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jic年终工作总结

jic年终工作总结

时间:2017-10-08   来源:工作总结   点击:

【www.gbppp.com--工作总结】

jic年终工作总结 第一篇_施工总结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工程概况

Xxxxxxxx公司为扩大原油中转业务和增加储备能力,新建5×100000m3

原油储罐。该工程为xxxxxxxxxxxxx油罐区扩建工程。我公司承建其中的21#、22#、24#三台油罐,该油罐结构形式为双盘浮顶原油储罐,由xxxxxxxxxxx设计院设计。

1、设计参数及结构

公称容积:100000m3 储罐内径:80000mm 罐壁高度21800mm 罐壁板由9圈板组成,底层壁板厚为32m;2~9层壁板板厚依次为27,21.5,18.5,15,12,12,12,12;1~7层为高强钢板SPV490Q,8、9层为普通低碳钢板Q235-A;罐壁上有加强圈2道,抗风圈2道。罐底板全部为对接,中幅板厚11mm,材质为Q235-AF,环形边缘板厚20mm,材质为SPV490Q。浮顶采用双盘式,油罐的密封采用高弹性“一、二次密封”。

2、计划开竣工日期

21#罐计划开工日期:2000-10-20 计划竣工日期:2001-06-26 22#罐计划开工日期:2000-11-06 计划竣工日期:2001-07-27 24#罐计划开工日期:2001-05-25 计划竣工日期:2001-09-29因充水试验沉降观测周期增加,工程竣工日期推迟至2001-10-19

3、实际开竣工日期

21#罐实际开工日期:2000-10-20 实际竣工日期:2001-06-22 22#罐实际开工日期:2000-11-06 实际竣工日期:2001-07-03 24#罐实际开工日期:2001-05-25 实际竣工日期:2001-10-15

1

第二节 施工组织及主要实物工程量

为了适应本工程3台油罐施工需要,本着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采用项目法管理模式,人员动态管理,组建了项目经理部。

抽调从事多年施工管理、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并从事过同类工程施工的同志参加本工程施工。

管理层设六科一室,管理人员30人;作业层设8个班,2个队,组织机构如下图1-1所示。高峰期现场人员达159人,其中作业人员132人。

施工劳动力投入情况见表1-1。

图1-1 组 织 机 构 图

2

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及施工质量,现场安装各类专用设备机具120台(套),专用工装1500件(套)。

主要施工设备、机具投入情况见表1-2。 三台罐的主要实物工程量见表1-3:

施工劳动力投入情况一览表 表1-1

3

主要施工设备、机具投入情况一览表 表1-2

4

3台100000m油罐实物工程量一览表 表1-3

3

5

jic年终工作总结 第二篇_材料性能总结

材料力学性能

【jic年终工作总结】

第一章 材料单向静拉伸的力学性能

1、名词解释

弹性比功:为应力-应变曲线下弹性范围所吸收的变形功的能力,又称弹性比能,应变比能。 即弹性比功=ζe2/2E =ζeεe/2 其中ζe为材料的弹性极限,它表示材料发生弹性变形的极限抗力

包申格效应:指原先经过变形,然后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ζP)或屈服强度(ζS)降低的现象。

滞弹性: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这种现象叫滞弹性

粘弹性:具有慢性的粘性流变,表现为滞后环,应力松弛和蠕变。上述现象均与温度,时间,密切相关。 内耗:材料在弹性范围加载和卸载时,有一部分加载变形功被材料所吸收,这部分功叫做材料的内耗. 塑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脆性断裂:材料断裂前基本上补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断口一般与正应力垂直,宏观上比较齐平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韧性断裂:材料断裂前及断裂过程冲产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过程。断口往往呈暗灰色、纤维状。 解理断裂:在正应力的作用下,由于原子间结合键的破坏引起的沿特定晶面发生的脆性穿晶断裂。

剪切断裂: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滑移分离而造成的断裂。

河流花样:实际上是许多解理台阶,不是在单一的晶面上 。流向与裂纹的扩展方向一致。

韧窝:材料发生微孔聚集型断裂时,其断口上表现出的特征花样。

2、设条件应力为ζ,真实应力为S,试证明S>ζ。

证明:设瞬时截面积为A,相应的拉伸力为F,于是S=F/A。

同样,当拉伸力F有一增量dF时,试样在瞬时长度L的基础上变为L+dL,于是应变的微分增量应为de=dL/L,试样自L0伸长至L后,总的应变量为e=lnL/ L0 式中e为真应变。于是e=ln(1+ε)

假设材料的拉伸变形是等体积变化过程,于是真应力和条件应力之间有如下关系:

S=ζ(1+ε) 由此说明真应力S大于条件应力ζ

3、材料的弹性模数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模数受什么因素影响最严重?

