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公司的力量

公司的力量

时间:2018-02-19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www.gbppp.com--心得体会】

公司的力量 第一篇_《公司的力量》心得体会

《公司的力量》心得

《公司的力量》十集大型纪录片终于看完了,收获颇多,虽然一直在公司工作,但对于公司的起源和发展确实没有一个很好的、系统的了解,通过对《公司的力量》纪录片的观看,对全球公司的发展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通过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公司的力量》是中国第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它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梳理公司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讨论公司组织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等诸多层面之间的相互推动和影响,旨在以公司为载体观察市场经济的演进,探寻成长中的中国公司的发展路径。作为至今为止最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的出现被称作是“人类的成就”,尤其是股份公司惊人的崛起和当前无可争辩的统治性地位,被公认为现代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

从本片中全球数十所高等学府、商学院和研究机构,5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9位知名商学院院长,还有数百位来自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等领域的各国自身学者的智慧言论和几百年来在公司这一组织形态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发生的历史性、代表性和启迪性的历史事件,使我领悟到“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同时,也告诉我们“公司”在创造无数奇迹的同时,也已然化身为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而我们就身处其中,它无处不在,近代以来,任何忽视市场经济力量,不能发挥公司组织优势的国家或社会团体都会逐渐掉落,唯籍由公司推动市场经济的生产

力与技术变革,并解放个人的创造力,国家才可以登山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

全球化日渐加速的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数百家乃至数十家跨国公司正左右着世界的经济运行。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却造成一场飓风的这只蝴蝶就是——公司。

而在公司这个生命体孕育生长的背后,是全人类不断认识财富、认识市场、认识权力、认识人性的思想历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清晰脉络。公司缘起和植根的背景、自身变迁的路径及其日渐扩增的力量,是我们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历程的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同时,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公司的成熟尚需时日。了解各国公司走过的历程,无疑将有助于中国公司的健康、壮大,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

纵观全球各国公司的发展历程,都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整体的经营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成熟的法律体系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公司的管理水平、经营者的理念、经营团队的组成、产品的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特别是稳定的政治环境对公司的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中国在一些国际问题上一再忍让的重要原因。

从该片中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我们当下生活的意义,我们拼命挣钱不是贪婪,是为了谋生,但更是使命、是精神,是最大限度地使人生绚丽多彩,是改变个人命运的最好途径,联想我们所做的工作,精

神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更是何等的重要,它也是一种使命,委以重任。在期间,感触最深的就是勇于变革,勇于突破,勇于实践。他们不做思想的矮子,他们用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记得有这样一段话:公司随生随散、分化变形在硅谷逐渐变成惯例,人们通常认为“工作是为了活着”,而硅谷人认为:“活着是为了工作”。在这里,创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失败被视为一种值得彰显的资历,因为那表明你曾经尝试过奋斗。“在这里,失败并不丢人,反而是荣耀的徽章,你经历的失败越多,人们认为你的经验越丰富。”这就是硅谷的魅力之一,因为即使你的企业失败了,只要你已经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对得起你的员工和投资者,你就可以起来,拍去灰尘,开始一次新的尝试。这些话让我感触很深,很多时候我们一味的等待时机,总是想很多很多,但从不付诸于实践,从不敢对认为不好的东西说“NO”只是一味的循规蹈矩,从不想着去突破,总是怕失败。只有经历过了,才能从中得到成长,获得新生。

我特别欣赏美国《企业家》杂志引用《常识》中的一段话,此后百余年中它被称为企业家誓言:

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

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

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

我寻找机会 但我不寻求安稳

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个有保障的国民

那将被人瞧不起 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

我要梦想 我要创造

我要失败 我也要成功

我拒绝用刺激来换取施舍

我宁愿向生活挑战 而不过有保障的生活

宁愿要达到目的时的激动而不愿要乌托邦式毫无生气的平静 我不会拿我的自由与慈悲做交易

也不会拿我的尊严去发给乞丐的食物做交易

我决不会在任何一位大师面前发抖

也不会为任何恐惧所屈服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

骄傲而无所畏惧【公司的力量】

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

自豪的说

在上帝的帮助下 我已经做到了

公司的力量 第二篇_公司的力量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革新都是在公司里,而不是在国家层面产生的。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

