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时间:2018-11-30   来源:演讲稿   点击:

【www.gbppp.com--演讲稿】

第一篇: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情系****** 忘我奉献

——******///////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同志,男,蒙古族,1970年5月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现任******站长职务,于2012年调入 ,2014年12月调到******担任站长职务至今。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工作。该同志思想先进、工作积极、踏实肯干、业绩突出,有很强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带领职工群众攻坚克难,勇创******一流服务,深受广大职工的信赖和好评。 一、政治坚定,旗帜鲜明,全力维护民族团结。 ******同志作为一名******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家庭的好爸爸、一个同事眼中称赞的好同志,他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遵纪守法,讲原则、讲团结、讲稳定,识大体,顾大局。能够时时处处自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关心和团结各民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能够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臶鲜明,坚决反对一切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果断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祖国统一。影响新疆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主要威胁来自于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对于这一点,他深信不疑。在党的长期教育下,他在思想深处,自觉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非法宗教活动这一大是

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臶鲜明,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紧密团结各族群众,构建和谐站点。 ******由32名同志组成,是一个集汉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组成的集体。由于语言上的差异有时不免会发生些口角,他就用维语、汉语、蒙语多方劝解,不一会儿矛盾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化解了。有时矛盾也会转移到他的身上,他会笑眯眯地看着你,把矛盾在微笑中淡化。******同志作为一名******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非常注意民族团结,能够认真实践“三个代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敢当重任,努力学习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在实践中注重把民族政策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之中,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工作中,时刻关系着他人,关心着站点同事,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时时刻刻,把民族团结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臵,经常同汉族,民族同事之间进行交流,时刻塑造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精诚团结的氛围,牢固树立了各民族谁都离不开谁的思想。

三、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在工作他秉着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精神,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认真遵守劳动纪律,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对领导安排的任务总能认真完成。对工作力求认真的态度得到了领导的一致肯定和同事们的赞扬。他的妻子对于他的工作非常支持,使得他在工作中表现的非常出色,每到有人夸奖他时,他便得意的说:“这都是因为我有一个贤内助吗!”大家都称他是站点上的“老好人”大家给他的评价,他每次都谦虚地说:“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也只是做了一点我应该做的而已,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呢!”每次一夸奖他,他总是说别这么说我,我哪有你们说的那样好,你们这样一说,那我以后更要多多干,好好干喽,总要对得起你们的表扬吧!我们都笑了,大家都知道,即使我们不这样说,他也一定会这样做的,因为他是“老好人”吗!

四、努力搞好民族团结工作

******同志工作踏实,作风民主、实事求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凡事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种高尚的做事风格和个人品德使轮台站整个领导班子始终保持和衷共济,精诚团结,紧密联系,达到了民主决策,化解矛盾,增强团结的目的。他在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过程中,坚持把大力培养少数民族职工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保证。在学习生活上优先照顾,尽可能安排必要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以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职工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大力培养,大胆任用。注重培养提高少数民族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

促使他们成为一线工作的多面手,积极培养他们走上骨干工作岗位,对于工作能力更为突出的少数民族职工,担当起更大责任,发挥更多作用。该同志总是有困难总是抢先带头,作为一名民族干部,思想觉悟如此高,值得我们其他干部好好学习。 五、秉公办事,清正廉明

“不贪不占,不拿不卡,坦荡正直,秉公办事”是闹鲁布阿拉西同志的人生格言。他主管******安全生产工作,在工作中他一向铁面无私,有些车在安全检查中发现隐患,要按签订的《进站协议》处理,司机同志找他说情,他从来没有放过一辆车。尤其是有时与运管部门联合打击黑车时,也遇过一些不讲道理的危险分子,有的甚至拿刀或自残来威胁他们,可是他毫不畏惧,依然秉公办事,尽可能维护******市场的稳定。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在工作中他认真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类学习,自学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为更好地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实际行动引导身边的职工群众。

******

2016年5月12日

第二篇: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材料

民族团结先进材料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加强民族团结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国策,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各族人民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X老师就是我们学校这个民族团结大家庭中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之一。

X,女,维吾尔族,新疆巴楚县双语实验小学的双语教师,1982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2001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学校德育班副主任,妇女主任,6年级2班的数学。

巴楚县双语实验小学由汉族和维吾尔族两个民族教师组成的大家庭,X同志作为一名维吾尔族教师,在从事汉族和维吾尔族一起工作的环境当中充分认识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她时刻注重以民族团结为工作与生活的中心,主动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以讲团结、讲政策、讲法制为根本,自觉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三个离不

