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随笔 > 心情随笔 > 大学生就业网2012

大学生就业网2012

时间:2018-04-06   来源:心情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心情随笔】

大学生就业网2012 第一篇_2012大学生就业困境及解决方法

从人才供求结构失衡透视大学生就业困境 暨全国启动《大学生新加坡就业工程》

从人才供求结构失衡透视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刚进大学时的踌躇满志相比,大学生在毕业时的心情可谓一落千丈。2011年,当640多万毕业生为求职而奔忙的时候,“毕业即失业”的悲观观点再次在近3000万在校生中流传,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三大困境

说大学生就业处于困境并非耸人听闻,也不想借此为本,该接受社会考验的大学生们博得不应有的扶持。市场上的人才竞争是无情的,而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就业率低

这是大学生毕业时最直接感受到的困境。2003年的毕业生中,到6月份签约者仅占31.9%,准备从事自由职业或自主创业占4.0%,准备开学、出国或不就业的占16.8%,这也意味着,包括自主创业者在内,真正在刚毕业时就有工作的毕业生还不到四成(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研究”课题组统计数据)截止2003年6月20日,全国的212万毕业生中,还有100万尚未落实工作(中国社会调查所统计数据)。严峻的现实早已使大学生从“天之骄子”的幻梦中警醒,他们求职的地域和行业范围逐渐扩大,求职的准备期越来越长,求职的手段也在快速更新。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增长趋势明显,2010年整体达到89.6%,但离职率更高。

第二、流失率高

真正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们是否值得庆幸呢?未必,巨大的求职压力使学校和学生越来越推崇“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在这校的指导思想下做出的选择更多还是无奈之举。数字显示:毕业生就业后,年内的流失率高达50%,两年内的流失率接近75%(新浪网统计数据)。只有7%的学生预计自己的职业稳定期为3年以上,(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统计数据)。上述数字意味着,真正在毕业时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的学生还不到一成。流动率高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又一隐患,它的最大坏处就是增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顾虑。本业用人单位招收毕业生的成本就很高,这些成本包括解决户口、培训、以及毕业生业务不熟练导致的浪费,而单位培养1-2年后,毕业生却要另谋高就,这当然是用人单位不愿看到的,因此很多单位干脆不招毕业生,使本业就寒冷的就业市场更雪上加霜。

第三、目标缺失

上述两个困境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困境是就业目标缺失。有52%的学生认为造成就业困难的原因是根本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新浪网统计数据)。49%的毕业生对前途感到迷茫,10%的人甚至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前途(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统计数据)。另一方面,学

校也存在培养目标缺失的问题。虽然这一方面的数据难以统计,但有一个现象可以清晰的说明问题,现各类高校都热衷于健全专业和学校升级,不断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而用人单位在选择招聘学校的时候主要考虑的却是学校的特色。最终结果是,只有著名综合类高校和特色专科学校或专业的毕业生吃香。

二、就业困境的根源在哪里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关键在于寻找根源并对症施治。供求关系是主导人才市场的客观规律。人才市场的问题最终表现为供求关系失衡,失衡包括数量失衡和结构失衡。那么,造成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是数量失衡还是结构失衡呢?

从人才供求的数量上看,在扩招以后拓校大学生为1400万(2003年),按照总人口13亿计算,大学生占人口比例刚超过1%,这一比例根本满足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如果从绝对数量的意义上说,大学生仍然可以称为“天之骄子”和“百里挑一”单纯把就业困境的起因归结为扩招是不妥当的。从长远看,我国还需要培养更多的大学生。那么,是不是需要大学生的职位太少了呢?也不足,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如此之低,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还有非常多的地区、行业和用人单位都需要大学生。因此,从供求的数量上看,大学生依然是供小于求。

