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宋词 > 诗词赏析 > 思乡五言诗句

思乡五言诗句

时间:2018-10-28   来源:诗词赏析   点击:

【www.gbppp.com--诗词赏析】

思乡五言诗句 第一篇_思乡怀远诗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一) 思乡(亲)缘由:

内在―― 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寂落寞); 外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落(感时触景)。

(二) 情感类型

古代思乡怀人诗词一般表达客处异乡的孤寂、惆怅、落寞、凄清,怀念亲友、思念家乡。

1.羁旅愁思 2.思亲念友3.征人思乡4.闺中怀人

1.羁旅愁思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首联表现了“早行”的典型情景,抒写了出门在外的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

2.思亲念友

回乡乐(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诗人见故乡有人来,急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的思念。

3.征人思乡

夜上受降城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闺中怀人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飧饭!

《古诗十九首》艺术上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这是其中的第一首,是思妇怀念远方游子的诗。汉代末年,士人游宦风气很盛,大批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不得不远离乡里,或游京师,或谒郡县,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人就是所谓“游子”。他们长期外出,家眷不能同住,彼此之间难免有伤离怨别的情绪。这些人的家属就是《行行重行行》中的主人公一类的思妇。

(三)常见意象的特定内涵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1.月——思乡的代名词。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思乡怀人的情思是最常用的笔法,还可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

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2.杜鹃鸟(子归)——凄凉哀伤的象征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A、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B、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C、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鸿雁:音信、 消息、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4.鹧鸪——羁旅乡愁

古载“其志淮南,不思北,南人闻之思家”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柳A、“柳”、“留”二字谐音,折柳又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所以“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经常暗喻离别,表示 留恋、伤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B、“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C、“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6.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沙鸥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四)抒情方式

诗人是怎样把思乡的感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的?

1. 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寓情于景 情景相生 情景交融)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一首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一首抒怀诗,诗人于吟咏寻常的事情之中,潜伏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表面看来,这首诗是写“他乡遇故知”,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喜”情。然而诗人却在这“喜”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一种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之情。前两句是当年上流社会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回忆。后两句是说四十多年后,这两位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和艺术家又在流落长沙时不期而遇,不胜感慨。短短的四句,时间跨度四十多年,何等概括。这两句不仅点明了重逢的时节,而且是乐景写哀,“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与潦倒身世的有力反衬;下句“落花时节”则另有寄托:国势日衰,盛年已过,流水落花,好景难再,不禁凄然相问,潸然泪下。诗中从“闻”到“逢”之间,历尽数十年的世事沧桑、人生坎坷,未从正面涉及一字,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身世,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世运之沉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俱在其中。

3.想象、联想(虚实结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后两句作者写自己想象“遥想”这一天“兄弟”们想念自己的情景和“少一人”的心理活动,烘托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情感曲折有致,更浓郁,更鲜明。

4.修辞传情 (比喻 拟人 夸张 双关 对比)

5.因梦寄情

思江南 ( 方干 )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四、实战练习

1.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2、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为什么?

4、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①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5.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⑴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

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1、答: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2、答: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3、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4、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5、答:1)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②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

2)“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

思乡五言诗句 第二篇_思乡诗学案答案

思乡怀人诗答案

编写:二组 审稿:王晓雨 2012-11-21

一、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3、品味鉴赏,合作探究

1)颔联中哪两个词用的最好?好在哪里?

(1) “出”“渡”两个词用得好。

(2)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杨柳已经吐出了新芽,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

(3)这两个动词将原本不易觉察的物候的迁移,贴切传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化静为动,使人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脉搏和动感。化“云霞”“梅柳”这一类常见之景为神奇,把熟识的境界转化为令人惊讶的新境界。

2)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中间两联具体地描写了诗人对“物候”的感受: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杨柳已经吐出了新芽,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下,萍草颜色更加青翠欲滴。

(2)这四句抓住了朝霞、梅柳、黄鸟、绿萍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江南春天的美丽画卷。

(3)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通过生机勃勃的新春景色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 3)这首诗的尾联有什么作用?

答:(1)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情,因而感伤流泪。反过来,正因为诗人本来思乡心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

(2)结尾既直抒胸臆,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照应题目,结构严谨。 二、温庭筠《商山早行》

2、读注释,探诗意(整体理解,用现代汉语译写) 译文:

清早起来出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出门人想念家乡倍感悲伤。

雄鸡唱晓,茅草店外残月当空,布满寒霜的板桥上,早有行人足迹。 槲树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驿站墙头,枳花开放,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于是,想到我昨夜梦会杜陵的故乡景色:凫和雁布满了曲折的池塘,嬉戏玩乐。 3、品味鉴赏,合作探究【思乡五言诗句】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采用什么手法?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感情? (1)白描手法(即意象组合)。即没有动词,只有名词组成的意象叠别在一起。(“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音韵铿锵,意象具足”,这是古人评说诗中的三、四两句。)

(2)选取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因为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算很“早行”了,然已是“人迹板桥霜”,说明有更早的人。描绘出一幅凄清、寂寞的荒山早行图。

