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自我介绍 > 自我介课堂自我介绍

自我介课堂自我介绍

时间:2014-11-19   来源:自我介绍   点击:

【www.gbppp.com--自我介绍】

自我介课堂自我介绍(一):课堂自我介绍

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常见到,课前老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特别是借班上课的,

老师与学生彼此都不熟悉,又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如大会堂),心理难免有些紧张、恐惧或

不安。那么作为教师又如何在短短的几分钟里,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消除紧张情绪,使学生

马上进入学习状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呢?这个学期,笔者赴温州等地听了30

余节公开课,各个名师在这个问题上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现将其中的教学片断摘

录如下,略加评析。

一、介绍型( 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练习课 潘小明 ) 师:你们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我姓潘,名字呢,就是我们数学书上频繁出现的那个名字,猜一猜,叫什么?(生

开始猜,并猜到叫小明)所以你们叫我——潘小明(生的不经意的回答引发了在座听课老师

的大笑)

师:我不仅教数学,还教什么,猜一猜?(语文、数学、音乐,学生并没有猜到;然而

教师的谜底却出乎大家的意料:我不仅教数学,还教你们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 师又说:你们觉得我这个教师的形象如何?(“大方”,“教学方法先进”,“幽默”等,分

别有学生回答到)

师:好,我上课尽可能的用幽默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过我上课有一个特点,我是不教的!

(啊!又是一句意外„„) 评析:“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初次见面时,就成功的把自己介绍给学生,使

学生能够接纳自己,是成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与教师有关的信息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

不管是老师的姓名,还是教师的形象,他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潘老师在课前,用了两个“猜

一猜”和一句“我是不教的”,激发了学生对教师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巧妙得将自己的信息介

绍给学生。就在学生猜的过程中,他们实际上也就消除了紧张的情绪,拉近了学生与老师沟

通的距离。再加上潘老师那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使学生感到,给我们上课的仿佛是并

不陌生的“老朋友”。使学生一上课就被深深地吸引住,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研究者表明,

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倾向,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对

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一旦对老师产生“好感”,而被老师的独特魅力所吸引

的话,那么老师接下来的教学自然会水到渠成。

二、表扬型(荷花 单群群 ) 师:我听说三(3)班的同学是非常勇敢的,那你们真的勇敢吗?学生迟疑了一下,只有

少数的学生说:勇敢。师见状就说:怎么这样没信心,这样胆小,你们勇敢吗?全班齐声:

勇敢!师:好!那你们说说,在这堂课上,怎样表现才算勇敢?接着就让学生说说怎样表现

才算勇敢。这课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每当学生泄气、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单老师就用一

句“勇敢的你在那里”来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中,我们惊奇的发

现,这句话果然管用,学生表现果真勇敢。 评析:马克·土温说过:只凭一句表扬,可以让我快乐两个月。的确,每个人都需要得

到别人的表扬与赞赏,尤其是小学生。单老师抓住了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创造了一个每人

都希望自己是勇敢的人的教学情境。一句表扬,一句激励,寥寥 数语,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感染,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就这样,形成了

一个平等、和谐、轻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也为课的开始奠定了基调。其实,学生在

课堂上如果得到表扬,赢得教师的肯定,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实现的幸福感,自尊心和自

信心由此大大增强,为了争取更大的成功,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自然得到提高。

三、交待型(有趣的物体搭配 吴正宪) 师:往下看,发现什么?(人可真多啊!)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我们该怎么办? 生;

回答时声音要响亮。

师:对,声音响亮;但现在只有2个话筒,怎么办? 生:谁说话时,把话筒传过去。 接着交待:①上课要小组合作的时候,分4人一小组,并征求大家这样是否可行;(是) ②小组要有组长、记录员等,你们有吗?(有) ③还要每小组有两块橡皮、一把直尺、两支笔都有吗?(有) ④并让学生用半分钟的时间商量每人在小组里该做什么。(学生商量) 评析:吴老师在课前不厌其烦的交待了上课时每人该做些什么以及注意点,特别是要学

生用“半分钟的时间商量每人在小组里该做什么”更是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交待,一方面

保证保证上课顺利、流畅的进行下去的;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知道在上课时自己该做什么

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游戏型 (数字的学问 朱旭芬) 师:这个游戏主要是测一测大家的反应速度如何,规则是——我说“1”男同学起立,我

说“2”女同学起 立;看谁反应最快! 师开始喊口令:1、2、1、2、2、1、3、1„„师喊的速度随着加快。 学生很投入,但老师喊的速度加快时就跟不上,于是发出一阵阵笑声,游戏也随着结【自我介课堂自我介绍】

束„„。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数字“1”代表什么? 生:代表男同学。

„„

评析:游戏是孩子们的天生本性,每个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的。为了 激发学生的兴趣,

满足其好玩、好奇、好动、好胜等心理需要,课堂上做一些游戏也是必要。朱老师在课前选

择了与学生进行沟通的特殊方式——做游戏。通过它来调节课堂气氛,消除紧张情绪,增进

师生的友谊。同时它也蕴含着本课的内容:不同的数字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五、新课导入型(观察物体 陈欢) 师:你们认识我吗?生:不认识。师:我姓陈,你们叫我 ——陈老师(生回答)师:现

