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创业 > 第五届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

第五届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

时间:2017-10-26   来源:励志创业   点击:

【www.gbppp.com--励志创业】

第五届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 第一篇_进入浙江省第五届“挑战杯”利时·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浙江省“挑战杯”利时·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作品公布

决赛作品清单(共110件,排名不分先后)

服务类作品(45件):

1

综合类作品(65件):

2

3

4

第五届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 第二篇_第四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参赛承诺书

第四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参赛承诺书

项目参赛团队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参赛项目要求的有关内容,并承诺如下:

1.本次申报的 极光电子商务工作室 (参赛项目名称)项目及产品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或技术秘密,均为本团队核心成员自身拥有或通过合法途径经权利人授权获得,承诺人对该参赛项目及产品拥有完整、独立、合法的权利,绝无剽窃或抄袭等违法行为。

2.若在参赛过程中发现参赛项目及产品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或技术秘密等权利归属不明晰或承诺人弄虚作假、被投诉等情况,承诺人自愿接受暂停项目团队参赛资格的处理,并自愿根据事实情况由第四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组委会(以下简称大赛组委会)决定是否恢复承诺人的参赛资格。

3.若在赛后发现参赛项目及产品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或技术秘密等权利归属不明晰或承诺人弄虚作假、被投诉等情况,承诺人自愿根据事实情况由大赛组委会决定是否取消获奖资格及收回奖金。

4.如有参赛团队的参赛项目及产品因所有权、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技术秘密或使用权(授权)等法律纠纷问题而造成对组委会不良影响或损失的,根据事实情况,将视情节轻重保留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利。

5.承诺人因参赛项目及产品的所有权、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技术秘密或使用权(授权)等原因而发生团队成员之间、团队之间或与其他权利主体之间的法律纠纷或矛盾的,承诺人承诺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与义务均由承诺人自行承担,与大赛组委会无关。

6.若申报项目最终获奖,承诺人承诺大赛组委会对该项目后续的经营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有知情权和调查权,承诺人应全力配合大赛组委会行使上述权利。大赛组委会在调查过程中如发现承诺人有任意违法、违规、违反本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相关要求或违反本承诺书行为时,有权单方收回资助资金,承诺人应无条件配合。

7.若由于承诺人有任意违法、违规、违反本届大赛相关要求或违反本承诺书的行为而造成大赛组委会损失的,由承诺人负责全额赔偿。

8.本承诺书自本团队所有团队成员签字后立即生效,本承诺书真实可靠,承诺人自愿签订并严格、善意履行本承诺书,其中承诺事项自承诺书生效时即对各承诺人产生法律约束力,本承诺书为不可撤销承诺书,承诺人无权撤回本承诺书中的各项承诺事项。

团队全体成员(签名):

2014年 3月 5 日

2

第五届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 第三篇_第三届 中国杭州 大学生创业大赛

第三届 中国杭州 大学生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第三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是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杭州市财政局、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文广集团共同承办,中国青年报社、赛伯乐(中国)投资协办,浙江省学生联合会、浙江工业大学特别支持,并得到了杭州市创业投资服务中心、杭州大学生创业联盟、KAB全国推广办公室等100多家创投机构、社会企业和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孵化器大力支持。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面向全国内地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生,同时欢迎港、澳、台地区高校大学生及海外高校的中国留学生参赛。

从2008年起,杭州市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一届大赛吸引了全国22个省市157所高校的811个项目团队报名参赛,第二届大赛共吸引全国内地31个省市港澳台及海外334所高校的1943个项目报名参赛,目前,两届大赛已有79个在杭落地转化,创办大学生创业企业83家。一批优秀的大赛落地企业还获得近2000万元的创业投资,9家大赛落地企业的年营业额超过了300万元,其中有2家企业突破了千万元。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都对大赛做了报道。新华社对大赛专门评论,称:“杭州在全国率先举办了由地方政府主办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大赛跳出传统创业竞赛模式,在办赛思路、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以‘引进培养有市场前景的优秀创业项目和团队’为目标,通过推进资本与优秀项目的对接及独特的赛后跟踪服务,使大赛成为‘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过程”。

