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资讯 > 思想意识方面

思想意识方面

时间:2017-08-11   来源:活动资讯   点击:

【www.gbppp.com--活动资讯】

思想意识方面(一):思想素质

思 想 素 质

思想是意识的组成部分,是通过思维活动的加工和处理而产生的以某一认识客体对象为主题的观念与知识的集合体。思想是思维的结果,有两种类型构成。一是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属性与规律等思维的成果。二是观念,是人们对待事物的观点和态度的结合体。一个思想的形成,就是以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态度、做法、经验为核心,把相关知识融入其中所构成的一个可以表达与执行的观念系统。思想的表达与实现是靠思维活动来操作的,因此可以说,思维就是思想表达与实现的工具与方法。

一、观念与思想

一个主题思想可以由若干个观念组成,有时一个观念也可以成为一个思想,某一观念又包含多个观念。观念从大的方面来看,有道德观念、家庭观念、集体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世界观等,具体说来还有审美观念、创新观念、群众观念以及守旧观念、迂腐观念、传统观念、迷信观念、“宗教”观念等等。观念的差异,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人品及不同的精神境界。由于人们的观念不同,所以对同一件事就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做法。由于观念活动的多次反复,就产生常作为静态的观念素质。一般说来,作为思想素质的稳定结构在人的行动中会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

思想与观念都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思想包含广阔的范围和丰富的内容,是诸多观念的集合体。思想又是人类理性认识的成果。思想可以表现为通过概念的联系,概括地说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原理,也可以表现为观点的综合的理论体系。思想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是否正确又要通过实践检验。思想对客观现实的发展有强大的反作用。它可能符合实际,也可能不符合实际,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有主观性与客观性之分。因此,思想素质的高低往往会决定事业的成败。创新观念、超前观念是人们探索未知世界和发现创新的推动力量,是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是一切为社会和人类作出了伟大贡献和新成果的人所具有的先进观念。迂腐观念、守旧观念则是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阻力。迷信观念是使人们误入歧途的麻醉剂。正确的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是个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保障,错误观念则使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脱离,是产生错误与失败的根源。所以,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结构如何,对一个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制约作用,教育与训练的目的就是向人们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建立合理的思想观念结构,使之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头

脑的人才。思想观念的结构十分复杂,它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思想,是多种思想相聚于头脑中的综合体。主要有个人需要、理想、信念、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

二、需要与动机

需要是人的本质特性,人的行为由需要来推动,它与人的各种素质对应存在,从而产生不同的功能作用。需要的实现与思想密切相关,在人产生需要的时候,是不是要去实现这种需要,受到思想观念支配,思想可以压制这种需要的实现,也可以促进这种需要的实现。需要是来自于个体生理、心理和思想的一种要求,是行为的动力,个人之间由于受生理、心理、思想各因素的制约,存在需要层次的差别和强烈程度的不同。总体来讲,需要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具体来讲有三个层次的需要:一是生理的需要,包括对空气、水、阳光、食物、安全、性欲的需要。客观世界只有满足人的这些生理需要,人的生命才能存在,生命活动的存在使主体源源不断获得自身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才能使人的各种社会活动进行下去;二是心理的需要,包括受到尊敬、赞赏,得到友谊、关爱,获得爱情、幸福的需要;三是思想上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实现自我价值、取得某种成功、实现某种远大目标、获得一定名誉地位、得到人们的认可以及利他、奉献等需要。这些需要的强烈程度制约和影响着个体的整体素质的建构与发展。当以某一思想为指导去实现一种需要时,就形成为一种有目标的可以执行的,以满足这种需要为中心的思想。需要转化为动机,动机转化为思想,思想形成具体的行为目标,为实现目标采取有效的行动措施,最后以实现目标满足需要告终。

