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资讯 > 信息法规课程总结

信息法规课程总结

时间:2017-07-04   来源:活动资讯   点击:

【www.gbppp.com--活动资讯】

信息法规课程总结(一):法律法规学习活动总结

法律法规学习活动总结

为贯彻落实卫生局《关于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活动的通知》的通知,落实我院《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院管理,规范执业行为,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保证医疗服务安全,我院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开展了医务人员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的活动。此次活动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提高全院职工的认识,坚持抓落实求实效,使全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现将我院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活动总结如下:

一、此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明确,普法的目标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治国方略。卫生系统学习法律法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规范管理,依法执业,减少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的就医质量和就医安全。在全社会“四五”普法教育活动带动下,我院在学习卫生法律法规的同时,不断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言行,积极开辟“急救绿色通道”,努力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此次活动已被我院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为了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担任组长,并且明确科主任为科室法律法规学习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形成了院科两级普法网络。医院领导班子带头组织学习院内定期安排的法律知识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交流学习体会,增强班子

成员处理医院工作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此次活动确保了经费到位,从不打任何折扣,宁可其他方面节省一点,也要保证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使卫生法律法规书籍达到人手一册。

三、此次卫生法律法规学习内容丰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对与医疗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条例,医院还开展了专题学习活动。

四、此次活动作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疗工作同规划、同落实、同考核,保证将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活动落到实处。我院于10月13日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了一次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通过这次考试,不仅使全体医务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有了更深的印象,而且也充分反映了前一阶段学习的成效。

五、如今院领导自觉运用法纪知识指导行政和医疗管理工作。在日常事务中依法行政,依法处理医疗纠纷,未发生重大违法行政行为,无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并且未发现医务人员收受、索要病人及其家属的“红包”和其他馈赠以及以各种名义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收入;药房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各功能科室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未出现在国家规定之外擅自设立新的收费项目的情

况;院内财务科室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没有设立帐外帐、“小金库”等;防疫科消毒、灭菌、隔离等制度齐全。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对门诊和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出院病人问卷函调、聘请院外行风监督员等措施,对以上工作成效也有很大的巩固作用。 此次活动与“医院管理年”活动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引领下,党员又起到了很好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医护员工遵纪守法、依法维权和治安防范意识及自觉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意识,使更多的医务人员成为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法律知识丰富的人员,为加强普法教育依法治理提供了条件,进一步强化了医院管理,使院内出现了安定团结、稳步发展的大好局面,两个效益同步增长。当前,“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虽然我院在本次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活动中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对照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发扬成绩,纠正存在的不足,继续按照本次活动的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案,再接再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把医院管理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工作长久地延续下去。

信息法规课程总结(二):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学习总结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学习总结

本学期经过一学期的对于信息安全概论课程的学习,对于信息安全所涉及的领域、信息安全科目所包含的知识以及信息安全专业学习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储备和相关发展方向有了简单程度上的相应了解。于此,对于本学期所学信息安全概论的课程进行梳理与详述。

本学期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这几部分:信息安全概述、数字水印、僵尸网络、电子商务中的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网络安全导论、密码学概论以及身份认证技术概述。

一、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之目的在于将信息系统之脆弱性降到最低,即将信息系统的任何弱点减小至最少。信息安全的属性为: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认性以及可控性。

1. 机密性,是指保护数据不受非法截获和未经授权浏览。此之于敏感数据之传输甚为紧要,对于通信网络中处理用户的私人信息是十分必须且关键的。

2. 完整性,是指保障数据在被传输、接受或者存储时的完整以及未发生篡改。此之于保证重要数据之精确性是必不可少的。

3. 可用性,是指当发生突发事件时,用户依然可以得到并使用数据且服务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例如发生供电中断以及相应地自然灾害与事故使。

4. 不可否认性,是指行为人不能否认其信息之行为。此之于可用于防止参与某次通信交换的一方在事后否认本次交换曾经发生过的情况。

5. 可控性,是指对于信息即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此之于可用于确保管理机制对信息之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包括: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网络信任体系、可信计算、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密码技术、内容安全、安全协议、恶意行为及恶意代码检测、信息隐藏、网络监控、入侵检测、防火墙、无线通信安全、嵌入式安全、云安全以及量子密码等。

