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事实论据

事实论据

时间:2018-08-16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事实论据 第一篇_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求 实

务实求真,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必将结出胜利之果;弄虚作假,让空想主宰自己只追求哗众取宠,必将以惨败告终。

事实论据

不虚美,不隐恶

司马迁写《史记》,始终坚持忠实的原则,绝不感情用事。他在《李广列传》里描述李广射虎、退敌、脱险,生动副真,虎虎有生气。字里行间,充满敬佩之情。但同时也写他心胸狭隘,官报私仇妄杀部下的缺点。他对项羽充满同情,却详细记叙了他必然失败的命运;他厌恶刘邦,却如实地写出了刘邦的长处、才干以及他必然成功的条件。

司马迁坚持务实求真的态度写成的《史记》。东汉史学家班固称赞这部书:“不虚美,不稳恶。”

鲁迅为注释负责

鲁迅翻译俄国19世纪著名作家果戈理的小说《死魂灵》,翻到这样一句话:“近乎刚刚出浴的眉提希的威奴斯的雕刻,但是鲁迅没有见过这个雕刻,搞不清出浴者的情态、位置。鲁迅先生一贯严谨认真,决不马虎,他停下手中的笔,查打各种工具书,听说日本有一部《美术百科全书》中有这幅雕刻的图片,他设法买来,但仍然一无所获。后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把那个塑像找到,在仔细研究塑像造型后,才写下注释。

李四光亲做试验

此壳究竟是否存在地应力,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们是否直接受到地应力的影响。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认为,科学工作者应该实事求是,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说明问题。年近八旬,不顾体弱多病,他亲率助手们到京郊做实地试验。他措绝了助手们的劝阻,亲自上机器,握着冰冷的铁手把,屏住呼吸,紧攥铁把感受着力的大小,密切注视仪表数

值的变化。结果证明地应力的存在,试验成功了。

理论论据

1、千言万语只是实。明·薛宣《读书录》

2、万不可做将来的梦。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3、干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鲁迅《论“第三种人”》

4、口说不若逢,耳闻不若见。《新唐书·张廷硅列传》

5、事实并不因无人注意而不存在。[英]赫胥黎《浅论教条》

6、真与假仅一丝头发之差。[波兰]欧玛尔·海亚姆《鲁拜集》

7、讹言难信,传言多失。清·浦起龙《史通通通释·采撰》

8、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左传·哀公十一年》

9、事实胜于雄辩。鲁迅《事实胜于雄辩》

10、 事有实据而理无定形。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经解中》

11、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唐·韩愈《韩昌黎集·原道》

12、 羊质虎皮,见草则悦,见豺则战,忘其皮之虎也。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13、 华而不实,无益于治。司马光《进五规状》

14、 画地作饼,不可啖也。《三国志·魏书·卢毓》

15、 取辨于事,虽庸而不可废;无当于事,虽奇而不足争。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公言中》

16、 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么来的,它终必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鲁迅《致萧军、

萧红》

事实论据 第二篇_有关坚持的理论和事实论据

有关“坚持不懈”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

一、关于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

1.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2.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3.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4.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佩思

5.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6.点点滴滴的藏,集成了一大仓。——德国谚语

7.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8.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9.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快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张九功

10.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

11.进锐退速。——孟珂《孟子》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丘《论语·学而》

13.欲速而不达。——孔丘《论语》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锷

1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金樱《格言联壁》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俊马。驽马:跑不快的马。驾 ,马行一日为一驾。——先秦《荀子·劝学》

18.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二、坚持不懈的事例

鲁迅写日记

——硕果源自坚持

鲁迅从 1907 ~ 1936 年 30 年间写作(包括翻译)了 500 多万字的著作。在此期间,他不管工作、写作再忙,客观环境如何艰苦、恶劣,身体条件再差,都一直坚持写日记。 20 余年,从不间断,只有到最后病危的时候,才被迫停下笔来。 齐白石画画

——生命不息笔不辍

勤劳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不断刻苦努力,至老不衰。在 70 余年的画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 27 岁以后,只有两次害病,一次遭父母之丧才搁过笔。他的勤奋是持久有恒的,即使到了晚年,也没睡过早觉,每天照例黎明即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对艺术真是孜孜不倦。 1957 年他逝世这一年的春夏之际,他的精神有些不济了,健康情况已大不如以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作斗争,画了一幅花中之王——牡丹,这是他一生中画的最后一幅画。