我认为,从历史上看,企业家至少和政治领袖同样重要。那些伟大的企业家们,曾经让欧洲变得强大、让美国变得强大,如今也正在让中国变得强大,他们是和政治领袖一样重要的人物。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

美国是一个搞实业的国家,所以,需要一个为实业界服务的政府,建一座工厂就是盖一座圣殿,在工厂干活就是在那里做礼拜。

----美国第30任总统柯立芝

公司不举,则工商之业无一能振;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 ----清政府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

战争的勇气因贸易而坚定,新的力量因征服而来。当地球有限的资源面对人类无限的欲望时,争夺和冲突无可避免地贯穿了整个历史。直到贸易战代替了为贸易而战争,谈判桌代替了战场,合作共赢代替了掠夺占有。

----英国诗人威廉·怀海德

《公司的力量》一片共10集,每集50分钟。

《公司的力量》不是一部介绍各大公司发展历史的纪录片,不是一部介绍公司内部结构、体制、管理方法的纪录片。 它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梳理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公司”的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脉络,探讨其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乃至精神生活等诸多层面相互之间的推动和影响。其根本宗旨在于:以公司为载体来观察市场经济,思索国家发展进步的路径。

《公司的力量》一片共10集,每集50分钟,于2010年8月23日正式推出。本片将以公司制度发展的历程为经,以各历史阶段围绕公司所凸现的重点主题为纬进行结构,注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分析问题,不做主观的判断和单一性结论;强调内容主题的现实关照性,但不进行简单的现实对比;聚焦公司演变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但不追求外在的戏剧性冲突。 本片由《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的原班人马制作完成,历时两年、跨越八国、实地拍摄数十家公司、采访百余位中外学者,精心创作完成。将秉承一贯的理性精神和全球立场,力求以诚实、冷静、客观的媒体姿态,用历史来关照现实、以现实来设问未来。

《公司的力量》是中国第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从筹备到制作完成历时两年,六大摄制组跨越欧、亚、美三大洲,分赴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中国、印度等八个国家,详细挖掘了公司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寻找并拍摄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和遗址,其中很多都是首次在电视屏幕上呈现给中国观众,是对公司发展历程和生存样态的一次大跨度巡礼。

第一集公司!公司!

当下公司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令世人震惊。在数百家乃至数十家跨国公司左右着世界经济运行的今天,公司已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经济组织。公司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公司推动创造发明、产生新的社会文化;公司改变社会秩序、影响制度建设。但同时,公司也放大了人类的贪欲,带来权力失衡和贫富悬殊。

作为开篇,本集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后的意大利城邦,从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到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用一个个穿越历史和现实的公司的故事,提出了本片试图探讨的一系列问题:公司是什么?公司从哪里来?公司与市场经济有怎样的关系?是功,是过,公司如何改变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

第一集下载地址:

ed2k://|file|[YYTvO]10.09.06.公司的力量(一):公司!公

司!.rmvb|285969261|5383a5fc6232fcc483e076ac0f9bb34c|h=qwtbymwriefeq6fjxwxs5eaufw3en5s3|/

第二集市场无限

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整整两个多世纪中,欧洲各国的特许公司(尤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为代表)垄断着海外贸易,金钱与权力的结合逐渐走向巅峰。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小工厂主的成长,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在英国,自由贸易最终取代了国家垄断。在此期间,英法都曾出现盲目的公司热和股市泡沫,为此,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经过百余年才得到法律的确认,并搭载着火车呼啸而归。

本集围绕东印度公司从盛到衰的历程,通过陶瓷、纺织、机械等工业领域中普通人和小公司登上经济舞台的故事,探讨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其如何推动公司从“特许”变为自由的“注册”,从“特权”变成平等的“权利”。

第二集下载地址:

ed2k://|file|[YYTvO]10.09.07.公司的力量(二):市场无

限.rmvb|283725739|33cd315333a32a9352f23bb1ac238922|h=xz7rrl6gf65tba7qhuejgjx76mdl2o4o|/

第三集猎富时代

在更为宽松和庞大的市场环境中,美国公司蓬勃发展,大公司逐渐形成。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电气时代到来,德国公司也成为推动国家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19世纪中期以后,企业家成为猎富年代的新英雄。他们信奉依靠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敢于冒险和创新,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这些自由竞争的推崇者又为何成了新的市场垄断者?财富英雄们为何会承受巨额财富带来的新困扰?

