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民政部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报告

民政部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报告

时间:2017-09-30   来源:实习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实习报告】

民政部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报告 第一篇_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

目录

一、当前我市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且年龄前移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以侵财犯罪为主,盗窃、抢劫等居高不下。

(三)青少年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度。

(四)家庭环境对违法犯罪有重大影响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二)家庭原因

(三)受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四)学校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及就业门路狭窄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

四、看守所对在押青少年人员的管理教育

(一)推进机制改革,集中关押,开展教育。

(二)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和氛围,加强德育教育。

(三)鼓励参加劳动、社会服务,树立改造好的决心。

(四)加强人文关怀,给予更为人性化的管理和关爱。

(五)加强落实提供社会帮教。

五、结论

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调查报告

21世纪是一个素质较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核心不是资本、机器、土地或其他,而是具有万物之灵的人。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但是,当今的社会现状却不得不让我们为祖国的未来担忧,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从总体上呈现居高不下的局面,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的是多方面的,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当前我市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且年龄前移。

对青少年犯罪,国内权威观点认为:青少年犯罪率高,犯罪性质日趋严重,犯罪类型复杂性和犯罪动机恶劣性;团伙犯罪突发;中小学生流失犯罪不断增多,犯罪向低龄化发展;青少年重新犯罪率上升;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等。我市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逐步呈现以上趋势。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以侵财犯罪为主,盗窃、抢劫等居高不下。

由于青少年没有劳动收入,又贪图生活享乐,任意挥霍,故青少年犯罪中仍以侵财犯罪为主。从调查看,青少年犯罪的多发类型主要有:盗窃、抢劫、抢夺、伤害、敲诈、强奸等。当前,受社会上一部分人“潇洒”消费、超前消费等观念的影响,部分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或畸形的物质欲望,盲目追求享乐,当通过正当渠道不能满足其欲望时,往往是通过盗窃、抢劫等不正当途径来获取。

(三)青少年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度。青少年犯罪中,大都接受文化教育少,好多人小学期间就辍学,甚至就没上过学,初中及以下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

(四)家庭环境对违法犯罪有重大影响。

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子女的人格发育不健全,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因素。不健康家庭中,有的父母离异或早亡;有的父母关系一般或较差、家庭关系不和睦;有的家庭其他成员是罪犯,或者行为品德不端以及酗酒;有的父母态度专横、溺爱过度或者过分干涉;有的家庭父母失业、家庭收入低,生活贫困。离婚率的增长使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由于缺乏家庭温暖,会在不同程度上扭曲他们的人格和行为,他们或者被坏人引诱误入歧途,或者内心对社会不满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并走向犯罪,或者因受继父(母)歧视而流入社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恶劣的家庭环境和不称职的父母是导致孩子犯罪的直接原因。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其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健全,存在游手好闲、惹事生非等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 心理的不成熟,以及自身生活的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加上法律观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正如古人所言:“养不教,父之过。”这主要有几种情况:

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管,出了问题,往往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二是家长过分溺爱子女,使子女养成不良的习性,到想管教时却管教不了,管得晚了;三是父母对子女丧失信心,不愿管,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四是父母离异后,孩子无人管,为了自己而不顾及或无暇顾及孩子,使之浪迹社会;五是父母自身行为不端直接影响孩子,使之效仿父母,小偷小摸,打架斗殴。

(三)受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极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特别是当前升学、就业困难,部分青少年过早离开校门,走上社会,在择业无望,无所事事的情况下,精神空虚,苦闷彷徨,对前途失去信心,在物质利益和金钱享受的驱动下,很容易染上恶习,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学校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及就业门路狭窄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多年来,学校教育难以走出应试教育的路子,片面追求升学率,许多学校没有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不少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还存在着严重问题,在办学方向、治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一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二是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学校法制道德教育方式滞后、内容简单且流于形式。虽然在中小学设立了法律知识和品德教育课,但在形式上缺乏创新和吸引力,教育工作力度上还有欠缺,在面上还有死角。青少年自身更是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因而,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四是缺乏对后进生和差生的关怀和帮助,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辍学,过早地流人社会。【民政部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报告】

