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健身运动 >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2016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2016

时间:2015-10-06   来源:健身运动   点击:

【www.gbppp.com--健身运动】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2016(一):2015-2016学年《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导学案

2课时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1.知识目标:(1)知道运动、相对静止和规律的含义;(2)懂得物质和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3)讨论如果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会导致的结果,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4)理解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① 。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② 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③ 是运动的承担者。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④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⑤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⑥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⑦ 。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基本含义。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⑧ 联系。

2.规律是⑨ ,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3.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⑩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1.地球最上层包括地壳在内的约100千米范围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层称为板块,它们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软流层上“漂浮”、运移,有的板块会俯冲到地幔内数百千米深的地方。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这一事实说明( )。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②运动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绝对运动过程中的事物不存在静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2.“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下列说法与该观点相一致的是( )。 A.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3.在轨道上运行,“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将保持每小时28440千米的速度绕地球运转。卫星必须围绕地球不停地运转,才能保持平衡而不被地球吸引撞向地球。这说明( )。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没有物质就没有运动

B.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C.运动就是指物体在位置上的移动

D.物质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4.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注:货币单位1法郎=100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布朗先生立即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那就请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布朗顿时目瞪口呆。布朗目瞪口呆的原因,从哲学上分析是因为广告商( )。

①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②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③肯定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否认了运动绝对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5.世界旅游胜地敦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党河、疏勒河下游断流,湿地萎缩,树木减少,沙化面积平均每年增加近2万亩。“沙进人退”趋势若得不到遏制,敦煌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也将不复存在。上述材料说明( )。

①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②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④规律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如何理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1.区别

(1)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

(2)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联系

(1)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3.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三、规律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1.含义

2.特点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2016】

(1)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的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的普遍性主要表现为:自然界的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2)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不可违抗性。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材料一 微观物体在不断运动着,有的显著,如斗转星移,江河竞流,马驰羊奔等;有的缓慢,如泰山升高几百米花了100万年,珠穆朗玛峰升高1600米用了50万年。微观粒子也在不停地运动,许多粒子从出生到“衰变”,只有几百亿甚至几万亿分之一秒。

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和尚慧能认为一切运动都不过是人主观意识的变化。《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了很为诧异。

材料三 赏析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认识运动把握规律2016】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如果星球停止运动,它还存在吗?

(2)结合材料二,说明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3)结合材料三,用运动和静止的知识,赏析《回乡偶书》(一)。

二、坎多尔胡德是马尔代夫北部的较大岛屿,是经过五年时间、耗资数百万英镑而改造出来的。印度洋大地震引发了海啸后,这里一下子变成了“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岛上的居民伤心地说:“我们毕生的心血都打了水漂。”实际上,早在人工造岛开始之前,这一项目就遭到了国际环保专家和国内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人工造岛的结果不但不会改造好现有的环境,还可能破坏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在遇到大灾时反而会成为破坏力量。

请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分析材料。【认识运动把握规律2016】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2.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材料说明( )。

①我国经济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中国经济形势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③中国经济形势的性质已发生根本变化 ④事物的基本性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3.2015年春季,浓浓雾霾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这次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 )。

①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 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④要改造和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据专家分析,日环食的形成是由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遮挡太阳光所致。但是由于月球接近远地点,同时地球刚经过近日点,月球距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就形成了日环食。这说明( )。

①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事物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 ④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一种无条件的固有的联系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第2课时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知识体系梳理

①变化和过程 ②运动 ③物质 ④绝对的 ⑤相对的 ⑥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⑦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⑧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⑨客观的、普遍的 ⑩条件和形式

预习检测

1.B 2.B 3.D 4.A 5.D

重点难点探究

一、(1)①体现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②不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不能。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者精神的运动,是典型的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认识运动把握规律2016】

(3)①诗人年轻时离开家乡,到回故乡的时候,已经老了,头发就疏落变白了,从哲学角度说明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中。②诗人的根本性质没变,乡音无改,他的家人、故友肯定还有认得诗人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二、(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也有其固有的规律。

(2)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人工造岛的结果不但不会改造好现有的环境,还可能破坏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在遇到大灾时反而会成为破坏力量。

(3)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也可以改造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

当堂检测

1.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中的哲学道理,材料强调的是运动的无条件性、绝对性,A符合题意;B与题意不符;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C表述错误;D强调的是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与题干要求不符,故不选。

2.B 材料说明中国经济形势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③错误;事物的基本性质也会发生变化,④错误。

3.C 材料中的强雾霾事件表明,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所以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说法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改造规律,也不能创造新的规律。

4.B 太阳、地球、月球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中,日环食也是在运动中、在相对静止时产生的,三者之间的固有联系构成了日环食产生的规律,故①②正确。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③说法错误。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都是有条件的,④说法错误。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2016(二):2016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范文一: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4、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等。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习心理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

3、已有知识经验: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

五、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沉和浮”。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单元设计的对物体沉浮的解释有两条途径,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释沉浮现象。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将物体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体的密度上。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密度概念要求过高,因此,教科书没有直接出现密度概念,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用同体积的重量作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学概念。

第二单元“热”。热是一种能量形式。然而,在小学阶段,让小学生探究“热”,更主要的还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一热现象。例如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及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摩擦生热及热传递等。关于热现象,学生们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尤其是在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学生们观察探究了温度和水的形态变化的关系,他们已经观察到了物质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显著变化一物体状态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从渐变到突变的。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时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时间运动的轨迹,是根据其他物体的有规律运动的轨迹来记录的。所以,本单元学习“时间测量”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事物有规律运动”的认识活动过程。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较全面的挑战。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及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等。

七、基本措施:

1、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2、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相信只要按照上面制定的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那么我们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一定会去的一个不错的效果。现在国家的最新课改计划我们教师都已经学习了,对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也有了清醒的认识,在路线制定方面我们都有了大体的思路,就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共同商量制定的了。

国家需要我们不断的开拓创新,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我们不能辜负国家的期待和信任,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出更好的学生,那么我们的祖国将来才会更加的美好!

范文二: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教科版五上《科学》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170906/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