第三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将进一步“强化品牌,优化服务、提升质量”,秉承“鼓励和吸引优秀大学生团队和项目来杭创业和落地转化”的办赛宗旨,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团队落户杭州。大赛分为报名、赛事、后续跟踪服务等阶段,其中赛事阶段又分为网络评审、文本评审、决赛答辩、总决赛四个环节,最终将决出特等奖2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32名。此外,大赛将邀请专业的创业投资机构全程参与本次大赛,通过搭建资本与项目的对接平台,完善的后续跟踪服务和优惠的政策配套跟进,吸引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和项目来杭创业。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举办第三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以创业带动就业”及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进一步搭建资本和项目交流与对接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优秀创业人才、团队和项目来杭,经市政府同意,决定举办第三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时间

2012年9月—2013年5月。

二、参赛对象

内地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生,同时欢迎港、澳、台地区高校大学生及海外高校的中国留学生参赛。参赛团队核心成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内地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或2011年后(含)毕业的大学生(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

2.港、澳、台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或2011年后(含)港、澳、台地区高校毕业的大学生;

3.在海外高校留学的中国学生或2011年后(含)在海外高校毕业的回国人员。

三、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选题应立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

2.参赛项目所提出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是参赛者参与或经授权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也可以是一项可能研发实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

3.参赛团队核心成员必须对其参赛项目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或使用权(授权)。若在赛事过程中发现参赛项目知识产权不明晰或弄虚作假、被投诉,将暂停项目团队参赛资格,根据事实情况,由第三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办公室决定是否恢复其参赛资格。若在赛后发现参赛项目知识产权不明晰或弄虚作假、被投诉,根据事实情况,由组委会办公室决定是否取消其获奖资格及收回奖金。

(二)参赛方式。

1.参赛者以创业团队的形式参加,团队成员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参加赛事答辩环节的必须为团队核心成员,且人数不超过4人。

2.参赛团队应进行广泛市场调研和分析,初赛时以网络方式提交参赛项目介绍,简要阐

述项目的技术、市场前景、经营策略、资金需求,并展示团队的成员和未来规划;进入复赛后提交完整的创业计划书。

四、实施步骤

(一)报名事宜。

1.报名时间:2012年9月26日—2013年1月8日。

2.报名方式:统一实行网上报名[杭州人才网(/cy)]。

3.组委会办公室地址:杭州市东新路155号杭州市人才服务局;邮编:310004;联系电话:0571-85173510,85173522,85163040,85167795;E-mail:hzdxscy@yahoo.cn。

(二)赛程安排。

大赛赛事分为初赛(网络评审)、复赛(文本评审)和决赛(答辩评审)三个环节,各环节评审结果将在杭州人才网上公布。大赛评审团主要由创投专家、知名企业人士、学术专家等组成。

(三)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将产生特等奖2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32名。特等奖奖金3万元,

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2万元、1万元、5000元。设大赛优秀组织奖35个,奖金各3000元。设立组织动员特别贡献奖若干个、组织动员优秀奖20个,优秀指导老师20名。

五、配套政策

(一)依托双百强参赛项目(非获奖项目)在我市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企业,可免于评审,直接申请享受大学生创业资助资金,并按照《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在杭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杭政〔2008〕7号)和《第二届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组委会第二次会议纪要》相关规定,给予5万元的无偿资助。

(二)依托获奖项目在我市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企业,可免于评审,直接申请享受大学生创业资助资金,并按照《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奖项目无偿资助资金操作办法(试行)》(杭人〔2009〕365号),给予不低于10万元的无偿资助。获奖项目在大赛结束前已获杭州市大学生创业资助资金,但额度低于杭人〔2009〕365号文件规定的资助标准的,可重新提出申请,对其差额予以补足。

(三)依托获奖项目在我市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企业,符合杭州“青蓝计划”扶持条件的,可免于评审直接予以20万元的“青蓝计划”创业启动资金资助,并可享受“青蓝计划”企业的其他扶持政策;也可选择申请“青蓝计划”企业认定,根据“青蓝计划”认定结果就高予以资助。大赛落地企业同时申请“青蓝计划”创业启动资金与大学生创业无偿资助资金的,予以就高资助。

(四)需要申请银行贷款的获奖项目,组委会办公室将向政府设立的担保机构优先推荐。

(五)对获奖的项目团队,优先向有关创业投资机构推荐。为鼓励创投机构对大学生优秀项目的投资,对在杭落户并获得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的项目,杭州市科技专项资金优先予以资助。