(五)司法原因

违法犯罪青少年接荐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由国家预防、群众预防和专门预防三部分组成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系统,缺乏组织性、系统性、网络化,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正规化的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如对刑释、解教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司法机关和基层组织之间的接荐衔接不够,缺乏密切联系。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刑释解教人员走出监狱(所)后,将释放证明握在自己手中,根本不到所辖公安派出所办理入户手续,公安派出所接不到服刑监狱和劳教所的通知,使这部分人成为“黑人”,也无法将其列为重点人群进行管控、帮教,造成力量不落实,措施不到位,使一部分违法犯罪青少年回到社会后管理失控,而又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要从家庭入手,家长对子女必须真正承担起法定义务和社会道德义务。应恩威有节,循循善诱,使子女懂世事,有礼节,且坚强务实,会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会理智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同时,家长要特别注意子女的不良倾向,及时加以诱导和释疑,使其明白发展下去的后果,教会子女正确思考和面对人生。

(二)要从学校入手,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控制教育。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使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时刻把握住他们的思想脉搏,经常性地进行法制教育,以提高他们辨别“是”、

“非”的能力。还要有意识地磨炼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来充实自己。

(三)要从社会入手,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社会应该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应加大打击力度,不断净化我们的社会环境。其次,社会各部门应加强联系,建立起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体系。

四、看守所对在押青少年人员的管理教育

(一)推进机制改革,集中关押,开展教育。

目前存在这样一个对未成年在押人员的教育难题,尤其是在女监,未成年在押对象相对较少,且大部分是共同犯罪,关押时按规定分管分押、诉讼阶段的不同,故往往造成了未成年与成年在押对象混押现象,即使相对集中关押,也因人员较少,难以开展系统化、正规化、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教育方针。在此,笔者提出大胆建议:效仿现行的拘留所合并实施办法,可将临近地区的未成年人集中关押,成立专门的未成年人监区,按不同诉讼阶段分监室,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教育。

(二)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和氛围,加强德育教育。

将看守所对未成年的管理教育看作是老师对一批特殊学生的管理教育。创造良好文化学习条件和氛围,使未成年在押对象在所内能继续学习,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甚至可开展兴趣课,帮助未成年在押对象兴趣的发展。

(三)鼓励参加劳动、社会服务,树立改造好的决心。

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多鼓励未成年人在押对象多参与一些劳动,使之明白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感悟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给予其重新做人的信心,帮助其树立改造好的决心。

(四)加强人文关怀,给予更为人性化的管理和关爱。

未成年对象相对于成年在押对象来说,心理更为脆弱,监管民警的角色,应该是未成年在押人员在看守所这所特殊学校的老师;应该是未成年在押对象生病时给予及时关心的家长;应该是未成年在押对象迷茫时的“知心好友”。

(五)加强落实提供社会帮教。

青少年犯罪后,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不能弃之不理,应结合他们具有的可塑性强、易改造的特点,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把着眼点放在对他们的感化、挽救上,使他们早日回归家庭,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一员。

五、结论

总之,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做好青少年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命运。作为青少年自身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家长,应该把子女教育当成人生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做好做大子女教育事业。在社会生活中,则需要更多的你我他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提供良好的土壤。而对于那些曾经失足的青少年,我们更应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努力帮助他们重塑自我,回归社会,回归集体。

民政部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报告 第二篇_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情况报告

关于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情况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团省委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下面我将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作一简要汇报:

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 城市流动人口大幅度上升,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市场经济在促进经济全面进步的同时,也带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等消极的价值观念,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仍在扩大,农村家庭父母进城务工子女留守或过早放弃学业进城谋生,一些无业青少年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等,导致我县青少年违法犯罪形势严峻,针对以上形势,我们具体做了下面几项工作: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结构,提供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组织保障

