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模板 >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时间:2018-09-29   来源:写作模板   点击:

【www.gbppp.com--写作模板】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第一篇_《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尽吾志”及“深思而慎取”的思想;

2、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并通过创作实践来体验;

3、领会通过自己经历反思人生,总结经验,从而更好选择未来的人生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理解作者“尽吾志”及“深思而慎取”的思想;

难点:学习本文“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并通过创作实践来体验

教学手段与方法:

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合作讨论、写作

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仪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扫除文字障碍。(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王安石的一首诗——《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此诗是作者因登山有所感而写下的,而同样《游褒禅山记》也是作者因登山有所感而写的。古往今来,登山的人无数,但记下自己游览感想,记下自己心路历程的人则不多,王安石是这少数人里面的一个,所以王安石是善感的,也是伟大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品读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的所感所想。

(二)回顾课文内容

【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5、6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重点品读3、4段议论部分

1、诵读课文:

老师背诵3、4段,然后学生齐读。

2、探讨文章思想内容

(1)第3段:学生思考、回答: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联系以前学过的文言文游记,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如:《醉翁亭记》——太守真正的乐:“与民同乐”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古人游山玩水后确实“往往有得”。为什么会“往往有得”?

【明确】“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本文中作者的“得”又是哪些呢?】

③感悟一:作者认为,通常人们游览山水都会有什么特点?

【明确】“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④感悟二:“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句话表面说的是观察事物、观赏风景,(联系我们人生)它实际上是说明了一个什么客观规律?

【明确】作者以“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而要成功就要到达“险远”,要付出、奋斗。因而这种境界是很少人能够达到的。

⑤感悟三:那么,要达到那些“人之所罕至”的境界,必须要有哪三个条件?

【明确】“志、力、物”

⑥感悟四:三个条件中,作者认为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哪一个条件?文章中哪句话说明?本段议论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志”;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本段议论的中心:要有志,尽志而为。

(2)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教师引导】作者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举例说明。

(3)研读第四段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明确】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4)学生齐读3、4段(第3、4段写了由游山中具体的小事悟出的人生道理,通过读去再次领受。)

3、探究写作特点

(1)3、4两段都是由游山中具体的小事悟出了人生哲理。作者是从哪些具体的小事、游山细节感悟到的呢?请找出前文所一一照应的句子。

(2)总结本文写作特点——从文章事与理的一一照应,我们感受到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板书)这样写跟直接陈述道理相比,有什么好处?

【明确】因事见理、叙议结合。让道理有据可依,使道理更有说服力;前后呼应,结构谨严。(教师引导:要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

(四)学习收获

1、 教师小结

两个道理:(1)要有志,尽志而为 (2)深思而慎取

一种方法: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2、拓展思考:我们除了要学习课文提到的两个道理,以及“因事见理”的写作方法外,在王安石创作本文的层面上,我们还领悟到作者的什么精神?

【明确】引导学生思考王安石的“写作精神”——慎取生活,深思人生。 有关资料——“他(王安石)让感觉到的东西走出晦暗,把行为的意义揭示出来,变成一种精神,解释为规则和思想,从而使一次不完美的未尽兴的游山活动,在“重温人生”中,也就是在回顾过去的过程中,臻于完善。”

我们应学习的还有王安石的人生精神:懂得思考,善于总结,从而收获经验,收获丰盛人生!

(五)教师总结:我们这次文言文创作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很惊喜地发现,大家可以写得如此精彩!你们作品中的旅游观光已经成为一种经历,你们的创作正是重温、回顾它们,做到了“因事见理”,在重温、回顾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得”,这种写作手法希望大家今后能熟练运用。更希望在这次练笔中,我们能“亲近文言文”,并爱上文言文,加强文言文的语感,提高我们学习文言文的质量。

(六)布置作业:背诵第三段

教学反思:本课设计力图达成高中语文新课程文言文教学的要求。通过朗读、思考、讨论、写作等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亲近文言,提高文言语感。并且培养其思维习惯,懂得去思考人生。以学生为主体,由感性的文言知识开始,一步步引导,让学生往更深的层面去发掘文章蕴涵的美感,从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第二篇_《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策略】

引读—启发—顿悟的阅读方式理解、分析文章。

【教学用具】 采用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引:常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zhì zhě yàoshuǐ, rén zhě yàoshān)。” 是啊,张老师很想给心灵放个假,品味山间之清风,感悟人生的跌宕。但怕耽误你们的学程,我,只有在文字的性灵间与文人共舞,与中华未来的脊梁共度现在进行时。你愿意吗?好的。你还能记住这样的诗意吗?

