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知识 > 产后知识 > 关于抑郁文章

关于抑郁文章

时间:2014-10-10   来源:产后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产后知识】

关于抑郁文章(一):有关抑郁症的文章

促使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动力,是因为我大学的一个漂亮的小学妹。

她人很漂亮,家庭学业都好,每次学校里遇见我都礼貌的打招呼,我认识她是因为学校的歌手大赛,我得了第六名,她得了第一名,后来,她参加了话剧社,那时候我当了一阵子剧社演员部长之类的职务,因而与她有了不少交集。她漂亮有礼貌,我身边与她有接触的人都很喜欢她。

她因为抑郁症自杀了。在宿舍,用衣物上吊自杀。

那应该是冬天的十一月左右,青岛的海风已经十分寒冷,收到消息,我久久无法平缓。

我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学校的路上,匆匆打了招呼,随口问候最近是否都好,她顿了顿,说姐姐我休学了。当时我应该大学三年级,她应该大二,我当时退出了所有的社团,所以彼时和她的联络确实不多了。匆匆告别后,我让她有空找我聊聊。因为我这个时候,隐隐意识到,可能是有些情况。

【关于抑郁文章】

我没有想到,这是最后一别,愧疚之心无以复加,我也许本可以和她聊聊,本可以帮到她。如今,将近十年过去了,我亦时常无法释怀。是她,鼓励我让我想要写下一点东西,去帮助那些可能需要帮助的人。

我曾经把抑郁症比喻为摄魂怪,吸走你所有的快乐,光和热,只有无尽无止的绝望。刚刚我搜索了一下,原来这就是哈利波特的原作者罗琳,根据自己患抑郁症的经历,写下的真实感受。

我之所以了解这些,是因为我高中时曾经得过抑郁症,因该算是中度的,幸运的是,我早已经从恶魔的阴影中走出来,抑郁症在我的生命中已经渺茫无声无息。我今天站出来,说出这些,是因为我知道,有更多人,包括抑郁症的患者家属,正在经历这种煎熬,他们需要了解更多,也需要更多的帮助。

在我患抑郁症的时期,应该是2000年初,这个时候抑郁症在群众眼里有时候还等同于精神病,得了会很没面子,那时候大妈眼中的同性恋就根本是“变态”了。我当时应该买了两三本讲抑郁症的书,来研究自己,包括这之后的很多年来,我对抑郁症的理解,就像我上条转发的微博一样--"抑郁症绝不是一时想不开导致的情绪低落,或者自暴自弃,而是有着深刻的生理与生物学根源,它与糖尿病一样真实。"

以下,是我给抑郁症患者和抑郁症家属的一些小建议,因为我不是专业人士,我只能从我自身的经验出发,期望这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一,患了抑郁症是什么感觉:

如果刚刚那个关于摄魂怪的描述,还不够具体的话,请参见我上一条微博,那里有对抑郁症感受的完整描述,我在此引用如下“就人类疾病而言,很少有疾病像抑郁症那么糟糕。它是弥漫性的,瘫痪性的,抹杀一切快乐、希望、愉悦的能力。

癌症患者有时候会感激自己的疾病,因为它唤醒他们,给他们新的人生视角,帮助他们重建生命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但抑郁症并非如此。抑郁症最根本性的特征是让一个人失去愉悦的能力。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能derive快乐、希望、意义,是人最让人惊讶的一种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有什么比抑郁症更可怕?” 我引用这些,并不是想让你更绝望,我只是想告诉你,抑郁症的感受确实很糟糕,如果你感到无边的难受痛苦,一时战不胜它,也没有什么好羞耻的,你们不是因为软弱,你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实际上它就是很凶残的,任何人碰上了都会一样痛苦。

对于抑郁症的家属来说,我希望你们可以更多的了解到,抑郁症的真实感受,而不是忽视它,认为是抑郁症患者不够坚强,挺一挺就能过来。

二,为什么会得上抑郁症:

抑郁症绝对不是“情绪病”,它完全不是因为情绪低落,想不开导致的,在我理解,抑郁症实际上是身体调节情绪的机制出了问题,你感受不到快乐,因为让你快乐的多巴胺和血清素分泌失常--“摄魂怪吸走了你所有的快乐,只有无尽的绝望”。

而实际上,女人在三个时期最容易患上抑郁症,青春期,孕期和更年期,因为这三个时候体内激素变化非常大,更加证实抑郁症实际上生理机能的问题,不仅仅是心理问题。

所以怀疑自己患上自己得了抑郁症,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关于如何选择医生,以及如何配合用药,我推荐一毛不拔大师的文章。

