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什么的内容

什么的内容

时间:2018-06-12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什么的内容 第一篇_家长会主要讲什么内容

家长会主要讲什么内容

很多老师对家长会上说什么感到迷惑不解,认为除了布置一下学校的工作、汇报一下学生的学习纪律和劳动情况外没什么可说的。我就亲眼目睹过10分钟开完家长会的例子,使得家长们怨声载道,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其实对于有经验的老师而言,家长会是有很多东西可以讲而且必须讲的,他们苦恼的是往往时间不够用而非面对家长无话可说。到底家长会上需要讲些什么呢?根据我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讲班级发展远景和教师各个阶段的教学计划,这是家长们最关心最迫切想了解的内容。美好的远景和严密科学的教学计划显示出教师高超的教育水平和强烈的责任心,可以使家长们对教师充满期望和信任,使他们将孩子交给你感到放心,同时教师将教学计划公之于众也是加强自律和自我激励的意思。

二、讲班级整体情况、学生所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介绍班级整体情况要实事求是,既不信口开河刻意讨好家长,也不危言耸听制造紧张气氛。对于学生取得的进步要大张旗鼓进行表扬,最好是集体表扬和点名表扬相结合,使每位家长都充分体会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激发他们帮助孩子进一步成长的动力和信心。当然班级及个别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回避,不但要摆出事实,还要力求讲出道理,和家长一起分析其成因,讨论其解决办法,但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尽量不要提名道行地点出问题学生的名字。

三、讲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方法。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家长对孩子关爱有加,然而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出现适得其反、教还不如不教的现象,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走出观念和行动上的困境,而家长会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时机。

四、讲家庭幸福和家长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幸福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是孩子快乐和力量的源泉,有人说什么样的家庭造就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发现,几乎所有家长都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虽然一些素质比较高的家长也明白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然而却很难真正做到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在他们看来学习是学生的事,和成年人无关,自己不学习不照样过得好好的?所以教师有必要使他们明白,学习并不仅仅是为孩子树立榜样,同时也是家长突破事业瓶颈不但进取的唯一途径,因为要求家长学习的并不是孩子的课本,而是自己的专业知识。一旦全家每个人都积极向上、乐于学习、热爱学习,孩子很快就能在各个方面突飞猛进、捷报频传!

五、讲学生行为习惯、生活起居、身体健康、为人处世。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习、事业成功的保证,孩子的生活起居是家长每天都要操心和烦恼的问题,健康的身体是人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高超的处世能力是人踏入社会的通行证,教师如果平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

以上四个方面多加思考并在教育工作中经常予以侧重,一旦拿到家长会上讨论马上就会引起家长们的强烈共鸣。

六、讲每位学生的真实情况。不管上述几方面讲得多么透彻,教师的风采多么迷人,如果和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个人特点比起来,在家长们心中所引起的振荡就小巫见大巫了。当然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像家访时那样用太长的篇幅对每位学生的各个方面逐一进行分析,怎么办呢?

我通常采用的赠言的方式,送给每个孩子两句话,第一句指出孩子最显著的优点或本期取得的最大进步,第二句话提出对孩子以后的希望,为其指明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这样做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家长明白了孩子的真实情况和努力目标,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孩子关心与了解,大大拉近与学校和老师的心理距离。

家长会召开需要注意什么?

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家长会也有自己的禁忌,适当了解这些禁忌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事半功倍。这里为大家概括出以下条:

一忌突然袭击。很多家长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往往需要克服很大困难才能准时参加家长会,如果教师不将开会的时间和地点提前通知家长,就会给他们造成很多不便,缺席迟到是难免的事,即便准时参加了也是满腹怨气,达不到预期的沟通效果。

二忌准备不足。很多老师召开家长会只是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准备不足,家长会上东扯葫芦西扯瓢,或云山雾海不知所云,或大言无当内容空洞,使家长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三忌诉苦告状。一些老师平时工作繁重、精神压力大,于是就在家长会上大诉其苦,从家庭负担夫妻斗气一直说到工资微薄奖金太低,说得顿足捶胸声泪俱下,希望可以引起家长们的理解与共鸣。这样做除了使家长将孩子交到你手里感到不放心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至于告孩子们的状,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就更加需要忌讳了。告状不但惹人讨厌,还会暴露暴露教师的浅薄和无能,甚至使家长们对你的工作态度产生怀疑。

四忌自我吹嘘。关于这一点我在《家访攻略》一文中已经进行过详细分析,这里不在赘述。

什么的内容 第二篇_宣传册主要内容

关于新成立的公司来说,常常并不清楚自己企业的宣传册到底应该需求放一些什么内容,根据我们在宣传册设计方面的多年的谋划和设计阅历,现就企业宣传册的内容规划和编辑做如下建议: 1 企业宣传册的目的

这是做好企业宣传册的前提,不管设计如何精巧,假设在规划前不清楚设计的目的,那也无济于事,比如,我们需求设计一本宣传企业文化品牌的宣传册,而我们大谈产品特性和质量,那显然是不适合的。只需清楚宣传册的设计目的,内容规划自然也就明白了。

2.清楚自己企业的宣传册的读者是谁?