开”的思想。她是个民考民,为了增进与汉族同事之间的交流

岗位以后站在学校主要工作部门及双语教学的前途默默奉献,每次来学校汉族实习生学校领导首先考虑到热比古丽·.玉苏甫老师当指导老师,本校无论汉族老师或者维吾尔族老师都需要电脑方面,管理班级经验等等帮助首先想起X,她也快乐认真地给他们帮忙,她不怕苦,不怕累,但怕帮不了别人还怕离开周围老小,汉族和维族朋友,他们经常把热XX老师叫“温柔,美丽的老师”“心美的老师”“不会生气的老师”“名副其实的美丽老师”...他们都喜欢她。

她与汉语语文老师唐小梅结成了“一帮一”学习对子,开展互帮互学活动。通过这样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不仅提高了双方的语言水平,进一步发扬了“三个离不开”思想,使大家在工作中受益匪浅,更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提高了各民族同志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XX老师能和汉族同事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互相帮助。几年来,在单位从未发生过不不团结的现象,与同事们形成了团结、平等、友好的新型同事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她也不忘民族团结的重要性。XXX老师深知只有把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她经常利用课余和上团课、党课的时间教育学生: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民

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通过这样的理论教育使学生们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X同志也时刻牢记民族团结。X和她老公有几个汉族夫妻朋友。为了能使女学生工作开展得更好,X老师经常和唐小梅老师在一起探讨问题、交流经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使巴楚第一小学学生思想和学习有声有色。每一方面她都积极地献计献策,她无论党建工作,妇女工作和班级工作方面为我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X同志虽然没有做出惊天伟地的业绩,但就是这样一个为民族团结事业添砖加瓦、一心为了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普通教师,他的点点滴滴折射出一名教师,一名党员立党为公,公道正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她把心中所有的温情都化作无私的爱心奉献给了学生,把全部的心血都浇灌在了民族教育事业的沃土上,用自己心

中对党的忠诚于对事业的热爱铸就了民族团结的深情,使民族团结之花学校更加绚丽多彩。

2014年6月20日

第三篇: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立足民族团结 心系百姓民生

---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人民政府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巍巍贺兰、金色大漠、清澈湖泊、梦幻峡谷……在这个被誉为苍天圣地的阿拉善左旗最北部有一个地域辽阔、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的边陲苏木叫乌力吉,它是闻名遐迩的阿拉善奇石的故乡,又是阿拉善民歌长调的故乡。乌力吉苏木北与蒙古国南戈壁省交界,总面积有7707平方公里,下辖3个嘎查,总人口为974人,其中从事牧业人员215户652人,少数民族群众占总人口的86.2%,边境线长83.45公里,是一个蒙古族聚居的畜牧业边境苏木。

2009年以来,乌力吉苏木人民政府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一级政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各族群众,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和谐、富裕乌力吉这一目标,在做好口岸建设和牧民生产二项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民歌故乡和阿拉善奇石二个品牌的知名度,夯实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牧民增收、生态改善、城建改观五个基础,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乌力吉苏木政府2014年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2013年被命名为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被评为201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

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1年度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度全盟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先进集体、2009年度全盟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先进集体、2010年度全盟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度全盟农牧民转移转产就业先进苏木镇,多次被旗委、政府评为工作实绩突出单位,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坚强领导、民主管理,助推民族团结【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乌力吉苏木政府是一个蒙古族占多数的蒙汉民族融合的机关单位,现有干部职工36人,其中党委书记和2名干部为汉族,其他全部是蒙古族。 2006年以来有2任汉族同志担任苏木党委书记一职,并能够团结班子、真抓实干,密切党同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牢固树立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的“四个相互”思想,任何时候都不忽视和放松民族团结工作,做到大事集体议,小事常沟通,公开公正,民主管理,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发挥各自特长,形成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狠抓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健全完善了中心组学习和机关集中学习制度,坚持每周一次集中学习,每月一次专题学习,认真学习《党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宗教事务条例、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法、自治区蒙古语【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文工作条例,积极开展“蒙汉双语”互学,采取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领导讲和干部议相结合,做到“学习制度化,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的“三化” ,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接访、大落实”不断加强学习讨论,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征求意见、查摆问题、整改落实,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为更好的服务各族群众奠定了基础。