本集围绕自由市场中公司的成长,通过范德比尔特、洛克菲勒、卡内基、西门子等一个个平民出身的企业家的故事,探讨企业家精神的内核与特质,并提出如何面对市场垄断、如何对待财富增长的问题。

第三集下载地址:

ed2k://|file|[YYTvO]10.09.08.公司的力量(三):猎富时

代.rmvb|322489107|12c9e9b974fc8ef0a32fb41a58bc643b|h=33xgpjmn6ldwzcmsrmpxloqo4ulvhe43|/

第四集进步之痛

公司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将自己发展成一个超越社会控制的权力组织。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各国都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差距、劳资矛盾、贪欲膨胀、欺诈横行等等。这是农业社会向工业时代转型所必须经历的痛苦,它们并非公司之恶、却因公司而被加剧和放大。如何在资本扩张和社会公正间寻找平衡?怎样才能真正保护个人的权益?公司和社会、和个人该如何相处?

本集围绕19世纪到20世纪初经济发展带来的尖锐社会矛盾,通过普尔曼公司镇、美国西部无烟煤矿、芝加哥肉类托拉斯和福特汽车公司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关注公司、政府、社会如何认识进步之痛,如何寻求破解之法。

第四集下载地址:

ed2k://|file|[YYTvO]10.08.27.公司的力量(四):进步之

痛.rmvb|357939622|ad699d3792aedbd1e6a8ea5d711bc3cb|h=5skvflxkhqhrh7squvpgjqgk5wn4apm2|/

第五集危机时刻

金融市场支撑下肆意驰骋的公司,无边的自由里自我膨胀的公司,终于在繁荣之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崩溃。累积的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爆发,一次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教训,也由此而改变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知。公司为何会引发灾难?究竟谁能够拯救市场?当市场自我调整的机制失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成为市场之手以外的另一种力量,但政府权力的边界又在哪里?

本集围绕30年代经济危机的产生和解救,通过观察美英等国公司在危机前的商业狂欢、危机爆发之初各国政府的贸易保护、美德大公司对政府救市行动的不同反应等,探讨政府、公司和市场的关系。

第五集下载地址:

ed2k://|file|[YYTvO]10.08.27.公司的力量(五):危急时

刻.rmvb|292978101|f2a431a9d7b33787592da4771eb89d73|h=7lj4nm6clsq566u5wjutqzm34domnua4|/

第六集谁执权杖

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传统家族企业一人当家的模式受到了挑战。20世纪30年代,职业经理人逐渐登上公司的舞台。二战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美、欧大公司普遍采用,由此带动了公司组织结构的变革和管理科学的兴起。管理是否能让公司实现“无限大”和“万年长”的梦想?经理人制是否是一劳永逸的制度安排?而当股权分散在成千上万的股东手中时,谁能来制约经理人的权力?

本集围绕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两大公司管理模式的变化和“第一位真正职业经理人”斯隆的故事,探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权力的分配与传承,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在新的历史下对经理人权力进行制衡的问题。

第六集下载地址:

ed2k://|file|[YYTvO]10.09.13.公司的力量(六):谁执权【公司的力量】

杖.rmvb|319466678|3bbca4a271261086942b0948196cdcdc|h=cxqugc27mvdrsfni6jqtdkpbnnqqj6d7|/