三、理想与信念

理想是一个人各种需要的集中体现,又是一个人头脑中主观愿望的反映。理想是指导个人发展的贯彻奋斗历程始终的一种思想。理想的确立,就是一个人长期奋斗方向和目标的确立。因此,理想具有导向性,并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胸怀和思想境界。理想具体表现为对个人未来发展方向总的构想和远大目标的确定。它将指引着个人发展的方向,把个人的行为与活动有组织地推向理想所指的目标。理想的确立主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者受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某些强烈的刺激的结果而产生,受某些刺激又得以强化巩固。或者受朋友和他人的影响认为自己将来适合于做什么而确定下来。也可能由于机遇的选择使你改变理想方向。明确的和积极的远大理想,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实际的凝聚力,能够最有效地开发一个人的潜力,使其思维结构和能力智慧向目标方向发展前进。是否具有远大的理想,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与发展方向,关系到自身潜力是否能够充

分地发挥出来,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和他的成就大小。

信念是人们对待某人、某事或某种思想的态度倾向,是一个人在追求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遵循的心理意志,或者说是一种观念定势,或者说是对某种事有把握的一种感觉。信念是对自身实现理想和目标的一种信心和勇气的反映,是确信还是怀疑?是一种深刻的认识,还是一种肤浅的认识,是依靠他人,还是相信自己的实力和勤奋,它们都是一种信念思想。

信念对于个人去实现目标是一种力量支撑和推动力。没有坚定的信念,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信念是一种动力,有强弱之分。信念需要意志与毅力的支撑,有决心和毅力,有勇气和闯劲,才能斗志旺盛和态度乐观。信念需韧性作纽带,韧性就是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其表现出来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韧性,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在情绪上能够把握住自己,不大喜大悲,有足够的自制力。信念需要勇气做动力,当一个人有了新观念乃至已经形成坚定的信念的时候,能否果断地采取行动,逐步将筑于头脑中的信念化为活生生的现实,就需要极大的勇气。无论追求什么样的信念,都要付出很大的艰辛。信念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就看你的信念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样的,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有益于社会的还是有害于社会的,是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还是有害于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由于个人是团体的一员,个人信念也就会受到团体的影响,团体成员对待问题的一致性倾向会影响个人信念卷入的程度,个人与团体目标的一致性也就促成了个人与团体信念的一致,成为一种合力,推动事业的发展。

四、世界观、人生观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个体对于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人对自身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对周围客体世界的认识与看法。如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以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个人能在何种地位发挥多大的作用等等。世界观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式不同,遇到的利害关系不同,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世界观也就各不相同。一个人对于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是受世界观支配的。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对一定世界观的信念是确定人们实践活动方向的精神力量,鼓舞人们努力为实现目标而奋斗。世界观自始至终地影响着一个人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左右着一个人待人处世的准则和做人的行为规范。一个人的世界观

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可能是主动面对人生,也可能是被动应付的;可能是客观、实事求是的,也可能是主观、片面、武断的;或者承认或者不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或者信仰真理,或者信仰“宗教”迷信,或者是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或者是唯心绝对的思维方式,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制约一个人行为方式,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认识,表现出不同精神风貌和做人的风格。

由于每个人做人处世观念的不同,形成了每个人世界观内容结构的区别与个性特色。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包括幸福观、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恋爱观等。它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素养不同,个人需要倾向与层次不同,人们对于人生的价值、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等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形成了个人不同的人生观。从根本上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人生观。一种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一切从自我出发,以个人为中心,把损人利己、个人升官发财视为人生的根本目的。一种是集体主义的人生观,把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这两种典型的人生观,具体表现在个人身上,或者是为个人奋斗,或者是为事业奋斗,也可能是交叉混合的,或者是以某一种为主,兼有另一种的表现。