答:材料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结合键的本性和原子间的结合力,而材料的成分和组织对它的影响不大,可以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性能指标(对金属材料),而对高分子和陶瓷E对结构和组织敏感。

补充:影响聚合物的弹性模量的因素:下列因素的增加,E↑ 1)主键热力学稳定性的增加 2)结晶区百分比的增加 3)分子链填充密度的增加 4)分子链拉伸方向取向程度的增加 5) 集合物晶体中链端适应性增强6)链折叠程度的减小

4、决定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内在因素:结合键,组织,结构,原子本性

结合键: 金属—金属键 高分子—范德华力 陶瓷—共价键或离子键 键能越大,屈服强度越大。

组织: 四种强化机制影响ζrs :① 固溶强化 ② 形变强化③沉淀和弥散强化 ④晶界亚晶强化 其中

沉淀强化和晶粒细化是工程上常使用提高 ζrs 的手段。 前三种机制提高ζys,但是降低δ,只有第四种

提高 ζrs又提高δ。

外在因素: 温度+应变速率+应力状态

温度因素:一般升高温度,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下降。但是金属晶体结构不同,其变化趋势各异。

应变速率与应变状态:应变速率对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在应变速率较高的情况下,金

属材料的屈服应力将显著升高。应力状态的影响是切应力分量越大,越有利于塑性变形,屈服强度就

越低。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材料屈服强度不同。

补充:

ζ0.2 屈服强度 单位是Mpa,表示的是试样卸除拉伸力后,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

距百分比是0.2%时的应力。

ζb 抗拉强度 单位是Mpa,代表产生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抗力,但它表示了材料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极

限承载能力

以上两种强度都是在静载条件下的拉伸实验中测得。

穿晶断裂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而沿晶断裂则多数为脆性断裂。 准解离断裂实际上也有一定的塑性变形,如:贝氏体钢中、 高强度钢

它是解理和微孔聚合的混合断裂

相似点:有解理面、河流花样

不同:①主裂纹的走向不太清晰,原因是主裂纹前方常产生许多二次裂纹; ②晶粒内部有许多撕裂棱,撕裂棱附近有许多变形;③裂纹多萌生于晶粒内部,裂纹的扩展从解理台阶逐渐过渡向撕裂棱。

另外,加工硬化指数也是重点

第二章

一 名词解释:

(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新书38页)

(2)缺口效应: 缺口产生应力集中,引起三向应力状态,使材料脆化,由应力集中产生应变集中,使缺口附近的应变速率增高。

(3)缺口敏感度:缺口式样进行拉伸试验时,常用试样的抗拉强度ζbN 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ζb的比值作为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指标,并称为缺口敏感度。

(4)布氏硬度:将单位压痕面积承受的平均压力(F/S)定义为布氏硬度。。。。。。。

(5)洛氏硬度:

2 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

(1)ζ(2)ζbc:抗压强度;(3)ζpb:规定非比例弯曲应力;(4)ζPC: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力;

(5)ηs:扭转屈服强度;(6)ηbb:弯曲强度;p0.3:规定非比例扭转应力;(7)ηb:扭转强度

极限;(8)γmax:扭转相对残余切应变最大值;(9)HBS压头为淬火钢球时的布氏硬度值表示符号;

(10)HBW:压头为硬质合金球时的布氏硬度值表示符号;(11)HR30N(12)HR45T(13)HV:维氏硬度和显微硬度(14)HK努氏硬度(15)HS(16)qe:缺口敏感度,试样的抗拉强度ζbN 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ζb的比值;