三,抑郁症患者家属和朋友如何对待抑郁症患者:

首先是,要劝说他去看靠谱的医生,这个还是挺重要,因为我觉得国内很多这方面医生都不靠谱。

其次,不要总是劝他们,训他们,要坚强,以及去操场跑十个一千米肯定好之类的。因为抑郁症不是靠自己坚强就能治好的病,抑郁症就是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出了问题。

实际上,抑郁症患者本身已经充满了压力,焦虑,负罪感,要他坚强点这种训斥只会加重他痛苦的感受。

其实抑郁症患者家属本身的煎熬也未必比患者本人更少,需要很多的耐心,更多的知识和了解。

四,我是如何从抑郁症中康复的:

其实我自己也不清楚,反正就慢慢好了,我也认真看了两本相关的专业书。

【关于抑郁文章】

首先通过看书我了解到,自己不是精神病,不是怪物,不需要因此而愧疚和羞耻,而且我发现,抑郁症其实相当普遍,就像感冒一样,每个人都有可能遇上,只是程度有轻重。没有了负罪感,我已经放下了一块大大的石头。

其次是青春期慢慢过去了,身体激素没有忽上忽下,身体也就慢慢恢复了情绪和压力的调节机制。

再有,是在我高三休学一年复课后,发现我在新年级颇受欢迎,有很多人暗恋,然后每隔几天都会收到情书,这也给了当时青春期敏感不自信的我很多的鼓励。在我没有了负罪感,也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后,加上度过了青春期,上了大学,整个人就都基本都好了。

然后,其实我觉得宗教对我的帮助也很大。比如有一次,我读到弘一法师解释什么是禅,他说“禅,就是自然而然” 我心中豁然开朗,懂得让情绪自然而然的顺势流动。而我现在信仰基督教,信仰的力量,让我总是保持饱满的好心绪。 至于现在我,在朋友群中或许是出了名的内心强大和自信吧。即使以后遇到了生小孩,或者更年期之类,我也不太担心,一个是我整个人的情商好了太多太多,更了解自己,懂得和自己的情绪做朋友,接受自己所有的优点和缺点,它们是构成我的全部,没有这些优点和缺点,就不再是完整的我。而且现在的环境也和过去不同,过去的年代大家对抑郁症的了解讯息都少得可怜。【关于抑郁文章】

所以,相信各位都最终都可以战胜抑郁症,最重要的是迈开第一步,了解自己,接受自己,不要讳疾忌医,尝试着与了解这方面知识的朋友恳谈,我曾经在大学试着这样靠我了解到的一点知识,和两三个疑似抑郁症的朋友聊过天,据他们的反应,确实还是有帮助的。

关于抑郁文章(二):抑郁文章

也许是现在的社会趋势的原因吧,很多人都觉得郁闷,头痛.(现代中国人的"魂"哪去了,人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其实做起来真的不容易,就慢慢来吧,先知道原因出在哪,在帮助自己解决.不如看一下,下面的文章吧,很有道理的哦,嘿,有些是我在网上找的.

【关于抑郁文章】

郁闷不是病,但闷起来真要命。可话说回来,谁又能够没有烦恼呢?说得夸张点,生存就是烦恼。对于绝无烦恼的世界与生存的渴望,恰恰正是深重烦恼的根源。这不是无可奈何的。讽刺,而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克服过分的天真,克服软弱的浪漫,摒弃自我陶醉的良好感觉,勇敢地去面对现实,把烦恼当作脸上的灰尘、衣上的尘垢,随时洗拂,常保洁净,这不是智慧和快乐吗?烦恼只能用精神力量去化解,而不是用自甘平庸、自甘堕落的心态去积攒,当生出的烦恼日益堆积时,就会产生郁闷的心结。这种郁闷会使你的思维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思绪不能归整,如同孑然一身行走于无边无际的沙漠,没有方向地乱撞,最终可能会招致自我毁灭。所以对待烦闷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必将烦恼和郁闷看得过于隆重,其实烦闷也是一种磨练,一种比较,一个偶合,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一种对自己品格、素养、才能、意志的检查和考验,它能使你得到非如此而不能得到的东西。

直面烦闷,惟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树立自己的精神志向。鲁迅先生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一种精神;“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一种精神; “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是一种精神;“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是一种精神。如何建立精神支柱,打造自己的精神航母,去重塑精神志向,关键在于自己,因为长期的心灰意懒以及习惯性的烦恼足以致人于贫穷枯萎。将自己定格于奋发向上的状态,将生活安排得充实紧凑,到那时你再也不会感觉郁闷了,生活的充实会使你没有空余时间去烦恼。