为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对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充实。建立了专门由综治办、宣传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教育局、司法局、民政局、财政局、文化局、广播电视局、妇联、团县委等部门组成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团县委书记任主任。各成员单位按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明确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密切协作配合,切实为青少年远离犯罪、遵守法纪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

发挥法制校长作用,全县165所中小学全部聘请了以政法干警为主体的法律副校长,同时组建了以老政法干警、老教师、老党员为主体的校外法制辅导员队伍,紧贴学生实际,以宣传“知法守法、远离危险、远离犯罪”为基础,以“远离危险、远离犯罪”为主要内容,深入各中小学定期举办法制专题讲座。同时,由县公安局民警、司法局同志不定期向师生汇报近期县域内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并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组织学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维权法》等相关的法制法规,使师生及时了解当前违法犯罪的状况,进一步敲响警钟,增强了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遵纪守法的意识及对违法犯罪的防范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暑假期间,向学校学生发放暑期自护常识彩页,增强他们的自护意识。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着力提高全县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增强全县青少年的学法、知法、守法、护法意识。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使其掌握必需的法律知识,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三、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消除青少年成长中的不良因素

近年来,我县在强化对在校学生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基础上,把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作为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手段。每年由县综治办牵头和统一部署,各成员单位参与,开展两次以上全县范围内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顿行动,大力整治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保持“扫黄”、“打非”的高压态势,净化文化市场,坚决减少杜绝违法违规经营。特别加强了对校园周边“三厅一室一吧”的治理整顿工作和经营业主的法制教育,对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现象突出的情况,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严查重

处违规网吧,团县委联合县公安局、县工商局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打造和谐假期,确保消费安全”整治行动,通过专项整治、日常监管和突击检查等多种形式,对各网吧、棋牌室、游戏厅等青少年主要娱乐场所进行检查、整治,检查各类经营户150余户,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3份,未发现黑网吧和无证照游戏厅。

四、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构建青少年维权机制 坚持把“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作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载体,不断加大创建力度,完善创建办法和各行业创建细则,充分发挥了各职能部门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的积极作用。如:公、检、法、司等部门在打击犯罪、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及时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建立了闲散青少年教育帮扶机制。依托青年信息数据库,将社区14-28周岁青年档案分为“就业”、“创业”、“闲散”三类,对于“闲散类”青年,我们将其进一步细化为红、黄、绿三类:红色代表有过犯罪前科的青少年,通过散发法律资料、小册子,建立宣传栏、利用赶集时机宣传法律知识等方式,营造青少年学文化、学法律的良好氛围,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的形式,对那些犯过错误的青少年定期谈话、跟踪考察,帮助他们重树生活信心,鼓励其重新走进校园,避免再次违法犯罪;黄色代表有不良倾向的青少年,我们会同司法所工作人员到青少年家中进行面对面交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正确引导,潜移默化地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绿色代表待业青少年,我们积极协调劳动局等部门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各种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尽快解决就业。今年1-10月份,县法院判决18周岁以下青年2人,占总人数的2.3%,同比前三年下降5.4%;全

县审判机关判决25岁以下青年28人,占判决罪犯总人数的31.8%,同比前三年下降 10.2%。

五、关爱青少年弱势群体,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我们牢固树立大维权观念,着眼于不同青少年群体的需求,整合社会资源,积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做好事,在服务中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服务青少年的学习需求,大力实施了希望工程,争取到各类希望工程救助金18.06万元,救助贫困学生196名。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把服务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效地服务,满足了青少年的基本需求,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社会和自我,疏导了他们的情绪,消除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潜在因素。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进一步加强预防小组各成员单位间的沟通与联系,在继续扎实作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继续增加教育宣传活动次数,大力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创造性的开展适应青少年特点的工作,不断提高我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整体水平,创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青少年远离犯罪、健康成长。【民政部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报告】