3缺口对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

(1)缺口产生应力集中

(2)引起三向应力状态,使材料脆化

(3)由应力集中产生应变集中

(4)使缺口附近的应变速率增高

4今有如下工件需要测定硬度,试说明选用何种硬度测试方法为宜。

(1) 渗碳层的硬度分析(2)淬火钢(3)灰铸铁(4)硬质合金(5)鉴别钢中的隐晶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6)仪表小黄

铜齿轮(7)龙门刨床导轨(8)氮化层(9)火车圆弹簧(10)高速钢刀具

答:布氏硬度:(3)(6)【jic年终工作总结】

洛氏硬度:(1)(4)(8)(2)(7)(3)(10)

显微硬度:(5)

第三章

1、名词解释

低温脆性:当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材料由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变为穿晶解理,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

蓝脆:碳钢和某些合金钢在冲击载荷或静载荷作用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出现脆性,因为在该温度范围内加热钢时,表面氧化色为蓝色,故称为蓝脆。

迟屈服:指当用高于材料屈服极限的载荷以高加载速度作用于体心立方结构材料时,瞬间并不屈服,需要在该应力下保持一定时间后才发生屈服,且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

韧脆转变温度:冷脆转变温度

韧脆温度储备:Δ=t0-tk

3、试说明低温脆性的物理本质及影响因素。

物理本质:从宏观上分析,材料低温脆性的产生与其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随温度变化有关。微观上,体心立方金属的低温脆性与位错在晶体中运动的阻力~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有关。影响因素:晶体结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晶粒大小,金相组织)、温度加载速率、试样形状和尺寸

第四章 材料的断裂韧性

1、解释下列名词:

低应力脆断:一些高强度或超高强度机件,中低强度的大型机件常常在工作应力并不高,甚至远低于屈服极限的情况下,发生脆性断裂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低应力脆断。【jic年终工作总结】

应力场强度因子:

K1Ykg/mm

K1a1/23/2或MPam1/2 Y是与裂纹几何形状和位置决定的参数,K1表示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大小或强度。 对于张开型的

断裂韧度:当应力ζ或裂纹尺寸a增大到临界值时,也就是在裂纹尖端足够大的范围内,应力达到了材料的断裂强度,裂纹便失稳扩展而导致材料的断裂,这是 1 也达到了一个临界值,记为 K 1 称为断裂KC韧度 222ucc能量释放率: G2c2cEE

G表示弹性应变能的释放率或为裂纹扩展力

J积分:断裂能量判据,在弹性条件下,J=G

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OD:裂纹体受载后,在裂纹尖端沿垂直裂纹方向所产生的位移,用δ表示。在平面应变条件下:δ=4KI2/ ПEζs

2、说明下列符号的名称和含义

这四个符号都是断裂韧度。

第一个是应力强度因子达到失稳状态时的断裂韧度

第二个是能量释放率达到临界值时的断裂韧度

第三个是能量率达到临界值时的断裂韧度

第四个是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达到临界值时的断裂韧度

3、答案:P68中间一段

4、答案:K判据表示当应力场强度达到临界值时的断裂韧度,多用于裂纹体在受力时的情况。G判据表示能量释放率达到临界值时的断裂韧度,多用于分析裂纹扩展中的情况。前两种判据都是裂纹失稳扩展的断裂判据。

J判据表示的是裂纹相差单位长度的两个等同试样,加载到等同位移时,势能差值与裂纹差值的比率,即形变功率差。J判据的目的是期望用小试样测出JIc,以代替大试样的KIc,然后再用K判据去解决中、低强度钢大型件的断裂问题。

COD表示的是裂纹受载扩展时的位移。后两种判据都是裂纹开始扩展的断裂判据。

8、课本P78-79

9、分析影响断裂韧度的因素。

课本P75-78

10、计算略 公式见课本P67 (4-4)P69 (4-12a)

另外断裂强度试验测定也应该看看

第五章 K1C

一.解释名词

1.载荷谱:它是结构疲劳与断裂设计和试验的载荷条件。载荷谱原则上应代表整个载荷变化过程,但这难于实现和应用,实际上常进行数据处理或简化,因此它只是载荷变化过程的某种近似代表。

2.应力幅3.平均应力:4.应力比:

