轻松,通过相当充分的实际数据调查了软件分析,使论文的核心突出并且有说服力和参考价值。后期经过多次精炼和修改,使论文更加完善,提高论文的

价值。最后的就是毕业论文的答辩,提前准备好相应的PPT和论文,尝试自己练习表达,争取在答辩当天清晰表达,从容应对答辩组老师的问题,圆满完成硕士三年的任务。

以上是我对自己硕士三年的规划,希望自己能够按照计划执行,圆满完成任务,成为一个有生存能力的人,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研究生个人研究计划(二):硕士生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表

硕士生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表

(试行版)

学院(所)

年 级

专 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姓 名

填表日期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08年9月制

填表说明:

1.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7学分,课程学习计划须根据硕士生所在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制定。

2.本表中的“初拟论文题目”是指学位论文选题的大致范围,介于研究方向与最终论文选题之间。

3.本表应在硕士生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填写,并于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4.本表填写字数不限,可自行添加附页。

5.本表一式三份,经指导教师审核后由所在学院(所)研究生秘书、硕士生本人、硕士生导师各存一份。

6.本表作为硕士生毕业审核材料之一。

研究生个人研究计划(三):2015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第1篇: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一、管理规定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的对于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要求,研究生应在入学后两个月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编制工作,并在通过学院审核后,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严格执行。

二、个人培养计划的系统录入与维护

1、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以《研究生教务系统》中指定的为准,学生登录系统后能够看到与本人对应的培养方案),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的编制。

2、在开学第7周之前,将个人培养计划录入到《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中。

具体操作如下:

(1)登录《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点击“培养计划”进入个人培养计划维护页面。

(2)点击“编辑”,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完成后点击“保存”提交。

(3)点击“编辑培养计划课程表”,进入培养计划课程维护页面。完成上述(2),第一次进入本页面时,呈现的是所有培养方案课程。《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默认将对应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添加到学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中。

培养计划维护的任务就是,去掉培养计划课程列表中多余的课程,添加列表没有而导师指定必修或自己想修的课程,将列表中课程的课程属性修改成自己想要的。

页面下方,系统提供了两种方式允许学生将课程列表中没有的课程加入到列表中。

列表课程的右侧操作栏提供了“删除”和“修改”两种选择,允许学生从列表中删除该课程,或修改该课程的属性。

只知道课程名称,不知道课程编号的课程可以利用下方的“查询课程”进行查询,也可以到“课程信息”功能栏查询。

三、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具体管理规定

1)研究生入学后,应在两个月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编制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必须符合培养方案的要求。

2)研究生可以在就读期间随时对培养计划进行调整和修订。建议同学们在每学期的开学第1—第6周进行培养计划维护。

3)列入培养计划的各门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应符合培养方案的要求。

4)学生可以调低培养计划中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但不能调高。研究生公共课(外国语课、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不允许调整、改变。

5)已修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不能修改。

6) 每学期第7周开始,该学期所选课程的课程属性不能再行修改。

7) 原则上,列入培养计划的课程必须修完,并取得及格或通过以上成绩。

四、重要提醒

(1)因个人未按时修订培养计划引起的不良后果,由学生自行承担;

(2)试图通过修改课程属性提高学位课平均分,以影响奖助学金评定的请求不予受理;

(3)指导教师要求,需将培养方案以外课程作为学位课列入培养计划的,需按规定程序填写《个人培养计划变更表》,并由学院提交经主管院长签字并盖学院章的“学位课程认定”报告,研究生院方予受理。

有关个人培养计划编制方面的问题可发邮件到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办公邮箱:XXX寻求帮助。

第2篇: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一、总则

个人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文件,是培养过程各环节的具体安排和要求。个人培养计划是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每个研究生的原有基础、具体情况特点,在其选定的研究方向上拟定的具体培养进程和安排,包括研究生的学习项目,学习重点、时间和方式,学位论文的选择和进行方式等内容。

二、个人培养计划的内容

1.硕士研究生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在《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网页端确定公共学位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等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具体名称和学习时间。

2.硕士研究生课外经典文献阅读计划:拟定阅读经典文献名称及版本,确定具体的阅读时间。

3.硕士研究生创新与实践培养计划:拟定参加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的具体时间安排,拟定具体参加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时间安排、任务要求及考核方式。

