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满族的风俗习惯

满族的风俗习惯

时间:2018-03-05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满族的风俗习惯 第一篇_满族历史渊源和风俗习惯

【满族历史渊源和风俗习惯】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传说在尧、舜时代就和中原王朝建立了联系。辽朝时期,女真族的完颜部逐渐强大,建立金国,消灭辽国和北宋占据中原地区。但是随着金国被蒙古帝国所灭,女真这一称谓再次笼统化。公元17世纪初,女真出了一个有名的人物叫努尔哈赤。他用了30年的时间,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在统一过程中,他把女真各部先后编成了八支队伍,每支队伍分别用八面不同颜色的旗帜作标志,合称“八旗”。努尔哈赤指定他的儿子和侄子来分统八旗,实行全民皆兵。八旗既是军事组织,又是生产组织和政治组织。正是凭着这支劲旅,努尔哈赤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打败了明朝十多万军队的围剿。后来,满族政权又陆续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公元1644年,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 席卷大江南北,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清帝国。这是满族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 满族人民有着维护诅国统一,抵御外来侵略的光荣历史。在鸦片战争中,驻守在浙江乍浦观音山天尊庙里的八旗兵,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 276名满族官兵,几乎全部战死在阵地上。守卫镇江的八旗兵,面对十倍于我的敌军和洋枪洋炮,浴血奋战,寸土不让,表现了中华儿女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也出现了许多满族的英雄和烈士。著名的抗日英雄、抗日联军二师师长陈翰章,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八路军一二O师政治委员关向应,就是他们的优秀代表。

我国满族有982.1万多人。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有一半以上的满族居住在白山黑水间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余散居在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此外,在西安、成都、昆明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满族居住。

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满族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人 物。清朝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个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学者。他主持编修了很多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的书籍,如《皇舆全览图》等。到了近代,满族中有造诣的文学家。艺术家也很多。被旨为“语言大 师”的著名作家老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关肃霜,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等,都是满族中的杰出人物。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要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婚俗】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世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

女方家。

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称“打下发”。 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搀进洞房。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新房的床铺必须全科人铺设,洞房铺好后要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揭盖头”。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

【食俗 】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此外,日常蔬菜还有萝卜、豆角等。

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辽宁沈阳市的满族餐馆那家馆有100多年历史的,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典型食品: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白肉血肠、火锅、酸汤子、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大饽饽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大八件;小饽饽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小八件。大小饽饽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还有七星点子、八裂饼、核桃酥、到口酥等。

【节庆】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

【漫话旗袍】

旗袍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服饰橱窗里,享有很高的盛誉,它是从满族古老的服装演变而来的。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

在满族南迁辽沈,入中原后,与汉族同田共耦,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由箭袖变成了喇叭袖,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衩。

至本世纪30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女性旗袍下摆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绣花卉纹饰。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40年代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

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这一源于满族的传统服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苛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

【风味饽饽】

饽饽是满族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金黄,有粘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面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气,别具风味。粘糕饽饽是用大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则成。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蘸着糖吃都行,既香又甜。 满族的饽饽很耐饿,携带方便,风味独具,至到今天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

酸汤子也是满族的传统饽饽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做成的。先用水把玉米泡开,磨成水面,再用布袋过掉渣滓,水面置桶里发酵,待到有酸味时,用漏斗或机器挤成面条状,煮熟即可食用。有时发酵过大,略有酸臭味,故又称“臭米子”。在辽宁叫“(左火右叉)子”。东北城乡,还设有(左火右叉)子馆,专营“臭米子”。

萨其玛是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其前身,是满族的一种传统糕点——搓条饽饽。

满族饽饽品种繁多,各有特色。金黄的小窝头,酥脆的炸馓子,松软的淋浆糕、细腻的大盆糕,此外,还有金丝糕、太阳糕、凉糕、酒糕、春饼等等,数不胜举,各领风骚,都是满族的传统风味。

【“落草”之俗】

满族称婴儿降生为“落草”。妇女临产时,将炕席卷起,放块石头压在席卷上,拿一些谷草铺垫在炕上,将孩子生在草上,故称“落草”。这种习俗带有浓郁的狩猎民族古朴、粗犷的遗风。干草既可防湿,又可以御寒。