《小石潭记》:“……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登泰山记》:“……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

《醉翁亭记》:“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

2、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 “王荆公”。

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6.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三、整体感知

1、正音

庐冢(zhǒnɡ ) 今言“华( huā)”如“华( huá)实”之“华(huá)”者

盖音谬( miù)也 有穴窈( yǎo)然 则或咎( jiù)其欲出者 无物以相( xiànɡ)之 何可胜(shēnɡ)道也哉 王回深父( fǔ)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之(xiàng)长乐王回深父(fǔ)何可胜道也哉(shēng)

2、看图复述游踪

3、疏通文意与文言知识积累

(1)第1、2段

一词多义:

“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③士兵,“疲敝之卒”。

“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

“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词性活用: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名”:① 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2)第3段

一词多义:

“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 guàn,“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

“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相”:①帮助、辅佐,读 xiàng。“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 xiàng。“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

古今异义:

“非常”:“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 表并列。“险以远”。② 表承接。“由山以上”。

句子: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然力足以至(而不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3)第4、5段

一词多义:

“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胜”:①尽,shēng。“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shè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shè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性活用:

“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3总结虚词其的用法

(1)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 ——代词,它(代仆碑)。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指古人)。

(7)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助词,无义。

(10)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11)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12)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四、熟读成诵,背诵第3、4段。

第二课时

一、集体诵读全文,检查第3、4段的背诵情况。

二、鉴赏文本

(一)品读第1、2段

1、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2、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第2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板书】

记叙 :山

游洞

(二)品鉴第3段

1、引导学生探讨下列问题: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

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品鉴第4、5段【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讨论如下问题: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品鉴第5段

导引: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板书】

议论:古人求思之深 奇观常在险远

仆碑:慎思而深取

补叙:补叙同游者

(五)探讨主旨

1、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第三篇_高一语文-理性我思致用-以《游褒禅山记》为例谈有效教学

理性 我思 致用

──以《游褒禅山记》为例谈中学语文“有效教学” 个人简介:邵克昱,女,汉族。出生于1982年7月,毕业于

渤海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5年任教于东港市第三中学,05年所执教的《荷塘月色》被评为校级优质课,五年来,辛勤耕耘,在教学中注意积累经验,广泛学习,并将这些点滴经验诉诸文字,多篇论文获得省市级的奖项。所任教的班级一直名列前茅。我的人生格言是:用入世的态度做事,用出世的态度做人。

《游褒禅山记》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六个字──“理性”、“我思”、“致用”。一“理性”。是指教或学都要以一种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我思”,就是“我”自己思考,即不随“你”思,也不随“他”思。无论教或学都要多动脑筋想一想,以审视的眼光去打量文本。“致用”,学以致用,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要强调应试能力。

有了能力。什么考试都不怕。上述六个字虽分而简述之,其实是一个整体。“理性”具有指导意义,没有“理性”。“我”不会“思”,或者说“思”而“不当”。但“我思”是“我”教或“我”学的基本原则,没有“我思”,“我”教不好,“我”学不好。用“理性”指导“我思”最终目的是“致”,提高语文素养。本文在这里分别将授课基本内容及教学设计告诉读者。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关于《游褒禅山记》的解读是在学生完成文言文串读基础上的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一、“表现性”追问法

应该学会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解读原则──从文本中有关事物的“表现”与“表现性”的生成关系中探求文本的深刻内涵。

这里牵涉到两个关键词──表现:客观事物存在的直感相态,如颜色、形状、气味、声音、空间位置、运动状况等直接呈现的表象;表现性:客观事物存在的“表现”。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

事物特定的客观存在表象或者说相态,往往表现出事物固有的某种性质。“表现性”是由“表现”所表现出来的。如老师头发花白,这一“表现”。便表现着老师的年龄特征。当然这是从一般来说的,某些人染发,那是假象,是个别情况,另当别论。【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再举一个例子。许地山先生有篇小散文──《蛇》,大体内容如下:早晨我到菜园里去,见到一条蛇。在见到蛇的一刹那,我扭头就跑。同时我也看见,蛇像箭

