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时间:2018-11-17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第一篇: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

为了对2009至2012年间本校师资队伍建设作出规划,明确培养目标和措施,特制定本校师资队伍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和市教育局的相关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本校师资结构等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努力打造与张家港市农村初中窗口学校地位相适应的优秀教师队伍,为本校走上新的平台和建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有力的队伍支撑。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以加快青年教师培养为抓手,在教师培养方面作出新的探索,到2012年,形成一支以市级学科带头人等市级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师德高尚、学识水平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结构优化的新型教师队伍,进一步确立本校的教育质量优势。

具体目标:

1.发挥校长的专业引领作用,两位校长成为市学科带头人。

2.扩大骨干教师队伍,市级以上骨干教师达20人以上,占总数的25﹪以上。

3.抓好教师的学历提升工作,全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95﹪以上。

4.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比例达12﹪ 以上。

5.中学高级教师达25﹪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深入开展师德教育,塑造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根据市政府通知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立足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书育人,身先示范,争作奉献。以“塘桥初级中学教师‘十种态度’”系列活动为载体,从小事入手,从小处着眼,推进教师精神家园建设,优化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引领全体教师严格依法治教、依法从教,规范职业行为。强化师德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教师岗位竞聘等挂钩,加大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培训,推进专业化建设,打造张家港市农村初中一流的班主任队伍。

(二)切实抓好师资培训,全面提高师资质量。

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规范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努力培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新亮点。

1.认真抓好校本培训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教师“七认真”工作目标和要求,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大对教师“七认真”工作情况的检查力度和密度,做到定期与随机督查相结合,细化检查过程,建立资料跟踪机制。继续开展教师“教育叙事研究”特色活动,坚持每周教工例会由三位教师上台作“教育叙事”的专题发言,充分利用生活案例,充分发

挥学校“高级教师讲师团”“研究生讲师团”的引领作用,推动教育反思走向深入,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为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广阔舞台。深入开展评优课、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切实抓好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努力推进生命课堂的构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聘请市教育局和本市兄弟学校的领导、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开拓视野,每学期的专家来校讲学活动不少于四次;每学年聘请苏州或省级的教育专家来校讲学,组织全体青年教师进行外出观摩活动,开展与本市兄弟学校及外市友好学校的协作交流活动,创造一切机会,让更多的教师走近名师。

3.加快学历进修、学历提高步伐。

根据学校确定的到2012年本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95﹪以上的目标,对教师量身定衣设定成长目标,通过报销费用、协调好课务、提供方便等途径,继续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鼓励更多的教师攻读研究生,扩大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队伍。

4.抓好教师外出培训工作。

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积组织教师参加市培训中心举办的脱产培训活动,做到派足派全;组织英语教师参加出国培训活动,到2012年,本校英语教师出国培训的人数比例达50﹪。

5.推进生态课堂的构建工程。

建立理论学习制度。采取定时与即时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学习生态教育理论,不断增强生态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识和紧迫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为生态课堂的实验、研究、交流活动搭建广阔舞台。通过开展“生态课堂研讨月”活动,举办塘桥片、市级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把全体青年教师推上展示的舞台,在不断实验、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努力开创生态课堂新局面。

(三)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市教育局制订的《张家港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教改带头人评选条例》和《张家港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教改带头人考核细则》的要求,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继续坚持为全体青年教师量身定衣设定成长目标的做法,推动全体青年教师在生态课堂构建方面积极实验,深入研究,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有所建树;以加大督查力度,细化教学过程管理的形式,优化教育教学行为,构建和谐关系,增强合力,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校际协作交流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研讨的质量,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大力申办校级、片级、市级教学研讨大型活动,把青年教师推上展示的舞台,在比较和鉴别中明确努力方向,加快成长步伐。

(四)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

1.正副校长在理论学习、专业进步、依法办学、民主决策、廉洁自律、精细管理等方面作出榜样,要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创设上下一心、和谐相处、团队合作、敬业奉献、勇挑

重担、追求强大、不断进取的良好氛围;校长要努力成为学习型、学者型、事业型、研究型的校长,坚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决策,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艺术,为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带好头。

