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随笔 > 散文随笔 > 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时间:2018-02-27   来源:散文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散文随笔】

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第一篇_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录

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1839~1907),法国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孤独与深思》等。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年

克里斯蒂安•马蒂亚斯•特奥多尔•蒙森(Christian Matthias Theodor Mommsen,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主要作品有五卷本《罗马史》等,并主编16卷《拉丁铭文大全》。获奖理由: “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

比昂斯滕•比昂松(Bjørnstjerne Martinus Bjørnson,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皇帝》、《挑战的手套》,诗集《诗与歌》等。获奖理由:“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年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Frédéric Mistral,1830~1914),法国诗人。主要作品有诗作《金岛》、《普罗旺斯》、《米洛依》等。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忠实地反映了民族的质朴精神。”

何塞•埃切加赖•伊•埃伊萨吉雷(José Echegaray Ÿ Eizaguirre,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伟大的牵线人》、《不是疯狂,就是神圣》等。获奖理由:“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年

亨利克•显克维支(Henryk Sienkiewicz,1846~1916),波兰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第三个女人》、《十字军骑士》、《你往何处去》等。获奖理由: “因为其历史小说的写作极为出色。”

1906年

乔祖埃•卡尔杜齐(Giosuè Carducci,1835~1907),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青春诗》、长诗《撒旦颂》、专著《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发展》等。获奖理由:“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7年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营房谣》、《七海》,小说集《生命的阻力》、动物故事《丛林之书》等。获奖理由:“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鲁道夫•克里斯托弗•欧肯(Rudolf Christoph Eucken,1846~1926),德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人生的主义与价值》、《人与世界——生命的哲学》、《精神生活漫笔》等。获奖理由:“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

1909年

塞尔玛•拉格洛夫(Selma Ottilia Lovisa Lagerlöf,1858~1940),女,瑞典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耶路撒冷》、《骑鹅旅行记》等。获奖理由:“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910年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海泽(Paul Johann Ludwig Heyse,1830~1914),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拜尔堡》,小说《骄傲的姑娘》、《特雷庇姑娘》、《尼瑞娜》等。获奖理由:“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至境。”

1911年

莫里斯•玛丽•伯恩哈德•梅特林克(Maurice Polidore Marie Bernhard 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盲人》、《青鸟》、散文集《双重的花园》、《死亡》、《蚂蚁的生活》等。获奖理由:“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

1912年

杰哈特•约翰•罗伯特•豪普特曼(Gerhart Johann Robert Hauptmann,1862~1946),德国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剧作《日出之前》、《沉钟》、《群鼠》等。获奖理由:“欲以表扬他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的出色成就。”

1913年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小说《两亩地》、《沉船》、《饥饿的石头》等。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1914年

未颁奖

1915年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主要作

品有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作品《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等。获奖理由:“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916年

卡尔•古斯塔夫•魏尔纳•冯•海登斯塔姆(Carl Gustaf Verner von Heidenstam,1859~1940),瑞典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朝圣年代》,小说《查理士国王的人马》等。获奖理由: “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1917年

卡尔•阿道夫•吉勒鲁普(Karl Adolph Gjellerup,1857~1919),丹麦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爱情之卷》,小说《明娜》、《磨房血案》、《已为生命而热》等。获奖理由:“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作品——它们蕴含了崇高的理想。”

亨利克•彭托皮丹(Henrik Pontoppidan,1857~1943),丹麦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亚当》、《圣歌》、《霍克市长和夫人》,“乐土”三部曲:《希望之乡》、《幸运儿彼尔》、《死亡之国》等。获奖理由:“由于他真实描绘了当代丹麦的生活。”

1918年

未颁奖

1919年

卡尔•弗里德里希•乔治•施皮特勒(Carl Friedrich Georg Spitteler,1845~1924),瑞士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史诗《奥林匹斯的春天》、《受难者普罗米修斯》,小说《康拉德少尉》、《伊玛果》等。获奖理由:“特别表彰他在史诗《奥林匹斯的春天》的优异表现。”

1920年

克努特•佩德森•汉姆生(Knut Pedersen Hamsun,1859~1952),挪威小说家、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饥饿》、《牧羊神》、《大地硕果》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为了他划时代的巨著《土地的成长》。”

1921年

阿纳托尔•法郎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苔依丝》、《企鹅岛》、《诸神渴了》等。获奖理由:“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怜悯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