如果生个男孩,就在家大门边悬挂木制弓箭,俗称“公子箭”,这并非真的弓箭,而是用预祝孩子长大成名以后成为一名精骑着射的男士。如果生个女孩,则在大门右边挂一块红布条,象征吉祥。挂红布条逐渐演变为产房的标志。产房不许人闯入,因为生人会把奶水带走,如生人不慎闯入,还得做一碗汤送来,称为“还小孩落生,要请一位本事大、性格好、长得好的人第一个到产房,谓之“踩生”。据说谁踩的生,孩子长大后就象谁。

孩子生下第三天,请一位儿女双全有威望的老太太给孩子洗浴。洗浴在大铜盆进行,内置槐树枝、艾蒿、热水等。老太太一手托着孩子,一手给孩子洗浴。最后,老太太用一根大葱连打三下婴儿,边打边说:“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的”。打完后,孩子的父亲将葱扔到房上,亲友们一起贺喜。

孩子满月后,将悬于门上的“公子箭”和红布条收回栓在子孙绳上,放在西墙正中北侧的子孙袋里,旁边供奉着“佛托妈妈”( 保婴之神)。满族人家每到春秋,要祭祀佛头妈妈以求祭祀之时,把子孙绳从神位前拉到院里柳枝上,家族里未婚男女和抱孩子的妇女跪拜萨满用柳枝蘸水洒向孩子头部,又让孩子在香碟前熏一下,意在驱邪,随后取下子孙绳上的五彩线,套在孩子的颈上。过三天把五彩线收回贮在子孙袋里。因五彩线称为“锁线”,因此此俗谓之“换锁”。

婴儿满月之后睡悠车,这是满族育婴的一个传统方法。悠车用薄木板制做,长2公尺,将孩子放在悠车里,婴儿哭则乳之,不哭则摇之,十分轻便,母亲还可以干一些家务活。满族人家生第一个男孩,悠车由姥姥家赠送。

这就是我的民族,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有着辉煌灿烂文化的民族------满族

满族的风俗习惯 第二篇_满族民俗风情介绍

满族民俗风情

满族是我国第二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三省,其中在辽宁省分布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人口总数仅次于壮族。

满族历史悠久,其祖先可追溯到先秦时代的的肃慎,其后裔一直生活在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我的家乡)以北、黑龙江的中上游以及乌苏里江流域等。唐朝时的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黑水靺鞨族在五代宋辽时期逐渐发展为女真族。1115年,女真族的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大金朝,相继灭掉腐朽不堪的辽宋两朝。400多年后的1583年,雄踞关外的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落,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自立为汗,建立后金政权,正式与与中原大明朝相抗。1635年10月13日,皇太极继位称帝,定都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改国号清,废除女真旧称,改族名为满洲。1644年,大清八旗劲旅入关,定鼎中华。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发,满洲统治崩溃,随后满洲族改称满族,族名一直延续至现在。 满族原本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借用蒙古文字字母,创制于16世纪末。17世纪四十年代后,满族人大量入关,逐渐与中原汉族融合,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今天,我们可以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爱珲

镇和富裕县找到会讲满语的人。早期的满文著作有《满文老档》、《满州实录》和《异域录》等。满族自古好歌舞,其创作灵感多来自于狩猎和战斗活动。另外,满族人还钟情于跳马、跳骆驼及滑冰等。 历史上,像在清代电视剧中所展现的一样,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戴圆顶帽,下穿套裤。满族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耳环,腰间常挂手帕。随着满族入关,其服装与汉族服装逐渐趋于一致。但是,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直至现在还较为流行。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坐北朝南,分为东、中、西三间,东间称东下屋,中间称堂屋,西间称西上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满族人颇重忠孝,注重礼节。行人相遇于路上时,晚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是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就连在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满族很忌讳打狗、杀狗和食用狗肉;满族人不能戴狗皮帽,不能铺狗皮褥,很忌讳见到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满族人在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其主食多为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喜欢在饭中加小豆。在一些地区,满族人以玉米为主食,喜欢发酵玉米面,然后做成“酸汤子”。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的