生活改善、牧民增收,助推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乌力吉苏木各项经济指标与2009年相比财政收入实现了翻一翻、从512万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1050万元,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5625元增加到2013年的10038元、增长了78.5%,人民生活水平切实得到了明显改善。乌力吉苏木政府深知,实现和谐就要从牧民增收来考虑,从收入源头想办法,拓宽收入渠道。要想让各族同胞走上致富的道路首先就要从思想意识入手,光靠别人讲知识讲道理是不行的,要从自身做起,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让行动和成果去带动各族同胞,让各族同胞们看到效益、看到成果、看到美好的未来才是根本。几年来,通过发展奇石产业、阿拉善彩玉的深加工、发展沿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探索牧民联户经营解放劳动力等措施,牧民收入渠道增多了,收入明显

增多了,放开陈旧的思想走出家门自主创业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由此带给各族同胞特别是少数民族同胞的思想冲击更是深远,带动了大批年轻少数民族同志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创业的干事创业精神,从根本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些工作中,注重少数民族团结,宣传党的各项优惠政策,挖掘和树立少数民族带头人等等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无论是每年的阿拉善奇石文化旅游节、额济纳胡杨节等重大节日,还是发展沿路经济、安居住房、安置就业等等都将少数民族同胞放在首位,把群众装在心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和共同发展。

设施完善、城建改观,助推民族团结

乌力吉苏木是未来中蒙乌力吉口岸建设地,也是一个葡萄玛瑙和奇石产地,没有农业,只有少量的资源型工业,各族群众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畜牧业和奇石。多年来,乌力吉苏木政府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实际依托中蒙乌力吉口岸建设,在人居环境的改善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2009年乌力吉苏木镇区还是一个房屋年久失修、道路泥泞、没有路灯、没有自来水、没有楼房、没有绿化的小乡镇。而短短五年间,在苏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不断提升,基础设施、镇容镇貌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行政服务及教育卫生等9座新楼拔地而起、

3公里柏油路街道通向各处、12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夜晚的乌力吉、2万平方米绿化区域环绕镇区、1000平米嘎查村活动场所、7000平方米风干羊肉厂、36顶蒙古包、46套游牧民定居转产就业房屋及60套奇石市场房屋分布在S218省道两侧,居民群众饮用上了安全的自来水,乌力吉苏木镇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牧民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其中36顶蒙古包为主的贫困牧民转产就业经营场所、乌力吉卫生院蒙医五疗诊所和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继承了蒙古族传统风干羊肉技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风干羊肉项目都是得益于40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今年苏木又争取了5公里的巷道硬化工程,40盏太阳能路灯项目,为改善环境拟建的集中供热项目也在积极筹划中。

保障民生、便民服务,助推民族团结

蒙古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游牧习俗的民族,经过长年发展目前已告别了拉着蒙古包到处游牧的生活方式,基本已定居到指定的草场,分为冬季草场和夏季草场进行轮牧。为了贯彻落实安居政策和落实游牧民定居政策,乌力吉苏木政府按照上级要求,召开牧民大会充分征求牧民意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为92户牧民争取了游牧民定居和危房改造项目。根据个人意愿、家庭劳动力、子女上学情况在苏木镇区、苏宏图沿省道两侧安置了64户牧民发展沿边经济,另一方面在旗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就学校附近安置了30户牧

第四篇: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

指导老师:顾 自 明

姓 名:王 泽 坤

学 校:市十三小学

班 级:六年级(2)班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歌中所唱,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泱泱大国。虽然有五十六个民族,但我们却亲如一家,没有民族之分。因而才能团结互助。

民族团结不一定非要展现在大事上,其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能展现出民族团结的身影。我们班就有几位回族和满族的同学,他们和同学们的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玩儿。当然,玩儿的时候也要尊重他们民族的风俗习惯。例如回族:不能用忌讳的事物开玩笑,如猪、血等。只有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大家才会玩儿得开心,才能团结相处。

【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记得在今年趣味运动会的“拔河比赛”中,我们遇到了二班这个劲敌,眼看绳中间绑的的那根红布条就要被拉过去了,同学们也快没劲了。这时,只见那位满族同学在场边担任起了啦啦队队长的角色,带着许多同学给我们加油助威。看到这个场面,同学们重燃起了希望,一个个龇着牙,使出全身的力气,拼命往来拉,脸都憋红了。终于,红布条有了过来的意思--它在一点一点的向我们这边移动……

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口哨,我们爆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欢呼声:“耶﹗我们赢喽﹗”同学们都激动得跳了起来。那位满族同学跑了过来,对我们说:“你们太棒了!”我对她说:“要不是你带着同学们给我们加油,我们哪会赢啊!”