从才才供求的结构上看,很多现象应该引起关注。首先是专业结构失衡,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管理体制还带有很浓的计划色彩,没有真正按照社会需要培养人才。高校的就业部门和教务部门并未建立起供求一体化的沟通渠道。在专业改革上,很多学校违背社会需求规律,求大求全,想借此提升学校品牌。可惜这个良好的愿望并未得到市场的认可。学校的根本是培养人才,学校毕业生的前景才是学校的前景。贪大求全的结果是没有特色和培养质量的下降,质量下降必将从人才市场反映出来。这不能不说是对毕业生和国家的双重失职,虽然不能指望院校的专业改革一蹴而就,但最起码应该把握正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社会需求导向,其次是地区结构失衡。在各高校校园网组织的就业意向调查中,超过60%的毕业生把首选就业地点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是其它城市没有机会吗?不是!是毕业生没有准确的求职定位前,只好随波逐流的希望在大城市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长远发展。于是,大批毕业生涌向这些城市,招聘会场爆满,大材小用现象随处可见。而同样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城市却只能留下一部分本地的毕业生。虽然就业的困境和国家的鼓励政策使更多毕业生把目光转向中西部地区,但还未从根本上改变人才流动中“穷的地方越穷,富的地方越富”的马太效应,人才饥渴与人才过剩并存。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毕业生不仅夺区的选择上趋同,在行业和企业选择上的趋同性也非常强。在就业意向调查中,选择著名外企的毕业生占半数以上,表现出高度趋同性。这些企业的吸引力固然不可否认,但如果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如此狭窄的一个区域内,最后的结果不言自明。导致这种现象原因是大学生的知识

结构失衡,除了上面讲到的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需求以外,大学生更缺泛的是关于就业和社会实践的知识,很少有学生在校期间能通过系统实践寻找自己定位,大部分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是学习模仿其他人的经验,自然会导致职业选择的高度趋同,校内没有完成的实践和定位工作只好在工作以后完成,出现“先就业后择业”高流失率等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深层次原因不是供求数量失衡而是供求结构失衡。一方面,应该坚定不移的保持扩招政策,快速提升大学生在总人口当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应该从人才的供求结构入手进行改革,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接轨。大学生就业困境不仅是大学生们的前途问题,更是高校教育体制的前途问题。如果不很好的解决,国家追加再多的教育投资也是枉然,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剧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就业困境。

三、走出困境的具体建议

供求关系决定了人才市场的冷暖,结构失衡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我们强调大学生转变观念,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学校和社会的责任。针对人才供求结构失衡的问题,从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出发,现提出具体建议如下:

1、学校应该做相关专业的人力资源调查,将调查成果公布并报送专业设置主管部门 学校是人才供给方,不能一厢情愿的按照计划思路培养学生,而应该主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教育改革。学校可以自主或借助外力对校内各专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调查,还可以组建毕业校友信息网络,随时提供用人单位的第一手资料。就业指导中心要改变管管材料和坐等单位上门的官僚陋习,通过各种渠道主动组织联系用人单位。最后联合编写职位调查和就业指导手册,向学生公布的同时,传报教务处和专业设置主管部门,根据调查结果决定课程和专业设置。同时学校也应该增加学生就业部门的人力、物力,保证完成工作。

2、做毕业生就业率和满意度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考评挂钩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借助社会力量,进行各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和满意度独立调查,并把调查结果作为学校考评的重要指标。鼓励就业率高的课程、专业和学校的发展。这样做也能促使学校和教师关心社会需求,使学术研究和教育更加贴近社会。从而提高国家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

3、使就业、实习成为必修课而不是课外活动

就象军训是大学教育的必经环节一样,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实践也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必备环节。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实践还停留在家教、文案等低层次领域,基本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其实大学生对就业实践的积极性非常高,但苦于求职无门,引导无人。在这种状况下,学校应该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真正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落实就业实习,并使之成为学校的必修。同时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或职业教育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真正的实践工作,在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准确的定位自己。欧、美、日等国的成功经验证明,这些措施

做得越早,学生的就业率就上升越快。

4、引入社会力量,开展能力和素质教育

学校虽然是知识的源头,但这并不代表学校可以解决学生能力教育中的所有问题。对于学校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联合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能力教育。发达国家的学校与社会各界保持长期密切的联系,很多能力和素质教育完全是通过社会力量在实践中完成的。客观而言,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不但没有做到这一点,很多教师本身也没有做到。用人单位有可能拒绝高学历的名校毕业生,但他们不会拒绝有能力的学生。因此,学校应该以学生需要和社会需求为价值取向,抛弃自成一统的清高思想,扎扎实实的联合社会各界开展能力教育,对这生和国家负责。

