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小学美术’反思

小学美术’反思

时间:2017-08-20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小学美术’反思(一):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孙胜

在我从教的一年时间里,最经常听到的赞声就是:“作为一名美术老师真好!上课不用从头讲到尾,轻松又愉快,轻松的收获教学成果,还可以得到全校学生的爱戴„„” 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在我任教的一年里,学习了很多美术教学成功案例,观摩过许多优秀美术老师精彩授课,同时我也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自己总结的教学理念搬到课堂里,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由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转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目前,“为画而学”的教育观已经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者的非议。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所以,我们对学生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我们寻找的途径,必须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现代儿童教育基质中,无不体现着“寓教于乐,寓教于玩”的基本特点。经过新课标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觉得美术教材的内容广博,课程其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美术教育教学侧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特别是低年级强调游戏性、体验性的活动。

然而,儿童的美术教学中,并不是以通常意义上的“轻松游戏、浅尝辄止”,它的“游戏”内容更为丰富,规划更为宽松,过程更为复杂,结局更多变化。它要求学生真正做到一个亲身体验的参与者,眼、脑、手并用,充分运用各种知识,充分展示各种能力,充分挖掘各种潜能。而我们教师就是这项“游戏”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应该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以充分启迪学生的心智,发散学生的思维。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引入游戏性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最自主的美术活动。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过:“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各具特点,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美术教学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最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多种方法中,游戏性教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减轻负担、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教学案例:

1、游戏性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愉快教育”的实质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游戏性教学正是通过游戏的形式使这一变式成立的。

在《影子的游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到太阳底下“玩影子”、“画影子”的游戏,一(1)班的多数同学都能在影子千变万化的游戏中,明白光源作用,明白影子产生的过程,明白影子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在他们的画面中无不体现着发现者的欣喜与童趣。其他学生也基本能够运用画或者剪的方法来表现影子的外形了,在游戏的基调上达到教学目的。

2、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巩固知识、熟练技能。

在《摸一摸 画一画》的教学中,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知觉,运用主观能动性,表现感知觉。这样深层次的理解,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十分艰难,所以我毅然决定使用游戏作为开课统领。我用两个黑色严实的袋子装着两种感觉的物品,并用十分神秘的话语吸引孩子迫切的希望能亲自体验这样的触觉。我提出参与的条件,用点、线、面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手中的触觉。孩子将小手伸进袋子那瞬间的表情,有恐惧、有好奇、有微笑、有疑问„„这一系列的表现,使未参与的学生激情高涨,使课堂一次次推向高潮。通过手中的触觉,课堂的氛围,孩子创造了许多表现感知觉的绘画表现形式和成果,同时很好的发展自己的视觉表达能力。

只有巧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学习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生命。同时巧用游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想象力,从而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游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而创设良好活跃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表达欲增强,积极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同时模仿能力强,好动,好玩,不怕羞,爱表现也是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多组织一些游戏活动,无疑对学生有极大的益处。以及巧用游戏,引入竞争机制,从而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合作精神。在游戏中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不甘落后的学习劲头。

我觉得运用游戏性美术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教师设计的游戏内容和

形式要紧密配合,课堂上组织好游戏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强抓课堂常规,不能让混乱的课堂纪律,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游戏中所用的教具和实物;教师在游戏中语言要突出重点;运用儿童语言把讲、听、看、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玩中获得知识和美感。

总之,以游戏导入课堂教学,使严肃、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无穷的乐趣。他们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乐、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培养心智。同时在游戏性教学方式中,尊重了学生的愿望、乐趣、情感、选择等“学”的权利,学习热情将会有增无减,教师也实现了教的义务。 我想小学的美术教学是一门研究性的学科,有待我们美术教育者不断的探索与追求,将美术课程真正成为其他学科心目中的轻松、愉悦的学科。