在我把自己介绍给你们,你们呢,也介绍介绍自己吧!生开始介绍„„,师趁机打断,问:

这样介绍是不是太慢?那么怎样介绍呢?生回答:可以在把自己介绍的同时,也把前后、左

右同学介绍给大家。师指名介绍„„。 评析:陈老师从介绍入手,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学生介绍过程中,发现一个个的介

绍方法太慢,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争取一种新的介绍方法:把前后左右的同学介绍给大家,使

学生明白同一个人由于不同的学生介绍,其位置会发生变 化的。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消除学生与教师的陌生感,缩短心理距离,使学

生能尽快地适应新环境,走近老师。另一方面,渗透了本课的内容,即观察物体时,不同的

地方观察到的物体是不同的。在无意间复习了以前学过的一些内容。在导人新课之始,教师

通过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是常理性的问题“自我介绍”,把学生巧妙地引入问题情境,

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 上课前如何与学生沟通,选择怎样沟通方式,可谓是各师各法,各有不同。但他们相同

的是,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情感交流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完成的,犹如聊天一般,彼此没有

心理负担。教师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自主学习、交流的舞台。

学生自始至终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情境之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质疑等教

学活动。 大家好。。。。大家应该不认识我吧~~我想我的知名度没那么高。。。身为你们的老师我还是

比较有自知之明滴~说了半天都没说名字呢!我的名字是某某某,希望大家不要随便给我起外

号噢~会伤了我的心。。。。今后我们要相处一年,希望你们配合我,我也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叫

你们的。。。取

考个好成绩但不能想方设法”。(未完待续) 教师幽默,也有小技巧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一些教师态度严肃、讲话语调刻板或常以

树立“师道尊严”为己任,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而另一些教师则注重语言技巧,富于幽默感,

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很受学生欢迎。雨果认为:“人生是一串由苦难组成的念珠,我们应笑着

数完它。”在苦短的人生历程中,能不能笑着行走,会不会笑着行走,是人生高下优劣的标志。

人们都喜欢具有幽默感的人,学生也不例外。如果你是教师,并希望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下

去,那么,千万别忘了幽默。最近,网络上的一篇文章,更是毫不客气地指出:不幽默,你

就别当教师。

谁不想用幽默的语言,风趣的谈吐,去淡化冲突,协调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育氛围

呢?问题是,怎样使自己的语言变得幽默?最近看了一本书,就指出:幽默也是有技巧的。

一、自我嘲讽。就是要求教师通过极度夸张的手法来嘲讽自己的某种缺点,在学生面前

主动贬低以体现教师心灵的豁达与纯净,并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如某教师较胖,在接手

所教班的开始,就自我介绍道:“我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超水平地发挥带头作用,出门的时候,

你们跟在我后面,夏天晒不着太阳,冬天吹不到冷风,怎么样,欢迎我这个带头人吗?”又

如某教师很矮,他就对学生说:“我一无所长,却身不由己,但民主意识很好,与同学平起平

坐,绝不会高高在上,小心我会借你的漂亮小衣服来穿。”再如,有一个梁老师,每到一个新【自我介课堂自我介绍】

的班级,都会在黑板上写两个字“梁”、“粱”,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的形和义的不同之处,等

学生说完,再介绍自己姓梁,是栋梁的梁,让学生别把它写成高粱的粱,把老师当粮食给吃

了。几句幽默的开场白便使课堂气氛轻松起来,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后面的授课便如

顺水行舟。

【自我介课堂自我介绍】

当然,运用自我嘲讽这一技巧时也要注意一点,就是对自己的缺点要尽量说得玄乎一点,

要有显而易见的虚幻感,荒谬感,如果说得太实,难免起不到幽默的效果,而造成对自己的

伤害。

二、以愚启智,装傻刺过。就是教师故作蠢言,故作大言,以激起学生反驳或跃跃欲试

的激情,运用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一目了然荒谬之处,而教师要不动声色地装傻,例如:如

程少堂老师(引自网络上的一篇文章)在学生背《世说新语?咏雪》后,对学生说:“没学过

也能 背下来,不错!你年纪这么小就可将这首诗背下来。我小时候只能背《毛主席语录》的。

(笑声)毛主席是男的还是女的?”(哄堂)有学生说是男的。:“啊,那你比我聪明。我小时

候以为毛主席是女的,(哄堂)因为毛主席的头发很长”。又如有个学生将讲台上放着的捐献

给灾区小朋友的图书拿走了一本,教师为了启发学生把书送回来。就说:“这本书一定是先到

灾区去侦察灾情去了,我们现在需要打个电话给它,要它遵守纪律,马上归队,同大部队一

起出发”。再如:在学了《守株待兔》后,教师为了让学生反复吃透课文,故作愚言启发学生:

“学了后,老师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决定不教书了,也到那个地方去白捡撞死的兔子,同