满族人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夏天时,满族人用清水过一遍做好的高梁米饭和玉米馇子饭,然后放入清水中泡,待吃的时候再捞出,盛入碗内。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 ... 东北的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在深秋时腌渍大白菜(即酸菜),作为寒冬时节的主要蔬菜,据传此法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满族人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辽宁沈阳市的满族餐馆那家馆有100多年历史的,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满族传统风味菜肴——白肉血肠和火锅、辽宁岫岩满族的典型食品——酸汤子、以及清东陵糕点。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逢年过节,都要杀猪,农历腊八节时,满族人要用黏高梁、小豆等八样粮食煮腊八粥。在除夕夜包的饺子中,有一个饺子中有铜钱,吃到便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有富贵。此外,满族人还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点心“萨其玛”。满族过去信仰萨满教,每年都要根据不同的节令祭天、祭神、祭祖先,以猪和猪头为主要祭品。

在满族大祭时,通常要杀猪,特别是当祭祀祖先时,要选用无杂毛的黑猪(有的还必须选黑公猪),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如果,

猪的耳朵抖动,则被认为神已领受,即可宰杀,此举俗称为“领牲”。有的地方要将猪肠和膀胱放入吊斗挂在杆子上,让乌鸦来吃,如果三天内被吃掉,就为吉利。然后把全猪卸为八块,按原样摆在方盘内,供于家里屋内西山墙的祖宗牌位下,家人按辈份排列免冠叩头三遍,再将肉切碎入锅熬煮,全家围坐,蘸盐而食。此时如有客至,只要在祖先牌位前叩头三次,即可坐下同吃,吃完也不必道谢。满族人家至今还有逢杀猪时请亲邻好友前来品尝头顿猪肉的习惯。过去,在庄稼成熟的季节,满族还有“荐新”祭祀的习惯,如今已被“上场豆腐了场糕”习俗所代替,即在五谷上场时,用新豆子做豆腐吃,打场结束时,用新谷做大黄米饭或豆面饽饽吃,以庆丰收。满族男女青年结婚时,新娘必须先在南炕上坐帐,也有称“坐福”。直到晚上,才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新娘、新郎要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对饮。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我国北方各民族原来都信仰过萨满教。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变迁,这种教在许多民族中已被佛教(喇嘛教)和伊斯兰教所取代。惟有满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直到解放时还信仰它。萨满教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内容和祭祀活动仪式。

满族的先人对自然的崇拜是同狩猎生活和采集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条件下,衣食都取之于野兽,人们把狩猎所获取的野兽,视为主宰野兽的“神灵”的恩赐,因而加以崇拜。

满族的先人当时还不理解人类的起源,认为某种动物与他们的氏族有着血缘联系,于是视作自己的祖先,因而对它加以崇拜。这叫作

图腾崇拜。满族的先人,随着灵魂观念的发展,逐渐形成对死者及周年的悼念活动。于是有了自己的祖先的“神”。人们既然创造了这些被崇拜的神,必然把自己的安危与福祸寄托在这些神的身上。于是逐渐形成祈求“神灵”的各种祭祀活动。这便产生了交往于人和神之间的使者——萨满。

萨满教信仰的“神”有几十种,其中属于自然崇拜的“神”有天神、地神、风神、雨神、雷神、火神。还有来源于众多的动物名目的神。所有这些“神”,都有自己的偶体和偶像。比如“熊神”是以一张熊皮为其偶体。有的削木为偶,有的以石为偶,有的把被崇拜的“神”绘制在纸上或布上。这些偶像还不是真正的“神”,只能做为象征而存在,要通过这些偶像与真正的“神”打交道,需要能通“神”的萨满。可见萨满是古代社会中作为现实世界和超自然的世界之间的交往者。

萨满非世袭,上一代萨满死后相隔数年后,产生出下一代萨满。新萨满被认为是上一代萨满的“神灵”选择的。因而婴儿出生时未脱胞胎者、神经错乱者、久病不愈者,被认为是当萨满的征兆。学习当萨满者,要学会祭神的祷词,熟悉萨满宗教活动的内容。最后考试时,跳得神智不清,才被认定这是萨满“神灵”已附体,这才取得进行宗教活动的资格。

萨满向每一种“神”祈祷,都有不同的祷词。祷词中有各种“神”的出身历史、丰功伟绩以及这位神仙的性情爱好等,从而使每一种神都有了各自不同的“高大形象”。祭祀不同的“神”都有不同的祭祀

满族的风俗习惯 第三篇_满族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课程论文

题目: 满族风俗文化

满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满族是“满洲族”的简称,其祖先早在四千年前就聚居在长白山上,辽阔的东北大地,白山黑水之间,是满族的故乡。目前,满族的后裔散居于全国各地,以辽宁省为最多,北京、吉林、黑龙江等省市也有分布。随着时代的发展