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法规在世界各国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美国于1998年5月22日总统令《保护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就围绕“信息保障”成立了多个组织,包括:全国信息保障委员会、全国信息保障同盟、关键基础设施保障办公室、首席信息官委员会、联邦计算机事件响应行动组等十多个全国性机构。1998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制定了《信息保障技术框架》,确定了包括网络与基础设施防御、区域边界防御、计算环境防御和支撑性基础设施的“深度防御策略”。而后,于2000年1月,发布《保卫美国计算机空间—保护信息系

统的国家计划》。分析了美国关键基础设施所面临的威胁,制定出联邦政府关键基础设施保护计划,以及关键基础设施保障框架。

与此同时,俄罗斯于1995年颁布《联邦信息、信息化和信息保护法》,明确界定了信息资源开放和保密的范畴,提出了保护信息的法律责任。又于1997年出台《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想》。明确提出“保障国家安全应把保障经济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信息安全又是经济安全的重中之重。而后的2000年普京总统批准了《国家信息安全学说》,明确了联邦信息安全建设的任务、原则和主要内容。第一次明确了俄罗斯在信息领域的利益是什么,受到的威胁是什么,以及为确保信息安全首先要采取的措施等。

日本也紧跟步伐,出台《21世纪信息通信构想》和《信息通信产业技术战略》,强调“信息安全保障是日本综合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加紧建立与信安全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发布了《信息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基准》和《IT安全政策指南》。成立了信息安全措施促进办公室,综合安全保障阁僚会议、IT安全专家委员会和内阁办公室下的IT安全分局。

在我国现已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用密码管理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标准》以及在《刑法》的修订过程中增加了有关于计算机犯罪的条款。我国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发展现在已经颇具规模。

二、数字水印

数字水印,是指将一些标识信息直接嵌入数字载体当中或是间接表示且不影响原载体的使用价值,也不容易被探知和再次修改,仍能被生产方识别和辨认的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是对抗盗版等不法行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防伪方式。

三、僵尸网络

僵尸网络,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在大量计算机中植入特定的恶意程序,使控制者能够通过相对集中的若干计算机直接向大量计算机发送指令的攻击网络。被植入恶意程序的计算机就如同僵尸一般受控于攻击者,进而从事攻击破坏活动。

构成僵尸网络的组成为:僵尸主控机、“僵尸”:被入侵的计算机、指挥和控制协定。

现如今僵尸网络已成为会联网的主要威胁,因为大量的计算机被控制,展开猛烈的攻击、破坏、收集敏感数据和增加更多的被控制的计算机,网络允许受控计算机的运行。其攻击的方式为:DDoS 攻击、垃圾邮件、Clickfruad、恶意传播、非法入侵、Manipulating online polls。僵尸网络的主要目的还是金钱的驱使。

四、电子商务中的安全技术

1.应用背景

2.加密技术

3.在线支付协议

五、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OS有关概念。

1.计算机硬件组成。

2.OS的目标及功能。

3.操作系统的发展。按计算机换代李成划分:

第一代(1945至1955)——电子真空管和插件板,机器语言、没有OS、体积大速度慢。

第二代(1955至1965)——晶体管和批处理,有Fortran和汇编、按批处理作业,有了监控程序。

第三代(1965至1980)——集成电路和多道程序,多道程序、联机即时外设操作,操作系统走向成熟。第四代(1980至1990)——个人机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有了成熟的操作系统产品MS-dos 、Windows、UNIX。后第四代(90年以后)——网络OS、分布式OS。