一般射向草丛。我见到蛇跑是“表现”,表现出什么呢?我怕蛇。蛇见到人就躲是“表现”,表现出什么呢?蛇怕人。两者相互害怕就是两者相互躲避的“表现”的“表现性”。两者躲开之后。结果都相安无事。这小小一幕,本身又是一个“表现”,表现出什么?两者互相害怕,意味着和平,没有伤害。这就是“表现性”,用国际政治术语概括,就是“恐惧和平”。

当然。我还需要借用一位哲学家怀特海的话──“任何一种现实存在的过程或合生,都涉及到其构成成分中的其他现实存在”──进一步指出,在人们对事物“表现”的“表现性”生成认识过程中,虽然说“表现性”是事物固有的性质,但它是人发现的,因而自然就涉及观察者的“现实存在”对事物“表现”的“表现性”发现之影响。“表现性”是由观察者的“现实存在”和事物“表现”两者“合生”出来的。以前述所说那简单的事例为例,即老师头发“花白”这一“表现”,观察者可以判定老师的年龄特征,一般来说在60岁左右,尽管不能作如此准确的判断。至少也能得出这是一个“老年人”的结论。“老”是老师的年龄属性。但是,若是观察者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包括在各种艺术世界里。从来没有见过50岁以上的人是啥样子,那么他无法认识“花白”头发的“表现性”。美国一位艺术理论学者阿恩海姆曾引述另一位哲学家贝克莱的话作过这样的解释:一个观察者为什么会在别人的面部看到羞愧和愤怒的问题?他解释道:“这样一些情感。其本身是无法被人看见的。但我们可以从人的面部表情和色彩的变化中洞见它们。这些变化是视觉直接把握的对象。我们之所以能够从中看到情感。是因为它们在我们的经验中总是伴随着情感一起出现。如果预先没有这样一些经验,我们就分不清脸红究竟是羞愧的表现还是兴奋的表现。”所以“表现性”的发现是观察者的“现实存在”与事物“表现”合生的。

因此,从记叙性文本所记事物的“表现”去认识文本的内涵。显然会涉及解读者“现实存在”的相关条件,诸如学识、阅历、性格、想象力等等。由此,同一文本会解读出不同的内涵的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们应该明白。记叙性文本的内涵是这样解读的。语文老师应该向学生讲明这样的生成原则。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告诉他们某篇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这样直接的授“鱼”解读。是造成“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的原因之一。

我之所以给大家先讲这两个关键词,是要让大家认识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读方法。即先把文本所描述事物存在样态有关信息整理出来,找到记叙者精心记载的已逝去的事件的各种“表现”,然后透过这些“表现”去追问表现了什么,即认清其“表现性”,用大家熟悉的话来说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但这句话之所以成立。归根到底是“现象”能够表现“本质”。因为这些“现象”是由“本质”规定的。换句话说,事物的可感性质所依托的东西即是事物的本质。这样,阅读者将真正成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为记叙者所期待的心无旁骛的聆听者。像一个在场人如数家珍一样。把文本中事件的“表现”及“表现性”理清楚。

下面。我们就以这个原则去分析王安石游褒禅山一事有关的“表现”及“表现性”。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括号内为参考答案):

1、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么?(有碑仆道)。上刻什么字?(花山)。这表现出王安石什么特点?(慎)。

2、华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况如何?(平、旷)。前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如何?(众)。其后洞情况如何?(高、寒)。后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又如何?(少)。

把前后两洞自然条件同游者情况联系在一起。我们就很容易地得出人们游山探洞这一类事情常见的规律,那就是(平、近)游者(众),(险、远)至者(少)(再概括说就是人们多“就易避难”)。

3、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么经历?往洞里走愈(深)愈(难)其见愈(奇)。而随洞深入。题记者(少),乃至(加少)。

这种情况又表现出什么规律?无限风光在(险处),非(常人所能堡堡)。 4、在游洞过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尽”。当时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随怠者出后。他又有什么表现?(悔随之出)。这表现出一个人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规律?当他(丝盟)而(丕堕),则(竖圭堕塞)。