以上三个见书本P86

5.疲劳源:疲劳裂纹萌生的策源地,多出现在机件表面,常和缺口,裂纹,刀痕,蚀坑等缺陷相连。但若材料内部存在严重冶金缺陷,也会因局部材料强度降低而在机件内部引发出疲劳源。

6.疲劳贝纹线:是疲劳区的最经典特征,一般人文是因载荷变动引起的,因为机器运转是不可避免的常有启动,停歇,偶然过载等,均要在裂纹扩展前沿线留下弧状贝纹线痕迹。

7.疲劳条带:主裂纹和裂纹核之间因内颈缩而发生相向长大,桥接,是主裂纹向前扩展一段距离而构成疲劳条带。

8.驻留滑移带:称这种永久或再现的循环滑移带为,驻留滑移带。其一般只在表面形成,深度较浅,随着加载循环次数的增加,循环滑移带会不断的加宽。

9.挤出脊和侵入沟:驻留滑移带在表面加宽过程中,还会出现挤出脊和侵入沟。详见书本P90下部和P91上部。

10.疲劳寿命:机件疲劳失效前的工作时间成为疲劳寿命。

11.次载锻炼:材料特别是金属在低于疲劳强度的应力先运转一定周次,即经过次载锻炼,可以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

12.过载损伤:材料在过载应力水平下只有运转一定周次后,疲劳强度或疲劳寿命才会降低,造成过载损伤。

13.热疲劳:由周期变化的热应力或热应变引起的材料破坏称为热疲劳。

14.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

疲劳形式按应力高低和断裂寿命分,有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高周疲劳的断裂寿命较长,N>105 ,断裂应力水平较低,ζ<ζs,又称低应力疲劳,为常见的材料疲劳形式;低周疲劳的断裂寿命较短,N=102至105,断裂应力水平提高,ζ大于等于ζs,往往伴有塑性应变发生,常称为高应力疲劳或应变疲劳。

二.解释下列性能指标的意义

1. ζ-1: 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ζ-1N:缺口试样的疲劳极限

ζ-1p :对称拉压疲劳强度 т-1:对称扭转疲劳强度

2.qf:材料在变动应力作用下的缺口敏感性,常用疲劳缺口敏感度qf表征,qf=(Kf—1)/(Kt—1)。qf随材料强度增高而增大。

3.过载损伤界:把在每个过载应力下运行能引起损伤的最少循环周次连接起来就得到该材料的过载损伤界。材料的过载损伤界越陡直,损伤区越窄,则其抵抗疲劳过载能力就越强。

4.△Kth:代表疲劳裂纹不扩展的△KI临界值,称为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表征材料阻止疲劳裂纹开始扩展的能力。

5.da/dN:表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不仅与裂纹长度a有关,还与应力水平有关

5、见课本P90-93 提高材料疲劳抗力的主要方法见影响材料及机件疲劳强度的因素P103-106

首先判别是高周疲劳寿命还是低周疲劳寿命,裂纹萌生,裂纹的扩展在整个疲劳寿命中谁占主导地位 若是高周疲劳,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 10.24~0.3提高强度 a.合金化b.热处理c.变形d.细化晶粒,光滑试样  0.5 缺口试样 bb提高塑性:应力疲劳用Basqin方程

减少表面的疲劳裂纹源 a.改善表面光洁度b.改善表面应力集中c.表面处理(压应力)

减少夹杂物【jic年终工作总结】

7、答案:两个都是表征材料无限寿命疲劳强度,但含义完全不同,疲劳强度代表的是光滑试样的无限寿命疲劳强度,适用于传统的疲劳强度设计和校核;疲劳极限门槛值代表的是裂纹试样的无限寿命疲劳强度性能,适于裂纹件的设计和疲劳强度校核。

另外的比较自己看着找。自己总结

第六章 材料的磨损性能

1、解释下列名词:

摩擦:摩擦是接触物体间的一种阻碍运动的现象。

磨损:是在摩擦作用下物体相对运动时,表面逐渐分离出磨屑从而不断损伤的现象。

耐磨性:是指材料抵抗磨损的性能。

接触疲劳:两接触材料作滚动或滚动加滑动摩擦时,交变接触压应力长期作用使材料表面疲劳损伤,局部区域出现小片或小块材料剥落,而使材料磨损的现象。

2、磨损有几种类型?定义?