没路的时候,死等,这是不幸;有路的时候,瞎走,这也是不幸。整天嚷嚷着自己郁闷却又丝毫不去改变什么,这是不幸;自己已处于深深的烦闷却还很麻木,这是更大的不幸。让自己成为哪一类人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踮起脚尖就更靠近太阳,绕开烦闷就更接近成功。【关于抑郁文章】

虽然“郁闷”这个词现在很流行,却很少有人能把这个词诠释的很明白。那么,到底什么叫“郁闷”呢?“郁闷”,这个词没有发明者,也无所谓专利,只是一种朦胧却又实实在在的“流行曲目”词典上的解释是“烦闷”、“不舒畅”,然而,这毕竟是词典的解释,显得原始而又不太通俗。时下流行的“郁闷”,就是人们常挂在嘴上的那一套—— “工作吧,没意思;不工作吧,也没意思。有钱吧,没意思;没钱吧,也没意思。谈恋爱吧,没意思;不谈恋爱吧,也没意思„„”不管怎么样,都是没意思,归结起来“活着吧,没意思;不活吧,

也没意思”。噢,原来世上的一切,都是那么无聊、没意思,这怎么能不使人感到“郁闷”呢?【关于抑郁文章】

“郁闷”到底是怎么来的?其实,全都是心态所使然。一个人怨天怨地,怨东怨西,觉得事事不顺心,事事不如意,那他肯定要加入“郁闷”一族。然而,如果说有一个人,他认为生活很无趣,所以老喊着“郁闷”,那倒还好,因为那只是一个人的苦恼。可偏偏“郁闷”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几个人聚在一起谈“郁闷”,那郁闷的影响力就难以估量了。时下一般的年轻人原本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就没有太多正确的认知,再经这种气氛一渲染,就更会产生思想上的偏差了。这也不是,那也不对,从而浑浑噩噩地游戏人生,再也摆脱不了“郁闷”的纠缠。

还有些人的“郁闷感”,是根源于一种不平衡的心态,总是觉得社会对他不公,觉得自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虎落平川被犬欺。这种人相当普遍,个人有多大能耐,自己也说不清,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心里更不清楚,总觉得自己是社会的“弃儿”。就像悬在半空中的“风筝”,你让他飞高些,他也上不去,让他回到地上踏踏实实地做人,又不甘心。什么原因所致?说到底是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只图社会迁就自己,而不肯改造自我,欲我行我素而到处碰壁,冤无头债无主,只会落得个“郁闷”。也有一些人是为“郁闷”而“郁闷”,觉得“郁闷”很时髦,不“郁闷”一点就体现不了时代气息。其实,他压根儿就不知道何谓“郁闷”,只是跟着别人起哄罢了。

能否摆脱“郁闷”,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真正想让生活有意思起来。生活中本来有许多有意思的事情可做,只是郁闷的人总是用“没意思”的有色眼镜去观察评估,这样一来,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索然无味。一个生活充实的人,是因为他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使自己充实起来。因此,“郁闷”主义者,应当重新审视自己,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如此就会发现,生活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而非如想像中的“郁闷”。社会是一块调色板,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颜色,从而实现自我。但实现自我,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你需要做许多的努力,但最关键的是,你必须要先使你自己融入社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什么都看不惯,在那儿自命清高、孤芳自赏,是不可能得到社会认同的。

关于“郁闷”,我说不出太多深奥的道理来,因为它毕竟只是一种感觉。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好是坏,关键在于人们怎样去认识理解它。这是不是有点唯心主义的味道呢?不是的,事物是客观的,好与坏都只是世人的评说而已。一件事物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好事,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就可能是坏事。有没有社会标准?当然有,问题是“郁闷”的人不承认社会标准,他就信服他那个自我,那份感觉。生活中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他感觉不到,或者感觉恰好相反,这能不“郁闷”吗?我想,感觉毕竟代替不了理智,我们应当学会理智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再说,感觉是由个人的价值观念决定的,你的价值观念是否正确?光凭个人的意志不行,个人的价值观念若脱离了社会的价值趋向,就会产生错误。因此,修正个人的价值观念是摆脱“郁闷”的理智选择,与社会分庭对抗,怎么能正确认识社会呢?

我想,“郁闷”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要你有心脱离“郁闷”,于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你将会发现一个灿烂的新天地。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y/67176/

推荐访问:产后抑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