我的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民政部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报告 第三篇_2015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2015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1、2015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20XX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综治委的精心指导下,我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动参与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总结推广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成果,积极探索对各类青少年教育引导和权益维护的新途径,逐步形成青少年社会管理工作合力和长效机制,有效地提高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成效。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三观三热爱”及“我与祖国共奋进”、“与信仰对话”、“红领巾心向党”主题实践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坚定广大青少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深化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自护教育。积极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把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继续深入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网络素养、禁毒、防艾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重点探索针对闲散、有不良行为青少年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路径;加大对“两法一办法”的宣传实施力度,组织志愿帮教小队深入辖区,利用图片宣传、专题调研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增强法律意识,掌握自身保护的技巧方法,并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和法律法规咨询。

二、拓展工作领域,优化社会环境

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社区是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和就业的重要场所。我委十分注意通过社区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效整合起来,实现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始终按照“干预早、网络全、措施实”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开展“探索建立社工队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试点工作,通过调研摸底、结队服务、培训实习等措施,切实加强了社区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使社区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拓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创建活动。我委扎实推进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工作,自觉履行法律和政策赋予的职能,形成了认识到位、制度健全、措施得力、特色鲜明的特点。进一步健全资源整合、监测预警和协调联作的维权服务机制,努力实现以“青少年维权中心”为中枢,以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站)”为阵地依托的、区域联动的青少年维权服务网络,保障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突出重点群体,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民政部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报告】

全面推进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认真总结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区全面推进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对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生存现状、心理状态等进行系统调研,并形成了有指导价值的调研报告。

重点抓好不良行为青少年和闲散青少年服务管理工作。依托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契机,建立覆盖不良行为青少年和闲散青少年的信息排查机制,摸清底数,掌握动态信息。发挥基层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的积极作用,确保专业力量与问题青少年群体的定期接触,开展教育管理。

四、推进重点项目,深化常项活动

扎实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为切实代表和反映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委结合全区共青团工作实际,围绕“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主题,组织召开了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座谈会,并形成了提交区“两会”的《关于加强信州区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几点建议》,努力推动青少年社会教育在法律、政策层面上得到新突破和新发展。

深入开展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的“青果援”行动。为减少未成年子女因父或母犯罪服刑后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我委联合司法部门在基层开展调查摸底,了解核实服刑人员子女情况,并由预防青少年违法工作成员单位的团组织、五四红旗团委及青年文明号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建立辅导工作联系,第一时间走访帮扶对象家庭,送上学习用品和助学金,帮助这些未成年特殊群体健康成长。

【民政部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报告】

建立社会帮教机制,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为落实对犯罪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相关政策,我委联合信州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帮教工作机制。检查机关、团区委会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所在学校、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有关人员,组成考察帮教小组,定期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考察、教育,实施跟踪帮教,并做好台账登记。同时,由检察机关、团区委选派人员担任法制辅导员,定期为中学生上法制辅导课,组织中学生旁听法庭审理,使学生们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自觉做到遵纪守法。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共同努力,信州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被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授予“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五、强化基层基础,促进工作整体提高

加强预防工作专兼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社会工作者、律师、心理咨询师及“五老”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大力推进预防工作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促进预防工作蓬勃发展。

加强预防办自身建设。健全信息沟通、工作例会等各项工作制度,推动各部门加强情况沟通和协作配合,针对涉及多个部门的突出问题开展联合行动,形成部门合力,协调配合解决问题。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社会工程,只有人人参加,个个关心,才会把工作做好。通过这半年来的努力实践,我区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成绩虽佳,但亦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时刻了解除青少年的思想动态,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把我区青少年违法犯罪降到最低点。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法规、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法律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一些社会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热点、难点问题缺乏有效的法律进行规范,而现有的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律需要相关配套法律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2、工作方式、服务手段需要进一步创新。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社会影响面大,内容繁杂,需要建立长期的、固定的活动阵地,而现有工作方式及服务手段相对比较单一,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缺口较大。