学们,你们赞成老师的想法吗?”学生在哄笑中急切地表达自己的聪明,这恰好是愚言激发

出来的。

三、偷换概念。概念被偷换得越是隐蔽,产生的幽默效果越是强烈,第一,可以利用概

念的多种含义,由一种含义突然向另一种含义转移。例如:学生问班主任,到底是王老师还

是李老师能干一点?班主任趁势说:“什么叫能干?”学生回答:“就是说话能逗我们笑。”班

主任马上说:“恐怕鹦鹉要能干一点。”在这里,偷换了“人说话”和“鸟学舌”的概念,巧

妙避开了对其他老师做评价的尴尬话题。又如:有个学生甲私自拿了乙的一个玩具,第二天

他问老师:“如果老师你知道有个同学的玩具——变形金刚跑到别人的书包里了,结果会怎么

样呢?”为了启发学生把玩具送回去,老师说:“其实老师早就知道这个故事的结果是——变

【自我介课堂自我介绍】

形金刚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变成了汽车,悄悄开回主人的车库里了。第二、运用语义双

关。因为同一个概念包含一明一暗两层意思,比如学生问老师,我的这些检讨书中,哪一张

写得最好?老师说是最后一张,这里,就把“文字好”变成了“效果好”,从而使“最后一张”

包含了两层意思,明里好象是指“这些”中的最后一张,而实际是指变好之前所写的最后一

张检讨,用双关语对学生提出了迅速改正错误,不再重犯的希望。

四、运用反语。反语即说反话,要求是声东击西,“睁着眼睛说瞎话”,把真话往反里说,

把反话说绝,说得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形。例如,有名学生在教室里高声夸口说:“我从来不复

习,照样得60分,”恰巧被教师听见,这名教师就说:“还是你最能干,同学们看,得60分

多好呀!可以看爸爸表演?吹胡子瞪眼睛?,可以听妈妈演唱?唉声叹气?,还可以整天玩得?

提心掉胆?,将来升学了,更可以得心应手地运用?一筹莫展?„„”此时同学们心领神会的笑

【自我介课堂自我介绍】

声,实际上就给了该同学善意的嘲讽。再如,对班上学生抽烟的现象进行幽默语批评:“今天

我向大家讲讲吸烟的好处:第一可以防小偷。吸烟会引起深夜的剧烈咳嗽,小偷怎么敢上门

呢?第二,可以节省衣料。咳久了就成了驼背,衣服可以做短些。第三可以演包清天,从小

吸烟,长大了脸色黄中带黑,演包清天不用化妆。第四,永远不老,因为有资料统计,吸烟

的历史越长,越短命,当然活不到老了。”正话反说,使严肃的说教反而显得生动有趣。

五、巧言归谬,就是把学生的话加以推理,引到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上去,从而指出其

错误,让师生在笑声中消除对抗情绪。例如,一教师讲评作文:“这次的作文要求记一件好事,

同学们有一半多的人捡到了钱包,老师真羡慕你们的运气,我活了这么大的年纪,还从未捡

到过钱包,你们能不能开个经验交流会,给老师也介绍点经验呀?”此时,老师用笑声批评

了学生的千文一面,虚构故事的不正文风。 在运用巧言归缪的时候, 其一、是模仿学生的荒谬,不动声色地将他的荒谬向更荒谬推进。例如,上课了,张老

师走进课堂,发现黑板上赫然画了一座坟,旁边写了“张老师之墓”。张老师发现后,不动声

色,稍停后,对全体学生沉重的说:“张老师不幸逝世了,让我们为他默哀3分钟。”学生听

了后一片愕然,而后,张老师脸上阴转晴,“张老师被同学们的深情厚谊所感动,又起死回生

了,下面开始上课。”学生不禁捧腹大笑,同时也被老师的机智深深折服,在此间隙,画画者

飞快溜上台擦掉画迹。这一过程中,想要制造幽默,教师必须要沉住气,不动声色,才能以

笑声后发制人。 其二、直接对学生荒唐的推理反戈一击。例如:有个老师问学生:“你为什么上课不能专

心听呢?”学生回答:“因为我有两只耳朵。”老师说:“很好,那么,现在你用左脚到教室里

去上课,同时用右脚回家去把你家长请到学校来。”这里,就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荒唐推理形式,

批评了他的小聪明,同时也避免了正面冲突。

六、语言移植,就是故意对词语互乱搭配,以造成不协调。例如:教师发现教室里的地

面很脏,就指着地面对学生说:“我们班的物产可真丰富呀!你看地上,有五彩斑斓的碎纸片,

还有灰黄色的?龙涎?。我们总不能光生产不出口啊!”用轻松的语言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容易

收到好的效果,气氛也好。又如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课堂气氛也较

紧张,教师就说:“线路不通,短路了。”在学生的笑声中缓和了气氛。

七、胡乱攀比,就是乱打比方。例如:下课了,教室里追追打打,闹声冲天,这时候新

班主任走入,立即鸦雀无声。老师说:“怎么,刚才还在上演《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会儿就

变成《森林里来了大灰狼》了?”笑声中学生的感情防御很快就自行瓦解了。但是,带有贬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78553/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