第七集各领风骚

公司的力量 第三篇_《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创新与管理

前些时间,在财管专业导论的课堂上观看了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该纪录片规模宏大,发人深思。特别是20世纪之后,全球基本上进入了和平的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在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其实则是公司企业之间的实力之争。在这个时候,拍这样一部纪录片,绝对是恰逢其时。 我们能够通过了解历史其他公司的经历而为自己国家的公司发展指一条明路,正如第一集片尾所说:“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现就我就浅谈看了《公司的力量》之后的一些感受。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五集《危机时刻》和第八集《创新先锋》、第九集《本土雄心》。

在《危机时刻》这一集,谈到了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应对之策,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经济从公司和政府相分离到出现混合式经济体制,国家还是规范公司的发展,以及美国公司法的建立。同时,也看到罗斯福总统的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候的救市计划,其中就包括加大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拉动就业,减少失业的措施。而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下,中国所采取的救市计划中也有类似的措施,让我们感叹历史何其相似。无人能够左右改变,唯有走在变化之前。

在《创新先锋》这一集,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在二战之后的崛起之路,以及美国对日本崛起的恐慌。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再次依靠创新、软件、互联网、晶体管等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者。看了该集,让我们认识到了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创新诞生的先决条件是自由,创新的主体是公司,创新的保证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美国之所以可以拥有如此多的核心技术,源自于美国政府建立的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的产学研模式,而中国也在推行这种模式。 但是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却并未有美国如此高的技术转化率,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每年国家向大学和研究机构投入的巨资,是否都得到了回报,为何无法得到有效回报的原因还是因为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或许杜邦公司从知名大学聘请教授做科研,最终研发出可用于多种商品的尼龙材料,应该成为中国产学研模式的榜样。 300多年前,英国思想家培根说道:“知识就是力量”。而让知识真正成为力量、让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并不是知识或者科技本身,而是面向市场进行创新的公司组织。因为,在创新的诸多要素中,制度大于技术。 在《本土雄心》一集,讲述了中国公司发展的历史,讲述了清末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公司形态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们再次看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对国家竞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一集中,联想柳传志、吉利李书福、金蝶软件徐少春等著名企业家都站出来谈了自己对公司的认识,对公司发展和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在《公司的力量》中有一段访谈这样表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决于这个国家企业的实力。《公司的力量》这个名字就彰显了这样一种特征,它再现了企业在当今国家作用、责任和使命。”徐少春的这段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想这也是《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初衷,因为在和平的年代,市场经济的体 制之下,全球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不再是军事实力的比拼,而是企业实力的比拼。

《公司的力量》可以给企业、政府、社会起到警示作用,我们国家的发展不能够偏离公司的发展,要为公司发展创造理想的环境。同时,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决定着一个国

家创新的好坏。这也告诉企业家们,要注重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否则会毁掉企业的创新。

作为改革开放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公司”的一个代表,徐少春认为《公司的力量》的选材、视野与深度,必将启迪经历过危机的中国群体,开创属于中国的“公司的力量”的时代。这也是为什么金蝶软件要联手中央电视台,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与历史环境中,打造如此一部公司的思想史、启迪曲、励志片的缘由。

2010年6月5日,百名企业家共同发布《创新中国管理模式宣言》,肩负国家战略转型时期企业家使命,积极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创新中国管理模式,推动中国管理变革,以此培育产生更多世界级中国企业、世界级中国品牌,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

正如《公司的力量》中所谈到的一样,我们现在之所以缺少创新和核心技术,是因为我们的管理跟不上创新的步伐,无法为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发掘成功的管理模式,让公司成为创新的主体,让优秀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创造更多的核心技术,这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公司是一种管理、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每个不同的公司都有不同的历史和其价值观念。首先,根据本片我认为要提升自我的科技水平和技术能力以及做事效率,这样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公司中,才能站得住脚。其次,在公司中要有准确的定位和努力方向,逐步实现计划,为公司创造最大利益,不仅是股东利益最大化,更是公司价值最大化。最后,要融入进公司文化中,以最佳合作制造最大效益。

今天,公司的力量已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司无处不在,公司也让人爱恨交织。我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未来也会成为一名公司人,甚至会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公司的成熟尚需时日。了解各国公司走过的历程,无疑将有助于自身的发展,更有助于中国公司的健康、壮大,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