变化满族的风俗习惯传承至今,发展为多姿多彩的满族风情。

一、家庭、婚姻和丧葬

过去满族家庭妇女地位较高,主持家中内外事务,甚至下田犁田打耙,结伴赶场做生意,调解族中纠纷,告状打官司皆由妇女所为,有“妇女当家则家发,否则家败”之说,男子处于从属地位。现在大多数家庭由男人当家或夫妇共同商量主持家政,也有的由妇女掌管处理家庭内外重大事宜的。赘婿有财产继承权,但必随妻姓。

解放前,满族婚姻系一夫一妻制,不同辈分不婚,严格实行本民族内部通婚,婚姻由父母包办。男女长到十六七岁时,一般要订婚。过去结婚的程序很复杂,提亲时,媒人带上礼物去女方家,如女方家同意便会收下礼物同意订婚,随后男方家又携礼去认亲,先后去五次。满族结婚兴选“良辰吉日”。接娶之日,母亲和家人等内亲属都要唱送亲歌,意为让女儿到婆家后,要孝敬父母长辈等。拜堂时不许未婚姑娘在场。次日新娘在新郎姐、妹、嫂陪同下,拜访族人亲友,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门,且在娘家短住后再回到夫家长居。新中国成立后,满族和外族通婚已很普遍,并且摒弃了旧俗,婚事都简办了。

满族过去盛行木棺土葬。其丧葬习俗有二种。第一个习俗是“做嘎”。做嘎程序有五道:一是骑马转房;二是献酒,称“踩葫芦”,过去由彝族布摩进行;三是起经;四是打黄牛蒙鼓;五是跳竹竿。在起经、打黄牛蒙鼓、跳竹竿时,要念经文。丧事另一习俗是“陪嘎”。“陪嘎”对象往往是那些相互隔膜而又做得起嘎的人家。被选定的“陪嘎”户,近的可在家里进行,远的要在孝家附近另设“嘎房”,内置灵房、厨房

和摆酒席。丧期内,孝家和陪嘎户可以互相“行窃”。“行窃”时被抓获不予追究。近年来“陪嘎”的风俗已取消,丧事量力而行。

二、服饰、节日和饮食

满族服饰承袭其先民女真人的传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服饰风格,它反映了北方骑射民族的生活特点和审美情趣。在满族衣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旗袍。旗袍,满语称“衣介”,分为单、夹、皮、棉四种。这种“衣皆连裳”的服装,同汉族的“上衣下裳”有明显区别。坎肩,原名叫“半臂”,又叫背心、马甲。是满族入关后对汉族服饰的吸取。套裤,满语称“渥季阿力”,只有裤筒,没有裤裆,套在裤子外面,这种“套裤”是满族秋冬季狩猎穿用的防寒衣着。满族男子一般都穿靴子,这是骑射生活的需要。清代满族妇女讲究穿高跟木底鞋,这种鞋后来称为“旗鞋”。满族男子有戴帽习俗,清代男子不分长幼,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秋冬戴暖帽,春夏戴凉帽。

满族除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庆祝传统节日以外,还有本民族的节日。满族历来重视春节,俗称“过年”,时间从腊月二十三日起。正月初一(大年初一)晨,各家老幼皆穿新衣、戴新帽、穿新鞋,向家中长辈依辈次叩拜,隔辈人均须跪地三叩首,媳妇要向公婆叩拜,之后到族长家和邻里家拜年。满族的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满族人家挂彩灯和制作冰灯,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都要煮元宵吃。满族还和汉族一样,也会庆祝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节日。

满族食俗具有传统的民族特点,体现了处于北方严寒地区的地

域特色,同时也表露出满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融和影响。

一般满族人家以面食为主,主要原料是麦子、玉米、高粱、粟糜等。满族称面制的东西为“饽饽”,有萨其马、芙蓉糕、绿豆糕等,品种繁多,制作精美,风味独特,有“满族汉菜”之誉。满族菜肴以肉食为主,主要是猪、羊肉。菜肴烹调方法主要是烧、烤,即“满菜多烧烤,汉菜多羹汤”。菜肴品种很多,如全猪、挂炉猪、烧羊肉、挂炉鸭、烧鸡等。满族人做豆酱历史悠久,一般用炖熟的黄豆做成块,放在大缸里发酵个把月即成。满族人还喜欢蜜制食品,因此蜜饯果脯是满族菜肴的重要内容。