5、大力开展创新教育

我国社会的变化速度日益加快,教育应该成为适应甚至引领这种变化的先锋。教育的先进性必须从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先进性中体现。然而,从学生就业、考研、出国的高度趋同性判断,我国教育领域关于创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当用人单位而对千篇一律的专业和如出一辙的优秀时,他们只会选择最有特色的人才。学习的目的不是重复而是创造。在激烈的竟争中,只有懂得创新的人才,企业和国家才有前途。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学生需要创新,学校需要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学校应该在师生当中开展创新教育,鼓励个性化、特色化的培养模式,从教学内容、专业设置、培养方式、思想观念上创新。真正做到教育行业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让毕业生优秀得有特色,优秀得有水平。

上述措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专业设置特色化,学校管理精细化,人才市场竟争化,进而改善人才供求结构,为毕业生、为学校、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创造美好未来。

四、大学生就业新趋势:大学生新加坡就业

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是高校迅速扩招和我国当前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供求不匹配而造成的结构性供求矛盾。即在存在大学生失业的同时,也存在普通劳动力供给不足。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增强大学生的国际化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把学生推向国际就业市场,大力促进人才的跨国流动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新加坡就业必然成为未来大学生安置的新趋势。

五、新加坡就业好处

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航运中心,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汉族人口272万,占总人口74.7%,在新加坡使用汉语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生活、购物、社会交流的需要,是中国境外唯一一个华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近年来,由于新加坡华人生育率不

断降低,华裔年轻人大量赴欧美学习工作,华人数量在不断下降中。为保持华人的优势地位,新加坡大力从中国引进优秀人才(大学以上)赴新加坡工作、定居。据新加坡人力资源署统计,2011年在新工作的华人总数为60万人,其中大学生比例占三分之一。

新加坡就业可获得较丰厚的经济收入,使刚毕业大学生赚取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出国就业不仅使自己开拓了视野,得到了锻炼,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学到了派往国家的语言。在新加坡,学员可以边打工边留学,在大型电子企业工作的人员,每个月有15天白天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从集训基地去新加坡工作人员约有30%的学员利用这些时间去新加坡高校进修学历,应聘新加坡公司工程师或主管类的工作职位,获得SP\EP签证(特殊人才签证)申请PR(新加坡永久居民)。新加坡每个学历学习的总费用约1万元人民币。回国既可自己创业,又可到外资企业工作,成为社会抢手的人才,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大学生新加坡就业服务机构

项目简介:为扶持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就业,中国民办教育家协会联合国内境外劳务输出机构与新加坡劳工部旗下劳务公司合作,共同成立大学生新加坡就业出国集训基地,每年为我国大学生提供5千个新加坡就业岗位,月薪7000~18000元人民币,根据工种不同对学历的要求从专科至本科以上学历,不限专业。出国预备就业学员须到基地岗前集训二个多月,家庭困难学员可申请新加坡就业扶助贷款,解决学生出国就业前期全部费用,无须学生任何抵押。应届毕业生须在学校开具《在读证明》及具体毕业时间。

出国流程:大学生投简历→筛选简历确定出国预备人员→学员办护照、体检、参加岗前集训,通过结业考试→外方招聘考试确定出国人员名单→与新加坡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录用人员递交材料办理就业扶助贷款等手续→出国人员办理《健康证明书》→外派公司负责办理审查、批文、护照签证等手续→离境前用贷款缴清所有费用,安排机场送站→学员抵达新加坡,驻外机构机场接站,安排住宿→驻外机构协助学员更换签证,办理银行开户→用人单位带领学员到达企业,开始上岗。

l86 1836 5889高老师 Qq-咨-询:134 9655 297

简-历-投-递:z g m b e d u @ l 6 3 . c o m

详:

大学生就业网2012 第二篇_2012关于大学生就业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我们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对城市学院学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我们主要采取网络和走访教室、图书馆、宿舍和路边拦截的方式,发送调查问卷。团队合作为了顺利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同时也想帮助更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