2.进一步加强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通过行政例会,组织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与交流,提高全体行政的执法执策水平;建立行政阶段工作剖析机制,努力提高行政的办事能力,提升团队战斗力;建立行政工作提示机制,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建立行政蹲点机制,搭建行政工作新平台,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扩大行政的影响力。

3.进一步加快学校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努力探索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规定,规范收费,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完善教代会机制,改革优化教师人事、分配制度,优化校园氛围。

4. 及早做好综合评估各项准备工作。行政各部门要仔细研究综合评估的各项指标,拟出本部门本学期应当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及其措施,在开学第一周的行政会议上对综合评估各项指标进行分解并落实到各部门,确保综合评估的各项指标不失分。有关综合评估的每一项工作、每个细节,都要做好、做实、做细、做活。

2009年8月27日

第二篇: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内涵发展的意见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修改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学校第五次党代会已经明确了新时期发展总目标:把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为办学理念先进、队伍素质优良、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质量过硬、管理科学、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内一流开放大学。要建设一流开放大学,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学校“回归大学、回归教学、回归教师”的重要标志。为此,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文化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建立起教师资源共享和优秀人才遴选机制,整合系统资源,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办好开放大学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建设目标

(一)整体目标:以学科和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培引并举,专兼结合,造就一批在省内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和能够引领重点学科发展的学术骨干、教学名师,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构建国内一流的开放大学教学团队和学术团队。

1

(二)具体目标:依据学校整体发展规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合理配臵教师,增加师资数量,提升师资素质,优化师资结构。

1.总量目标:经过3-5年努力,学校师资队伍总量达到880人;其中,专职教师达到440人。

2.结构目标:经过3-5年努力,学校整体人员结构更趋于合理,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占70%,专任教师占55%;教师职称结构更趋于合理,教师队伍中,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比例占37%,中级职称比例占45%,初级职称比例占18%;专兼职教师结构更趋于合理,远程开放教育责任教师队伍专兼比例为3:1,高职教育专兼比例为1:1;生师比当量更趋于合理,远程开放教育生师比当量稳定在50:1以下,高职教育生师比当量达到16:1。

3.质量目标:经过3-5年努力,培养出一批饶有建树的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力争每一个一级学科、重点二级学科有1名学科带头人,高职重点专业有专业双带头人;培养省级学科、专业带头人8名以上;省级教学名师8名以上;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0名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立足培养,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

1. 学校提供相应支持条件,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学校制定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相关制度,明确在职或脱产攻读学位教师的工资待遇、奖励等事项。【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2. 立足在岗进修。按照专业对口、按需培训、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开展进修、访学、交流、下企业锻炼等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不断丰富培训工作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工作效果。

【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3. 明确培训重点,有计划的开展教师培训。教师培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培训对象,优先培训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的教学骨干,定期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及教学、科研与管理能力培训,每年组织1-2期骨干教师培训班到国内外学习考察、进修提高。

2

4. 建立学术休假制度。学校建立教师“学术休假”制度,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教师的学术创造力,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5. 强化培训工作的政策导向,把培训与教师职务评聘挂钩。教师参加培训学习,作为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不接受培训或培训成绩不合格者,学校取消其高一级职务的评聘资格。

6. 设立专门的培训经费。设立教师培训专项基金,通过多种渠道筹措经费,加大培训进修经费投入,为教师培训提供保障。

(二)适度引进,不断优化师资队伍

1. 提高高职称、高学历人才比例。从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出发,加大高水平师资招聘力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招聘高职称、高学历人才,中年教师一般要求具有教授专业技术职务,或同时具有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和博士学位,青年教师招聘重点放在985高校和211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中,好中选优、优中取精;对于学科或专业建设急需人才,适当放低招聘标准。

2. 引进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根据学校学科和专业建设规划,对学校的重点学科和专业,采取“带头人+团队”发展战略,适度引进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提升学校重点学科和专业在全国电大系统和国内的地位。

3. 建立人才稳定机制。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和生活条件,力争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

(三)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3年内,40岁以下青年教师100%获得硕士学位,3-5年内,各学科、专业中的青年教师在读博士比例达到50%,高职100%的青年教师都经过企业锻炼,30-50%的青年教师成为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对象,10%的青年教师成长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

1.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通过聘请名师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强对青年教师整体人文素质教育,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3