(六)对在杭落地并获得创业投资的初创期项目,由杭州市,区、县(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按照创业投资企业实际投资额30%以内的比例优先跟进投资,具体按照《关于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10〕313号)精神执行。

(七)获奖项目团队成立的初创企业,可优先向杭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推荐;入孵企业符合“雏鹰企业”培育条件的,可优先列入“雏鹰计划”培育;有意向来杭落地转化的企业,优先推荐入驻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并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八)获奖项目团队在杭州创业的,优先安排大学生创业公寓;符合条件的,可优先申购引进人才专项住房。公安、人力社保等部门应为来杭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落户、人事代理等提供方便。

(九)对获奖的留学人员参赛项目,优先推荐参加杭州市留学人员在杭创业资助项目评审,并优先予以资助。同时,符合相关条件的参赛留学人员还可享受我市留学回国人员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有关留学人员创业园的优惠政策。

六、组织机构

本次大赛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市人力社保局、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委、团市委、市教育局、市政府新闻办、杭报集团、杭州文广集团承办,中国青年报社、赛伯乐(中国)投资协办,浙江省学生联合会、浙江工业大学特别支持,杭州市创业投资服务中心、杭州大学生创业联盟、KAB全国推广办公室、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创投机构及社会企业、各大学生创业园参与支持。大赛成立第三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组委会,下设组委会办公室(综合组)、宣传组、评审组等工作机构,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人力社保局),负责组委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具体工作由市人才服务局承担。大赛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家、创投专家等关心大学生创业的人士担任大赛特邀顾问。

七、工作要求

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是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大赛组委会各成员单位要在总结前两届创业大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协同配合,切实按照工作分工,积极主动地做好大赛的宣传、指导和服务等工作。市人才服务局要扎实开展组委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合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确保第三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顺利开展。

附件:1.第三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组委会及各工作组成员名单

2.第三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各阶段安排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9月21日

附件1

第三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

组委会及各工作组成员名单

主 任:佟桂莉

副 主 任:冯国明(市政府)

陈国妹(市人力社保局)

成 员:黄菊火(市人力社保局)

楼建忠(市委人才办)【第五届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

娄仲良(市发改委)

吴文兴(市财政局)

寿伟义(市科委)

李忠誉(团市委)【第五届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

肖 锋(市教育局)

来 虹(市政府新闻办)

吴文平(杭报集团)

李 黎(杭州文广集团)

王加良(市人才服务局)

夏 鼎[赛伯乐(中国)投资]【第五届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综合组)、宣传组和评审组,王加良兼任办公室(综合组)主任(组长),徐明(市人才服务局)、武长虹(团市委)任副主任(副组长);来虹兼任宣传

第五届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 第四篇_杭州赛伯乐大学生创业大赛200强入选项目名单

附件3

第三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200强入选项目名单

1

2

3

注:含同组同分并列项目,200强项目团队共204支,前100强项目名单见附件2,排名不分先后。

4

第五届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 第五篇_2015学生处工作总结

第1篇:学校学生处工作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校领导的领导下,在同事的热情帮助下,经过一年的勤奋、刻苦,脚踏实地地努力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很好地完成了所负责的各项工作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固牢政治思想基础。

作为党的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和先进。今年来,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积极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做好学习笔记,努力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工作的政策水平和思想上的政治敏锐性。

二、虚心好学,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

熟悉业务、掌握技能是办公室的基本要求,也是完成好本职工作履行好职责的需要。对此,在思想上确立了刻苦钻研本职业务技能的决心。通过工作或利用完全空余时间经常与各有关处室联系,更多地了解和熟悉方方面面的情况;积极主动地承担大小工作,在工作中注意做有心人,虚心请教领导和同事,力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年来,通过勤奋好学、埋头苦干,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这为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职责打下了基础。

