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知识 > 饮食常识 > 浅谈养生,随笔

浅谈养生,随笔

时间:2016-09-26   来源:饮食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饮食常识】

浅谈养生,随笔(一):浅谈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学

作者:方铁根 于建春 韩景献

【摘要】 推拿导引不论是作为中医 治疗 的方法,还是作为养生康复的手段,都是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整个中医 发展 的 历史 沿革中,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都是紧密联系的。文章通过查阅相关的中医 文献 和古典医籍,并结合自身从事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教学实践,对推拿导引和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轨迹、学术观点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发现推拿导引在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体系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教学内容和临床实践中都足以显示其作用和地位。其独特的实施手法、对象、疗效及应用原则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为人类的保健养生,疾病的康复医疗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推拿导引 中医养生康复学

从推拿导引之法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难看出,其在整个中医学及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体系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是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教学内容上,还是在临床的实际利用率上都足以显示其作用和地位。在伴随整个中医学理论及临床的发展过程中,其自身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其独特的实施手法、对象、疗效及应用原则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已形成独立的学科,为人类的保健养生、疾病的康复医疗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推拿导引的古代历史记载 导引作为一种养生保健活动在我国起源较早。《吕氏春秋·古乐》:“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状而湛积,水道壅塞,民气郁淤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宣导之。”可以说,这是导引行气的最早形式[1]。导引之名很可能就是从“教人引舞以利导之”的含义中产生出来的。导引又称“道引”,属于运动养生的法则之一。关于运动锻炼养生,作为 哲学 家、思想家的子华子由“贵生”而偏重养生之道。他说:“营卫之行,无失厥常,文腑化谷,津液布扬,故能长久而不敝,流水之不腐,以其游故也,户枢之不蠹,以其运故也。”其后《吕氏春秋·尽数篇》中亦有相似的观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说明人欲保持健康的体魄,永驻青春,经常性的运动是不可缺少的。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高度概括了养生和康复的原则,提出了气功、针灸、导引等具体措施。与其同时期的名医华佗,也十分重视 体育 运动,认为体育运动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其所创编的“五禽戏”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运动养生法。而且导引与行气之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关系密切,倡导引行气合称,成为道家内修强身的重要手段。晋代葛洪《抱朴子》中认为:“导引可以健身疗病,一则以调营卫,二则以消水谷,三则排却风邪,四则长进血气。”南朝陶洪景《养性延命录》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导引资料,介绍了《导引经》七势,肢体运动八势,以及“五禽戏”等导引方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在大部分病候下,都引用了道家《养生方》《养生方导引法》这两部书中所在导引之法以养生保健,康复疗疾。此导引之法多以肢体动作为主而配以呼吸吐纳与按摩,其方法、种类十分丰富。推拿又称按摩,起源很早,并多归于导引之列。《内经》称之为“按跷”。中医养生康复一词其含义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制书中的按摩疗法,涉及按摩导引最多的是《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其中《五十二病方》记载了我国按摩历史最早的药摩与膏摩。《诸病源候论》还倡导按摩导引用于伤科病的康复治疗,唐代孙思邈更为重视按摩,尤其是日常保健按摩,《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每日必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经,易以康健,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铖,预防诸疾也。”南朝的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篇》:“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又法摩手令热雷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于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百病自除。”宋元时期《圣济总录》对按摩疗法所作的 总结 归纳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按摩专论,在理论上有极高的价值。至明清时期的养生康复学已初具规模,而按摩导引之法发展亦日臻成熟,亦有了较完备的体系,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及养生保健康复之中。

2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概况 中医养生康复学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不断补充

而逐步完善。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了养生与康复知识的积累。早在殷商时代就已经积累了一些养生保健以及康复的知识[2]。甲骨文、《山海经》中都有相关养生保健、康复措施等内容。春秋战国时期,养生康复的学术思想亦应运而生。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庄子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吕氏春秋·尽数篇》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孔子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些都是养生康复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在《黄帝内经》中得到了全面的总结,汉晋隋唐历经上千年,其间经过多次战争动荡,产生疾病灾难,中医学得到了发展,养生康复理论亦在实践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云:“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即医治之,„„”指出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并采用了导引、气功、针灸、膏摩等综合措施,很有指导意义。南朝陶洪景《养性延命录》书中有“教戒篇”“服气疗病篇”“导引按摩篇”提出了养生康复的方法,隋代巢元方所撰写的《诸病源候论》说,对疾病的防治必须以养生和康复医疗并重,特别把导引法附于病后。宋金元时期除了忽思慧《饮膳正要》、陈直《养老奉亲书》等养生康复方面的著作,提出相应的养生康复思想外,温病四大家也提出了有各自特点的方法和思想。明清时期养生康复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养生的专论和专著大量涌现,其中贡献最大的为曹廷栋所著的《老老恒言》,该书又名《养生随笔》,可以说是全面论述养生的专著。解放后党和国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除了 论文 、著作大量涌现外,各种专业委员会和高校中医养生康复学专业被也陆续设置,相信今后的养生康复事业必将推动整个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3]。