看,这就是民族团结!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只有团结了,这个“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一家人”

第五篇: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王智言母爱无疆-我知道的民族团结感人故事 (1)

母爱无疆—我知道的民族团结感人故事

这个寒假,妈妈给我讲述了一个维吾尔族爱心妈妈阿尼帕的感人事迹,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新疆民族团结就在我们的身边,感受到了一个少数民族母亲伟大无私的母爱。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23岁的阿尼帕,与丈夫阿比包养育着自己的2个孩子,加上因父母去世一起生活的3个妹妹,一家7口人过着虽清贫却很幸福的生活。

1963年,她们的哈萨克族邻居牙和甫夫妇相继去世,留下了三个半大孩子。阿尼帕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那时国家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家家都是节衣缩食,全家人的生活仅靠丈夫阿比包每月47元的工资,这多一张嘴就是多一份生活的艰难呀。然而,生性善良的阿尼帕深知孩子失去父母的辛酸和孤单,只是一种人性最本能的选择,她毅然收养了这三个孩子。1977年,阿尼帕又收养了王淑珍兄妹4个汉族孤儿。【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那是特别寒冷的一个冬日,11岁的王淑珍兄妹四人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改嫁到了回族金学军家,不久,母亲又因病去世,兄妹几个便流浪街头。阿尼帕的妹妹在天寒地冬的医院门口发现了冻饿交加的小淑珍,便将她领回家。小淑珍身上衣服又破又脏,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流着脓水,满脸污垢,看到小淑珍这个样子,阿尼帕心疼极了,她用两个月的时间带着王淑珍治疗后,小淑珍的头癣治好了。从此

这个街头流浪没人疼的孤儿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一份胜似亲生母亲的爱。 在王淑珍被收养的几个月后,阿尼帕又默默地把王淑珍的哥哥和两个妹妹带回了家。1989年,王淑珍的继父金学军因病去逝,留下了金海、金花、金雪莲3个回族孩子,阿尼帕又义无反顾将这3个回族孤儿接到家里。

这样,阿尼帕共收养了10个孤儿,加上自己亲生的9个孩子,一共19个孩子,在那个贫困穷苦的年代,最让阿尼帕发愁的是孩子们一日三餐的吃饭问题。 阿尼帕几乎把所有时间、所有的心思、所有的爱心都用来照料这一大群孩子,为了让孩子们吃上饱饭,她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换成可以吃的东西。

就是在那样的年月里,性格开朗、乐观的阿尼帕,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跨,始终对生活充满着信心,阿尼帕夫妇通过多年的省吃俭用,从牙缝里省出钱来让孩子们去上学。终于在整整32年的时间里,她养育的19个孩子先后全部长大成人,独立生活。

这个故事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阿尼帕母亲以她跨越民族的母爱和真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真实意义。在新疆这个多民族区域的地方,我们应该各民族互相团结,相亲相爱,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四(1)班 王智岩

第六篇: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校园民族团结感人故事

校园民族团结感人故事

毛桥小学 六(1)班 学生:张贤 指导教师:陈玉华 一个民族就像一滴水,一滴水很容易渗到沙土里面去,如果56滴水混合起来,就成一片汪洋大海;我们每个人就像一束阳光,一束能照到多大的地方呢?13亿多束太阳光混在一起,无比耀眼,灿烂发光,能照亮全世界;我们每个人就像一根筷子,一根是很容易折断,13亿多根筷子绑在一起,就坚如长城,民族团结就是这样的。

有一次学校举行了拔河比赛。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我们班有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在拔河比赛中感觉到了团结的力量非常的巨大。如果他们说那是汉族,那是回族,那样分得话,力量不会聚中在一个地方,很容易受到别的班强烈打击,不会取得好的成绩来。他们为了自己班变更加优秀,更有出色,而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一起进步,遇到困难,共同商量克服困难 。不会因为不团结成绩不好,纪律不好,各方面都差 ,而受到别的班同学的嘲笑 ,看不起。一个国家相当于一个班集体,一个多民族的班集体,我们每个人都不分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的话。我们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都平安生活,中国变得更加强盛, 具有一个巨大民族团结力量的国家。我们团结起来,不让任何一个民族分裂都得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又汉族,也有回族,但我们都非常和睦相处,我们都像一家人一样生活。老师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不仅关心我们学习,还关心我们的冷暖苦饿。我们在课堂有师生关系,下课后就想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开玩笑玩。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硬比钢还强… ’’这首诗天天在耳边唱响,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团结起来,聚集比铁硬比钢还强的力量,使校园变得更加和谐,使中国变得更加强盛。

第七篇: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民族团结小故事

大爱不分民族,你我共圆中国梦!