三、勤恳、尽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助学金申请和XX级学生电子注册工作。

二是完成了学校计划生育各项工作。

三是完成了学校党委党内统计年报等各项工作。

四是超额完成了招生任务。

五是完成临时性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一年来,无论是各级领导交办的,还是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任务,都能认真对待及时做好,按时按质完成。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勤奋,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还需领导和同志们予以指正,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正,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2篇:学生工作部(处)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度,学生工作部(处)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具体指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校师生鼎力支持,坚持以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及《重庆科技学院第二战略发展期改革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重庆科技学院“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2015-2015年)》、第三次学生工作大会相关精神,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学校2015年中心工作,始终坚持“学生为本,全面发展,遵循规律,面向社会”的工作理念,认真贯彻“厚爱、严管、善导”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年来,学生工作结合学校2015年六件大事,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取得了一定成绩:招生工作圆满完成录取任务,生源质量持续提升;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群策群力、奋力拼搏,实现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低于90%的工作目标;本科生导师制全力推进,实现了2015级新生的全覆盖;安全稳定工作持续加强,确保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和其它敏感时期的平安有序;阳光关爱工程持续加强,全年共为学生办理发放各类奖助学金近4000万元;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扎实推进,6个项目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工作队伍显著加强,10余名学生工作者先后获得重庆市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辅导员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等市级以上表彰奖励,配合组织人事部完成了首批11名人事代理制辅导员的考评及转正定级工作,举办了学校首次辅导员技能大赛,选送7批次32名辅导员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课、创新创业课和出国深造等学习交流活动;学生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世界网络炼钢大赛、建筑结构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国际国内市级以上的表彰奖励450余项;学校分别荣获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和就业市场建设先进集体、重庆市第四届大学生成长论坛优秀组织奖、重庆市“动感求职”杯大学生职场模拟招聘大赛优秀组织奖、重庆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优质课程资源一等奖等市级奖项。

一、以学风建设为主线、综合素质教育为载体,不断探索学生教育工作新思路

(一)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采用课内与课外相补充、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相联系、教师与学生相互动的教育教学方式,学校及各学院领导亲自给学生上课,讲活、讲透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二是调整思政课程的学习内容结构和学分比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中的3个学分48学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内容,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三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及评价一体化工作。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考核体系,采取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兼任政治辅导员,思政干部和专职辅导员承担相关课程教学的方式,主要担当了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及创业教育、就业指导、军事理论教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四是规范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教学教务管理工作。通过召开军事理论课集体备课和教研会等形式,加强教学师资培训,统一教学内容和要求,本年度38位教师对2015级共62个新生班级进行了32学时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教育,50位教师和100名教官对2015级5230名新生(含成教)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军事技能训练工作,强化了学生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信念。五是开展大学生开学思想动态调研,及时报送学生思想动态情况。通过校长、书记与新生代表、学生干部代表、贫困生代表调研座谈会,及时、全面把握学生思想状况及现实需要,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六是充分发挥宣传橱窗教育作用。通过《共铸辉煌,实现梦想》、《改革促发展,开启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执礼明爱、学会感恩》、《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一代伟人毛泽东》等七个部分的宣传橱窗学习教育园地的展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七是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通过辅导员微博、微信、QQ联络群、专题网站等多种信息渠道,进行评优评奖公示、先进事迹宣传、紧急信息报送、就业信息发布等,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化、便捷化。

(二)持续稳步推进学风建设

一是落实文件制度抓学风。学生工作部认真贯彻学校《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学风建设规划,强化学生日常教育,坚持晨读、晨练考勤,并通过每期学生工作简报通报考核情况。2015—2015学年第二学期早自习平均出勤率为89、63%,课堂

平均考勤为93、02%,2015—2015学年第一学期早自习平均出勤率为91、82%,课堂平均考勤率为95、67%。二是主题教育导学风。全面启动了学校2015年“中华魂”读书活动暨征文、演讲比赛,深入开展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毕业生教育及书包工程等学风建设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考研帮扶强学风。通过制作全校考研光荣榜,宣传考研成功先进事迹,营造良好学习氛围,2015年我校共有719名应届毕业生报考了硕士研究生,其中332人上线,最终256名学生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等78所国内大学,莫纳什大学等6所国外大学以及中科院所属4所研究院录取,考研率比去年增长29、3%。四是评优表彰促学风。本年度,学生工作部认真做好了2015届优秀、优良大学生评选、表彰和重庆市2015届优秀大学推荐工作,52名毕业生获重庆市优秀毕业生称号,483名毕业生获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630名毕业生获校优良毕业生称号。全年共评选表彰先进班集体标兵44个,“先进班集体”87个,“十佳栋梁班级”11个、学风建设示范及进取班级25个,“文明寝室”255间,三好学生”764名,“优秀学生干部”826名,“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学生”750名,“自立自强优秀学生”742名、“优秀青年志愿者”684名、“科技创新优秀学生”530名、“体育活动优秀学生”616名、“文艺活动优秀学生”673名。五是生涯规划引领学生健康成长。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生涯规划培训并开展示范课教学、举办生涯规划课程研讨和培训会、集体备课等形式加强学生生涯规划工作,全年共有35名教师对103个班级的4386名同学进行了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六是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成才。全年共计900余名师生参与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共收到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和社会调研报告近3000余篇(条),校级编发工作简报26期,其中向重庆市教委推荐带薪实习材料23篇(条)。全年共编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11期,汇编了《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带薪实习心得体会汇编》等资料。