浅谈养生,随笔(二):一口气读懂中医养生笔记

一口气读懂中医养生

第一章 养生之说

一、养生的定义

中华养生 民族瑰宝 传统文化 我们先民在生活实践中长期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养生就是对生命的保养,提高健康指数和生命力,增强抵抗力。 养生之道就是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国《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开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生生之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对养生一词表达最好的是西汉的《淮南鸿烈》,书中认为整个人体生命系统(古称器)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形,“形者,生之舍也”,即人体生命的“房子”;二是神,“神者,生之制也”,即人的自我组织、康复能力,是生命的主宰;三是气,“气者,生之充也”,气是沟通形与神之间关系的使者。要求: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

【浅谈养生,随笔】

二、养生的源流

儒家:

孔子提出“知者乐,仁者寿”,提倡节用、克已、复礼。汉代华佗弟子吴普说过“善摄生者,要当先除六害,然后可得保性命延驻百年。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物,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嫉”。孔子养生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存其心,养其性”“养心莫善于寡欲” 荀子“动静结合”【浅谈养生,随笔】

道家:

老子“修道而养寿”“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归真返朴,清静无为”。庄子“吹呼吸,吐故纳新”

道家养生核心就是道,顺应自然。“我命在我不在天”“贵柔”“形神兼养”“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宜“致虚静,守笃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

【浅谈养生,随笔】

中医:

《内经》认为生命是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如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和五味、节房事、导引按跷、针灸等。

《金匮要略》“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唐代药王孙思邈总结:发常梳、目常运、齿常叩、耳常鼓、腰常摆、腹常揉、脚常搓等。

三、养生的原则

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葆育阴精、清静养神。

“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素问》

明代张景岳《类经》“善养气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浅谈养生,随笔】

也”

《素问》“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清静养神。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

四、养生的目的

生命的长度和宽度(质量)

人生的历程按年龄划分:初生曰婴,初语曰儿,初行曰孩,初学曰童,二十曰青年,三十曰壮年,四十曰强年,五十曰中年(半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曰耋,九十曰耄,九十以上曰寿考。

防疾病:眼睛有神,呼吸从容微徐,面色红润,牙齿坚固,双耳聪敏,腰腿灵便,须发润泽,声音洪亮等,还包括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对社会与自然环境良好的适应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十项标准: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头发光洁,无头屑;

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抗衰老:衰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阴阳失调。

【浅谈养生,随笔】

阴阳是人之根本。具体表现为脏腑的生理功能。肾为先天之本,真阴真阳寓于其中,若肾气衰,衰老就会加速到来。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皆出于此。心为君主之官,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协调脏腑,运行血脉,神明藏焉。肝主疏泄,又为血海。肺主一身之气。【浅谈养生,随笔】

第二章 中医养生的理论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而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治未病分为两面:一是未病先防,强调摄生;二是既病后防其传变,及时控制其发展演变,愈后防复发。

一、整体观

人体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关系。如四时变化,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因此人体也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二、精气学说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气是精的运动状态,具有生命力。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中说:“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纳神存”,气的运动形式总称气机,主要有升降出入。

三、阴阳学说

阴阳是表征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一般来说,凡运动的、外在的、

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主动的、机能亢进的、刚性的、方的、山南水北,都属于阳;凡是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抑制的、被动的、机能衰减的、柔性的、圆的,山北水南都属于阴。

必须是相关联的一对事物或现象或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两个方面才能划分阴阳。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

阴阳对立、阴阳互根、此消彼长、阴阳转化(物极必反)

从人体的脏腑来说,五脏(肝、心、脾、肺、肾)属阴,其功能以静为主,藏而不泻;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属阳,其功能以动为主,泻而不藏。

人体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1、阴阳偏胜:主要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病机。邪气也有阴阳,侵入体内打破阴阳平衡,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2、阳偏胜:体内阳升,多见机体功能活动亢进、代谢反应增强的病理表现。临床症多见身热、烦渴、面红、尿赤、便干、苔黄、脉数等。

3、阴偏胜:阴主静主收,多见人体机能代谢低下,产热不足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表现。

4、阴阳偏衰:主要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机体的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不足及其生理功能减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5、阳偏衰:多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等原因造成阳气虚损,机能衰退,代谢减慢,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s/273644/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