三、宗教信仰及禁忌

世居的满族人信仰祖宗和多神,祭天、祭祖、祭“饭架神”较普遍。祈求庇佑,兴旺发达。祭祖是祭祖宗板,每家正屋西墙上,都安置一块2尺长、1.5尺宽的木板,作为祖宗之位,也叫祖宗板。祭祖时,把祖宗木板放在西面摆好的桌子正中,桌上放满祭品,全家按辈分祭。祭天是在祭祖的次日,杀一头全身无杂毛的黑公猪。祭“饭架神”时要吃“灶化猪”。满族除信奉萨满教之外,还信奉佛教和喇嘛教。

满族人的禁忌很多,禁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因满族人在历史上长期从事狩猎,狗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狗可以看家、狩猎、拉纤、拉爬犁,故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圈养,狗死埋葬。满族人禁捕杀鸦、鹊,他们认为鸦、鹊均为吉祥之鸟。满族人禁坐西炕,居住的西屋有蔓字炕,因西墙上有神龛,为尊重祖宗,在西炕上不准放空盘和空簸箕,因为祭祀时方盘装肉、簸箕装黄米面和炒黄豆面,空放是对神

的不敬。同时,西炕不准随便坐人或放杂物。满族人在院内东南树神杆(索伦杆),不许在神杆下拴马和喂家禽。祭祀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更衣,不能喝醉酒,不得食肉动荤,不参加吊丧,不到有病人家问病,不得淫邪玩乐等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满族原有的风俗也随之淡化。但有些民族风俗会一直流传下来。

对民俗风情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1、 希望老师能多播一些各民族现实生活的视频,不是拍成片的电视、

电影等,而是以真实记录的方式放映。

2、 希望我们可以拷贝老师的课件,尤其是播放各民族风情的视频、

音乐等。

3、 希望老师能教伊斯兰民族风情和拉丁美洲民族风情的课程。

满族的风俗习惯 第四篇_满族和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简介

满族:

今天,满族人口超过1千万。主要生活在中国北部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等一些大城市。

在16世纪,满族人的书面语言字符是来在蒙古语言的基础上创造的。满语是通古斯满族的一部分(满 - 通古斯语族),阿尔泰语系的一个分支(阿尔泰语系)。

现在,满族人民在学习和采用汉语,只有黑龙江偏远地区的老人还会使用他们的祖先的语言。

古代满族信奉萨满教,后来随着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信仰开始多元化。在满族人的房子里面,能够普遍看到他们供奉菩萨、关羽和其他大神们。

传统上,满族人们他们的头发盘绕在他们的头顶部的高簇(一绺),戴耳环,穿长袍子。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女性穿丝绸服装,而妇女社会地位较低则是穿棉制衣物。一些服饰(包括旗袍和马卦)在中国各地仍然很受欢迎。满族人的衣服是由一件短夹克套在长衫上面,还有一根腰带系在腰上,这样便于骑马和狩猎。满族与汉族不同的是,没有缠足。

满族有很独特的美食,经典的菜肴有血肠,饽饽和蒸糕。

萨其马的来源传说之一:清朝在广州任职的一位满洲将军,姓萨,喜爱骑马打猎,而且每次打猎后都会吃一点点心,还不能重复!有一次萨将军出门打猎前,特别吩咐厨师要“来点新的玩意儿”,若不能令他满意,就准备回家吃自己。负责点心的厨子一听,一个失神,把沾上蛋液的点心炸碎了。偏偏这时将军又催要点心,厨子一火大骂一句:“杀那个骑马的!”才慌慌忙忙地端出点心来。想不到,萨将军吃了后相当满意,他问这点心叫什么名字。厨子随即回答一句:“杀骑马。”结果萨将军听成了“萨骑马”,因而得名。