财管1504班 31505223 姚静思

公司的力量 第四篇_《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14会计专硕二班 彭梦维 49号

这学期,我利用了课余时间观看了《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感受到了此片给人带来的强烈的震撼感和穿越感。此片结合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的公司情况,对公司的产生、发展以及公司对这个时代的影响作出了全面深刻的阐释,看完此片后,我对公司的历史以及公司这一组织形式存在的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公司是现代商业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可拉斯.巴特勒直截了当地宣称:“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少了它,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我很赞同这样的观点,公司的诞生和发展,对投资者、消费者,甚至于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片中介绍到“公司最大的三个特征是有限责任、投资权益的自由转让和公司的法人地位,这三条是定义公司的最重要的特征。”我们知道,工业革命及其之前的公司,几乎都是规模非常小的公司,我们可以称之为家族企业,它们在法律上采用合伙制,合伙人对公司债务负有全责,公司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这样的组织形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由于出资人都对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出资人之间往往都需要有一定的信任,这使得企业无法更加广泛地吸收到来自社会各层次的资本。而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及独立的法人地位,使得公司在经济活动中成为一个独立于任何个人、组织的主体,投资者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任何人都无法擅自使用和处置公司的财产,这有效地保护了各个投资主体的利益,也使得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正如第一集中所说的“它凝聚起生命个体的能力,将其变成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它给每一个想投身于奋斗的人搭建了平台。”

公司不仅改变了投资者,也对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公司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它告诉我们如何挣钱,并教给我们怎么花出去,它引导我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甚至最私密的个人事务,恋爱、结婚也逐渐由公司帮助打理。”公司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满足了人们方方面面的需求,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跨国公司的出现,我们可以不出国门就购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除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公司还领先于消费者的意识,创造了【公司的力量】

大量的需求。片中提到:“光是制造出令人满意的肥皂还不够,还必须诱导大家洗澡,于是,公司发明并传播了体臭和口臭的概念。”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举不胜举,比如智能手机,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我们需要这样的产品时,公司已经悄然开始用它们创造出的新事物改变我们的生活。

公司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它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片中有一段另我印象深刻,“美国经济学家德隆的研究表明:从旧石器时期,到公元2000年的250万年间,人类花了99.4%的时间,也就是到15000年前,世界人均GDP达到了90国际元,然后花了0.59%的时间,到公元1750年达到180国际元,从1750年到2000年即在0.01%的时间里达到6600国际元,增加了37倍,换句话说,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250年,也就是0.01%的时间里创造的。带来这250年财富迅速增长的机制都是市场经济,而公司组织正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细胞。”甚至在危机时,公司还能够救市,比如片中提到的1907年美国经济急转直下,由于摩根公司的出现,才使得当时的美国化险为夷。

然而,公司的出现并不只是给社会带来了正面的影响,它也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绕不开的一个词,构成了多少悲喜剧的根源。”“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公司曾经浩劫了美洲、非洲、亚洲,它将几万人变成商品,被它强迫迁移的还有无以数计的植物、动物、矿物,甚至包括细菌和病毒。从郁金香到房地产,从阿姆斯特丹到新阿姆斯特丹,从1637年到2008年,无数次的股市泡沫都没能阻止下一次的铤而走险。首相下野、总统入狱、高官落马,他们不是第一个,也浊最后一个,金钱与权力的交易,如同一处无法根治的顽疾。”由于片面追求利润,公司枉顾社会和公众的利益,舞弊、腐败事件频发,产品质量安全一次次敲响警钟,这使得公司引来了种种指责。我们发现,公司的功与过都源于逐利的欲望和自利的动机。于是,如何权衡好自利与他利的关系,就成为了公司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国早在清朝洋务运动时期已经有了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但由于特殊的国情,一直到了1992年,公司这种形式才在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公司,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企业家。比如本片中采访到的联想集团的柳传志,吉利汽车的李书福等。今年,阿里巴巴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美国史上最大的IPO,再一次让中国企业得到了全世界的