(3)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艰辛,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2)这首诗营造了两幅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找出相应诗句;并分析这两幅画面各描绘了什么景?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1)异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异乡的景:一座茅草店,沐浴在晓月的余辉中,木桥上,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早已印着行人凌乱的足迹。枯败的檞叶,落满了山间荒径,驿站墙头枳花开放,闪烁着白色的光。唯有报晓的雄鸡啼声高亢,但它们并未给这灰白冷寂的世界带来丝毫生气。描绘了一幅凄清、冷寂的画面。故乡的景:春天来了,我的家乡杜陵,一群群凫雁,正欢快地嬉戏在曲折、温暖的池塘里。描绘了一幅温馨美好的画面。

(3)表现手法:以梦中的乐景反衬眼前的哀情;又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一实一虚,虚实相生。作者由异乡的景色联想到昨夜梦中故乡的景色,表达了悠悠乡思。 三、杜甫《旅夜书怀》

2、读注释,探诗意(整体理解,用现代汉语译写)译文

首联: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颔联: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颈联: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尾联: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3、品味鉴赏,合作探究

1)“旅夜” “书怀”分别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 旅夜对应前四句;书怀对应后四句。 2)首联写出景物什么特点?它有什么深意? (1)渺小、孤寂。

(2)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写诗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3)颔联突出景物的什么特点?景物描写对表现诗人处境有什么作用? 诗人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雄浑阔大

(2)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凄苦的的心情。

(3)乐景写哀情

4)颈联运用了什么句式?它的本意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反问句。本意为:名声不应该因为文章而显著,做官只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辞职。其言外意为:名声应该因为大济天下而显著,做官不应该因为被排挤而被辞。

(2)委婉的写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5)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比喻、反衬 将自己比成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用广阔天地反衬沙鸥的渺小,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无依的凄苦之情。 四、张九龄《望月怀远》 3、品味鉴赏,合作探究 1)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由题目“望月怀月”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 整首诗是如何借助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试结合诗句分析。

2)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好在哪里?“生”字好在哪里?“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

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

3)颔联:“怨”什么?为何“怨”?

“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 三四两句,就以“怨” 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 六、迁移训练参考答案:

【思乡五言诗句】

1、(1)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⑴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斑斓色彩中蕴含着哀伤。 ⑵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悠闲中体现失意,有着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

⑶第二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所传诵的名句,试分析人们传诵赞叹的原因。

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

思乡五言诗句 第三篇_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

1、张谓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翻书秩,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2、李颀 望秦川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有客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3、王维 (一)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二)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万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4、 孟浩然 (一) 临洞庭上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坐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二)题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万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5、李白 (一) 登宣城谢眺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二)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为一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三)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浮沉影已定,不需问君平。

6、王绩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不相识,长歌怀采薇。

7、常建 破上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8、杜甫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9、杜甫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梦李白二首(其一 )【思乡五言诗句】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翻译: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你向我辞行时,常常心情不展,苦苦地诉说前来不易。你说江湖上风波险恶,唯恐船只失事沉没。诗人选取梦中片断,描述李白的幻影。“告归”句写神态,“江湖”句是独白,表现李白魂魄来去的艰险和他现实处境的恶劣。

10、岑参 登总持寺阁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意,常愿奉金仙。

11、王勃 送杜少川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2、王湾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祖咏 苏氏别业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竹 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14、 陈子昂 (一)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首联“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筵宴将尽,相对无语,似乎所有离别劝勉的话都反复说尽了,却又似还有许多的话还要说。不写其他,只紧紧抓住“银烛吐清烟”这一细节,突出静穆。而依然可感觉到静穆中人物内心离别之情素翻腾。

颔联,“别路绕山川”,是主人对友人旅途的想象,情谊至深,表达了对友人未踏旅途已无限的牵挂。结尾“悠悠洛阳道”亦表达此情。字面未写情,却能明显的感到离情别绪的涌动。乃此诗之显著特点。

(二)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评论 :天地悠悠,却无我立足之地,能不怆然泪下?

五律计18首

五言绝句

1、孟浩然 (一)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2、李白 (一)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二)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乡五言诗句 第四篇_8.五言绝句(全)

五言绝句 诗人:22位 诗词:29首

1、《鹿柴》作者:王维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正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韵译】: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评析】: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2、《竹里馆》作者:王维

【正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解】: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2、长啸:长声呼啸。

【韵译】: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

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评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3、《送别》作者:王维

【正文】: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思乡五言诗句】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4、《相思》作者:王维

【正文】: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解】: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2、采撷:采摘。

【韵译】: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评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5、《杂诗》作者:王维

【正文】: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解】: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3、著花:开花。

【韵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

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 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评析】: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6、《送崔九》作者:裴迪裴迪(716-?),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

【正文】: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注解】:1、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韵译】: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

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 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评析】: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语言虽浅白,含意却颇为深远。

7、《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祖咏 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

【正文】: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解】: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2、林表:林梢。3、霁色:雨后的阳光。

【韵译】: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评析】: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8、《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正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解】: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韵译】: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评析】: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9、《春晓》作者:孟浩然

【正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解】:1、春晓:春天的旱晨。

【韵译】: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评析】: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

10、《夜思》作者:李白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

【正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1、举:抬。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评析】: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11、《怨情》作者:李白

【正文】: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注解】:1、深坐句:写失望时的表情。 颦[pín]蛾眉:皱眉。

【韵译】:

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

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 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评析】: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人幽怨的情态。着重于“怨”字落笔。“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至于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限的空地,解诗人可以自解。

12、《八阵图》作者: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思乡五言诗句】

【正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注解】: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4、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韵译】: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

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 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评析】: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tssc/493048/

推荐访问:好听的五言诗句 八句五言诗

热门文章