3、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必须不断摸索经验,总结规律,但目前这项工作缺少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针对性理论研究,特别是对全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监测预警机制尚未建立。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今后,我们将着力抓好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等方面工作,力求以活动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逐步形成一套以项目化为龙头、以信息化为纽带、以法制化为保障、以社会化为平台的立体、动态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

1、坚持不懈地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工作。不断深化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常项工作,探索生动活泼、青少年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法制与安全教育的好形式、好方法,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2、扎实做好特殊青少年群体教育服务工作。针对社区青少年、进城务工青年、流浪儿童、特困青少年等重点群体,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服务工作。

3、进一步加强工作机构、工作队伍和阵地建设。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健全完善全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系,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组建专业性强、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工作队伍;建设一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活动阵地。

4、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建立预防工作预警监测机制。加大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研究力度,立足实际,把握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规律,提出决策建议,提高预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主动性。通过对社区的社会环境、治安状况、社区青少年比例等具体指标监测评估,研究设计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指标,通过网络、热线电话等多媒体平台建设,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协调联动的动态预警监测机制。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既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关系长远的民心工程。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工作,奋力创新,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根据区综治委的具体指导,努力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2、2015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紧紧围绕“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条主线,进一步发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切实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各项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根据市、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任务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明确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不断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组织机构建设,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努力为我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维护我校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二、健全组织机构,为强化“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为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有效进行,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对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充实与完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镇派出所所长任法制校长。。各成员单位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明确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密切协作配合,切实为青少年远离犯罪、遵纪守法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不断加强学校、家庭、村级三方面联动,努力构筑“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

1、巩固和完善课堂教学主阵地。采取传授法律知识和提高文化知识相结合、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课堂改革和教学要求,将法制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同时,在校内还专门设立广播站、板报及橱窗等法制宣传栏。【民政部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报告】

2、加强依法治校工作。各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纳入法制教育轨道,保证了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依法办事等方面的表率作用。增强了广大教师监督保护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宣礼讲法,及时帮助、引导学生远离犯罪,特别是关注问题学生学习、生活问题。同时还不断加强学校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落实预防在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各项措施,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大纲,切实保障法制教育落到实处,为师生们提供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3、注重家庭、村级的法制教育工作。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也对学生家长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家长们的法律素质,充分发挥家庭在强少年法制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家庭这个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重要课堂,努力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和教育方法,耳濡目染宣传守法意识,营造家庭和谐、守法环境。通过举办讲座、法制教育展览、演出法制节目等法制宣传活动,努力营造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良好环境。

四、发挥法制校长作用,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普法教育。

发挥法制校长作用,紧贴学生实际,以“远离危险、远离犯罪”为主要内容,定期举办法制专题讲座。法制校长结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现状,对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说明目前青少年犯罪主要原因是对法律的茫然和无知,重点讲解了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同时采用互动形式就同学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进行解答,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抵御不法侵害。同时,由镇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同志不定期向师生汇报近期镇域内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向全体师生介绍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维权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深化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使师生及时了解当前违法犯罪的状况,进一步敲响警钟及提高同学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以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1、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日,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

预防工作小组因地制宜的把握禁毒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纪念日,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成功举办了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在“普法宣传日”走上全镇各主要街道,张贴挂图、发放宣传单,向每位社会成员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并现场进行法律咨询服务;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等部门进行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号召学生做小小宣传员,与家长、邻里进行交流;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活动,向未成年人宣传毒品危害,普及毒品预防知识,营造法制氛围,取得良好效果。

2、遵守交通法规,提高安全意识

开展了以“遵守交通法规,提高安全意识”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真实的案情让中学生进一步重视交通法规,了解并掌握行车走路的安全常识,从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和发生交通事故。

3、提高自我保护、安全自救,抵御侵害能力

不断加强自护能力的培养,通过青春期教育、心理生理辅导、避险救护演习,引导他们克服成长期综合症状,抵御不良思想侵蚀,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联合计生办启动了“青春期性教育”系列活动,通过讲座、游戏及知识竞猜等活动,传播青春期知识;邀请消防中队在举行了实地灭火演练,增强了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在寒暑假到来前,对学生出游、饮食、防火、防水、防电、禁放烟花等行为进行教育,并开放活动场所,保障学生平安祥和的度过假期。通过种种措施使学生掌握必要必备的自防自救方法,提高自我