小学美术’反思(一):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反思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反思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方法,我通常是强调让学生用画笔勾完轮廓后再用彩笔涂色,这种绘画形式显得单一、枯燥。本学期的美术特色教学课程——线描画是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在教学中我和学生们一起去感受线描画所带来的乐趣。 线描画也是儿童绘画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以线条去造型。通过流畅的线条学生可以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地把自己的所想所感表现出来,随意性很强。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比较喜欢这种新的绘画形式。首先我通过讲解让他们认识点、线、面,黑、白、灰这些线描画的基础知识,再通过欣赏线描作品让学生了解运用点、线、面作为表现手段来描绘物象的一些简单装饰方法,如添加,变形,重复等装饰手法。在辅导学生作业时,我会寻找一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的题材作为描绘对象,如漂亮的鱼,可爱的小鸟等有趣的小动物形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与学生共同努力,学生们已经能够使用线条去表现这些常见的物体,但学生在学习线描画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大的障碍就是线条的流畅性,在用笔时经常会有学生因为胆怯怕画错,所以不敢大胆下笔。这时我就会通过示范教给学生一些弥补错误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绘画。学生经过多次尝试后逐渐的会克服障碍,下笔肯定,一气呵成,从而越来越喜欢这种绘画形式,并能够去认真体会绘画过程中的乐趣。

小学美术’反思(一):美术教学反思

亿利东方学校教学反思

《五彩的烟花》教学反思

此堂课是二年级的一堂绘画表现课,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水彩颜料,学生表现的很兴奋,很好奇,这也使得这节课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情绪表现,怎样调控好课堂。我以各式各样的烟花图片及相关视频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让学生上台画烟花,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比赛,哪组画的烟花更漂亮。这样就把这节课的重点在师生的共同合作下解决了,虽然形式不多,但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不会闲着去碰颜料,去玩水。这节课我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让孩子用蜡笔画烟花,并示范颜料的使用方法,第二课时再进行学生练习。这样的安排使重点和难点都能落实到,既能画出烟花的各种想象造型,又能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孩子充分的玩,尝试颜料所带来的乐趣。

最后的作业呈现中还是出现了涂抹不均匀,颜色一块一块的现象,但基本上孩子都能够正确的使用,可能在用笔上,调和颜料的过程中还比较生疏,我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会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磨练中成长起来,越画越出彩!

美术教师:裴美霞

2014.10.17

六年级《粉印版画》教学反思 粉印纸版画是利用松软的板材进行刻绘、制版,把图画制成底版后再用水粉颜料转印到画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其游戏性的过程和鲜艳斑驳的视觉效果深受孩子的喜欢。粉印纸版画却是整个小学阶段版画学习单元中不可或缺的一课,是很基础的一课,其作用和地位相当重要。如何解决课堂操作的局限性,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很关键。首先,我决定降低学习的难度,简化造型的要求,以“亲亲密密一家子”为创作学习的主线。第一次小练习,尝试印印。时间很短,初步接触即可。第二次小练习,在前面练习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这个环节,主要学习制版的四个技巧。也许,第一次用粗铅笔在吹塑纸或泡沫板上刻线有些拘谨,但是中年级的学生在练习过一次后基本都能顺利掌握刻线的要领。所以,在这个练习的环节安排的时间也不是太长。拓印是粉印纸版画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刚接触会因为水分的控制不当而顿感失败,大部分的情况是毛笔中的水分太多而导致画面模糊。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孩子们准备一块小抹布或是一些吸水的纸,毛笔从水罐里取出后即在布或纸上吸一吸水。但是正确方法的掌握、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仅仅靠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示范就能实现的。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多次的强调,加深拓印要领的印象。印纸的选择也很重要,虽说深浅皆宜,但是对于新手来说,深色纸更容易出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大多鼓励孩子选择深色纸。当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再尝试浅色的印纸。拓印时,使色彩多变,让颜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理解,我不仅利用课件和范画,更注重美术课程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亲手做示范。多渠道的视觉观察,全过程的感知领悟,学生们大多都掌握了这个小技巧。