1922年

哈辛特•贝纳文特(Jacinto Benavente,1866~1954),西班牙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别人的窝》、《利害关系》、《热情之花》、《不吉利的姑娘》等。获奖理由:“由于他以适当方式,延续了戏剧之灿烂传统。”

1923年

威廉•勃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诗作《风中芦苇》、《在七座树林里》、《布满阴影的水》、8卷本《叶芝诗选》,诗论集《幻象》等。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精美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1924年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Wladyslaw Stanislaw Reymont,1868~1925),波兰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福地》和四卷本长篇小说《农民》等。获奖理由:“我们颁奖给他,是因为他的民族史诗《农民》写得很出色。”

1925年

乔治•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英国剧作家。共创作51个剧本,主要作品有《华伦夫人的职业》、《匹克梅梁》、《人与超人》、《圣女贞德》等。获奖理由:“由于他的作品表现了理想主义和博爱,其中发人深思的讽刺时常充满了富有诗意的新奇之美。”

1926年

格拉齐亚•黛莱达(Grazia Deledda,1871~1936),女,意大利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鸽子与老鹰》、《橄榄园的火灾》、《母亲》、《孤独者的秘密》、《飞往埃及》、《邪恶之路》等。获奖理由:“为了表扬她由理想主义所激发的作品,以浑柔的透彻描绘了她所生长的岛屿上的生活;在洞察人类一般问题上,表现的深度与怜悯。”

1927年

亨利•博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法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时间与自由意志》、《创造进化论》、《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等。获奖理由:“因为他那丰富的且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光辉灿烂的技巧。”

1928年

西格里德•温塞特(Sigrid Undset,1882~1949),女,挪威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珍妮》、三部曲《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等。获奖理由: “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1929年

托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等。获奖理由:“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1930年

辛克莱•刘易斯(Sinclair Lewis,1885~195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街》、《巴比特》、《阿罗史密斯》等。获奖理由:“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1931年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Erik Axel Karlfeldt,1864~1931),瑞典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荒原与爱情》、《秋天的号角》等。获奖理由:“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

1932年

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着有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三部曲和剧本《银匣》等。获奖理由:“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

1933年

伊凡•亚历克塞耶维奇•布宁(Ivan Alekseyevich Bunin,1870~1953),俄国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落叶》,短篇小说集《安东诺夫的苹果》、《松树》、《新路》,中篇小说《乡村》等。获奖理由:“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1934年

路伊吉•皮兰德娄(Luigi Pirandello,1867~1936),意大利剧作家、小说家。一生创作了40多部剧本,主要剧作有《诚实的快乐》、《六个寻找剧作者的角色》、《亨利四世》、《寻找自我》等。获奖理由:“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1935年

未颁奖。

1936年

尤金•格拉德斯通•奥尼尔(Eugene Gladstone O'Neill,1888~1953),美国剧作家。主要剧作有《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无穷的岁月》和自传性剧作《长夜漫漫路迢迢》等。获奖理由:“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1937年

罗杰•马丹•杜伽尔(Roger Martin du Gard,1881~1958),法国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蒂博一家》8卷,《灰色笔记本》、《教养院》、《美好的季节》、《诊断》、《小妹妹》、《父亲的死》、《1914年夏天》等。获奖理由:“由于他在长篇小说《蒂博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1938年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巴克)(Pearl Sydenstricker Buck,1892~1973),女,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地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小说《母亲》、《爱国者》、《龙种》等。获奖理由:“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般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第二篇_诺贝尔奖历年获奖者名单一览表

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第三篇_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1-2014)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2014)

【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获奖者 国籍 年份

【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1901年 荷兰 夫

1902年 赫尔曼·费歇尔 德国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1903年 瑞典 乌斯

1904年 威廉·拉姆齐爵士

1905年 阿道夫·冯·拜尔

1906年 亨利·莫瓦桑

1907年 爱德华·比希纳

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

1909年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1910年 奥托·瓦拉赫

1911年 玛丽·居里

维克多·格林尼亚 1912年 保罗·萨巴捷

1913年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

1914年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1915年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弗里茨·哈伯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瓦尔特·能斯特

1921年 弗雷德里克·索迪

1922年 弗朗西斯·阿斯顿

1923年 弗里茨·普雷格尔

1924年 未颁奖 英国 德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德国 德国 波兰 法国 法国 瑞士 美国 德国 获奖原因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在糖类和嘌呤合成中的工作” “提出了电离理论” “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 “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工作和发现无细胞发酵”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 “在脂环族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发明了格氏试剂” “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 “对分子内原子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 “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 “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德国 “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德国 “对热化学的研究” “对人们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上的贡献,以及英国 对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质的研究” “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英国 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奥地利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5年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德国