这里要解释一下“能为”。其实就是指行为主体具备行为的可行条件,如本文探洞时的力”和“物”。之所以用“能为”代替“力”与“物”。是因为王安石此文所议过于具体。“力”本身是具有“物质”性的东西。“火把”也是“物质”性的东西。两者都属于“能为”的“物质性”基础条件,它们不宜分那么清。而且王安石所讲的“力”与“物”并不是一个平列对等的概念。前者是体力的“力”。很具体。而“物”呢,是一个集合性概念,是物品的“物”。如探洞所需各种物品──火石、火把、食物、饮水、绳索等等。同时,从实践上看。有“体力”和以“物”相之也不一定能成事。还得有眼力,即有智慧。所以,用一个更具抽象意味的概念“能为”概括之。我们当然不能要求王安石有这么清晰的现代逻辑意识。但作为文本解读。不是作为文言本意翻译。从文本内涵加深理解。这样做是可以的。这既有批判意识,又没有脱离王安石原意,是对王安石原意的发展性理解。宋代程颐说:“善学者要不为文字所梏,故文义虽解错而道理可通行者,不害也。”所以,我在这里把王安石在“火尚明”、“力尚足”的情况下随怠者出而后悔的“表现”之“表现性”理解为“能为”而“不为”。“悔”之已晚。这体现出行为主体的意志问题。我以为,这种解读引导,不但没有错。而且还更准确地补充了王安石的原意。在这里我要强调指出。语文课文本解读的本质不仅仅是认识文本讲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读者要从文本中汲取什么,认识什么。具体到《游褒禅山记》,读者应从积极

方面看王安石要人们坚持“为”的哲学。淡化什么“志、力、物”三者辩证关系的传统解读。

5、同游者有几人?(4人)。他们有记游之文传世吗?(没有)。这又说明王安石与他们有何区别?(王安石懂得对做过的事反思总结)。

我把上面大家的分析用理性的书面话语总结一下:世人游山,就易者众,知难而进者少。无限风光多在险处,平常人难得一观。所以,能为者当为之。不要把“悔”字留在记忆里。这是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留给后人的谆谆告诫。当然,这并不仅仅指游山。

以上是对同学们分析归纳的总结,也就是此文主要的题旨。接下来,我要进一步提出一个问题:千百年来。游褒禅山的人有多少啊!然而有记传世的唯王安石一人。为什么呢?一般人,游玩者多,玩味游者少。同学们请想一想这样一个生活常识:照相的底片如果不对着光翻过来看,那就是模模糊糊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我们做事情做过了,如果不以理智为“光”,像看底片一样,把已过去的事情“倒过来”看,同样也是不知道做了些什么。我们应该学一学王安石。“要回头看”,事后能三思。从自己经验过的事情里抽绎出规则和思想,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所以,王安石写《游褒禅山记》是重温经验,我们阅读《游褒禅山记》是重温前人的经验。我们应该把前人的东西“深思”之,“慎取”之。这才是阅读《游褒禅山记》的意义之所在(而不仅仅是知道或背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但许多人在理性上不懂得从事物的“表现”去追问“表现性”。也就是没有把王安石写《游褒禅山记》当作“表现”去探究。不懂得重温经验的重要性。这就是第“5”问的用意之所在,也是文本解读中深层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中讲语文是什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句话当然是正确的,但却是空洞的。模糊的。从语文角度讲。应该更明确地说。这种统一是这样的──人文性是通过工具性的转化来实现的,文本解读不好,什么“性”都没有,或者说只有“无效性”。

这就是“‘表现性’追问法”。即解读者以文本中所描述事物的“表现”为线索,追问其“表现性”。一般记叙性文本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去理解其内涵。

二、文本假设比较法

多元思维:请同学们思考原文本可能存在的其他处理手法。并把这种处理与原文本作比较。这样使原文本的解读过程增加思维性。提高阅读思维值。比如。删掉后半部分的议论。请比较文章境界有何变化?

大家看,以“夫人生若探山也”取代原议论,这样的处理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与原文比较有何区别?文中有几句蕴意丰富的话,它们揭示了此文的内涵,请同学们想一想是哪几句?