徐特立毕生的坚持

——活到老,学到老

徐特立认为读书固贵理解,也须记忆。要理解得好,必须记忆一些基本的东西。但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了,今天看的书,明天又忘了。因此他就把书中重要的地方,或精当的语句,用大字摘录出来,张贴在壁上,就寝前向壁朗读或默念,第二天起床,又是这样,一直到能背诵为止。 1976 年,他已经 90 高龄,仍坚持这样做。 欧立希的“六零六”

——医学研究也需要持之以恒

细菌学家欧立希,为了医治当时流行的“昏睡病”,发现一种叫“阿托什尔”的化学药品,可杀死引起昏睡病的稚虫,但是,美中不足,这种药物又会给人带来双目失明。欧立希和他的助手坚忍不拔,经过 606 次试验,失败 605 次,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一种既能挽救昏睡病人,又不伤害病人视力的药品,取名叫“六零六”。 米开朗琪罗绘成巨幅壁画

——恒心成就艺术巨著

1508 年,意大利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接受了为罗马西斯廷教堂绘屋顶大壁画的任务。任务相当艰巨:屋顶高达 20 多米,面积 300 平方米,画中人物 340 多个。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多少次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还摔成过重伤。经过 4 年零 3 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这幅轰动全意大利的巨幅壁画,但他的身体已摔成畸形。 刀美兰成长的经历

——持之以恒的练习是艺术造诣的保障

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中介绍了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刀美兰成长的经历。刀美兰舞蹈以其质朴、自然、纯真、甜美的独特风格,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国新舞蹈奠基人吴晓邦曾为之赞叹:这哪里是人在舞蹈 ? 分明是神从天上降临 ! 她之所以取得这样高的造诣,是与她平时苦练硬功分不开的。刀美兰在中央东方歌舞团

工作时,住在一个仓库里,夏天热、冬天冷,生活环境十分艰苦,但她每天练十几个小时的基本功,累得有时连饭都不想吃,瘦得只有四十几公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持之以恒,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 !

30 年努力造就成功

——成功在于坚持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幼年家贫。他 8 岁上学, 12 岁就当印刷所的小学徒。但恶劣的环境并没有堵塞他寻求知识的途径。他发奋自学,硬是从零开始打基础,经过近 30 年的努力,自学了有关电学方面的大部分知识,从而正确地解释了电的性质——电荷守恒定律,成功地揭示了雷电的秘密。

挺住,再坚持一下

——坚持,才能成功

1950 年,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因成为第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而闻名于世。两年后,她从卡德林那岛出发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梦想再创一项前无古人的纪录。

那天,海面浓雾迷漫,海水冰冷刺骨。在游了漫长的 16 个小时之后,她的嘴唇已冻得发紫,全身筋疲力尽而且一阵阵战栗。她抬头眺望远方,只见眼前雾霭茫茫,仿佛陆地离她还十分遥远。“现在还看不到海岸,看来这次无法游完全程了。”她这样想着,身体立刻就瘫软下来,甚至连再划一下水的力气都没有了。

“把我拖上去吧 ! ”她对陪伴着她的小艇上的人说。

“咬咬牙,再坚持一下。只剩一英里远了。”艇上的人鼓励她。

“别骗我。如果只剩一英里,我就应该能看到海岸。把我拖上去,快,把我拖上去 ! ”

于是,浑身瑟瑟发抖的查德威克被拖上了小艇。

小艇开足马力向前驶去。就在她裹紧毛毯喝了一杯热汤的工夫,褐色的海岸线就从浓雾中显现出来,她甚至都能隐隐约约地看到海滩上欢呼等待她的人群。到此时她才知道,艇上的人并没有骗她,她距成功确确实实只有一英里 ! 她仰天长叹,懊悔自己没能咬咬牙再坚持一下。

我们必须要有恒心

——恒心意味着战胜一切困难

1867 年 11 月 7 日,居里夫人诞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中学物理教师的家庭。由于生活困难,她从 17岁起给人当家庭教师。她把得来的工资寄给姐姐,帮助她到巴黎

入医学院读书。 6 年后,姐姐毕业了,再回过头来帮助妹妹,使她也能到巴黎深造。她在巴黎大学读书期间,生活极其清苦。她租了 6 楼的一间小阁楼,夏天又闷又热,冬季冷得连脸盆里的水都结了冰。为了节省灯油,她晚上到附近图书馆看书,等图书馆关门后才回去,点起油灯,攻读到深夜二三点钟。严冬,她把所有的衣服都盖上,仍不足御寒。什么困难都挡不住她的上进心。她当家庭教师时给姐姐的信上写道:“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 ? 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 ! 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 ” 决不能放弃