2.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明确每个青年教师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力争做到每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定位符合学校发展要求,与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一起形成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3.开展“传帮带”工作。明确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人员作为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对所指导的指导对象每学年至少听课4次,同时在课题申报、学科研究等方面给予悉心指导和热忱帮助。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有青年教师参加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交流会。聘请知名教师和青年教师同台讲述经验与体会,做到信息与经验共享,新老教师互学互助。

4.遴选青年骨干教师。在优秀青年教师中确立培养对象,加强培养,优先推荐参评省级及以上青年骨干教师;对获得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的青年教师学校给予奖励,优先推荐参加培训与访学,并作为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培养。

(四)建立学科、专业带头人制度

开展学科、专业带头人遴选,在学校一级学科和重点二级学科中设臵学科、专业带头人岗位。

1.遴选学科、专业带头人。担任学科带头人的基本条件是:教授职称,在本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出版过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0篇以上,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刊载的占三分之一,取得4项以上省级(中央电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主持3个以上省级(中央电大)以上科研课题和教改项目,担任过1个专业的主持人和3门以上课程的主讲,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拥戴。学科专业带头人由本学科成员根据学校规定的条件进行民主推荐,校学术委员会审核并提出建议名单,报校务会审定。暂无学科带头人合适人选的,校学术委员会在系部推荐的基础上确定1名学科建设牵头人。

专业带头人的基本条件是:副教授以上职称,主持本专业教学3年以上,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学管理能力,取得了3项以上省级(中央电大)以上教学成果奖和科研成果奖,主持了1个以上省级(中央电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并取得突出成效,在本专业领域和4

所服务的行业有一定影响。专业带头人由系部推荐,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建议名单报校务会审定。

2.明确学科、专业带头人职责任务。学科带头人对本学科建设全面负责,担负本学科相关专业3门以上课程教学任务。指导3-5名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使之有明显的进步。组织开展本学科领域的科研活动,一年组织一次本系统或跨系统的学术活动,一年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2篇,专业教学研究论文1篇,其中1篇在核心期刊发表或者在国际学术会议、国家一级学会年会上交流。专业带头人对本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指导、把关并组织实施,负责本专业师资培训、教学质量考核督察,完成规定的教学、科研任务。

3.加强学科、专业带头人的考核与管理,对遴选为学科带头人的教师,每月发放500元津贴;学科建设牵头人和专业带头人每月发放300元津贴,并作为省级和国家级学科、专业带头人推荐人选。学科、专业带头人实行任期制,任期3年,可以连任,动态管理。

(五)开展教学名师评选

1.制定教学名师评选办法。对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影响,主持省级及以上教育教改项目并获得省级及以上等级教学成果奖,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5年及以上,教学效果好,自觉指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中青年教师中具备示范作用,对教学团队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教师,可作为教学名师评选对象。教学名师评选采取个人申报,所在部门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的办法,每两年评选一次,实行限额推荐,严格评审,宁缺毋滥。

2.对评选为学校教学名师的教师,学校通过网络和校报宣传其教学成果,并作为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推荐对象,学校颁发奖励证书并发给奖金2000元;对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荣誉的教师,学校予以通报表彰,一次性奖励1万元。

(六)发挥系统优势,有效整合师资资源

1.以示范创建和评估为推手,推动基层分校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分校办学指标考评体系,通过教学评估与示范评选活动,促进分校充实师资队伍数量,提升师资队伍层次。

5

第三篇: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师资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加快我院发展,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为进一步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培养和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爱岗敬业,教学改革意识强,科研应用能力强,与学院发展相适应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打造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学院将贯彻创特色、创品牌的战略思想,遵循“壮大队伍、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强化实践、注重师德、提升水平”的原则,通过培养、引进、外聘高层次人才等途径,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核心,为学院的逐步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真正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实现我院成为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省内一流职院的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二、建设目标

以专业建设为中心,建立高效灵活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风严谨、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到2015年,争取实现以下目标:

学历提升目标:进一步要求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位学习。除医卫类等紧缺专业公开招聘部分重点院校本科生外,引进教师的学历门槛设为硕士研究生,引进的本科生要求其继续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位学习,使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占45岁以下教师总数的40%以上,并覆盖到所有专业。