音美组教师:裴美霞

2014、10、31

六年级《故事里的人》教学反思

《故事中的人》是小学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属于陶艺教学系列的课,本课教学以“故事里的人”为课题,是在通过创作中外文学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掌握立体造型的泥塑的技巧,突出表现人物的外貌和肢体特点。

在教学中,以情境导入,请学生猜一猜故事中的人物是谁?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分析人物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导出课题。接着引导学生欣赏书中作品并一起分析这些作品的特点,抓住人物哪些特点塑造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手法,教师直观的示范演示。在直观演示中解决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了解泥塑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在主要关节支撑和加固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自己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们交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精神;再让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经典故事中人物特点并到前面演示其动作,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本节课能以学生为主,突出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新课程理念。

在本节课教学中存在着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在问题讨论参与中不够积极。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更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体现特色教学。

音美组教师:裴美霞

2014、11、13

小学美术’反思(一):小学美术教师个人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科期末教师个人反思

在上学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我把不同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分类,然后进行分层教学的模式去教育他们,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小组合作的创作活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教学,由浅入深地进行课堂引入,并结合空间智能教学,体现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方向。在课后评价方面,让学生学会组织互评与自我评价的环节,展示成果,得到学习的喜悦成果。每个学期承担一节科内的实验课,并接受调研课的任务,务求让自己得到提高。

在扶优培差的工作上,我关注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同时也注重优秀的学生栽培工作,利用课堂上和兴趣小组的时间培养他们的专业特长。实行以优带差的扶持工作,先进生与后进生共同合作完成,让他们能吸取对方的优势,取长补短。【小学美术’反思】

我在教学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在课堂当中,使用了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去进行观察。

在常规课堂教学中,着重渗透了几方面的美术基本知识:

1、线条画中的黑白灰:复习了黑和白的概念。重点练习了灰,让学生练习画上不同的灰。可以用点,可以用线,来表现。

2、构图的练习:多讲不同类型的构图,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构图表现画面。在课堂中,多做出对比,让学生发现自己与别人的闪光点。学生觉得哪个构图好,请学生评一评。学生通过评价能把握住构图的美感和完整性。

3、色彩的配搭: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学生不会上颜色,所以,反复地让他们分辨色彩的深与浅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都是作为每节课必讲的内容走进课堂里。

4、学生合作创作:在动手做的课型里,多让学生尝试标新立异的做法,鼓励学生大胆创作。通过分小组合作,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体会成功,体会分享的快乐。

总结上年度的工作,我既能认真完成学校交给我的任务,又在这一年里向同科教师学习了不少宝贵经验。但工作之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能改正不足的地方,在教学方法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小学美术’反思(一):2016小学美术期末评语

小学美术期末评语

1、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你的线描画的真不错呀。建议你也用用色彩来表现,效果一定不错。

2、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笔,才会有优秀的作品出现。

3、从你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你用“心”在画,如果能注意画面的干净和整洁,那会更棒的。

4、只要你认真地画好每一块颜色、每一根线条,你会发现你也和别人一样优秀。

5、在成功的路上既要有细心,也要有耐心、信心。绘画也是如此,要对自己有信心,老师对你也有信心。

6、美术就是一种快乐的游戏,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大胆去画吧,绘出你心中最美的图画。

7、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很喜欢你画的树,很有趣味性。如果你每次作业都这样动脑筋去做就好了,老师期待着你的新作品。

8、你的作品真不错,每次都让老师的眼前一亮。希望你继续努力,期待看到你更精彩的作品。

小学美术’反思(一):2015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第1篇:我的美术教学反思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老师对我说:“你们美术课老师轻松、好玩,没压力,课也最好上,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又喜欢上美术课。”我只好一笑,可心里想,要是真的好玩又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就好罗,那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几年的美术教学实践证明,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

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除非你没有责任心。

每次课后我都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主动在远程教育里找答案,看有经验的教师(名师)上课,学习他们的实践经验。自己也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阿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小学美术’反思】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

所以我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我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

;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绘画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368093/

推荐访问: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后反思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