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手抄报内容 > 龙的传人手抄报

龙的传人手抄报

时间:2018-05-09   来源:手抄报内容   点击:

【www.gbppp.com--手抄报内容】

龙的传人手抄报 第一篇_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和有关龙的成语。

2 了解关于龙的传说故事和形象,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以及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的原因,增强民族自豪感。

3 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以及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的原因。

教学用具:电脑课件

课前准备:查找关于龙的故事,搜集龙的成语、装饰品或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思路设计:

一、激趣引入:

课件播放张明敏的歌曲《龙的传人》,学生猜歌名,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突出“龙”字)。

有人认为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也有人认为龙只是传说中的东西。结合你查找的资料说说龙到底是什么呢?学生交流各自资料。

二、了解关于龙的传说故事和形象:

学生在班级交流资料后,引导他们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龙的。找出第二自然段读读,课件展示不同时期龙的形象,从而得出结论:龙只存在于中国人的想象和传说中。

三、探究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的原因

十二生肖中的龙深受人们的喜爱,更备受中国人崇敬,自称“龙的传人”,这是为什么?

请同学们自读四至七自然段,找出答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

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它集各种动物特点于一身,又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读出中国人对龙的崇敬和喜爱。

四、学习“金钥匙”中的学习方法,积累带“龙”的成语。

阅读“金钥匙”,同位互相出题进行知识的巩固。

积累带“龙”的成语:飞龙在天、真龙天子、金龙献瑞、

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的传人

五、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出现“龙的传人”,前后呼应,紧扣课题,重点突出。

六、拓展练习:

1 关于龙的民间活动:赛龙舟舞龙灯„„

2 关于龙的壁画、工艺品、装饰:九龙壁双龙戏珠云龙纹„„

七 板书设计:

龙的传人

威力无比 变幻万千 无所不能

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八 课后反思:

《大人们这样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龙”这个主题分别讲述了“龙”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心目中的形象,赋予它深刻的含义:龙象征着腾飞的中华民族,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理解龙的含义并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能通过自读,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大体理解文章的内容,较为准确的把握中心思想。

教学设想与目标:

1.掌握生字词,并灵活运用。

2.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3.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

4.根据文章内容续编课文。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投影仪。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新课

(以图片形式展示赛龙舟、舞龙灯、北海的九龙壁)

同学们你能说出这些图片的名称吗?你发现这些名称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回答)那么龙在你们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哪?那同学们你们见过龙吗?关于“龙”大人们是这样说„„

齐读课题质疑——大人们会说些什么哪?(生回答)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小组合作解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生字新词你都认识了吗?让我们开火车的形式来读一读?(指名读,评价,纠正)

2)齐读生字新词。

3.读了课文税来说一说关于“龙”大人是怎么说的哪?

4.学生自由回答,评价。

三、细读品味,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龙”在大人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以表格的形式汇报

爷爷怎样说的?

奶奶怎样说的?

爸爸怎样说的?

妈妈怎样说的?

老师怎样说的?

„„„„【龙的传人手抄报】

请同学们分别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通过学生美读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龙”在不同人心目当中的不同形象体会“龙”的深刻含义,教师应该及时评价,小结)

3)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读了这篇小文章,你认为那一段,那一句更能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齐读:在美读中体会作者的强烈民族自豪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文章主题自然水到渠成)。

“龙”象征的我们腾飞的中华,那么你再来开动脑筋继续想一想“龙”还有什么含义哪?(自己续编,然后小组交流。)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龙”象征的腾飞的中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腾飞的中华龙是怎样震惊世界的。(播放课件——有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航天事业,军事,经济贸易,教育等事业发生的变化。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中国正在不断的腾飞,不断的进步。)

看到中国各项事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你想说点什么吗?(学生认真观看,思考,老师指名回答)

(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发生的变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祖国做贡献的信念)

五、布置作业

1.把这篇文章有感情的朗读给爸爸妈妈听听。

2.用你知道的事实,试着在第五段后面继续写几句。【龙的传人手抄报】

3.谈谈你作为“龙”的子孙又有那些感想。

板书设计:

大人们这样说

爷爷怎样说的?