职称结构目标:5年内,使学院具备教授、副教授的教师比例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以上。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正高职称所占比例,逐步使高级职称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化。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5年内,使“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0%以上,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达到80%左右。初步建立一支师德优良,专业知识深厚,有一定行业背景,实践工作经验较丰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德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学院师德建设的基本目标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通过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树立一批师德模范,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院教师师德建设的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包含师德评价在内的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

制度建设目标:通过合理的制度约束和制度引领,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和导向作用。根据《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等文件要求,从学院实际出发,制定一系列涉及学院发展和教师切身利益的人事改革制度,修订一些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现实和学院实际办学情况的规章制度,特

别是各级人才的管理和激励措施,探索管理的新模式,完成新一轮的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

三、实施方案

(一)积极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专业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充实教师队伍力量。针对我院教师现状,切实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根据专业建设与发展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需要,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等方式,从大学、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逐年引进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高水平、高技能的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或科研人员,重点充实省级以上精品专业、省级改革试点专业和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教师队伍。5年内计划引进相关学科研究生70人。

(二)大力推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提升教师队伍业务水平。

1. 注重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争取每年通过选拔至少推荐1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争取在五年内,通过引进、培养、提高等措施,造就一批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组建一支锐意创新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按条件和有关规定遴选出来的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给予相关岗位的津贴,在出国进修、国内培训、学术交流和申报职称时给予优先考虑。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学院要求教师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教研教改任务,要求教师积极发表论文、撰写专著、编写教材等;支持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参加社会的学术研讨、论文交流活动,广开培养教师具备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能力

的培训途径。通过这些措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学比武和优质课竞赛活动,推广优秀教学方法,提倡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师之间开展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加强教学改革研究,提倡集体攻关;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行新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使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得到整体提高。促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3.建立内部培训制度。对教师的培训主要采取在职学习为主,脱产学习为辅,专业对口的原则。每年安排新进教师进行不少于60学时的岗前培训,试用期满必须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落实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对新进教师要及时帮助确立专业发展方向,安排其学习学院教学管理及学生管理方面的规定、各教学环节的总体要求等。定期聘请职业教育专家来校讲学研讨,强化教师职业教育理念教育。在技能培训方面,帮助教师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外语水平;在业务培训方面,通过举办各类教育教学方法和专业技术讲座,开展论文写作规范、科研项目申请、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培训,帮助教师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4.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力度。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师培训基地的培训计划和安排,有计划地开展专业骨干教师轮训,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建立规范地国内外进修制度,引导教师追踪国际学术前沿,掌握本专业前沿的研究动态和先进的研究方法,专业教师

从教两年内,至少取得一项职业技能证书。

5.广开“双师型”培训渠道。一是采取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习实训教师;二是从社会上聘用既有专业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专、兼职教师;三是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四是落实教师定期实践轮训制度,强化校企合作办学,将企业的先进设备引进学院,充实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使专业课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过程和劳动的组织过程,同时,各系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全院每年不少于110人,在职务晋升、岗位津贴、课时补贴、年度考核等方面,向具备“双师”素质并定期下企业实践的教师倾斜。

(三)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1.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教师管理。制订或修订有关教师行为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职业言行;发挥校内宣传媒体的作用,营造师德建设舆论氛围;开辟师德师风建设专题讲座或师德楷模报告会,灌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理念。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遴选任用、职务聘用、培养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的管理办法,使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加科学、规范;建立师德师风培训制度,对新教师、辅导员与班主任等德育工作人员进行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建立师德师风信箱,鼓励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形成督促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2.加强师德教育,严守职业道德。引导教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

第四篇: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为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整体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适应我市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你《教育法》、《教师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重庆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制定本意见。

一、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教师队伍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师法》为依据,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调整优化教师队伍为主线,以骨干教师队伍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努力创建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建设一支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一)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新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各地从实际出发,确定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和规模,确保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所有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到2005年,新补充的幼儿、小学教师分别达到中师(幼师)和专科以上学历;新补充的初中教师60%达到本科以上学历;高中教师中硕士研究生达到一定比例。【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三)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的新老结构、学科结构、城乡分布结构、职务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任教师比例,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不低于91%、88%和85%。