梦,是雨后的彩虹;梦,是绚丽的畅想;梦,是生命的渴望。梦,是追求;是奋斗;是挥洒的汗水。

梦,是令人遐思的字;梦,也是催人奋进的字;梦,更是诠释生命意义的字。 你的梦,我的梦,他的梦汇聚成十三亿人民的梦,这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是你的梦,我的梦,他的梦,十三亿人民的梦,更是祖国56个民族共同的梦。

大爱不分民族,你我共圆中国梦!

再努尔,你有梦吗?

有啊,我的梦太多了,可是啊,我心里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梦!

快说,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我走过多少地方,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我的梦啊,和我美丽的家乡有关,我多么希望,我能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我们美丽的新疆,让她不再受伤,让新疆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平安、幸福、美满、快乐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你的梦。同样也是我的梦,是我们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的梦。

你听说过,哈萨克族霍额哈依夫妇的故事吗?

当然知道,在新疆奇台县吉布库镇,有一个汉族女孩,20年前,她被一个哈萨克族家庭收养,因此有了个哈萨克族名字“麦尔孜依”。

“麦尔孜依”的汉语意思是“快乐”,对于一个被亲生父母无情抛弃、重度残疾的汉族弃儿来说,生活在一个对她关爱备至的哈萨克家庭,麦尔孜依无疑是

快乐的,但养育她霍额哈依、比依台坎夫妇却为此付出了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1989年10月4日,霍额哈依17岁的大儿子在放羊途中捡到了一个包袱,里面有一个嗷嗷啼哭的女婴,他把孩子抱回家交给了父母。打开包袱,看到一张小纸条上写着:这是一个10个月的汉族女孩,有哪个好心人捡到后,请好好收养她吧,拜托了。再仔细一看,发现女婴嘴唇上有豁,原来是一个有“兔唇”的残疾孩子,但他们还是决定收养她。

第二天,霍额哈依夫妇请来亲戚、邻居、朋友,按照哈萨克习俗,宰了一只羊,像自己生了孩子一样在家里举行隆重的仪式。亲戚朋友看到麦尔孜依都直摇头,有的说:千万不要养这个孩子,以后会成为负担。还有的说:你们也不富裕,为什么要养别人不要的残疾孩子,将来你们会后悔的!

1

当时,霍额哈依夫妇已经有6个孩子,4个孩子上学,家里只有20亩地、50只羊,全家年收入仅有3000多元,日子过得十分拮据。面对一片反对声,他们依然没有动摇。

麦尔孜依在这个哈萨克家庭得到了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家里有好吃的,要添置新衣服,总是要先给她。积攒了一些钱,霍额哈依夫妇带上麦尔孜依去了医院。本想治好“兔唇”,就可以得到一个健康的孩子。没想到一检查,麦尔孜依还患有严重的先天性癫痫和智力残疾,医生告诉霍额哈依夫妇:这孩子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要将她彻底治好,可能性很小。

麦尔孜依的残疾程度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即便如此,霍额哈依夫妇依然没有动摇、没有放弃。为了给麦尔孜依治病,整整17年的时间,他们背着她四处求医,付出了无数的艰辛,皱纹爬满了霍额哈依的面庞,比依台坎累弯了腰,整个家庭也陷入了贫困。治病没钱时,就只能卖羊;羊卖光了,就向亲戚朋友借钱。高昂的治疗费,让他们债台高筑,欠账最多时达3万多元。

因为严重残疾,麦尔孜依比正常孩子发育要缓慢得多,7虽才能勉强走路,可以说是在妈妈比依台坎的背上长大的。2005年,麦尔孜依的癫痫病终于治好了,至今再没有发作过,但其他症状没有任何好转。

霍额哈依夫妇对一名汉族残疾弃婴不离不弃的举动,感动了亲朋好友,村民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村镇政府领导也予以关注。2007年,霍额哈依夫妇终于还清了欠款,在残联、从镇政府和乡亲们的帮助下,还盖起了新房,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麦尔孜依今年已经20岁了,依然不会说话,没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起居一步也离不开妈妈,俨然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婴儿。但霍额哈依夫妇对20年前收养麦尔孜依的举动和20年复出的无数艰辛一点也不后悔。

霍额哈依夫妇用20年的时间,用爱润育了一个生命的奇迹,在你的身边,在我的身边,到处都有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它们也许不是惊天动地,但却温暖人心,犹如那涓涓细流,却能汇成爱的海洋!滴滴雨露,滋润心田!

这就是我们的梦,我们13亿中国人的梦,更是我们56各民族共同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之梦,就是56个民族亲如一家的团结之梦。

梦在心里,路在脚下。把你的梦,我的梦、他的梦汇聚在一起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2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503733/

推荐访问:民族团结感人小故事 民族团结演讲稿感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