这一点非常关键,最好把阅读群体愈加细化一些,宣传册不同于书店销售的书籍,出版社在出版书籍时也有目的读者的定位,但相对模糊普遍一些,但我们在设计企业宣传册时必需有非常明白的目的阅读群体,由于每个群体的阅读习气、阅读目的是不一样的,只需全方位迎合目的群体的需求才干,才干很好的起到宣传的效果。比如:做一本面向企业高层指导的宣传册,我建议文案内容一定要简约、直观,文字不宜过多,设计必需高档精巧,经过简单几行字就可以将中心问题说清楚,由于指导常常没太多时间细看。

3.常规企业宣传册的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我们是谁?即公司引见。通常可包括:公司简介、企业理念、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等。这也可以分几部分分开引见。

第二部分:我们能做什么?即业务范围引见。通常可包括:业务范围、业务流程、效劳优势等等。有实力的公司通常会把优势效劳单独引见。

第三部分:我们做过什么?即公司业绩或者叫案例引见。为增加宣传效果,案例通常最有压服力,这一块常常非常关键,假设是新公司,在没有大量成功案例时,这一块最好痛快不提,突出其他方面的实力。

第四部分:协作同伴。通常将自己的客户或者协作同伴展示出交常常可以提升企业的实力。新成立的企业或者实力不强的公司,建议将远景规划作为宣传册设计的结尾或许更有压服力。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拿同行业的公司或者竞争对手的宣传册做参考,这样知己知彼,思索愈加全面,但避实就虚,突显自己实力和特征最重要。

什么的内容 第三篇_小学语文新课标具体内容是什么

小学语文新课标具体内容是什么?

问题补充:

请问,这是从哪儿找到的?因为我要标明出处.谢谢.

最佳答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什么的内容】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什么的内容】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什么的内容】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什么的内容 第四篇_开头结尾段 内容与结构作用

句段的作用:

一、思考角度

1、结构 2、内容

二、作用

(1)开头句段作用:

结构方面的作用:

1、总领全文 2、引起下文 3、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方面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提示文章中心 3、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原因等

4、交代时间发生的环境 5、为下文买下伏笔或者铺垫 6、设臵悬念,吸引读者 (2)结尾句段作用:

1、总结上文

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

内容方面的作用:

1、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

.2、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

3、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

4、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

5、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

三、答法示例:

此段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四、题型示例

1、《干洗心灵》结尾段落的作用

总结全文,,通过议论点题,是读者明白干洗心灵的寓意,贪婪谎言自作聪明好比蒙在我们心灵的尘垢,需要经常清洗,不断濯涤,才能让我们的心灵一直保持清莹和圣洁。

2、《雪中小卓玛》品味最后一段,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其作用:

照应第一段,同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小卓玛给人们带来的的温暖和感动,升华了主题。

3、《白苍鹭》文章13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含蓄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4、《母亲石》是分析第五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名文章的中心。深化文章的主旨,在赞颂母爱伟大的同时,警醒天下儿女更多关爱母亲。

5、《系在风筝线上的……》第八段划线句子的含义的理解

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尝尝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有时模糊,却是永难忘怀的。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恋之情。

6、《原谅》结合求安稳,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

听到女儿得经历,我被陌生人对女儿的原谅神圣感动了,为女儿能有这样一份原谅别人的爱心而欣慰,为自己差点伤害了那位女侍而愧疚。

(3)中间句段作用:

结构方面的作用: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内容方面的作用:

1、暗示。。。中心; 3、照应标题/开头; 4、为下文写。。。作铺垫。

记叙文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

母亲石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20.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子在描写上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

21、请说出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母亲复杂的内心情感。(3分)

22. 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要说‚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4分)

23、试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24.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第②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读完全文,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4分)

答案

20.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突出了红线和银针的形状和色彩,表达了母亲石带给作者的震撼。(共3点,每点1分。意对即可) 21.母亲此刻内心充满了对离家求学的儿子情感上的不舍,(1分)对离开母亲呵护的儿子独立生活的牵挂与担忧。(2分)(意对即可。)22.母亲年近80,我却要离开母亲去外地工作,(2分)表达了我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内疚和自责。(2分)(意对即可。)

23. ①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②深化文章的主旨,在赞颂母爱伟大的同时,警醒天下儿女更多关爱母亲。(每点2分,共4分。)

24.母亲石‚身不高‛‚形不奇‛,外表平凡,所以普通;(2分)但它又是寄寓了新教派创始人宗喀巴母亲的盼儿望儿深情的望儿石,被请到庙门口接受信徒崇拜,成为圣母石,普通的石头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当然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2分)

雪中小卓玛

①玉树大地震之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驱车赶往西宁。忽然发现前面路边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

②四周是茫茫的雪山,根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她是从哪里来的呢?