答:粘着磨损是因两种材料表面某接触点局部压应力超过该处材料屈服强度发生粘合并拽开而产生的一种表面损伤磨损。多发生在摩擦副相对滑动速度小,接触面氧化膜脆弱,润滑条件差,以及接触应力大的滑动摩擦条件下。其磨损表面特征是机件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疤。

磨粒磨损是摩擦副的一方表面存在坚硬的细粒或在接触面间存在硬质粒子时产生的磨损。磨损的主要特征是摩擦面上有擦伤或因明显犁皱形成的沟槽。

接触疲劳是工件表面在接触压力的长期不断反复作用下引起的一种表面疲劳破坏现象,表现为接触表面出现许多针状或痘状的凹坑,称为麻点,也叫点蚀或麻点磨损。(疲劳磨损)

微动磨损通常发生在一对紧配合的零件

腐蚀磨损。

第七章 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1、解释下列名词

蠕变:材料在长时间的恒温、恒载荷作用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持久强度:指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和规定的持续时间内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值,

蠕变极限:在高温长时间载荷作用下,机件不致产生过量塑性变形的拉力指标。

松弛稳定性:材料在恒变形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弹性应力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材料抵抗应力松弛的能力称为松弛稳定性。

2、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物理意义

T是给定温度下的蠕变极限,它表示的是在T温度下,第二阶段的稳态蠕变速率等于ε时的蠕变极限。单位是Mpa 这种方法是用在高温下长时间服役时。

 T 是给定温度和时间下的蠕变极限。表示的是材料在T时,th产生ε的蠕变应变的蠕变极限。 单位t是 这种方法用在蠕变时间短而如变速率又较大的情况下。

 方法:蠕变试验时间为几百小时到几千个小时,甚至1万到10万小时。但是,许多机件要求在高TT温长时间下工作,寿命至少在10万小时以上,这样,寿命越长,  和  t↓ Tt是持久强度,单位是Mpa。表示的是材料在T下工作t的持久强度。

ζsh是剩余应力,是评价应力松弛稳定性的一个指标。

5、试述高温下金属蠕变变形和塑性变形机理的差异。

答:在高温下,金属的蠕变变形机理主要是位错滑移蠕变机理、晶界蠕变机理。而高分子的是粘弹性机理。课本p127

7、总结各种因素对蠕变变形的影响。P131-133

第十三章 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本章主要掌握概念 腐蚀是物质的表面因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受到破坏的现象。

应力腐蚀:材料或零件在应力和腐蚀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引起的破坏.

氢脆:分内部氢脆和环境氢脆.内部氢脆就是材料在使用前内部已含有足够的氢并导致了脆性.环境氢脆指材料原先不含氢或含氢极微,但在有氢环境与介质中产生

腐蚀疲劳:材料或零件在交变应力和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失效.

腐蚀疲劳的特点(与应力腐蚀相比):

应力腐蚀是在特定的材料与介质组合下才发生的,而腐蚀疲劳在任何介质中均可出现。

jic年终工作总结 第三篇_医院各科室JCI认证心得体会(共12篇)

医院各科室jci认证心得体会(共12篇)

防保科jci认证体会

jci作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医院管理模式,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冲击,使我们更新了理念思维,规范了制度流程,开发了工作潜能,严谨了管理模式。 收获一、有害物质管理 自从医院开始着手准备jci认证,有害物质管理就一直紧紧围绕着我们。从开始的懵懂无知到给全院员工培训指导;从开始的一无所有到有害物质手册、清单、标识、专柜、专管员、溢出包等百分百的建立,无不付出了我们的辛勤汗水。评审官葛兰德在看了我们完整的台账资料及到现场看了实验室、供应室等有害物质管理以后,对我院有害物质的管理表示满意。

收获二、职业安全管理 防保科是以医院内的公共卫生工作为重点,要做好全院员工的保健和安全、锐器伤管理、放射防护、激光防护、有害物质管理等所有的职业安全管理,每个领域都是任重道远!jci的精髓是安全,从评审官里根对我们员工保健与安全计划追踪到乙肝疫苗接种流程再追踪到新来员工的健康档案和乙肝疫苗接种记录,无不体现了jci精神对员工安全的重视。