(三)大力推行综合素质教育

学生工作部会同教务处等部门,积极推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结合我校实际而制定的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及审美情操的教育方式,主要包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思想道德修养实践为项目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模块、以科技创新、学术讲座活动、技能竞赛、创业教育、文化名著阅读、文化活动、课外体育为项目的科学与人文教育模块和以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为模块的职业素质教育,目前已结合学校2015年人才培养新的方案和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整合了校团委原素质拓展论证、思想品德实践活动课、社会实践记录册等方案和材料,形成了全校综合素质教育总方案和11个实施细则方案,汇编了《本科生素质教育记录及认证手册》并从2015级新生起全面实施,其它年级参照执行。同时开展了全校100万元大学生素质工作量的申报和认证工作。

(四)积极推进文明养成教育

为引导全校大学生讲文明、树新风,建设积极向上的“美丽重科”人文校园,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打造“德优品正、业精致用、拓新笃行”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工作部积极推行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以学分的方式纳入学生必修课教学工作,积极纠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和习惯。拟定了《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方案》,主要包括学习文明、寝室文明、举止文明、交往文明、衣着文明、网络文明、娱乐文明、就餐文明等内容。

(五)不断深化创业创新教育

一是深入推进国家级和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继续深化国家级和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审报与项目指导工作。二是强化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育工作。以“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训练计划”、“优秀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为牵引,加强申报培训、强化指导教师过程指导与过程监控,浓厚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提升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质量。三是通过“学科竞赛平台”检验创新创业活动成效。四是积极推进创业课程建设工作。学校组织相关教师编写了21世纪本科规划教材《创业基础》和《创业实务》两本,共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大学生创业学》、《现代企业管理》创业类全校公共选修课程三门。五是积极指导创业实践活动。

2015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中,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6项(创新项目4项,创业实践项目2项);重庆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24项(创新项目16项,创业项目8项)。校内“优秀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项目立项11项;“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20项;“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立项10项“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立项39项。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40余项,共获得校级以上奖项105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33项;重庆市一等奖奖1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1项。10余个团队已申请重庆市“微企”注册,2个团队完成“微企”注册入驻沙区科委创业孵化园、1个团队在巴南区完成“微企”注册。以学校为第一作者单位的学生科技论文、调查报告发表28篇;学生为主要研究者的新型实用和外观专利10余项、发明专利1项。全校“赛课计划”项目立项10项,参与学生近4000人。“重庆市大学生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参赛团队50余个,参与学生300余人,大学生创业助学基地全年共吸纳勤工助学学生近1000人次。初步确定了助学创业基地约1400m2的建设方案。

(六)全力推进本科生导师制

第三次学生工作大会召开后,导师制的推行是目前学生工作的一项主要工作。为积极做好导师制的推行工作,学生工作部会同组织人事部等部门,精心研究相关工作,梳理出导师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工作要求、管理与考核、工作条件保障等相关实施细则,6月26日,学校正式印发《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暂行)》(重科院委〔2015〕16号)。文件印发后,学生工作部积极制定实施方案,9月份,已组织各学院从学院和机关报名的导师中聘请756名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的老师担当2015级新生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大学生活进行辅导,把个人关爱与学业指导、学风建设和职业发展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同时编印了《重庆科技学院导师工作手册》并配发给每位导师,2015级学生导师制工作全面铺开,同时,学生工作部也分别组织召开学院分管领导、导师代表、学生代表座谈会,进一步了解导师制推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导师制的相关工作机制。

二、以奖助贷工作为重点、以提升学生就业水平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服务工作新水平