在满文化里面,他们对于吃狗肉或者任何跟狗有关的产品都是回避的。

满族生活习俗----“三大怪”。人们的生活习俗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满族人大多数居住在东北,由于东北冬天冷、時间长特点生活中出现“三怪”,也称为东北“三大怪。”(一)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因为过去没有铝合金,窗户全用纸來糊。东北天气冷、時间长达四、五个月,糊在屋里容易被水蒸气弄湿。特别是窗户缝,必须用纸条从外面糊上,这样不易被风吹坏。东北家家都是这样。(二)第二怪:养个孩子吊起來。满族过去是游牧民族,以打猎为主。他们生的孩子放在地上是不安全的,就用条子编成筐孩子装里用绳子吊在树上,这样母亲做什么活,偶尔推一下,可以晃很常時间。后来演变成“摇車”(摇篮)用绳系在屋棚梁上。(三)第三怪:大姑娘叼个大烟袋。他们烟袋很特别,烟袋杆都很长,一般的半尺长,最长有二三尺。在干活中抽烟把烟袋叼在嘴里,两手照样忙活计。冬天在外干活時,抽上一袋旱烟可以驱除寒气。并且,吸烟袋可以保护自己免受蝎子和蛇的攻击。因为烟草的气味有助于驱赶蝎子和蛇。

1.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因为通古斯语称为萨满,故得此称谓。萨满曾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该教具有较复杂的灵魂观念,在万物有灵信念支配下,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灵为主,兼有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内容。崇拜对象极为广泛,有各种神灵、动植物以及无生命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没有成文的经典,没有有宗教组织和特定的创始人,没有寺庙,也没有统一、规范化的宗教仪礼。巫师的职位常在本部落氏族中靠口传身受世代嬗递。随着原始公社解体和阶级社会的出现,萨满教日益衰落,社会上层人士陆续皈依藏传佛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等。该教的一些原始因素不同程度地为上述宗教所汲取和融合。但在民间,仍有其浓厚的影响,甚至以变异了的形态残存下来。

2. 满汉全席是我国一种集合满族和汉族饮食特色的巨型筵席,起源于清朝的宫廷,原为康熙66岁大寿的宴席,旨在化解满汉不和,后世沿袭此一传统。极为奢华满汉全席上菜一般一百零八种,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入席前,先上二对香,茶水和手碟;台面上有四鲜果、四干果、四看果和四蜜饯;入席后先上冷盘然后热炒菜、大菜,甜菜依次上桌。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流连忘返。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满汉全席以北京、山东、江浙菜为主。后来闽粤等地的菜肴也依次出现在巨型宴席之上。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闽菜,12道广东菜。北菜54道:12道满族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东菜。

【满族的风俗习惯】

维吾尔族:

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的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是位于白雪皑皑的天山脚下,他们擅长唱歌和跳舞。几乎所有的维族人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那里涵盖超过1709400平方公里,大约占中国的总陆地的六分之一,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国家的地区和省份,占有人烟稀少的西北大部分。

根据维吾尔少数民族的习俗,一对相爱的年轻的男女,只能得到他们的父母的准许。一般来说,订婚仪式在正式的结婚前15天之内举行。年轻男子的母亲和其他女性亲属会为这个女孩准备礼物并且在约定的日子去女孩的家里。女孩的家人也邀请一些亲戚朋友,并准备茶水和食物招待客人。

在盛宴上,年轻男子的母亲或其他亲属会解释此行的目的并询问女孩的父母是否同意将女儿嫁给年轻人。如果他们同意,双方决定结婚的具体日期。

吃蛋糕,共享快乐和痛苦。

婚礼仪式是在新娘家举行与一个阿訇主持。经过阿訇读一段“古兰经”。他问新郎和新娘是否愿意与对方结婚,如果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他拿出两个维吾尔族蛋糕给新郎和新娘各一个。虽然蛋糕已浸入海水,甚至是咸苦。这对新人也要吃完,表示在未来他们将分享幸福,荣辱与共。

新娘离开娘家后,沿途的村民可阻挡新郎的路,直到他把右手放在他的胸口向他们敬礼,并给儿童发喜糖。

当新娘到达新郎家,新郎的家人在门口燃起了火,客人使用火把,绕新娘的头三次。然后,新娘送礼物给每位客人,围着火堆移动几次驱走邪恶,邀请好运。在此之后,她可能会进入洞房。然后,新郎的朋友和客人开始在宴会上唱祝婚诗,享用蛋糕等食品。客人吃的越多,获得的幸福越多。