第二部分,OS研究的主要成就。

1. 创建了并行调度概念。

2. 形成了储存器管理理论。

3. 建立信息保护和信息安全机制。

4. 实现资源调度和资源管理。

5. 提出了OS构建理论。

第三部分,典型OS分类介绍。

1. 批处理操作系统。

2. 分时操作系统。

3. 实时操作系统。

4. 多处理操作系统。

5. 网络操作系统。

6. 布式操作系统。

7.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第四部分,OS核心技术简述。

1. 并发性问题。

2. 存储管理技术。

3. 文件管理技术。

4. I/O管理技术。

5. 系统安全与防范技术。

第五部分,OS技术面临的挑战。

六、网络安全导论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中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保证系统连续可靠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的措施。

1.攻击、服务和机制。

2.网络安全模型。

3.加密。

4.身份验证和数字签名。

5.IPSec、S/MIME和SSL。

6. 防火墙、IDS和蜜罐技术。

七、密码学概论

密码技术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949年前),古典密码学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发展情况为,采用隐写术,暗语、隐语、藏头诗等,而采用的变换方式为手工或者机械变换的方式来实现。具有代表性的密码有:单表代换密码:Capesar密码、仿射密码;多表代换密码:Vigenere密码、Hill密码等;转轮密码:Enigma、Red密码等。

第二阶段(1949年至1976年),近代密码学阶段。

1949年,Shannon发表了《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用信息论的观点分析了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密码学的理论基础。而后,1967年David Kahn出版了《破译者》一书,促进了密码学的理论发展。

第三阶段(1976年至今),现代密码学阶段。

1976年,Diffie、Hellman发表《密码学新方向》,开辟了公钥密码学的新领域。同年,美国建立DES为联邦标准。现代密码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混沌密码学、量子密码学、椭圆曲线密码学。

八、身份认证技术概述

1.身份认证,是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其目的是使通信双方建立信任关系。在信息安全理论体系中,加密和认证是两个最重要的分支。

2.身份认证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最早的身份认证技术往往是以对罪犯的身份认证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古代技术的落后,身份认证主要借助于一些附加于人体的特征来进行身份认证。

第二阶段,根据人体骨骼长度进行身份识别。

第三阶段,指纹身份识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指纹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成熟易用的技术,其应用领域已相当广泛。

3.古代身份认证的方法: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来证明身份;根据你所拥有的东西来证明身份;根据你独一无二的身体特征来证明身份。然而这三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缺陷,也许你知道的信息别人也知道,也学你所拥有的东西别人也拥有或者你的东西已丢失,对于特定身体特征的证明也存在一定的不便。

4.数字身份认证技术:用户名/密码认证方式;数字证书;智能卡;生物特征认证;零知识身份认证。以上对本学期所学相关知识根据感兴趣情况进行了各有详略的概述,现在对本人较为感兴趣的单个方面进行较为具体的论述。由于本人经常网购,所以对于电子商务方面的安全问题较为感兴趣,对于课程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及知识进行一下较为详尽的论述。

电子商务是指凭借电子手段而进行的商业活动。当前电子商务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付款、认证问题;商品投送保证问题;标准问题;税收问题;安全与法律问题。电子商务安全机制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和不可否认性。保密性是指必须实现该信息对除特定收信人以外的任何人都是不可读取的。这样一来加密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密是指通过密码算术对数据进行转化,使之成为没有正确密钥任何人都无法读懂的报文,而这些以无法读懂的形式出现的数据一般被称为密文。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惯例,将这些方法按照双方收发的密钥是否相同的标准划分为两大类:第一,常规算法。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相同或等价的。第二,公钥加密算法。可以适应网络的开放性要求,且密钥管理问题也较为简单,尤其可方便的实现数字签名和验证,但算法复杂,加密数据的速率较低。