(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进展。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十五"期间,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00人,省级骨干培训300人,市级骨干培训1100人;重点选拔培养市级青年骨干教师600人。

(五)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和聘任制度,巩固、完善校长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到2005年,参加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的小学校长300人,初中校长200人,高中(职高)校长100人,并选拔一定数量的中小学校长参加高级研修,培养造就一批学校管理专家和名校长。

(六)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行由学校自主聘任教师职务的办法。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制,努力形成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师资和人事管理新模式。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一)强化教师的政治、理论、法规、政策教育。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紧密结合教师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改进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着重解决好教师队伍中违背职业道德要求的不良现象,定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摆和整改,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全员培训、评选师德标兵、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典型等活动,使广大教师不断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真正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制订并认真实施《**市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日常师德表现的规范管理和考核,接受社会监督,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聘任、奖惩的重要依据。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其作为评估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

三、大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一)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建立学习型的教职工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教育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信息中心应开辟教师继续教育栏目,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岗前培训和全员继续教育。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和业务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适应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要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理论方面的培训,以区县培训、校本培训为主,并实行持证上岗,把计算机水平合格证书作为教师职务评聘的必要条件之一。要继续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使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全部达到合格以上水平。

(二)继续抓好教师的学历教育,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采取高师函授、助学自考、进修培训、在职读研等形式,广泛开展教师学历达标培训和提高培训。到2005年,幼儿教师基本达到中专(幼师)层次;小学教师基本达到专科层次;初中教师全部达到专科层次,并有60%达到本科层次;高中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提高到90%以上;职业高中(中专)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提高到75%以上,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到85%以上。到2010年,力争初中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高中阶段专任教师获硕士学位和达到研究生水平的达到20%左右。

(三)切实加强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2003年,市和各区县分别完成对初中、小学新任校长的上岗培训,三年内对全体中小学校长普遍进行一次提高培训,并推荐选拔一批校长参加省和国家组织的高级研修,造就一支优秀的专家型的校长队伍。

(四)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促进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加大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培养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作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市、县(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批30岁以下的青年教学骨干。建立市、县两级教育优秀人才库,加强对优秀骨干教师的跟踪管理和培养,并充分发挥其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的作用。

(五)强化科研兴教意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鼓励教师根据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参与各级组织开展的教科研活动,并确立相应的教育科研课题,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探索,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六)进一步加强师范教育。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调整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学科建设,强化实践环节,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自我发展能力。巩固和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办好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完善市、县、乡、校四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争取在5年内使全体教师普遍受到一次轮训。

(七)加大教师培养、培训经费的投入,设立中小学教师专项培训经费。按照《教育法》、《教师法》规定,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应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列支。市、区县、乡镇、学校都要积极落实教师培训经费的有关规定,为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四、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和教师管理制度

(一)加强中小学编制管理,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根据新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管理规定,以规范、优化、高效、精简为原则,根据教育层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班额和教职工工作量合理确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要满足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在编制主管部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内,教育行政部门具体核定学校编制,负责日常管理。要结合教职工队伍的调整优化,积极接收师范类毕业生任教,不断充实新生力量,切实解决好农村中小学教师老化问题。

(二)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广开渠道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严格规范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及其权限,严格掌握教师资格认定条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条件认定教师资格,在依法行政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聘任的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实施教师资格制度要与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聘任制等相结合,将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调整出教师队伍,面向社会招聘具备教师资格的优秀人才从教,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建立教师转任交流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与规定,鼓励和组织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有条件的区县和学校,可先通过试点,逐步实现教师交流定期化、制度化。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方可聘任高级教师职务。通过教师交流制度,加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缓解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矛盾,改善薄弱学校合格师资及高水平师资缺乏的状况,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按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实行教职工聘用制度。要结合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逐步实行面向社会招聘教师,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后聘任。具体聘任及管理办法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同时,实行教职工告诫制度,对聘任期内不能履行聘用合同的人员首先进行告诫,限期改正,告诫期满仍不能达到合同要求的予以解聘。

(五)依法实施教师职务制度。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核定的教师职务结构比例内,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强化聘任,加强聘后管理和任职考核,逐步实现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的统一。落实《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学校教师职务评聘权和省、市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务结构比例,改善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务比例偏低的状况。