(一)积极做好学生奖助贷工作

一是积极做好国家奖助学金及校内外奖助学金的各项工作。在市教委的统一安排下,顺利完成了52名获得国家奖学金与653名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生的证书制作与发放工作;会同计划财务处为5920名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了国家助学金;顺利完成了30名中国石油奖学金的评定与发放工作;顺利完成了1760名学生综合奖学金、110人次学生创新奖学金、30人次新生奖学金的评定与发放工作;顺利完成172名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学生奖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工作。二是积极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共为19名在校生和毕业生办理了参军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手续;统计完成了全校已设立的所有勤工助学岗位数共230个,并根据各部门实际考核情况对在岗的同学进行了工资发放;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共为876名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教材补贴8、6万余元。三是通过大学生创业助学基地帮扶学生。指导大学生创业助学基地对寝室饮用水的管理进行了规范;完成了大学生创业助学基地相关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5年,创业助学基地为全校160余名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发放工资21、7万余元,向学校青年英才基金捐款1万元。四是通过活动鼓励学生。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转发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在全国高校开展“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学生中开展了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五是做好贷款工作帮助学生。全年共为33名学生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组织学生与农业银行签订了《借款合同》;为164名2015届毕业生办理了毕业还款手续;做好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相关工作。

(二)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今年,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用人单位降薪、减少岗位等诸多困难,且为历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在此形势下,学生工作部紧紧围绕就业促进、就业服务、就业管理三项主要工作,及时启动了2015届毕业生就业促进行动计划,实施了包括巩固和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就业指导、对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进行帮扶等具体措施。同时,以举办就业形势讲座、就业“双选”会为举措,积极促进学生就业。2015届毕业生就业中,学生工作部已经成功举办就业形势讲座4场,成功举办了包括中石油、中海油、冶金、杭州市萧山区企业、重庆市人社局等十一场大型专场“双选”会,吸引了600余家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累计为毕业生提供了15000多个就业岗位。此外,学校还举办了400多场小型招聘会。截止2015年6月30日,5049名2015届毕业生中,签约3883人,签约率76、91%,就业4567人,就业率90、45%,签约率和就业率与2015届毕业生基本持平,实现了学校提出的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0%的目标。同时做好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截至6月28日,全校2015届毕业生入伍预征共确认报名249人,占全校2015届毕业男生数7、27%,完成了市教委要求报名确认人数占毕业男生数不低于5%的要求。

9月份,全面启动了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截止目前,全校共组织2015届毕业生石油类、冶金类等大型专场“双选”会六场,六场大型“双选”会共到会单位300余家,签订就业协议和达成就业意向共1000余名同学。另外举行小型招聘会近200场。截止12月10日,我校2015届毕业生5375人(本科生5045人,专科生330人)中,签约率达到31、96%(本科生签约率31、42%,专科生签约率40、30%)。

(三)有效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一年来,学生工作部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德心共育、自助助人”为主要工作模式,通过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自助互助系统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危机干预系统,建立班级、学院、学校三级预警机制和心理保健网,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出色完成了“三级心理之家建设”、“心系家乡服务基层”、“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算亲情账、知父母恩”、“看红片、谈人生”等五大特色活动,实现了德心共育的“三有”(校院有阵地、班级有活动、宿舍有心灵通道)和“五进”(进班级、进宿舍、进家庭、进军训营、进社会)工作,有力推动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同时还重点做好了大学生“青爱”工程的相关建设工作。积极做好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全年共组织全校学生工作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会1次,组织专兼职教师参加校内外的专业培训420人次,举办心理委员培训5场,为2015级4650余名同学开设了“青春路上结伴而行”、“青春之树常青”、“宿舍你我他”、“算亲情账,知父母恩”等4个教学专题,邀请中国青爱首席专家陈一筠教授等为学生讲授“天涯何处觅佳偶”等“灵湖心语”青爱系列专题讲座7场。先后开展了“心理情景剧”、“心理运动会”、“学爱·防艾讲课比赛”,“心理成长征文”、“青爱”公益海报招贴设计大赛海报设计、心理趣味辩论赛以及“三级心理之家”建设成果评比等活动数十场,参与学生20580余人次。完成2015级4653人的心理建档工作;日常心理咨询645人次;干预心理危机17人,共54次,较好地维护了学生身心健康,维护了校园安全稳定。组织参加了由中国青爱办、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大学生成长论坛,共有20个项目成果获奖,市级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优秀指导教师1人,优秀组织奖1项;学会奖17项,其中一等奖2项,学会优秀指导教师2人。