关注。然而,目前我国公司的不规范行为也特别严重。近年来,相继出现了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使得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感降低。绿大地上市造假等财务舞弊行为,严重危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秩序。这些都反映出我国许多企业轻视社会责任,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低下。而这部记录片给予了我国企业很多的启示。

那么,如何才能成功经营一家公司呢?首先,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使得所有的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尽其职,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

其次,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创新不但是指技术上的创新,还包括管理上的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它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这两大环节。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企业创造财富的关键,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也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未来成功的企业,属于那些深刻理解、关注并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属于那些能够进行良好的技术创新管理的企业。管理创新则是指组织形成一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也即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当管理者说到要将组织变革成更富有创造性的时候,他们通常指的就是要激发创新。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是提高目前的效益,二是提高未来的效益即企业的长远效益。与此同时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管理创新对企业发展和企业效益的提高和重大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稳定企业,推动企业的发展。最终可以拓展市场,帮助竞争,管理创新若在市场销售方面进行,帮助企业有力地拓展市场,展开竞争,管理创新“给思想自由的天空,才可能站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 再次,企业应当建立起属于企业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重视企业对社会的作用,重视商业伦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那是公司管理的更高境界,也是效益和利益的新来源,只有那些善于汲取先进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独特新文化的公司,才可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引用片中几位企业家的话,“公司首先必须有

很强的价值观,并且这些价值观不应改变,应是持久、永恒的!”(联合利华公司高级副总裁加文.尼斯) “公司应该传达一个更好更正确的财富观,再有一个,公司应该更好地去做一些慈善事业,为整个的社会尽些责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 “能够通过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去影响这个社会,完善这个社会,让每个人懂得交易、平等、分享、透明,我觉得这样的公司,在我看来是受尊重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

最后,应当重视企业家的作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院长加斯·塞隆纳说过:“如果从这样一些方面来考虑,企业家是对公司未来心怀憧憬,并能付诸实践的人。企业家的目标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资源重新组合起来,这就是企业家的定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也说“:在市场经济当中面临着不确定性,这时候需要有人高瞻远瞩、看清未来,具有这样一种素质的人就是企业家。”企业家的管理风格直接体现在了公司的行事风格上,优秀的企业家会带领企业走向辉煌,而只顾眼前利益,目光短浅的管理者只会让企业在市场中被淘汰。

公司有它独特的生命逻辑,很喜欢本片结尾时的一段话:“没有人能够断言,处于矛盾、机会、合作、分歧种种复杂境地中的公司,最终将会走向哪里。但我们知道,历史不会回头!没有人能够预测,在财富、权力、科技、文化等等的合力作用下,公司还有多少可以被激发的潜能。我们只知道,未来总在想象之外!”但我相信,公司将继续与人类社会同生共长,伴随着人类下一段未知的旅程。

公司的力量 第五篇_公司的力量 观后感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在《政治经济学》的课堂上,我有幸观看了《公司的力量》这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材料详实,内容丰富,分析透彻,让我印象深刻,感慨颇深。

公司在我们现今的日常生活中是极为常见的,但它的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公司通常被定义成以盈利为目的,从事商业活动而成立的组织。公司在努力追求其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世界上前一百位经济体中,有49个是公司。”片中的这句台词道出了当今社会里公司巨大的影响力。公司已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经济组织。它创造财富、带动经济增长,而且推动创造发明、产生新的社会文化,并进一步改变社会秩序、影响制度。公司是一种先进的体制,它参与塑造了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

自古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领土和人口是成就强国的最重要因素,而在当今世界,市场则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走向富强的最关键因素。如今寰宇之内,又有哪个国家不是在为了扩大市场,占有市场而不断竞争呢?对于公司而言,市场更是它的衣食父母,也是它安身立命之基石。公司对于市场是饥渴而疯狂的。在扩大市场这一点上,公司和政府不谋而和。于是金钱和权力紧密相结合,公司成为了西方国家