(六)建立人员流动服务体系。根据教育事业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教育系统人才服务机构,开展政策咨询、转岗培训、教育系统人事代理、人事托管等服务工作,引导和协助落聘人员转岗再就业,推动校际、区域之间教师的合理流动。鼓励落聘人员进入人才市场,面向社会跨行业流动,支持落聘人员自谋职业。【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七)完善与聘任制度相适应的竞争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研究改革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逐步建立与聘任制度相适应,能够体现教职工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和实际贡献的工资保障和激励机制,以岗定薪,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对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优厚的工资待遇,发挥工资的导向作用。要根据《教师法》的规定,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科学、有效、可行的评估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聘任、奖惩的重要依据。

(八)进一步改革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理顺校长管理体制。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校长一般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提名、考察或参与考察,按干部管理权限任用和聘任;其他中小学校长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拔任用并归口管理。

(九)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实行公开招聘、民主推荐、平等竞争、择优聘任。

实行校长任期制,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校长履行岗位职责及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任用、奖惩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五、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根据《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全面落实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进一步落实县级财政统一发放教师工资的规定,完善教师工资发放办法。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上收到县,由县级财政以不低于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标准,通过银行直接拨入教师在银行开设的个人帐户中。建立教师工资发放的督查报告制度,加强对教师工资经费的监管,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继续改善教师的住房条件,把教师住房建设纳入城市住房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实行优惠政策,尽快改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住房条件。积极落实教师医疗费同当地党政机关享受同等待遇的规定。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加大依法治教力度,创设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和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全面的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政府主管教师工作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流动调配和考核督察等管理职能。广大教师要依法执教,依法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建立教师人事争议调解制度和法律援助体系,形成有效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教师权益保护机制,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落实教师的民主权利,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五篇: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关于全面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全面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四支队伍建设的主体,是学校整体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决定我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是关系到学校兴衰成败和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为了适应新时期“人才强校”的战略需要,努力建设具有电大特色和一支与我省高等远程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实现山西电大以开放教育为主的各类办学形式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现就全面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二000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山西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历了由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向常规办学形式的转变,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规模和质量并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兼顾、由外延为主向内涵为主的新时期,与此同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其标志是:

——全省电大系统建立了一支能够基本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规模和实力显著增强。省校各本科专业配臵了专职教师5-10名,其中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专职教师2-6名,且每名教师承担课程一般在1-2名,仅有少数教师承担3门课程。各地市行业分校每个开放教育专业都配有专职

教师,本科专业至少配臵了一名本专业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职教师。从省电大的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来看,由2000年的84人增加到目前的121人,较2000年增长了38%。为了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好广播电视大学,全省电大按照“建设一支素质好、水平高、能力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的要求,使兼职教师成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能够基本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为实现山西电大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务和学缘结构有明显改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其中省电大121名专职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5人,占教师总数的20.66%,较2000年增长了64.29%;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占49.17%,较2000年增长了25.53%;教师中35岁以下的约占教师总数的31.67%,45岁以下的占54.55%。

【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教师队伍的远程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开放教育试点实践和教育思想大讨论,全省电大教师队伍对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全面把握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涵。在网络环境下,积极探索适应山西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和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广大教师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能够综合运用收发E-mail、制作电子教案、演示电子文稿、制作网页和CAI、IP、PPT课件、开展BBS讨论、网上答疑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课程一体化设计,有效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教学。

——教师队伍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科研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学校通过“明确思路、科学规划、健全制度、资金保证、成果推动、总结提升”的办法与措施,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较高,先后承担了多项中央电大和省级重要科研课题,产生了较为丰富的科研成果,“导学群”科研成果的形成和应用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组高度评价和肯定,是山西电大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智慧结晶。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使教师队伍的结构进一步优化。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校内岗位津贴制度的实施,根据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特点实施的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办法,教师计算机教学设施的合理配备,相对较好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地积极性,同时使教师队伍待遇明显提高,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教师队伍比较稳定。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在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甚至成为严重制约着学校内涵发展的障碍,一些在历史上已经解决的问题,经过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