三、以日常管理为基础、以强化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改进学生管理工作新方法

(一)日常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一是认真落实“四进”公寓工作。辅导员把走访学生寝室及开展学生的个体教育作为“四进”公寓中日常思想政治的重要阵地,密切了学生工作者与全体学生间的联系和沟通,为解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困惑提供了有效保障和便捷服务。二是大力加强学生公寓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公寓管理的相关工作,强化了学生自律委员会的检查工作,将各学院每月寝室评比相关数据如寝室卫生、违规用电、晚归等情况在学生工作简报上进行通报;调研论证了寝室改造方案,7—8月份,对禾园三号部分学生寝室进行了改造,11月份,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公寓损坏设施物品进行了全面维修,共维修学生寝室2870间次,各类损坏设施物品20000余件;配合总务处,做好了学生公寓空调安装的相关调研论证工作;积极做好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对各学院申报寝室进行检查和考核,全校共有62间寝室获得“雅室设计大赛”奖项,6个学院获得和谐之家建设先进集体。三是强化学生活动管理。要求各学院积极开展各种学生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各类大型活动,如体育文化节、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四是认真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6月份共组织4900余名毕业生开展了“一本纪念册、一枚纪念徽章、一块纪念石、一次授位活动、一次谢师宴和一次主题班会”的“六个一”主题教育活动。五是严格学生违纪处分管理,积极正确引导、教育全体学生,2015年共处理学生违纪事件71人次,学生违纪率为0、34%,与2015年学生违纪率0、73%比较,学生违纪率下降了0、38个百分点。

(二)安全稳定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认真做好学生系统值班工作。学生系统每天组建值班工作小组,学生工作部值班人员为小组负责人,各学院值班老师为值班成员,由值班小组负责人召集值班成员,对学生公寓集中进行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学生安全稳定状况、学生在上课及自习时间在宿舍打网络游戏情况、宿舍私拉乱接电线、违规用电、清洁卫生等问题。二是充分发挥自律委员会学生干部作用。加强自律委员会学生干部公寓检查工作,做好学生安全用电、寝室卫生和晚归等问题的检查工作,检查结果每周汇总后信息反馈至相关学院进行整改或处理。同时自律委员会要更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信息并及时向学生工作部报告。学生自律委员会两学期共查到违规用电寝室1105间次、晚归1545人次,并对违规寝室和学生进行了通报,各相关学院及时对违纪学生进行了教育引导,确保了学生的安全稳定。三是加强学生的安全稳定教育工作,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导学生理性关注国内、国际时事动态,坚决拥护中央各项决定,正确认识形势,理性表达情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四是确保信息畅通。各学院要做好信息了解和掌握工作,要全面准确的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同时做好安稳信息报送工作,各学院每周要及时认真的报送安稳工作信息,有突发情况及时上报,两学期学生工作部共向学校上报学生安全稳定报告34份。并要求各学院、各辅导员必须对学生在校、在学的情况掌握清楚,做到信息畅通。五是会同保卫处等部门,做好了学生公寓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部门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以及消防演练组织等工作。六是会同保卫部等部门,积极稳妥地处理了法政与经贸学院和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突发事故学生的相关工作。全年来,学生工作部配合学校认真做好了H1N7禽流感时期、雅安地震时期、钓鱼岛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及其他重要敏感时期的安全稳定工作,确保了学生的安全稳定大局。

(三)学工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学校本年度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学工系统建设的牵头部门,学生工作部会同教务处、信息化处等部门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进一步完善了学工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参数,确定了以学生服务、学生管理、招生、就业为构架的学工系统基本框架,11月初完成了系统招标相关工作,目前中标单位已入住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做好开发前期功能需求等相关调研工作,预计部分功能在明年4月份投入使用,此项工作的推进,对提高学生工作现代化管理手段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结合目前工作实际,做好了2015年信息化建设项目(迎新、离校系统项目升级)的申报工作。