4.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计划:拟定学位论文开题计划和学位论文进展计划,确定各阶段的完成日期,安排好学位论文的调研、实验等工作。

5.导师对研究生学习过程和有关培养环节的其它要求。

培养计划一般应在研究生入学后第十周至第十一周内,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制定,并由导师签字,导师小组审核,经分院(所)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三、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的注意事项

1.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必须严格遵照《长春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结合学位论文选题需要进行。

2.确定选修课程时,各位导师应注意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的关系。避免因不具备先修课程知识而影响所选课程的学习。

3.硕士生课程学习阶段,一般安排在第1、2、3学期。

4.跨学科(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2-3门课程(目的是掌握本专业的最基本的知识),将所补修课程的名称、学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经考试,通过者才能参加论文答辩。

5.教学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选题、论文工作安排等均须认真安排,其中教学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需由导师和专业负责人协商确定,其它活动由导师负责安排,具体事宜另行安排。

6.各专业负责人和分院(所)主管领导在协调、审核和批准计划时要注意:

(1)研究方向必须与培养方案中规定一致。

(2)研究生选定的所有课程应以全校统一的开课时间为准。

(3)要注意保证研究生的学习负担不要过重,并使各学期学时尽量均衡。

四、具体程序

1. 从研究生部网站或从《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长春师范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

2. 研究生按每年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相应的填表说明要求认真填写《长春师范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并打印装订,签名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填写。

3. 个人培养计划一式4份,经导师、导师组和所在分院审核后,研究生本人、研究生部、分院(所)研究生教学秘书、导师各存一份。

4. 研究生登录《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填写个人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审核,研究生部复核后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

五、个人培养计划是学校组织教学、检查研究生完成学习任务情况的依据,应严肃对待,认真遵照执行。一经定稿,无特殊原因,原则上不得更改。因特殊情况确需更改者,应在课程开设的前一学期由学生填写《个人培养计划变动申请表》,经导师和分院(所)主管领导同意,报研究生部备案,并由研究生秘书记录到学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书中。本学期已经开设的课程一律不得更改。

六、《长春师范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记录研究生培养环节全过程,当研究生完成相应培养环节,并通过相应的考核后,提交相应的考核材料到分院研究生秘书处存档,由研究生秘书将各项考核结果及学分记录到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书中,作为毕业答辩资格审核的依据。

七、本规定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从20XX级研究生开始执行。

第3篇: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20XX级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定于20XX年10月9日—10月24日制定,请组织本学院研究生严格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做好。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登陆方式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上制定。登陆方式:登陆研究生处网站“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用户名和原始密码均为学号。

二、学院工作

1、组织学生认真填写个人信息并进行审核。个人基本信息是研究生的电子学籍卡,研究生务必如实完整的填写个人信息,填写准确无误方可办理研究生证。

2、提交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在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做好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部分提交工作,确保与专业培养方案原件一致。

3、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导师上报工作,经研究生处审核后,才能进行双向选择。

4、个人培养计划制定后,请于10月30日前向研究生处提交一份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学院、导师、研究生各保存一份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三、学生制定程序

1、下载专业培养方案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前,请到研究生处网站培养与学籍管理栏下载专业培养方案。

请务必认真阅读专业培养方案,并对照培养方案制定个人培养计划。(请注意,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专业培养方案只体现课程设置部分。)

2、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个人培养计划关系到学生本人三年的学习,学生务必谨慎。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前,务必先与导师商量,在导师指导下确定修读课程、研究方向、指导小组老师等,请勿自行制定,否则后果自负。

3、研究生网上录入个人培养计划,制定步骤:

第一步:进入“个人信息”目录,填写个人信息,选择研究方向;

第二步:进入“个人培养计划” 目录,将出现入学前工作情况、入学考试成绩、指导小组管理、个人培养计划四个子目录;

第三步:录入入学前工作情况、入学考试成绩、指导小组管理三项。录入方式为:进入子目录后,点击“增加”按钮,即可开始录入,每增加一项点一次“增加”按钮。

请务必如实完整的填写信息,今后信息以此为准;入学前考试成绩请到个学院教务老师处查询。

第四步:待以上三项做好后,进入子目录“个人培养计划”,即进入个人培养计划管理界面。具体操作方法为:

[1]导入专业培养方案。点击 [导入专业培养方案]按钮,提示导入成功后,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部分将出现在个人培养计划管理界面;

[2]删除不选读的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部分中点击课程右侧“删除”键删除不选读的课程;

[3]选择跨专业或跨学院课程。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要求选好修读课程后,如需选读跨专业或跨学院的课程,即增加专业培养方案上没有的课程,请点击“增加记录”,找到选读的课程后,在您要选读的课程前打 “√”,确定后,在专业培养方案里出现了你所选择的课程,表示选择成功;

[4]修改选修类型和修读学期。课程选定以后请点击课程右侧“修改”栏修改选修类型和修读学期,选修类型应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修读学期应与开课时间对应。比如培养方案开课时间为“1”,修读学期可以根据本人实际,可选择“第一学期”、 “第三学期”或“第五学期”等。

[5]打印装订个人培养计划。最后点击[打印培养计划]按钮,将出现Word形式个人培养计划表;点击该表左上方“打印”按钮或点界面“文件”下拉框中的打印,进入打印界面后,请选择“仅打印选定框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页面设置,调整好上下高度比例,即可打印个人培养计划,打印统一使用A4纸,一式四份。 装订时尽量做到整洁美观。

4、导师和学院审定个人培养计划

打印好个人培养计划表后,交导师审核,审核无误签名确认,如果导师要求修改,请按上述步骤重新登陆修改;导师审定后,交学院签署意见;最后,由本人和导师各保留1份,交学院2份。

四、学分与选课要求

1、学分要求。专业培养方案是研究生选读课程的唯一依据,学分要达到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

2、选课要求。研究生课程需达到一定人数方可开课,选修了的课程一般需修读,不得随意更改。

选课如有变动,请在每学期末或开学两周内,填写个人培养计划变动申请表一式两份交学院研究生教务管理人员,一份学院保存,一份送研究生处保存。个人培养计划申请表请到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个人课表或研究生处网站下载专区中下载。

3、跨专业或跨学院课程选课。进入管理系统“课程信息”目录可以查询全校公共课和各学院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入管理系统“开课情况”目录可以查询本学期各学院开课情况。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跨专业或跨学院修读课程。

五、研究生英语要求

(一)博士研究生英语要求

1、英语课程要求

博士研究生英语包括:高级英语2学分;英语听说2学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免修免考,获准免修免考的研究生,英语课程成绩统一按85分计。

(1)20XX年6月及以后参加CET-6考试成绩达500分及以上者;

(2)英语专业硕士毕业攻读其他专业博士学位者;

(3)英语考试成绩GRE≥1300,TOEFL≥600,新托福≥100,雅思≥6,PETS-5合格者, GMAT≥700;

(4)近五年内在英语国家学习、进修一年及以上者。

2、学位英语要求

博士研究生申请答辩前,外语应达到出国水平考试标准或在达到博士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基本要求基础上,再发表SCI(E)、EI、SSCI、CSSCI、ISTP收录论文一篇。出国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应达到以下考试的其中一项标准:GRE≥1000,TOEFL≥570,新托福≥80,雅思≥6,PETS-5合格者,GMAT≥670。

(二)硕士研究生英语要求

1、英语课程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分基础英语(4学分)和专业英语(1学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根据不同学位类型分别开设,考试合格后计3学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免修不免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受理免修申请。

(1)20XX年6月及以后参加CET-6考试成绩达425及以上者;

(2)英语本科毕业攻读其他专业硕士学位者;

(3)英语考试成绩GRE≥1000,TOEFL≥570,新托福≥80,雅思≥5,PETS-5合格者,GMAT≥670。

2、学位英语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求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42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发表SCI(E)、EI、SSCI、CSSCI、ISTP收录论文1篇,或大学学报、外文学术期刊论文2篇的,可申请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考试免考。鼓励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自觉提高外语水平。

六、计算机语言免修申请。

1、免修条件:硕士专业培养方案中有要求修《计算机语言》(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类型为必修课)的专业,通过国家或省(外省的也认可)级计算机二级及以上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证书复印件以学生开学时所提交并经学院审核过的计算机证书为准。

2、免修学分认定:申请免修者,本课程学分计为‘0’。申请免修的学生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287549/

推荐访问:研究生课题研究计划 研究生研究计划模板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