——恒心是执著的精神

1948 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到了当时声誉已登峰造极的伟人丘吉尔来演讲。3 个月前媒体就开始炒作,各界人士引颈等待,翘首以盼。 这天终于到来了,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全世界各大新闻机构都到齐了。人们准备洗耳恭听这位大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 ( 丘吉尔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 的成功秘诀。

丘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鸣般的掌声后,说:

“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 ! 我的讲演结束了。”

说完就走下讲台。

会场上沉寂了一分钟后,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事实论据 第三篇_五概括事实论据的 方法

五、概括事实论据的方法

在议论文阅读测试中,有一种题型我们经常见到——概括事实论据。一篇议论文,常常会出现多个事实论据。命题者会不会随意拿出其中的一个事实论据让我们概括?能否找出一种具体方法来准确地概括事实论据呢?面对这种题型,很多学生会产生同样的疑问。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从事实论据在议论中呈现的形式入手。

一、事实论据在文章中的不同呈现形式

(一)事实论据以两种不同的性质存在

一是现象。(1)从时间上看,存在在一定的历史阶段;(2)从空间上看,流行与较大的社会范围;(3)从行为主体上看,做事人物不确定,往往是一个群体,或者整个社会公众群体;(4)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普遍行为、常态行为(5)从结果上看,没有一个显性的结果,结果常常是较长时间后产生的社会影响。例如:当前,我国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21世纪,我国80%以上的90后,都是“月光族”或“啃老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一是事件。(1)从时间上看,发生在具体的一个时间点上;(2)从空间上看,事件发生在具体的地点或明确的地域;(3)从行为主体上看,是特定的一个或几个人物;(4)从行为上看,是一种特定行为,具有独立性特点。(5)从结果上看,具有具体的显性结果。例如:2012年5月29日,吴斌——一个普通大巴司机,驾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窗外突然飞来异物,击中了他,当场肝脾破裂、肋骨骨折,肠子流出。在生命的最后几十秒他缓缓换挡、减速、停车、拉手刹,告诉大家安全下车,然后他倒下了。他用自己生命挽救了34位旅客的生命。

(二)事实论据以概括叙述和具体描述另种形式存在

一是以概括形式存在。概括形式,又包括凝练性概括、省略性概括、成语描述三种形式出现。

1.凝练式概括:就是行为主体、行为原因或方式、行为过程或状态、行为结果四个元素一个不落的概括。其中行为原因或方式部分,概括时不停留在现象上,而是透过现象,提炼本质;行为结果的概括要用具体的结果来表达。

例如:21世纪以来,新进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每个月的工资收入,一般只有2500元到3000元,仅仅能满足食物和服装开销,无法应对结婚、买房等巨大支出,同时,这一代大学生,出生后娇生惯养,完全没有自立意识,同时受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消费又大手大脚,毫无节制,只能张嘴向父母要钱,依靠老人“补助”,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给老人增加了巨大的负担。

这个社会现象中,当代大学毕业生是行为主体;收入低、物价高、缺乏自立意识、爱好享乐、节约意识淡薄是行为原因和行为方式的本质;张嘴向父母要钱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是具体行为;给老人增加负担是行为结果。因而这个事实论据概括

为:当代大学毕业生,因为收入低、物价高、缺乏自立意识、爱好享乐、节约意识淡薄,张嘴向父母要钱,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给老人带来的巨大的负担。

2.省略式概括:就是在使用事实论据的时候,因为事实论据中的人物行为大家熟知,便不再陈述具体内容,只提人物、或者,只提及人物,然后高度概括人物的行为。

例如论证观点:人人都应该有责任感和奉献意识。有的作者就是这样论证的——焦裕禄、雷锋、孔繁森想告诉我们什么?钱伟长、郭明义、王万青想证明什么?最美爸爸、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用他们的壮举在启迪我们什么?毫无疑问,那就是奉献!那就是责任!!