收获三、健康教育和控烟管理 护理部为主,我科为辅共同完成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医院内控烟也是个难题,我们从大量张贴禁烟标识、加强动员宣传人人参与、室外吸烟区的建立、控烟志愿者的组织等方面着手,扎扎实实落实我院控烟工作。

收获四、质量管理 以前虽然也在做,但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这次我们对传染病、慢病、死亡病例上报漏报率、个人放射剂量监测合格率、锐器伤监测例次、有害物质管理等四项作为医院质量监测指标报告,有害物质管理还作为持续改进项目。这次评审质量管理访谈时其中两个项目作为举例说明。

收获五、创新中求发展 以前我们工作中难免墨守成规,做了jci才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管理者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打破常规,创新工作方法。我们要读懂jci标准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真正内涵,运用jci标准找差距、找不足、找问题,然后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有效实施整改方案?如何检查?院领导不可能面面俱到,老师也不可能手把手指导,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发展。 收获六、追踪法 jci的价值在于追踪法,它打破了医疗为尊的体系,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团队照护的氛围。jci正因为追踪法可能涉及医院的每个角落,让我们防不胜防,所以唯一的应对办法就是培养和训练医院内部的评审员,把自我检查当作例行的工作,全面地提升医院的质量与安全,不断地持续改进,超越自我。质量管理是靠人来执行的。我们制定了那些制度和流程,最终要靠员工的‘说写做如一’来完成。。

在jci认证的过程中,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改进,感受到了jci的魅力。jci是一种追求持续改进的文化,只有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我们才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才会减少医疗纠纷。

麻醉科手术室

保卫科jci认证体会

自医院着手准备jci认证之日起,保卫科就开始对照jci标准第十二章设施管理与安全(fms)逐字逐句琢磨,领会精髓、吸取精华,改进部门管理、治安、消防等管理计划。严格参照jci标准持续改进,对全院消防设施进行大排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抓紧督促相关

部门整改。同时对全院职工及外包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使人人懂得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报警、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灭初步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切实加强了消防、治安、车辆等管理。总之jci的认证我科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配合各部门进行持续改进,保障医院各项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jic作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医院管理模式,我院领导班子切实以jci标准管理,让我们更新了理念思维,规范了行为模式,经过了革命性蜕变。jci认证的过程是一次让全体参与人员提高的过程,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认识,规范了行为,整洁了环境,细化了流程,优化了服务,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jci认证的成功,充分体现了我院领导班子对医院宏伟蓝图的高瞻远瞩,充分体现了我院全体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今后我们一定会继续秉承jci持续改进的精神理念,不断进取,在以后的长期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jci标准,让jci的精神在我院继续发扬光大!

保卫科科长

不经一番寒彻骨&nbsp;&nbsp;&nbsp;怎得梅花扑鼻香

——门诊办jci认证体会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古人得之于实践的&nbsp;名句,千百年来一直回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耳际。如今,我的第二个“家”——象山第一人民院也在一番寒彻骨之后寻得事业的梅花香:2013年2月14日我院顺利通过“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的认证,成为jci家族国内第21家获得该项殊荣的医院。jci三个英文字母对于每一个象医人来说,已不再是简单的三个字母,他是一种永不服输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是一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回想认证前的培训、开会、讨论、争执、巡检、改进,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同时也感觉对自己工作改进有不少的帮助。

一、jci保证患者安全,同时也保证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位僧人看见巷道深处有盏小灯笼,身旁的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僧人百思不得其解,问姓孙的盲人:“敢问施主,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为何挑一盏灯笼呢?”盲人说:“黑夜里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僧人若有所悟:“原来您是为别人照明呀?”,盲人却说:“不,也是为我自已!虽然我是盲人,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而不会碰撞到我了。”俗话说:“瞎子点灯白费蜡”,可这位盲人却讲出了“点灯费蜡”的作用和哲理。jci认证的核心是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在jci标准的第一章就是“国际病人安全目标”,其目的是促进病人安全得到切实的改进,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无不围绕着“患者安全”实施,换个角度想,规范的操作、合理的流程不仅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同时也保护了我们医护人员的安全。