宴会结束时,人们开始唱歌跳舞。新郎和新娘可能被邀请表演一段舞蹈。一个星期后,这对新婚夫妇会带着礼物拜访新娘的父母,新娘的父母也将会为他们准备美味的食物。

维吾尔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所以他们的服装大多是动物的皮肤和毛发做成的。

维吾尔族的爱得利丝绸在世界的享有很大声誉。

维吾尔族的大帽舞:像打磨石一样大的帽子,洁白如雪山的羊毛遮盖了他们的眼睛,但是不能掩盖他们固有的聪明和智慧、

满族的风俗习惯 第五篇_满族习俗

满族习俗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 叩头礼常见于下级对上级、少辈对长辈。表示恭敬、侍奉、恳求之意,或春节拜年,均行叩头礼。行礼时,先脱帽,跪左膝,后跪右膝,马蹄袖一弹,双手着地,连叩三下头。此俗自建州女真时就有,《建州闻见录》云:"将胡(指女真人为官者)之见奴酋(努尔哈赤),脱笠叩头,卒胡之于将胡亦然。"祭祀时也叩头。

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传说,当年汗王遭难时,狗有救驾之恩,满族视之为恩祖而加以保护和珍爱。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不许拴牲口。

还有尊卑、等级关系上的忌讳和规矩。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过去满族妇女旗袍长至盖脚背,袖长至手背后,与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径庭。

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 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 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妇女平日相见,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儿",即手指从眉上额头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

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与汉族妇女拜见礼有别。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然后执手问安,是谓抱腰接面大礼。如幼辈见长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老年夫妻相见有"顶头礼",老夫妇久别重逢,老伴迎上去用头顶住老头胸脯,老头轻轻抚摸几下老伴后脑勺或后脖颈。

满族人,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长者也很客气地说:"谢谢阿哥,请上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马赶路。

儿媳妇对公婆更是恭敬,要端庄恭谨,每日给公婆装烟三次,一日三餐要站着侍候,早晚还要送上洗脸水和洗脚水。新媳妇头一年不能上炕吃饭。在公婆面前不许穿短衣服,不许大声责骂孩子。儿媳妇外出,临走要给公婆装烟,说声"请阿玛、额娘看家"。 来了客人,儿媳

妇要扎上围裙听婆母在炕上吩咐,每喊一声媳妇要答应"• ,再去干活。即使媳妇年岁很大,在年岁小的长辈面前也要恭敬侍候。

满族有重小姑习俗。满族未结婚的姑娘地位很高,公婆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立于旁谨慎侍候。 满族人民大方好客、恪守信义。在满族聚居地方,有人路上拾到东西要设法找到失主,找不到要招失认领。有以"窃人之财为耻"的风习。"邻里相处,有难必帮",一家缺米大家凑,一人打柴大家烧,为乡间邻里平常之事。互相借贷,不需立契,只凭口头相约,恪守信义。 旧时农村旅店少,过路人只好找民宅投宿。主家热情招待,酒足饭饱后自然留宿。由于满族居室一屋三炕,常是同居一室,男女不相回避。但客人入睡时必须背女主人和衣而卧,方为有礼。

次日客人上路,不需留报酬,只需向男主人行"擦肩大礼"表示谢意即可赶路。如路人入室而主人不在家,可自己动手做饭吃,饭后收拾干净,物放原处,临行时拿来草放在门前,草稍朝所去方向,主人回来后会感到很荣幸。【满族的风俗习惯】

满族之家,有祭祀或喜庆事,要杀牲吃福肉,要请亲朋作客,让于南炕上坐。家人要将福肉敬献尊长客人。肉是白煮,不准加盐,特别嫩美,客人用刀片吃,佐以咸、酸菜、酱。客人进门向神主叩头,转身入座吃福肉,吃完就走不准道谢和擦嘴,否则是对主人不尊重。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满族饮食

2008-04-17 15:16

养猪食肉 满族饮食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养猪食肉。过去岫岩的满族婚丧嫁娶,祭祀祖先必杀猪,年底所杀的“年猪”一部分肥肉腌制在坛子里,作为一年的食用油,所以满族家家都养猪,且以大为荣,以小为耻。杀年猪时必灌血肠,食用时将套桌中间可自动开合的圆板拿下,菜锅坐当空处,下有火盆对准锅底加热,或有宽泥火盆,菜锅坐在火盆上支起来的铁架上,锅中炖满肥肉、血肠、酸菜、粉条。岫岩北部山区目前仍沿用这一习俗。今天,在北方冬季流行杀猪菜,也是由这一吃法沿袭而来。