的工具,为了获取市场,而在海外殖民掠夺,占领广大的殖民地。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欧洲各国的特许公司垄断着海外贸易。其中尤以东印度公司最为著名。在英国的支持下,东印度公司甚至拥有军队和军舰,并向印度宣战、占领印度土地、向印度居民征税、在印度颁布法律。不仅如此,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也是因为英国公司企图以武力打开中国的市场吗?我从这一事实中领悟到: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往往都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战争,征服,起义,与其说是某些历史人物的雄心使然,不如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自由贸易逐渐取代了国家垄断。在更为宽松的市场环境中,欧美公司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企业家们凭借着企业家精神,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各国人民的榜样,创造了一个有一个财富的神话。然而发展壮大的公司又成为新的垄断者。正如片中所提到的:公司不仅是物质上的强者,也是制度上的强者。当公司逐渐拥有了极为强大的经济力量时,它开始有了超越社会控制的能力,进而成为一个支配者,越来越疏离于人类的传统情感。工人在公司面前是无力的,公司支配了一切,工人们的工资被尽可能的压低,他们辛苦工作,却不能温饱度日,终日生活在贫困之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机械化大生产使得更多的工人失业,即使是在岗工人的安全与健康也无法得到保障。公司力量不断强大,人们被带向了一个充满矛盾

和冲突的时代。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们国家现今的状况。一打开电视,我们就会很容易地被全国各地发生的各类工人安全事故的消息所惊动。这些事故有的是山西非法私人小煤窑的垮塌导致的工人被埋,也有的是危险作业的工人因缺乏足够的安全措施而伤亡,甚至还有工人因为工作过度而过劳死的极端事例,这样的事故几乎不甚枚举。而农民工讨薪不成无法回家过年,一年辛苦白费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我们的国家不也正经历着那些欧美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吗?作为一个理性的人,难道我们能否认我们的国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么?公司创造了财富,但是许多工人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公司的剥削,生存状况恶劣。虽然政府在行动,但是雇佣童工,恶意欠薪,压榨工人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很多的工人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福利,甚至连生命健康都无法保障。我们在深感痛心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司蓬勃发展,确实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成长,但是也带来了上述棘手的问题。《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中叙述的欧美发达国家公司发展的经验教训,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为我们提供合理的解决之策。

公司是财富极有效率的创造者,但它生来就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分配者。如果拥有了巨大力量的公司只是拼命地积累财富,压榨工人,

那么公司就如一架驶入歧途的马车,最终将把它和整个社会带入深渊。“在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生产工业品的人也是消费它们的人,正是这些数以亿计的普通劳动者的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决定着公司的生死存亡。”正如片中所言,当公司不断扩大生产,生产如果面临过剩,经济危机就会降临。在经济大发展的今天,紧靠公司自救显然是无济于事的。如果在公司企业迅速壮大,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政府仍然是一个职能弱小的政府,那么它就根本无法阻止公司贪婪的泛滥,更无法阻止那如同滔滔洪水般的经济大萧条。1929年美国大萧条恶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经济危机爆发初期,胡佛总统坚持放任的经济政策,没有及时干预。 这是多么深刻的一个教训。我国现在正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道路上,西方世界所经历那些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的历史启示我们: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既要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要通过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公司在不断改进技术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从而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政府还应当通过税收,法律和其他必要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由于资本主义竞争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存在,资本主义本身具有一种盲目提高生产能力和无限扩大生产规模的趋势,且生产的社会化为扩大生产

提供了物质基础。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劳动者的实际需要,不是社会产品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出现的相对过剩。政府只有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强劳动者的消费能力,同时合理引导公司的生产,才能避免经济危机,促使经济健康发展。这种规律同样适用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世界,那时中国政府适时推出“4万亿”计划,地方政府也向人们分发消费券,开展“家电下乡”等活动,就是为了增强人们的消费能力,鼓励消费,带动内需增长,刺激经济。由此可见,唯有政府当好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和裁判员,解决好市场公平问题和其他矛盾,公司的力量才得到正面的运用,经济也才能健康发展。