调查目标:让我们大学生更加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

调查时间:2010.07.18-2010.8.16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

关键词:就业形势 大学生 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被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大学生。我们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金融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调查数据分析: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

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调查目的: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

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调查结论及建议: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然而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 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

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60人之中只有2人认为当前形势还是较好,有9人占调查的15%认为还算正常的就业形势,而其他50人占总体的83%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感到压力重重。现在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受访者中有仅有2人不了解、一人认为其不重要,而认为重要的占到调查的75%。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其中认为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认为自己专业较有前途的则达到36位,占所有调查者的80%,仅有6人认为本专业很没前途。可以看出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3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元,14人认为应该为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比如说大学生,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这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在600万人左右。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

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可以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产利润,应该叫做“教育资本化”;现在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而社会培训机构被“产业化”人士评为资本化,是为自己谋利益,却为市场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贡献。像我们最熟悉的北大青鸟教育就可以称得上IT教育航母。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升级,对学生“广种薄收”的状况;要学习培训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决定学校培育人才的结构,各专业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

第三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

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 、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

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创业等,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是害怕面对社会竞争的,采取考研是为了更晚一点面对竞争,也是对自己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在问及到,毕业后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有15个人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占总人数的25%,而更多的人选择最要的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占总人数的61%,而其他因素则被大学生看轻。在大学生考虑工作的地方时,20个人选择留在大学所在地,10人则选择回家乡,38人则是主张去发达城市闯一番,而对于岗位过剩的西部地区则只有2人选择。在大学生所重视的素质中面试技巧和计算机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专业能力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是专业不对口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造成的,在受访者中,有相当一般分的大三学生对所要去的企业竟然一点也不了解,,占总人数的33%。调查中他们普遍感到经验不足是造成他们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约占50%。除了这些方面,我们大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

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据中新网报导造成本科学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

(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

(1)、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就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

五、结论

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

大学生就业网2012 第三篇_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时间安排表

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时间安排表

1

2

3

大学生就业网2012 第四篇_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2012中国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网2012】

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 熊汉忠

2012年5月21日

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压力分析

第三部分:变化趋势

第四部分:思考与建议

第五部分:致谢

前言

从2009年开始,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新浪网教育频道相继推出了“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每一次年度调查报告的发布,都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报告中提到的“零月薪”、“外归因”以及“高压硕士”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与就业压力紧密相关的一系列现象,更是引起了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2012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又会是怎样的呢?本着从心理学角度帮助广大大学生“挑战就业压力,提升就业能力”,并为政府以及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各类机构提供相应参考的基本目的,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继续与新浪网教育频道以及新浪微博合作,于2012年4月1?28日期间,在新浪网推出了“2012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问卷”,同时在北京部分高校发放相同题目的纸质调查问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共有12525人参与新浪网网上问卷的填答,经系统自动剔除无效信息后保留4649份完整的问卷,同时回收的纸质问卷639份。根据设计中的甄选题进一步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参与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总数

为4388

份。我们采用专业的心理学统计软件,对4388份有效问卷进行

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性别比例

图1-1 性别比例

如图1-1所示,参加本次调查的男性2448人,占总数的55.9%;女性1932人,占总数的44.1% ,另有8人未填写此项。

2、学历构成【大学生就业网2012】

图1-2 学历构成

如图1-2所示,本次调查中,本科生2998人,占总人数的68.5%,为群体主导人群;专科生980人,占总人数的22.4%;硕士生372人,占总人数的8.5%;博士生25人,占总人数的0.6%。另有13人没有填写

此项。

3、是否独生子女

图1-3 独生子女比例

如图1-3所示,本次调查中,独生子女1792人占总数的41.4%,非独生子女2540人占总数的58.6%。另有56人未填写此项。

4、是否应届毕业生

图1-4 应届毕业生比例【大学生就业网2012】

如图1-4所示,本次调查中,应届毕业生1179人,占总数的26.9%(已入职7.6%、未入职19.3%),往届毕业尚未入职245人(5.6%),往届毕业生已经入职1284人(29.3 %),在校1~3年级学生1680人

(38.3%)

5、是否有兼职经历

图1-5 总体人群的兼职情况

大学生就业网2012 第五篇_2012届毕业生——就业毕业注意事项(重要,必须认真看)