民政部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报告 第四篇_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调查报告

课题小组成员: 课题指导老师: 主导课程:政治 一、研究目的: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深入的思考,向社会发出呼唤。 二、论文摘要: 由于市场经济尚未成熟,复杂的社会生活给心智远未成熟的青少年带来了视觉、心理、物质等方面的冲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日趋严重,且向低龄化、团体化、暴力化、突发性、智能化、涉毒犯罪等方面发展。青少年违法犯罪是由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各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由于个人法制意识不强,是非观念不明。面对此种严峻形势,社会、学校、家庭应全体总动员,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青少年个人则应注重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法制观念,砥砺奋发,早日成为国家栋梁。 三、研究报告: 警 告 篇 --青少年犯罪理象不容忽视 (1) 低龄化: 指14周岁以下的人犯罪,这部分少年犯罪的比例正在上升。 [案例1]张某,女,1989年7月1日生,金坛市某小学二年级学生。1998年8月10日下午到陈某家去玩,无意中发现了一扎现金,便偷回了家,对其爷爷谎称在路边捡到的,小小幼童见钱眼开,这说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金钱对小孩的影响是多么大。作为孩子的家长教育孩子时,是向他(她)灌输金钱至上呢? (2) 团伙化:青少年幼,不懂法律,在社会上交了不当的朋友,几个人谈在一起便气壮如牛。经常会生刑事案件,在青少年所有的犯罪案件中,有60%的团伙犯罪。 [案例2]张某(男17岁),刘某(男17岁),唐某(男18岁)于1997年11月某日下午3时许,去常州市某溜冰场溜冰,这四个人在一位满某的唆使下竟敢在光天化日下进行抢劫,可悲的是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是犯罪行为,刘某甚至认为万一出事,顶多罚款。他们走下抢劫犯罪道路不是偶然的,张某等从小便不爱读书,留级二次,混到小学毕业就不念了,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搭在一起,打游戏机,逛舞厅,这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3) 暴力化:暴力犯罪指不仅侵犯财产而且危害人身健康与生命,如强奸、杀人、绑架等。 (4) 突发性:青少年由于一时冲动而犯下的罪行,这种犯罪没有预谋,但青少年由于年少气盛而一时无法控制自已的情感,而犯下的罪恶。 [案例4]常州某中学由于考试后,某宿舍四个人在宿舍打三打一由于一张牌的争执而吵了起来。张某牙尖嘴利,王某说不过他,便从枕头底下拿出一把刀,连捅张某数刀,张某抢救无效而死亡。一个所轻的生命便这样消失了,就难道仅仅是为了争一张牌吗? (5) 智能化:青少年利用电脑、互联网等高科技犯罪。如利用电脑挪用公款,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等。 [案例5]在常州1993年,一青年刚从学校毕业便进入一家银行工作,看着这许许多多的钞票,便眼花了。于是,便用电脑挪用公款,结果事发入了牢门,可谓刚出校门,便进牢门。青少年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懂电脑也有水平,但用这干了什么?没有法制观念的人最终毁发自已。 (6) 涉毒犯罪:即与毒品有关的犯罪。犯罪会引发其他犯罪,为了吸毒,男的去偷、去抢。甚至杀人无恶不作;女的卖淫、诈骗,样样能干。常州仅97年-99年两年中毒品犯罪便增长了344%,真是一个惊人的数目。毒品的万恶之源,也能轻易毁掉一个人的前程,破坏一个家庭的美满。 [案例6]吴某,男23岁,南京市人原系南京某医院住院处出纳员,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在一朋友家聊天时看见一些朋友在偷食白粉,他经不住朋友的诱劝,便跟着吸了几口,便上了瘾,不久便花完了自已的积蓄,自然打上了截留病人付款的主意。短短两年间便贪污共94万元,吴某身为国家医院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截留公款,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观上已将巨额公款秘密侵吞,故构成贪污罪。吴某的堕落告诫我们,青少年交友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能与那些品行不良、心术不正的人同流合污。古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仍是我们今天交友的警言。 原因篇 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方同的因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青少年成才的新情况、新问题。 1、 社会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一、对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薄弱;二、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三、不良精神文化产品的毒害;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五、不健康娱乐场所的诱惑;六、青少年就业岗