二、培训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让我受益匪浅。通过jci评审前的一系列培训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医院的运行,了解了医院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培训我学习了什么是jci,什么是5s等;通过培训我认识了pdca、qcc等一些质量管理的工具;在培训中我还学习了“通过病人亲身经历来评估医疗机构的治疗和服务绩效”的系统追踪法,采用这种评估方法,对病人在门诊就诊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检查,尤其关注那些严重影响病人安全与医疗服务质量的流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细节不容忽视。古英格兰有一首著名的名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百分之一的错误导致了百分之百的失败。在之前对门诊区域的候诊椅或者轮椅的一颗螺丝的脱落可能谁也不会在意,可是经过jci的培训学习,我们意识到细节管理很重要。如果我们

不及时把这颗丢失的螺丝补上,慢慢的候诊椅或者轮椅就会松,会影响其他的螺丝钉,时间长了其他的螺丝也会松弛掉落,说不定哪一天会给患者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细节很小,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它的作用不可估量。注意细节,是一种工作态度。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四、学习了一种精神:“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正是左院长这种认定了目标,就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才成就了jci评审成功的辉煌。从2011年左院长初次提到jci这个理念,到今年的认证成功,这个过程,有一部分人,包括院领导班子的成员、医院中层干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持排斥的态度,不过是慑于左院长的威严被动的去做这个工作,困难重重、压力重重,如果不是象医这艘船掌舵人“左院长”的坚持,恐怕jci这个目标早已搁浅。jci认证是一段艰苦的历程,有人说是一种折磨,也有人称之为“炼狱”,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锻炼,是一种自我的提高。jci认证的过程就是我们每个人学习进步的过程, jci认证标准不仅仅是一本厚厚的教条的文字,它更是一种指导和激励所有医务人员更好地为病患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的指南,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遵循的发展宝典。

我不是梅花,但我要学习梅花的精神,不畏困苦,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jci的内涵,坚持执行jci的标准,把jci的所有要求、标准、规范在日常的工作慢慢养成习惯,注意细节,不断总结,持续改进,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散发出属于自己的清香。

门诊办公室主任

一切为了病人的安全

—jci医疗组评审体会

2013年2月14日,此时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从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宁波市第四医院)传来喜讯,jci国际联合委员会总部发来正式认证结果报告,宣布我院正式通过jci国际认证。由此,我院成为宁波市首家,浙江省第二家,中国公立性综合医院第六家,中国所有医院机构中第21家通过jci认证的医院。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于2012年3月正式启动jci标准认证工作。今年2月初,来自美国的三位jci评审官,分别从医疗、护理、管理三方面对我院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极其严格的认证审核工作,我有幸成为医疗组的速记员,见识了检查及访谈的全过程。他们每天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半,走遍医院的各个后勤部门、院感重点临床科室,随时关注涉及医院安全及病人安全的方方面面,各自负责检查所负责的标准是否符合要求,记录下每天的巡查结果,及时收集各种信息,于次日的晨间进行汇总。五天的认证考核后,三位jci评审官对县一院的总体评价非常满意,并对ipsg(患者安全国际目标)、qps(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asc(麻醉和手术治疗)、gld(主管、领导和指导)四个章节打出了满分。

jci认证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点就是转变理念,让员工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进而形成一种安全文化,促进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医院在创建三级医院基础上,针对jci的条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工作,建立起“美式医疗”的全新模式。医院以病人需求为导向来设计流程、制度规程,使不同病人到医院都能及时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通过各种方式公开提供服务的信息,让患者能够一进医院就能获取就医流程。患者入院后,首先由接待的护士体贴地为病人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及入院须知。医生在规定时间(如72个小时)内完成医患谈话,告知病人病情,拟实施的诊疗方案与替代方案、预期疗效及费用,出院的计划时间及康复治疗要求,对出院后要继续康复治疗或家庭保健的病人制订出院计划,落实病人出院康复的安排,同时进行疾病相关的教育与沟通。

jci标准的核心是降低风险、保障安全与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落实到为病人提供安