2012届毕业生——就业、毕业注意事项(重要、必看) 毕业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缺一不可:

1、成绩合格(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计算机一级

2、论文成绩合格

3、顶岗实习成绩合格(实习指导老师根据《顶岗实习手册》评定)

4、就业证明材料:非协议类就业登记表(需随时更新,最终以6月份的单位为准)、跟踪调查表、情况调查表(详见附件)

5、办完离校手续单交回辅导员处。(不欠费)

现对相关就业、毕业事项做以下说明:

一、顶岗实习

实习手册是毕业班实习大作业,实习结束后由学生本人完成后在规定定时间内上交辅导员处,以便实习指导老师批改给成绩。因实习手册是根据毕业班人数来印制的,一人一本,不能转借他人或者随意弄烂弄丢,因此希望你们一定要妥善保管好。 顶岗实习中:

学校实习指导老师的职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全程指导;不定期到学生实习企业实地了解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给予每位学生以正确的实习鉴定。所以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有什么不懂的,请和实习指导老师联系。

辅导员的职责:在顶岗实习中,辅导员只负责发放和回收《顶岗实习手册》,回收的时间:2012年4月中下旬(到时会具体通知)

1、<顶岗实习手册>中“三、顶岗实习计划”部分的填写.此部分由学生填写,字数不限.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通过顶岗实习希望达到什么目标, 也就是通过顶岗实习希望自己能学到哪些方面的知识、掌握哪些方面的技能、提高哪些方面的素质等.有了明确的目标,在实习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要求学生着重从"知识、技能、素质"三个方面来撰写。

2、<顶岗实习手册>中“四、顶岗实习记录表” 部分的填写.此部分由学生填写,字数不限,学生在实习期间完成(相当于月志吧).此部分主要为了了解学生在一定的实习时间内,做了什么工作,有什么工作体会. “实习内容”部分,主要是要求学生填写做了哪些实际的工作, “实习小结”部分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所做的实际工作说出自己的工作体会.

3. “五、顶岗实习总结”部分的填写, 此部分由学生填写, 字数1500字.此部分主要是学

生对自己的顶岗实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撰写内容要求全面,具体撰写内容要求在<手册>里已做了规定.

4. <顶岗实习手册>中“八、顶岗实习单位评价表”中由两部分组成.“(一)实习学生基本情况”由学生先填写,以便于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了解情况; “(二)顶岗实习单位评价表”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或有关人员填写.该部分要给学生强调一定要加盖“实习单位公章”,否则无实习成绩.

二、就业证明材料

1、找到工作后必须及时交回《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非协议类就业登记表(新)》,如果工作变更也要及时交回新的就业登记表,直到明年领毕业证前须保持更新。交回的就业登记表要真实有效,老师会电话核实。

系部推荐单位(在学校应聘的)被录用的同学请自己填写好《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非协议类就业登记表(新)》(一人填一份),到达企业工作后由组长统一收齐交给企业盖章并统一寄回。

个人外出实习工作:交回《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非协议类就业登记表(新)》、《个人外出实习申请书》(辅导员需与用人单位,家长电话联系后方可办理离校手续。

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跟踪调查表》、《学院用人单位调研及毕业生调查表》,以上两张调查表每位同学只需交回一份,交回时间:和顶岗实习手册一起交或领毕业证时交

所有就业材料填写要求:

一是所有信息都须如实填写,要保证真实,个人填写“毕业生情况”一栏,“用人单位”一栏由用人单位填写。;二是在所填信息中不能出现“实习”、“试用”字样;三是用人单位盖章必须清楚,必须是单位的公章不能是业务章;四是所交就业证明材料是学校用于对同学们的跟踪调查,所以信息必须是进行时,也就是说今年9月份出去交了一份材料,明年6月份时已更换了单位,那么必须提交新单位的证明材料,也就是以上3份表格。我们也将在明年5月底对大家的就业信息进行核查,如发现已不在岗也会要求大家必须提供新单位的材料,希望大家配合工作。