这里面运用的事实论据,采用的就是省略式概括形式,前面的六个人,只点到了姓名,最后一组点到了称谓,并把他们的行为用“壮举”进行了高度概括——未提及任何一点具体内容。

3.成语典故:有很多成语故事,已经广泛流传,大家耳熟能详,一提及某个成语典故,具体故事不用作者做具体的讲述,大家见到成语,早已心知肚明。

例如论证观点:智慧主导阶段成败。作者这样写的——成功需要实力,但并不是说构成生命所有时段所有的成败都取决于实力,诸葛草船借箭、虚摆空城;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孙膑围魏救赵、王允几刀杀人,在危及存亡的关头,这些古圣先贤,哪个凭借兵多将广,以蛮力取胜?哪个不是高擎智慧之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全部采用了成语典故,作为事实论据,没有一个典故,作者细说原委。

二、概括事实论据的目的

(一)简化论据,提纯论据主干,明晰论据蕴含之理,明确作者要论证什么,要阐述什么道理。事实论据中蕴含什么道理,作者必然用它来论证什么道理,阐述什么道理。构成事实论据的四个元素中,行为主体(做事的人或物)和具体行为联合在一起,只有宏观叙事能力,只是告诉人们,发生了怎样一件事。而行为原因或行为方式与行为结果的联系,才能蕴含道理。将复杂的事实论据概括成人物、行为、行为原因或方式、行为结果四个部分,我们就能很容易发现这个事实论据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从而最终明确作者要阐述的道理,同时也能明确作者运用这个事实论据,论证的是哪个观点。

(二)简化论据,提纯论据主干,能够控制文章字数的多少。议论文写得字数多了,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事实论据叙述得过于详细,学会概括事实论据,对于大量使用事实论证的文章,我们就可以灵活机动的控制文章的字数,要长即长,欲短即短。当然,还有增减论据、分论点数量和论证层次等多种方法,这里只从事实论据的详略角度来谈概括论据的作用。

(三)概括事实论据,能够为作者选择论据时,提供选择标准。将一个事实论据概括以后,我们首先能从行为原因或行为方式与行为结果的联系上,判定这个事实论据能够证明作者要证明的观点——事实论据中蕴含观点,则可以选择,如果这个事实论据中蕴含的事理和观点没有关系,那么这个论据就无法证明论点,必须舍弃。同时还能在能证明论点的所有事实论据中,明确区分哪个论据更典型。

三、概括事实论据的方法

(一)一般情况下,我们采用四元素齐全概括法

就是从比较详细的事实论据中,提出行为主体、提出整体行为,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句话,交代作为论据的事件或现象是什么;然后透过现象,概括行为原因或行为方式的本质,继而从复杂的现象中找出行为对应的核心结果(不要本质结果,要结果对应的核心现象),然后将行为方式或原因的本质与结果联系起来,构成蕴含哲理的部分。这样事与理就联系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独的无灵魂的叙事。

例如:概括下文中划线的事实论据——

说“宽容”

“宽以待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宽容具有强大的感化力。

我国战国时代,蔺相如出色地完成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于是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一下触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说“吾见相如,必辱之”。而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每见廉颇,“引车避匿”,终于感化了廉颇,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引车避匿”,而是来个“两虎共斗”,在那种形势下,势必给国家招来灭项之灾,后人对他的赞佩,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

(1方都仗着自己家人在朝为官,互不相让。当地官员也惧怕各家势力,无法公断。张英家人给他修书一封,让他出面干预。张英接信后,当即赋诗一首答复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阋信悟出其中道理,当即让地三尺,以示不争。对方了解此事后,也觉惭愧,也让地三尺。这便是“六尺巷”的由来。 张英的做法不仅教育了家人,也感化了对方,退让三尺,海阔天空。他的做法对我们不也同样有很大的启发吗!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2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你看姑娘做得多好啊!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得理也让人,大度而包容,它的感化作用有多大啊!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却缺乏这种胸怀和气度,遇事斤斤计较,寸步不让。譬如在大街上骑车,一不小心撞了别人;乘公共汽车,人多拥挤,不注意踩了别人的脚。这时不是你说对不起、他说没关系,而是互逞一时之愤,用不能形诸笔墨的语言,恶语相侵,进而大打出

手,终至两败俱伤。朋友,好好想一想,何必呢?为什么遇事不退一步呢?为什么对别人不宽容一下呢?