结性评估后,又有所反复,与学校发展形势很不适应。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整合不够、总体层次偏低、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没有能够实现有效整合。由于近几年学校开放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整合不够的问题更为突出。从全省电大系统来看,教师队伍配比参差不齐,有些分校不注意积极引进专职教师,有些地方兼职教师队伍管理不够到位,个别基层教学点教师配比有名无实,省校、分校和基层教学点教师互动、交流缺失,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团队。长此下去,难以全面落实教学过程,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会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声誉。

——教师队伍总体层次偏低,结构不够合理。一些分校不注意提高现有专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全省电大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偏高,教师队伍发展后劲不足,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有待改善,全国重点大学和外省高校毕业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很小。

——没有形成显明的学科梯队建设,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重视不够。全省电大教师队伍没有形成明确的学科梯队建设规划,学科带头人过少。有些教学部门不注意培养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熟悉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和技术不够,进入角色缓慢,一方面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教师人力资源的浪费。

——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在就教师工作量完成情况上而言,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不够到位,急需重新核定教师工作量,完善教师管理评价激励制度,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师德建设有待加强。有的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对学生不负责;有的教师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心态浮躁,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相对较差,育人意识薄弱,教育教学的基本功不过关。

——教师教学资源建设急待加强,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对省开课的网上资源建设有差距,一是数量不足,二是过于分散,不便于学员学习,三是质量不够高,四是更新不够及时。有的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和支持服务脱节,导致了为搞资源而搞资源,网上资源点击率低。教师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不高,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资源建设与全国电大相比差距较大。教师科研工作力量相对薄弱,科研能力与水平相对较低,教学教法研究较多,但课程建设研究挖得不够深。“导学群”的研究提升和运行很不够,急需对“导学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和提升,使之形成一种更加有效和简便实用的操作模式。

——教师知识老化,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由于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教师的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受到限制,不少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和信息了解甚少,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虽然近

第六篇: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心得体会

《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心得体会

昆明市一幼 王冬梅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2年8月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亟待提升”。下面谈谈自己学习“意见”的心得体会: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管理水平、教学设备、师资队伍建设等是三个关键性的因素,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少或者削弱哪一项都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或者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从师资入口抓起,严把质量关,还要建立完善的后期培育机制,为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包括: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锐意进取、严谨治学等方面的内容。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提

高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为人之师,才能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学质量。 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师德师风考核评估体系,形成严格规范的考核评估制度,建立有效的运行、监督、检查机制,对教师师德师风进行考核,记入档案,作为评职、晋级、奖惩的重要依据。做到真抓实干,避免师德师风教育的形式主义,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三、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教师专业能力主要包括:(1)教师具有教学能力,实验指导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示范能力,以及推理思考能力;(2)善于与人交往的能力;

(3)组织管理的能力;(4)教育研究能力;(5)熟练而有效地运用信息手段的基本能力等。因此,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既有基础能力,也有一般能力,还有创新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综合发挥作用。

要制订骨干教师的发展规划,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严谨治学,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驾御能力、更新知识的能力、探索创新的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培养一批又一批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深入开展多层次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活动,形成每个教研室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局面,鼓励教师结合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营造教师成长的人文环境

营造和谐的人文校园环境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只有和谐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才能做好人的工作。我们要大力提倡人与人坦诚相待,互相尊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提高业务能力。

要开展各种有益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活动,做好关爱教师工作,使广大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奋发向上,争先创优,为完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

第七篇: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造就高素质干部教师队伍,对于建设高水平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创新意识、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师德高尚、业务过硬,具有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根据《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精神,现就今后五年进一步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人才强教、科研兴教战略;提高教师职业标准,改进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提高广大干部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教育的能力、校长办学治校的能力和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完善教师聘用制度,推进教师管理和专业发展信息化建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区域均衡,具有现代意识、国际视野、敢于创造、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教师队伍,努力造就人民教育家,为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全面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二、发展目标

(一)干部队伍建设适应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优先选拔任用学校领导干部;加大学校领导干部培养培训力度,学校领导干部要定期参加任职资格培训、在职校长提高培训、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培训、学校后备干部培训、校长研究生学历、学位课程培训。全市每年选派50名左

右优秀校长到国内著名高校、中小学进行10~20天脱产学习或挂职培训,提高广大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科学管理的能力和校长专业化管理水平;加强对学校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挂职,增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自觉性;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杜绝学校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98869/

推荐访问: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方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