很显然,由于删掉了后边大段的议论,自然就凸显了文本中的游山过程,特别是文本所记这样的实况:愈进愈难其见愈奇。这本身既是王安石游山探洞的写意性描述。同时又构成了一种富有象征意味的艺术境相。如马克思论攀登科学高峰。只有那些敢于在崎岖山路勇于奋进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当然,王安石的文章并不仅仅限于治学的探索。我这样改王安石的文章,也是一种很有空灵性的艺术处理。与改文相比较。原文显然“窄、实”一些。后边的议论大大损害了“游山探洞”过程作为一种艺术象征的象征空间及品位。

从这里同学们可以体会一下。记叙性文字篇末点题的艺术。认识如何根据自己的体会作独特的处理。特别是王安石那大段的议论有无不妥的地方。

所以同学们读课文。既要以文本为本,又不能墨守文本。要用文本学,而不是学文本。尤其是要有批判意识,不要局限在文本圈定的框架里。当然,这要首先取决于教师能够以文本教,而不是教文本。

这就是“文本假设比较法”。即解读者以文本可能存在的其他合理的艺术处理手法对文本进行假设性改造,并把改编的文本与原文本作比较,分析两者的差异。

三、阅后设题写作法

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同学们要紧密围绕文本所提供的信息。锻炼自己设置写作话题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把文本中的道理活用,达到积学储宝,提高表达能力之目的。即使没有时间写。至少也要思考思考。不管学什么课文。都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我现在就给同学们做一个设题思考示范:

1、说“去悔”──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解题:去,离开的意思。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能尽“吾志”、尽“吾力”而行者。毋论其果如何。皆无悔矣。

2、说“进取”──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解题: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探花山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愈进愈难景愈奇。只有那些在崎岖山路上不懈奋进的人,才有可能览取奇伟瑰怪之观。

3、说“慎取”──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解题:“慎”者。谨慎认真之谓也。这里的“慎取”是指要做一个有心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之所告诫也。其“慎”之精神,如„„。此种品质。我辈后人当“慎取”之也。

4、说“深思”──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解题:行成于思。游褒禅山者众矣,为何只有王安石有记传世呢?其原因大概有二:众游者仅游而已,故未写记。再者,虽有写者大概也仅仅是状山水之景。未曾深思人们游山之状。比如前后洞洞壁题“记”之多少。加之写艺不高。所以很少有传世之作。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第四篇_游褒禅山记⑴

游褒禅山记⑴

教学目标:

1、知识训练:掌握褒、冢等字的形、音;掌握仆、谬、相等

几个实词的义:掌握于、之、以等几个在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虚词的一词多义⑵。了解古人写文章记别人名字的顺序。

2、能力训练:加强诵读的能力培养;理解叙议结合,从事中推出理的特点;学习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的写法。 3、思想情操陶冶:领会“非有志不能至”的哲理,做学问要有深思慎取的严谨精神。

教学重点:

1、诵读⑶。2、叙、议的紧密结合。3、前后呼应。 教学难点:理的升华,议论的深化。 教学对象:基础较好的高考班学生。 教学用具: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方法:演绎法,整体到局部的讲析法⑷ 学法指导:找中心句,找对比句⑸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找错导入⑹(用投影仪显示)

设计错题:王安石,唐宋三大诗人之一(八大散文家之一),是唐宋军事家、小说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游褒禅山记》中揭示一条真理: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客观上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主观上要有远大的志向„„)(板书:王安石)

二、教师:介绍作者生平,(突出)他的文章说理透辟....,结构严谨,前后呼应....

。在唐宋八大家中别居一格。(板书:呼应) 简要介绍褒禅山自然概况⑺。(板书:褒禅山)

1

设置悬念:文章是否精细描绘褒禅山的奇妙风光?

三、教师:定向,用投影仪显示本课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⑻。

让学生明确:本文的重点是游山的体会即议论(板书) 四、教师:用投影仪显示本课某些字词。 (一)褒、冢、窈等字的读音(强调其写法)⑼。 (二)需掌握:相、咎、胜等实词的义⑽。

(三)三个虚词的用法⑾:第一,以,(a)因为;(b)用来;(c)表修饰,相当于“而”;(d)表并列;(e)凭借。第二,之,(a)作代词用;(b)的,助词;(c)主谓插“之”,取消句子独立性;(d)用于句末,作语气助词;(e)去、往,动词。第三,于,(a)在;(b)对;(c)比;(d)被;(e)与“至”连用作连词。

五、教师:播放录音。提示学生边听边跟读,解决以上字词并注意朗读的语调,找出文中的议论语段。

六、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五册)时学过的记叙文的几种样式。游记属于记叙文的一种样式。记叙文有六要素。

学生:找出这篇游记(板书)的人物、时间(见课文注释),

地点(褒禅山)。了解古人写文章记别人姓名的顺序:籍贯+姓+

名+字。

七、激发学生讨论,设计习题。(用投影仪显示) (一)问答: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84712/

推荐访问:游褒禅山记课后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