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随笔 > 散文随笔 > 关于教师的散文

关于教师的散文

时间:2014-10-01   来源:散文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散文随笔】

关于教师的散文(一):教师的人生如散文

龙源期刊网 .cn

教师的人生如散文

作者:陈英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第05期

有人活得像诗,有人活得像小说,有人活得像戏剧,教师的人生则如散文,没有规模宏大、悬念丛生的铺叙,无需繁华绚丽、金碧辉煌的舞台,更不必费尽心机、涂脂抹粉的装扮。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人生琐屑而真实,简单而纯粹。日复一日,生活波澜不惊,月复一月,日子冲淡如水。教师的人生像一篇隽永的散文,用天上白云般朴素空灵的词句、小河流水般淡悠清澈的意境、名家雕塑般唯美坚毅的绮思,默默传承着深妙幽邃的生命,殷殷濡染着学生的精神,渐渐提升着学生的品格。

教师的人生真实而不虚假。他们愿意捧出一颗心,献上一份爱,送出一片情。三尺讲台诲人不倦,一支粉笔桃李满天。他们播下真诚的种子,虽然悄无声息,却能长出充满希望的新绿;他们送上真诚的钥匙,虽然微不足道,却能收获深切浓厚的真情;他们献上真诚的感化,虽然默默无语,却能将生命中的搁浅一一托起。

教师的人生平凡而无悬念。每天披着晨曦走出家门,伴着星光离开校园;捧着课本走进教室,抱着作业返回书案。天天如此,月月如斯,从温暖的春季走到凛冽冬天,从健硕青年步入衰弱老年。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生活两点一线,简单而又纯粹,平和而又执着。不幻想跻身灿烂的高处,不谋划置身炫目的焦点。教师像一条船,载着一批又一批学生,驶向辉煌的彼岸,驶向灿烂的明天。太多的人都在哀叹,而教师没有时间哀叹。选择了散文似的生存状态,就要甘于清贫,乐于淡泊,勇于坚守。

太多的人都在奢求大福大贵,而教师喜欢润物无声的温婉,习惯随遇而安的淡然,他们的灵魂纯净而又饱满。

太多的人都在祈求回报,而教师的希翼却与众不同:遇到愚蒙者,竭力使之聪慧;遇到幼弱者,努力使之茁壮;遇到后进者,力求使之骎骎日上。埋下种子,硕壮的枝叶交叠披覆,流光旖旎;浇灌幼苗,含苞的蓓蕾迎风怒放,馨香渐起。

教师腹有诗书,肩扛重任,心藏信念,一路走得风轻云淡,一路走得春意盎然。教师的人生像散文,隽永绮丽,芬芳四溢。阅读这样的散文,身边无海,心海之潮已涨;身不在舟,心之风帆已徐徐升起……

关于教师的散文(二):散文教师版

目 送

龙应台

⑪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关于教师的散文】

⑫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眼光和我凝望的视线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⑬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很明显地,他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⑭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⑮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⑯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

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⑱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⑲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关于教师的散文】

⑳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⑴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我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⑵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⑶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21.在第⑫自然段,作者描写目送孩子上学时的情景,有何作用?(4分)

22.根据作者的情感,分别解释文中画线的两句话的深层含义。(4分)

①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2分)

②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2分)

23.本文在第⑰段和第⑶段,两次写到同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4分)

24.下面是网友对《目送》这篇文章的评价,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与评价也各不相同。请你参考这些说法,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中“目送”这一行为及其寄托的情感作出领悟和评价。

要求:观点明确,有必要的阐发与分析,表达得体,不少于80字。(5分)

网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儿女心!——《目送》真实!

网友二: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

网友三:没办法的事,对谁都一样,走就走吧。——《目送》超脱!

21.(4分)

①表现母亲对年幼孩子的牵挂之情;

②写出孩子初涉世时的胆怯、弱小,与后文对比,为表现孩子心理、情感随成长发生变化作铺垫。

(或者:②写孩子初涉世时的胆怯、弱小,为下文写他长大后内心的闭锁、渐行渐远作铺垫。) [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个要点各2分,意思对即可。]

22.(4分)

①分手时,面对已然长大的孩子(1分),母亲深情涌动,而孩子却不为所动(1分)。

②孩子离去,母亲分明地感到内心的失落(1分)和母子之间的隔膜(1分)。

[评分标准:

第①小题采分点:“长大的孩子”(1分),“母亲的深情”和“孩子的忍受” (1分);

第②小题采分点:“内心的失落” (1分),“母子的隔膜” (1分)。]

23.(4分)

①用目送两代人离别的共同感受,强化了对亲人间难舍难分却又不得不舍这种人生滋味的理解(1分),增强了文章的哲理性和感染力(1分)。

②前后呼应,使结构浑然一体。(或: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关于教师的散文】

24.(5分)[评分标准:①观点。②阐发与分析。③语言表达的通顺、连贯、精彩。]【关于教师的散文】

江南无雪

(1)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

(2)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关于教师的散文】

(3)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里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4)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

(5)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

(6)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许,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

(7)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

28. 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3分)

29.请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3分)

30.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图。(3分)

28.①听落雪的碎玉之声;②多次爬出被窝看雪;③梦中的雪景。

29.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描写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洁净、辽阔和宁静。

30.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②以

有些路,你并不清楚 (吴毓福)