三、办理离校手续

办理离校手续流程:找到工作即交回《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非协议类就业登记表(新)》、《个人外出实习申请书》——到老师处领《离校手续单》,填写好个人信息——辅导员签字、盖系章——宿管中心、图书馆、财务处盖章——所有章盖完后交回辅导员处

系部推荐的同学可以先办离校,后面补交《就业登记表》。

四、退费相关问题

1、如有书费退的话,下个学期会统一打到同学们的农业银行卡中,所以期间更换卡号了的同学必须告知辅导员。

2、如已交了下个学期住宿费,但办了离校手续,下学期不住校的同学:办离校的同时,要办理《退费申请》手续。

之前收集的柳州农业银行卡必须确保能正常使用:

已激活,密码正确,一年内至少发生一笔业务,否则将无法使用。(08级就有很多同学因卡不能正常使用而导致不能及时转账)

所以在出去工作前:银行卡没有激活的必须去激活,没有发生一笔业务的就去存100元进去然后再取出来。

只要涉及到钱的都是打到卡里,不进行现金发放,包括奖助学金、三好优干的奖金、退费等。

五、生源地贷款网上毕业确认

办理了生源地贷款的同学必须在明年4月份前进入申请贷款的网上系统进行毕业确认,登录系统后点击“毕业确认”,认真填写相关的信息。如没有按时进行确认的同学,将影响毕业证的领取。

六、2013届毕业生核对电子图片

为保证毕业生的学历证书办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毕业班的同学在将12月份需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核对自己的信息和图片。具体核对方法我们将在通知下发后发到群邮件,请同学们及时关注信息。

七、专升本工作

专升本工作将在明年3月份开始, 2009级专本工作的要求:

首先要统计在校的2009级同学获得的校级以上的奖励的情况,并按照所获得的级别进行加分(见附加分细则),然后再计算排名成绩(排名成绩=1-5学期所有必修课程平均成绩+获奖附加分),并按照专业排名成绩选拔40%名单再进行筛选出5%的同学:【大学生就业网2012】

1、有以下情形者不参加升本选拔

l 到目前为止参加重修后不及格或无成绩的

l 没有通过大学英语B级的

l 没有通过全国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的

l 受过纪律处分记录的。

2、附加分统计时间:有获得以下荣誉的同学需递交证书复印件给辅导员:

(1)(国家级、自治区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

(2)A类: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3)B类 :

l 教育部主办的国家“质量工程”资助竞赛项目

l 广西教育厅主办的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

l 国家级行业协会主办的专业技能竞赛

l 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专业技能竞赛

同时获得多项附加分的,只计算一项,以最高赋分计算。其他没有说明的则不在加分的范围之内。

三、计算排名及公示初选的学生名单,包括:

1.系部按照各专业计算成绩并排名

2.公示各专业前40%名的学生名单

3.公示按选拔比例确定初选的学生名单

符合条件的同学应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学生在校期间(除最后一个学期外)所有考试(查)科目平均成绩及获奖附加分排名先后顺序进行选拔。 排名在前的学生若参加升入本科院校学习,必须填写升本申请书和专升本推荐表;因个人原因放弃升入本科学习的,必须填写放弃升本申请书且须有本人签名的证明材料。排名在后的其他学生方可依次递补录取。递补的学生,必须在符合上述选拔条件范围内选拔。

八、毕业审核及办证时间

4月份——5月上旬进行毕业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办理毕业证,于2013年7月1日发放。

因毕业证书遗失不能补办,故必须本人亲自领取,领取具体时间及安排以当时通知为准。《毕业证领取须知》将会挂在群邮箱请同学们密切关注

九、充分发挥小组作用。

大三整个学年因特殊性需通过小组的形式传递信息。

信息员职责:

1、负责将各项就业及毕业信息通知到各组组长或副组长。

2、每两周将本班去向有变更、电话变更的同学上报到班主任处。

组长职责:

1、从信息员处获取信息后及时传达给本组组员。

2、了解及掌握本组同学情况,并提醒小组成员及时将变更的信息上报给信息员。

附:1、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非协议类就业登记表(新)

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跟踪调查表

3、学院用人单位调研及毕业生调查表(修改)

4、个人外出实习申请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w/433844/

推荐访问:大学生就业信息网 大学生就业网官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