全、优质、高效的服务中。

jic年终工作总结 第四篇_巴塞尔协议1、2、3内容总结

巴塞尔协议1、2、3内容总结

作者 : 王修华 Jickery

巴塞尔协议Ⅰ

1988年巴塞尔协议全称为《统一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其目的是通过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减少各国规定的资本数量差异,加强对银行资本及风险资产的监管,消除银行间的不公平竞争。 1988年巴塞尔协议基本内容由四方面组成:

1.资本的组成。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银行资本分为两级。第一级是核心资本,要求银行资本中至少有50%是实收资本及从税后利润保留中提取的公开储备所组成。第二级是附属资本,其最高额可等同于核心资本额。附属资本由未公开的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普通呆账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长期次级债务和资本扣除部分组成。

2.风险加权制。巴塞尔协议确定了风险加权制,即根据不用资产的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权重,计算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一是确定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风险权数,即将不用资产的风险权数确定为五个档次:分别为0、10、20、50、100。二是确定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确定了1、20、50、100四个档次的信用转换系数,以此再与资产负债表内与该项业务对应项目的风险权数相乘,作为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

3.目标标准比率。总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为8%(其中核心资本部分至少为4%)。 银行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加权风险资产

4.过渡期和实施安排。过渡期从协议发布起至1992年底止,到1992年底,所有从事大额跨境业务的银行资本金要达到8%的要求。

1988年巴塞尔协议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确立了全球统一的银行风险管理标准;二是突出强调了资本充足率标准的意义。通过强调资本充足率,促使全球银行经营从注重规模转向资本、资产质量等因素;三是受7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影响,强调国家风险对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作用,明确规定不同国家的授信风险权重比例存在差异。

巴塞尔资本协议Ⅱ

【jic年终工作总结】

三大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

①第一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仍然是新资本协议的重点。该部分涉及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有关的最低总资本要求的计算问题。最低资本要

求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受规章限制的资本的定义、风险加权资产以及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小比率。其中有关资本的定义和8%的最低资本比率,没有发生变化。但对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问题,新协议在原来只考虑信用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总的风险加权资产等于由信用风险计算出来的风险加权资产,再加上根据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计算出来的风险加权资产。

②第二大支柱: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是为了确保各银行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内部评估程序,用于判断其面临的风险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资本是否充足做出评估。监管当局要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化解状况、不同风险间相互关系的处理情况、所处市场的性质、收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等因素进行监督检查,以全面判断该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如下四项原则:其一,银行应当具备与其风险相适应的评估总量资本的一整套程序,以及维持资本水平的战略。其二,监管当局应当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及其战略,以及银行监测和确保满足监管资本比率的能力;若对最终结果不满意,监管当局应采取适当的尽管措施。其三,监管当局应希望银行的资本高于最低资本监管标准比率,并应有能力要求银行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资本。其四,监管当局应争取及早干预,从而避免银行的资本低于抵御风险所需的最低水平;如果得不到保护或恢复则需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③第三大支柱:市场约束。市场约束的核心是信息披露。市场约束的有效性,直接取决于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程度。只有建立健全的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各市场参与者才可能估计银行的风险管理状况和清偿能力。新协议指出,市场纪律具有强化资本监管、提高金融体系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潜在作用,并在应用范围、资本构成、风险披露的评估和管理过程以及资本充足率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的信息披露要求。对于一般银行,要求每半年进行一次信息披露;而对那些在金融市场上活跃的大型银行,要求它们每季度进行一次信息披露;对于市场风险,在每次重大事件发生之后都要进行相关的信息披露。新协议由三大支柱组成:一是最低资本要求;二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三是信息披露。

巴塞尔资本协议Ⅱ的主要内容

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20世纪80年代由于债务危机的影响,信用风险给国际银行业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银行普遍开始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防范管理。巴塞尔委员会建立了一套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极大地影响了国际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工作的进程。在近十几年中,随着巴塞尔委员会根据形势变化推出相关标准,资本与风险紧密联系的原则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监管原则之一。正是在这一原

则指导下,巴塞尔委员会建立了更加具有风险敏感性的新资本协议。新协议将风险扩大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利率风险,并提出“三个支柱”(最低资本规定、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要求资本监管更为准确的反映银行经营的风险状况,进一步提高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382197/

推荐访问:保安年终工作总结 工程部年终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