当然了,我们所说的宽容是盔原则、有限度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有人侵犯党和人民的利益之时,应挺身而出,绝不能姑息养奸,苟且偷安。这是不在话下的。

俗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对宽容气量的赞美。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答案(1)礼部尚书张英,处理家里与邻居地界之争,采用宽容方式处理,家人让地三尺,邻里羞愧也让地三尺,成就“六尺巷”佳话。

答案(2)女售票员让小伙子擦干净涂在公共汽车上的痰,以包容的方式解决小伙子的面子问题,最后使小伙子后悔并在报上公开道歉。

(二)成语概括法

就是用成语典故概括文章的事实论据。

例如:概括下面论文片段中的事实论据—— 拒绝良言,不纳良谏,刚愎自用,是扼杀事业的利刃。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在即。张良从项羽的族叔——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告知刘邦,刘邦吃惊不已,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项羽道歉。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您收下了。无奈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拔剑将玉斗撞碎并大骂项羽,后项羽战败,拱手将天下让与刘邦。项羽凭借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匹夫之勇,凭借手中四十万铁甲,置范增忠言如耳旁风,最终酿成了血染乌江败局。 答案:鸿门宴

(三)二元社会现象概括法

二元,就是概括社会现象时,只关注行为主体和行为两个元素,采用“行为主体(做事的人或物)+ 行为”的方法,来概括社会想象。

例如:中学生早恋日益普遍;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人们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道德沦丧.......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道议论文阅读命题,在概括人物行为原因或行为方式的本质时,要紧扣论点,不能游离在论点的关键词之外,否则,我们概括之后的论据,客观上已经不能证明论点了。同时人物的行为结果不能概括成抽象的结果,因为离开了具体的结果,事实论据的说服力就彻底丧失了。这连点,是事实论据概括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事实论据 第四篇_议论文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集

议论文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集

(其实就是考察你平时的阅读积累。试问:你记忆的仓库里积累了多少东东呢?)

一、立志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5.陈胜的鸿鹄之志(见《陈涉世家》)

6.鲁迅弃医学文:青年时期鲁迅,曾到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希望以医救国。在第二学年里,学校增加了一门学科——细菌学。教学这一门课程时,细菌的形状全部是用幻灯片显示的。有时穿插放映一些时事幻灯片。有一次放映有关日俄战争的纪录片,画面上出现很多中国人围观一个被说成是俄国间谍的中国人,这个人将砍头示众,周围人在看热闹,画面上观众体格强壮而精神麻木。鲁迅深受刺激,心情十分痛苦,他深深感到,学医在当前并不是一件要紧的事,思想愚昧精神麻木的人们即使体格再健壮,也只能被示众或作看客。最紧要的,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于是,他毅然弃医学文。终于成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旗手。

7.为了中华之崛起:新学年开始了,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为了测验学生的学习目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读书是为什么?有的回答:“为家父而读书。”有的回答:“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魏校长指着坐在后排的一位学生说:“周恩来,现在你谈谈为什么要读书?”“为了中华之崛起。”周恩来庄重地回答。由于他的南方口音,魏校长一时没有听清楚,于是周恩来又沉着有力地重复了一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奉献了一生。

8、鸟贵有翼,人贵有志。中国谚语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0、立志无恒,终身无成。中国谚语 11、 青年人第一要有志气。谢觉哉

12、 有志者事竟成。范晔《后汉书》 1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拼搏【事实论据,】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容国团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4、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5、司马迁写《史记》 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三、勤奋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事实论据,】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特立

5、王羲之与“墨池”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6、达·芬奇画蛋 (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7、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8、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9、“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的。”——鲁迅

反例:10、方仲永就是因为没有勤奋学习从天才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英·狄更斯 2、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居里夫人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4、张海迪砺志成才: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5、成就与汗水

①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②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③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6、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怕嘲笑,力纠口吃;李白遇老妇,“铁杵磨成针”;司马迁的事例。

五、逆境(磨难)

1.司马迁、海伦凯勒、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事例。

2.终生坎坷的巴尔扎克一生坎坷。幼年就缺乏母爱。家庭和母亲,对他冷漠无情,他好像是家庭里多余的人。从1819年夏天开始,整天在一间阁楼里伏案写作。阁楼咫尺见方。他的居所简聘寒酸,夏天热腾腾,冬天寒风嗖嗖。他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娱乐,总是不停地写。结果在与书商打交道过程中不断受骗,以致负债累累。债务高达10万法郎。为了躲债他6次迁居。他对朋友说:“我经常为一点面包、蜡烛和纸张发愁。债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样。我常像兔子一样四处奔跑。”巴尔扎克,一生勤奋写作,常常连续工作18小时。在不到20年里,他共创作91部小说。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但他一生却是在贫困和痛苦中度过的。他曾一句话概括自己:“一生的劳动都在痛苦和贫困中度过。经常不为人理解。”