(四)学生工作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一是强化工作职责,提升队伍素质。通过学生工作例会、部门职工会议、处务工作会等形式,不断探讨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同时通过宣传橱窗、宣传栏和展板,明确各个科室工作职责,实行目标责任制,强化岗位、责任意识,提高队伍素质和工作效率。二是“高标准、严要求”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今年共考核引进新辅导员9人,完成了学校首届11名人事代理辅导员的转正考评工作(其中10名辅导员顺利转正,1名辅导员延期转正),选拔了第三批公派出国深造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辅导员)1人,评选出了2015年度校级“十佳”辅导员。三是做好学生工作科研教学及科研项目研究工作。本年度学生工作申报立项75项。四是积极组织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6月份,我校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拉开帷幕,18名老师参加了学校的比赛角逐,此项活动的举办提升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业务素质。同时组织了第二届辅导员博客大赛等活动。五是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相关培训。全年对新进辅导员开展专题培训6次,共送出9批次46人次辅导员参加了军事课、创业课、安全稳定工作培训、就业创业指导培训和出国、走访云贵、川陕等用人单位等培训和学习活动,开展了第一批公派出国老师深造工作总结交流活动。六是加强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培养。通过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党员服务岗”、“党员先锋岗”等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五)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完善

加强学生工作制度化建设是推进新时期学生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根本保障。一年来,学生工作部经广泛征集个学院学生工作分管领导、辅导员、学生代表意见,拟定出《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素质教育实施方案》、《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方案》和《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文化活动管理办法》。会同组织人事部拟定出《重庆科技学院人事代理辅导员转为正式事业编制人员管理办法》(现已试行)。制定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员育人工作合力打造本科品牌的意见》(重科院委〔2015〕15号)、《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暂行)》(重科院委〔2015〕16号)两份学生工作文件。同时结合当前学生工作实际,对《学生手册》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学生教育服务管理各项制度。

(六)招生录取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合理调整专业结构。根据国家和重庆市教育发展规划及市教委相关文件精神,遵循学校战略发展规划,系统全面地分析和理清了影响招生计划的因素,科学合理编制了2015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2015年我校43个专业在全国31个省市原始计划招生4400人。二是开拓招生宣传渠道,丰富招生宣传内涵。今年招生宣传通过制定内容详实、可操作性强的宣传方案,制作相关招生资料,充分发挥学校招生网站的宣传作用,注重现代传播媒介的组合运用,充分利用电话咨询、外出巡展、校园开放周等各种有效宣传途径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以保证充足优质的生源。三是规范招生录取制度。在整个招生录取工作中实施招生“阳光”工程,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在原有招生政策和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对招生录取工作全过程中的政策、纪律、管理、信息、录取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编印了《重庆科技学院招生工作手册》,加强了录取软硬件建设和招生录取人员选拨培训工作。从7月4日广西省艺术类本科投档开始,至8月13日新疆定向录取结束,历时近一个半月,共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录取本科新生4815名(其中男生3293,女生1522名;艺术生239名,定向生69名。),录取重庆籍新生2500名(其中高职本科60名,预科直升3名)。截止10月8日,本科新生到校报到4652人(其中男生3164,女生1488名),报到率96、6%。

四、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掘和整合力度还不够,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发展,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

2、导师制推行过程中各学院重视程度不一,合力育人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3、各学院基础工作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强化,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4、面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怎样在新时期更好地健全学生教育服务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实践。

五、2015年工作打算

1、深入开展十八大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和宣传贯彻活动,工作中认真应用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2、继续落实第三次学生工作大会精神,修订学生工作相关教育、服务、管理制度,形成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

3、拟定全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和计划,继续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以“建机制、搭平台、强督查”为抓手,突出以学风建设工作为重点的检查、教育及评比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大学生学风建设。

5、继续深入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广泛开展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活动,不断强化重科大学生形象。

6、通过开展创业对策研究、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大学生创业助学基地建设等,继续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7、深入推进本科学生导师制,做好导师工作培训,工作研讨等工作,努力构建“全员育人”新机制。

8、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做好学工系统建设和迎新、离校项目升级等信息化工作,努力提高学生工作管理服务水平,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

9、继续深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10、继续深入实施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德心共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1、加强指导,拓展基地,推进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下大力气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12、继续实施招生“阳光工程”,认真做好招生录取工作,密切关注招考制度改革的新要求。

13、规范流程,提高效率,认真做好毕业生离校、迎新和新生军训工作。

14、加强引导,强化管理,努力形成一批示范学院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387185/

推荐访问: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 大学生创业大赛策划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