奶奶怎样说的?

爸爸怎样说的?

妈妈怎样说的?

老师怎样说的?

„„„„

龙——腾飞的中华

教后反思:

《叶公好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写了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欢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墙壁上也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现在这也是一个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

龙的传人手抄报 第二篇_龙的传人导学案

《龙的传人》前置作业

一、课文阅读四步曲:

1、认真读课文,把读不准的字标上拼音,并记下来,把不会写的字词在生字本上多写两遍。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记得在书中画下好词好句。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作批注(你读完觉得哪些词比较难懂可以自己查出来在书上作标注,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4、浏览课文,给本课的重要词找一找近义词,反义词,写在书上。

二、预习自测:

1、识记本课生字并按常规组词在书上,然后默写一遍,给家长批改。

2、给下列词语加上拼音。

崇敬( ) 装饰( )祈祷( ) 祸福( ) 旱涝( ) 丰歉( )

3、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把你收集的写龙的四字词语写到后面。(至少写六个) 威力( ) 变化( )至( )无( ) 金龙( )

【龙的传人手抄报】

4、你能写出一些带动物的成语吗?如“叶公好龙,虎头蛇尾,鸡飞狗跳”等。认真想一想,然后写下来,不少于十二个。

5、为了把龙说明白,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举一列。(不少于四种)

三、我思考,初探究:

1、龙在中国有哪些象征?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提示:抓住课文重点句段,结合教材助读加以理解。)

2、你发现课文首尾有什么特点?这种结构有什么好处?

《龙的传人》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凝聚着强烈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的文章,教材通过对龙的传说、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以及龙的象征意义的描述,赞颂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意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录音机 录音带 图片

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开火车竞说含有“龙”的成语。

一、设疑激趣 导入课题

1、播放歌曲《龙的传人》.教师问: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②关于龙,你都知道些什么?(教师组织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龙的资料。)③谁知道歌词中的“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

2、过渡: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是龙的传人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

1、朗读检测。

2、生字词检测,并听写。

3、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重点品析,深入探究。

1、龙在中国有哪些象征?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提示:抓住课文重点句段,结合教材助读加以理解。)

2、你发现课文首尾有什么特点?这种结构有什么好处?

3、集体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出示在不同时期文物古迹中龙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其样子的不同,深入理解它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人们想像出来的传说中的动物。

(2)理解图腾的意思,讨论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什么把龙当作崇拜的图腾?

(3)

①理解“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成语的意思,

②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想象它们所表现的“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 ③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龙”字的成语?

(4)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会作者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师过渡: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是因为我们向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

播放歌曲,学生跟唱,引发情感共鸣。

四、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龙的资料,创办专题读书笔记。

2、办一起有关龙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中国人与龙

龙是什么

龙的传人 龙的象征意义:

至高无上

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龙的传人——中国人

龙的传人手抄报 第三篇_龙的传人说课稿

《龙的传人》说课稿

各位老师:

早上好!我是第几号考生,今天我说的题目是《龙的传人》。根据说课的要求,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4大板块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龙的传人》是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课文的主题是“龙”。这篇课文从龙与中国人的密切关系,龙到底是什么,以及中国人赋予龙的丰富含义等几方面,告诉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龙的传人。抒发了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作者作为龙的传人的骄傲与自豪。文章结构严谨,首尾呼应。

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词,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带“龙”字成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中国人为什么自称为龙的传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做为龙的传人骄傲与自豪的思想感情。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以及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的原因。难点: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法

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

流。

三、说教学过程

1、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播放歌曲《龙的传人》,教师问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关于龙你都知道些什么?(组织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龙的资料。)谁知道歌词中“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过渡: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龙的传人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组织学生欣赏歌曲,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图文的资料,这样丰富了课程资源,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将课堂延伸至课外,使其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容易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出示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检查认读,讨论交流本课主要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从龙与中国人的密切关系,龙到底是什么,以及中国人赋予龙的丰富含义等几方面,告诉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自称龙的传人。

3、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学生以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读两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边读边在书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读完后自己出题目检测阅读效果。

2小组内汇报交流:先把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一起讨论。互相交流题目检测阅读效果。

3、集体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出示在不同时期文物古迹中龙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其样子的不同,深入理解它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人们想像出来的传说中的动物。

(2)理解图腾的意思,讨论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什么把龙当作崇拜的图腾?