政治思想属于意识中的思想层次。它是一种具有一定政治倾向性的思想。具体表现为:(1)政治理论方面:包括信念和政治立场的坚定性,理论知识根底,是否能够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原则精神方面:表现在待人处事的原则精神,它能体现一个人做人的准则。比如,组织原则:坚持个人服从组织,严格保守秘密,不搞宗派、小团体活动;正派原则:坚决反对自由主义、小道消息、造谣、欺骗等不良倾向;求实原则:维护正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3)思想修养方面:谦虚谨慎,忍辱负重,沉着冷静,顾全大局,文明礼貌,无私奉献,以诚待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敢想敢干,敢担风险,开创进取。(4)法纪意识方面:学法、懂法,具有一定法律知识。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纪律,与坏人坏事作斗争,守法护法,维护公共秩序,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勇于献身,见义勇为。

六、道德观念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观念是体现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并具有稳定性倾向的个人的

道德意识和行为的特点。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言语、道德行动和道德习惯等。道德意识引起并调节人们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实现、巩固和深化人们相应的道德意识,二者综合构成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状况。社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具有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等概念,并逐渐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和控制个人的行为。道德没有强制性。道德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评价人们善恶的标准。道德观是素质结构中影响行为方向的因素,它决定着个人道德行为的发生、质量和道德能力。在道德素质结构中,道德需要始终占据核心地位。它不仅包括人的道德情操,而且也含有人的道德感、良心等。在一定的情景影响下,由道德需要诱发出具体的道德动机,从而推动道德行为的产生。道德品质具体表现为:公共道德(维护公共卫生,扶老携幼,安全礼让,助人为乐);家庭道德(赡养老人,尊老爱幼,互敬互爱,勤俭持家);职业道德(尽职尽责,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勇于创造,密切协作,团结一致,求实苦干,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七、价值观念

价值观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和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使之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价值观具有以下特征:(1)主观性。它是个人对事物的价值进行评价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和主观观念。(2)选择性。它是从具有可选择内容的范围内,经过慎重的考虑选择后获得的。(3)稳定性。是个体具有的一种相对持久的信念,稳定信念可以使个体的行为都一致地朝向某一目标,或带有一定的倾向性。(4)社会历史性。价值观是习得的,是长期社会化和内部化的结果,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使人们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它总是对时代精神的反映。

(5)发展性。不同心理水平的人,尤其是形式思维能力不同的人所持有的价值观是不同的。随着人们各方面的成熟,对社会问题理解的加深,各种需要和目标都在发生变化,价值观也就随之发展变化。(6)对行为的导向性。它是行为的最基本的指针,价值观的形成,除个人选择外,还有个人喜爱和外界的赞赏等因素影响,还要把它作为生活方式反复履行,才能够逐步稳定下来。它作为各种行为的标准,必然对行为决策起指导作用。(7)系统性。价值观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和意义连接在一起的,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或系统而存在的,单一的价值观只有处在整个价值

思想意识方面(一):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几年来,各级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和党风建设方面工作成效明显,党员干部思想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有些党员干部还存在着以下一些思想和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党性观念不够强

(一)部分党员党性意识比较淡薄,淡忘了党的性质、宗旨、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未能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解不深,对社会发展现状的了解不够,看社会的阴暗面较多,对社会主流和积极因素认识不清,从而对党的事业丧失信心,甚至满腹牢骚,因而不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二)不注重自身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退化。其表现:一是不能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入党以后放松了对自己思想上的要求,不能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起不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原则性不强,遇到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敢旗帜鲜明进行斗争;同志之间不能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批评时蜻蜓点水,批评他人时轻描淡写,有的甚至只作“表扬与自我表扬”,保持“一团和气”;三是缺乏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奉献精神,工作上得过且过,拈轻怕重,计较个人得失。四是对党的组织生活和学习活动不重视,组织活动借故不到和迟到现象时有发生。

二、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作风方面。一是责任心不强,讲待遇多,讲奉献少,不能很好利用自己的岗位职责做更多的贡献,满足于工作任务的一般完成,不注重工作质量的提高;二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对工作中碰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不够,存在等、靠思想;三是少数党员干部满足于已有成绩,不求上进,不思发展;四是少数党员干部骄气有余,谦虚不够,听不进别人意见,不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和意见。