③停下车,我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轻掸去她头上的一层雪花。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约有五六岁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你是哪个村庄的?‛‚谢谢!‛‚上学了没有?‛‚谢谢!‛‚你叫什么名字?‛‚谢谢!‛

④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这次地震中家里的情况。她似乎没有听懂,圆睁着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着我,嘴里仍只是在重复着那两个字。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

⑤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如何呢。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希求援助呢?

⑥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地震之后,难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有了饮水。正是因为这些,灾区才安定下来。 ⑦况且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结痂了。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算干净整齐。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⑧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包装精致。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

⑨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她迟疑了一下,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接着,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 ‚谢谢!‛之后,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里。

⑩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像青海湖一般澄澈和镇静。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亲历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

⑾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和成熟!我们城市里的五六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冰雪天气里,会干什么呢?或许正依偎在妈妈怀里睡觉呢?或许正在暖意盈盈地房间里玩游戏吧?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理解人生的艰难吗?你们品尝过感恩的味道吗?你们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吗?

⑿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地感觉到了这一切。

⒀孩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权且按藏族人通常的习俗,称呼你小卓玛吧。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事。不过,今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还是回家去吧,哪怕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

⒁我再三地劝她。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犟,她虽然明白了我的好意,但再一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窝。

⒂哦,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小卓玛,我的眼中酸热热的,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面对她的痴情,面对她的坚定,深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声:‚谢谢!‛

⒃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

11.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3分)

12.(1)理解第⑧段‚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的含义。(2分)

2)第⒀段‚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事‛一句中‚你的心事‛指什么?(2分)

13.小卓玛说的‚谢谢‛和‚我‛对小卓玛说的‚谢谢‛的含义是一样吗?请说明理由。(3分)

14.品味第⒃段,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其作用。(3分)

15. 简述小卓玛的形象。(3分)

【什么的内容】

答案:

11.(3分)小卓玛决定地立在风雪中向救援的人们表达感激之情。(关键词:风雪中、小卓玛、感激)

12.(1)细腻生动的描写,反映了小姑娘内心的变化过程。‚眼睛一亮‛是因为她很喜欢且很需要那些包装精致的食品,‚旋即又摇了摇头‛是因为她要把那些食品留给更需要它们的人。(2分)

(2)小卓玛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2分)

13.不一样。小卓玛说‚谢谢‛是为了表达对救援人员的感激之情。‚我‛对小卓玛说‚谢谢‛是因‚我‛被小卓玛的痴情、决定所感动而表达的由衷的敬佩之情。(3分)

14.‚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照应了第①段。同时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突出了小卓玛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感动,升华了主题。(3分)

15.小卓玛是一个纯真、镇静、成熟、决定、顽强、知恩图报的懂事的小姑娘。(3分)

16.略(要求:内容要表达关心和鼓励)(2分

白苍鹭

①六月的一个夜晚,一个小女孩匆匆跑过撒满阴影的森林,西尔维亚担心她祖母会责怪她这么晚才回家。奶牛在一条小溪边停下来饮水,西尔维亚在一旁等着,把赤脚伸进冰冷、清(chè) 的溪水里。

②突然,从不远处传出来一声尖锐的口哨,西尔维亚知道这不是友好的鸟鸣声。‚你好,小女孩,‛一个年轻小伙子高兴地叫道,‚这儿离大路有多远?‛西尔维亚发抖着低语道,‚两里。‛她面对的是一个带枪的高个儿小伙子。

③陌生人开始和西尔维亚赶着奶牛在森林里穿行,‚我一直在打鸟,‛他 (bào) 怨道,‚但我迷路了,你认为我可以在你家过夜吗?‛

④西尔维亚没有回答,她很高兴就要回家了,她看见祖母正站在农舍门口,陌生人放下枪,把他遇到的问题告诉微笑着的西尔维亚的祖母。‚当然,你可以和我们呆在一起,‛她说:‚我们并不富裕,但欢迎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53295/

推荐访问:党员谈心谈话记录内容 科目三考试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