现在进行进一步的论述。对称加密算法有很强的保密强度,且经受住时间的检验和攻击,但其密钥必须通过安全的途径传送。因此,其密钥管理成为系统安全的重要因素。著名的对称加密算法有:美国的DES及其各种变形、欧洲的IDEA、日本的FEALN、LOKI 91、Skipjack、RC4、RC5以及以代换密码和转轮密码为代表的古典密码等,其中影响最大的DES与AES。公钥密码可以适应网络的开放性要求,且密钥管理问题也较为简单,尤其可方便的实现数字签名和验证,但算法复杂,加密数据的速率较低。DES是IBM公司1977年为美国政府研制的一种算法,以56位密钥为基础的密码块加密。它的加密过程为:一次性把64位明文块打乱置换;把64位明文块拆成两个32位块;用加密DES密钥把每个32位块打乱位置16次;使用初始置换的逆置换。但是DES的安全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1999年1月,EFF和分散网络用不到一天的时间,破译了56位的DES加密信息,DES的统治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目前椭圆曲线加密技术(EEC)正在兴起,

信息法规课程总结(三):现代文秘课程总结

现代文秘课程总结

英语1301 王鑫鑫 3131701030

在本学期之前,我对于秘书这个职务的认知非常肤浅,在学习了本学期的现代文秘课程之后,我对这个职业又有了新的认知。秘书是专门从事办公室程序工作,协助管理财务及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及实施服务的人员,要求从事这一职业者具有较强的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等。秘书职业标准中包含了从接待工作、档案工作、文书拟写与处理、会议组织,到信息工作、办公室日常事务以及协调工作等多个方面的职业资格要求,是培养和考核秘书职业领域从业人员的基本依据。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秘书已成为最广泛的社会职业之一。

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作为承上启下,沟通内外,辅助领导的参谋助手的企业秘书来说,其自身素质及管理能力的高低无疑是整个企业的运转,竞争的提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现代企业领导的素质不断提高,领导对秘书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领导是靠经验决策,秘书只提供文牍性、事务性服务;现代企业领导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决策,要求秘书不但做好日常的服务工作,同时还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现代企业领导已逐步从传统的领导模式中走出来,把眼光投向国内、国际市场,企业也通过网络寻找合作市场,进行网上交易等业务。这便需要秘书人员不但要有很强的文字功底,而且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熟练地运用各种现代办公设备。秘书人员要从纯文字,纯事务性的服务中解脱出来,走向社会,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局出发,搞好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服务。

对于秘书具体有哪些素质要求。个人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培养。 法律素质:秘书法律素质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许多企业在

招聘秘书时,往往重长相、重公关、重写作、重外语、重现代办公设备的操作等,却极少注重秘书的法律素质。作为企业秘书,学习经济法学也尤为重要。在市场经济日趋法制化的今天,企业活动面临法的约束,企业秘书作为企业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应当适应需要,吸取经济法学知识,完善自我,并以此服务于企业。

智能素质:首先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企业秘书应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特别是与企业有关的一些法律法规。要关心政治,国家大事,了解国际政治风云和国内经济建设进程。要面向企业,面向市场,及时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及社会发展运行状态和趋势。要学习市场经济的理论与规则,探索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其次,思想要敏锐,作为现代企业秘书要有敏锐的思维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有灵敏的信息嗅觉和较强的洞察、判断能力。要善于综合分析,捕捉本质,善于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抓住问题的关键,并为领导找出解决矛盾,问题的途径。再次,要通晓本企业情况,要了解领导的决策和本企业的根本方针,熟悉本企业的经营活动。善于收集经济信息,现代企业秘书必须把为领导提供经济信息,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完成。应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最后要搞好公关工作,秘书在某些场合要代表企业,这就要求秘书办文、办会、办事都要具有为企业塑造形象的意识,都要考虑到企业在社会和公众心目中的地位问题,例如,秘书高雅文明的谈吐、不卑不亢、真诚和蔼的待人接物、清晰美观的信函处理,这些都能体现出良好的企业形象。

协调能力; 首先是上下关系的协调企业秘书处于承上启下,联系内外,沟通左右的位置。其次是秘书与领导的关系协调领导的职能是决策,组织,指挥和管理;而秘书的职能是辅助决策,服务管理。再次是领导成员之间的关系协调,一个企业总要由若干人组成领导班子,这些领导在年龄,文化程序,性格素质等方面都有可能存在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hd/354469/

推荐访问:信息处理课程总结 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总结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