有些路,你并不清楚。譬如:到仰天堂去。虽然二十多年前去过一两次,也知道仰天堂,在秋浦河畔,玉屏山上,芙蓉尖下。但时隔多年,即使旧路,于我,也似乎陌生起来。

新年伊始。元旦黄昏,我与散文家许俊文先生为上仰天堂而提前夜宿灌口。

次日,早起,看天,特阴,特寒。预报,天欲小雪。可是,我们依然带着仰望仰天堂的盎然冲动,行走在乡间,行走在寒风里。

原先上仰天堂,都是坐船过渡去的。不想,这次,走着走着,就上了一座窄窄的钢混桥梁。我站在新架的桥上,向河的上游早先过渡的地方看去,谁知,早先的渡船已被闲置在河岸边的沙丘上,像一条干死腐烂的鱼。这,不由让我想起宋人寇准的喟叹: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说实在的,行走乡野,遇到河流,我倒是希望有一只船把我从此岸摆渡到彼岸的。对于我,这不是好奇,也不是新鲜。我只觉得摆渡于人生有着它的独特的禅意。

没有了摆渡,我们就那样径直地过了桥。过桥的时候,我确乎顿生了一丝怅然和失落。于是,沿着秋浦河堤行走,也许时候已然是寒冬,沿路几乎没有扣眼的风景,除了一片又一片的嫩绿的油菜之外。然而,当我们途径旧溪村时,我们不觉被远远的骆驼峰下旧溪村庄的炊烟所吸引。其实,炊烟,对我来说,早已是一道令人怀想的风景了。看到炊烟,袅袅的炊烟,我自然想起了童年的故乡,想起了老屋的烟囱„„

到了山脚下,我们遇到了一位早晨放牛的村妇。于是,问路。那村妇说,你们这么这么走要方便一些。于是,我们,就顺着那村妇的指引,朝前方慢慢走去。

一路走来,虽有些许登山之累,但踩着厚积的落叶,脚底的感觉自然越来越轻,越来越暖。转过一道山嘴,穿过一片林木,仰望,仰天堂不觉就在眼前了。

一到仰天堂,我们,寻道的寻道,问佛的问佛,朝拜的朝拜,赏梅的赏梅„„

据宋师太说,仰天堂始建于民国初年。她来仰天堂修行,现在已有76年了。

我想,76年,76年在清寂的山上,并且几乎都是一个人„„对俗世人来说,这是怎样一种概念啊? 不想吧!想,也许也想不通的,尤其对于尘世俗子。

【关于教师的散文】

出得禅房,我们又在槛前的小小天池绕了一圈,天池,池清如碧,虽是寒冬,潭面却依稀可见几支枯荷残梗,在寂寥中酝酿着来年的荷香。于是,我遐想着来年夏天,这里的荷莲,一定煞是悦目,煞是净心。

许是因了一缕暗香的牵引,在仰天堂禅房左侧,我无意瞥见了我早已心仪的蜡梅。疏朗的梅枝上缀着星星点点的蜡黄,似苞似绽,宛如笑佛。氤氲在梅香里,我不觉浸入佛心。如果不是突然的一声仰天堂里的狗吠,我想,我不知要在梅下痴呆多久呢! 在仰天堂,除了我们一行,其实还有几位。我们来时,他们正与师太告别,决定下山去了。在这样的寒冬里,又是元旦后一日,我以为我们是今天早来朝拜的;谁知早已有几位香客先来了。难怪古人有言: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在仰天堂四围,我们慢慢地转悠,穿竹林,看苍松,听禅音„„ 转过仰天堂前的山道,即是下山的

小路,回首仰天堂时,许老师轻轻地说出一句暗含禅意的话来:“对于我们,有些路,其实,你并不清楚„„” ..............

想想也是,有些路,我们的确并不清楚!

譬如宋师太在仰天堂,一个人的仰天堂,那清寂的生涯„„ 譬如意欲在山上观赏雪里蜡梅,等了好久,不想下山之后,天才飘起了雪花。

譬如回来的当晚上,才知道我们从小道下山的时候,有一位一直仰慕的大师黄先生,从安庆赶来,在飘雪里从另一条路又一次上得仰天堂,无怪乎,《湖心亭看雪》里的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的„„

(选自新浪《敏思博客》,有删改)

16.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说实在的,行走乡野,遇到河流,我倒是希望有一只船把我从此岸摆渡到彼岸的”含义的理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在写行至仰天堂之前,为什么先写见到“炊烟”和足踏“落叶”的心理感受,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出了仰天堂的禅房,瞥见了远处的残荷以及禅房左侧的蜡梅,请依据原文简要概括这两种景物的特点,说说作者在观荷赏梅中悟到了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全文,探究许老师那句“对于我们,有些路,其实,你并不清楚„„”的深刻意蕴。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船”是与“乡野”、“河流”联系在一起,走在钢混桥梁上,使乘兴而来的我多少有些失望;(2分)我觉得乘船摆渡到彼岸对人生来说有着独特的禅意。(2分)

17 远眺“炊烟”引发自己对故乡的回忆,使我油然而生亲近熟悉的感觉;(1分)

足踏“落叶”给我足下轻盈温暖的感觉;(1分)为下文写自己在仰天堂获得内心的纯

净和顿悟作铺垫。(2分)

18. 残荷只剩“残梗”,依稀可见,(1分)但在寂寥中酝酿着来年的荷香;(1分)

蜡梅枝疏色黄、暗香盈动,(1分)似苞似绽,宛如笑佛。(1分)

作者由眼前荷叶的残败稀疏的实景触发了对来年夏日的遐想,悟到了来年荷香依旧,生命轮回不息。(1分)

而被疏朗且含蓄有致的梅花深深吸引,体悟到佛心,而忘掉了自我。(1分)

19. 远离俗世的清净、悠然,非凡夫俗子所能清楚;修行者几十年独守的清寂,非一般人

所能体会;仰天堂的景色环境仿佛处处深藏禅机,出乎我们的意料;来仰天堂的香客

和心仪者内心丰富的世界不能轻易道明。(答出三点给6分,其他答案只要扣住文本言

之成理也可。)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w/64430/

推荐访问:赞美老师的散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