饽饽 所谓“饽饽”,是岫岩满族人对面点的一种叫法。在岫岩比较有特点的有饽饽有豆面饽饽、年火勺、苏子叶饼子、波罗叶饼子等。夏季,将粘高粱米用水浸泡后,磨成面做皮,把小豆煮熟,和成豆泥做馅,再包入苏子叶中蒸熟,味道清香,此为苏子叶饼。五月,正是山上波罗叶也就是柞树叶鲜嫩的季节,将粘米面及豆泥包入波罗叶中,此为波罗叶饼。今天的苏子叶饼和波罗叶饼不再局限于粘米面和小豆馅,是外地人到岫岩来必吃的一种食品。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柞树叶里含有单宁或单宁酸,用波罗叶包饽饽,人体可以吸收微量的单宁酸,这对预防和医治夏日易得的腹泻,是有一定作用的。【满族的风俗习惯】

酸汤子 酸汤子是满族人非常喜爱的一种饮食。它的做法是将玉米浸泡发酵,然后用磨磨成水面,沉淀后便可用来做成汤子。除汤子外,馇子也是岫岩人喜欢吃的一种粗粮面食。今天,岫岩的汤面和馇子已远销到辽宁各地,是名声在外的特色饮食。

火锅 火锅是满族的传统饮食。通常以羊肉为原料,东北农村满族喜欢用酸莱、蘑菇、粉丝、虾仁先放火锅内,再将切成薄片的猪肉、羊肉铺在酸菜上。放进

火锅内煮开后,配上作料即可食用。除羊、猪肉外,狍子、鹿、野鸡、黄羊、飞龙的肉都可以做火锅子。火锅现已成为内地广大群众的冬季佳肴。

慈禧小窝头 据说当年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慈禧太后逃难时,曾吃过玉米面窝头,感觉很好吃。回到北京后,一天又想起吃窝头的事,就叫厨房做窝窝头。厨工用新鲜玉米面、豆面做成小窝头,并配上满族人爱吃的蜂蜜。于是小窝头就成了清朝宫廷点心。

豆面饽饽 满族喜食粘食、甜食。豆面卷子,或称豆面饽饽,多在春季食用。做法是将粘米面入锅蒸熟,擀成薄片,再将炒熟的黄豆面均匀地撒在上面,也可加上芝麻盐,卷成长卷,切成一至二寸长,色泽金黄,粘而香。

酸菜 每到秋末冬初,将白菜用开水稍烫后,装入瓦缸中,加满水,上压石板,腌成后即为酸菜。据说清顺治以前就有吃酸菜的记载了。从实地考证得知,山东、河北一带是没有腌酸菜习惯的,由此可知腌酸菜为东

北习俗。此外如酸浆、山里红、山葡萄、酸梨等,也是岫岩满族喜食的酸味山货。

苏叶饽饽 岫岩的满族将糕称为饽饽。因季节不同而做法有别。春季,将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浸泡后磨成面,上锅蒸熟,将炒熟的黄豆也磨成面,均匀地裹在碾成片的粘糕上,然后卷好,用刀切成小块,此为豆面饽饽。夏季,将粘高粱米用水浸泡后,磨成面做皮,把小豆煮熟,合成豆泥做馅,再包入苏子叶中蒸熟。苏子叶为农家所种,味清香,此为苏叶饽饽。五月,正是山上柞树叶(俗称波罗叶)鲜嫩季节,将粘米面及豆泥包入波罗叶中,为波罗叶饽饽。秋冬两季将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浸泡,磨面后夹以小豆泥蒸熟,食用时,蘸糖或油煎,此为粘糕饽饽。饽饽过去为祭祀必备品,因其耐饿,八旗兵打仗常用来做军粮。至今也是满族人民喜爱的食品。

【满族的风俗习惯】

用糜酿酒 糜即黄米。岫岩的满族过去祭祖或年节改善生活,必以黄米做酒。其做法是:将大黄米用水浸泡之后上锅蒸熟,装入坛里,将原米汤也一同兑入,米汤不足加水,之后加黄酒曲子搅拌均匀,不日后即

满族的风俗习惯 第六篇_满族风俗习惯对北京地区的影响

北京满族与北京城的历史变迁

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系 刘勇

【内容摘要】满族建立了清朝政权的同时,也带来他们的文化习俗,北京满族在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与北京已经融为一体,其生活方式也对北京地区影响深远。本文就北京满族与北京城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满族习俗对北京地区的影响问题。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24698/

推荐访问: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