(二)工作作风方面。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安排部署多、检查督促少;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上传下达,不能联系本公司、本部门实际提出具体而又切合实际的意见;有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上缺乏紧迫感、危机感,工作拖沓,纪律松懈,工作心不在焉,甚至擅离职守,影响了本职工作的完成。

(三)学风方面。政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对马列主义和我党重要思想理论只求学过看过,不求深入的理解和完整准确的把握。在业务学习方面,有的党员干部仅满足于对基本经济理论和政策法规的一般理解,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熟练掌握;有的平时不努力学习,急用时,“临时抱佛脚”;有的党员干部仅凭经验办事,忽视对自身知识的更新

和能力的培养。这些学风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党员干部思想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三、对策建议

要针对当前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加强教育,培养自觉学习、勤奋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进一步建立机制,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把党员党性教育和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建议采取从以下几项措施: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理想信念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自觉地、满腔热情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因此,要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由之路,真正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

各级党组织都要认真制定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时间,健全学习制度。要全面扎实地推进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特别要强化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只有认真学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科学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了解事物,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使党员干部正确、深刻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被各种社会思潮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所迷惑。

(二)创新和丰富学习方式

要创新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形式,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使理论学习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对公司发展的新认识、指导工作的新理念、破解难题的新思路;二是“个人学习与集中辅导、讨论相结合”,通过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讨论相结合,达到加深理解,相互启发,增强效果的目的;三是“学习与多样活动相结合”,将学习与组织参观学习、社会调研、经验交流、有奖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相结合,扩展和丰富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

(三)坚持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有针对性解决存在问题

要解决不同阶段党员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党员干部队思想变化情况,根据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选择不同的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要突出主题,突出针对性、实效性,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教育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和理论水平,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四)树立模范典型,整治不良作风

各级党组织要注重正面宣传,树立先进典型。要定期开展“评先评优”活动,大张旗鼓地表彰在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以模范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教育、鼓舞、鞭策、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党员干部的创先争优意识,自觉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认真查找自身存

【思想意识方面】

在的不足,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在一些窗口单位,可以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的先锋模范作用,促使党员成为本部门、本岗位作风正、业务精、能力强的模范。在搞好正面教育的同时,要加大对不良作风的整治力度,对那些党性不强、作风不好、律己不严、群众不满意的党员干部要给予严肃批评或纪律处分,对那些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腐败分子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

(五)建立完善机制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力度

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诫勉谈话及责任追究制度。要重点加强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年度定期考核制度,严格考核程序,完善考核方式,重视民主评议,从德、能、勤、绩、廉几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全面考核评定;要利用精神和物质双重手段,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要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督促和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做到“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确保制度落到实处,使制度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中能够有效地发挥教育、引导和惩治作用。

(六)严格选人用人原则,保证干部队伍素质

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真正把那些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扎实、群众公认、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坚决不用那些以权谋私、不负责任、投机钻营的人;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不用那些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的人,保证干部队伍品德好、作风正、能力强。

(七)严格把好党员发展关口,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在注意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的同时,要切实保证党员发展质量。要在党员发展的各个阶段认真全面考查和考验发展对象,要坚持高质量原则,做到合格一个,发展一个。要注意将思想素质高、政治立场坚定、作风过得硬的优秀分子优先吸收到党内来;坚决把动机不纯、作风不正的投机分子拒之门外。对少数入党后,放松思想改造,形式上入党,思想上已经退党,已不符合党员要求并屡教不改的党员,要清除出党员队伍,以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思想意识方面(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思想观念方面的新的变化及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思想观念方面

的新的变化及其意义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进行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与先进的思想文化意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等文明进步的社会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些变化是全方位的,既有政治的、经济的,同时还有文化等方面的。这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们应充分地利用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的机遇,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hd/365393/

推荐访问:思想意识方面的不足 思想意识方面的障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