1926年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 瑞典 “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海因里希·奥托·威兰 德国 “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研究”

“对甾类的结构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1928年 阿道夫·温道斯 德国 究”

阿瑟·哈登 英国 1929年 “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 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 德国

“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血红素1930年 汉斯·费歇尔 德国 的合成的研究”

卡尔·博施 德国 1931年 “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 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 德国

1932年 欧文·兰米尔 美国 “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哈罗德·克莱顿·尤里 美国 “发现了重氢”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法国 1935年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伊伦·约里奥-居里 法国

“通过对偶极矩以及气体中的X射线和电子的衍射1936年 彼得·德拜 荷兰 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

沃尔特·霍沃思 英国 “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

1937年 “对类胡萝卜素、黄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的研保罗·卡勒 瑞士 究”

1938年 里夏德·库恩 德国 “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阿道夫·布特南特 德国 “对性激素的研究” 1939年 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 瑞士 “对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的研究”

1940年 未颁奖

1941年 未颁奖

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乔治·德海韦西 匈牙利 “在化学过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为示踪物” 1944年 奥托·哈恩 德国 “发现重核的裂变”

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对农业和营养化学的研究发明,特别是提出了饲料1945年 芬兰 塔宁 储藏方法”

詹姆斯·B·萨姆纳 美国 “发现了酶可以结晶”

1946年 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 美国 “制备了高纯度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 美国

“对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1947年 罗伯特·鲁宾逊爵士 英国 的研究”

“对电泳现象和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1948年 阿尔内·蒂塞利乌斯 瑞典 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

“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超低温状态下1949年 威廉·吉奥克 美国 的物质的研究”

奥托·迪尔斯 西德 1950年 “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 库尔特·阿尔德 西德

埃德温·麦克米伦 美国 1951年 “发现了超铀元素”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美国

阿彻·约翰·波特·马丁 英国 1952年 “发明了分配色谱法” 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英国

1953年 赫尔曼·施陶丁格 西德 “在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发现”

“对化学键的性质的研究以及在对复杂物质的结构1954年 莱纳斯·鲍林 美国 的阐述上的应用”

“对具有生物化学重要性的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1955年 文森特·迪维尼奥 美国 是首次合成了多肽激素”

西里尔·欣谢尔伍德爵士 英国 1956年 “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尼古拉·谢苗诺夫 苏联

1957年 亚历山大·R·托德男爵 英国 “在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研究方面的工作”

“对蛋白质结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胰岛素的研1958年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国 究”

1959年 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 捷克 “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法”

“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被

1960年 威拉得·利比 美国 广泛使用于考古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

学科”

1961年 梅尔文·卡尔文 美国 “对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

马克斯·佩鲁茨 英国 1962年 “对球形蛋白质结构的研究” 约翰·肯德鲁 英国

卡尔·齐格勒 西德 1963年 “在高聚物的化学性质和技术领域中的研究发现” 居里奥·纳塔 意大利

1964年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 英国 “利用X射线技术解析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 1965年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美国 “在有机合成方面的杰出成就”

“利用分子轨道法对化学键以及分子的电子结构所1966年 罗伯特·S·马利肯 美国 进行的基础研究”

曼弗雷德·艾根 西德

罗纳德·乔治·雷伊福特·诺“利用很短的能量脉冲对反应平衡进行扰动的方法,1967年 英国 里什 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

乔治·波特 英国

“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倒易关系,为不可逆过程1968年 拉斯·昂萨格 美国 的热力学奠定了基础”

德里克·巴顿 英国 1969年 “发展了构象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奥德·哈塞尔 挪威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发现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1970年 阿根廷 尔 所起的作用”

“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1971年 格哈德·赫茨贝格 加拿大 究”

“对核糖核酸酶的研究,特别是对其氨基酸序列与生克里斯蒂安·B·安芬森 美国 物活性构象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1972年 斯坦福·摩尔 美国 “对核糖核酸酶分子的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与其化

威廉·霍华德·斯坦 美国 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恩斯特·奥托·菲舍尔 西德 “对金属有机化合物,又被称为夹心化合物,的化学1973年 杰弗里·威尔金森 英国 性质的开创性研究”

“高分子物理化学的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的基础研1974年 保罗·弗洛里 美国 究”