3.多灾多难的塞万提斯:塞万提斯,西班牙16世纪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堂吉诃德》风行于世。被称为不朽之作。塞万提斯一生多灾多难,出身没落贵族,家庭贫寒,从小就跟父亲外出奔波谋生。22岁参军,在与土耳其海战中,左手致残。后曾被海盗俘获,卖到阿尔及利亚为奴,历尽艰辛。被父母赎身获得自由后,曾在海军中充任军需,后又蒙冤入狱后生活无着,当时一家7口人过着饥寒交际花迫的生活。他就在这样的困境中写出了《堂吉诃德》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举的事例。

7、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

8、经受磨练,方能“称王”: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六、成败

1、失败是成功之母。 2、成败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3、胜不骄,败不馁。

4、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霍奇斯

5、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6、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失败是个未知数》)

7、越王勾贱先败后胜(卧薪尝胆)、吴王夫差先胜后败。

七、时间

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2、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跟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鲁迅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白日莫闲过,光阴不再来。——陶渊明

5、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6、其它如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故事:映雪、偷光、陈毅吃墨汁等。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7、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其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8、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九、团结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

3、《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词内容。 4、将相和的故事。(廉颇与蔺相如)

5、寓言:天鹅、梭鱼和虾在一起共同运送一辆装了行李却不很重的小车。它们三个拼命地拉,可车子丝毫不动——天鹅一个劲儿的往天上飞,梭鱼拼命往水里钻,虾使劲往后面拖。

十、自尊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

3、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4、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腰”,辞官不做。

5、谢甫琴科是俄国著名诗人。有次沙皇召见他,其他人都弯腰鞠躬,唯有他凛然站立不动。沙皇大怒,责问他。他毫不畏惧地回答:“不是我要见你,而是你要见我,如果我也像周围这些人一样,在你面前深深弯腰,那么你怎能看清我呢?”

*自尊要有一个尺度,面对自己的错误,当别人指出或批评时,不要为了“自尊”、“面子”而坚持错误。

十一、自信

1.李四光不信洋人信自己:李四光,卓越越的科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国际地质和地理学界长期流行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内地没有第四纪冰川。李四光想:外国地质学家并没有做过认真调查,凭什么说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他不信洋人,1921年,李四光亲自到河北太行山东麓进行地质考察,1933到1934年又到长江中下游的庐山、九华山、天目山、黄山进行考察,然后写出论文,论证华北和长江流域普遍存在第四纪冰川。1939年,他又在世界地质学会发表《中国震旦纪冰川》一文,用大量实证肯定中国冰川遗迹的存在,这对地质学、地理学和人类学都是一大贡献。

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曾在我国西部打井找油,结果毫无所获。于是以美国布莱克威尔教授为首的一批西方学者,就断言中国地下无油,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偏偏不信这个邪:美孚的失败不能断定中国地下无油。他说:我就不信,油,难道只生在西方的地下?在这种强烈的自信心的支配下,他开始了30年的找油生涯。他运用地质沉降理论,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江汉油田。他当时还预见西北也有石油。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也完全证实了他的预言。

李四光靠自信、自强彻底粉碎了“中国贫油论”。

2. 在困境中充满自信的人:世界上有一批虽身处逆境,但充满自信,自强不息,奋斗向上,最终获得辉煌成就的人。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原先患有口吃病,幼年结巴,语音微弱,演说时常被人喝倒彩。他始终对自己信心百倍,为了克服疾病,每天清晨口含小石子,呼喊练习,终于成为口若悬河,辩驳纵横的演说家。

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凯勒,幼年因病造成又聋又瞎。她自信自强,14岁攻克多种外语,通晓德、法、古罗马、希腊文学。20岁考入著名的哈佛大学。后来成为著名作家。

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4岁时出天花,留下一险麻了的后遗症,后又患猩红热,高烧坏了眼睛,成了高度近视。他终身受疾病折磨。但他从未失去自信,在贫病交加中斗志昂扬20余年,建立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打下基础。 塔哈·侯赛因,埃及作家,文学评论家,三岁时就双目失明,他顽强自信,留学法国,成为埃及历史上第一位博士。被誉为“阿拉伯文学支柱”。

在逆境中不失自信,古今中外屡见不鲜:张海迪幼年因病高位截瘫,她自信努力,成为作家翻译家;被誉为科技“铁人”的高士其,他在病情不断恶化,从半身瘫痪到全身瘫痪,失去讲话能力的情况下,他还创作了60多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 创

作了两千多行诗歌, 著述新书十几本;屈原被流放写成《离骚》;孙子受膑刑后著《孙膑兵法》;司马迁遭宫刑写《史记》;贝多芬耳聋后谱出 《英雄交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72093/

推荐访问:道理论据 事实论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