位不足;七、青少年活动场所不足。 王某的犯罪之路因素众多,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台湾老板的教唆。社会是复杂的,对于单纯幼稚的未成年人来说更是深不可测。如果我们不学法律、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加之形形色色的施编调唆,只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2、 学校因素。这主要体现的:一、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培养;二、法制教育课教学效果不佳;三、对双差生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四、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存在漏洞;五、解决辍学失学问题重视不够。 李学辉一个花季少年,人生的乐章才刚开始谱写,然而如花青春,如何面对无奈伤残?这个惨痛的教训使我们清楚认识到,当今相当一部分学校在德育、法制环节十分薄弱,而只抓智育。一幕幕本不该发生的惨剧在发出无声的警钟:德育,智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校园永远是明朗的天。 3、 家庭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一、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二,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影响。 常言道: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郑某的犯罪动机并非先天性,而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郑某出生于一个经济较富裕的家庭,被全家视为掌上明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久而久之形成骄横脾气。上小学后,贪无,花钱雇同学做作业,逃学,勉强读完小学。但其父母仍无动于衷,郑整天游荡,后结识三个哥儿们,为了赚钱,铤而走险,去盗窃,终于锒铛入狱。 青少年犯罪并非天性,他们是由种种客观感主观的因素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蜕变而成的,其中家庭教育便是重要一课。 4、 个人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一、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薄弱;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三、自控能力弱易受诱惑;四、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五、逆反心理强情绪偏激;六、世界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强。 这个可笑的悲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得视,虽然显得幼稚,却在现实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果他们知法,也许就不会做出这种荒唐事。但这又再一次提醒我们,自已树立法律意识是预防违法犯罪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最有效一步。故,我们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不得不相应地加强自身的修养,增强法律意识。 呐 喊 篇 --预防为主,防治并施 (1) 家庭教育是第一条防线 第一、 家庭的环境和父母的言行,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优良品行,可以使未成年人积极向上,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家庭教育,可以使未成年人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第二、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未成年人生活在一起,照料他们的衣食住行,而未成年人对其父母或监护人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使父母便于了解他们的行为情况,便于掌握他们的心理和要求,有利于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家长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及教育方法,不溺爱也不放任自流。 (2) 学生学习的基地--学校 学校在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方面也负有重要责任,学校应法制教育,以德育为先,教师队伍要有奉献精神,以热爱每一个学生为出发点,循循善导,学校要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要重视学习差的学生,加倍爱护他们,学校管理要加强防止带放刀具、雷管等危险物品。学校要改善周边环境,也可多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3) 社会方面:社会也是预防未成人犯罪的第二道防线;社会预防就是动员全社会的人来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秩序,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食粮,排除各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污染和病中害。黄色刊物、录像等,还要对学校周边和各种娱东场所按有关法律进行彻底的清理整治,应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或其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电子出版物。 (4) 个人方面:面对当今我国商品经济大潮有些青少年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影响了一些青少年使一些青少年自追求高消费,赶时髦,看了不该看的书,听了不该听的话,交了不该交的朋友,进了不该进的门,做了不该做的事,追求了不该追求的东西,忽视了艰苦朴素等优良传统。 (5) 心理工作: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心理特征,设立咨询站,为青少年家长、老师咨询有关方面的内容,特别是青少年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反复性大,有强烈的报复心理,比照模仿,心病还需心

药医,心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379694/

推荐访问: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案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