约翰·康福思 1975年 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

1976年 威廉·利普斯科姆 英国 “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瑞士 “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美国 “对硼烷结构的研究,解释了化学成键问题”

“对非平衡态热力学的贡献,特别是提出了耗散结构1977年 伊利亚·普里高津 比利时 的理论”

“利用化学渗透理论公式,为了解生物能量传递作出1978年 彼得·米切尔 英国 贡献”

赫伯特·布朗 美国 “分别将含硼和含磷化合物发展为有机合成中的重1979年 格奥尔格·维蒂希 西德 要试剂”

“对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特别是对重组DNA的研保罗·伯格 美国 究” 1980年 沃特·吉尔伯特 美国 “对核酸中DNA碱基序列的确定方法”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国

福井谦一 日本 “通过他们各自独立发展的理论来解释化学反应的1981年 罗德·霍夫曼 美国 发生”

“发展了晶体电子显微术,并且研究了具有重要生物1982年 阿龙·克卢格 英国 学意义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

1983年 亨利·陶布 美国 “对特别是金属配合物中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

【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1984年 美国 “开发了固相化学合成法” 德

赫伯特·豪普特曼 美国 1985年 “在发展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上的杰出成就” 杰尔姆·卡尔 美国

达德利·赫施巴赫 美国

中国台1986年 李远哲 “对研究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贡献” 湾

约翰·查尔斯·波拉尼 加拿大

唐纳德·克拉姆 美国 “发展和使用了可以进行高选择性结构特异性相互1987年 让-马里·莱恩 法国 作用的分子” 查尔斯·佩德森 美国

约翰·戴森霍费尔 西德

1988年 罗伯特·胡贝尔 西德 “对光合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的测定”

哈特穆特·米歇尔 西德

悉尼·奥尔特曼 加拿大 1989年 “发现了RNA的催化性质” 托马斯·切赫 美国

1990年 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 美国 “发展了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学”

1991年 理查德·恩斯特 瑞士 “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谱学方法的贡献” 1992年 鲁道夫·马库斯 美国 “对化学体系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

“发展了以DNA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开发了聚凯利·穆利斯 美国 合酶链锁反应(PCR)”

1993年 “发展了以DNA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对建立寡

迈克尔·史密斯 加拿大 聚核苷酸为基础的定点突变及其对蛋白质研究的发

展的基础贡献”

1994年 乔治·安德鲁·欧拉 美国 “对碳正离子化学研究的贡献”

1995年 保罗·克鲁岑 荷兰 “对大气化学的研究,特别是有关臭氧分解的研究”

马里奥·莫利纳

弗兰克·舍伍德·罗兰

罗伯特·柯尔

1996年 哈罗德·克罗托爵士

理查德·斯莫利

保罗·博耶

1997年 约翰·沃克

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

沃尔特·科恩 1998年 约翰·波普

1999年 亚米德·齐威尔

艾伦·黑格

2000年 艾伦·麦克德尔米德

白川英树

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

2001年野依良治

巴里·夏普莱斯

约翰·贝内特·芬恩

田中耕一

2002年

库尔特·维特里希 “对手性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 “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软解析电离法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质谱分析” “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瑞士 建立了利用核磁共振谱学来解析溶液中生物大分子

三维结构的方法”

彼得·阿格雷 美国 “对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发现了水通道” 2003年 “对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对离子通道结构和罗德里克·麦金农 美国 机理的研究”

阿龙·切哈诺沃 以色列

2004年阿夫拉姆 ·赫什科 以色列 “发现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

欧文·罗斯 美国

伊夫·肖万 法国

2005年罗伯特 ·格拉布 美国 “发展了有机合成中的复分解法”

理查德·施罗克 美国

2006年 罗杰·科恩伯格 美国 “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的研究” 2007年 格哈德·埃特尔 德国 “对固体表面化学进程的研究”

下村脩 美国

2008年马丁 ·查尔菲 美国 “发现和改造了绿色荧光蛋白(GFP)”

钱永健 美国

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英国 南 2009年 “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 托马斯·施泰茨 美国

阿达·约纳特 以色列

理查德·赫克 美国

2010年 根岸英一 日本 “对有机合成中钯催化偶联反应的研究”

铃木章 日本

2011年 丹·谢赫特曼 以色列 “准晶体的发现” 美国 美国 美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英国 丹麦 美国 英国 埃及 美国 美国 日本 美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日本 “发现富勒烯” “阐明了三磷酸腺苷(ATP)合成中的酶催化机理” “创立了密度泛函理论” 发展了量子化学中的计算方法 “用飞秒光谱学对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 “发现和发展了导电聚合物” “对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