(3)①理解“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成语的意思,②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想象它们所表现的“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③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龙”字的成语?

(4)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会作者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师过渡: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是因为我们向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

播放歌曲,学生跟唱,引发情感共鸣。

四、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龙的资料,创办专题读书笔记。

2、办一起有关龙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龙的传人

中国人与龙 龙是什么

龙的传人手抄报 第四篇_春节手抄报打印版26132642

【龙的传人手抄报】 【龙的传人手抄报】

龙的传人手抄报 第五篇_童心向党 梦随心飞 手抄报

《小童话》 在云彩的南面, 那遥远的地方, 有一群树叶说:

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 有一群花朵说:

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

我么想像树一样成长。

2016年7月

龙的传人手抄报 第六篇_四年级国庆快乐手抄报

“四年级国庆快乐手抄报”下载方法:在图片上面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四年级国庆快乐手抄报图片一四年级国庆快乐手抄报图片二四年级国庆快乐手抄报图片三一、四年级国庆快乐手抄报资料:祖国强大了 伟大、激动人心时刻终于来临了,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0个生日。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中冉冉升起,60声震动的鸣响谱写了21世纪盛世的华章。 1997年的7月1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香港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同样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和中国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那时,我们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因为别人看不起我们中国,所以一次又一次的欺负我们中国,我们那时也没有办法。二、四年级国庆快乐手抄报资料:关于国庆节的好段 1、总有一种喜悦让我心潮荡漾,这就是祖国前进的步伐如此铿锵。64年的梦幻,承载了华夏子孙太多的心酸和太多的希望;64年的台阶,铺满了炎黄儿女太多的汗水和太多的收获;64年的变迁,挥洒着龙的传人太多的豪情和太多的文明„„

2、我徜徉在人间天堂香格里拉的红草地旁,端详着历经沧桑、千姿百态的古碉堡,我意识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尊严。 3、我们拉起历史与现实的手,把信念和勇气装入滚烫的胸怀。我们清醒的思索,每天吟诵着八荣八耻。曾经沉重,现在振奋,我们已经荣建一座世界最高的和谐殿堂,在这里向世界人民招手。这就是我们的崇高理想。无论霸道者如何嚣张,真理是空前绝后的永恒。 4、我们已经拽起正义的纤绳,带着沉甸甸的使命,踏入激流勇进的时代大潮。华夏不再是被蹂躏的稀泥,中国不再是被戏弄的玩偶,我们已举起鲜艳的红旗,吹响嘹亮的号角,托起金灿灿的太阳,把全世界照的通红通亮! 5、中国这个名字,从那一天开始响彻五洲,深深的印在了全世界人们的脑海里,她是不屈的象征,她是坚强的诠释,她是胜利的宣言,她是华夏子女心中不灭的太阳。

龙的传人手抄报 第七篇_国庆手抄报

沁园春.国庆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

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

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国庆节的来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1、国庆节小知识

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为

什么把这一天定为国庆节呢?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莲山课件 w w w.5 Y K J.Com 1

过去,

我们的生活不如牛马。

收得的粮食,

落到领主家;

铁做的鸡笼,

保不住鸡的命;