看过《公司的力量》纪录片,我看到了公司自其诞生以来走过的辉煌却又曲折的道路,我在感慨的同时,却也在期待着公司在可预见的未来发挥更为强大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我们驾驭好公司的力量,那么公司必将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做出更大的贡献。诚如片中所言:“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我想,这部纪录片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仔细回首过去,好好走向未来而存在的。时间的脚步不曾停止,人类满怀希望前行,不

公司的力量 第六篇_《公司的力量》精彩语录

第一集 《公司!公司!》

2009年时,公司为全球81%的人口解决工作机会,构成了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制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全球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公司,49个是国家,世界上有16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比不上沃尔玛公司,全球最大的10个公司的销售总额超过了世界上最小的100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

日本创业者商学院校长----大前研一:通过被雇用,我们获得生活所需的费用,成就自己的人生,养活自己的家人,这些钱是从公司那里获得的。

公司能让形而上的艺术待价而沽,把最高贵的精神享受换算成一个具体的数字。

人类天生就是生意人,正如亚当.斯密所说,交易可能是人的本性之一,它的历史可能和语言一样古老。

【公司的力量】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公司最大的三个特征是,有限责任、投资权益的自由转让和公司的法人地位,这三条是定义公司的最重要的特征。

19世纪末,中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这样评价公司的威力:“尽其能事,移山可也,填海可也,驱驾风电,制御水火,亦可也,西洋诸国,所以横绝四海,莫之能御者,其不以此也哉?”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光是制造出令人满意的肥皂还不够,还必须诱导大家洗澡。”于是,公司发明并传播了体臭和口臭的概念。

有人说,需求决定供给,但是公司决不墨守这个成规,公司制造了需求。

勇于冒险、创新、自我奋斗的企业家精神

历史总在反复地验证,但历史并不会简单地重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我们找不到一个公司制度不发达,它的经济可以发达,找不到一个市场不发达,这个国家可以发达,没有的。所以,现代社会的财富创造、国民财富的积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司的发展,它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公司曾经洗劫了美洲、非洲、亚洲,它将几百万人变成商品,被它强迫迁移的还有无以数计的植物、动物、矿物,甚至包括细菌和病毒。(油画《银行家》藏于荷兰国立博物馆)从郁金香到房地产,从阿姆斯特丹到新阿姆斯特丹,从1637年到2008年,无数次的股市泡沫都没能阻止下一次的铤而走险。

首相下野、总统入狱、高官落马,他们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金钱与权力的交易,如同一处无法根治的顽疾。

逐利的欲望和自利的动机既是灾难和危机的培育液也是公司永葆活力的不竭之源。

京瓷集团名誉董事长----稻盛和夫:我认为有欲望是人的本能,人们想过更富裕、更便利的生活,这种欲望成为动机。科学技术获得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明和新的发现,其结果

是在欲望的推动下创造了今天的现代文明和社会。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时就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公司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科斯指出,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公司内部的管理成本时,公司便产生了。

如今,各种各样的公司并存于世,它们产品不同、规模不同、目标不同、管理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承载着人们各自的梦想和创造。

杜邦公司董事长----柯爱伦:(美国特拉华州.杜邦公司成立于1802年)我认为一家理想的公司是这样的地方,每位员工都能够充分参与,并且全力为公司的成功贡献自己力量。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中国杭州.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于1999年)能够通过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去影响这个社会,完善这个社会,让每个人懂得交易、平等、分享、透明,我觉得这样的公司,在我看来是受尊重的。

回顾历史,重大的危机常常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自由市场”意味着人们可以自由抉择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品定价多少。

企业家最重要的是具备寻找机会和开拓机会的能力。

当一个公司的行为影响了其他公司,或个人行为影响了他人时,政府都应该出面进行干预,比如环境问题、压榨弱势群体问题。

市场体系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譬如,他不能解决分配问题,不能解决歧视问题,也不能解决环境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生产出好的社会产品。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中的集体利益就是让所有人都最好地追求个人利益。

公司是一种组织,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公司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任何国家,公司都是创造财富的组织,而国家是对财富再分配的组织。

有了这种把自私自利与合作互利精巧结合起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20658/

推荐访问:公司的力量高清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