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第四篇_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4)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4)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1901年 威廉·康拉德·伦琴 德国 1902年 亨得里克·洛仑兹 荷兰

彼得·塞曼 荷兰

亨利·贝克勒 法国

1903年 皮埃尔·居里 法国

玛丽·居里 法国

1904年 约翰·威廉·斯特拉斯 英国 1905年 菲利普·爱德华·安

东·冯·莱纳德 德国

1906年 约瑟夫·汤姆孙 英国 1907年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 美国 1908年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法国 1909年 古列尔莫·马可尼 意大利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 德国

1910年 范德华 荷兰 1911年 威廉·维恩 德国 1912年 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 瑞典 1913年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 荷兰 1914年 马克斯·冯·劳厄 德国 1915年 威廉·亨利·布拉格 英国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 英国

1917年 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 英国 1918年 马克斯·普朗克 德国 1919年 约翰尼斯·斯塔克 德国 1920年 夏尔·爱德华·纪尧姆 瑞士 1921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国 1922年 尼尔斯·玻尔 丹麦 1923年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 美国 1924年 卡尔·曼内·乔奇·塞格巴

恩 瑞典 获奖原因 “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 “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 “发现天然放射性” “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 “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 “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 “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 “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 “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 “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 “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 “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 “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 “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 “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 “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 “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 “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 “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

1925年 詹姆斯·弗兰克 德国

古斯塔夫·赫兹 德国

1926年 让·佩兰 法国

阿瑟·康普顿 美国

1927年 查尔斯·威耳逊 英国

1928年 欧文·理查森 英国

1929年 路易·德布罗意公爵 法国

1930年 钱德拉塞卡拉·文卡

塔·拉曼 印度

1932年 维尔纳·海森堡 德国

1933年 埃尔温·薛定谔 奥地利

保罗·狄拉克 英国

1935年 詹姆斯·查德威克 英国

1936年 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 奥地利

卡尔·戴维·安德森 美国

1937年 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 美国

乔治·汤姆孙 英国

1938年 恩里科·费米 意大利 1939年 欧内斯特·劳伦斯 美国

1943年 奥托·施特恩 美国

1944年 伊西多·艾萨克·拉比 美国

1945年 沃尔夫冈·泡利 奥地利 1946年 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 美国

1947年 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

顿 英国

1948年 帕特里克·梅纳德·斯图

尔特·布莱克特 英国

1949年 汤川秀树 日本

1950年 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 英国

约翰·道格拉斯·考克饶

1951年 夫 英国

欧内斯特·沃吞 爱尔兰

1952年 费利克斯·布洛赫 美国

爱德华·珀塞尔 美国

1953年 弗里茨·塞尔尼克 荷兰 “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 “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 “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 “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 “发现电子的波动性” “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 “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 “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 “发现中子” “发现宇宙辐射” “发现正电子” “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 “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 “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 “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 “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 “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 “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 “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 “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 “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 “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 “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 “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

1954年 马克斯·玻恩 英国

瓦尔特·博特 德国

1955年 威利斯·尤金·兰姆 美国

波利卡普·库施 美国

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

1956年 利 美国

约翰·巴丁 美国

沃尔特·豪泽·布喇顿 美国

1957年 杨振宁 中国

李政道 中国

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

奇·切连科夫 苏联

1958年 伊利亚·弗兰克 苏联

伊戈尔·叶夫根耶维

奇·塔姆 苏联

1959年 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 美国

欧文·张伯伦 美国

1960年 唐纳德·阿瑟·格拉泽 美国

罗伯特·霍夫施塔特 美国

1961年 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

堡尔 德国

1962年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 苏联

耶诺·帕尔·维格纳 美国

1963年 玛丽亚·格佩特-梅耶 美国

J·汉斯·D·延森 德国

查尔斯·汤斯 美国

1964年 尼古拉·根纳季耶维

奇·巴索夫 苏联

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 苏联

朝永振一郎 日本

1965年 朱利安·施温格 美国

理查德·菲利普·费曼 美国

1966年 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 法国

1967年 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

特 美国

1968年 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

雷茨 美国

1969年 默里·盖尔曼 美国

1970年 汉尼斯·奥洛夫·哥斯

达·阿尔文 瑞典 “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 “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 “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 “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 “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效应” “发现反质子” “发明气泡室” “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 “他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w/423057/

推荐访问: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 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