池塘里的鸭,

被老黄狗当鸟打。

勐海地方,

处处荒凉,

宽阔的坝子长满野草,【龙的传人手抄报】

道路上老虎豹子成群,

田地没有人耕种,

寨子像墓地一样阴冷。

穷人的命

像枯黄的茅草,

领主点着罪恶的火,

巴不得一下烧掉。

毛主席的光辉照到边疆,

各民族人民得到了解放,

我们的勐海也不再黯淡,

如同星辰一样发亮。

穷人分得了土地、茶园,

心里像寒冬时得到棉被一样温暖,

人们用劳动来建设祖国,

妇女也走出了竹楼。

党是我们的眼睛和方向,

村村都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就像千万只孔雀,

展开金色的翅膀,

朝着社会主义飞翔。

神鬼被赶走了,

千年荒芜的茶园发出嫩芽,

盖起了高大的工厂,

坝子的新楼像盛开的荷花,

公路像新织的鱼网。

我们幸福的开端,

我们神圣的节日,

伟大的国庆来临了。

我们要在田野上铺一层黄金,

用丰收,用蛋大的谷粒来迎接。

我们要替群山缝一件锦衣,

用千担棉花,万担茶叶来迎接。

国旗

升起来了,升起来了,升到万众瞩目的高度。

虽然没有惊涛骇浪,但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在起伏,有一种雷霆万钧的力量在激荡。

升起来了,万物在这个高度里陶醉!

多么鲜红的高度,尊严从这里独领神州风骚,太阳就在灿烂里陪伴…… 多么有力的凝聚,自信从五角星的光芒中笑傲风景,万物就在激情中生长,自信愈发坚强起来……

多么豪迈的情怀,期待从这种浪漫中孕育美好,龙的传人在伫立守望,期待愈发坚韧起来……

升起来了,升起来了,升起世人惊叹的目光。

这鲜艳的五星红旗哟,猎猎飘扬着半个世纪的辉煌,展示着神州风采! 面对国旗,山,站起来;水,活起来;天,阔起来!

面对国旗,每个生命都庄严起来、神圣起来,沿着国旗下的路向前延伸。 飘扬的国旗啊,您是我昼夜难眠的情感……

国歌

这是真的。

她容纳了神州大地百分之百的乐感,她的每一个音节都凝聚着东方民族的骨气,她的每一个音符都能够滋生咆哮的力量,她的每一个音律都爆发出东方雄狮的最强音!

是的,每当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总要唱响这力量与信心之歌;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总要奏响这庄严和圣洁之歌;每当取得胜利和收获的时候,总要从内心深处吟诵这雄浑与骄傲之歌……

沿着这歌声潮头,我们驾驭着追求之舟,向着理想的彼岸航行。 每一个人生的码头都有我们金色的梦幻。

只要歌声不灭,我们总能挽起手来,摘取时代挂在亮丽之处的金牌! 再一次唱响这不朽之歌吧。

一半是勇往直前的势不可挡的力量,一半是我们共同拥有的目光。

远方的地平线既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在那里,这歌声还会与我们会合!

国徽

赞美有时不需要歌唱,要用心聆听。

是的,我听到了麦穗在齿轮中生长的声音。

这个声音萦绕着一群红五星的光芒和一座城楼的文明。

文明都沐浴在这光芒和文明之中。

我深知泥土的真实和可靠,我深知钢铁的坚硬和骨气。

这泥土、这钢铁终于用她的赤诚和硬度支撑起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脊梁! 在光芒中,我们挥舞镰刀,收割几千年的清香;在文明中,我们启动齿轮,伸延几千年的征程。

把民族的向往浓缩起来,把民族的尊严升华起来,浓缩到朴实里,升华到自然里!

这就是麦穗和齿轮的不朽糅合。

国庆节资料:

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取得

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国庆节呢?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朱德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实况广播。这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实况广播,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同时联播。 国庆节历史由来 :

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国庆节朗诵稿

五十前的今天

在亚细亚的广大版图上

一只雄鸡在昂首高唱

五十年前的今天

在天安门城楼上

一个声音如春雷般炸响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43522/

推荐访问:龙的传人手抄报图片 龙的传人手抄报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